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大生产》

合集下载

军民大生产创作背景及故事

军民大生产创作背景及故事

《军民大生产》的创作背景源于上世纪40年代初的抗日战争时期。

当时,中国的大片土地被日寇践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保卫家园,中国人民纷纷组织起来,投入到了抗日战争的洪流中。

在这个背景下,一首歌曲诞生了,它以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表达了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侵略者的决心和信念。

这首歌曲,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军民大生产》。

歌曲中的故事同样富有感染力。

当时,中国的人民群众在抗日的战场上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同时也面临着粮食短缺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歌曲的创作者深入农村,通过观察农民的生产劳动场景,捕捉到了劳动中的节奏和韵律,将其融入到歌曲的旋律中。

这不仅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艰苦环境下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也展现了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英勇形象。

在《军民大生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

歌曲的节奏明快有力,旋律激昂向上,富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这种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民族情感等因素密切相关。

歌曲的歌词也饱含深情,通过描绘军民共同生产、自给自足的场景,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中不屈不挠、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总之,《军民大生产》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歌曲。

它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首经典之作,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朵奇葩。

通过这首歌曲,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中不屈不挠、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以及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英勇形象。

这首歌曲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发扬。

希望这个回答能让您满意!。

初中音乐_《军民大生产》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音乐_《军民大生产》教学课件设计

B:缓慢地/抒情地,展现了一个辽阔的草原景象
的特点。
“ ”重音记号
第一段 男生领唱,全体齐唱 第二段 全体学生齐唱 第三段 女生领唱,全体齐唱 第四段 全体齐唱 第五段 全体齐唱(“ 一、二、三、四”要铿锵有力)
搬运号子 船渔号子
(劳
根 据

不 同

的 工

种 和

演 唱 环 境
分 类

工程号子 农事号子
5……5

6……6
结束音
调式
2
商调式
6
羽调式
为《军民大生产》曲调创编歌词
歌词创编 (探讨有关劳动、运动类的歌曲创编)
劳动号子是人们边劳动边编唱的歌曲,在我
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劳动场景可以进行歌词 创编。例如:拔河、大扫除、运动会等,发 挥想象力,咱也来当个词作家!
七一
班 那么
(嗬 (嗬
咳) 咳)
拼命
张寒晖
(1902-1946)
陇东民歌
台湾高山族民大生产》 A :灵活鲜明,轻快柔和
《杵歌》
B :坚定有力,有很强的动力感
宫1 商2
角3 徵5 羽6
宫调式 商调式 角调式 徵调式 羽调式
歌曲名
《军民大生产》
《杵歌》
1……1

2……2

3……3

学 那么
(嗬 (嗬
咳) 咳)
一起 呀 努 力
( 西 里 里里 察拉 拉 拉 ( 西 里 里 里 察拉 拉 拉
嗦 啰 啰 啰 太) 嗦 啰 啰 啰 太)
争第
(嗬
咳)
一 那么 ( 嗬
咳)
思考:“劳动号子”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什么?

《军民大生产》PPT教学课件

《军民大生产》PPT教学课件
3、领唱者的歌词多为 的鼓动性唱词, 众和者的唱词多为力量型的 词。
《军民大生产》
《军民大生产》健壮豪迈,整体性强,一气呵成。
歌曲采用了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 并填入体现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情景的歌词, 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聆听音乐说说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一领众和
张寒晖(1902-1946)
著名代表作:
○ 《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 《去当兵》等著名歌曲,曾在 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 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
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
劳动号子种类知多少?
请师 同生 学合 们作 演: 唱 衬 词 部 分
判断该歌曲调式
结束音为2, 因此为五声商调式
《军民大生产》,你知道它的历史背景吗?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陕甘宁边区内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
大生产运动。
1942年到1943年,张寒晖来到甘肃省华池县采风,被当地军民热火朝天
的劳动场面所深深感染。
以华池县当地民歌《推炒面》为基调,创作出了《边区十唱》。
后来在1964年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中,采用了这首歌曲,并更
名为《军民大生产》。
《边区十唱》(师范唱,生对比)
请你来总结劳动号子的特点?
1、音调粗犷有力,常用 、领和交替的演唱形式。
2、节奏较为 ,号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强。
○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思考:该歌曲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哪一类?劳动号子
什么是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完整而充分地倾听歌曲,在了解特点的基础上感受歌曲带来的鼓足干劲儿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爱好,弘扬民族音乐。

通过体验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体会歌曲的精神内涵。

驾驭劳动号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学生能够完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能用坚决、有力的声音完整呈现歌曲。

总结劳动号子的特点,唱出鼓足干劲的感觉。

三、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导入1.老师播放众人喊口号的音频,提问:音频中的人们在做一件什么事情?2.老师追问,引导学生思索喊口号的场景,从而导入新课。

(二)感知歌曲1.老师播放歌曲,学生初听歌曲,体会歌曲表现了什么心情?在劳动号子下劳动的心情和在单纯的喊口令下劳动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引发学生思索。

