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假单胞菌

合集下载

假单胞菌感染科普宣传课件

假单胞菌感染科普宣传课件
假单胞菌感染科普宣传课件
目录 引言 假单胞菌感染简介 假单胞菌感染的症状 假单胞菌感染的预防措施 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结语
引言
引言
了解假单胞菌感染的基本知识非常 重要,它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 可能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本课件将介绍假单胞菌感染的原因 、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假单胞菌感染 简介
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患者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根据医生 的指导进行恢复和康复治疗。
结语
结语
假单胞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 染,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及时的治 疗,我们可以有效避免和控制假单 胞菌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均 衡的饮食和锻炼,是预防假单胞菌 感染的重要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假单胞菌感染 的预防措施
假单胞菌感染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勤换衣物。 避免接触污染的水、土壤和环境, 尤其是对伤口有刺激性的环境。
假单胞菌感染的预防措施
维持强健的免疫系统,多锻炼身体、合 理膳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假单胞菌感染 的治疗方法
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确诊假单胞菌感染后,应及时 就医,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 素、外用药物和手术治疗等。
假单胞菌感染简介
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可以在水 、土壤和人体等环境中存在。 假单胞菌感染通常通过皮肤创伤、呼感染可能引起肺炎、 尿路感染、创伤感染等疾病。
假单胞菌感染 的症状
假单胞菌感染的症状
假单胞菌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寒战、 呼吸困难、尿频、腹痛等。 严重的假单胞菌感染可能导致肺部损伤 、肾功能障碍和败血症等并发症。

2010版gmp实施指南

2010版gmp实施指南

2010版gmp实施指南(无菌)无菌制剂 GMP实施指南 14.6过滤除菌14.6过滤除菌本节旨在提供系统的方法对除菌过滤工艺进行选择和验证。

除菌过滤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为除菌(级)过滤器,对其进行的具体确认和验证项目的相关原理和要求等,将在以下14.6.1~14.6.3中详细阐述。

按照不同药品分类,需要、推荐、可选和评估后确定是否进行的确认和验证项目,总结为下表。

项目应用于非最终灭菌产应用于可最终灭菌产品品的除菌过滤的过滤每种型号除菌每种型号除菌级过推荐推荐级过滤器选型滤器的标准细菌截的确认留试验数据与完整(由过滤器生性检测数值的关联产商完成) 每种型号除菌级过推荐推荐滤器的溶出物分析构成过滤器的各种推荐推荐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每批除菌级过每批除菌级过滤器推荐推荐滤器的确认抽样进行细菌截留(由过滤器生标准试验,并确认与产商完成) 完整性检测数值关联的持续有效出厂前每支完整性推荐推荐检测抽样进行滤出液质量确认,例如:pH、内毒素、总TOC和洁净度抽样进行湿热灭菌推荐推荐耐受测试工艺验证细菌截留需要可选溶出物需要需要化学兼容性需要可选产品润湿的完整性可选可选吸附评估评估很多生产最终灭菌产品的企业,在最终灭菌前,为控制微生物污染水平,使用过滤器对最终灭菌前的产品进行过滤。

此时,不论该企业采用了何种过滤器,包括精度(标称)为0.45μm的过滤器、0.2μm的微生物污染控制过滤器,甚至0.2μm 除菌级过滤器,因为这些过滤器的使用目的都是在最终灭菌之前对微生物污染水平进行控制,而不是作为产品生产过程中最后一步的灭菌手段,对这些过滤器的工艺验证要求,低于非最终灭菌产品除菌过滤过程中所使用的除菌级过滤器。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无菌制剂GMP实施指南14.6.1除菌级过滤器的验证/细菌截留【法规要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附录1 无菌药品第九十条对可最终灭菌的产品不得以除菌过滤工艺替代最终灭菌工艺。

