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与描写的区别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课件-叙述与描写-第一课(测评课)-部编版(共23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课件-叙述与描写-第一课(测评课)-部编版(共23张PPT)

课程介绍
3. 实例分析
母爱就是一幅水墨画卷,洗去铅华,留下清新;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歌谣,婉转悠扬,浅吟低唱; 母爱就是一缕和煦春风,吹去寒冬,带来温暖。
课程介绍
老师猛地挺直了身子,右手高高举起,快速 地抡了一圈,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弧线,手掌重重地 落在桌子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桌子都被震 动得晃了几下,只见那手掌摊开,因为用力过度, 微微发红,手背上的青筋都凸显出来,看起来更像 是一座矮矮的山丘上布满了高高低低的青草堆。
课程介绍
实战指南针 口号:实战指南针——看谁最认真 环节介绍:专门安排给同学们的写作训练时间
课程介绍
作业点将台 口号:作业点将台——谁是小天才 环节介绍:作文成果的展示环节
测 评
课程介绍
三味书屋
代一尼 戴一妮 戴旖旎
取班名
同学们了解咱们《形式仿写》课程吗?你能在 这里学到些什么?
炼字
举个例子:一( )清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 词语。
一口清泉;一潭清泉;一汪清泉;一泓清 泉;一掬清泉……
课程介绍
二拍:北海真美呀,绿树、红花、碧水、白墙。 三拍:北海真美呀,树葱郁、花烂漫、水碧绿、墙洁白。 四拍:北海真美呀,绿树葱葱,鲜花烂漫,湖水清澈,白墙 隐现。
专业版学前测评
师生介绍
师生介绍
猜谜语
九十九 猜一个字 (白 )
大白老师
课堂公约
课堂公约
你认为来阳光喔上课应该注意些什么? (课前,课中,课后)
班级公约
课前 课中 课后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形式仿写
一炼字 二句式仿写:对联、歇后语、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句式仿写 三篇章结构仿写
课程介绍
2.学习展望

第二讲 描写与叙述

第二讲 描写与叙述

第二讲描写与叙述一、回顾,我们修改了,你觉得写得怎么样呢。

这不是错觉。

早上,闹铃搅了我的美梦,把我拉离睡眠之神的怀抱,我极不情愿地睁开眼,强迫自己离开温暖的被窝,边打哈欠边完成穿衣洗漱吃饭等规定动作,这一整套工序下来,我也清醒了不少,于是强打着精神拎包出了家门。

我慢慢地蹭到楼下,推开单元门走了出来,环顾四周,楼前还是和往常一样,行人寥寥无几,道旁的路灯照亮了两边的矮松,冷风一吹我不禁打个寒颤,下意识的拉了拉拉链。

我抬头看看天,愣住了,那墨色的天空中半圆的月亮高挂,和昨晚我回来时一样,这,不会是晚上吧?晚上放学了,我拖着疲倦的身体走回单元门前,感受着身边的冷风,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看了看周围,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会那么熟悉,这凛冽的寒风,这墨色的天空,这高挂的明月,这街边的路灯还有那寥寥无几的行人,和早上的情景如出一辙,我愣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笑了笑,低声说:“这不会真是早上吧!”把两句话,写成早出晚归的学习情境,写得不错。

写得洒脱,流畅。

细节描写很到位。

在风中拉了拉拉链,圆月、行人,矮松,场景丰富。

后面的心情描写。

这凛冽的寒风,这墨色的天空,这高挂的明月,这街边的路灯还有那寥寥无几的行人,和早上的情景如出一辙。

并且少了口语,使用了书面语言,所以觉得写得很好。

当时我看了的感受是,如果都能写成这样,你就不必学写作文了,以后心情和感悟在多些,就可以了。

《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其大意是: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

说的是: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

有感而发,心思要细腻。

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生活需要多种口味,就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也写得不错。

但看你其他的写事情类的日志,给了我信心,觉得还需要提高。

小的时候,我们都喜欢画画,画一个歪歪扭扭的人像——一个圆圆的轮廓,两个小黑点代表眼睛,一道弯弯的弧线就代表鼻子,画个月牙形,那就代表一张嘴。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描写景物》说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学习描写景物》说课教学课件
已逝去的童年,洗尽铅华后是青春绽放的光彩。正值青春年华的 我们,要好好把握时光,回忆往事时才不会留下遗憾。
作者是以什么顺序来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的?又是怎样将自己的 经历描绘得如此生动具体的?请结合具体例子说一说。
作业练习
为自己的小传做一个顺序列表,体现出自己成长历程中 的关键事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间
事件
“我”的性格特点
1.这是一篇_______ 2.你从这个文段中了解到贾平凹先生的哪些基本信息及怎 样的性格特征? 3.什么是传记?
1.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 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地编排、 描写与说明而成。从传记记述的对象来看,是为别人作传,二是自传。 如果是为别人作传,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记述普通人,二是记述名 人。
1
2
3


















