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美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合集下载

世界金融危机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环境

世界金融危机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环境

关键 词 :石 油 化 学 工 业 ;石 油 工业 ;石 油 炼 制 工 业 ;经 济 动 态 ;经 济 发 展 ;述 评
文章编号 :17 — 6 7 (0 0 -0 10 6 3 94 2 1 )6 0 l— 7
中图分 类号 :T 2 Q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献标识码 :A
石 油 化 工 行 业 的 发 展 是 内生 动 力 (‘ 因 ” ‘ 内 ) 以及 外 部环 境 ( 外 因” “ )两 大方 面 因素 共 同作用 的结果 。其 中 ,产 业 结构 、生 产规 模 、产 品种 类 、
部 环 境 因 素包 括 :石 油 供应 与 价 格 波 动 、国 际 经 济 与 贸 易 政 策 、世 界 石 化 产 业 发 展 趋 势 、我 国整 体 经 济 走 势 等 。 世 界 经 济 复苏 迹 象 明 显 。我 国 经 济 仍 将 持 续 较 快 增 长 ,我 国 海 外 油 气 资 源 拓 展 取 得 突 破 .产 品 国 内需 求 旺 盛 , 均 是 近 期 我 国石 化 行 业 发 展 的有 利 因 素 :国 际 石 油 价 格仍 将 高 位 震 荡 、 我 国 原 油 对 外 依 存 度 超 过 5%警 戒 线 并 0 将 继 续 提 高 、 国际 金 融 秩 序 尚 未 恢 复 、 国 际 贸 易 保 护 主 义 明显 抬 头 、来 自 中东 的石 化 产 品 的 巨 大 竞 争 压 力 等 则 对 行 业 发 展构 成 了挑 战 以上 这 些外 部环 境 因素 将 推 动 我 国 石 油 化 工行 业 进 人 一 个 新 的 发 展 阶段
消费量 连续 两年 下 降 ,出现 了 2 O世纪 七八 十 年代 两次石 油危机 以来最严 重的负增 长 随着世界 经济 逐步 回暖 .预计 未来几 年世界石 油需求将 转为 正增 长 。据 国 际能 源署 预 测 .2 1 0 0年全 球 石 油需 求 将

国际石油价格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系

国际石油价格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系

国际石油价格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系摘要:作为石油消费第二大国,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运行有深刻影响,而油价波动与汇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研究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特点以及其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对我国应对油价波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以上两方面进行粗略的分析。

关键字:国际石油价格;人民币汇率;美元汇率;正文:一、背景石油作为全球主导型燃料,目前约占全球能源消费的32.9%,它的价格波动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汇率。

基于BP发布的《2014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在2013年中国能源结构中,石油作为第二大消费燃料,占比(17.8%)达1991年以来最低值。

去年,中国石油产量增长仅为0.6%,远低于2.1%的十年平均水平。

中国原油加工量在2013年增长4.9%,达到960万桶/日,占全球总量的12.6%,仅次于美国的20.1%的占比。

笔者在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后, 发现二者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本文拟对石油价格(在此只讨论石油价格上涨情况)与汇率之间的错综关联进行初步探讨。

二、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因素中的汇率因素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其主要受供求因素和非供求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

市场供求因素是说表明石油的产量与消费量决定着世界石油价格的整体走向。

因为石油这种产品的特殊性,石油的供给往往低于需求,各国纷纷建立石油安全储备,美国、中国等石油消耗大国在大量需求石油的同时,加强石油安全的举措,加大了石油的进口量,人为地加大了对石油的需求,导致需求进一步膨胀。

因此,国际石油价格又不单纯是市场供求的行为。

非供求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政治因素,企业集团因素,国家石油储备量因素等等。

其中汇率因素十分重要,首先美元作为国际油价的基价,美元的升值与贬值直接关系到世界石油交易价格,通常国际油价与美元价格成反比例关系。

美元坚挺,则油价较低,美元疲软,油价则走高。

近年来,美元对欧元、日元、人民币等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持续下跌,也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从中长期视角观察美元地位的衰退趋势

