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与小区雨水管渠系统设计之异同

合集下载

对改进城镇雨水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探讨

对改进城镇雨水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探讨
径 流
关键词
系数


雨 水 系统
集流 时 闻

汇 水面积

流 时 问 (t i ) 和 管 道 中 的 流 行 时 间 (t 2 ) 组 成
于 北 方 平 原 城 市 地 面 坡 度 比较 平 缓


淹 没 出流
"
-
地 面覆盖条
中 圈 分 类 ~ ]T U 9 9 1 1 4 【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3 3 6 2 ( 2 0 【

计应考虑 下属 因素
工 程 的 实施


近年来

随着城 市景观 水 面

长 速 度 均 为 常数 为 前提 流量 的影响
没 有 考 虑 实 际 的暴 雨 雨
使河 道 常水 位及 洪水 位普 遍 抬 高

型 与径 流 面 积 随暴雨 历 时增 长 的水 文 形 态 对 计 算

夏 季 降雨 集 中
三 个月
居 民 的 出 行 :甚 至 造 成 事 故
-

直接影 响
网 系统 往 往 以 此 为 基 础 进 行 计 算 原因如下
1

其实 并不 合 理


其 中有 排 水 设 施 维


护管理 的因素
出路




管道 淤积严 重

部分排水无
道路雨 水起 点


并 不 是 计 算雨 水 系 统 的集

管径小

基础
所 用 暴雨 强 度公 式是
不 至 于 使水 体 升 高过 快

第九章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第九章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

第九章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雨水管渠系统是城市排水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收集并排除城市中的雨水。

在城市化进程中,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原则1. 保证排水功能: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首要目标是确保排水功能的可靠性。

要求设计合理的管径、坡度和配置,使其能够有效地收集和排除大量的雨水。

2. 考虑水资源利用:在设计雨水管渠系统时,应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可以通过引入雨水收集设施、增加蓄水容量等方式,将雨水利用于景观绿化、冲洗马路等用途,减轻城市供水压力。

3. 考虑环保和生态因素: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应注重环保和生态因素。

可以采用生态沟渠、湿地处理等技术手段,促进雨水的自然分散和净化,减缓城市水体的污染。

4. 考虑城市规划要求: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要根据城市的用地功能和道路布局,合理配置雨水收集点、雨水口等设施,确保整个系统顺畅运行。

二、雨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步骤1. 确定收集区域:首先需要确定雨水管渠系统的收集区域。

根据城市规划和地形地貌特点,划分出需要收集雨水的区域。

2. 计算设计雨量:根据当地气象数据和统计资料,计算出设计雨量,即单位时间内的最大雨水量。

这是确定雨水管渠系统设计参数的基础。

3. 确定管道类型和规格:根据设计雨量和收集区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管道类型和规格。

常见的管道材料有混凝土管、钢管、玻璃钢管等。

管道的规格应根据流量、坡度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

4. 设计管道线路和布置:根据收集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城市规划要求,设计管道的线路和布置。

要合理选择管道的坡度,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流动,并避免积水和堵塞。

5. 设计雨水口和检查井:根据管道线路和布置,确定雨水口和检查井的位置和数量。

雨水口和检查井的设置要便于维护和清理,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6. 设计雨水储存设施:根据设计要求和城市需求,设计雨水储存设施,如雨水花园、蓄水池等。

城市雨水利用系统设计与分析

城市雨水利用系统设计与分析

城市雨水利用系统设计与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雨水的管理和利用。

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往往会导致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的浪费,因此,设计和分析城市雨水利用系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原则、技术方案以及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原则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可持续性、综合性和适用性。

可持续性是指雨水利用系统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要考虑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通过采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减少雨水径流的产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要确保雨水利用系统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保证系统的可持续性。

综合性是指雨水利用系统应与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例如,将雨水利用系统与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景观绿化系统相结合,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适用性是指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

例如,对于不同的城市,可以采用不同的雨水利用技术,如雨水收集、雨水渗透和雨水储存等,以适应不同的水资源需求和管理需求。

二、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技术方案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雨水收集、雨水渗透和雨水储存等。