明确概念
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号“平娃”,理想于顺利;我 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 见也。
生于1953年2月21日,孕胎期娘未梦星入怀,生产时亦没有 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甚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 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贵发达?
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 长却清秀。离家10年季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 见江东父老”之愧。
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弄文学;苦于心实,不能仕 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执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若问出版 的哪几本小书,皆是速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如此而 已。

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ppt课件

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ppt课件
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开放性题目
考查角度比较灵活;谈 看法、读启示、读体验、谈 做法等等,内容大多与我们 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学 习实际密切相关,应该说, 每个考生都有的可说,但要 说好却不容易。
部分是“画龙”,而议论、抒情部分则往往是“点 睛”。抓住“睛”有助于抓住中心。 • 4.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目能传神,文 章的题目总能或隐或显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所以 要注意分析题目。 • 5.分析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你只要分析出该文是 在何种背景下写的,中心也就呼之欲出了。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 关于“中心”的考查方式是:把文 章中心的理解与同学读文章获得的 启示和对中心的认识结合起来考察, 是对把握中心的间接考察,深层考 察,所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至关重 要。
• 作用: •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便于作者抒发感情,
表明观点。 • 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 第三人称:自由灵活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什么叫描写?描写有什么作用?
•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 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 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第十二章-叙述描写与说明课件

第十二章-叙述描写与说明课件
不存在第三人称:引入“你”的文章(散文、诗歌 等),是表达感悟。有时是作品中的人物,有时候是读者。 如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七点 五十四分。
人称转换的几种情况:
△“我”与“他”交互使用:如《祝福》
△多元第一人称:人物轮流做叙述者,轮流坐
庄。实际是“第一人称”,但取消了多种视角
2、社会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是时代背景及人物生存环境的综合,包括政治、 经济、文化环境,风土人情、人际关系、社会风尚、习俗、 住宿陈设等等。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七点 五十四分。
(1)社会环境是人物性格、故事、矛盾冲突等一切赖以存在 的基础,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恩格斯强调“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人物”。没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就没有“蒋介石” 这个人物,没有文革,就没有“四人帮”。
另外,人的外部表情、动作、语言能从侧面表现内心 世界,景物描写可烘托内心世界。
注意: ① 心理描写更符合生活的真实,符合特 定环境,符合人物个性。② 新闻及纪实类文章,慎用 心理描写。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七点 五十四分。
4、语言描写
即文章中人物讲的话——言表心声 言表心声:直接反映,曲折反映。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七点 五十四分。
二、叙述的人称
即叙述主体的人称:作者的立足点、观察角度、口气。 (一)第一人称(单向视角): “我”、“我们”——当事人、见证人。日记、书信、游 记、回忆性文章、报告文学等实性文体中的“我”——作者本人。 小说,一般不看作本人,是叙述者或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如《孔 已己》、《在悬崖上》《最后一课》 《海岛女士兵》。 在作品中,“我”有轻重之分,有的起连接的作用,有 的是重写人物。 优点:1、亲切、自然有真实感。

描写技巧与叙述技巧的区别

描写技巧与叙述技巧的区别

描写技巧与叙述技巧的区别
描写技巧和叙述技巧是写作中常用的两种手法,它们的区别如下:
1. 描写技巧是通过详细、具体的描绘来让读者感受事物的外貌、色彩、形状、质感、声音等,从而产生美感或直观感受。

描写技巧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感知事物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例子:
夜幕降临,星星在无云的天空中闪耀着稀疏的光芒,宛如散落的钻石。

微风吹过,带来阳光的余热,温暖了皮肤的每一寸。

街道两侧的梧桐树上,叶子探出稚嫩的新芽,随着风摇曳起舞,仿佛幸福的天使在欢快地歌唱。

2. 叙述技巧是通过逻辑、明晰的叙述来让读者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人物的心理活动、情节的起伏变化等。

叙述技巧通过连贯的语言和合理的结构,使读者能够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故事的主线,提升作品的可读性。

例子: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红带着期待的心情走进了新学校的校门。

她看到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站在教室门口迎接每一个孩子。

老师向他们介绍了校园环境和学习规则,让他们感到温暖又踏实。

接下来的课堂上,小红积极地参与讨论,与同学们互动交流,渐渐地融入了新的环境,收获了友谊和知识。

总的来说,描写技巧注重展示事物的形象和感知,追求艺术上的美感;而叙述技巧注重传达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强调逻辑思维和叙事的连贯性。

两者在写作中常常相互结合,用于刻画人物、绘制环境、描绘场景等,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高中英语《新高考读后续写指导 --- 叙述与描写》公开课优秀课件(经典、完美、值得收藏)

高中英语《新高考读后续写指导 --- 叙述与描写》公开课优秀课件(经典、完美、值得收藏)

