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不同开放性骨折治疗方法疗效对比研究
开放性粉碎性颅骨骨折治疗方法比较

开放性粉碎性颅骨骨折治疗方法比较王皓【摘要】开放性、粉碎性颅骨骨折一直是临床的治疗重点,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治疗方式也由传统的一期清创,二期修复发展为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行一期修复的方法 ,且一期修复多采用自体骨和钛合金材料.本文主要比较了传统的手术方法与自体骨、钛合金一期修复手术方式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7(023)003【总页数】3页(P159-161)【关键词】颅骨骨折;一期修复;自体碎骨;钛合金【作者】王皓【作者单位】灯塔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辽宁灯塔 111300【正文语种】中文开放性粉碎性颅脑骨折是临床神经外科经常遇到的情况,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与工业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有显著上升的趋势,且多伴有开放性颅脑损伤。
开放性颅脑损伤是指各种因素导致头皮、颅骨及颅内结构同时损伤,并使颅腔与外界直接相通的一类疾病[1],在美国,该类颅脑损伤占全部颅脑损伤的10%,在中国,该比例则超过了17%[2],且仍在逐年上升。
开放性粉碎性颅脑骨折由于使颅腔与外界相通,打破了颅内原有的平衡,并易引起脑水肿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如何进行临床手术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改善预后及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一直是临床医生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开放性粉碎性颅脑骨折的传统治疗方法和一期修复手术作一简单比较,以期为进一步规范开放性粉碎性颅脑损伤的手术策略提供依据。
开放性粉碎性颅骨骨折的骨片由于外部原因可能受到污染而导致感染且难以复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一期彻底清创,摘除碎骨片,3~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进行颅骨修补术,以期降低一期手术的感染率。
由于颅骨长时间缺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颅骨缺损综合征,研究表明颅骨缺损时皮瓣松弛,导致颅内容物随体位变化而发生移动;大气压可直接作用于下方的脑皮层,甚至可以影响到硬脑膜窦内的压力,由于颅内生理平衡的打破而导致颅脑功能发生紊乱,引起相关的临床神经症状。
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为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实际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入住本院的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试验组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
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1.21±5.63)d,骨折愈合时间为(12.86±4.65)周,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为6.0%,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为6.0%,创面感染率为34.0%,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0%,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胫腓骨遭受暴力打击、压轧的机会较多,胫骨前内侧紧贴皮肤,因此,胫腓骨骨折以开放性骨折最为多见。
胫腓骨骨折发病率约占全身长骨骨折的5.1%[1]。
胫腓骨解剖特点独特,骨折后此处血液供应会受到严重影响,骨折愈合难度大,若临床医师治疗或处理不当,容易使患者继发感染、骨折成角等严重并发症。
胫腓骨骨折严重影响着机体的生活质量,给予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具有积极的医学意义。
临床上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众多,但疗效各异。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既便于医生观察、处理伤口,又能达到满意的固定要求,后期亦可进行适当调整,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本研究为2012年6月-2014年7月入住本院的50例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疗效颇佳,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6月-2014年7月入住本院的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00例,骨折部位畸形、肿胀,有压痛感、活动异常,均经X线检查确诊。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不同治疗方式效果观察

wo n ne to n o u inCo cuso :n elc ign i h st ec aa trsiso tbl y.e o l ain n ih u difcin a d n n no . n l i n I tr kn al a h h rce tc fsa it fw c mpi t sa dh o i i c o g r t ffa tr e o e , ih i h s u tbe te t n fte tr emeh d , s e il o n e me tfa t rs ae o rcue rc v r whc st emo ts i l rame to h e t o s e p cal frma y s g n rcu e . y a h y