雨水收集是指通过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冲洗和冷却等用途。

常见的雨水收集设施包括屋顶雨水收集系统、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和地下雨水收集系统等。

通过合理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可以大大减少城市的径流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雨水渗透是指将雨水通过地面渗透到土壤中,补充地下水资源。

常见的雨水渗透设施包括绿地、花坛和雨水花园等。

通过合理设置雨水渗透设施,可以减少地表径流,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

雨水储存是指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城市的供水和景观绿化等用途。

常见的雨水储存设施包括蓄水池、蓄水塔和蓄水坑等。

通过合理设置雨水储存设施,可以解决城市供水的问题,减轻城市的水资源压力。

对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的分析和比较

对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的分析和比较

对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的分析和比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对基础设施的要求逐步提高,良好的基础设施也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市政排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合理规划和设计意义重大。

在设计规划时要注意市政排水系统的合理规划,结合现有的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情况,实现优化设计,切实解决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一、市政排水系统的体制城市排水工程在规划内容方面主要对市政排水范围进行规划,同时要对排水量进行预测,进而确定排水体制,对排水系统进行布局。

在进行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时候也要对污水进行必要的处理,对处理的程度要进行规定,同时要根据排水工程的位置和建设规模以及用地情况进行规划。

市政排水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排水工程规划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规划可以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和利用方面进行协调统一,同时也能在建设规模和投资方面进行确定。

由于对城市污水及雨水的排除方式不同,所采用的管渠系统也不同,各种不同的排水方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排水体制。

1. 合流制城市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在同一排水管渠系统中输送排放,这种排水系统称为合流制。

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污水混合后送往污水处理厂,雨水量大且处理费用高,一些地区对老旧的合流制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比较常见的是截流式的合流系统。

截流式是一种改造旧有合流管渠系统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其措施是在合流管道将要接入天然水体时,在河岸边修建一条污水截留管,将合流管中的污水截流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而大部分雨水可直接排入河道,其截流设备俗称截流井。

这种改造方式有利于环境保护且经济合理,是目前合流制向分流制改造的过渡方案。

2. 分流制雨、污水各用专用管渠系统排放,称为分流制。

按我国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定,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以保护水体。

如果各种不同性质的污水,分别由各自的专用管渠排放,则称为完全分流制。

浅谈城镇给水排水系统的特点

浅谈城镇给水排水系统的特点

浅谈城镇给水排水系统的特点摘要:小城镇给水和排水系统是保障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文明的标志。

本文分析了城镇给水排水系统的特点。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城镇给水排水系统的建设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城镇;给水排水;特点小城镇供水是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企业和农民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和规模。

由于小城镇既具有城市的特性,又具有农村的特性。

因此,其供水也有区别于城市和农村的自身的特点。

针对小城镇给水系统的特点,在结合我国小城镇供水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具有条件的小城镇中,逐步开展区域供水模式,从而保障小城镇供水系统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小城镇城市化进程、创建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

一、小城镇给水系统的特点1、发展不平衡由于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力、物力等条件的差异,小城镇供水事业的发展很不平衡。

一些经济发达的小城镇,已建有现代化的自来水厂,如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而经济欠发达的小城镇,受经济条件限制,只能建设简易的供水设施,缺少给水处理设施;还有一些较贫困的小城镇,至今还没有供水设施,多数以自备井形式取水。

2、供水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小城镇供水的规模,主要按水厂的生产能力划分。

我国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差异大。

据统计,全国现有乡镇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在1000 m3以下的占总数的77%,日供水能力在0.1-1.0万m3的占总数的20%,日供水能力在1.0万m3以上的只占总数的3%。

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乡镇供水工程规模多数为中小型,管理机构较简单,管理人员较少。

