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套管粘扣和泄漏失效分析综述

合集下载

石油套管滑脱泄漏失效分析与预防

石油套管滑脱泄漏失效分析与预防

故, 为 了减少事故 的发 生, 本 文通过现 场操作 因素和 结构尺寸精度 对滑脱、 泄漏失效的原 因进 行 了分析 . 并提 出了 预 防措施
及建议。
【 关键词 】 石油套 管; 滑脱; 泄漏 ; 失效分析 ; 预 防
石油 套管 是一 1 3井使用 的最关键 的物资之一 ,它不仅 : 关系到一 口井施工的成功与否 ,更关 系到一 口井 的使用 寿 命、 效益 , 石油套管投资 巨大 , 一旦发生失效事故 , 直接经 济 损失动辄 达上百万元 , 间接 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 甚 至会 引起 整 口井 的报 废 。
结构及尺寸精度 因素包 括两个方面 :一是用 于制造套 管的母管本身精度如何 ;二 是在加工螺纹 以及 在随后上紧 接箍的质量如何 。 A、 套 管母 材的轧制精度主要包括外径和 内径尺寸不 圆 度、 壁厚不均匀 以及直线度 。当内径尺寸过小或者不圆度过 大( 有些是 受外界载 荷引起 的面部变形 ) 时, 会 发生 通径不 过、 下井后造成在套管 内作业 困难 。当管体外径过大 、 壁厚 不均度过 大 、 不 圆度大 以及管体存 在一定弯 曲时 , 在加工螺
测 度 与 分 析
ED UY U FEN X
石油套管滑脱泄漏失效分析与预防
孙 健 ( 中石化胜 利 油 田物资供 应处 山东
【 摘
东营
2 5 7 0 0 1 )
要】 石油套 管质量关 系到一 口井施 工的成败 , 决定着一 口井的使 用寿命 , 现场 经常会 出现套管的滑脱 、 泄漏失效事
合不佳 , 特别是轴 向间隙 ( 锥度与螺距 ) 较大 , 旋扣后齿 面接 触应力易形成不均匀分布 , 从而引起粘扣及滑脱。c 、 螺纹其 始扣倒 角存在棱边或毛刺 ,旋合 时棱边或毛刺划 伤配对螺

油田套管事故分析B[1]..

油田套管事故分析B[1]..

案例15:92年4月27日,中原油田钻井三公司在吐 哈米3井下比利时Φ244.5(9-5/8")×10.03mm N80LTC套管时,下到116根时发生脱扣。分析结 论认为,导致套管失效的直接原因是外螺纹损伤。 另外,井队未配备扭矩仪,上扣扭矩偏大。
17
图9 5-1/2"J55套管撞击到 平台造成滑脱
19
案例18:西南石油管理局川孝370-2井在2000年7 月15日,下Φ139.7×7.72mm N80长圆螺纹套管至 2754.29米,循环处理泥浆后,上提套管准备作封井 口锥挂,悬重自44吨升至88吨时,井内套管自井口 向下第20根从现场端滑脱。分析结论认为,主要原 因是上扣时发生严重粘扣,使其连接强度降低所致。 发生严重粘扣的主要原因是现场操作存在问题,套 管本身抗粘扣性能较差也有一定影响。
15
案例13:新疆石油管理局在呼20089井下日本 Φ339.7mm×12.19mmP110偏梯形螺纹套管。由于 井口连接装置为圆螺纹连接,故油田管子工具公 司用同规格同钢级套管加工了一支双公短节作为 联顶节使用。固井中联顶节上端接箍与套管外螺 纹连接处脱扣,造成落井事故。分析结论认为, 由于选用了连接强度低的短圆螺纹接头,将N80 接箍与P110管体外螺纹相连接,其螺纹连接配合 不到位,最终使套管接头连接强度低于正常固井 时套管所承受的载荷而发生事故。
图11 13-3/8"接箍在下井 前被撞扁
图12 5-1/2" N80套管外 螺纹粘扣形貌
21
套管滑脱事故主要是API 圆螺纹接头,失 效的原因有螺纹公差不合格、下方套管速度过 快而撞击井口、以及螺纹发生粘扣等,这些因 素降低了接头的连接强度。
关于API 圆螺纹接头套管的滑脱问题,在 “九五”期间开展了“圆螺纹套管滑脱原因及 影响因素的研究”科研项目。研究证实,螺纹 公差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图13)。建议在套 管柱拉伸载荷较高时选用API偏梯形螺纹接头 或特殊螺纹接头。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
近年来,板桥油田油管漏失事故频繁发生,给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采取措施。