E tra f ai i pea di h stecaatr t so W ijr ,a t it n t ssi t t a e o s p n xe l x t n i s l n t a h h rce sc f e nu b ds blya di i ut o r tsr u l o e n i o s m i i f y a i e i y
L o Z ILi n. HANG Hu- u ,LI n - h, A 0 Xio mig IYu mig ih a N Yo g s iLI a — n ,L — n
(h epe SHoptl f iguDir tZ aqn 5 6 7 , hn ) T eP o l’ si n h s c, h o ig 2 0 0 C ia aoD t i [ s at Obe t eT vsi t ee et o ieet p rt emehd i t aigo e ii b lr rcue. t - Abt c] jci :oi et aet f cs f f rn eai to r t p nt o ua atrs r v n g h f df o v n e n bf i f Meh
几种开放性骨折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

T h e Ho s p i t a l o f No . 9 2 3 9 0 Ch i n e s e P LA Un i t , Gu a n g z h o u 5 1 0 3 2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P u r p o s e : C u r r e n t l y t h e r e a r e m a n y t r e a t m e n t me t h o d s o f o p e n f r a c t u r e s . I t ’ S e x t r e me l y n e c e s s a r y t o c o m p a r e
t h e t i b i a t h a t we r e o p e r a t i v e l y t r e a t e d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1 1 t o D e c e mb e r 2 0 1 2 . Re s u l t s 4 8 c a s e s o f T y p e I f r a c t u r e w e r e h e a l e d 3 - 6
mo n t h s a f t e r f r a c t u r e a n d z e r o i n f e c t i o n .O f 3 6 c a s e s o f T y p e I I f r a c t u r e s t h a t t we n t y n i n e w e r e h e a l e d 3  ̄ 6 mo n t h s a f t e r f r a c t u r e , s e v e n n e e d e d s e c o n d a y r b o n e i mp l a n t a t i o n a n d t h r e e h a d i n f e c t i o n .O f 2 3 c a s e s o f t y p e I I I A f r a c t u r e s t h a t s e v e n t e e n we r e h e a l e d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不同治疗方式效果观察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不同治疗方式效果观察目的: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探讨其优缺点及适应证。
方法:16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加压钢板、外固定支架及交锁髓内钉三种不同的固定方法治疗,对比分析其疗效。
结果:三种治疗法在疗效(离床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发生情况及伤口感染情况)上有显著性差异,加压钢板离床下地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最长,伤口感染、骨不连发生率最高。
结论:三种治疗方式各有特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以达到最好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perative method in treating open tibiofibular fractures.Methods:One hundred and sixty-six cases which were stabilized by three different management:steel plate,external fixation and interlocking nail respectivel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Three method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on four aspects:the time of early active moment,the time of fracture recovery,nonunion and wound infection.The method of internal fixated with steel plate had the longest time of early active moment and fracture recovery,the highest rate of wound infection and nonunion.Conclusion:Interlocking nai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bility,few complications and high rate of fracture recovery,which is the most suitable treatment of the three methods,especially for many segment fractures.External fixation is simple an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w injury,bad stability and it is suit to treat seriously open fractures.Steel plate is stable, and It is a good choice for nearby joint fractures ,but high rate of infection and nonunion must to be considered.[Key words] Tibia and fibula;Open fractures;Operative treatment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多见,约占13.7% [1],而开放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也是胫腓骨骨折,随着交通车辆的增多,其发生率也日渐增多。