学生探讨沟通后由老师总结:心情是热情的、欢快的;劳动号子的律动性更强,分散了劳动带来的乏累感觉,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号子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才智和力气。

2.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作品背后的人文学问。

(1)老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自主找出民歌的分类有哪些,并请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

(2)老师接着追问,本堂课的歌曲属于民歌的哪一种类型,概念是什么?分类有哪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中出现的学问点,并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解号子又叫劳动号子,分为搬运号子、挑担号子、工农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号子类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

(3)老师对作品的背景进行介绍,学生理解的音乐背景《军民大生产》。

《军民大生产》为陇东民歌,讲的是在陕甘宁边区内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描绘了当地军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三)学唱歌曲1.老师带领学生用提出问题的形式回忆2/4拍的强弱改变规律(强、弱),感受二拍子的节奏韵律。

2.老师弹琴,带领同学识唱乐谱。

(1)教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觉重音记号并讲解。

(2)教唱过程中学生自主发觉改变音,老师引导学生订正音准。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军民大生产》课件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军民大生产》课件
1、通过本课的演唱和欣赏,使学生能够 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 2、通过创编劳动号子,理解掌握劳动号 子的特点、作用。
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及衬词的演唱
《军民大生产》
张 寒 晖
这首歌创作于1945年,是我国 著名作曲家张寒晖根据陇东民歌(甘肃东部) 的曲调填词改编的。原来歌曲有10段歌词,叫 《边区十唱》,也叫《解放区十唱》,收录到 课本的有5段歌词。 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 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为《军民大生产》曲调创编歌词
xx班,那么(嗬嗨)真团结呀么 (嗬嗨),
全班的师生,(西里里里,察啦啦啦, 索啰啰啰太)争上游那么(嗬嗨)
聆听歌曲,小组探究问题
1、《军民大生产》歌曲是几拍子?强弱规律是什么? 这首歌曲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2/4拍; 强-弱(

热烈地
2、这首歌曲采取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试着在书中找一找 领唱、齐唱;(一领众合) 3、在书中找一找“>”这种音乐符号。 重音记号; 4、思考X X X是什么音型? 切分节奏
第五单元Βιβλιοθήκη 劳动的歌劳动号子是一种随劳动而歌唱的、带有呼号 的歌曲,是我国民歌主要体裁之一。主要 形式是“一领众和”(一人领唱众人应 和),音乐和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 特点:节奏鲜明,节拍工整,重音突出,雄 壮热烈,高亢有力,与劳动动作紧密配合。
船夫号子
渔民号子
工 程 号 子
搬 运 号 子
教学目标:

《军民大生产》歌词

《军民大生产》歌词

军民大生产
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呔,
齐动员呀么嗬嗨。

兵工队呀么嗬嗨,互助组呀么嗬嗨,
劳动的歌声西里里里嚓啦啦啦索罗罗呔,满山川呀么嗬嗨。

妇女们呀么嗬嗨,都争先呀么嗬嗨,手摇着纺车吱咛咛咛吱咛咛咛嗡嗡嗡嗡吱儿,
纺线线呀么嗬嗨。

又能武呀么嗬嗨,又能文的呀么嗬嗨,
人问我什么队伍,一二三四,八路军呀么嗬嗨。

自己动手么嗬嗨,丰衣足食么嗬嗨,加紧生产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呔,
为抗战呀么嗬嗨。

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
军队和人民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呔,齐动员呀么嗬嗨。

初中音乐教学课例《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音乐教学课例《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可 靠的保证。
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结合演唱歌曲和聆听进
行“编创活动”。重点是通过学唱与欣赏感受劳动号子
这一音乐体裁形式对社会所创造的历史文化价值,掌握
其特点及风格,对劳动人民与技能:能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
产》并初步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比喻深入浅出的展现给学生,学生自己思考,分组讨论,
发表见解,教师启迪总结。
一.导入
教学过程
在今天的音乐课堂里,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位歌唱
家,听,他为我们带来一首什么歌曲呢?
1.播放《船工号子》 (这样的歌曲应该在什么时候演唱呢?) 2.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恩,那大家知道吗,我们 在劳动的时候,也有专用的歌曲,这些歌曲是广大劳动 人民在繁重的体力劳动过程中自己创作出来的,叫做劳 动号子,它具有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减轻 疲劳的作用。 3.那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劳动的歌曲,请欣赏 《军民大生产》。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船工号子》,使学生初步了 解劳动号子在劳动中的作用。并引出课题——《军民大 生产》 二、新课新授: 1、初听歌曲《军民大生产》 提问:在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有军人和人民、轰轰烈烈的劳动场面、开荒种地、纺 线织布.....)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得真好,老师的眼前 也仿佛出现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画面。 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这首歌曲是张寒晖在 1945 年创作的,当时在陕甘 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
通过拓展创编,给学生足够自由想像和随意发挥的 空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此教学环境中展示个性才 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 悦,同时感受歌曲的风格,建立起宽松、和谐、民主、 平等的师生交流关系,从而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 课例研究综 趣。音乐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音乐教 述 学能够非常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 术素养,另外,音乐教学还能够非常有效地塑造学生良 好的内在品质,让学生的个人情感得到非常良好的发 展。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将提高初中阶段音乐课堂 教学效率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切

