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小论文原来如此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论文300字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论文300字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论文300字
今天,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个数学小问题:“小明一共有10个气球,如果一分钟放一个气球,他放10个气球一共用了几分钟?”我故意考考妹妹,刚上四年级的妹妹不假思索地说:“这个简单,10分钟呗。

”我大笑一声,喊到:“错!”“嗯?为什么呢?”我耐心地解释着:“答案是9分钟,因为先放第一个气球,一分钟后,放第二个气球,一直放到第9个气球,所以,第九分钟后放第10个气球。

”妹妹听了恍然大悟,说到:“原来如此,我上当了!”
细心地妈妈在一旁听到了我们这番有趣的对话,笑着说:“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像这样的问题,比如爬楼梯、排队、坐座位……,我来考你一个吧!妹妹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钟,那么她从1楼走到15楼要多少秒呢?”我拿出笔和约,认真地做了起来:妹妹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妹妹走到十五楼,也就是走了十四层,14*9=126秒。

我把答案告诉了妈妈,她笑着说:“不错,思路很清晰,很会思考!”
是啊,生活中处处有数字,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索的头脑,那么,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1。

数学原来如此可爱小学生获奖作文

数学原来如此可爱小学生获奖作文

数学原来如此可爱小学生获奖作文数学原来如此可爱小学生获奖作文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只要我们留心,就能使用数学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给数学学习增添不少乐趣。

周末晚上,爸爸、妈妈和我感到肚子饿了,想找点零食吃。

一看储物柜,一周的零食早就被我提前干掉了。

妈妈说:“都是这个馋嘴猫,再去买点。

”爸爸说:“太晚了,看我给大家做点零食吧!”爸爸用大信封装了生花生,将信封封好放进微波炉里烤。

爸爸说:“等会请你们吃烤花生,只是总共有150颗花生,我们三人怎么分配呢?”我说:“一人三分之一,大家都是50颗。

”爸爸说:“不行,小孩吃不了这么多。

”妈妈说:“这样,我和爸爸一样多,叶凌霄就吃大人的一半。

霄霄,你知道每人分配多少颗吗?”我说:“那就一个一个的数呗!”爸爸说:“想一想,有没有简便的方法?”我仔细思量,突然叫了起来:“老师刚教过我们和倍问题,我能计算出来”爸爸、妈妈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点点头说“那你说说看呀!”。

“花生总数是150,妈妈、爸爸都是我的两倍,那150除以5就是我的数量,我应该分30颗,妈妈、爸爸应该各分60颗。

”爸爸表扬说:“好!但是你现在还小,要是大一点,就可以生活自理了。

霄霄,你再算算,再过多少年,爸爸的岁数是你的两倍?”我想了一会儿,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

爸爸今年35岁,我10岁,再过多少年呢?突然,灵光一闪:“爸爸和我始终相差25岁,这是不变的。

可以使用差倍技问题解题巧来解决。

爸爸岁数是我两倍时,两人相差我一倍的岁数,也就是25除以1就是我的岁数,那我应该25岁。

25减10等于15。

”我兴奋地说:“再过15年,我25岁,爸爸50岁,那时你的年龄是我的.两倍。

”爸爸感慨地说:“那时,你已经独立生活了,我们的小不点儿也变成大姑娘啦!”晚上睡觉时,总是回想着“利用和倍、差倍技巧,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心里乐滋滋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大大地提高了。

数学原来如此可爱,我爱数学,我爱生活!。

原来如此优秀作文

原来如此优秀作文

原来如此优秀作文原来如此优秀作文(通用34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原来如此优秀作文(通用3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来如此优秀作文1“昨夜你真看了一夜的足球?”一起床,便听到妈妈对爸爸的询问。

“咦,爸爸不是不喜欢看足球吗,怎么昨夜看起了足球?”我有些疑惑。

爸爸满脸倦意的样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昨天的球赛精彩?哪个队赢了?进了多少球?”我打趣地问道。