3、水源多采用地下水小城镇供水水源分为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

一般情况下,较多的小城镇选用地下水源,取水较方便,水质好,净化工艺简单,可降低造价。

据统计,现有乡镇供水工程取水水源为地下水的占工程总数的70%以上。

其中泉水、浅层水和深层水分别占19%, 20%和31%。

城镇雨水管渠设计

城镇雨水管渠设计
下游截流管道
A-A
溢流管
A
上游合流干管
溢流井结构
上游截流管道

下游截流管道 上游合流同干一管 高程` 堰
溢流管
溢流管
下游截流管道
A
A-A
截留干管按满流设计,满流时堰口开始溢流。
水力学设计上,溢流开始时,二条入流管和一条截流出水管 的水位应在同一高程,即堰口高程(截流管段采用管顶平接)。
合流干管
溢流井
溢流负荷量
项目
BOD5 OC SS
截留雨水量(1mm/h)
截留雨水量(2mm/h)
溢流负荷量
溢流负荷量
(t/(100ha2)) 溢流负荷比/% (t/(100ha2))
36
3.6
10
22
4.6
6
76
10.8
21
溢流负荷比/%
1.0 1.3 3.0
晴天年流出负荷量 (t/(100ha2.年))
995.1 487.1 701.7
④用于旧城改造。对于新建的城镇应采用分流制排水体 制。
5.2合流污水水质和截流倍数
合流污水水质
合流制污 水的水质
特点
雨污混合水的BOD5与OC的平均浓度与晴 天污水并无很大的差异(见左下表 )
雨污混合水的SS平均为晴天时的2倍
项目
BOD5 OC SS
晴天
范围 平均
50~ 195.9
29.9~ 135.8
41.1~ 175.2
112.8 58.9 84.6
雨天
范围 平均
6.45~ 267.23
12.43~ 181.34
88.13~ 394.97
119.67 74.26 209.91

水利与市政城区排水(涝)计算差异分析

水利与市政城区排水(涝)计算差异分析

( ) 涝系统 流量 计算 方法 。根 据东莞 市 20 1排 0 1年 8
月编制的《 广东 省东 莞市 暴雨强 度公 式查 算表 》 雨 水 收 ,
集系统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 _为 4 J
大降雨量 , 降雨量 除于历 时即为降雨强度。
() 4 设计标 准。按 文献 [ ]“ 2 ,重要干道 、 重要地 区或短 期积水能引起严重后果 的地 区, 重现期宜采 用 3~5a其 , 它地区重现期宜采用 1 o ~3g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 区或 排水条件好 的地 区规划重现期 可酌情增减” 。
直以来 , 利 部 门和 市 政 部 门 在计 算 城 区排 水 水
( B 08 9 ) “ G 528— 9 , 排涝标 准 的设计 暴 雨重 现期 … … 一 般采用 5 0g 经济条 件较好或有特殊要求 的地 区 , ~1 o 可适
当提高标准” 。
( ) 涝 流量 时 , 由于两个部 门考 虑的降雨 历时不 同, 采用 的
在考虑降雨峰值 的同时 , 也考虑降雨过程。 () 2 计算公式。水利部 门多采用小 汇水公式 ( 综合 单 位线法 和推 理公式法 ) 来计 算设计 洪峰及洪水 过程 , 于 对
城 区集水面积 较小 , 采用推 理公 式法 。由于城 区往往 多 建在平 原区域 , 一般 比降不 易量取 , 也常采用设 计雨 型转
20年一遇洪峰为14949n一s折合106矗s表4按指数相关公式计算的排水流量成果集水面积脯1两产桨箸专两表5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分区最大24h设计雨型暴雨时程分配表表6东莞城区暴雨参数表7直接按降雨雨型计算的流量最大6h设计雨量按雨型分配成lh后计km2的流量23两部门的计算结果比较水利部门的计算结果与表4的比较可以看出水利部门最大6h设计雨量按雨型分配得单位面积km2流量10年一遇为979m3s20年一遇为1193m3s分别与市政部门集水面积8k矗时的单位面积km21年一遇流量987m3s和3年一遇流量1219矗s比较接近

