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2009-2010学年度年中学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课例和教育案...
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文昌中学——邓之淮初二第二学期是最难管的一个时段,13~14岁的少年,正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有很强的好奇心,热情、活泼、朝气蓬勃而又缺乏自制力,存在着很大的变数,不能就掉以轻心。
新的教学旅程又将开始,这学期里我将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与备课组成员一起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争取获得更好的成效。
这一个学期我任教八年级(2)班与(3)班,为了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我制定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认真备课。
上课之前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详细的安排,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要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具及课件。
二、精心上好每一堂课。
在课堂教学中要争取在40分钟内要教学质量,讲解清晰、准确、有条理、生动有趣。
要本着“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和培养能力教学方针,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引导,授之以“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要在课堂上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多让学生动手动口,所提的问题深浅适宜,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另外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肯定与赏识学生的优点,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培养。
三、认真设计和批改作业。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反馈的信息,并相应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在教学中,本人要围绕着课本上的知识点巧设作业题,认真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有针对地进行讲评,让学生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灵活地应用知识。
宣州区水阳中心初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宣州区水阳中心初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上好课”主题培训方案为贯彻落实《安徽省2009—2010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上好课”专题学习指导方案》(教秘师[2009]12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宣州区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教人【2008】79号)的要求,切实有效地开展我校教师“上好课”专题培训工作,在总结“备好课”专题学习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1、通过培训,促使教师优化课堂教育教学行为,掌握新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提高新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
(1)通过培训使全校教师更新师德观念;(2)熟悉课堂教学理论,提高课堂教学理论素养;(3)结合课堂教学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全面掌握课堂教学技能。
2、学习目标:(1)更新师德观念,调整师德行为,树立自觉上好课的意识;(2)联系上课实际熟悉课堂教学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3)结合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技能簿弱环节,强化课堂教学导入、讲解、板书、提问、结束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3、本次“上好课”的具体目标是解决从教师中征集的问题,落实到教研组,定时、定人、定专题,协作完成任务。
对本校老师提出的共性问题进行分工如下:二、校本培训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1、校本培训领导组(1)成员名单:组长:高光平副组长:刘金根成员:王国兵、刘小虎、麻卫星、周家勇(2)工作职责:全面负责本校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校本培训业务指导组(各分校成立相应的业务指导组)(1)成员名单:组长:李永松成员:邢宗禾、陆文华、唐兴华、袁斌辉、邱小正、蔡克军。
(2)工作职责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检查和考核工作;整理继续教育培训资料,管理培训档案等;负责校本培训业务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参与校本培训业务考核工作。
三、培训安排:1、9月18日召开如开全体教师会议,传达《宣州区2009—2010学年师训工作会议》精神,校本培训动员和布置“上好课”的问题征集任务。
宣城市第十二中学沪科版九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2(1)

宣城市第十二中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数学科教学计划(试用稿)执笔:高成林组内成员:陈勇,董磊,葛良仪,高成林,葛小弟,李美兰,杨邦卫,易垚,余磊,章新军,董学军一、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进入初中已经两年了,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大部分同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有些同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但是对于一些后进生简单的知识不能掌握,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有少部分的学生已经出现厌学情绪。
学生的逆反心理逐渐显现,上课的难度在逐渐加大,课堂会出现混乱和沉寂的现象。
