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德国会计模式
浅议中德会计模式的差异及启示

ACCOUNTING LEARNING87浅议中德会计模式的差异及启示楼弘茜 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楼志强 山东省寿光市审计局摘要:本文针对中德会计模式差异,重点分析了中德会计模式的差异及其成因,并分析了德国会计模式中的优势及对我国会计体系建设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会计模式;差异分析;会计准则引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以及世界贸易的频繁,国际间不同国家的会计体系加快趋同已经成为会计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在经济体制的建设发展方面,与德国的经济体制建设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研究中国会计模式与德国会计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有利于启发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改进优化,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化趋同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一、中国和德国会计模式差异分析德国作为典型的大陆法系的国家,在财务会计的相关规定方面相对较为明确和详细。
德国的会计法规主要是集中在商法、税法以及公司法等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商法,在德国会计模式和中国会计模式的差异方面,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在中德的会计目标方面。
由于中德两国在会计信息使用者方面的差异,因而决定了会计目标的差异性,这也是中德的会计模式最为主要的差异。
对于我国,由于我国企业价值导向是基于股东财富的最大化,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也是基于投资人保护模式,因而会计信息首先是服务于企业的股东以及社会上的潜在投资者,其次则是各类外部的利益相关者。
对于德国,由于会计体系债权人保护模式的特点,因而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上主要是债权人,因而更加重视企业的偿债能力,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也主要是满足银行的需求。
第二,在中德的会计原则方面。
对于我国来说,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强调真实性以及相关性,会计原则要求方面包括了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方面。
德国的会计模式,对于会计信息更加强调真实性,区分了会计核算以及会计披露,对于会计核算重点是会计报表要素确认计量上,会计披露方面针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强调了合规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及时性原则以及明晰性原则等。
德国会计模式

3.4.6 1998年以后德国会计体系的变革
• 规范德国会计法律体系的变化
– 1998年允许在德国上市交易的公司使用国际性会计准则或美国 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
• 新经济板块和小规模板块上市,则必须使用应为国际会计准则或 美国会计准则
– 2002年,主要修订了《商法》中对合并报表的要求
• 提供业主权益变动信息 • 强调财务报表审计 • 推荐使用国际性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
• 须经司法部批准并公告后生效
– 2002制定会计概念框架
• 为新准则制定提供依据 • 新出现会计问题提供指导 • 不具有强制性
3.4.6 1998年以后德国会计体系的变革
• 会计准则的制定、生效及执行
– 2004年,成立财务报告执行小组(FREP)
• 监督上市公司会计准则执行情况 • 金融管理局确保上市公司执行准则,具有制裁权
3.4.4 德国的会计职业界和会计准则建议 • 只有达到《公告法》规定规模的大型企业的财务报告才要 进行独立审计和公告 • 注册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师协会准则建议不过是对《股份公司法》相应规 定的解释,并无独立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3.4.5 一些独特的会计惯例
• 划分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惯用期限是4年而不是1年 • 在合并报表中只合并国内子公司而把国外子公司排除在外
– 只有符合《公告法》规定标准的大型公司,其财务报表才必须进行审计和 公告
3.4.1 会计服从于法律要求
• 公司法
– 包括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有限责任公司法》和适用于股份公司和两 合公司的《股份公司法》 – 后者的会计要求最为广泛
3.4.2 以公司利益为导向——极端稳健和不要求充分披露
• 稳健性实质:合法低估资产和利润,尽可能少提供信息,保护公司利 益 • 环境背景:
浅谈德国会计体系

其中一些独特的会计惯例:
1、划分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惯用期限是4 年而不 是1年。 2、在合并报表中只合并国内子公司而把外 国子公司排除在外。(合并范围的标准只适 用于国内公司) 3、执行统一的账户表,虽然不具有强制性, 但是由于应税需要,企业也乐于采用。
谢谢!
财管1302班: 小组成员;高瑜、 曲悦颖、 徐鑫、 宫丽菊 高赟、 孙曼曼 王鲁君、李爱香 刘世艳、崔航宇 黄慧敏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4年,成立财务报告执行小组(FREP),监
督上市公司会计准则执行情况。
德国会计的发展因素
• • • • • • • • 一、筹资渠道 二、法律体系:成文法 三、税制:调整模式 四、政治经济因素 五、通货膨胀 六、经济发展水平 七、教育水平 八、文化因素
德国会计的特点
1、会计服从于法律要求。 2、以公司利益为导向—极端稳健和不要求充 分披露。 3、按总费用法编制的损益表。 4、德国的会计职业界和会计准则建议。 5、一些独特的会计惯例。
浅谈德国会计体系
德国会计
• 会计的发展历史 • 会计的发展因素 • 德国会计的特点
德国的会计发展历史:会计 准则的制定、生效及执行
• 1988年成立德国会计准则委员会(GASC),负责
准则的制定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同时允许在
德国上市交易的公司使用国际性会计准则或美国会 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 • 2002年制定会计概念框架,为新准则制定提供依 据。主要修订了《商法》中对合并报表的要求。
德国成立公司会计制度(3篇)

