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相关性肾病

合集下载

瘦素与肥胖相关性肾病研究进展

瘦素与肥胖相关性肾病研究进展

瘦素与肥胖相关性肾病研究进展肥胖症已成为人类最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肥胖症患者存在瘦素抵抗,高瘦素血症通过促进胰岛素抵抗、增强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诱发氧化应激、促进肾脏纤维化等机制而引起肥胖相关性肾病,并且上述机制与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病理有关。

本文主要阐述了瘦素和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标签:瘦素;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病机制;病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肥胖症成为人类二十一世纪最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全世界大约有4亿肥胖患者。

2004年美国成年人肥胖症的发病率32%,成人超重的比率是65%,2004年我国肥胖症的发病率7.1%,2005年我国成人超重的比率是29.1%。

肥胖是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瘦素是一种新型脂肪组织分泌的内分泌激素,瘦素和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related glomerulopathy,ORG)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目前有研究证明瘦素和ORG 密切相关,现将瘦素和ORG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瘦素抵抗瘦素(leptin)是由ob基因编码的一种由167个氨基酸组成的分泌型蛋白质。

1994年Friedmen实验室首次定位克隆了小鼠第6对染色体上的ob基因,并由DNA顺序很快合成了ob蛋白,后者被该实验室命名为leptin。

瘦素受体主要在下丘脑表达,在肾脏等外周组织也有少量表达。

肾脏几乎是唯一表达ob-Rb长受体的外周组织,体外培养的肾小球内皮细胞表达高亲和力的ob-Ra受体。

瘦素抵抗是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

在大多数肥胖者体内存在高瘦素血症。

有资料显示增加的体质指数与增加的循环瘦素量是相匹配的[1]。

临床试验表明,肥胖患者血循环中瘦素浓度是正常人的2倍,提示肥胖患者普遍存在瘦素抵抗。

Zhan等[2]研究表明:在瘦素受体减少和瘦素信号容量减少时,可产生瘦素抵抗和肥胖,瘦素抵抗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又促进瘦素分泌,引起高瘦素血症。

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表现及诊治进展

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表现及诊治进展

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表现及诊治进展作者:崔秀娴国春玲潘淑杰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17期崔秀娴国春玲潘淑杰(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肾内科黑龙江大庆 163000)【摘要】在如今这个经济繁荣的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肥胖症已是卫生部门的一个突出问题。

肥胖不仅仅是高血压、高血脂、心脏血管病、糖尿病的因素之一。

也是肾病并发症的一种。

因此由肥胖症引发的肥胖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后,就开始有了不断的相关报道,证实肥胖引发的肾伤害等的病例。

本文结合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作一个阐述。

【关键词】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6(b)-0069-02肥胖是指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与身高m平方之比)超过28的一种疾病状态。

肥胖是当代发病率日益增高的一个流行病,它不仅仅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心脏血管病、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还可直接导致肾损害即称为肥胖相关性肾病(obesity-related glomerulopathy,ORG)[1]。

本文对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表现及其诊治进展进行了综述,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表现ORG多见于成年肥胖患者,老年及儿童肥胖者也可发生,男性多于女性。

肾损害发病隐匿,早期仅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及微量白蛋白尿。

肾病患者有以下特点需考虑本病:(1)肥胖,BMI≥28kg/m2和或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2]。

(2)少到中等量蛋白尿,且以中分子蛋白质为主或即使有大量蛋白尿而无明显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等。

(3)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4)肾活检表现为肾小球体积普遍增大,或伴有FSGS病变[3]。

(5)无明确糖尿病。

2 鉴别诊断ORG并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肾活检病理改变,因此需综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病理,并除外其他原因造成。

所以必须通过对肥胖患者进行血液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检验、快速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糖耐量的各项检测,同时行空腹血游离胰岛素浓度检查,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浓度、空腹血胰岛素浓度以及尿液检查等检验结果加以诊断。

