第七章 担保法律制度

合集下载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七条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七条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七条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七条是指在民法典所规定的担保制度中,债务人与担保人之间的担保关系需要以书面形式明确表示。

根据该条规定,担保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应当明确约定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的条件、方式和期限等事项。

该条规定明确了担保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的要求,这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权益,确保担保关系的真实性和明确性。

只有担保合同以书面形式明确表示,债权人才能依法主张担保权利,担保人也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该条还规定了担保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的条件、方式和期限等事项。

这意味着担保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债权人行使担保权利的具体要求,如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采取什么方式主张权利,以及主张权利的期限等。

这样可以避免担保权利的滥用和不当行使。

总的来说,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七条对于担保关系的建立和行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旨在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担保关系的法律约束力。

担保责任的法律规定2024年

担保责任的法律规定2024年

担保责任的法律规定2024年合同目录第一章:引言1.1 合同目的1.2 法律依据1.3 适用范围第二章:担保责任概述2.1 担保责任定义2.2 担保责任类型2.3 担保责任的法律效力第三章:担保人资格与义务3.1 担保人资格要求3.2 担保人的基本义务3.3 担保人的权利第四章:债务人与担保人的关系4.1 债务人的定义与义务4.2 债务人与担保人的责任关系4.3 债务人违约的处理第五章:担保方式5.1 保证担保5.2 抵押担保5.3 质押担保第六章:担保合同的成立与生效6.1 担保合同的成立条件6.2 担保合同的生效时间6.3 担保合同的书面形式第七章:担保责任的履行7.1 担保责任的履行条件7.2 担保责任的履行程序7.3 担保责任的履行方式第八章:担保责任的解除与终止8.1 担保责任解除的条件8.2 担保责任终止的情形8.3 担保责任解除与终止的程序第九章:违约责任9.1 违约责任的认定9.2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9.3 违约责任的赔偿范围第十章:争议解决10.1 争议解决方式10.2 争议解决的管辖10.3 争议解决的费用承担第十一章:合同的变更与终止11.1 合同变更的条件与程序11.2 合同终止的条件11.3 合同变更与终止的法律后果第十二章:签字栏12.1 担保人签字12.2 债务人签字12.3 签订时间12.4 签订地点第十三章:附则13.1 合同的解释权13.2 合同的补充协议13.3 其他未尽事宜合同编号_______第一章:引言1.1 合同目的本合同旨在明确担保责任的法律关系,保障债权人、债务人及担保人的合法权益。

1.2 法律依据本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1.3 适用范围本合同适用于所有涉及担保责任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章:担保责任概述2.1 担保责任定义担保责任是指担保人对债务人的债务承担的保证或物权担保义务。

2.2 担保责任类型担保责任分为保证担保、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

2024年担保法律制度详解:民商法第七章全面解读

2024年担保法律制度详解:民商法第七章全面解读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20XXP ERSONAL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担保法律制度详解:民商法第七章全面解读本合同目录一览1. 第一条担保合同的定义与范围1.1 第一层级的定义1.2 第二层级的范围2. 第二条担保合同的种类2.1 第一层级的种类2.2 第二层级的分类3. 第三条担保合同的设立3.1 第一层级的设立条件3.2 第二层级的设立程序4. 第四条担保合同的效力4.1 第一层级的效力范围4.2 第二层级的生效条件5. 第五条担保合同的履行5.1 第一层级的履行原则5.2 第二层级的履行方式6. 第六条担保合同的变更与转让6.1 第一层级的变更条件6.2 第二层级的转让程序7. 第七条担保合同的解除与终止7.1 第一层级的解除条件7.2 第二层级的终止程序8. 第八条担保合同的违约责任8.1 第一层级的违约情形8.2 第二层级的责任承担9. 第九条担保合同的争议解决9.1 第一层级的争议解决方式9.2 第二层级的解决程序10. 第十条担保合同的强制执行10.1 第一层级的强制执行条件10.2 第二层级的执行程序11. 第十一条担保合同的司法解释11.1 第一层级的司法解释范围11.2 第二层级的解释效力12. 第十二条担保合同的国际惯例12.1 第一层级的国际惯例适用12.2 第二层级的国际惯例内容13. 第十三条担保合同的税收政策13.1 第一层级的税收政策规定13.2 第二层级的税收优惠政策14. 第十四条担保合同的监管要求14.1 第一层级的监管规定14.2 第二层级的监管程序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担保合同的定义与范围1.1 本合同所称担保合同,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确保债权人实现债权,设定担保物或者提供担保服务的法律文件。

1.2 担保合同的范围包括: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定金合同等。

第二条担保合同的种类2.1 保证合同是指保证人对债务人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的合同。

担保法律制度

担保法律制度

担保法律制度担保法律制度是指在民法、商法等法律体系中,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一系列法律规则和制度。

