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23 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23 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23 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中国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旨在保护和管理海洋环境,促进可持续海洋发展。

以下是对202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一些解读:
法律适用范围:该法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其他中国管辖的海域,涵盖了海洋环境的保护、监测、评估、修复、管理等方面。

环境保护目标:该法律明确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防止海洋污染、恢复和修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的目标。

它强调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海洋废弃物的排放和垃圾倾倒等。

管理和监测措施:该法律要求建立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和实施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海洋生态保护区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等。

污染防治和应急响应:该法律规定了对海洋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监管和管理海洋污染源、制定和执行海洋污染应急预案、加强溢油事故应急响应等。

法律责任和处罚:该法律明确了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包括行政处罚、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等。

这些解读仅为概述,具体的法律条文和规定需要参考实际法律文本。

海洋景观保护区管理服务的成功案例分析

海洋景观保护区管理服务的成功案例分析

海洋景观保护区管理服务的成功案例分析随着全球海洋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资源的过度开发,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意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

海洋景观保护区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保护措施,旨在保护特定海洋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

这些保护区不仅有助于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还能作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的基础。

本文将分析几个海洋景观保护区管理服务的成功案例,以展示其重要性和实施效果。

1. 大堡礁海洋公园,澳大利亚大堡礁被公认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域之一。

大堡礁海洋公园的管理服务从1975年起,以合作和共治为基础,实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模式。

公园成立了生态管理计划,着重控制海洋旅游活动的施工和运营,并推动渔业管理上的可持续性。

此外,大堡礁海洋公园还在潜水和海洋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提高公众对保护区的认知和理解。

2. 深圳东海海洋公园,中国深圳东海海洋公园位于珠江口以南的东海海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海洋公园。

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深圳市政府建立了一套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建立有效的巡逻和监测机制,确保游客活动不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管理服务人员通过提供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加公众对海洋生态的认识,并鼓励游客参与保护活动。

3. 加拉帕戈斯群岛国家公园,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明星,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也是一个海洋景观保护区的典范。

管理服务采取了严格的许可制度,对研究和旅游活动进行限制和监管。

随着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公园的管理服务不仅保护了该地区独特的物种,还为岛上的社区提供了就业和经济机会。

4. 格里茨-布伦劳保护区,奥地利格里茨-布伦劳保护区位于奥地利的格里茨湖区,是一片独特的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

保护区的管理服务采用了综合的管理方法,包括湖泊水质监测、湿地保护和研究。

此外,管理服务还与当地居民和利益相关者合作,推动可持续农业和渔业的发展,以确保当地社区与生态系统的共同繁荣。

总结而言,海洋景观保护区的管理服务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09.08.24•【文号】国海发[2009]14号•【施行日期】2009.08.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国海发〔2009〕14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局属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海洋生态文明,全面落实国务院赋予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三定”规定中“监督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的重要职责,现就进一步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一)海洋生态系统是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海洋是与森林、湿地并列的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海洋生态保护日益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近年来,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沿海各级人民政府逐步将海洋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随着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全面展开,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物种安全、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对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药物等海洋产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同时在抵御海平面上升、风暴潮、海啸、污染事故等海洋灾害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当前海洋生态总体形势严峻。

沿海地区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生态系统正在承受着巨大压力和影响。

主要表现在海洋及海岸带栖息地损失,近海污染严重,海洋底栖环境恶化,海水营养盐结构失调,海水盐度变化显著,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失衡、服务功能降低,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减少,海产品品质下降。

同时,海洋生态灾害频发,赤潮、绿潮、海岸侵蚀等海洋环境灾害危害严重,海洋外来种物种入侵、气候变化已经对海洋及海岸带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海洋保护区概念、选划和管理准则及其应用研究

海洋保护区概念、选划和管理准则及其应用研究

海洋保护区概念、选划和管理准则及其应用研究赵千硕1,初建松1,2,朱玉贵2,3(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青岛266003;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东广州511458;3.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青岛266003)摘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生物资源分布和丰度及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系统亦由此发生了明显变化,维护海洋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刻不容缓,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对海洋保护区的基本概念、选划和管理准则进行剖析、界定,进而明确区分海洋保护区和海洋资源管理区,以期为未来海洋保护区选划和管理提供基本遵循。