造成板桥油田油管漏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不合理:油管的设计和施工不符合要求,导致管道制造缺陷、接头失效和压力
超载等问题。

2.设备老化:油管设备长期使用导致腐蚀磨损、松动和漏洞,对油管运行安全构成威胁。

3.管理不规范:油管的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漏失检查和应急预案不完善,没有及时
发现和处理问题。

4.外部因素:恶劣天气、场地施工条件以及非法活动等外界因素对油管的破坏也是原
因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以下措施:
1.严格落实油管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确保油管的质量和安全性。

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发现和处理设备问题。

3.完善油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管理流程,加强漏失检查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
落实。

4.适时对油管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油管抗腐蚀和性能。

5.加强对外部因素的管控和防范,确保场地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总之,要遏制板桥油田油管漏失现象,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来加强油管安全建设。

只有保障油管安全,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石油套管失效分析

石油套管失效分析

油井管都是靠螺纹连接,因此,对油井管的丝扣除要求强度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气密性和耐用性。

目前,在油气田开发中占开发投资大部分资金的油、套管损坏相当严重,给油气田开发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其中连接螺纹即套管接头是整个套管柱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套管损坏中,由于油、套管接头破坏及密封失效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螺纹扣牙的失效形式套管接头螺纹扣牙在多种载荷作用下的连接强度,主要指扣牙抵抗以下破坏形式的能力:(1)跳扣:外螺纹在轴向力作用下从内螺纹中跳出,而很少破坏扣形;(2)断扣:管的端部的完整扣处断裂,一般管的端部完整扣处强度最低;(3)螺纹扣牙剪切:扣牙在剪力作用下从扣体上剥落;(4)屈曲:管体及接箍在轴压作用下的破坏。

对于大多数扣形来说,接头抵抗跳扣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各扣所受径向分力的大小,若所产生的径向力大,则此力可以使接箍涨大,而管子收缩,从而使滑扣易于产生。

反之若径向分力小,此力引起接箍外涨及管体内缩的变形小,使滑扣不易发生。

常见的轴向力破坏是跳扣及断裂,而螺纹牙的剪切及屈服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

近年来,国内外在用套管的失效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套管被挤毁、错断、严重变形和严重腐蚀等形式。

套管挤毁主要是地应力(地层出砂、流动、滑移、膨胀、蠕动等) 、固井质量差、套管强度不足或存在缺陷等而造成的。

套管断裂主要是地层应力高、固井质量差、套管强度不足、套管柱设计不合理、螺纹质量差及下套管操作不当等造成的。

严重腐蚀则主要是由于套管设计不当、防腐措施不力、腐蚀环境恶劣等而造成的。

套管失效形式分析由于不同工矿下套管在井下的受力状况不同, 所处的环境各异, 我国的百色油田和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油田套管的失效形式就有很大差异。

根据近几十年对套管失效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 可归纳出套管破坏的形式大致分为种变形、错断、破坏和腐蚀穿孔。

其中, 破坏又可分为挤裂、爆破、和拉伸3种。

石油套管失效原因导致套管失效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大类①高压注水引起②盐岩层“塑性流动”引起③地下水腐蚀浅层套管所引起④疏松砂岩油层大量出砂引起⑤地层倾角较大、断层较多引起套管错断以及注蒸气热采并中存在着和局部缩劲变形相对应的恶性局部应力等。

油管丝扣漏失认识

油管丝扣漏失认识

油管丝扣漏失原因分析1、前言油田属采油九厂外围油田,地质特征具有低渗透、非均质严重、天然裂缝发育、油藏异常高压等特点。

目前,有抽油机井356口,占采油井总数的81.1% ,2003年-2006年抽油机井共检泵作业274井次,其中因油管丝扣漏失而检泵作业69井次,占总作业井的25.2%,仅次于偏磨井比例,是油田油井检泵的第二大影响因素。

虽然油管在下井的施工过程中使用了丝扣胶进行密封,但是由于在用油管丝扣磨损严重、现场仪器检测使用的局限性、井底段塞流的存在等原因,至使近几年因油管丝扣漏失而检泵的井数居高不下,给油井泵况管理和延长检泵周期造成很大的影响。