浅析小区排水与城区排涝的区别及联系

浅析小区排水与城区排涝的区别及联系

者 的关 系以及标准 、参数确定等问题 设施等方 面有密切的联系 。
争议颇多 , 给实际工作 带来诸多不便 , 因此 , 有必要 进行 分析 和研究 。

定。 长历时降雨重现期的计算 与短历时有 例, 在 降雨 资料 系列中 , 每年只取该年最
2 . 城镇排 涝与排水标 准计算方法 所不 同, 以最大 2 4 h 暴雨重现期的计算为
防 汛 与抗 旱
防汛与抗旱 l l
浅析小 区; j E 水 与城区; i E 涝 的区别及联系
蔡伯 宁


北京“ 7 . 2 1 ” 暴 雨致 灾 , 使得 城 区 重小汇流面积雨水管渠的流量计算 ; 城 用 , 影响城镇排涝的降雨 多为较长历时的
一般按最 排涝 问题 越来越受 到关 注 ,而城 区排 镇排涝的建设 内容为内河 、 排水沟渠整 暴雨。根据有关水 文计算规范 ,
的 确 定

城镇排涝与小 区排水 的关 系
据 以上论述 ,小区排水是解决小 大 2 4 h暴雨参 与计算。根据《 灌溉与排水 区域地面雨水 的排放问题 ,而城镇排 工 程设计 规 范》 ( G B 5 0 2 8 8 — 9 9 ) ,并参 照
1 . 城 镇 排 涝 与 小 区排 水 的 定 义 与
比较
水利动能设计手册 ・ 治涝分册》确定 为 : 涝则是解决大 区域沟河超出正常蓄水 《
将小 区排水 、 排涝划分 地市级及 以上城市的排涝标准为 2 0年一 建设部颁发的 《 城市排 水工 程规 量 的排 出问题 。 4 h 暴雨 2 4 h 排出, 县级及 以下城 划规 范 ̄ ( G B 5 0 3 1 8 -2 0 0 0 ) 对城镇 排涝 开 , 有利 于分别采取合适 的数学模型 , 遇最大 2 的定义为 : 城镇排涝是解决城镇范围内 确定工程措施及其规模 。 雨水 过多或超标 准暴雨 以及外来径流 镇的排涝标准为 1 0年一遇最大 2 4 h暴雨 小区排水关心的主要是小 区域地 2 4 h排出 , 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7 A1 ( 1 + clgP ) Ψ [ L / ( s·hm2) ] ( t1 + mt2 + b) n
t、 对于具体的雨水管道工程来说, 式中的 P、 Ψ、 m、 A1 、 b、 c 均为已知值, 因此 q0 只是 t2 的函数。 只 要求得各管段的管内雨水流行时间 t2 , 就可求出相 应于该管段的 q0 值。 列表进行雨水干管及支管的水力计算, 以求得 各管段的设计流量。 并确定出各管段所需的管长、 流速、 坡度、 管底标高及管道埋深等值。 绘制雨水管道图。 ( 三) 设计计算 雨水管渠设计计算的方法与过程, 市政管渠与 小区 并 无 差 别, 详 细 参 见《排 水 工 程 》上 册 ( 第 四版) 。 二、 城镇与居住小区雨水管渠设计的不同点 ( 一) 排水体制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1. 0. 4 条规定: 排水制度 的选择, 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 结合当地的地形特 点、 水文条件、 水体状况、 气候特征、 原有排水设施、 64
参考文献: [ 1] . ( 第四 孙慧修, 郝以琼, 龙腾锐. 排水工程( 上册) [M] 版) . [ 2] S]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建设部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GB 50014 - 2006 ) .
佳, 其次是文科学生应对的分高, 心理健康得分较理 工科学生低。 应对幽默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尚未知 晓, 已有研究认为能够以幽默来应对生活中出现的 各种应激与压力, 可以有效减轻个人的社会焦虑。 本研究将幽默感作为应对压力事件的一个调节变 量, 幽默可以在压力应对中起到一个压力缓冲的作 用。应对幽默作为一种应对方式, 须通过某一中介 转化后, 方能对个人健康产生影响。 这种中介我们 认为是个人情感, 当遭受尴尬和困难时, 应对幽默水 平可以避免某些负面情绪的产生, 促使个人保持一 种积极情绪, 而个人的情绪是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的 。 关键因素 我们认为应对幽默作为一种应对方式, 是通过让人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的。因此希望大学生给予幽默足够的重视, 在生活 中尽可能地多运用幽默来应对压力 、 化解压力, 学校 可以通过加强幽默教育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幽默 感,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一条新的自助途径 。 五、 结论 笔者通过对大学生的应对幽默、 社交焦虑与心 结果发现: ( 1 ) 应对幽默与 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 大学生社交焦虑呈负相关, 即应对幽默水平有助于 减轻社交焦虑; ( 2 ) 社交焦虑水平与大学生心理健 康水平相关, 社交焦虑水平越高, 心理健康状况越 差; ( 3 ) 应对幽默水平作为一种应对方式对大学生 心理健康水平有正面影响。
