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大生产歌曲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军民大生产教案

七年级军民大生产教案

七年级军民大生产教案【篇一:七(上)第五单元《劳动的歌——军民大生产》教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劳动的歌(第一课时)古劳中学伍尚芬【计划内容】(1)学唱《军民大生产》(2)欣赏《杵歌》(3)学习民族五声调式(4)完成实践与创造第一题【教学目标】(1)方法与过程:学唱《军民大生产》,感受一领众和的配合与默契,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2)知识与技能:学习中国五声调式音阶,认识记住五种五声调式音阶的名称,并结合作品学习识别(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对我国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劳动歌曲产生初步的兴趣,并可以在演唱、聆听中加强对劳动的热爱及对劳动者的尊重【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富有弹性的声音、热烈的情绪演唱《军民大生产》(2)通过学唱《军民大生产》以及聆听《杵歌》,完成实践与创造第一题【教学难点】准确地把握《军民大生产》的力度、节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导入1、设疑、看视频提问:视频中介绍了中国民歌中哪一种体裁类型?一般采用怎样的演唱方式?2、提问学生、解疑(略)——解决知识点:劳动号子3、教师小结:音乐源于生活,劳动号子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过程中,人民群众又是在歌声中创造世界。

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首“劳动的歌”——《军民大生产》二、新课学习:学唱《军民大生产》1、回味经典(1)设疑、欣赏视频提问:视频中反映的是什么场景?歌曲中有哪些旋律或歌词会跟你留下印象?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2)提问学生、解疑(略)——解决知识点:情绪:热烈地速度:中速力度:有力的或f(强)【备学生】情况一:学生能对歌曲有初步印象——提醒学生在后面学唱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情绪、速度、力度演唱情况二:学生如提到歌曲中第6、7小节——提醒学生提醒学生在后面学唱旋律过程中认真学唱情况三:学生对歌曲还未能产生初步印象——引导学生先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以及作者以后,教师再进行范唱,提醒学生在老师范唱过程中再仔细留意2、歌曲简介(1)展示图片,介绍创作背景(教师口述)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根据地的封锁。

军民大生产教案两篇

军民大生产教案两篇

《军民大生产》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劳动号子,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声音富有弹性,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2、了解速度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

3、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的效果,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教材分析:《军民大生产》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在陕甘宁边区内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

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

这首歌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曾广泛流传。

原曲有10段歌词,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

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现在的5段词,歌词内容表现开荒、纺线、习武等劳动、战斗生活,歌词中还以“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等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气氛,特别是第5段歌词,增加了队列口号声,更显威武、雄壮,表现边区军民们的乐观精神。

一、导入: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段录音,请大家欣赏一下视频师:这是赵本山老师表演的小品《三鞭子》,同学们看得非常的入迷,那么老师有问题考大家:这段视频中的呼号形式,在民歌中叫做什么?其实,今天我们看的这段视频中的呼号形式的体裁是劳动号子,那么,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劳动号子?(出示多媒体)师:通过读,同学们劳动号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带劳动号子的歌曲《军民大生产》(出示图形谱)。

二、新歌教学,感情新知录音范唱:1、听歌曲回答问题: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情绪是怎样的?(节奏鲜明、铿锵、活跃,歌曲旋律健壮豪迈亢奋、铿锵有力、热烈欢腾。

)2、复听,思考歌词内容表现了哪些劳动场景?(开梢林,开荒……)3、学唱歌曲。

重点结合乐谱中的重音记号,把握“嗬咳”所表现的劳动热情。

4、衬词句,“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啰啰啰太讨论作用。

351-《军民大生产》教案

351-《军民大生产》教案

351-《军民大生产》教案
教学内容:
歌曲《军民大生产》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2、了解速度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

3、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的效果。

4、了解劳动号子。

教学重点:
速度和演唱形式不同,演唱效果的不同。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和切分节奏。

教学方法:
视唱法学习曲谱和歌词,歌曲中的难点节奏,采用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方法解决,在能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体验感受不同速度,不同演唱形式的不同效果。

教学用具:
录音机大歌篇
教学过程:
一、学习曲谱
1聆听:歌曲《军民大生产》
2学习曲谱
(1)学生自己初步视唱曲谱
(2)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十六分音符节奏和切分音
解决方法:a 自己划拍解决
b由会唱的同学教唱
(3)完整演唱曲谱
二、学习歌词
1、视唱第一段歌词。

如有唱不准确的乐句,同学之间相互解决
2、提示?(重音记号)
提问:?叫什么记号?怎么演唱?有什么作用呢?
3、自学第二三四五段歌词。

4、齐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提问:这首歌是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演唱的?
5、你都知道哪些演唱形式?你觉得这首歌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
6、我们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唱一唱,感受一下。