第1篇一、引言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强国,其会计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声誉。
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下,了解德国的会计制度对于我国企业在德国成立公司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德国成立公司的会计制度概述、会计原则、会计报表、审计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德国成立公司会计制度概述1. 会计制度类型德国实行的是双重会计制度,即法定会计和商业会计。
法定会计要求企业按照《商法典》和《会计法》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而商业会计则根据企业自身需求进行会计处理。
2. 会计制度目的德国会计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便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评估。
三、德国成立公司会计原则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德国会计制度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即会计处理应以经济实质为依据,而非仅仅依据法律形式。
2. 权责发生制原则德国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即收入和费用在实现和发生时确认,而非现金收付时确认。
3. 会计期间原则德国会计制度将会计期间划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便于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和管理。
4. 历史成本原则德国会计制度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即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以取得时的成本为基础。
5. 收益实现原则德国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收入实现时确认收入,而非在合同签订时确认。
四、德国成立公司会计报表1. 利润表德国公司利润表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等。
2. 资产负债表德国公司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其中,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3. 现金流量表德国公司现金流量表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五、德国成立公司审计要求1. 审计范围德国公司审计范围包括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合规性审计等。
2. 审计报告德国公司审计报告应当真实、公正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明确指出审计意见。
比较会计模式-德国

01
2
3
1
商法体现着基本会计规范.
税法对会计处理也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为纳税目的而编制的财务报表必须与对外发布的报表完全一致。
公司法:对股份公司会计具有较大的约束力
德国会计法律规范一般可以概括为:
商法 有限责任公司法 股份公司法 公告法 税法
所有企业 特大型企业
适用于所有企 对资本性公司、合作社、
业的会计规范 银行业、保险业的补充规定
会计规范由上述法律认可的“正规簿记原则”构成。
二、会计职业界和会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规模和力量相对较小,法定审计师为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顾问的影响相对较大。
主要民间会计职业团体有三个
02
三、主要会计特征综述
北欧各国会计实务体系的代表:会计服从法律的要求
01
会计信息披露规范是基于企业法律形式和规模分类的,不同分类有着不同的信息披露要求。
02
以公司利益为导向——极端稳健和不充分披露。
03
会计处理的特点
04
极端稳健和不充分披露
01
极端稳健:可以合法地的低估利润和资产 缘于企业筹资渠道主要来源于银行的极端稳健和不充分披露,但是全面公开。 不充分要求
会计处理的特点
01
准备项目繁多:
02
法定公积,养老金准备,维护支出准备等
03
对未来费用和损失预提准备。
总费用法利润的计算: 销售收入+在产品和产成品增减变动+其他资本化成本+其他收入-材料人工费用-其他资产价值损耗+利息收入-利息支出=营业利润
3.4德国会计
一会计的法律规范和管理框架 二会计职业团体 三主要会计特征综述
目 录
讨论美英法德哪种会计模式更为宽松