要远大于小区。 3. 综合径流系数 因为平均建筑密度整个城镇通常会小于单个小 区, 故市政雨水管渠的综合径流系数一般会小于小 区。但公共建筑为主或别墅为主的小区例外 。对于 绿化面积较大的小区, 其综合径流系数最好先经过 加权平均计算。如果绿化较为集中, 也可以采取分 片分段分别计算的方法。 ( 三) 组成部分 城镇雨水管渠系统一般由雨水口 、 雨水井、 雨水 管、 雨水渠、 排水口等组成; 小区雨水管渠系统除了 要收集与排放小区内雨水外, 通常还要接收空调机 房、 车库排水等废水, 因此通常会有局部处理设施如 但通常不会有排水口。 隔油池等, ( 四) 设计特点 1. 标高控制: 城镇雨水管渠最后通常会排放到 自然水体,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 控制整个雨水系统标 高的通常是此自然水体的洪水水位 。小区雨水管渠 最后通常会接入市政管道, 因此控制整个雨水系标 高的通常是市政管道的管顶标高 。因为在市政管道 设计的过程中, 通常雨水管道埋深最浅, 因此小区雨 水管渠也通常是小区管道里埋深最浅的 , 设计时局 限性较大, 需要更多地考虑与别的管线的交叉 。 2. 管径: 城镇雨水管渠管径较大、 管径变化也
收稿日期: 2011 - 01 - 10
作者简介: 李宛蔚( 1984 - ) , 女, 山西兴县人,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63
划分设计管段: 根据管道的具体位置, 在管道转 弯处、 管径或坡度改变处, 有支管接入处或两条以上 管道交汇处以及超过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段上都设置 检查井。把两个检查井之间流量没有变化且预计管 径和坡度也没有变化的管段定为设计管段 。并从管 段上游按顺序进行检查井的编号 。 划分并计算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 各设计管 段汇水面积的划分应结合地面坡度、 汇水面积的大 小以及雨水管道布置等情况而划定。 地形较平坦 时, 可按就近排入附近雨水管道的原则划分汇水面 积; 地面坡度较大时, 应按地面雨水径流的水流方向 划分汇水面积。并将每块面积进行编号, 计算其面 积的数值并注明在图中。 确定各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 通常根据排 水流域内各类地面的面积数或所占比例 , 计算出该 排水流域的平均径流系数。若城市中各区域内建筑 可采用统一的平均径流系 分布情况 差 异 不 大 时, 数值。 确定设计重现期 P、 地面集水时间 t1 及管道起 点埋深。管道起点埋深应考虑当地冰冻深度及支管 的接入标高等条件。 求单位面积径流量 q0 : q0 是暴雨强度 q 与径流 系数的乘积, 称为单位面积径流量。计算公式为: q0 = q Ψ = = 167 A1 ( 1 + clgP ) Ψ ( t + b) n
2011 年 3 月 第 28 卷 第 1 期( 总第 75 期)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v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Vol. 28
Mar. 2011 No. 1 ( Sum. No. 75 )
【教育管理】
城镇与小区雨水管渠系统设计之异同
李宛蔚
(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 100120 )
污水处理程度和处理后出水利用等综合因素考虑后 确定。同一城镇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制 度。新建地区的排水制度宜采用分流制 。 — — 目前, 新建的城镇或小区, 大都采用分流制— 即将生活污水、 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 独立的管渠内排除。 但在许多人口密集、 颇具历史 仍是以合流制为主, 例如美国芝加哥与中 的老城区, 国上海。这一特点, 尤其是在进行旧城区改造时需 街道狭窄、 不 要注意。大部分旧城区都有房屋密集、 因此在旧城区改造中, 保留合流制仍 易施工的特点, 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 而居住小区在进行规划 时, 通常会选用分流制。因为居住小区大都为新建, 而且小区选用分流制, 可以方便与市政管道的衔接。 