叙述和描写都是记叙性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 叙述(narration)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录下来,主要用来交代人物活动
和事件经过,开展情节。 描写(description)则指通过各个感官的细节描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
人物、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一篇动人心弦的记叙文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描写,一篇恰当的读后续写 也离不开适当的描写。在读后续写中,要进行恰当的细节描写,选取典型 或关键情节、人物与场面辅以对比等修辞技巧进行细节刻画,用具体的细 节描写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人物形貌及内心世界。
【优点】1. 故事的逻辑性、完整性和衔接程度没有问题 2. 描写与叙述共进
在续写中,要有叙述意识,也要有描写意识。描写和叙述是共进的。 叙述的存在能很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描写细节也同样不可或缺,它 能使写作更有画面感。因此,“双节”(描写的细节和叙述的情节)达到 共进是读后续写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⑥ When he was taking a shower, a brilliant idea suddenly crossed
那么,如何使平淡的叙述句子转换成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子呢?
用语言描述出形象、具体的场景,使读者阅读时浮现出电影般的场景。
① 分解动作,增添画面;
Suddenly, a boy ran around the corner and crashed into me before I
could jump out of the way. As a resul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ashing to “Thats perfect! ” said I, holding the gift, “Mom's gonna love it, right?”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课件:化叙述语言为描写语言PPT-附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课件:化叙述语言为描写语言PPT-附教案
语言效果﹕形象、生动,使人如见 其状、如闻其声。
5
模仿练习
1、黄昏,西天出现了晚霞。
2、我这次考试不及格,爸爸看了试卷非常生 气,妈妈没说什么,心情似乎很复杂。
3、写一种自己熟悉的活动或劳动的 情景,要求准确细致的描述出这种活 动或劳动的具体过程,动词应用要准 确,语言生动形象。
6
善用修辞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 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 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 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 下来。
《桂林山水》
7
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 到这里我却叫不出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 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 还穿着绣花鞋。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 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 的小蝴蝶——他们很热情地落在客人身上。 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
《 林海》
8
生活是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 笑; 生活是美酒,会喝的说它甜,不会 喝的说它苦;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 也有平平仄仄; 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 忧伤,也有激昂欢乐。
不过这是后话,眼下还是想想怎样去面对 家长会吧。哼哼,总有一天数学会在我脚下俯 首称臣的,等着瞧吧!想罢,我不由地握紧了拳 头。
16
学学以下的方法
化叙述语言为 描写的语言
善用修辞 适当幽默 巧用佳句
17
习作布置
以“热爱祖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2、内容具有真情实感。
家长会又如期地来了,此时我的心没有“气蒸 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澎湃,也没有小兔似的乱 跳,一切都是那么的风平浪静。秋日的阳光仿佛绽 放的菊花,缕缕温暖着我。 路上风景正好,伴我踏 上新的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类:叙述
2.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学习很好,人一点 也 不自私。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羚羊木雕》) 第2段话是对万方和“我”关系的概括性交待,是叙述。 3.风忽然大了,柳条吹动起来。 第3段话只是告诉人们,柳条在风中被吹动,到底怎么动, 末作具体介绍,没有形象感,是叙述。
区分叙述与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4.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窗中,呜呜作 响,冲蓬隙向外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5.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 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叙述有3、5;描写有1、2、4)


方法一:应用对象的不同 方法二:形象感不同 方法三:语言特色不同
方法三:语言特色不同
描写,要突出描写对象。用比喻、对偶、拟人、反复、排比等修辞手 法较多,语言生动、形象。叙述,一般不用修辞手法,语言简练、朴 实。
当堂检测:下列语句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哪些是叙述,哪些是描写?
1.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3.邓稼先他们含辛茹苦地工作到1959年,就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 的轮廓勾画出来了。
《叙述与描写的区别》
执教年级: 九年级
所属板块:《了解叙述的表达方式 》
学习目标:
区分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并 能体会其作用。
提问:文章的表达方式 记 叙,描 写,抒 情,议 论,说 明
判断下列文段的表达方式
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 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 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背影》) 2.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学习很好,人一点 也不自 私。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羚羊木雕》) 3.风忽然大了,柳条吹动起来。 4.风忽然大了,那半天没动的柳条象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 飘洒的摇摆,枝条象长出一截儿来。(《骆驼祥子》) 5.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 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 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 一根头发都在微笑!(《王几何》
怎样区分叙述和描写
小组合作,探寻方法
第一类:描写
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 子。„„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 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背影》) 第1段话是对父亲动作细节的描写,刻画了父亲攀栏杆的艰难情景。 4.风忽然大了,那半天没动的柳条象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的摇摆,枝条 象长出一截儿来。(《骆驼祥子》) 第4段用了拟人、想象的手法,把柳条的动态再现了出来,给人的形象感非常强, 是描写。 5.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 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 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王几何》 第5 段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王老师和蔼可亲的外表形象和 老师笑的姿态之特别,让人忍俊不禁。
怎样区分叙述和描写
方法一:应用对象的不同
叙述的作用,一般用于对人物身世、地位、经历等的介绍,对事物 的发生、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变化的经过的交待。描写主要用于对美的风景、人物 的 形 象 、人 物的 内心世 界以 及人物 的语言 、动 作和物 体的状 态等 方面 进行刻画、描摹。
方法二:形象感不同
描写,是对人和事物的描摹,重视原来的模样、状态、情景, 常 常 要 绘声 绘色 ,给人 以身 临其境 的感觉 ,形 象感强 。叙述 只是 交待 人和事物的经历,缺乏描写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形象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