3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u e o h uma o d a t rt ln c l t il . Th o rsfr r e t i r h ii ci ia ra s s e c mmit e O l te l
2 Av u cJ, s e Do g d Dig o t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d p e itv a — o a Go s c I , u a os M. a n s i n r d c i e v l
H f a t c c i ir l n t d p o en a tb d e n r e t i e o n i y l ct u l a e r t i n i o is i h u ma od — c i a t rts a s s e t cl e a u e r v e r h ii : y t ma i i r t r e i w.An e m s 2 0 t n Rh u Di , 0 6, 6 ( : 4 — 5l 5 7) 8 5 8 _
和 B淋 巴细 胞 的活 化 , 使 C 4 能 D T细 胞 数 目减少 , D T C8 淋 巴细 胞增 多 和 自身 抗 体 产 生 减 少 , 炎 性 细 胞 因 子 水 平 使 降 低 , 疫 应 答 过 程 在 多 个 环 节 上 受 抑 制 [ , 而 发 挥 对 免 6从 ] R 的 治 疗作 用 , 目前 治 疗 RA起 效 较 快 , 效 较 肯 定 和 A 是 疗
v l e o n i y l ir l n t d p pt e a tb d a i n swi a u f t c ci c t u l a e e i n i o y i p t t t a — c i d n e h
两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术后1 周时所 有患者均有中等量至大量骨痂形成 。 2 单臂外 固定支架组术后 4周 2 例 患者 出现 少量 骨 4 痂, 术后 8 2 例 出现骨痂 , 2 时所有 患者 均有 周 6 l周 中等量至大量骨痂形成 ( 见表 2 , ) 两组差别有统计
其 中男 4 例 ,女 7 ,年 龄 1 ̄6 岁 。 4 例 9 2
C C nt n o s n bi e e p si i e ai - 1 o i n u a d lv 1 o tV r
收稿 日期:2 0 — 8 1 0 7 0 — 3
责任 编辑 :谢
丹
两种方法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 比较
谢育光 林运 贤 陈俊 枢 广东徐 闻 5 4 0 210 徐闻县人 民医院骨科
20  ̄ 07
第 l卷 3
第2 期 ( 2 半月刊)
例 ,女 1 ,年龄 1 ~6 7例 8 5岁 。9 3例患者 中 4 2 例采用交锁髓 内钉 治疗 , 中男3 例 , 1 例 , 其 2 女 O 年 龄 1 ̄6 岁; 8 5 其余 5 例采用 单臂外固定支架 治疗 , 1
症发生率 ,术后疗效评价采用 J h e  ̄W u 胫骨 骨 折平 均愈合时 间为 ( 3 2 onr rh 1 . 7±3 9 )周 ,两组 差 .8 别无统 计学意义 ( 尸> 0 0 ) . 。 5 干 骨 折 评 价标 准 ( 表 1) 见 。 13 统计 学方法 .
[ ] 赵 兰. 8 无创正 压通 气 高危人 群 的通 气策略 [] 中国呼吸 与危 重监 护杂志, 04 3: J. 2 0, 1 9 O
Med 99 , , 8 27 :1 1 05 1
[ ]K s w k , S o r w A B ,C r e o . 7 o o sy JM t r o a l t n S
四种方法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疗效比较

临床 资料 :9例开放性胫腓 骨骨折 患者 , 5 例 , 3 8 男 3 女 6 例; 年龄 :6 7 岁 , 1 ~ 4 平均 4 岁 ; 5 损伤原 因为坠落伤 1 例 , 3 交
通事 故 4 8例 , 物 砸 伤 1 , 器 伤 l 。按 G sl 重 6例 机 2例 uto i-
理 的重 点是早期清创 , 闭合 伤 口, 复位 固定 骨折 , 保证 骨折表 面 的软组织 修 复。 由于胫 骨前 内侧面 软组 织 覆 盖少 、 运 血
( . ±17个 月 , 间 比 较 无 显 著 差 异 ( 均 >0o ) 4 3 .) 组 P .5 。A 组
合 。外 固定 支架 的应用 , 方便 换药 , 既 观察病 情 , 因固定针 又 远离骨折端 , 骨折部位 不需 切开 , 对骨 干及骨 折部 位血循 环
离, 不损伤骨折处 软组织 , 不剥 离骨膜 , 充分保 留骨折 断端 血 供, 骨折 愈合 快。另外 普通外 固定在骨质疏松 的区域不能提 供足 够的把持力 , 以会发生螺钉松动 。螺钉松 动导 致稳定 所 性 的丢失 , 而发 生骨折再移位 。锁定钢板螺钉 头被 锁扣与 从 接骨板 固定 。锁定 螺钉 与锁定 骨板结合 成为 一个 牢 固的骨 折块被稳定 的 固定 。本 组 3 l例病 例二 期 愈合 3例 , 中 2 其 例发生局部皮 肤坏死无骨外露 。l 有骨外 露 , 经伤 口搔 例 后
差, 清创 或固定时应避 免过 多剥离 骨膜 , 以免 造成 骨的 血运
A dr n分类 I型 l 例 、 ne o s 8 Ⅱ型 2 例 、 4 Ⅲ型 2 例 、 9 Ⅳ型 1 。 8例
治疗方法 : ①跟 骨牵 引加 夹板 固定 1 ( 6例 A组 ) 。为 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不同开放性骨折治疗方法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开放性骨折效果。