独唱齐唱对唱领唱齐唱
7 、那种演唱形式更适合表现这首歌曲?
三、介绍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劳动中产生;直接为劳动服务;节奏规整,强弱鲜明的一种汉族民歌体裁。

具有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的作用。

军民大生产音乐教案

军民大生产音乐教案

军民大生产音乐教案【篇一:《军民大生产》教案】《军民大生产》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本课,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

二、能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军民大生产》,并能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和欢乐的情绪。

三、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一、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的特点及乐观的情绪。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二、新课教学(一)导入1、课件播放打夯号子视频师提问:这是在什么场景下演唱的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观看视频,聆听感受打夯号子。

学生反馈后教师讲解打夯及劳动号子,并模仿一下的动作。

)2、再次欣赏《打夯号子》师提问:说一说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学生再次聆听后反馈,教师总结劳动号子的特点——一领众和。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打夯号子》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打夯,并通过欣赏了解民歌的三大种类之一——劳动号子,及演唱形式的特点。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从而自然的导入新课。

为学习新歌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歌1、教师播放《军民大生产》范唱。

生1:这是在劳动中演唱的歌曲。

生2:我认为这是一首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

(学生反馈后,教师介绍歌曲背景)2、再次聆听歌曲范唱说一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乐知识?(学生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

观察发现音乐中出现的音乐记号。

)【设计意图】:在学唱歌曲之前将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歌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一一向学生交代清楚,知道每一个音乐记号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潜移默化的向学生渗透音乐知识。

3、放范唱,学生小声跟唱歌曲师提问:歌曲中的那些有意思的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加上这些词?有什么意义?生1:歌曲中的衬词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生2:我认为加上这些衬词丰富了歌曲的内容,好像是模拟了歌曲的中劳动工具发出的声音。

4、师:这首歌曲是在什么场景中演唱的?生:在劳动的场景中演唱的歌曲。

《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完整而充分地倾听歌曲,在了解特点的基础上感受歌曲带来的鼓足干劲儿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爱好,弘扬民族音乐。

通过体验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体会歌曲的精神内涵。

驾驭劳动号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学生能够完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能用坚决、有力的声音完整呈现歌曲。

总结劳动号子的特点,唱出鼓足干劲的感觉。

三、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导入1.老师播放众人喊口号的音频,提问:音频中的人们在做一件什么事情?2.老师追问,引导学生思索喊口号的场景,从而导入新课。

(二)感知歌曲1.老师播放歌曲,学生初听歌曲,体会歌曲表现了什么心情?在劳动号子下劳动的心情和在单纯的喊口令下劳动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引发学生思索。

学生探讨沟通后由老师总结:心情是热情的、欢快的;劳动号子的律动性更强,分散了劳动带来的乏累感觉,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号子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才智和力气。

2.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作品背后的人文学问。

(1)老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自主找出民歌的分类有哪些,并请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

(2)老师接着追问,本堂课的歌曲属于民歌的哪一种类型,概念是什么?分类有哪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中出现的学问点,并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解号子又叫劳动号子,分为搬运号子、挑担号子、工农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号子类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

(3)老师对作品的背景进行介绍,学生理解的音乐背景《军民大生产》。

《军民大生产》为陇东民歌,讲的是在陕甘宁边区内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描绘了当地军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三)学唱歌曲1.老师带领学生用提出问题的形式回忆2/4拍的强弱改变规律(强、弱),感受二拍子的节奏韵律。

2.老师弹琴,带领同学识唱乐谱。

(1)教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觉重音记号并讲解。

(2)教唱过程中学生自主发觉改变音,老师引导学生订正音准。

《军民大生产》音乐教案

《军民大生产》音乐教案

《军民大生产》音乐教案一、课例描述(内容分析)歌曲《军民大生产》在教学中学生不仅仅单纯的学唱好歌谱和歌词,而且还要通过创作简单歌词、简单动作、感受音乐等过程,认识了解劳动歌曲的特点;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歌曲《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

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

歌曲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到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歌曲演唱形式为领唱和齐唱。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学唱好歌曲《军民大生产》的歌谱;初步认识劳动歌曲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内合作,互助等学习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较好的学习歌曲及完成学习任务,并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劳动歌曲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陶冶其情操。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学唱好歌曲《军民大生产》的歌谱;初步认识劳动歌曲的特点。