面对我的咄咄逼问,爸爸说:“好像是……我也记不清了。

”随后,他有些尴尬,匆匆拿起了包,走出了家门。

爸爸的反应有些不大对劲,似乎深藏玄机。

我今晚一定要好好审审他!终于做完了作业,已经十点多了。

我想起了早上的那件事,便轻轻推开了门,只见客厅中的电视机上闪动着一个个的形象。

怎么回事?耳边传来了厨房里轻微的响声,爸爸手中端着茶杯,步履轻轻地走入卧室,丝毫没发现房门后的一双眼睛。

我正要过去,爸爸却转入卧室。

我贴着门,小心翼翼地听着卧室内的动静。

“今晚你好好睡一觉,别看球赛了。

”妈妈关心地说道。

我见已进入正题了,便有些激动。

爸爸说:“不了,孩子马上要考试了,还是不睡觉了,明天到单位在补会觉吧。

”我考不考试和爸爸睡觉有什么关系呀?我有些纳闷,继续等待着下文。

爸爸用充满磁性的嗓音说道:“你也知道,我睡觉时的鼾声连你都受不了,孩子就更受不了了。

你没发现,这段时间孩子的睡觉质量有明显提高嘛。

”突然,听到了脚步声靠近,我赶紧跑回了房间。

啊,原来如此!躺在床上,一丝液体划过了我的面颊,心里暖暖的。

我久久不能入睡,的确,爸爸的鼾声震耳欲聋,但这么多年了,我早已习惯了父亲的鼾声了呀……我脑海中顿时映现出一些画面。

当我摔跤时,爸爸旁观的身影,他丝毫不给予我帮助;当我远行时,爸爸转身即去的身影;当我向爸爸炫耀自己的成绩时,爸爸只是给予我冷冷的神情……我曾认为爸爸从不爱我,原来我错了,爸爸用细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爱,关心着我,呵护着我。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日记五篇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日记五篇

小学生数学小论文日记五篇【篇一】小学生数学小论文日记暑假里,我到外公家玩,受到了外公的热情招待。

外公家如今仍烧着大锅,他每次都用很多木材来烧。

一天,外公将一大堆木材抱出来,笑着对我说:“小亮,外公考你一个问题。

”我信心十足的答应了。

外公说:“我手里这根木材大约3米长,我想把它锯成20段,你看我要锯几次?”听完问题,我心里乐开了花,太简单了。

我从外婆那要了一把皮尺,先算好每段的长度(3米=300厘米,300÷20=15厘米)于是我拿着皮尺一段段的量,忙活了很久才知道要锯19次。

站在一旁的表哥着急地说:“你这么算多费时间啊。

如果我要把3米的木头锯3段,需锯几次?”我想了想回答两次。

表哥问:“你如何算的?”我答道:“用段数3减去1就等于要锯的次数啊。

”表哥笑了笑说:“对呀,要锯4段,5段,6段······依次类推啊。

这么算不就节省了很长时间吗?爷爷给你出的这道题,有很多解决的方法,但你要善于找到最简便的方法。

这就需要你开拓思维,从智解题啊。

”我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我从这件事中明白:生活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勤思勤问就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篇二】小学生数学小论文日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超市里,餐厅里,家里,学校里………都离不开数学。

我也有几次对数学的亲自经历呢,我挑其中两件事来给大家说一说。

记得三年级,有一次,我和妈妈逛超市,超市现在正在搞春节打折活动,每件商品的折数各不相同。

我一眼就看中了一袋旺旺大礼包,净含量是628克,原价35元,现在打八折,不过打八折怎么算呢?我问妈妈。

妈妈告诉我,打八折就是乘以0.8,也就是35*0.8=28(元)。

我恍然大悟。

我准备把这袋旺旺大礼包买下来,不过,妈妈告诉我,可能后面的旺旺大礼包更便宜,要去后面看看。

走着走着,果然,我又看见了卖旺旺大礼包的,净含量是650克,原价40元,现在也打八折。

这下,我犯了愁,净含量不同,原价也不同,哪个划算呢?我又问妈妈。

【四年级作文】原来如此

【四年级作文】原来如此

【四年级作文】原来如此
李老师拿出了百元大钞,一张一张地发给前面两排的同学。

当时他们一定很高兴,而
我们坐在后面的只有羡慕的份了。

过了三十秒,李老师又把钞票收回去了,这让我们后面
的同学也跟着高兴起来。

这次的魔术课用的道具是一张百元大钞、一张纸、一支笔。

李老师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又去拿了一张纸,拿了一支笔。

李老师先用纸把钞票包住,再把它们一起对折了两次,接
着拿起笔插进纸里面,最后把笔和纸拿开,钞票竟然没破,而是包着它的纸破了。

当时,
我根本弄不明白:笔明明是从钞票里面穿过去的,为什么钞票没有破呢?老师又重新做了
一次,这一次是慢动作,前面的做法和上次的一样。

我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的动作是多
么的浮夸啊!老师一下子把笔穿进去,我都还没有看清楚,就做完了。