通过分析几年来检泵作业井可以看出,造成油管丝扣漏失有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是质量因素。

包括作业施工质量和材质质量;二是疲劳损坏因素。

因为质量因素是可以通过加大对人的管理来克服的,而对于疲劳损坏因素的影响,是很难预见,而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的。

因此,应从油管丝扣结构原理及产生漏失的原因,分析疲劳损坏因素对丝扣漏失的影响。

2、油管丝扣漏失原因分析2.1油管螺纹牙塑性变形与丝扣漏失的关系紧密的油管公扣和接箍母扣之间,主要承受轴向拉伸应力ι、径向挤压应力κ和环向应力ν的作用,如图1所示。

运用有限元理论对油管丝扣内部的应力和应变进行分析,发现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油管螺纹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

通过借鉴油管螺纹上扣后,受拉力载荷作用的有限元图示分析看出,受力变形区的螺纹牙在拉力载荷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这种变形状态对新油管或磨损量小的油管不会产生漏失和脱扣现象。

由于目前部分井下在用的油管丝扣磨损严重,造成油管公扣和接箍母扣之间存在缝隙,虽然施工时使用了丝扣胶密封胶,但是在每天上万次的交变载荷,或高速动载荷的冲击作用下油管发生疲劳破坏,使油管结构丧失正常工作能力。

油管丝扣的牙塑变形会使丝扣的咬合出现缝隙,使油管丝扣渗水,最终导致油管漏失和脱扣。

油田有7口出现过油管脱扣,且检泵周期较长为801天。

油套管的缺陷失效分析

油套管的缺陷失效分析

油套管的缺陷失效分析摘要油田勘探开发离不开油套管,在钻井完井后,油套管任何部位的缺陷与失效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使整口井报废。

我国各油田每年发生因油套管缺陷造成的损失几百起,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和能源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油套管:缺陷;失效分析由于过去对表层资源的过度开采,致使表层资源的严重枯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和科技的深度发展,越来越多的能源消耗品进入广大老百姓的家庭,致使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能源的开发转向了深层次的开发,随着深井、超深井的开发,油套管的安全性就成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油田对油套管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对油套管的安全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的钻井工艺和新的套管技术及强化钻井安全措施已得到广泛应用,大力地推进了钻井油井管技术科技的快速发展。

随之各油田在完井过程中油套管因缺陷造成的事故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西北油田和一些复杂地层深井和超深井的勘探开发完井过程中油套管因缺陷失效事故的发生,给油田建设和勘探开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到对深层次石油资源高效、经济的勘探与开发。

美国《金属手册》认为,机械产品的零件或部件处于下列3种状态之一时定义为失效:1)当它不能完全工作时;2)仍然可以工作,但已不能令人满意地实现预期的功能时;3)受到严重损伤不能可靠而安全地继续使用,必须立即从产品或装备上拆下来进行修理或更换时。

通过对构件或零件的失效残样形貌、成分、性能和受力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有时需要做再现性试验,最终推断出失效原因。

寻找失效原因,不断降低产品或装备的失效率,提高可靠性。

防止重大失效事故发生是失效分析的任务油套管缺陷失效一般呈现为管体断裂和爆裂,接箍和管体螺纹处因加工缺陷失效等。

一般是由以下一些因素引起的:管材制造过程中的缺陷及油套管加工制造工程中的偏差缺陷,完井下油套管的基本力学工况,油套管的组合及钻井工艺,井径规则性,偏卡,螺纹密封性,钻井液,套管扶正器结构和材料,井内腐蚀介质等,以上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油套管失效。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摘要】板桥油田油管漏失是一种常见的安全事故,可能由于人为因素或设备老化等原因引起。

人为因素包括操作不慎、维护不当等,而设备老化则是由于油管长时间使用或受到外部影响而出现故障。

为了防止油管漏失事件的发生,建议加强巡检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

加强安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倡导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培训和管理。

持续改进技术也是预防漏失的关键,要及时更新设备,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油管漏失的风险,确保油田生产安全稳定。

【关键词】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人为因素、设备老化、措施建议、加强巡检、加强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技术1. 引言1.1 板桥油田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措施板桥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田之一,但近年来油管漏失事件频发,给环境、生产和人员安全带来极大影响。

本文旨在对板桥油田油管漏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以减少漏失事件的发生。

在原因分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油管漏失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为因素,包括操作不当、设备维护不到位等;二是设备老化,导致管道部件损坏、磨损等问题。