军民大生产教案(1)

军民大生产教案(1)

《军民大生产》教案教材分析:《军民大生产》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

《军民大生产》是根据甘肃东部的打夯号子《推炒面》的曲调填写而成,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现在的五段词,歌曲中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的气氛,其具有“一领众和”的劳动号子的特点,节奏坚定有力,表现了边区军民的乐观精神。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结合演唱歌曲和聆听进行“编创活动”。

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劳动号子的特点,让学生清楚劳动号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民族音乐产生的作用,传承劳动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及艰苦奋斗的,自力更生教育,从小养成热爱劳动习惯的培养有一定的奠基作用。

学习者(学生)特征分析:班级学生中有大部分学生喜欢音乐课。

他们对于劳动号子这类歌曲,虽然有些陌生,对于学习本课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另外,他们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虽是农村孩子,但是随着物质条件的逐步提高,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参加过重要的劳动经历,正好可以激发孩子们喜欢这类歌曲的兴趣,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有效的利用双手和大脑,疏导、督导、指导他们热爱劳动,感恩父母等教育。

孩子们都喜欢网络,结合教学内容,搜索出相关的视频,歌曲等,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劳动号子这类题材歌曲和音乐的特点,潜移默化的去感知。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快乐成长为音乐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用赏识激励期待的方式调动、评价每个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产生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让学生通过视听、演唱、表现等形式,体验劳动歌曲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陶冶其情操。

2、知识与技能:能使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初步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3、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内合作,互助等学习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较好的学习歌曲及完成学习任务,并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教学重点:学唱体验歌曲《军民大生产》,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体会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军民大生产》
张寒晖(1902~1946),河北定县人,1925年入北 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 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回老家 组织抗日救国会,同时从事小说和戏剧创作,为 宣传抗日奔走呼号。1935年去西安,在东北军中 宣传抗日。1937年再度深入农村,宣传抗日救国。 1942年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他创作的《松 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等著名 歌曲,曾在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 又一代中华儿女。 1946年3月11日,被誉为“人民 艺术家”的张寒晖病逝。
咳 ) 加 油 干 那 么 (嗬
咳) 咳) 咳)
全班的 师 生 校园 整 洁
( 西里里里 ( 西里里里 ( 西里里里
察啦啦啦 察啦啦啦 察啦啦啦
嗦啰 啰啰 汰) 嗦啰 啰啰 汰) 嗦啰 啰啰 汰)
争上 换新
( 嗬 咳) 游 那么 ( 嗬 咳 ) 颜 那么 ( 嗬 咳 ).
船工号子
渔民号子
工程号子
搬运号子
劳动的歌
劳动号子
第四初级中学丁可
.
• 劳动号子:产生并运用于劳动,具有协调
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在劳动 号子中,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领 唱者往往就是劳动的指挥者。
• 号子的特点:劳动中产生,为劳动服务,节 奏规整,强弱鲜明。
• 号子的作用:协调节奏,统一动作,鼓舞干 劲,调节精神。
.
结束语
.
.
聆听歌曲,小组探究问题
1、《军民大生产》这首歌曲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热烈的 激昂的 积极向上的
2、这首歌曲是几拍子?强弱规律怎样?采取了什么样的演唱形 式?试着在书中找一找
领唱、齐唱;(一领众合) 3、在书中找一找 >、这种音乐符号?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4、歌词中最有特色的是哪句?
.
重音记号
号重 音 记
>>
55 嗬咳
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坚强有力, 给人坚定、振奋、着重的感受。
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 渲染了歌曲热闹、欢腾气氛。


5 54 5 6记
索啰啰啰太 号
.
2 ××× ×××× ×××× ××××
4
×××× × 切分音和十六分音符
.
.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插曲 • 军民大生产.flv
《军民大生产》
是根据陇东民歌《推炒面》的音调填词编曲的,原名 《边区十唱》歌曲一共十段歌词,1964年,《军民大 生产》被搬上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段落精简为5 段,并将歌名改成今天家喻户晓的《军民大生产》。表 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为了抗击日军的疯狂进攻以及 国民党的疯狂围剿,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 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段:全体齐唱 第二段:男领生齐(一领众合) 第三段:女领生齐 第四段:轮唱 第五段:全体齐唱(一、二、三、四 要强劲有力)
歌词创编:
(请用《军民大生产》旋律进行演唱)
1:大扫除 3:中国队
2:音乐课 4:运动会
实践与创编
(嗬 (七六 ) 班那么 ( 嗬 大扫 除那么 ( 嗬
咳)
(嗬
咳 ) 真 团 结 那么 (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