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固耦合方程的建立及耦合数据传递
流固耦合过程_教程

流固耦合过程_教程流固耦合是指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过程。
在这种过程中,流体对固体施加的力会导致固体变形,而固体的变形又会对流体流动产生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在流固耦合中,流体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固体可以是土壤、岩石、建筑物等。
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几个参数来描述,包括流体的压力、速度、密度以及固体的应力、变形等。
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基本物理定律来描述,如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弹性方程等。
在流固耦合过程模拟中,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种是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数值模拟,另一种是基于解析解的解析模拟。
有限元方法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对物体进行离散化处理的方法,将物体分割成许多小元素,并通过求解这些小元素上的方程来获得模拟结果。
解析模拟则是基于已知的解析解进行计算,通常适用于简单的流固耦合问题。
在进行流固耦合过程的数值模拟时,需要先建立数学模型。
例如,在处理地下水流动与土壤变形耦合问题时,可以使用Darcy定律描述地下水的渗流行为,再结合土壤的弹性方程来描述土壤的变形。
然后,通过数值方法对这些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并采用迭代求解的方式求解模拟结果。
在模拟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流体与固体之间的边界条件。
例如,在考虑建筑物受风力作用时,建筑物表面的压力分布可以作为边界条件输入模型中,以模拟风力对建筑物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注意模型的几何形状、材料特性等参数的选择,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在模拟结果的分析中,可以通过观察固体变形、流体速度分布等来判断流固耦合过程的行为。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模型参数、边界条件等来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这些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总结起来,流固耦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涉及到流体和固体的相互作用。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对这种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理解流固耦合过程的基本概念和模拟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流固耦合的研究与发展综述

流固耦合的研究与发展综述流固耦合是指流体与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
在许多工程领域,流固耦合现象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航空航天、汽车工程、能源系统和生物医学领域等。
本文将对流固耦合的研究与发展进行综述,包括其基本原理、数值模拟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一、流固耦合的基本原理流固耦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数学模型描述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和固体运动的基本学科,它们提供了描述流固耦合现象的基本理论基础。
在流体力学中,流体的运动可以通过Navier-Stokes方程组来描述,而在固体力学中,固体的运动可以通过弹性力学或塑性力学方程来描述。
通过将这两个方程组耦合起来,可以得到描述流固耦合现象的数学模型。
二、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为了研究流固耦合现象,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段。
常见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和边界元法等。
在流固耦合问题中,有限元法是最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之一。
有限元法将流体和固体分别离散化为有限个单元,并通过求解代数方程组来得到流体和固体的运动状态。
此外,还可以使用流体-结构相互作用软件来模拟流固耦合问题,例如ANSYS、FLUENT等。
三、流固耦合的应用领域流固耦合现象在许多工程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航空航天工程中,流固耦合现象的研究可以帮助改善飞机的气动性能,提高飞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汽车工程中,流固耦合现象的研究可以用于改善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排放。
在能源系统中,流固耦合现象的研究可以用于优化风力发电机的设计,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在生物医学领域,流固耦合现象的研究可以用于模拟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的流动,帮助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综上所述,流固耦合的研究与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流固耦合现象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未来,随着数值模拟方法的不断发展和计算能力的提高,流固耦合的研究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拓展。
workbench流固耦合控制方程

workbench流固耦合控制方程
在流固耦合问题中,可以使用强度假设来刻画流体和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假设流体是可压缩的、不可旋转的、具有牛顿流体性质的连续介质,固体是线性弹性的、各向同性的、具有线弹性行为的材料。
流固耦合控制方程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
质量守恒方程:
∂ρ/∂t + ∇·(ρv) = 0
动量守恒方程:
ρ(∂v/∂t + v·∇v) = ∇·σ + f
其中,ρ是流体的密度,v是流体的速度,σ是固体的应力张量,f是外部施加在固体上的体力密度。
流体在固体表面施加的力可以通过应力张量的边界条件获得。
弹性固体的应力张量可以通过胡克定律获得:
σ = λ·Tr(ε)·I + 2·μ·ε
其中,λ和μ是固体的弹性参数,Tr(ε)是应变张量的迹,I是单位张量,ε是固体的应变张量,可以通过速度梯度来计算:ε = (∇v + ∇v^T)/2
流体的速度和压力之间存在一个Poisson方程来建立联系:∇·v = 0
通过以上方程组,可以求解流固耦合问题,确定流体和固体的
耦合行为。
具体求解方法可以采用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或其他数值方法进行离散化和求解。
第九讲 流固耦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软件的主要优势之一
3D耦合菜单
耦合类型 刚性 全耦合 弱耦合
欧拉子循环 欧拉爆轰波求解器 多物质欧拉求解器
Test in Large Blast Simulator
Standard Glazing
Polycarbonate Glazing
全耦合– 刚体碰撞
刚性弹冲击平板
刚体欧拉耦合
全耦合– 水下爆炸
水下爆炸对舰艇的影响
刚体欧拉耦合 刚体壳 水和空气使用3D多物质欧拉
全耦合 – 水面爆炸对舰艇的影响
全耦合
破片碰撞
接触
侵蚀
余留的惯性
全耦合 – 爆炸侵彻 RPG
RPG爆炸冲击波和破片对 CFRP翼箱的破坏
空气中爆炸采用冲击波求 解器
RPG壳体 (破片) 和翼箱
采用拉格朗日求解器
流固耦合
接触+侵蚀
Calculation performed by the Ernst-Mach Institute
网格用小时间步长更新计算; 欧拉用大时间步长更新计算;使用优化时间步长可以
减少耗散。
厚度壳
壳单元在流固耦合中,定义人工厚度来 进行欧拉耦合
必须为壳定义人工厚度 人工壳单元厚度必须至少是它周围欧拉单
元最小尺寸的两倍 人工厚度与物理模型的厚度是不同的
对多个壳连接时,默认壳法线方向可以 不考虑
第九讲 流固耦合
Blended cells
CFX_流固双向耦合的实现