人为因素在许多漏失事件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措施建议中,我们需要重点加强巡检工作,确保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针对设备老化问题,除了加强维护保养工作外,还需要持续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加强安全管理也是重要措施之一,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只有加强巡检、持续改进技术和加强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板桥油田油管漏失的发生率,确保生产和环境安全。

2. 正文2.1 原因分析油管漏失是油田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其造成的后果严重影响着生产的正常运行。

对于板桥油田油管漏失的原因分析,可以从人为因素和设备老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人为因素是导致油管漏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井下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井下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井下油管漏失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油管漏失是油井检泵作业重要影响因素,虽然油管在下井的施工过程中使用了丝扣胶进行密封,但是由于腐蚀、磨损严重、等原因,至使近几年因油管丝扣漏失而检泵的井数居高不下。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油田油井检泵作业井,对造成油管丝扣漏失的因素作出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油管,漏失,原因,预防,措施1前言油管泄漏现象一直困扰着抽油机井的泵况管理。

随着抽油机井井下油管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和施工次数的增加,油管泄漏和起下钻隐患大量存在。

虽然在下入井油管施工过程中使用螺纹胶密封螺纹,但由于在用油管螺纹磨损严重,锥度检测技术落后,近年来用于油管泄漏检测的泵井数量仍然较高,给油井生产和井下作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油水井的生产管柱采用螺纹连接。

油管的紧密性实际上取决于螺纹侧面形成的接触压力。

接触压力越高,密封性越好。

由于油管螺纹在各种静、动载荷作用下的高频振动,以及螺纹在装卸过程中啮合面相对运动引起的粘着磨损,螺纹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间隙。

因此,无论新旧油管,微泄漏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确保泄漏在允许范围内,以免影响油水井的正常生产2油管漏失形式油管是油流的通道,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承受自身重量的同时,还要承受抽油系统往复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附加交变载荷。

油管除了需要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外,还应满足一定的密封性能要求,根据其密封失效部位的不同,通常油管漏失主要有本体泄漏和螺纹渗漏两种形式。

2.1管柱泄漏油管本体因偏磨、井液中腐蚀性物质电化学反应、静液柱压力等原因产生裂缝、孔洞造成的井液泄漏。

2.2 螺纹渗漏油管螺纹因长期服役腐蚀严重、频繁上修粘着磨损等原因造成的密封失效漏失(包括管挂、外工作筒密封失效漏失),占到了油管漏失问题的80%以上。

特别是随着油田措施井次的增多,动液面降低、泵挂加深,净液柱的不断增大,油管漏失井次、漏失程度也在不断增大。

3影响因素油管漏失的影响因素较多,除了冲程、冲次,地层水的矿化度,腐蚀物质的含量等因素外,油管的生产加工质量,具体井况,杆管偏磨程度,螺纹磨损程度为造成管柱漏失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40卷第4期第21页石油矿场机械OIL FIELD EQUIPMENT2011,40(4):21~25文章编号:1001-3482(2011)04-0021-05油套管粘扣和泄漏失效分析综述吕拴录1,2,李鹤林3,藤学清2,周杰2,杨成新2,秦宏德2,迟军2,乐法国2(1.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北京100249;2.塔里木油田,新疆库尔勒841000;3.中国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710065)摘要:对我国油田油、套管粘扣和泄漏事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失效分析,给出了油、套管粘扣和泄漏的定义。

分析了由于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和螺纹脂质量不合格以及使用或装配不当等导致油、套管粘扣和泄漏的原因。

从材料选择、螺纹接头质量控制、内外螺纹接头参数匹配、螺纹脂优选和现场使用操作等方面提出了防止粘扣和泄漏的措施。

关键词:油管;套管;粘扣;泄漏;失效分析中图分类号:T E931.2文献标识码:ASummarizing of Failure Analysis on Tubing and C asing Galling and LeakageLV Shuan-lu1,2,LI H e-lin3,TENG Xue-qing2,ZH OU Jie2,YANG Cheng-x in2,QIN H ong-de2,CH I Jun2,LE Fa-g uo2(1.College of M echanical and Electr ical Engineer ing,China Univers ity o f Petro leum,Beij ing102249,China;2.T ar im Oilf iel d,K or la841000,China;3.T ubular Goods Res ear ch Center of CN PC,X i.an710065,China)Abstract:The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failure analysis o n tubing and casing galling accident in4结论1)选取轴向零点以下受压套管串为研究对象,考虑有、无变截面条件下对套管串进行屈曲变形数值仿真计算,得到套管串后屈曲变形及其与井壁的接触状态。