讨论美英法德哪种会计模式更为宽松美国会计模式:第一.在官方的支持下和干预引导下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会计程序委员都是隶属于注册会计师协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结构,由于两者都存在着相同的问题,所以最终被FASB所替代,FASB的独立性相对于原来有所增强。
F.FASB除了发布财务会计准则,还对相关的条款也作出了解释。
G.FASB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认可的,也是成功的,当然并不存在两者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最终,在2003年的安然事件使得民间机构在制定财务会计准则方面的权利有所削弱。
不可否认,民间的独立性和政府的支持性方面有着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权利。
第二.年度审计和公布的财务报告的法定要求主要适用于公众公司美国联邦制给予了各个州法律和制定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比如说特拉华州,所以,对于年度审计和公布财务报告的法定要求实际上只存在与联邦一级,主要适用于的公司类型;小公司的处理方式。
小公司由于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筹资情况,也制定年度审计报告,但是不必要公开披露。
第三.强大的会计职业组织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对于财务会计委员会有着重大的影响,也对财务会计准则有着重要影响,主要是由于其资金运作来源;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一个职业团体也制定审计准则;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拥有着世界上最为大的权利。
法国会计模式第一.由政府颁布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方案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会计模式的最主要的特征法国由国家颁布会计方案,历史演变,首先看会计方案的内容,经过多次修改,通常包括六个方面,适用比较灵活法国会计方案在1982年根据欧共体4号指令进行了修订,关于财务报告决算和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进行修改表现最突出的便是增加了大量的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要求,共15条,政府编制的会计总方案的内容和标下的注释在制定执行和拓展会计方案所需要的会计准则中利用民间力量,拓展内容由国家和国家会计委员会,所得税申报和会计方案,也是以税务需求为导向的一个例子,商法典和会计方案,现今商法典中的商务法规包含了大量的会计与报告条款,企业必须建立会计手册总结上面所述,法国国内企业编报各自财务报表时,应遵循的是会计方案,商法典,和所得税法第二.法国的会计职业界组织主要有两个,数量并不多,规模也并不是很大,产生的影响也不是很强1.法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全国统一会计方案时,在拓展部分由全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2.法国的审计师协会,法定审计的范围与其他国家相类似,但是法定审计师对于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犯罪嫌疑,必须向国家检察官报告,主要是由于其受美国司法部管辖,而其他国家的法定审计师在相类似的情况下则并不需要如此英国会计模式:第一.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威性不及美国,也不像美国的那样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的会计准则制定的特点;与美国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英国不像美国,美国有全国性的注册会计师协会,而是由区域性的会计协会组成,所以ICAEW所制定的只适用与本领域,而与其他领域不会产生影响. 20世纪60年代,回顾英国会计职业组织的加入过程, 财务会计准则没有美国的那样大的影响力,而是在自己的领域之内才有影响.由独立的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职能浅析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职能浅析【摘要】德国企业管理会计是德国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德国企业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主要职能、作用、特点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德国企业管理会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德国企业管理的特点和模式,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指导。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未来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
希望通过对德国企业管理会计的深入了解,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启示与指导,助力企业取得更大的成功。
【关键词】德国企业管理会计、起源、发展、主要职能、作用、特点、应用、重要性、发展趋势、启示、企业管理1. 引言1.1 引言: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职能浅析德国企业管理会计是德国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起源于德国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逐渐发展壮大。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主要包括成本会计、预算会计、绩效管理和报告分析等职能,通过对企业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和业绩数据,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战略规划、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和利润。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的特点包括注重长期规划、强调实效管理、倡导团队合作和注重实践操作等。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领域,涵盖生产制造、金融服务、零售批发等各个行业。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效率、提高竞争力,是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正文2.1 德国企业管理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德国企业管理会计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
当时,德国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大型企业,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这些企业,管理会计得以发展起来。
管理会计在德国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首先是20世纪初的传统会计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财务会计的发展,并没有明确的管理会计概念。
随着企业规模和复杂度的增加,企业对于更精准的管理信息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管理会计开始逐渐兴起。
德国会计