从中长期视角观察美元地位的衰退趋势

中醋n:MAY 01,2021从中长期视角观察美元地位的衰退趋势美元地位的衰退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与国际政治经济权力结构变化引起的货币体系的重构以及国际金融体系转变密切相关,将会经历长期的博弈和竞争。

文《|3宇编辑/孙艳芳美元地位的衰退将是一个较为缓 慢的历史进程。

凭借美国所拥有的国际 政治经济权力的主导地位和制度规则 优势,美元仍将保持相对优势和较强軔 性。

但美元的优势地位已受到内外部多 重因素的制约,包括新的货币技术和生 态、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元贬值的预期以 及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等。

因此,重新审视美元地位的中长期 衰退趋势,具有现实客观意义。

美元仍能保持韧性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尽管市场和研究者对美元的贬值 预期较为明显,但美元的軔性仍然拥有 坚实的政治、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支 撑,其他主要货币短期内无法对其形成 替代。

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美国相对坚实的经济増长基 础和发展潜能。

尽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 的严重冲击,但美国经济借助史无前 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推动,很快得以修复,疫情中后期经济复苏 好于预期。

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 度,美国GDP因疫情大规模扩散实际 缩减9%,但到第四季度,经济已恢复 至-1.9%。

整个2020年,美国GDP达到 20.96万亿美元,实际缩减3.3%; 2021 年一季度复苏表现更加强劲,同比增速 或将超10%。

比较看,美国是发达经济 体中恢复最快、经济增长潜能最大的国 家,比欧元区、日本都更为强劲。

这主 要源于美国拥有相对坚实的经济増长基础和发展潜能。

一方面,美国通过建立广泛的国际贸易同盟来维系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主要商品结算领域的主导权;另一方面,美国拥有独特的人力资本结构和科研创新资源,美国R&D投入仍居世界首位,在高素质劳动力和高精尖人才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此外,美国还拥有规模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发达的资本市场等,有力支撑着其经济。

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

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

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国际经济形势的现状与未来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

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七个特点。

(一)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美国、欧元区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发展中国家经济呈相互带动、梯次发展的态势。

2007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近4%的增速。

美国经济稳中有落,2006年美出口额被德超越,信息化指标不及北欧,次贷危机使美经济优势不断被侵蚀和分解,其负面影响还在扩大。

主要西方国家面临工业化以来最强烈的外部竞争。

欧亚大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舞台。

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欧亚大陆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2%,累积财富总量是美国的一倍,2006年“新欧洲”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较2003年增加近一倍。

同时,占世界人口80%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进入较快增长期,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得到加强,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格局。

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30%。

(二)随着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推广,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业呈“爆炸式增长”。

巨额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和投机,不仅给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很大损害,发达国家也难独善其身。

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的最新报告,全球金融业的核心资产总额已达140万亿美元。

资本市场进一步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主体。

银行资产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42%下降到2005年的27%,金融资产进一步向发达国家集中。

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已平均跃升至330%。

“经济金融化”趋势一方面促进了全球资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投机性和风险性。

石油美元的回流、影响及政策建议

石油美元的回流、影响及政策建议

卡塔尔
委内瑞拉 阿尔及利亚
利比亚
3 O
8 0 4 0
1 O
6 0
1O 1 9 O
5 O
1O 1
10 4 1O 1
7 0
10 7
20 5 20 2
10 6
1O 6
20 7 20 9
20 4
20 2
1 8 O 20 4
20 0