2)变截面不仅影响套管串后屈曲变形形状,还影响套管串与井壁的接触位置、接触力大小、接触点个数及接触区域大小。

3)该数值仿真计算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描述考虑变截面情况下管柱后屈曲变形状态,对管柱受压屈曲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L ubinski A A.Study of the buckling of ro tary drillingstring[S].Dr ill A nd P rod P roe,A PI,1953:178-214.[2]吴疆.未固水泥套管段柱状弯曲及失稳分析[J].石油钻采工艺,1987(3):7-17.[3]崔孝秉,张宏,宋治.套管柱稳定性问题研究[J].石油学报,1998,19(1):114-118.[4]朱炳坤.弯曲井段中套管柱挠曲变形的分析计算[J].石油矿场机械,2007,36(7):50-52.[5]陈勇,练章华,陈若铭,等.基于残余应力的热采井套管安全评价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09,38(4):16-19.[6]邓学峰.水平井套管受力变形分析的有限元方法[J].石油矿场机械,2009,38(5):15-18.[7]朱炳坤.水平钻柱屈曲载荷的分析计算[J].石油矿场机械,2006,35(4):65-67.[8]谢祚水,王自力,吴剑国.计算结构力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205-206.[9]刘巨保,岳欠杯,李治淼.井筒内杆管柱双层接触有限元分析及应用[J].力学与实践,2009,31(2):35-39. [10]刘巨保.间隙元在钻柱接触非线性力学分析中的应用[J].力学与实践,2003,25(4):46-47.*收稿日期:2010-09-16作者简介:吕拴录(1957-),男,陕西宝鸡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专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失效分析专家,从事石油管材失效分析、技术监督和科研工作,E-mail:lvshuanlu@。

national oil fields is presented,and the galling of tubing and casing w ere defined.Galling causes due to disqualification of machining cut,sur face treatment,thread compounds and abnorm al o pera -tion and assembly are analy zed.T he prevent measures fro m galling of tubing and casing ar e sug -g ested on aspect o f m aterial selection,thr ead joint quality contr ol,match o f pin and bo x,thread com pounds requirem ent,operation and etc.Key words:tubing;casing;galling ;leakage;failure analysis 油、套管失效事故轻则造成大批油、套管损坏,甚至导致管柱落井事故,重则使整口井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果不对油、套管失效事故及时进行分析,找出油、套管失效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同样的事故会多次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会更大。

油气井的寿命是由油、套管决定的,如果套管出现问题,油、气井就不能正常钻进,如果油、套管损坏,油、气井就不能正常生产[1]。

油、套管的失效类型有粘扣、泄漏、脱扣、挤毁、破裂等。

粘扣和泄漏在油、套管失效事故中占的比例最大,是最常见的一种失效形式。

粘扣会严重地影响油、套管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管柱掉井事故。

泄漏会破坏油、套管密封完整性,使油、套管柱失去正常密封能力,最终导致修井作业,或使整口井报废。

油、套管粘扣和泄漏失效事故涉及的因素很多,不仅与油田使用操作有关,也与设计选用和工厂的加工质量有密切关系,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增加了粘扣失效分析工作的难度,对失效分析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分析研究油、套管粘扣和泄漏原因,寻找预防粘扣和泄漏的措施,防止或减少油、套管发生粘扣和泄漏失效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粘扣失效分析1.1 粘扣的定义内、外螺纹配合面由于摩擦干涉,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使内、外螺纹表面发生粘结。

由于上、卸扣过程中内、外螺纹表面有相对位移,粘扣常伴有金属迁移。

粘扣通常表现为粘着磨损,但是如果有砂砾、铁屑等硬质颗粒夹在内外螺纹之间,也会形成磨料磨损[2]。

1.2 影响因素1.2.1 机械加工质量的影响[3]1) 螺纹表面粗糙度 机械加工螺纹表面粗糙,内、外螺纹旋合时易粘扣。

螺纹表面的粗糙度与加工螺纹的刀具和车床的精度、性能等有关。

2) 内、外螺纹参数不匹配 在内螺纹锥度大、外螺纹锥度小的情况下,内、外螺纹接头配合之后其小端接触力大,容易形成粘扣;在内螺纹锥度小、外螺纹锥度大的情况下,内、外螺纹接头配合之后其大端接触力大,容易形成粘扣。