血脂康对肥胖相关性肾病大鼠脂联素、炎症因子及尿蛋白的影响

血脂康对肥胖相关性肾病大鼠脂联素、炎症因子及尿蛋白的影响

血脂康对肥胖相关性肾病大鼠脂联素、炎症因子及尿蛋白的影响马文玲;赵湘;沈晓刚;沈维;姚炯【摘要】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Xuezhikang on adiponecti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24 h urinary protein in obesity-related glomerulopathy (ORG) rats,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nal protective mechanism of Xuezhikang on ORG rats. Methods:Thirty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model group, and Xuezhikang group,10 rats in each group. Normal group was fed on normal diet,model group was fed on high fat diet,and Xuezhikang group was fed with both high fat diet and Xuezhikang,totally for 12 weeks.The followings were observed:serum adiponectin,interleukin-6 (IL-6),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24 h urinary protein,and renal pathological alterations. Results:After 12 weeks,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the model rats' serum adiponectin reduced,and IL-6 and 24 h urinary protein increased,all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1),but TNF-α elevated withou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and the alteration of renal pathology in the model group was more tremendous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modelgroup,Xuezhikang group had higher adiponectin, lower IL-6 and 24 h urinary protein(P<0.01),and renal pathologi-cal damage mitigated. Conclusion:Xueazhikang may play a renal protective effect on ORG rats by down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such as IL-6,andincreasing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levels like adiponectin.%目的:观察血脂康对肥胖相关性肾病(ORG)大鼠脂联素、炎症因子及尿蛋白的影响,探讨血脂康对ORG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

肥胖相关性肾病

肥胖相关性肾病
Page 10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肥胖患者常存在高胰岛素血症、生长激素 水平增高、脂代谢紊乱;同时肾内交感神经 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 活;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肾小球的“三高” (高压力、高灌注、高滤过);脂肪细胞因 子的作用等诸多因素,在肥胖性肾病的发生 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遗传背景
遗传背景在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 用。该病患者中有 56.0% 有肥胖家族史,41.7% 的有高血压家族史,17.9% 有糖尿病家族史。有研 究认为,该病的发病有种族差异,其原因与遗传背 景、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生活习性有关。
Page 9
环境因素
不同种族、人群肥胖发生率的差异除与遗传背景相 关外,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有着更重要的作用。我 国的研究表明,不同地区肥胖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 表现为北方多于南方,城市多于农村。随着经济的 发展,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性的变更,肥胖的发生率 呈骤然上升的趋势。
Page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
Page 3
胰岛素的抵抗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脂肪细胞因子因素
脂毒性因素 氧化应激因素
遗传背景 环境因素
胰岛素抵抗
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 高凝状态构成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综合征。由于 胰岛素抵抗的存在,肥胖患者多伴有高胰岛素 血症,胰岛素本身能增加肾小球血浆流量和肾 小球滤过率,导致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和肾 小球肥大。胰岛素能刺激多种细胞因子,进一 步加快肾小球肥大的发生。胰岛素还能增加肾 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导致体内钠、水潴留和高 血压的形成。在高胰岛素血症的刺激下,肝脏 脂蛋白合成增加,出现高脂血症。导致肾小球 系膜病变,而且还能直接造成肾小球足细胞的 损伤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样病变。