4 0
— 5 O
30 5 20 8
20 9
章 0罐 j 。警I 7 静蓼 | 车 助
80 7 80 7
50 0
20 9 1 2 0
20 5
90 5 90 5
50 5
70 2 80 3
50 4
苏 ,新兴 市 场 经济体 和部
分 发展 中 国家 经济 增长 强 劲 。全球 经 济增 长从 总量 上增 加 了对石 油 、天 然 气
林 体 系” 的运 行 。 油美元 的使 用和 流 向对 国际 资 仅 20 年石油 出 口国的石 油净 出 口收入就接近 8 0 口石 05 00
本流 动 、国 际金融 市场 以及 世界 经济 格局 等都 将 产 亿 美元 , 超过 了 18 年石 油危机时的水平 ( 90 经通货膨
国 际 石 油 经 济 2 o8 1 o .
1 0
— 2 O
4 0
3 0
10 5
维普资讯
PL Y TD S OI UI 旺蟊固 CS E
表 12 0 -20 主要石油 出口国经常项 目收支情况及石油美元赢余 单 位: 02 07 亿美元
要 发 达 国 家 经 济 稳 步 复

2024年石油套管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石油套管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石油套管市场分析现状石油套管是石油行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它是用于钻井和油井生产中的管道,用于将石油从井底运输到地面。

石油套管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随着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长,这个市场还将继续扩大。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石油套管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的规模将达到xxx亿美元,并且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x%。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增加以及新的勘探和钻井活动的增加。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达到每天9000万桶,这意味着需要额外的石油开采活动并增加套管需求。

市场竞争和主要参与者石油套管市场高度竞争,主要参与者包括石油设备和服务公司,如哈里伯顿、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和沙伯基础科技。

这些公司提供各种类型和规格的石油套管,并通过创新技术和不断改进产品来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一些地方性和区域性的套管供应商也在市场上提供产品和服务。

他们通常在特定地区有竞争优势,并与国际公司形成合作或竞争关系。

市场趋势和挑战尽管石油套管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环保压力的增加。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高,石油钻井和生产活动面临着更严格的监管限制。

这可能对套管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因为环保要求可能导致一些钻井项目的取消或推迟。

另一个挑战是新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钻井和生产技术不断涌现,这可能对传统的石油套管市场造成冲击。

例如,一些新技术可能能够减少套管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石油套管供应商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技术发展,并做好应对措施。

市场前景和机遇尽管面临一些挑战,石油套管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前景和机遇。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特别是新兴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石油套管的需求也将继续增加。

此外,随着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活动的增加,石油套管市场还将受益于这一领域的增长。

国际石油价格及趋势预测

国际石油价格及趋势预测

Vol. 29No. 8Aug. 2007第29卷 第8期 2007年8月35中国能源国际石油价格及趋势预测赵振智,胡昌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 东营 257061摘要:国际石油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供求关系决定远期的价格走势,而政治事件等突发因素则直接干预影响近期价格。

本文从供给、需求、政治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对2007年国际油价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国际油价;影响因素;预测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55(2007)08-0035-02Abstract:International petroleum price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The relation between supply anddemand will decide the trend of forward price, but the political incident and other suddenly arises factors willintervene the price directly in the near future.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possible influences on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from supplies, demand, politics and some other aspects, and forecasted international oil pricein 2007 while considering actual factors possibly to impact on oil price of this year.Key words:international petroleum pric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ecast收稿日期:2007-07-05作者简介:赵振智,男,山东寿光人,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博士,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基于ARIMA模型的石油价格短期分析预测

基于ARIMA模型的石油价格短期分析预测

基于ARIMA模型的石油价格短期分析预测基于 ARIMA 模型的石油价格短期分析预测摘要2008年国际石油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起大落,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在上半年节节攀升,并在7月11日创下每桶145.66美元的历史昀高纪录;在下半年又迅速跌落,并在 12 月 5 日跌至每桶 37.94 美元,创 4 年来昀低水平。

在短短五个月内下跌了100美元以上,其走势“变幻莫测”。

国际油价从加速膨胀到泡沫破裂,对大到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小到企业、个人的决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正是基于石油的重要性,选择石油价格展开研究,作出一个计量经济学方面的探讨。

本文首先介绍了ARIMA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并以布伦特原油的现货报价为依据,建立 ARIMA 预测模型,昀后分析了 2009年国际以及石油行业的新的局势和动态,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石油价格的未来走势进行分析和判断。