许多城市市政管道的规划中, 不仅雨污分流, 甚至还 这对小区的排水体制选择起到了 有市政中水管道, 很大的作用。 ( 二) 设计参数 1. 重现期的选择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3. 2. 4 条规定: 雨水管渠 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 地形特点和气候 设计重现期, 等因素确定。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 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采用 0. 5 ~ 3 年, 重要干道、 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 , 一般采用 3 ~ 5 年, 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特别重要 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一般都采用 1 年左右做为 雨水管渠的设计重现期。 在市政雨水管渠的设计 中, 设计区域通常比小区要地形复杂 、 地面覆盖情况 , 、 不统一 遇到的重要干道 重要地区也较多, 因此市 政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选择通常比小区要高 。尤其 是立体交叉道路排水: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规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重现期为不小于 3 年。 定, 2. 地面集水时间 地面集水时间是指雨水从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 。《室外排水设 到第一个雨水口的时间, 用 t1 表示 3. 2. 5 中给出的建议值是 5 ~ 10min。 据笔 计规范》 市政雨水管渠经过的地区, 虽然雨水口 者设计经验, 布置较为稀疏, 但建筑密度不一、 地形也较为多变, 考虑到安全因素, 一般取 5min 为佳; 小区雨水管渠, 虽然建筑密度较大, 但通常雨水口布置较为密集, 而 且地形起伏不大, 可以取较大值。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 t2 通常市政雨水管渠设计管道总长度都要远大于 小区, 因此在管渠设计的末端, 市政管道的 t2 值也
一、 城镇与居住小区雨水管渠设计的相同点 ( 一) 设计原则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 根据 不论是何种规模的 设计区域, 在进行雨水管渠设计时都必须遵循以下 原则: 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应按满流设计, 明渠的超 高不得小于 0. 2m。 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应大于污 水管道, 满流时管道内的最小设计流速为 0. 75m / s; 明渠内最小设计流速为 0. 4m / s。 雨水管渠的最大设计流速, 金属管道为 10m / s, 非金属管道为 5m / s。 雨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 300mm, 相应的最小坡 度为 0. 003 。( 塑料管的最小坡度为 0. 002 ) 。 雨水 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 200mm, 最小坡度为 0. 01 。 雨水管道衔接一般以管顶平接为原则, 但当地 条件不利时也可采用管底平接。 管顶最小覆土厚度, 在车行道下时, 一般不小于 0. 7m。
( 上接第 27 页)
大; 小区雨水管渠管径较小, 管径变化也小; 3. 埋深: 城镇雨水管渠通常敷设的市政道路通 常路面较宽, 因此支管较长, 相应主管的起始埋深也 较深一些。 4. 管位: 城镇雨水管渠通常埋设在市政道路的 中心, 小区雨水管渠通常要根据建筑位置 、 其他管线 位置综合确定; 5. 雨水口的设置: 小区雨水管渠系统中雨水口的 位置除了要满足排水需要, 还要注意美观。在小区的 主入口、 主要景观的显眼位置通常不会设置雨水口; 6. 雨水井的选择: 城镇雨水管渠系统中选用钢 筋混凝土雨水井较多; 小区雨水管渠系统中目前选 择塑料排水井更为主流。 三、 结语 虽然城镇与小区雨水管渠同属于室外排水系 所使用的规范相同, 设计过程相近, 但在实际设 统, 计过程中, 还是有诸多需要分别注意的细节。 笔者 但以此抛砖引玉, 希望能给相关的 虽经验不算丰富, 设计同行一点帮助, 并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