难点:通过小组内合作,互助等学习方法和过程,让学生较好的演唱歌谱。

教学过程:一、视频《划龙船》导入欣赏划龙船视频,揭示劳动号子的产生、特点、作用二、初听、情绪设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用什么情绪演唱的?三、演唱方式歌曲什么形式演唱:领唱,齐唱四、节奏、速度、听歌曲回答问题: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速度怎么样?五、读歌词(按节奏)、特殊衬词示范有节奏的指导学生朗读歌词师:“歌曲中为什么出现这么多衬词?这次衬词在歌曲中有什么作用?”(通过引导使学生了解劳动号子的特点,从而更好的演绎出歌曲的情绪。

)六、歌曲学唱练声用啦哼唱、范唱、哼唱、琴唱分组演唱,唱谱子,特殊音乐符号七、聆听歌词唱了哪些劳动场面?八、时代背景分组表演场面九、表演观看《东方红》拓展欣赏不同形式的演唱十、编创歌词结合实际生活创编歌词。

《军民大生产》音乐教案

《军民大生产》音乐教案

《军民大生产》音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以歌曲《军民大生产》为教学材料,歌曲讴歌了在国家战争胜利的背景下,军民联合,动员全民努力,积极参加生产建设,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历史事实。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激情与活力,适合小学生的口味,易于乐器伴奏,可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演,也是深入生动地传递历史历程的音乐教材。

二、教学目标1.了解《军民大生产》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内容,学习新社会历史背景。

2. 学习歌曲旋律、节奏、歌詞,掌握歌曲的节拍、音高和节奏,了解歌曲为何富有表情和感染力。

3. 学习使用简单的乐器伴奏,如手鼓、木琴等,提高学生合奏和合唱的协调能力和表现力。

4.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勤奋上进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 欣赏歌曲:播放歌曲《军民大生产》,让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留意歌曲所描写的背景和情境。

2. 学习歌曲:安排学生分成左、中、右三组,根据歌曲分配各自的部分,集体学习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意境和表达方法。

3. 乐器伴奏: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教导学生如何使用简单的乐器如手鼓、木琴等,辅助合唱和合奏。

组织学生尝试合奏和合唱,加强协作学习。

4. 表演练习: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安排一些唱、唱、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表演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组织孩子们进行彩排,互相评价和提高。

四、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歌曲的演唱和表演技巧,掌握简单乐器伴奏,加强团队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并加深学生对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的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六年级音乐教案《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六年级音乐教案《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教学文档
六年级音乐教案(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学唱(军民大生产)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军民大生产)学生能够对我国的劳动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要求学生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该歌曲,在和谐中做到统一。

三教学重点:完整演唱(军民大生产),完成领唱,齐唱和分组唱。

四教学难点:能顺利完成歌曲的编创活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师弹奏(军民大生产),生听,然后说出听了的感受。

2学习歌曲:师边弹边唱,生听。

然后讲解该歌的特点和背景。

解决歌曲中的难唱局部,如全六分音符节奏和后十六分音符全十六分音符,还有注重歌曲中的重音。

3学习旋律,随旋律轻哼歌词。

学生再完整演唱歌曲,改正不对的地方。

4稳固学习,让一学生上前领唱,别的学生齐唱;分男女唱,对唱好了的表扬。

5编创活动教师给出适当的引导和指示。

教学反思:(军民大生产)是一首合唱的劳动歌曲,学生先聆听了,感受了它鲜亮的节奏和热火朝天的劳动气概。

我又给了一些小的指导,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

演唱时他们热情高涨,齐整,让人感到他们就在边热火朝天劳动边唱歌,让人意犹未尽。

上这堂课我也是用了功夫的,下来查阅了许多资料来备课。

我感到,只有用心去上课,才能让学生喜欢上,他们对我的音乐课有兴趣,唱出好听又齐整的歌就会让我从内心油然而生出一种成绩感和满足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民大生产》歌曲教案
课型:唱歌课
年级:七年级
课时: 1 课时
教案分析:
《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去十唱》、《解放区十唱》,是在1945 年作曲家张寒辉采用陇东
民歌《推炒面》为基调改变创作而成的,《军民大生产》表现了当年在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
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口号,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这首歌曲后来在1964 年的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中被采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了解劳动号子的产生及作用
(3))能够准确把握切分节奏和重音记号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直观欣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劳动号子
(2))通过听、看、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并积极的参与歌词的创编
(3))通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对我国的劳动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感受劳动的快乐,热爱劳动,敬仰劳动人民
教学重点:
1、能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准确把握切分节奏和重音记号
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歌曲的创编
教学方法:
讨论法、直观体验法、欣赏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1、用《如果感到幸福您就拍拍手》,师生律动,调动音乐气氛,带领学生走进音乐殿堂
2、快乐的音乐课堂就要开始了,老师先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确定 A 、
B、C、D 队
3、险情同学们一起看视频,并且在看的过程中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视频中的工人正在做什么?
A、搬运木头 B 、锤石头
②他们为什么边干活还边唱歌?
为了指挥并协调众人的动作,鼓舞劳动的热情
③他们唱的是什么歌?
劳动号子
师:以上三个问题各队分别进行讨论,有队长或推荐一个代表进行回答。