这对九年级的老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物体的三视图画法,会求事件的概率,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学能力完成中考第一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章节):重点内容:概率初步教学,方程,函数及其图像,统计与概率,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难点内容:函数及其图像,四边形,相似三角形圆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成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工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宣城市第12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日期教学进度实际进度备注预备周准备周,学生报名注册2 2015/2/23 2015/2/27 复习公布行事历;准备新课内容、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28日全体教师会议;1 2015/3/2 2015/3/6 27.1_27.2 1日学生报到,2日正常上课、开学检测、学额统计,3-4日七八年级入学检测;6日九年级中考百日动员;开学教学检查;2 2015/3/9 2015/3/13 27.3章复习与测试课时调节12、13日九年级第四次三校联考;3 2015/3/16 2015/3/20 专题一二三九年级开放周1;18、19、20日三校中考研讨会;4 2015/3/23 2015/3/27 专题四九年级开放周2;26、27九年级尖子生三校对抗赛(九年级第一次区联考);5 2015/3/30 2015/4/3 专题四五八年级开放周1;4月1日下午三校联谊会(广德);6 2015/4/6 2015/4/10 专题五六4、5、6清明假期;7、8七八年级月考;7 2015/4/13 2015/4/17 专题七八年级开放周2;8 2015/4/20 2015/4/24 专题八七年级开放周1;9 2015/4/27 2015/5/1 专题九十七年级开放周2;1、2、3五一放假;九年级体育中考;期中教学检查;10 2015/5/4 2015/5/8 专题十5、6七八年级期中考试;九年级理化实验操作;11 2015/5/11 2015/5/15 九年级第二次区联考;12 2015/5/18 2015/5/22 安徽省十套卷25、26、27第七届柏山韵开放周;13 2015/5/25 2015/5/29 安徽省十套卷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25九年级日中考20天冲刺动员;14 2015/6/1 2015/6/5 考前押题卷15 2015/6/8 2015/6/12 考前押题卷7、8高考;16 2015/6/15 2015/6/19 14、15、16中考;17 2015/6/22 2015/6/26 放假20、21、22端午节假期;中考阅卷;期末教学检查;18 2015/6/29 2015/7/3 放假2015年新生招生准备工作;。
宣州区2010年教研工作是要点及2009-2010学年度

宣州区2010年教研工作是要点及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安排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化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这两项基本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宣城市教研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宣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18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研究与指导,以积极主动服务于基层学校和教师的姿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为我区基础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提供更有效的专业支持。
二、工作要点1、扎实抓好“两个常规”的落实。
重视教学过程的监控,加大教学过程管理的力度。
严把四个关口:一是严把集体备课关,制订集体备课活动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督查。
同时要抓好教师个人的二次备课,突出个性化教学风格,杜绝网上粘贴教案,防止只备不用的现象发生。
二是严把课堂教学关,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坚持面向全体,建立课堂教学监控机制。
三是严把作业批改关,作业批改要认真,抓实学生的错题订正。
四是严把辅导关,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特长生的指导工作。
2、坚持以教师为本,抓好校本教研。
各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校本教研的目标,改善其活动的方式,定期开展学科组教研和个人教研、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公开课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研活动模式。
3、实施名师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骨干教师等名教师的带动作用。
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鼓励教师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成名成家。
创设比、学、赶、帮,人人争先,团结协作的氛围,使教师在研究中提高,在协作中成长。
同时通过“教学能手”等系列教学评比活动,加强对教学新秀的培养,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学科教学教研的领头人。
4、继续实现工作重心下移,把调查、研究、管理和指导活动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开展“走进百所学校,指导百节课堂”活动。
5、继续组织骨干教师“三下乡”巡回视导团定期深入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薄弱学校、村完小开展“送课、送研、送课题”活动,指导和帮助农村中小学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研水平与教学质量。
宣城三中09-10学年度第二学期安全工作计划

宣城三中09-10学年度第二学期安全工作计划为了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扎扎实实开展好“学校安全年”活动,防范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学期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学校安全年”活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以“平安校园”的巩固为契机,以校舍(设施设备)安全、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为重点,积极推进“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法纪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责任意识,积极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大力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安全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轨道,确保学校平安、文明、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学校要以开展“学校安全年”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监管、安全隐患治理“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安全管理队伍“三项建设”,将保安全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首要任务,努力实现学校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有新突破,学校安全管理水平有新提高,巩固学校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大检查和规范办学行为的成果,有效遏制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打造平安教育、平安校园。
三、工作内容(一)积极组织开展“学校安全年”活动学校要提高对“学校安全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
要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校会、班会、板报、校刊、广播和校园网等载体,广泛开展“学校安全年”活动的动员和宣传,营造人人重视和关心学校安全的氛围。