关键词:海洋保护区;识别;选划和管理准则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S)002Study on the Concepts and Criteria of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Marine Protected Areas and Their ApplicationsZHAO Qianshuo1,CHU Jiansong1,2,ZHU Yugui2,3(1.College of Marine Life Science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266003,China;2.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Guangzhou511458,China;3.College of Fisherie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266003,China)Abstract:The marine environment,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and marine biodiversity have been damaged by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varying degrees,and then marine ecosystem has been changed significantly.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mainta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protect the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biodiversity,and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marine ecosystem.The establishments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the above problems and has made important progress.However,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the concepts,and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s.For example,is the "multi-purpose marine protected area"a marine protected area?Therefore,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and defining its basic concept,and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criteria,and then clearly distinguishes marine protected areas and marine resources management areas,so that providing basic guidance for future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s.Key words:Marine protected areas;distinguish;criteria of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收稿日期:2020-07-31修回日期:2020-10-31基金项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402)。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政策与法律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政策与法律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政策与法律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与法律,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际、国家和地方层面的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政策与法律,以展示全球范围内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高度重视。

一、国际层面的政策与法律1.巴黎公约巴黎公约是全球范围内旨在保护大西洋沿岸海洋环境的重要国际条约。

该公约于1992年通过,旨在促进各国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解决大西洋沿岸地区海洋环境的问题。

巴黎公约规定了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控制海洋沉积物的处理等措施,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年通过,是国际社会对海洋事务的基本规范。

该公约强调了对海洋自然资源的合理管理和保护,包括海洋生态系统。

公约规定了各国在海洋经济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并建立了国际海底机构以保护海洋的利益。

二、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法律1.美国国家海洋政策法美国国家海洋政策法是美国政府保护和管理海洋资源的重要法律框架。

该法案于1980年通过,旨在维护美国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该法案规定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包括海洋污染的防治、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海底地理信息的管理等内容。

2.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中国政府为了保护和恢复海洋环境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律于1982年通过,并于1999年修订。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对海洋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包括控制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等。

三、地方层面的政策与法律1.澳大利亚伊甸海洋公园管理计划澳大利亚伊甸海洋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之一,拥有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该海洋生态系统,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伊甸海洋公园管理计划。

该计划规定了对该海洋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包括限制捕鱼和潜水等活动,以保护该地区的珊瑚礁和海洋生物。

浙江保护海洋生态措施

浙江保护海洋生态措施

浙江保护海洋生态措施引言海洋生态是保护地球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浙江作为中国东海沿岸省份,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浙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介绍浙江省采取的一些重要的海洋生态保护措施,并探讨其效果和挑战。

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为了保护浙江的海洋生态系统,浙江省政府建立了一系列海洋保护区,包括海岛自然保护区、海洋公园和海洋自然保护区。

海岛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海岛上特有的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观;海洋公园则是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提供可持续利用的海洋资源;海洋自然保护区则是为了保护海洋生物栖息地和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这些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包括划定边界、设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计划等。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合作,确保这些保护区的有效运行和管理。

渔业管理渔业是浙江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但过度捕捞和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浙江采取了一系列渔业管理措施。

首先,加强渔业资源调查和监测,了解渔业资源的状况,制定合理的渔业开发和保护计划。

其次,实施渔业禁渔期和大小网限制等管理措施,保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

此外,推动渔业科技创新,提高渔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水域污染治理水域污染是影响海洋生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减少水域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浙江省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水污染治理政策和措施。

首先,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建立污水处理厂和排污许可制度,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监测的覆盖率。

其次,加强对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治理,提倡循环经济和节水减排。

此外,加大对海上交通和港口的污染治理力度,减少船舶废弃物的排放。

生态修复和保护为了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和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浙江省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例如,在受污染的海域进行海洋生态恢复工程,种植海草、人工鱼礁等,为海洋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

此外,对受损的海洋湿地进行修复和保护,重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05.11.16•【文号】国海发[2005]24号•【施行日期】2005.11.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工作规则》和《国家级海洋公园评审标准》的通知(2010修改)(发布日期:2010年8月31日,实施日期:2010年8月31日)废止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05]24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国家海洋局各分局,中国海监总队: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保护海洋生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国发[2004]24号),为进一步规范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选划建设,切实履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的职责,促进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我局组织制定了《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申报书》、《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划论证大纲》等配套文件。

现在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一月十六日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了保护特定区域的海洋生态系统、资源和权益,保障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利用,促进海洋经济协调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海洋特别保护区是指对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建设管理海洋特别保护区,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下列区域可以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一)海洋生态系统敏感脆弱和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二)资源密度大或类型复杂、涉海产业多、开发强度高,需要协调管理的区域;(三)领海基点等涉及国家海洋权益的区域;(四)具有特定保护价值的自然、历史、文化遗迹分布区域;(五)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亟待恢复、修复和整治的区域;(六)潜在开发和未来海洋产业发展的预留区域;(七)其他需要予以特别保护的区域。