这对于国家制定石油贸易策略、参与石油期货交易、企业科学决策都有着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石油价格;ARIMA模型;预测;时间序列模型I 基于 ARIMA 模型的石油价格短期分析预测AbstractIn 2008, the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marketplace has experienced big up and down, becauseof many factors, the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price climbed very quickly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2008, and created imal notes of history by 145.66 U. S. dollar per barrel on July 11. Butdropped also quickly and fall to 37.94 U. S. dollar per barrel on December 5, creating lowestlevel in 4 years. In just five months dropped by more than 100 U.S. dollars, the trend wasunpredictable. Accelerate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from the bubble burst. Largeto the world economy, political structure, small to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in decision-makinghave had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oil, choose to studyin oil prices, make a measurement of economics. The article firstanalyzes the impact of variousfactors in oil prices, and bases on the spot pricing of Brent crude oil, establishes forecastingmodel “ARIMA”. Finally analyze the interna tional oil industry, as well as a new and dynamicsituation, integrate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oilprices to analyze and judge. There is a big significance for the 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development of oil trade, to participate in oil futures, a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for enterpriseThe key words: Oil prices; ARIMA model; Forecast; Time Series Model II 基于 ARIMA 模型的石油价格短期分析预测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 绪论 11.1论文的研究背景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1.3 研究现状. 31.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42 时间序列的理论模型与方法概述. 52.1 时间序列模型的含义 52.2 随机时间序列模型52.3 平稳时间序列 52.4 时间序列模型的建模步骤92.5 预测评价中的其他指标 183 石油价格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203.1 石油价格构成因素. 203.2 石油价格短期影响因素分析214 ARIMA模型在石油价格中的定量分析 25 4.1 数据来源 254.2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25III 基于 ARIMA 模型的石油价格短期分析预测4.3 检查二阶差分的平稳性 274.4 模型的识别与定阶. 304.5 模型的检验. 354.6 模型的预测. 365 石油价格短期走势的定性分析385.1 世界经济表现385.2 供需形势变化385.3 欧佩克减产政策 405.4 美元走势分析415.5 地缘政治局势425.6 市场投机炒作425.7 小结. 42结论44参考文献. 45附录47致谢49IV 基于 ARIMA 模型的石油价格短期分析预测1 绪论1.1 论文的研究背景[1]2008年的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剧烈程度超出人们的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美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石油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及其在一国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国际石油贸易的规模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由于美元是国际贸易石油的标价货币,石油出口国的大部分石油收入是美元,因此这部分收入也被称之为石油美元。

石油美元有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

广义上的石油美元是石油和相关技术所得的全部外汇收入;狭义上的石油美元是石油输出国获得的石油收入,扣除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它是石油出口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上的盈余资金。

本文所讨论的石油美元是狭义上的石油美元。

一、石油美元的规模、国家分布及其影响(一)石油美元规模的发展石油美元的形成和规模扩张是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每一次国际石油价格上涨都会带来石油美元规模的迅猛上升。

石油美元规模的主要扩张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3-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油价从3.3美元提高到了11.58美元,产油国的石油收入也相应从1973年的350亿美元猛增到了1974年的1123亿美元,其经常账户的盈余资金则从66亿美元上升到683亿美元。

石油美元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使得国际金融界为之震动。

第二阶段,1979-1980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油价从1979年6月的每桶18美元,提高到1980年6月的每桶32美元。

随之,1980年石油输出国出口总收入达到了2976亿美元的高峰,经常账户盈余也达到1143亿美元。

在1973-1982年的十年中,石油输出国积累了4320亿美元的盈余资金。

第三阶段,2002-2008年,石油价格从2002年25美元/桶上涨到2008年的105美元/桶,导致了石油出口国贸易盈余的急剧增加。

据估计,2002-2008年间主要石油出口国石油美元盈余累计达到了23000亿美元以上。

同时,“石油美元”已成为加剧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1 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情况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ikipedia(截止到2008年底)(二)石油美元的国家分布石油美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各国的石油贸易,因此,资源越丰富的国家,石油美元盈余一般也越多。