要认真分析、及时研究和解决在开展“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力戒形式主义。
(二)抓好安全教育和培训1、加强学校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安全法规、安全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宣城市第三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3.1多变的天气教案1 新人教版

多变的天气5.1世界的人口一、单选题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图1、图2,根据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推断,世界上分布着最多人口的地形类型是( )A. 山地B. 丘陵C. 高原 D. 平原2.下列数据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组是()3.有关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越快越好B. 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C.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 解决人口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禁止人口生育4.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 非洲和欧洲B. 亚洲和北美洲 C. 亚洲和欧洲 D. 非洲和美洲5.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最多的洲和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组合正确的是()A. 非洲、亚洲B. 亚洲、非洲 C. 拉丁美洲、非洲 D. 拉丁美洲、非洲A. 1000人/平方千米B. 342人/平方千米 C. 581人/平方千米 D. 172人/平方千米7.下图是四个大洲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四个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 非洲B. 北美C. 亚洲 D. 欧洲8.关于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纬度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 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增多B.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地区C. 世界人口分布随纬度升高而减少D.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20°N~60°N地区9.如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世界人口沿纬度变化方向均匀分布B.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C.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D.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二、填空题10.当今世界人口最突出的问题是________。
1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人口稠密的地区有太平洋东岸的________ 洲东部及南部地区,大西洋沿岸的________ 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
《中学教学设计xls》

吴合群 陈 勇 叶小华 孙国海 洪娅萍 刘 许 汪 敏 娴 娜 周丽霞
安徽省宣城中学 宁国津河中学 宣城二中 宣州区孙埠高中 宁国宁阳学校 宣州区水阳高级中学 宁国中学初中部 宣州区水阳高级中学 宣城三中 宣州区五星中心初中 泾县二中 宣城三中 广德县流洞中学 宣州区杨柳高桥初中 广德三中 旌德三溪中学 宣州区寒亭职高 宣州区水阳中心初中 宣城职教中心 宣城职教中心 旌德职教中心 宣州区寒亭职高 泾县中学 旌德中学 宣城十二中 宣州区水阳雁翅向湖中学 旌德聋人学校 泾县黄村镇初级中学 广德县实验中学 宁阳学校 宣城十二中 宣州区杨柳高桥初中 宣州区水阳杨泗初中 宣州区孙埠高中 郎溪益华双语 郎溪益华双语 广德县桃李园学校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徐渝艳 吴 方 陈 俊 颖 伟
宣州区孙埠高中 宣城职教中心 旌德二中 宁国中学 宣城二中 宣州区古泉中心初中 宣州区水阳高级中学 宣州区寒亭职高 郎溪茶场中学 泾县二中 郎溪中学 安徽省宣城中学 二等奖 单位 安徽省宣城中学 宣州区孙埠高中 宣州区杨柳高中 宣州区狸桥昝村初中 宣州区黄渡中心初中 宣州区阳光中学 宣州区沈村中心初中 宣城二中 宣州区古泉中心初中 宣州区古泉中心初中 宣州区水阳高级中学 宣州区水阳高级中学 宣州区水阳高级中学 宣州区溪口中心初中 郎溪梅渚二中 郎溪幸福中学 广德高湖中学 广德中学 宁国中学 宁国中学 宁国中学 宁国中学 泾县桃花潭镇厚岸学校
梁庭燠 周卫红 周伍生 李岸容 凌 淑 程双涛 李绪兵 陆成龙 章雪峰 翟礼文 杨逢满 朱一峰 章 璋 姚春香 程敏娟 黄 猛 程学东 胡来鱼 黄红梅 张 程 萍 磊
11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宣城市2010-2011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课例和教学案例评选参评案例11.中国石拱桥家朋学校洪光耀一、教学设计思路《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范的事物说明文,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并紧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来说明是事物说明文写作的要点,也是事物说明文赏析的要点,加上本篇又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加上此前又没有系统学习过说明文,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确定为: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因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归纳并掌握本文介绍的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知识,是本课教学的又一重点。
赏析、写作事物说明文光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是不够的,还必须抓住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这几个重要的说明文要素。
语文课文是教学的材料,教师必须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从中汲取最适宜的东西让学生学习。
鉴于本文着眼全篇而言使用的主要是举例说明的方法,因此我把本课学习的第三个学习重点确定为:学习本文举例说明的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本课而言第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第二个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采用合作与探究学习的方式;第三个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
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如下: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设置情境、问题,导入课文。
1融入情境,调动积累回答问题。
2介绍作者。
2学生记录主要信息。
3播放朗读录音,提出听读要求。
3学生边听朗读边思考问题。
4引导梳理课文介绍的有关石拱桥知识。
4学生概述课文介绍的石拱桥知识的几个方面。
5引导判断本说明文的类型并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思考问题并引用文中关键词语概括中国石拱桥特征。