肥胖相关性肾病PPT课件

肥胖相关性肾病PPT课件
典型肾病综合征的占2.2% 无肉眼血尿,镜下血尿的比例也较低 可有肾小管功能异常 部分伴肾功能不全,甚至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 常伴有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脂肪肝等
LOGO
病理表现
肾小球肥大,伴或不伴局灶性节段肾小球硬化或球性硬化 单纯肥胖相关的肾小球肥大(O-GM) 肥胖相关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伴肾小球肥大(O-FSGS)
LOGO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达到肥胖标准,尿液检查表现为蛋白尿伴或不伴少 量镜下血尿,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肾功能不全,常不伴低蛋白 血症。 肾活检病理提示肾小球肥大、局灶性节段肾小球硬化或球性 硬化。 排除其他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LOGO
临床表现
肥胖:BMI≥28kg/m2,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蛋白尿,以轻 、中度为主,大量蛋白尿仅占10%,表现为
预后
LOGO
• Praga 等报道了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远期预后,5 年肾存活 率为77%,10 年则为51%。
• 国内尚缺乏对肥胖相关性肾病远期预后的观察报道。
• 同样的治疗干预,表现为肾小球单纯肥大者对治疗反应及 转归要比肾脏改变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样病变者为佳
• 患者的预后与是否存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 并发症有关。
病理表现
肾小球体积普遍增大
肾小球体积增大伴局灶节段硬化
LOGO
发病机制
• 肾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肥胖患者的肾脏几乎被包膜下的脂肪包裹,部 分脂肪渗入肾窦→对肾脏造成机械压力→肾组织局部缺氧。
• 血流动力学改变:肥胖患者心输出量增加→组织血流量增加→局部肾 血管代偿扩张→肾脏高灌注、高滤过
• 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增加水钠潴留→血压升高→肾小球高压 力、高灌注

吕宏生辨治肥胖相关性肾病经验

吕宏生辨治肥胖相关性肾病经验

头胀,消 谷 善 饥,肢 体 困 重,怠 惰 嗜 卧,口 渴 喜 冷 饮,舌
质红,苔黄腻,脉沉滑小数.治宜清胃化湿.方选防风
通圣散加减.药物组成:防风、荆芥、薄荷、桔梗、川芎、
茯苓、泽泻、炒白芍等.防风通圣散加减可清泻胃中实
火,并有清利湿热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防风通
圣散可抑制非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
发症方 面 有 明 确 疗 效 [3]. 苓 桂 术 甘 汤 可 通 过 能 量 代
中国民间疗法 2021 年 2 月第 29 卷第 3 期 35
名医传承 中国民间疗法
CH
I
NA
SNATUROPATHY,Feb
2021,Vo
l
29No

谢、多种氨基酸代谢等信号通路调节脂质代谢紊乱 [4].
杜 仲 、肉 苁 蓉 、巴 戟 天 、麸 炒 苍 术 等 以 调 补 脾 肾 ,并 佐
36 中国民间疗法 2021 年 2 月第 29 卷第 3 期
患者,女,
34 岁,
2019 年 5 月 10 日初诊.主诉:尿
99mm Hg(
1mm Hg≈0
133kPa),体 质 量 90kg,腰
围 162cm.血常规:白 细 胞 (WBC)
过 食 肥 甘 厚 味 、脾 胃 虚 衰 、痰 饮 水 湿 潴 留 等 因 素 相
关 . 主 要 病 位 在 脾 肾 ,基 本 病 机 为 脾 肾 两 虚 ,痰 瘀 交
阻 . 多 数 医 家 认 为 该 病 以 正 虚 为 本 ,痰 瘀 湿 浊 为 标 ,
属 本 虚 标 实 之 候 . 脾 胃 为 后 天 之 本 ,气 血 生 化 之 源 ,
脂血症的胆固醇及 TG 水平 [14].

肥胖相关性肾病研究进展

肥胖相关性肾病研究进展

刘娟 , 团利 . 卫 魏明辨治 功能性 消化不 良经验 [ ]实 J.
用 中医杂志 , 0 9 2 6): 6 20 ,: 5( 4 . 0
现代诊 断与治疗 , 0 , 4): 4 2 11 0 2( 1 . 9
『9 陈建 永 , 2] 潘锋等 . 刺对功 能性 消化不 良胃动力 的影 针
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良疗效观 []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
化杂志 , 0 5 1 1 3 — 0 20 ,3( ): 8 4 .
李远洪 , 邹胜 智 . 莫沙必 利联合 体外 胃肠起搏 治疗 胃
运动功 能障碍性疾病 的疗效 观察 [ ]现代 医药 卫生 , [2 王宏艳 . J. 3】 中西 医结 合治疗功能性 消化不 良 【] J. 中 现代
姜巍 , 王垂杰 . 能性消化 不 良治疗 进展 [ ]中华 中 功 J.
响 []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0 5 5( 0): 8— 8 . 20, 1 2 8082
医药 学会 脾 胃病分 会第 十九 次全 国脾 胃病 学术 交 流 『0 林 源 , 旭军 . 3] 陈 耳穴贴 压治 疗功能性 消化不 良的临床
会 . 0. 2 7 0
观察 [ ] 海针灸杂志 , 0 7 2 1 ): 6 1 . J上 2 0 , 6( 1 1— 7
张敏红 . 胃肠 起搏在 胃肠 功能性疾病 中的应用 [ ]国 [1 郑立 升 , J. 3】 林振 文 , 朱子 奇 . 柴胡 疏肝 散加 味联 合黛 力 际消化杂志 , 0 6 2 1 3 — 0 2 0 , 6( ): 9 4 .
进 展综 述如— o F
患病 率 尚不 足 3 而 1 9 年 的 资 料显 示 , 国部 分 %, 9 8 我