老师问:“谁看懂了?”卢俊熙举手了,老师让他再做一次。

卢俊熙跟老师一样,用纸包住钞票,对折两次,然后用笔穿进第一层。

在这样详细地讲解后,我终于弄明白了。

可李老师说还不对,把笔
插在第一层很容易被看见,要插在最后一层,并把它放在手掌上掩护好,就不会被别人看
见了。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如果这是一个表演魔术的地方,李魔术师魔术表演到一半时,就有人叫:“我知道怎
么做的,我知道!”那会有多尴尬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四年级作文】原来如此

【四年级作文】原来如此

【四年级作文】原来如此
“快去看呀!”随着一声喊叫,教室里的同学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原来,在学校的花丛中,有一只螳螂正在悄悄地靠近一只在进食的蜂鸟。

同学们忽然
议论纷纷,都在讨论着这场殊死搏斗谁会赢。

大家都知道,螳螂的爪子像刀一样尖锐,而
蜂鸟的翅膀每秒可扇动八十次,行动十分敏捷。

有的同学支持螳螂,有的同学觉得蜂鸟会赢。

这真是一场精彩的比赛。

不料,蜂鸟看见了螳螂,已经开始准备工作反攻。

蜂鸟试图用它那尖尖的嘴巴把螳螂
杀掉。

可是螳螂却牢牢地揪着树枝,不无惧怕。

蜂鸟用嘴给了螳螂一“剑”,螳螂冲到了
树叶上。

蜂鸟又已经开始放心排便了。

就在同学们都认为胜负已分的时候,突然,螳螂用爪子把蜂鸟刮开了一个大口子,蜂
鸟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同学们都惊叹不已,螳螂居然没有死,而且转败为胜。

同学们疑惑
不解。

一位同学说:“下节是自然课,我们去问问老师。

”大家点点头,一同走进了教室。

听课了,自然老师来到了教室,同学们把刚才出现的事跟老师说道了一遍,并明确提
出了疑点。

老师笑着所;“这就是螳螂天生的技能——发狂,在猎物没有反应过来时,给
它可怕当头棒喝。


“原来如此!”同学们异口同声,解开了疑惑。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原来如此

四年级数学小论文原来如此

哦!原来如此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四(8)班张雨吉老师在教你做除法计算时,肯定强调过:0不能做除数,这个算式是没有结果的,这是为什么呢?当被除数不是0而除数是0时,比如:1÷0,2÷0,3÷0等,根据被除数=除数×商,那么1=0×(),2=0×(),3=0×(),而任何数与0相乘都不可能是一个非零的数,此时商不存在,故0作除数无意义。

当被除数是0而除数也是0时,,根据被除数=除数×商,那么0=0×(),而任何数与0相乘都是0,此时商不是唯一的,故0作除数无意义。

再比如“2/0”假如让0作除数,设2/0=A,那么根据乘、除法互为逆运算,可以看出2=0×A,任何数与0相乘都的0,不可能得2的,此数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这样的A是不存在的,对0/0怎么办呢?同样可以设0/0=A,根据同样的道理,0=B×0,在这个式子里B可以等于1,2,3,4,5……当中的任何一个数,因此0/0等于多少还是不能确定,所以,0不能当作除数。

哦!现在我明白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了。

指导老师:岁丽运算律的学问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四(8)班马宽宽今天,岁老师教我们新的知识—运算律,它让我们的计算更简便。