6提出“课文是怎样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6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的问题让学生调动说明文体知识展开研讨。
7引导学生谈学了本课的收获小结本节学习7学生多角度谈学了本节的收获。
的内容要点。
8布置课外作业,延伸拓展本课所学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永和
宣城二职高
《在快乐中学习 在快乐中成长》
91
符强
旌德三溪初级中学
《体验印刷的乐趣—版画》
92
秦凤英
泾县高级职业中学
《错账更正方法》
93
胡本玉 丁家村
郎溪励志中学
《高中初始阶段学生学习情绪调查分析报告》
94
刘祖启
宣城十二中
《学会在等待中评价》——班主任工作方法一则
95
47
余鹏兰
宣城二中
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
48
邹宏洋
宣城中学
《力的分解》
49
陈 健
宣城中学
《电学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50
胡和平
郎溪二中
《串联和并联》
51
刘 斌
广德县桃李园学校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2
王胜红
宁国海螺学校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61
胡 凌
宣城中学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62
钱学进
宁国中学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63
邱 霞
绩溪中学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64
李妍琳
宣城市第二中学
《减数分裂与精子的形成》
65
熊长富
宣州区沈村中心初中
《蒸腾作用》
66
晏乃福
广德县三中
《民主决策:做出最佳的选择》
67
王 芳
泾县中学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68
危志强
41
熊奇兰
宁国海螺学校
Unit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42
唐永红
绩溪中学
Module1 Unit1 School life (Period4 Grammar and usage)
43
章思琼
绩溪中学
Unit3 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Welcome to the unit
53
吴银姣
旌德俞村初级中学
《比热容》
54
丁红旗
宣州区水阳中心初中
《电功率》
55
王 成
宣城中学
《能量变化与冷敷袋的制作》
56
朱明斌
郎溪中学
《铁的冶炼 合金》
57
伍东峰
宁国中学
《84消毒液的性质探究》
58
魏明贵
宣城六中
《分子和原子》
59
魏 陈
宣城二中
《钠的两种重要化合物》
60
朱 敏
宣城中学
《探究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的因素》
44
黄满飞
旌德中学
Module5 Unit2 Word power Discussing theUnit12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 Period 1
46
向秀梅
宣州区水阳高级中学
Module5 Unit1 Word power
82
董文倩
宣城中学
《拉丁美洲民间音乐》
83
谭昌荣
广德县职教中心
《跑跳步舞蹈小松树》
84
朱宗翠
宣州区五星中心初中
《唱脸谱 》
85
辛文化
宣城中学
《跨栏跑》
86
费永清
广德县实验中学
《各种方式的投掷》
87
王兰娇
广德三中
《正面双手垫球》
88
谢 峰
宣城二中
《篮球——传切配合》
89
蔡克军
宣州区水阳中心初中
《变速追逐跑和足球脚内外侧传接球游戏》
33
花 擎
宣城中学
Module6 Unit3 Welcome to the unit
34
鲁胜建
郎溪中学
Unit3 Amazing people Word power
35
戴启兵
郎溪中学
Unit2 Reading:An adventure in africa
36
汪 芳
广德县职教中心
Unit2 Wish you were here
37
刘可攀
广德县东亭中学
Unit15 We're trying to save manatees! Section (1a-2c)
38
胡红梅
宁国中学
How to do task-based reading and writing
39
章 铭
宁国中学
关于词汇教学的案例
40
王 林
宁国海螺学校
Module5 Unit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14
吴尔红
宣城三中
月因有憾月常缺 爱至深处爱断魂 ——《氓》第二课时
15
周思武
宣州溪口中心初中
《湖心亭看雪》
16
戴 珣
宣城中学
《平面》
17
高成林
宣城十二中
《土地承包方案》
18
吕莲花
宣城十二中
《视图与投影第二节太阳光与影子》
19
朱臣毅
宣城中学
《导数的几何意义》
20
李茂俊
郎溪飞里中学
《一定能摸到红球吗》
宣城市2009-2010学年度年中学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课例和教育案例评选结果
一等奖
序号
姓名
单位
题目
1
叶 婷
宣城中学
《修辞无处不在》
2
谢小兵
宣城中学
《项羽之死》
3
朱少君
宣城十二中
心灵写诗凤凰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顿悟
4
冯季花
宣城中学
《方文山歌词探美》
5
徐正生
郎溪梅渚中学
《梦里几度秋点兵》
6
胡善宏
广德月湾中学
《罗布泊、消逝的罗布泊》
7
汪礼俊
广德职教中心
《合欢树》
8
董越平
泾县稼祥中学
“拥抱自然、热爱家乡”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
9
张晓民
宁国海螺学校
《智取生辰纲》
10
冯卫仁
绩溪中学
《祝福。
11
方咏梅
绩溪适之中学
《春酒》
12
吕日辉
旌德中学
《谈中国诗》
13
史银根
宣州水阳高级中学
《大珠小珠落玉盘》——如何写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旌德中学
《市场配置资源》
69
刘卫宏
宣州区狸桥南湖初中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70
包永萍
宣州区孙埠高级中学
《影响价格的因素》
71
段启和
宣城八中
《消费者的保护神》
72
丁进荣
广德县励志中学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73
董红卫
泾县中学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74
任莉莉
宣城二中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75
熊寿平
宁国市教研室
21
金兴德
广德桃州中学
《开放的理念,精彩的课堂》
22
华 丽
广德中学
《古典概型》
23
李刚
旌德中学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24
孙 宏
宣城二中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25
承友启
宣城六中
《代数式》
26
钱朝强
宣州区养贤新河初中
《公园有多宽》
27
方胜琴
宁国津河中学
《灯光与影子》
28
翟华斌
泾县黄村中学
《民族团结》
76
凤 妮
宁国中学初中部
《美国经济的发展》
77
徐 波
宣州区孙埠初中
《春秋战国的纷争及大变革的时代》
78
周一宁
郎溪梅渚中学
《大萧条-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79
郑林慧
宣城中学
《河流的综合开发》
80
邓鸿珍
宁国中学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81
王 祥
宣城中学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分式方程》
29
邵晓鸽
绩溪适之中学
《为什么是0.618.》
30
马兆军
宣城中学
Module5 Unit2 The environment Reading
31
刘晓宇
宣城中学
Module2 Unit3 Welcome to the unit
32
王万程
宣城中学
Unit9 When was it inve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