方法对我院的9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Ⅰ型24例术后2~5个月内骨折经愈合,且无感染发生。
22例Ⅱ型患者,16例2~5个月骨折愈合,4例Ⅱ期植骨,2例感染。
14例ⅢA型患者,9例3~6个月骨折愈合,4例Ⅱ期植骨,4例感染。
16例ⅢB型患者,10例4~9个月愈合,6例患者进行Ⅱ期游离植骨,3例感染。
14例ⅢC型损伤,9例Ⅰ期截肢,5例患者经多次植骨后5~9个月愈合,2例发生感染。
结论胫骨开放性骨折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法利于患者康复,外固定支架方法是治疗ⅢB、ⅢC型的开放性骨折的首选固定方法,非扩髓髓内钉法是治疗Ⅰ、Ⅱ型及ⅢA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标签:开放性骨折;胫骨骨折;治疗方法
凡骨折时,合并有覆盖骨折部位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的损伤破裂,使骨折断端和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高速工具的使用,所造成的开放性骨折日趋严重,病情越发复杂、治疗更加困难。
开放性骨折按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方法anderson-Gustilo的分类法分为三型,但在第III型开放性骨折中又分为三个亚型。
下面以临床胫骨开放性骨折为典型案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0例开放性胫骨骨折中男性59例,女31例,年龄14~80岁,平均年龄(43.9±9.2)岁;左侧32例,右侧39例,双侧19例;致伤原因:交通伤28例,坠落伤24例,摔伤38例,按Gustilo分型,Ⅰ型32例,Ⅱ型26例,ⅢA型16例,ⅢB型10例,ⅢC型6例。
均为胫骨开放性骨折。
1.2方法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既要保证骨折的愈合,又要避免伤口的感染,还要尽快地恢复肢体的功能。
这一直是创伤骨科的难题。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包括:清创、骨折固定、伤口闭合及抗菌素的应用等几个主要方面。
清创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基础,彻底清创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彻底切除污染的创面、失活的组织和异物,清洗干净后将创口闭合,可以避免发生感染。
遗留少数细菌通常能被健康组织消灭。
选择正确的固定方式稳定骨折,骨折的固定方式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包括钢板螺钉、非扩髓髓内钉、外固定支架。
Ⅰ型按闭合骨折处理;Ⅱ型及Ⅲ型骨折就诊时间大于伤后6h,软组织广泛污染的患者,一次清创清除所有坏死和失活的组织,在20~70h内反复清创,同时延迟伤口的闭合,其中有骨缺损的患者需给予一次或多次植骨。
2结果
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0~56个月,平均40个月,见表1。
3讨论
目前针对胫骨开放性骨折的固定方法很多。
本研究对临床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不同固定方式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钢板和螺钉内固定的固定方法较为牢靠,不易发生骨折的再移位,术后患者基本没有畸形出现,有利于患者的尽早康复。
该方法的不足是手术的时间长,且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对骨膜及其周围的软组织进行广泛的剥离,这损伤了伤口部位的组织,很容易导致骨折部位血液循环不畅及较小的骨碎片发生游离,最终导致骨死,这极大地影响了骨折的愈合,同时骨折内固定的钢板使表面皮肤的张力加大,这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及关闭,并可能抑制软组织或皮肤的坏死,导致钢板的外漏[1]。
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领域内被很广泛的应用,该种方法对软组织的伤害较小,对骨折端的血运无明显的影响,且骨折的固定比较牢靠,同时该种方法可以使外露的骨不再受伤害,是治疗开放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2]。
外固定支架和非扩髓带锁髓内钉对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的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发生感染的几率较为接近。
但外固定支架组愈合时间较长,一般是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法的1.5倍[3]。
髓内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内夹板的作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治疗,该方法是对骨干骨折治疗的有效的固定方法。
非扩髓髓内钉法操作比较简單,手术所需时间短,同时由于其直径不大,这十分有利于骨对内膜的血循环保护并有效的预防感染,极大地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Ⅰ、Ⅱ型及ⅢA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外固定支架方法是治疗ⅢB、ⅢC型的开放性骨折的首选固定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快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5(2):287-290.
[2]段祥林.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型不稳定骨折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26(3):297-298.
[3]黎文.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2):91-93.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