假单胞菌感染的科普知识PPT

假单胞菌感染的科普知识PPT
高风险人群
免疫系统弱的人群,如癌症患者、艾滋病患 者和器官移植者,容易感染假单胞菌。
这类患者体内的防御机制较弱,无法有效抵 抗感染。
谁会感染假单胞菌?
院内感染
假单胞菌常导致医院内感染,特别是在手术 、插管或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
因其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中,感染风险较高 。
谁会感染假单胞菌?
其他易感人群
感染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 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应对可能的并发症。
谢谢观看
如何治疗假单胞菌感染?
如何治疗假单胞菌感染? 抗生素治疗
假单胞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 治疗。
治疗方案应根据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来制定。
如何治疗假单胞菌感染? 支持治疗
患者可能需要支持性治疗,例如补液、氧疗和营 养支持等。
这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加快恢复。
如何治疗假单胞菌感染? 监测与随访
糖尿病患者、慢性肺病患者以及长期使用抗 生素的人群也可能容易感染。
这些人群的基础疾病或治疗可能使他们的免 疫力下降。
何时可能发生感染?
何时可能发生感染?
感染的途径
假单胞菌可以通过伤口、呼吸道或尿道进入人体 ,引起感染。
常见的感染形式包括肺炎、尿路感染和伤口感染 等。
何时可能发生感染?
感染的症状
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疼痛或 脓液分泌等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感染的部位和患者的健康 状况。
何一,通常在感染后几天 内出现症状。
早期识别和治疗是关键,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如何预防假单胞菌感染?
如何预防假单胞菌感染?
保持卫生
勤洗手,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接触不洁 物品。

韩国假单胞菌防病机制材料与方法

韩国假单胞菌防病机制材料与方法

韩国假单胞菌防病机制材料与方法说实话韩国假单胞菌防病机制材料与方法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开始想到的就是先去搜集这韩国假单胞菌的样本,那我就跑到各种各样可能有这种菌的环境里去找。

就像大海捞针似的,这可费了我好大的劲儿。

我去了好多农田呀,想着这菌可能跟农作物有点关系,就拿着专门的采样工具,在农作物根部周围的土壤里小心翼翼地取样。

有时候取回来的样本一检测,根本就没有我要的韩国假单胞菌,那时候觉得特别沮丧,就像辛苦种的花怎么都不开。

然后我想研究它的防病机制,就想着得给它个发病的环境,就选了一些容易被病害感染的植物来做实验。

我当时就傻乎乎地把刚取来的样本直接往植物上放,结果啥都没观察到,后来才知道不能这么草率,样本得经过处理,要确保只有这一种菌,而且要控制菌的数量。

这就好比做饭,食材得处理干净,量也得合适。

后来我处理好菌之后,再把它接种到植物上,这时候就在那仔细观察植物的反应。

我每天从早到晚就在那守着看,记录啥时候叶片变色了呀,长斑点了没有。

而且我还用到了显微镜来看细胞的变化,这可好学半天怎么操作那显微镜呢,捣鼓半天才把放大倍数调好,细胞啥样能看清楚。

要说研究它产生的物质对防病的作用。

我一开始想把这菌产生的东西一下子全提取出来,可技术有限呀,根本做不到。

后来我就按步骤一个一个来,先采用特定的培养液让菌生长繁殖,然后再慢慢提取那些可能和防病有关的代谢产物。

还有就是对照试验,这是我后来才深刻体会到重要性的。

我之前没设置好对照试验,得出的结果模棱两可的。

后来呀,我专门设置了一组正常植物,一组接种菌的植物,还有一组接种菌再加一些干扰因素的植物,这样对比起来,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这韩国假单胞菌防病机制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确定的地方也有,比如说这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协同防病机制就太难搞清楚了。