CFX_流固双向耦合的实现实现流固双向耦合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网格生成:首先需要生成流体和固体模型的网格。
对于流体,可以使用常规的CFD网格生成软件(如Ansys ICEM-CFD)生成适当的流体网格。
对于固体,可以使用CAD软件生成固体模型,并通过网格生成软件(如Ansys Meshing)将其转换为固体网格。
2. 物理模型设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流体和固体模型进行设定。
对于流体,可以选择使用Navier-Stokes方程来描述流体的运动。
对于固体,可以选择使用弹性力学方程进行模拟。
3.边界条件设定:对于流体和固体的边界条件进行设定。
对于流体,包括入口流速、出口压力、壁面摩擦等边界条件。
对于固体,包括固体的位移、力或者应力等边界条件。
4. 数值求解:根据设定的物理模型和边界条件,使用CFX软件进行数值求解。
CFX使用有限体积法对Navier-Stokes方程进行离散化,同时使用显式或隐式方法求解弹性力学方程。
5.耦合求解:在流固双向耦合中,流体和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通过迭代的方式求解。
首先,在给定流体的边界条件下,使用CFX求解流体部分的问题。
然后,在给定固体的边界条件下,使用CFX求解固体部分的问题。
接着,将固体的变形信息传递给流体,影响流体的边界条件。
再次使用CFX求解流体的问题,得到新的流场分布。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流体和固体的解收敛。
6.结果分析:对求解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后处理。
可以通过CFX提供的后处理工具,如应力和变形分布、速度和压力分布等来评估流固耦合模拟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流固双向耦合模拟的实现通常需要较高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同时,由于流固耦合问题的复杂性,对物理模型的设定以及边界条件的设定也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CFX流固双向耦合的实现可以分为网格生成、物理模型设定、边界条件设定、数值求解、耦合求解和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
通过迭代的方式求解流固双向耦合问题,可以模拟流体和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工程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Fluent 流固耦合基础教程

图3 固体和液体的交界面附近的区域是动网格区域(fluid_dyn),远离固体的区域可以定义为不 动网格区域。动网格区域的大小应当视具体问题而定,但起码要能够囊括固体的最大位置变 化范围。梁表面的网格节点位置随着梁的运动而变化,因此需要将梁的表面单独定义为一个 区域 wall_mov_beam。梁的两个端点也需要进行控制,因此也可以分别定义独立区域: wall_mov_end1 和 wall_mov_end2。在划分流体网格的时候,接近固体表面的地方需要建立 边界层。Fluent 帮助文档上说边界层应该单独作为一个动网格区域,这是为了便于控制边界 层的变形,防止出现边界层的异化。实际上如果将边界层的厚度增加到物理边界层厚度的两 倍以上,并且只采用 smoothing 网格控制,则可以不必将边界层单独定义为一个区域。但是 如果变形较大,流体网格需要重新划分,则最好将边界层单独分离为一个区域,并且在这个 区域内使用 smoothing 控制。对于管壁附近的边界层,我们并不关心管壁上的压力和剪力, 而且考虑到出了边界层以后这个区域的局部解对整体解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可以适当降低网 格要求,甚至采用 wall function 近似逼近,这样可以节省不少计算量。下面两张图分别是图 4 几何模型(部分)和图 5 网格划分(部分)。
第二个版本根据流体和固体求解的模式来划分,在学术领域用的比较多。强耦合问题被认为 是流场和固体 变形必须同时求解的问题。带有渗流的多孔介质变形问题可以算这类问题。 弱耦合问题则是流场和固体变形可以分开求解,但是二者的信息交换通过循环迭代完成。 多 数工程问题都可以算做这类问题。
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研究概述与浅析