表1 2002-2007主要石油出口国经常项目收支情况及石油美元盈余(亿美元)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07;IMF,国际金融统计,2007.由于石油价格的攀升,新产生的石油收入已经流入了全球金融市场,石油美元投资者已成为强大的市场主体。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石油美元投资者(包括政府和私人投资者)2006年所拥有的外国金融资产规模大约在3.8万亿(如图2所示),使其成为四大新兴力量主体(石油美元、亚洲中央银行、对冲基金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最大的一方。

图2 石油美元外国投资资产规模大约为3.8万亿美元资料来源: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跨境债权数据库;麦肯锡研究;媒体;Setser and Ziemba;专家访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分析。

(三)石油美元的影响石油美元的大量积累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一方面为产油国提供了丰富的资金,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使不同类型国家的国际收支发生了新的不平衡,国际储备力量的对比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同时,石油美元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石油美元投放到国际市场之后,一方面充实了国际信贷力量,满足了许多国家对长、短信贷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又造成大量游资在各国之间流动,时而投资于股票,时而投资于黄金和各国货币,导致股票、黄金和外汇市场更加动荡不定。

二、石油美元的主要流向及近期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石油美元的主要流向石油美元在全球金融市场中主要包括六类投资者,它们分别是中央银行、主权财富基金、政府投资公司、高净值个人投资者、政府控股公司以及私人公司。

但是,由于统计上的困难,大多数投资的去向难以计量。

本文主要讨论其中比较重要的主权财富基金中的石油美元流向。

表2 主要石油输出国主权财富基金规模(十亿美元)数据来源:德意志银行、摩根斯坦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SL、SWF Institute(截止2009年3月)作为一种政府投资工具,产油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增长和投资战略使得产油国政府部门成为国际投资团队中重要的一员。

大约有五分之四的产油国主权财富基金资产投资于海外市场。

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组合较为多元化,其中权益投资占到了一半以上,固定收益投资占到了四分之一,银行存款占到了15%。

产油国主权财富积极也投资于房地产市场,这一类型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市场。

绝大多数的主权财富基金以一种相对传统的方式来配置其投资组合,是相对保守的长期投资者,投资领域跨越不同的资产等级,往往通过外部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其投资组合。

这些基金较少进行直接投资。

但是,这些主权财富基金对短期资产回报的波动性有更高的承受力,也能在资产价格较低时买入,以适时提高市场所需的流动性。

目前,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主要表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1)在地理上主要关注OECD市场。

一些研究报告指出,产油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偏好有较高流动的性的市场,例如阿布扎比投资局、科威特投资局等公布的交易中,有80%是在OECD市场进行的,而美国仍然是主要的一个目标。

(2)在行业选择上,重视房地产和金融市场,避免敏感性行业。

根据多家研究机构的最新研究统计数据显示:1995-2008年6月期间,各国的主权财富基金的62%投向金融业,9%投向房地产行业,7%投向能源和基础设施,5%在技术行业,6%在服务行业,其他则占到11%。

主权财富基金投资通常回避交通、国防、航空等国家敏感性行业,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二)近期金融危机对石油美元流向的影响由于海湾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多年来一直都重视在发达国家(尤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投资,因此它们2008年的损失非常惨重。

摩根士丹利最近的一份报告预计,2008年初的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资产基数为3万亿美元,而约25%的资产损失(至少是账面上的)可能已使该数字降至2.3万亿美元。

桑巴财团(沙特阿拉伯第二大银行)对中东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多跟踪和研究,在一份录得海湾地区主要七大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科威特投资局、迪拜政府投资公司、卡塔尔投资局、沙特阿拉伯投资局.以及沙特阿拉伯货币局)的报告中,桑巴财团认为,七家基金截至2007年年底的资产总额为1.25万亿美元,但2008年预计将缩减为1.06万亿美元。

但随着油价的逐步回升,产油国的石油美元来源将会日益充足起来。

随着全球经济的下行,至少一些主权财富基金被迫更多地投资于国内而非海外市场。

短期而言,部分产油国主权财富基金正从西方股票市场转向本国市场,以增强当地市场的稳定性、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如图3所示)。