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1 2 按总费用法编制损益表 德国《商法》对损益表
按销售成本法编制的表式。后者是为了在欧盟内
国和欧洲大陆国家长期以来采用的传统格
(3)审计要求
• 德国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有三种不同要求——不要求审计、要求 审计但可以由宣过誓的审计师vereidigte Buchpruefer 简写 为“VBP”审计、要求审计而且要求由经济检查师 Wirtschaftspmefer 简写为“WP”进行审计。在德国,从事 外部审计的人员分为两类——宣过誓的审计人员和经济检查师 业资格要求,相当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相对而言,宣过誓的 审计人员其专业要求较低,只能从事一些中、小企业的审计工 作。显然,从不要求审计到要求审计是一个较高披露等级的要 求,从要求宣过誓的审计员审计到经济检查师审计· 又是一个更 高的披露等级要求。在表2中,VBP表示审计可以由宣过誓的审 计员进行,WP表示审计必须由经济检查师进行。
• 德国财务会计报告内容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报表附注、状 况报告相当于我国财务情况说明书构成。其中,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报表附注构成了德国的年终决算。德国不要求编制现 金流量表。财务会计· 报表有简化报表格式与一般报表格式之分。 所谓简化会计报表是指会计报表某些项目的列示允许采用“汇
产负债表中“存货”的反映。在中小型公司的简化资产负债表 上可仅仅列示“存货”一个项目,而在大公司的一般资产负债 表上则必须在“存货”项目下再列示出“原材料”、“在制 方面的“预付款”反映在“存货”项目中。同样,损益表和会 计报表附注也存在—般格式与简化格式之分,如何编制简化会 计报表和简化报表附注,德国《商法》中有着详细而具体的规 定
(2)经济环境
•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国 家的职能是维持良好的秩序,使经济在既定的框架下运行。国家 要建立各项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以保障经济运行。因 此,德国会计规范主要是由政府来制定,具有较强的刚性。 • 发达的银行体系和相对不成熟的证券市场。德国的银行集商 业银行、投资银行和投资信托公司于一身。一些主要的银行影响 和控制着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德国银行有两大特点:一是实行 企业化经营,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银行也是独立经营的企业, 银行之间存在着竞争,优胜劣汰;二是实行全能的银行制度,即 除了经营传统的银行业务之外,还进行证券投资,参与企业决策 和管理。由于银行控制着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更加了解企业的 信息,而股票投资者的力量又比较薄弱,企业很少有压力去增强 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及披露更详细的信息,以满足更广泛的报告使 用者的需要。发达的银行业必然使得德国会计主要是以保护银行 利益为目标,在会计核算上采用过分谨慎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德国会计模式
德国是位于欧洲大陆中部的一个联邦制国家。
在西方各国中, 德国以其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而闻名于世。
在各国会计模式中, 德国的会计模式具有独特的特点, 突出表现在会计制度及实务深受公司法和税法的影响, 强调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面向公司, 保护公司利益, 并且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统一性的特点。
德国会计模式对荷兰、瑞士、瑞典、以色列、丹麦等国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常国际会计上把这些国家的会计模式统称为-德意志会计模式。
那么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德国的会计模式。
一、德国会计的外部环境
各国会计模式的形成都是多种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决定了会计模式的具体内容。
( 一) 政治体制。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和各州的立法权力由《基本法》(即宪法)来明确。
德国采取议会共和制,实行立法、司法、行政的三权分离。
联邦议院和参议院是最高立法机关;最高行政机关是联邦政府。
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协调经常通过由联邦总理和各州州长共同签署的“国家协议”来实现。
( 二) 经济环境
1、“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国家的职能是维持良好的秩序,使经济在既定的框架下运行。
国家要建立各项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以保障经济运行。
因此,德国会计规范主要是由政府来制定,具有较强的刚性。
2、发达的银行体系和相对不成熟的证券市场。
德国的银行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投资信托公司于一身。
一些主要的银行影响和控制着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
德国银行有两大特点:一是实行企业化经营,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银行也是独立经营的企业,银行之间存在着竞争,优胜劣汰;二是实行全能的银行制度,即除了经营传统的银行业务之外,还进行证券投资,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
由于银行控制着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更加了解企业的信息,而股票投资者的力量又比较薄弱,企业很少有压力去增强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及披露更详细的信息,以满足更广泛的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发达的银行业必然使得德国会计主要是以保护银行利益为目标,在会计核算上采用过分谨慎原则。
( 三) 文化环境。
德国文化受罗马文化影响较深,罗马国家制度和法律的严谨对德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德国人崇尚秩序,强调服从,作风严谨,凡事都讲求规范,德国法律体系的完善、详尽就是这种文化特征的体现。
另外,德国是一个审慎的民族,他们对不明朗因素反应较强烈,人们希望社会机构能够维系社会一般遵循的规律。
( 四) 法律环境。
德国的法律体系属于以成文法为特征的欧洲大陆法系,拥有完整、详尽的法律体系,其法律体系逻辑性强,各部法律互相配合,对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德国法律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政策的法制化,通过大量立法来广泛干预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
国家在这方面也体现了社会市场经济的“秩序原则”,即通过法律建立适合自由经济运行秩序。
德国法律制度的这一特
点,一方面使国家有条件通过完备立法来规范会计处理;另一方面也使得会计规范法律条文化成为传统的沿袭。
实际上,德国会计规范散见于公司法、商法及税法之中,其规定甚为详尽。
二、德国会计模式的特点
德国会计是一种独特的会计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
1.在会计工作规范上,德国没有单行的会计准则,其会计规范是由政府通过分散于《公司法》、《税法》、《商法》中的规定来体现的,即“会计规范法典化”;
2.在会计管理体制上,通过立法程序由政府和民间会计团体联合领导和管理全国会计工作,但会计团体地位相对较低,作用较小;
3.在税务会计上,则要求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统一,政府要求为计税目的而使用的会计程序和帐务处理的方法,必须和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所使用的会计程序和帐务处理方法相一致;
4.在德国,不论是公司法还是税法,都促使稳健性成为企业的基本原则;德国会计的稳建性,其实质是使企业合法地“低估利润”、“隐瞒资产”;
5.德国公司信守历史成本会计模式,这种做法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稳健主义在德国会计所占支配地位。
6.德国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工作较少,德国会计本身又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色,因此德国会计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接受程度较小。
三、本文总结
德国会计模式指的是德国统一前联邦德国的会计实务体系。
德国同意后,这个会计实务体系已经成为德国全国的统一体系。
德国会计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有这几点:
第一,德国会计服从于税法、商法、公司法三方面的法律要求;
第二,以公司利益为导向;
第三,按总费用法编制的损益表等等。
总之,国情不同会计的模式总有一些变化,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会计模式才是好的,所以德国的会计模式是与我国的还有一些区别的,而且也有很多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