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研究概述与浅析流固耦合数值方法是研究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是流体力学和固体力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流固耦合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如风对建筑物的作用、水力冲击和爆炸冲击对船舶和汽车的影响等。
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深入理解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特性,为工程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在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的研究中,首先需要建立流体和固体的数学模型。
对于流体来说,其通常是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方程,如Navier-Stokes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等。
对于固体来说,其模型可以是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等。
在建立流体和固体的模型之后,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界面上的力和热交换等。
界面上的相互作用通常可以通过明确定义边界条件来实现。
然后,针对建立的数学模型,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值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流体和固体分别采用不同的数值方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界面上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流固耦合的计算。
对于流体的数值方法来说,通常选择基于有限体积法或有限元法的方法来离散化流体方程。
对于固体的数值方法来说,可以选择基于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的方法来求解固体力学方程。
在流固耦合问题中,界面上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关键问题,一般采用界面追踪技术或体积区域法来处理。
最后,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的研究还需要进行数值模拟和验证。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得到流体和固体的场量分布,如速度场、压力场、位移场等,进一步分析流固耦合过程的特性。
同时,还需要通过实验或现有解析解进行验证,对数值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然而,流固耦合数值方法的研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计算效率、数值稳定性和精度等。
流固耦合问题通常涉及到多个尺度和多个物理场的耦合,导致计算量较大。
数值稳定性是保证计算结果可靠性的基础,需要在数值方法的选择和参数设定上进行合理把握。
同时,流固耦合问题通常具有非线性和复杂的特性,使得数值方法的精度和收敛性成为一个难点。
(完整word版)双向流固耦合实例Fluent与structure

双向流固耦合实例(Fluent与structure)说明:本例只应用于FLUENT14.0以上版本。
ANSYS 14.0是2011年底新推出的版本,在该版本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模块System Coupling,目前只能用于fluent与ansys mechanical的双向流固耦合计算。
官方文档中有介绍说以后会逐渐添加对其它求解器的支持,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FLUENT终于可以不用借助第三方软件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了,个人认为这是新版本一个不小的改进。
模块及数据传递方式如下图所示。
一、几何准备流固耦合计算的模型准备与单独的流体计算不同,它需要同时创建流体模型与固体模型。
在geometry模块中同时创建流体模型与固体模型。
到后面流体模型或固体模块中再进行模型禁用处理。
模型中的尺寸:v1:32mm,h2:120mm,h5:60mm,h3:3mm,v4:15mm。
由于流体计算中需要进行动网格设置,因此推荐使用四面体网格。
当然如果挡板刚度很大网格变形很小时,可以使用六面体网格,划分六面体网格可以先将几何进行slice切割。
这里对流体区域网格划分六面体网格,固体域同样划分六面体网格。
二、流体部分设置1、网格划分双击B3单元格,进入meshing模块进行网格划分。
禁用固体部分几何。
设定各相关部分的尺寸,由于固体区域几何较为整齐,因此在切割后只需设定一个全局尺寸即可划分全六面体网格。
这里设定全局尺寸为1mm。
划分网格后如下图所示。
2、进行边界命名,以方便在fluent中进行边界条件设置设置左侧面为速度进口velocity inlet,右侧面为自由出流outflow,上侧面为壁面边界wall_top,正对的两侧面为壁面边界wall_side1与wall_side2(这两个边界在动网格设定中为变形域),设定与固体交界面为壁面边界(该边界在动网格中设定为system coupling类型)。
操作方式:选择对应的表面,点击右键,选择菜单create named selection,然后输入相应的边界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固耦合方程的建立及耦合数据传递
作者:苏波, 钱若军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1.周岱.马骏.李磊流固耦合问题的网格剖分与更新的新型方法[会议论文]-2008
2.陈进于.钱若军流固耦合问题的数值分析[会议论文]-2008
3.李维.李敏.皮懋宁流固耦合计算中插值方法的研究[会议论文]-2006
4.周炜.李锋.冷文浩流固耦合中的两种网格插值方法[会议论文]-2009
5.苏波流固交互作用理论、方法研究[学位论文]2009
6.江召兵.沈庆.陈徐均.潘小强.Jiang Zhaobing.Shen Qing.Chen Xujun.Pan Xiaoqiang ALE动网格法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应用力学学报2008,25(4)
7.苏波.钱若军.袁行飞.SU Bo.QIAN Ruo-jun.YUAN Xing-fei流固耦合界面信息传递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空间结构2010,16(1)
8.钱若军.董石麟.袁行飞流固耦合理论和应用述评[会议论文]-2008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80215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