许多中东国家政府已经投资到国内的股票市场和银行。

例如,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不得不回防本国弥补财务空虚;科威特投资局也将资金撤回本国进行救市;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也开始购买上市银行股份以提升信心。

图3 主权财富基金跨国交易情况数据来源:Dealogic(截止到2008年5月)主观干预国际原油市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美元贬值促成这一行为的发生。

面对金融资产可能进一步恶化的危险,财力雄厚的产油国主权财富基金也纷纷考虑新的投资策略,转向大宗商品和能源市场。

随着这些基金转投商品和石油,预期这些市场将因为其大手笔的购买量而受到支撑。

石油价格的持续走低、全球石油需求的走低对于以石油资产为主的主权财富基金影响巨大。

根据花旗银行的测算,仅仅为了满足国内财政支出需求,油价就需要超过55-70美元/桶。

这意味着,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石油目的是为国家自救。

巴克莱资本研究院也认为一些主权财富基金正在通过上市交易基金(ETF)和一些结构性产品间接投资于石油。

国际原油价格脱离经济基本面的飞涨暗示了这种情况可能已经发生。

三、石油美元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动向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重新进入快车道,在未来的几年内,油价上升空间。

对于石油出口国来说,由于高油价导致的需求降低,会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新兴国家发展的需要达到一个平衡。

1.石油美元规模将继续增长基于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对于全球能源需求的研究,假设石油价格为每桶50元。

在该价格水平上,到2012年石油美元国家每年的净资本流出规模将达到3870亿美元。

预计由此将有1.4万亿美元的资产流入全球股票市场,另外8000亿美元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以及3000亿美元投资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冲基金以及房地产市场。

到2012年石油输出国总体外国资产的规模将达到5.9万亿美元。

如果未来几年石油价格平均为70美元每桶,流入全球市场的石油美元资本在2012年之前将以每年6280亿美元的速度更快地增长。

到2012年,石油美元外国资产总存量将增长到6.9万亿美元。

石油输出国将其大部分石油储备用于国内投资或者消费、替代燃料更为普遍或更广泛地使用高能效技术可能会减少流入全球金融市场的石油美元资本流的规模。

但是在未来几年内这两方面因素都似乎不太显著。

因此,石油美元投资者作为全球金融体系中日益重要的参与者的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2.石油美元投资者将进行长期投资并且承担更高风险大多数石油美元投资者还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石油美元投资者的一些资产组合中用于投资股票和另类投资的比例要高于其他投资者,但是他们仍然属于相对传统的投资者。

但是有证据显示,石油美元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已经开始转向更高风险的投资领域。

最近国际金融协会的一个研究表明,甚至连相对保守的沙特阿拉伯货币局都已经将其投资组合从银行存款转向了债券投资。

更具冒险精神的主权财富基金则利用衍生品合同来提高资产的风险水平,进而获得投资的高收益。

3.中东和亚洲之间的资本流动会进一步增加产油国主权财富基金正在扩大投资视角, 转战新兴市场。

随着石油美元财富的增长,我们将看到流动性转向这些地区,这一趋势可能加速这些地区金融体系的发展。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制度比较健全,它们对全球经济贡献度正在持续上升, 特别对GDP成长的贡献度达40%以上。

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它们将会成为推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从投资回报率方面来看, 成熟市场的投资回报率要远低于新兴市场。

有关调查显示, 2005年和2006年, 美国投资国际市场的基金平均回报率分别为11.5%和20.2% , 而投资亚洲新兴市场的基金平均回报率则分别达到19.9%和36.9%。

也正是这种较高的投资回报, 使得各类主权财富基金将它们的目光转向了新兴市场。

例如,挪威央行行长表示, 未来挪威央行将主要投资中国和印度, 其在亚洲的投资比例可能会超过在其他国家的投资。

卡塔尔政府首脑也曾透露, 过去两年间该国600亿美元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组合中, 美元资产的比例已经被削减了一半, 而其对亚洲等地区的投资有所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