肥胖流行病学及其相关疾病特征-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肥胖流行病学及其相关疾病特征-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肥胖流行病学及其相关疾病特征-内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肥胖是目前全球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常常并发或伴随多种疾病。

本文就肥胖常见伴发疾病,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相关性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抑郁症和肥胖相关肿瘤、相关死因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具体描述,以便广大医务人员早期正确识别肥胖疾病,早期诊断,早期预防。

关键词:肥胖; 伴随疾病; 临床特征;Abstract:Obesity is one of the commonest chronic metabolic diseases worldwide, and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co-morbidities. The comm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orbidities of obesity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diabetes mellitus, hypertension, obstructive sleepapnea/hypopnea syndrome,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obesity-related glomerulopathy,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obesity-associated neoplasia. The aim is that obesity-related diseases should be recognized at an early stage by medical professionals, so that they can be diagnosed and treated early in their progression.Keyword:obesity; co-morbidit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肥胖是目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脏病理
其他系统症 可伴有(这类病人 伴心脑、眼底等靶器官受损 状 多合并高血压)
诊断肥胖相关性肾病可能遇到的问题
• 肥胖+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
• 肥胖+糖尿病肾病 • 肥胖& 肾活检
肥胖患者的面临肾穿难题
• 肥胖患者肾脏位臵深,穿刺难度增加 • 肾活检针 长度17cm • 过于肥胖的患者可能无法接受肾穿刺术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治疗
• 减肥 • 预防作用 • 治疗作用 • 药物治疗: • 纠正胰岛素抵抗(大黄酸、二甲双胍) • RAAS阻断、降脂、 • 降低尿蛋白至基线的30-80%,延缓肾功能进展 • 持续大量蛋白尿可予以雷公藤治疗,观察肝 功
肥胖患者合并其他类型的肾病
• 肥胖患者患有其他类型肾病如:IgA, 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 等。 • 肥胖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也比体重正常者多见。 • 肥胖可以增加已有肾病患者高血压、蛋白尿、严重组织学改变以 及终末期肾病的风险。 • 肥胖是肾脏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和IgA肾病。
全球肥胖来袭
• 2014年,全球18岁以上的肥胖人数约为6亿,肥胖 已成为全球性流行病。 • 过去三十年,美国20-74岁肥胖患者从过去15%增 加到35% • 据估计,未来10年肥胖的流行率将增长40%。