晚上,我回到家,打开数学作业,打开练习题满眼都是让我简便计算的题目,我回忆起老师讲的方法,于是,我开始在脑海里想第一题怎么写,第一题的题目是这样的:25×7×2,我想,25×14不是整十数,这样就不简便,而25×2却是整十数,于是我先利用乘法交换律交换了7和2的位置,然后再把25×2用小括号括起来,写在前面,再乘14,接着,我又往下看第二题,第二题的题目是这样的:3×8×25,我认为,8和25应该在一起乘,所以又利用乘法结合律把8×25用小括号括起来,3写在(8×25)的前面,这样就简便多了。

原来如此作文10篇

原来如此作文10篇

《原来如此作文》原先如此作文(一):原先如此这是一次我错误的决定经历。

差一点我就会失去一位知心好友。

这件事情还是要从我的粗心说起:那一天,我们正在上补习班,下课的时候我和一位女同学出去买东西来吃.但是当我回来的时候我却看见一位同学在拉我的书包的拉链,.我立刻跑过去,拉起那位同学的的衣服,瞪大了眼睛对他说:你在干什么啊干什么翻我的书包啊我十分气愤,似乎有一团火正在我的头上燃烧.他见我盯这他,他就似乎害怕了,连话都说不出来.我见他说不出话来就狠狠地对他说:小子,留意啊!我这会放过你,下次在犯你就死定了过了两节可之后,我们放学了,大家背上书包直往外跑.胡老师把我叫住对我说:胡芸,你这天做了一件坏事.啊我疑惑的问我没有犯什么错啊?这天第二节课的时候,你为什么要打那位帮你捡书包的同学啊!他有没有错,如果每个人都向你这样,世界上就没有伟大的友谊呢?我我我还以为以为他在翻我的书包呢!!哦,原先如此啊!下次要留意啊,也有可能就因为这样一次小小的误会失去以为知心好友呢!我深深地明白了我的错误。

经过了一个星期,当我看见那位同学进教室的时候,我跑过去,对他说了一声:对不起!虽然是小小的一声对不起,但是包含了我深深地歉意和珍惜这份友谊的心!原先如此啊!我真的是太我必须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与他好好相处,成为对方的知心好友吧!原先如此作文(二):原先如此下午第二节课是科技课,只过了十来分钟,我后排的同学坐不住了,要求自由一下子,张老师答应了,准许一至三排的同学到操场上耍。

我没有出去耍,埋头写班主任布置的科幻作文。

我扭了扭酸胀的脖子,朝教室门外望去。

那一瞬间,我惊呆了,那是怎样恐怖而又模糊的一幕啊!男同学朱显臣立在教室门口,双手紧紧地捂住额角。

鲜血从他的手指缝里不住地溢出来,把前额染红了一大片。

朱显臣不知所措地站立着,身子微微地颤抖。

只停留了片刻,他就离开了教室大门,去了别处。

我的心紧张地跳动起来,当即想,大事不好了!在教室里谈笑风生的同学刹那间收回了洋溢在脸上的笑容,相互追问这是怎样回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哦!原来如此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四(8)班张雨吉
老师在教你做除法计算时,肯定强调过:0不能做除数,这个算式是没有结果的,这是为什么呢?当被除数不是0而除数是0时,比如:1÷0,2÷0,3÷0等,根据被除数=除数×商,那么1=0×(),2=0×(),3=0×(),而任何数与0相乘都不可能是一个非零的数,此时商不存在,故0作除数无意义。

当被除数是0而除数也是0时,,根据被除数=除数×商,那么0=0×(),而任何数与0相乘都是0,此时商不是唯一的,故0作除数无意义。

再比如“2/0”假如让0作除数,设2/0=A,那么根据乘、除法互为逆运算,可以看出2=0×A,任何数与0相乘都的0,不可能得2的,此数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这样的A是不存在的,对0/0怎么办呢?同样可以设0/0=A,根据同样的道理,0=B×0,在这个式子里B可以等于1,2,3,4,5……当中的任何一个数,因此0/0等于多少还是不能确定,所以,0不能当作除数。

哦!现在我明白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了。

指导老师:岁丽
运算律的学问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四(8)班马宽宽
今天,岁老师教我们新的知识—运算律,它让我们的计算更简便。