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

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

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我国首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此后,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海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岛屿保护法》等,为中国的海洋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海洋管理制度,包括海洋权益划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岛建设管理、海洋法律执法等内容。

首先,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建立了海洋权益划分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的规定,我国划定了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确保了我国在海洋领域的主权和权益。

此外,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渔业法》的规定,我国还划定了海洋保护区、渔业保护区等特定区域,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保护渔业资源。

其次,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规定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要求。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渔业法》的规定,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许可制度,规定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符合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和合理开发的原则。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海洋资源调查评估的制度,对海洋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再次,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强调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我国对海洋环境保护实行严格管理,规定了海洋环境质量的标准和监测方法。

同时,我国还建立了海洋生态保护区和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动植物和海洋生态系统。

此外,为了防止和减少海洋污染,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

最后,中国的海洋管理制度建立了海岛建设管理和海洋法律执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岛屿保护法》的规定,我国对海洋岛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安全。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的规定,我国对海洋领域的执法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了海洋执法部门,加强对海洋领域的监管和法律执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财务管理专业2012级5班李健强指导教师:董晓煜【摘要】中国海域纵跨3个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具有海岸滩涂生态系统和河口、湿地、海岛、红树林、珊瑚礁、上升流及大洋等各种生态系统。

中国海洋生物物种、生态类型和群落结构表现为丰富的多样性特性。

为更好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与海洋资源,畅行绿色环保的指导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通过建设海洋保护区,合理规划与选址,借鉴国内外经验,截止2013年中国已有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3处、国家级海洋公园18处,总面积达4349平方公里。

海洋教育的平台海洋保护区能提高全社会的海洋意识和热情。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努力建设海洋强国是我们的重要战略目标。

海洋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面向管理、面向国防”,为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实现海洋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为海洋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历史责任。

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海洋生物和原生态的海洋景观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休闲娱乐,以及进行海洋科普教育活动。

保护了海洋濒危生物物种,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海洋保护区管理方法发展方向海洋技术可持续发展前言2012年国家海洋局发布《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1],《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生态受损、灾害多发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和大连新港“7·16”油污事件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害依然存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管辖海域造成影响。

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基本稳定,部分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

2012年,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海洋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主要类群基本保持稳定,符合其自然分布规律,海草、红树等群落结构保持基本稳定。

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主要保护对象或保护目标基本保持稳定。

长江口、苏北浅滩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关键生态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呈下降趋势,变化情况值得关注。

81%实施监测的近岸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

栖息地生境丧失、富营养化严重、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是造成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

美国:美国有14个国家级海洋保护区,覆盖总计39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荷兰:“低洼之国”的荷兰,近代以来以围海造地闻名于世近20年来,荷兰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生态平衡,制定了《自然政策计划》。

加快海洋技术发展,加强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与国际接轨已迫在眉睫,使中国的海洋保护区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一、海洋保护区的定义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海洋保护区定义为"任何通过法律程序或其它有效方式建立的,对其中部分或全部环境进行封闭保护的潮间带或潮下带陆架区域,包括其上覆水体及相关的动植物群落、历史及文化属性"。

目前,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和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海洋保护区定义是"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为目的,依法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岛屿、湿地或海域划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分类:海洋保护区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标准是1978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保护区分类、目标和标准》[2],将海洋保护区分为以下6个类别:1、严格意义的保护区和荒野区;2、用于生态系统保护和娱乐的国家公园;3、用于自然特征保护的自然纪念地;4、通过有效管理加以保护的生境/物种管理区;5、用于保护和娱乐的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区;6、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管理保护区。

1995年,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贯彻养护为主、适度开发、持续发展的方针,对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60处,所保护的区域面积近13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5个、省级26个、市县级16个。

我国第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5个,即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海岸自然景观及海区生态环境;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红树林生态系;海南大洲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金丝燕及其栖息的海岸生态环境;海南省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珊瑚礁及生态系;浙江省南麂列岛海岸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贝、藻类及其生态环境。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海洋和海岸保护区通过控制干扰和物理破坏活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的生产力,保护重要的生态过程。

海洋保护区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遗传资源。

为了海洋物种和生态系能够持续利用,必须既保护生态过程,又保护遗传资源。

二、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一)海洋保护区的作用作为一种建立在海洋环境及其资源保护基础上、充分体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预防性综合管理工具,海洋保护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生物多样性海洋保护区使自然群落、营养结构及食物链免受人类活动的过多干扰,使原有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得以恢复和维持,保护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关键生态系统,使受威胁的、珍稀的以及濒危的海洋生物得以生存。