我国肥胖形式严峻
• 2016 WHO数据:中国男性肥胖约4320万,女性约4640万,居全 球之首。
FSGS类型
肾小球肥大 足突融合
门周型常见
诊断ORG的基本条件 肾小球表面足突融合常<50%
ORG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比较
ORG 起病年龄 儿童、成人,以青壮年为主 糖尿病肾病 中、老年人
进展性蛋白尿,部分进展为肾 病综合征 早期为间歇性蛋白尿,后期持 尿蛋白和血清白 大部分为非NS范围的蛋白尿, 续性蛋白尿,大量蛋白尿,血 蛋白水平 血清白蛋白水平正常. 白蛋白从正常 下降 肾功能下降进展速度相对较快, 临床过程 10年肾存活率50%以上 伴有视网膜病变等其他系统症 状 遗传、代谢、血流动力改变、 发病机制 大致相同 应激、生长因子等因素
肥胖相关性肾损害
• 定义:肥胖直接导致的肾脏损害。 • 1974年,首次发现重度肥胖与肾病程度的蛋白 尿有关。就此提出“肥胖相关性肾病”
• 肥胖相关性肾脏病不容小觑
• 近年来,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生率增加了10倍
1
2
3
4
5
肥胖相关
肥胖相关性
肾病的定义
肥胖相关 性肾病的
肥胖相关 性肾病的 发病机制
肥胖相关性 肾病的诊断
肥胖的诊断标准
正常体重:BMI 18.5-24kg/m2 超重:BMI 24-28 kg/m2 肥胖:BMI> 28 kg/m2 • 腰围: • 男性:≥90cm • 女性: ≥80cm
代谢综合征的CDS诊断标准
1.超重和(或)肥胖 BMI≥25。
2.高血糖
具备以上4项组成 • 空腹血糖(FPG)≥6.1mmol/L(110mg/dl)和 成分中的3项或全 (或)2hPG≥7.8mmol/L(140mg/dl),和(或) 已确诊糖尿病并治疗者。 3.高血压 部者可确诊为代谢 综合征。 4.血脂紊乱 • 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 ,和(或)
因子的改变在ORG的发生中具有核心作用
ORG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在 ORG 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主 要的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活化, 导致肾小球高滤过、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及肾小管 钠水重吸收增加,从而引起溶质转运至致密斑减 少,管球反馈机制失灵活,入球血管扩张,导致 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和高压力。 肾脏高灌注起了主要作用:肥胖者GFR及肾血流 量分别比对照组高31%和51%。 肾脏的高灌注、高滤过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 升高,引起肾小球硬化。
ORG的病理学改变
免疫荧光检查:单纯肾小球肥大者常呈阴性,
而ORG-FSGS与特发性FSGS相似,在病变肾 小球的受累节段上可见lgM和C3沉积。无明显 免疫复合物沉积 • 电镜:局限性足突融合,脏层上皮细胞胞浆内 可见较多的脂质和蛋白吸收滴。
• 与原发性FSGS相比,ORG患者足突融合较轻: ORG足突融合40%,原发性FSGS足突融合达 75%。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与肥胖有关的其它表 现:高血压,高血脂, 糖耐量异常
ORG相关性与原发性FSGS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比较
临床病理特点 起病年龄 临床表现 ORG-FSGS 中年人多见,也可见于儿童和 老年人 缓慢进展的蛋白尿 原发性FSGS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突然出现的蛋白尿,多数表现 为肾病综合征
尿蛋白和血清白 52~90%表现为非NS范围的 多数为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 蛋白水平 蛋白尿,血清白蛋白水平正常. 尿,低蛋白血症常见 临床过程
肥胖相关性肾病病理改变—— 肾小球肥大
肥胖相关性肾病 病理改变—— 局灶节段性硬化
ORG的病理学改变