担保法律制度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担保手段,保障债权人的利益,确保债务人履行债务。

1. 担保方式:担保法律制度通常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保证等担保方式。

每种担保方式都有其特定的法律要求和操作流程。

2. 抵押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财产作为债权实现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财产的价值优先受偿。

3. 质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实现的担保。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动产或权利的价值优先受偿。

4.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有权留置其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依法以该动产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

5. 保证: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6. 担保合同:担保法律制度要求担保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担保的范围、期限、方式等内容。

7. 担保物权的设立和登记:对于需要登记的担保物权,如不动产抵押权,必须依法进行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8. 担保物权的实现:担保物权的实现通常需要通过法院的判决或者仲裁机构的裁决,或者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

9. 担保责任的限制:担保人的责任通常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保证人的责任范围通常不超过主债务的范围。

10. 担保法律制度的适用:担保法律制度适用于各种债权债务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借款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

担保法律制度是民商事交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为债权人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促进了信用交易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稳定。

担保法第七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担保法第七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担保法第七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

二、主旨:本条规定了保证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三、条文释义:法人、其他组织和公民为他人债务作保证的,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就要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

所以,作为保证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以保障能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担保法第七条的规定,具有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和公民,可以作保证人。

对于法人来说,作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其清偿能力主要表现在应当具有足以承担保证责任的财产。

一般来说,法人为他人提供保证时,其拥有的财产应当大于所担保的债务数额。

如果法人的财产小于其所担保的债务的,即不能认为法人具有清偿能力。

“其他组织”主要指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合伙联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法人依法设立合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对于其他组织清偿债务能力的确认,也是以所拥有的财产来衡量,只有在其财产大于所担保的债务的数额的,才能认为有清偿债务的能力。

公民作保证人的条件和法人、其他组织有所不同,公民除了应当拥有足以承担保证责任的财产外,还应当具有民事法律行为能力,即只有十八岁以上或者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才可以作保证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即使拥有足够的财产,也不能作保证人。

近些年来,由于法律没有对保证人条件作规定,致使在保证方面出现了一些较混乱的情况。

一些企业把保证当成形式,选择保证人时根本不考虑对方是否具有清偿债务的能力。

有的本来已连年亏损、发不出工资的企业也为他人作保证,结果造成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根本无法承担保证责任的情况。

这样不仅使保证形同虚设,成为一纸空文,而且造成了经济秩序的混乱,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保障商品交易的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全文(1995年6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199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号公布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保证第一节保证和保证人第二节保证合同和保证方式第三节保证责任第三章抵押第一节抵押和抵押物第二节抵押合同和抵押物登记第三节抵押的效力第四节抵押权的实现第五节最高额抵押第四章质押第一节动产质押第二节权利质押第五章留置第六章定金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

本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第三条担保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四条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反担保适用本法担保的规定。

第五条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

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二章保证第一节保证和保证人第六条本法所称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第七条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

第八条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第九条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第十条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企业为他人提供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企业对强令其为他人提供保证的行为,有权拒绝。

第十二条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

2024年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2024年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2024年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
本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第二节 抵押合同和抵押物登记
第三十八条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第三十九条 抵押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权属或者使用权权属;
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
第二十二条 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第二十三条 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第五十五条 城市房地产抵押合同签订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物。需要拍卖该抵押的房地产时,可以依法将该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与抵押物一同拍卖,但对拍卖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
依照本法规定以承包的荒地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或者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在实现抵押权后,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和土地用途。
第十二条 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者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其他保证人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