养护渔业资源海洋保护区通过在特定范围内禁止/限制捕捞和一切破坏性开发活动,有效消除意外捕获死亡率和环境破坏引起的间接死亡,保护重点物种产卵个体的丰度、密度和生物量,增加目标物种个体的平均大小和年龄,为产卵集群、索饵集群以及洄游集群提供庇护场所,并为脆弱物种的可持续利用和渔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可能。

海洋科学研究的基地海洋保护区通过控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作为一种获得环境本底值的实验手段,借助一定的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合理地评估复杂变化的影响程度和根本原因,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模式。

(二)海洋保护区的规划与选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一)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二)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四)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五)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区域。

此外,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

(三)海洋保护区的建设◆核心区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少经人为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或是虽然经过破坏,但有希望逐步恢复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

在核心区内,除经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管理部门批准进行的调查观测和科学研究活动外,禁止其他一切可能对保护区造成危害或不良影响的活动。

◆缓冲区缓冲区是指核心区外围一定面积的区域,只准从事科学研究探测活动。

在保护对象不遭人为破坏和污染前提下,经该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可在限定期间和范围内适当进行渔业生产、旅游观光、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等活动。

◆试验区试验区是缓冲区外围的区域,可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在该保护区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可有计划地进行适当开发活动。

(四)海洋保护区的管理制定海洋法律法规,例如:《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运用海洋科技,发展应用技术类及基础研究类科技,例如:CJ19区块海底底质调查与研究,利用海洋中上层鱼类开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海洋GPS 水汽遥感与同化方法研究。

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和范围由批准建立该保护区的人民政府划定,其具体位置和范围应标绘于图,公布于众,并设置适当的界碑、标志物及有关保护设施。

此外,规定“开展旅游活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保护对象,并严禁开展与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旅游项目”。

三、吸收借鉴海内外经验加拿大:加拿大制定了海洋水质标准和海洋环境污染界限标准,采取严格措施防止石油及有害物质流入海洋。

作为渔业大国,加拿大对捕鱼活动也有严格限制,禁止捕猎鲍鱼等珍稀鱼种,对本国渔业公司实行配额制。

为保护鳕鱼、大马哈鱼等珍贵的鱼种和鲸等海洋动物,政府更是投巨资建立了各种研究所和保护设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采用类似陆地生物圈规划的区划方法,把海洋公园划分为7个区域,即“一般利用”A区和B区、国家海洋公园的A区和B区、缓冲区、科学研究区、保护区。

其中“一般利用”区内除不允许进行采矿外,一些活动需经特别许可。

国家海洋公园的A、B和缓冲区管理较严格些,有些活动得到特许可以进行,其他活动均不得进行。

而“保护区”,即核心区内除经特许可开展科学研究外,一切活动均予禁止。

菲律宾:菲律宾政府为制止渔民采用炸药捕鱼等非法手段捕捉鱼类和滥采珊瑚礁,于1984年在阿波岛附近海域建立了海洋保护区。

几年后,这些资源逐步得到恢复。

目前,渔业捕捞量已增长了3倍,70%遭到严重破坏的珊瑚礁已得到了有效保护。

积极吸取经验,通过完善立法,提高科技水平,发展海洋科技,组织开展保护区内生态环境恢复和科学研究工作,开展有关海洋自然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协调统一。

结论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脱离不了海洋科技的发展,正确的保护理念的指导,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指引,明确的法律法规的支持,科学的管理方法的建设。

充分借鉴海内外海洋管理模式,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努力建设海洋强国是我们的重要战略目标。

海洋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面向管理、面向国防”,为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实现海洋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围绕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工作,使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海洋监测和海域管理业务的引领发展,海洋生态安全维护的技术保障,海洋综合管理的决策支撑,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服务,以及海洋资源环境领域国际谈判和磋商技术保障等六大能力显著提升,做到科学引领业务发展,有效支撑政府决策,切实服务经济社会,把中心建成具有行业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社会公共服务机构。

加强战略与政策法规研究,提高对海洋资源环境管控的决策支撑能力;强化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引领海洋监测和海域管理业务的健康发展;构建海洋环境灾害防治技术体系,提升海洋生态安全维护的技术保障能力;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力;强化服务产品开发,提升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和空间,提升对国际海洋环境事务磋商的支撑能力。

对于每一项主要任务,规划中还涉及了有关硬件建设、人才培养、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等方面的重点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