肾小球肥大FSGS样改变:ORG患者,节段 性硬化常常见于肥大的肾小球,常常处于门周(与肾 小球的血管极相连) • 在FSGS的五个亚型中(非特殊性、门周型、细胞型、 顶端型、塌陷型),ORG主要表现为门周型(经典型): Columbia大学的研究中,纯粹门周型达19%,混合门 周型和周边型的比例达81%。 • 足细胞密度减少:随着肾小球体积增大,足细胞密 度减少,出现足细胞脱落,导致局部肾小球基底膜 裸露,随后粘附在鲍曼氏囊并被壁细胞覆盖,逐步 出现节段性硬化
性肾病的 治疗及预 后
临床表现
及鉴别诊断
肥胖相关性肾病(ORG)
• 由于肥胖引起机体的一系列代谢紊乱,导致的
肾脏病变。
• 肾活检病理学特征为肾小球体积普遍增大 , 常 伴有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性病变。
肥胖
蛋白尿
高血压
高血脂等代谢
异常
肾小球性蛋白尿:孤立性蛋白尿,伴/不伴肾功能
损伤 • ORG绝大多数表现为非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 • 少见典型的肾病综合征表现 (0–6%) • 尿蛋白水平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肥胖患者可患有各种肾小球疾病,存在肾病综合 征范围的蛋白尿提示可能是原发性FSGS,而不是 ORG
原发性FSGS与ORG-FSGS相比,前者易出现病情的突然加
重,肾存活率也明显偏低:原发性FSGS 5年、10年存活率 分别为50%、25%,而ORG-FSGS则为75%、50%
肾衰竭的进展 情况与患者年 龄、就诊时肌 酐水平和随诊 期间蛋白尿水 平有关。
病情进展缓慢
但仍有大量患 者(10-33%) 可能会发展为 进行性肾衰竭 和终末期肾病
• 肥胖或超重者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的概率时体重正常者的2-7倍。

缓慢进展的蛋白尿

即使未给予积极干预,病情通常比较稳定,临床表现为
10~33%的患者可发展成进展性肾功能不全或ESRD 疾病进展至ESR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起病时的血肌
酐或蛋白尿水平、随访过程中的尿蛋白、血压水平


临床表现
缓慢进展的蛋白尿
病理改变
肾小球肥大
肾小球肥大,伴或不伴FSGS
诊断ORG的基本条件
系膜基质增多、基底膜增厚、 K-W结节、纤维素帽、小囊滴 早期大
足突融合
肾小球表面足突融合常<50%
后期肾小球表面足突融合 >50%
ORG
高血压性肾小球硬化症
发病年龄
临床表现
青壮年多
中老年
肥胖、持续性蛋白 高血压、持续蛋白尿,肾小 尿、代谢异常 管损害早 肾小球肥大伴或不 缺血性肾小球皱缩及可见继 伴FSGS 发性FSGS(球性硬化多)
肾脏病的易感 因素
肾脏病加重及 危险因素
肾脏病的病因


结语二
ORG临床主要表现为非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
高血压、血脂等代谢异常
ORG肾损害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肾小球肥大,伴/不
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脂肪组织衍生的脂肪因子在
ORG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阻断RAAS活性和降低体重是最主要的治疗ORG的
• 尿常规改变: 主要为蛋白尿,33.3%可伴有镜下血尿,肉眼血 尿罕见。 • 近端肾小管受损指标NAG、RBP也可增高:肾活 检也证实这些患者存在较明显的肾小管间质病变。 • 肾功能改变: 本病进展相对缓慢,部分患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 发生率高,达50–75% , • 发生早。
• 血脂异常:70–80%。高甘油三脂血症多见,高胆固 醇血症相对少见。 • 糖代谢异常:多数空腹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糖化血 红蛋白多正常,部分可出现糖耐量减低甚至糖尿病。 • 内分泌代谢异常:高胰岛素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激活,高生长激素。 • 高尿酸血症:50%患者升高,是由于高胰岛素血症 促进肾小管重吸收尿酸增加引起。
疾病进展速度较原发性FSGS 疾病进展速度较ORG相关性 慢。5年肾存活率75%,10年 FSGS快。5年、10年肾存活 肾存活率50% 率为50%、25% 较ORG-FSGS多(平均39%)
非特异性、顶端型、塌陷型常 见 不一定,约占患者的10% 肾小球表面足突融合>50%
出现FSGS样改变 较原发性FSGS少(平均12%) 的肾小球的比例
措施。
结语三
感谢聆听
肥胖相关性肾病肾脏功能改变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演变
肾小球体积增 大
• 平均增加158%
足细胞密度降 低(55%)
机械应力导致 足细胞衰竭
节段性硬化病 灶形成
球囊粘连
肾小球基底膜 局部剥蚀
肥胖:必要条件
有时没有明显症状
肾脏表现
病理:肾小球肥 大,伴/不伴局灶 节段性肾小球硬 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