晚上,我回到家,打开数学作业,打开练习题满眼都是让我简便计算的题目,我回忆起老师讲的方法,于是,我开始在脑海里想第一题怎么写,第一题的题目是这样的:25×7×2,我想,25×14不是整十数,这样就不简便,而25×2却是整十数,于是我先利用乘法交换律交换了7和2的位置,然后再把25×2用小括号括起来,写在前面,再乘14,接着,我又往下看第二题,第二题的题目是这样的:3×8×25,我认为,8和25应该在一起乘,所以又利用乘法结合律把8×25用小括号括起来,3写在(8×25)的前面,这样就简便多了。

我再往下看,看到了25×16这道题,我就想,16可以分成4×4,而25×4正好是100,于是我就把25和4先相乘放,再乘4,这样是不是简便多了?
通过做这两道小题目,我又学会了一个解题方法。

做数学只要细心、肯动脑筋,发现数学规律,还是很有乐趣的!
指导老师:岁丽
数学的奥秘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四(8)班周文韬
今天,我们上数学课时,老师教我们学用计算器计算这一课。

大家都乐翻了天,因为这不用自己计算。

在学习这课前,老师让大家做了一个小小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在计算器上按自己最喜欢的数字,按9次,然后再除以1、3、5、7、8、9,我按了9个2,所以结果得18。

我把结果告诉了岁老师,谁知,岁老师竟一口说出我按的是2。

我觉得老师就是老师,非常聪明。

于是我就想:老师怎么知道我按的是2呢?于是就随便用了18除以9,结果还真是得2。

然后我又用5、6、7、8试了一下,果然只要用所得的结果除以9,就是一开始所按的数字。

于是我便告诉了岁老师,岁老师说我猜对了。

我想:没想到学数学竟然有这么多奥秘。

就游戏规则看,按了9个2后显示的是222222222,它除以1、3、5、7、8、9绝对不可能得到18。

至于学生后面用5、6、7、8是怎么试的,也没看明白。

老师告诉我们,现在这个阶段学习数学主要训练我们手算、心算的能力,学习中还不能使用计算器,但生活中它可以又快又准地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复杂的计算问题。

还有计算器上那些我现在看不懂的按键后面,还隐藏着许许多多数学的奥秘等着我去学习呢!
指导老师:岁丽
生活中的数学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四(8)班高阳
今天,我做完了数学作业,便拿给了爸爸看。

爸爸看了,皱起了眉头,说:“你再联系生活把最后一道题看看!”那一道题是这样的:一根长20公分的木头要锯成5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4分钟,锯完一次休息3分钟,那全部锯完要多少分钟?我是这样做的:20÷5=4(段),4-1=3(次),4×3=12(分钟),3×3=9(分钟),12+9=21(分钟)。

我仔细地看呀看呀,还是没看出什么毛病,只好硬着头皮问爸爸。

爸爸笑着说:“傻孩子,每锯完一次,要休息3分钟,这根木头共要锯三次,三次中间只有两个间隔,也就是说,锯三次只要休息两次,是不是呀?”我恍然大悟:中间休息时间不是3×3=9(分钟),而是2×3=6(分钟),这样,锯完这根木头总共要花12+6=18(分钟)。

从今天这个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生活里就蕴藏着有趣的数学呀!
很显然,文中“三次中间只有两个间隔”不准确。

正确的表达应该是,第三次锯后,这根木头就被锯成“5分米长”的一些小段了,这时,就不需要考虑“锯完一次休息3分钟”了。

指导老师:岁丽
正确理解平行线的意义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四(8)班王楚嫣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要正确理解平行线的意义,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 平行线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在同一平面内”;②“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两者缺一不可。

“在同一平面内”是确定平行线的重要前提,因为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虽然不相交,但不一定是平行线。

如教室中前后黑板的两条边,虽然延长后永不相交,但由于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他们不是平行线。

另外,有些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表面上看是不相交的,但把它们延长后却是相交的,这样的两条直线也不是平行线。

同学们,请你拿出一个数学书数一数,数学书上一共有多少对平行线(每对是两条平行直线)。

2 . 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

如上图火柴盒中的a与c是两条平行线,就应说直线a平行于直线c,或说直线c平行于直线a,而不能单独地说直线a是平行线,直线c是平行线。

指导老师:岁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