我现在也还在探索,但是目前这些方法确实能让我初步了解它的防病机制了。

如果大家也做这方面的研究,千万要吸取我之前的教训啊,样本采集要有耐心,实验步骤要严谨,对照试验要设置好。

假单胞菌感染科普宣传PPT课件

假单胞菌感染科普宣传PPT课件
需根据细菌的药敏实验结果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如何治疗假单胞菌感染? 支持性治疗
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提供支持性治疗,如氧 疗和液体管理。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机会。
如何治疗假单胞菌感染? 定期监测
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 效果。
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谢谢观看
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影响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尤其群更容易发展为严重的肺炎、尿路感 染和血流感染。
谁会受到感染?
感染途径
感染通常通过直接接触、医疗器械或空气传 播。
医院内的手术、插管等操作常常是感染的高 风险因素。
谁会受到感染? 潜伏期
假单胞菌感染的潜伏期可以从几天到几周不 等,具体取决于感染类型和个体免疫状况。
假单胞菌是什么?
特性
假单胞菌具有高度的抗药性和适应性,能够在多 种环境中生存。
这种细菌能在低营养条件下生长,并能分解各种 有机物质。
假单胞菌是什么? 分类
假单胞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单极鞭毛和 极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
这种特性使其在医疗环境中更具挑战性。
谁会受到感染?
谁会受到感染?
易感人群
假单胞菌感染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假单胞菌是什么? 2. 谁会受到感染? 3. 何时应该就医? 4. 如何预防感染? 5. 如何治疗假单胞菌感染?
假单胞菌是什么?
假单胞菌是什么?
定义
假单胞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细菌,通常 在土壤、水和植物中发现。
其中最常见的种类包括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它是医院感染的重要 病原体。
定期培训医务人员,提高感染预防意识。

假单胞菌感染诊断与治疗PPT

假单胞菌感染诊断与治疗PPT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假单胞菌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确保食品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卫生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防止医疗废物污染环境,导致假单胞菌感染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食用生食,确保食物煮熟透 避免接触病患,避免接触感染源 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
接触感染源
加强室内通风, 保持空气流通, 降低感染风险
避免与感染者 密切接触,减
少传播途径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感染
性疾病
加强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
室内通风
避免接触感染 源,如病人、
动物等
加强食品卫生, 避免食用未煮
熟的食物
加强医疗设施 的消毒和清洁, 防止交叉感染
汇报人:
辅助治疗:如 支持治疗、营
养支持等
心理治疗:如心理咨询、心 理辅导等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 按摩等
饮食疗法:如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营养摄入等
运动疗法:如适当运动、增 强体质等
抗生素耐药性:及时更换抗生素,避免过度使用 感染扩散:加强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范围 器官功能损害: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如呼吸机、透析等 免疫系统受损:加强免疫支持,如使用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等
发热、寒战、头痛、 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咳嗽、咳痰、呼吸困 难等呼吸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等 消化道症状
皮肤红肿、疼痛、脓 肿等皮肤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等 泌尿道症状
心悸、胸闷、呼吸困 难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咳 痰等
实验室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血常规、尿常 规、生化检查等

假单胞菌_精品文档

假单胞菌_精品文档

假单胞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细菌。

它们具有多样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假单胞菌是一类很重要的病原菌,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假单胞菌的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假单胞菌的基本特征。

假单胞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呈杆状或短杆状。

它们不产生芽孢,并且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移动。

假单胞菌在培养基上形成发亮的芽孢样结构,这是它们在环境中适应的一种策略。

此外,它们还能产生耐热酶、色素和多种酶类,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

假单胞菌是一类很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环境中。

它们会利用不同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和能量源,在各种环境中快速生长和繁殖。

假单胞菌具有很强的生物降解能力,能够降解有机物和有毒物质。

这使得它们在环境修复和废物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假单胞菌也是一类人畜共患病的致病菌。

它们会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创伤感染等。

假单胞菌的感染往往与宿主的免疫系统和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它们能够通过产生毒素、侵袭宿主细胞和干扰宿主免疫系统等方式引起病症。

对于假单胞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我们需要依靠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和药物治疗。

实验室检测可以通过培养和鉴定来确定感染的菌株,同时还可以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以指导治疗。

对于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问题。

由于假单胞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变异能力,它们能够迅速产生抗药性。

这给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假单胞菌的监测和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产生更多的耐药菌株。