当内螺纹接头螺距大于外螺纹接头螺距时,在接头大端螺纹导向面和接头小端螺纹承载面接触力大,容易发生粘扣;当内螺纹接头螺距小于外螺纹接头螺距时,在接头大端螺纹承载面、小端螺纹导向面接触力大,容易发生粘扣。

螺纹接头不同部位的螺距不同,内、外螺纹接头配合之后不同区域的接触力差别更大,接触力大的螺纹侧面更容易发生粘扣。

在这种情况下,粘扣的位置及规律应具体分析。

内、外螺纹接头啮合之后在内螺纹齿顶与外螺纹齿底或内螺纹齿底与外螺纹齿顶形成的间隙过大,使接头的抗泄漏能力降低。

反之,内、外螺纹上扣干涉量增加,容易粘扣。

牙形半角不匹配也会使相互干涉的螺纹牙侧面形成粘扣。

在螺纹其他单项参数偏差很小的情况下,螺纹紧密距主要反映了螺纹中径的大小。

如果外螺纹紧密距偏大(螺纹中径偏大),内螺纹紧密距偏大(螺纹中径偏小),则按正常扭矩上扣之后有外露扣;如果增加扭矩上扣到无外露扣,很容易发生粘扣;如果外螺纹紧密距偏小(螺纹中径偏小),内螺纹紧密距偏小(螺纹中径偏大),则按正常扭矩上扣之后外螺纹退刀部位的不完整螺纹易与接箍大端的螺纹接触干涉,发生粘扣。

1.2.2 表面处理质量的影响表面处理包括镀铜、镀锌、镀锡、磷化等。

表面处理不合格包括:¹表面处理层厚度不足,在使用中很容易磨掉;º表面处理层强度和韧性不足,在使用中容易破碎脱落;»表面处理层不致密,有孔洞、砂眼等缺陷,在放置和使用过程中容易生锈;¼表面处理层与基体结合力不强,在使用中容易剥离脱落。

一旦表面处理层脱落,在上、卸扣过程中内、外螺纹接头基体金属就会直接接触,很容易发生粘扣。

1.2.3 螺纹脂质量的影响螺纹脂的功用是:¹润滑螺纹表面,减少摩擦#22# 石油矿场机械 2011年4月力,防止粘扣;º填充密封;»防锈。

质量低劣、混入杂物(沙粒、铁屑等)的螺纹脂不具有上述功能,易使油、套管螺纹接头生锈,甚至粘扣。

1.2.4 紧密距检验过程的影响[4]在检验紧密距过程中也会发生粘扣。

粘扣的频次随螺纹接头的尺寸增大而增多。

在车床上检验紧密距时粘扣的频次高于在工作台上检验时的粘扣频次。

在检验紧密距过程中形成粘扣与5个因素有关。

1) 螺纹量规越重,越不容易保证量规与螺纹接头同心,越容易发生粘扣。

2) 螺纹量规表面V 形存污槽形成的2条锐利的棱角刃易刮伤接头螺纹侧面,形成粘扣。

3) 产品螺纹精度不达标,螺纹参数偏差过大,存在毛刺,易形成粘扣。

4) 螺纹量规表面损伤或形成粘结的铁屑积瘤,易形成粘扣。

5) 检验方法不当和螺纹量规与产品接头不同心,易形成粘扣。

1.2.5 使用或装配不当的影响[5-7]1) 上扣夹持方式不当形成粘扣 工厂或油田现场夹持方式不当,夹持位置在接箍上扣端或靠近上扣端端面位置,会使接箍变形,导致接头在上、卸扣过程中局部区域内、外螺纹干涉严重,容易发生粘扣。

主动钳与被动钳之间相隔的距离太远,会产生附加的弯矩,使接头在上、卸扣过程中承受附加的弯曲载荷,容易发生粘扣。

2) 对扣不当形成粘扣 对扣速度过快或偏斜容易损伤螺纹,造成偏斜上扣,最终导致粘扣或错扣。

前者易使接头承受冲击载荷,损伤螺纹,在上、卸扣过程中形成粘扣;后者会使内、外螺纹接头不同心,仅有局部区域接触,最终导致螺纹接头在上、卸扣过程中发生粘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