(答对一题加10 分,错答不加分,师总结)
师:(总结并引出“劳动号子”)这些在劳动中为了统一劳动节奏,鼓舞劳动热情,以一领众和
的形式歌唱的,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叫劳动号子,它是我国民歌的三大体裁之一。

劳动号
子是与生产活动直接联系的一种口头创作的歌曲,曲调比较简单,节奏强而有力。

4、为了加深劳动号子的印象,老师要再做一件事情
(1))老师想要移动钢琴,请几位男同学帮忙。

(学生尝试)
(2))我们应该怎样抬,才能把钢琴平稳的抬起来?(学生讨论)
”喊口令的作用是什么?(板书:统一发力)
(3))引导学生喊口令“ 1,2,3 ,
(板书作用:统一步伐)
(4))要移动步伐,可以喊“ 1 ,2,1,2”
5、这就是“劳动号子”,一个简单的劳动号子(板书:劳动号子)
6、体会号子的情绪作用。

师:有这样一个场面,果园里,大家都忙着摘苹果,正当大家都有些筋疲力尽的时候,前面
有一只小老鼠跑过,后面紧跟着一只猫穷追不舍。

老师把它编成一个“劳动号子” 。

师:
前面老鼠跑呀!生:嘿哟嘿哟!
师:后面老猫追呀!生:嘿哟嘿哟!
师:加油采苹果呀!生:嘿哟嘿哟!
师:苹果大丰收呀!生:嘿哟嘿哟!
(1))师示范,生尝试
(2))师:在辛苦的劳动中,加入丰富的语言和简单的节奏,与单纯的喊“1,2,3 ”这样的口令相比,这样的口令下劳动的心情怎么样?(板书:调动情绪)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了什么是劳动号子?那有吗、女鞋劳动号子呢?请同学们看图片,并
抢答。

(答对一个加10 分)
师:根据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大体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
师:播放课件(伏尔加船夫曲、李双江《船工号子》、付笛生《众人划桨开大船》)。

(让学生
体会其情绪)
7、新授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劳动号子体裁的歌曲,它教《军民大生产》,歌曲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呢?(出示视频)。

各队讨论找代表来回答。

(小组加分)
师:大家回答的都很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这首歌曲描绘的是20 世纪40 年代,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

毛祖喜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边区军民为
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

作曲家张寒晖当时正在甘肃省东
部地区采风,被当地军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而感染,并以当地民歌《推炒面》为基调创作的《边区十唱》,后更名为《军民大生产》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听音乐,在感受当时的那种热闹场面(播放音乐)
欣赏歌曲《军民大生产》完成下面问题
①本歌曲的体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劳动号子节奏感强
⑵演唱形式是什么?
一领众和
③情绪怎样?
热烈地
④哪几句歌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这些句子在歌曲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讨论衬词及其在乐曲中的作用)
师:歌曲中出现的“西里里,察拉拉拉,索罗罗罗呔,嗬咳”这些都叫“衬词” 。

衬词在歌曲中有没有实际意义?各队分别讨论,选一名代表回答。

没有实际意义。

⑤歌曲中出现了“》”是什么符号呢?(讲解重音记号,表强奏,弹奏给学生听)
⑥歌曲中还出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节奏,它是什么?(讲解并练习:切分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有节奏的读歌词,先来练习第一。

二段歌词
(1 )第一段师领生齐引导学生理解号子的吆喝特点
(2 )第二段生领师齐注意切分节奏
(3))学生自学三、四。

五段歌
词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曲

(1、师领生齐2、生领师齐3、女领男齐 4 、男领女齐 5 、齐)注:“一二三四”口号喊响亮、整齐
8、拓展延生(巩固与创新)
师:同学们配合的非常棒!最后一个任务,老师要请同学们根据《军民大生产》的音乐即兴
填词。

现在请同学们也当一回编创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劳动场景可以进行编创,比如:拔河、大扫除、值日、运动会等,我们比比哪个小组创编的又好听又有特色!老师就为该组
加分!在创编之前我为大家创编一段作为参考(出示课件)
(学生讨论、自由活动)
师:小组我们把同学们创编的歌合起来听一听(师点评)
9、总结:
①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②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会了《军民大生产》的乐曲,从而知道了什么是劳动号子。

③最后,我们要用充满力量的声音来演唱这首劳动之歌《军民大生产》,老师希望大家能够
热爱音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