总结起来,假单胞菌是一类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细菌,具有多样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它们既可以发挥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又能够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虽为非发酵型细菌,但能利用葡萄糖、核糖、葡萄糖酸盐等几种糖,氧是最终受氢体,细胞色 素氧化酶阳性可与肠道杆菌科细菌相区别;虽为专性需氧菌,但可利用硝酸盐作为受氢体在厌氧条件下生长。
铜绿假单胞菌抵抗力较强。耐许多化学消毒液与抗生素,在潮湿环境中能较长期存活。56℃ 1h可杀死该 菌。
荧光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为革兰氏阴性单端丛毛菌,专性需氧,具有嗜低温性,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4℃可生长,35℃以上不生长 。荧光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水、土壤及正常人体皮肤等部位。
该菌产生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黄绿色荧光的荧光素,不产生绿脓素。该菌是一种环境污染菌,为少见的条件 致病菌。可从脓、痰、胸水、尿和血液中分离出来,但35℃培养时检出率较低。该菌可在冰箱贮存的血液中繁殖, 自溶后释出内毒素,若此血液输入病人体内,可导致不可逆性的休克而死亡,故血库血液应严防该菌污染。
荧光假单胞菌是植物根际最普遍的微生物类群,具有分布广,数量多,营养需要简单,繁殖快,竞争定殖力 强的特点。世界许多国家均有人报道分离到抗植物病害的荧光假单胞菌,而且许多菌株能产生几种活性物质,抗 多种植物病害。
形态特征
假单胞菌假单胞菌为需氧的革兰阴性小杆菌。菌体呈杆状或略弯曲,有单端鞭毛或丛鞭毛,有荚膜,无芽 胞 。该菌属中有些菌株在代谢中能产生多种水溶性的色素,如绿脓素、荧光素、红脓素、黑脓素等,有的菌可 产生多种,有的只产生1—2种 。
铜绿假单胞菌与荧光似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的鉴别:三者均可产生荧光色素,但铜绿假单胞菌42℃时生长, 后两者则不能生长。
恶臭假单胞菌革兰阴性杆菌.有极端鞭毛.无芽胞.无荚膜。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 h.形成大而湿润、 灰色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呈较大无色、湿润的菌落。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呈黄绿色的菌落。在紫外线下可 见荧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陷假单胞菌(B.diminuta)ATCC○R19146TM菌种鉴定
1.菌落形态
TSA平板:微黄,光滑,边缘整齐。

2. 革兰氏染色
2.1原理
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2.2实验步骤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取载玻片用纱布擦干,载玻片的一面用marker笔画一个小圈(用来大致确定菌液滴的位置)。

涂菌的部位在火焰上烤一下,除去油脂。

2 涂片:
液体培养基:左手持菌液试管,在酒精灯火焰附近5cm左右打开管盖;右手持接种环在火焰中烧灼灭菌,等冷却后从试管中沾取菌液一环,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上涂直径2mm左右的涂膜,最后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固体培养基: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无菌水,再用接种环取少量菌体,涂在载玻片上,使其薄而均匀。

3 晾干:让涂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4 固定: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

5 染色:将固定过的涂片放报纸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液,染1min。

6 水洗:用水缓慢冲洗涂片上的染色液,用吸水纸吸干。

简单染色结束可观察细胞形态。

7 媒染:滴加1滴碘液,染1min,水洗。

8 脱色:吸去残留水,连续滴加95%乙醇脱色20-30s至流出液无紫色,立即水洗。

9 复染:滴加蕃红复染3-5min,水洗。

至此,革兰氏染色结束。

2.3染色结果
革兰氏阳性菌都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都呈红色。

缺陷假单胞菌是革兰氏阴性菌
3.靛基质(Indole)试验
3.1 原理
某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

吲哚的存在可用显色反应表现出来。

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醛结合,形成玫瑰吲哚,为红色化合物。

3.2 试验方法
将待试纯培养物小量接种于试验培养基管,于36±1C培养24h时后,取约2ml 培养液,加入Kovacs氏试剂2~3滴,轻摇试管,呈红色为阳性,或先加少量乙醚或二甲苯,摇动试管以提取和浓缩靛基质,待其浮于培养液表面后,再沿试管壁徐缓加入Kovacs氏试剂数滴,在接触面呈红色,即为阳性。