2民商法第七章担保法律制度(2024年版):全面解读

2民商法第七章担保法律制度(2024年版):全面解读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民商法第七章担保法律制度(2024年版):全面解读本合同目录一览1. 第一条担保法律制度的定义和范围1.1 第一层级担保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1.2 第二层级担保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1.3 第三层级担保法律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2. 第二条担保的种类和方式2.1 第一层级保证担保2.2 第二层级抵押担保2.3 第三层级质押担保2.4 第四层级留置担保2.5 第五层级定金担保3. 第三条担保合同的订立和生效3.1 第一层级担保合同的形式和内容3.2 第二层级担保合同的订立程序3.3 第三层级担保合同的生效条件4. 第四条担保的履行和监督4.1 第一层级担保的履行期限和方式4.2 第二层级担保的监督和的管理4.3 第三层级担保的变更和解除5. 第五条担保的效力5.1 第一层级担保的对外效力5.2 第二层级担保的对内效力5.3 第三层级担保的效力争议解决6. 第六条担保的责任和赔偿6.1 第一层级担保人的责任6.2 第二层级担保人的赔偿责任6.3 第三层级担保责任的上限和计算7. 第七条担保的实现和处置7.1 第一层级担保的实现条件7.2 第二层级担保的处置程序7.3 第三层级担保处置的争议解决8. 第八条担保的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8.1 第一层级担保法律适用的规定8.2 第二层级担保争议解决的途径9. 第九条担保的监管和合规9.1 第一层级担保的监管机构9.2 第二层级担保的合规要求10. 第十条担保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发展10.1 第一层级改革与发展的背景和趋势10.2 第二层级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措施11. 第十一条担保法律制度的国际比较11.1 第一层级担保法律制度的国际差异11.2 第二层级担保法律制度的国际借鉴12. 第十二条担保法律制度的风险防范12.1 第一层级担保法律制度的风险类型12.2 第二层级担保法律制度的风险防范措施13. 第十三条担保法律制度的案例分析13.1 第一层级典型案例介绍13.2 第二层级案例分析的要点和方法14. 第十四条担保法律制度的培训与宣传14.1 第一层级担保法律制度的培训内容14.2 第二层级担保法律制度的宣传途径和方式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担保法律制度的定义和范围1.1 第一层级担保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担保法律制度是指为保障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财产或者权利作为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合同的约定和担保法律的规定,优先受偿的权利义务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 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2007年10月1日生 效。
2020/12/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guarantee, mortgage or pledge provided by anybody else.
2020/12/2
8
▪ 4、担保合同secured contract: ▪ 受益的债权人与担保人约定的,以担
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担保债权实现 的合同。
▪ 担保合同与主合同的关系 ▪ 要点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 《物权法》第178条明确规定:“担保法与 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法。”
▪ 《担保法》继续有效。 ▪ 二者的关系:吸收、补充、修改。
2020/12/2
5
▪ (二) 担保: guarantee
▪ 指促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保障债权人的 债权得以实现的法律措施。
▪ 1、担保的种类:classification of guarantee
▪ ①人的担保 ▪ ②物的担保
▪ ③金钱担保
2020/12/2
6
▪ 2、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
▪ Security devices in SIL
▪ ①保证guarantee
人的担保
▪ ②抵押mortgage
▪ ③质押hypothecation /pledge 物的担保
▪ 担保人因无效担保合同向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或者在 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内,要求有过错的反担保人承担赔偿责任。担保人可以根据 承担赔偿责任的事实对债务人或者反担保人另行提起诉讼。
2020/12/2
11
▪ Article 5 A guarantee contract should be
▪ 2.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 下,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 承担民事责任; 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 不应超过债务人 不能清偿部分的1/3。

“不能清偿”指对债务人的存款、现金、有价证券、成品、半成品、原材料、
交通工具等可以执行的动产和其他方便执行的财产执行完毕后,债务仍未能得到 清偿的状态。
2020/12/2
10
▪ 具体而言,担保合同与主合同在法律效力上的 关系有以下几种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下, 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 人对主合同债 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 担保人有过错的, 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 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l/2。
▪ ④留置lien
▪ ⑤定金deposit/earnest
金钱担保
2020/12/2
7
▪ 3、反担保:counter-guarantee
▪ 概念: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
时,债务人应第三人的要求,为第三人所提 供的担保。
▪ 《担保法》第四条: 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 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 反担保适用本法担保的规定。
▪ 反担保方式可以是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或者质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 的保证、抵押或者质押 。(《担保法解释》第2条
▪ 反担保方式:保证、抵押或者质押
▪ The counter guarantor may be a debtor or anybody else. The form of counter guarantee may either be the mortgage or pledge provided by the debtor or the
subordinated to the principal contract.
When the principal contract is nullified,
the guarantee contract should also
become invalid. Otherwise, should there
第七章 担保法律制度 chapter 7 secured interests law
▪ 一、担保法概述 ▪ summary of secured interests law ▪ (一)担保法的概念:
▪ 指调整债务人、担保人与债权人之间所 发生的民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020/12/2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be some arrangements stipulated in the
guarantee contract, those arrangements
shall be followed instead.
After the nullification of the guarantee
contract, mistakes, if any, of the debtor,
guarantor or creditor, shall be affixed with
due civil responsibilities.
2020/12/2
12
▪ Judicial explanation Article 7 The guarantor and the debtor shall be jointly liable to make compensation to the creditor to the principal contract for the economic losses incurred if the creditor is faultless under an invalid guarantee contract while the principal contract is valid. The guarantor shall bear a share of civil liability not more than one half of all the debt to be paid off if the creditor and the guarantor are at fault.
▪ 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 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2 月13日起施行。 Explanations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Certain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cured Interests Law
2020/12/2
9
▪ 《物权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设立担保 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 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 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 担保合同无效,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担保合同与主合同存在密切的法律关系, 一般来说,担 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 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主合同有 效,担保合同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