缺陷假单胞菌为阴性结果
4.甲基红试验
4.1 原理
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可进一步分解,产生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降至4.5以下,当加入甲基红试剂则呈红色,为甲基红试验阳性。

若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量少,或产生的酸进一步转化为其他物质(如醇、酮、醚、气体和水等),则培养基的酸度仍在pH6.2以上,故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黄色,是为阴性。

4.2 方法
挑取新的待试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通用培养基,培养于36±1°C或30°C (以30°C较好)3~5天,从第二天起,每日取培养液1ml,加甲基红指示剂1~2滴,阳性呈鲜红色,弱阳性呈淡红色,阴性为黄色。

迄至发现阳性或至第5天仍为阴性、即可判定结果。

4.3 结果
呈现红色为阳性;橘红色为弱阳性;黄色为阴性。

缺陷假单胞菌为阴性结果
5. V-P试验
培养基:含葡萄糖、K2HPO4、蛋白胨各5g,完全溶解于1000ml水中后,
分装试管内,间歇灭菌或10磅10分钟灭菌。

5.1 原理
某些细菌能从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Acetymethyl carbinol)
→2,3-丁烯二醇(2,3-bytaylene cylycol),在有碱存在时氧化成二乙酰,后者和胨中的胍基化合物起作用,产生粉红色的化合物。

5.2 方法
5.2.1 O’Meara’s法
试剂:40g氢氧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入0.3g肌酐即成。

用琼脂培养物将被检细菌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后,于35~37℃(哈夫尼亚菌则应在22~25℃)培养48-96小时,。

于每毫升培养物中加入0.1ml,猛烈摇振混合。

5.2.2 Baritt’s法
试剂:6%α-奈酚酒精溶液为甲液,40%氢氧化钾为乙液。

同上法接种培养细菌,于2ml培养液内加入甲液1ml和乙液0.4毫升,摇振混合。

5.3 结果
试验时强阳性者约于5分钟后,可产生粉红色反应,如无反应,应放在
36±1℃下培养4h再进行观察。

(长时间无反应,可置室温过夜),次日不变者为阴性。

缺陷假单胞菌为阴性结果
6. 过氧化氢酶试验
6.1 试剂
3%过氧化氢溶液:临用时配制。

6.2 方法
挑取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一接种环,置于洁净试管内,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2mL,观察结果。

6.3 结果
于半分钟内发生气泡者为阳性,不发生气泡者为阴性。

缺陷假单胞菌为阳性结果
7. 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
7.1试剂
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溶液,1%α-萘酚-乙醇溶液。

7.2 方法
取37℃(或低于37℃)培养20h的斜面培养物一支,将两种试剂各2~3滴,从斜面上端滴下,并将斜面略加倾斜,使试剂混合液流经斜面上的培养物。

如系平板培养物,则可用试剂混合液滴在菌落上。

7.3 结果
于2min内呈现蓝色者为阳性。

阳性培养物大多数于半分钟内出现强阳性反应,2min以后出现微弱或可疑反应均作为阴性结果。

缺陷假单胞菌为阳性结果
8. 麦康基琼脂培养基试验
麦康基琼脂培养基一种用于分离鉴定细菌的培养基,大肠杆菌在其上呈红色或粉红色,有的菌落只是中间呈现红色。

由于含有胆酸盐,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生长,有利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

以麦康基琼脂培养基培养检测细菌,观察其生长情况。

9. 溴烷铵耐受性试验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属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主要是改变细菌细胞的通透性,使菌体内的氯、磷和其他物质逸出,细菌发生自溶。

亦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沉淀,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在一定浓度下,此培养基抑制大肠埃希氏菌生长,并使革兰氏阳性菌生长差。

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抑制作用,表现有很强的选择性。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培养细菌,观察其生长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