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文档资料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好题精选)(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好题精选)(含参考答案)下图表示“2017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密度”。
读图,回答1~2题。
1.(人口增长)图中()A.科威特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发达国家均呈现人口负增长C.俄罗斯人口增长特点导致就业压力大D.尼日利亚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解析读图可知,尼日尔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A项错误;发达国家人口并不都呈负增长,如美国,B项错误;俄罗斯人口增长特点是增长缓慢,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严重不足,C项错误;尼日利亚的人口增长模式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
答案 D2.(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关于当前图示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叙述合理的是()A.德国人口死亡率高,应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健康水平B.尼日利亚少年儿童比例过大,应全面实施延迟退休政策C.日本人口老龄化突出,应鼓励生育并适当接纳移民D.科威特人口增长过快,应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外来移民数量解析德国和日本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都很突出,应采取鼓励生育和适当接纳移民的人口政策,A项错误,C项正确;尼日利亚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力资源丰富,不应该实施延迟退休政策,B项错误;科威特人口基数小,尽管人口增长较快,但净增人口少,不需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外来移民数量,D项错误。
答案 C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20多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变化。
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区图示阶段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2001年B.2007年C.2013年D.2016年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充分运用公式“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净迁移率”来分析。
1998年之前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为负值,1998—2016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不包括1998年),说明该地区1995—1998年人口数量持续减少,1998年人口数量最少,1999—2016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2016年人口数量最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1.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2.(2019·天津文综,5) 读下图,回答第5题。
5.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A. AB. BC. CD. D3.下表是2019年南方四省人口年龄结构表。
广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小的原因主要是()A.人口出生率最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C. 15-64岁人口迁入多D.人口死亡率最高4.下图为我国中部省份某村落人口年龄构成,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A.出生率下降B.医疗水平进步C.乡镇企业发展D.劳动力输出5.老少比=×100。
下表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回答下题。
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A. aB. bC. cD. d6.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9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5左图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下图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下题。
“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将()①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②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③缓解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减少的趋势④解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读“某市近郊1960-2019各类产业从业人员的男女比例构成图”完成下题。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1970年以来,第二产业男性人数开始减少的年份比女性早B. 1980年第一产业中男性人数是1960年的一半以下C. 1985到2019年间,第二产业中男女就业人数都增加D.第二产业人数超过第一产业人数的时期,女性早于男性8.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75‰。
下图为北京市2019~2019年人口变化示意图。
人教版高三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精选好题)

人教版高三地理大一轮总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精选好题)(含参考答案)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如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回答1~2题。
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A.2003年B.2008年C.2010年D.2012年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答案 1.B 2.B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表(含预测)”。
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少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4.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答案 3.C 4.D读“重庆巫溪县望坪村人口现状统计表和该村人口迁往地区统计图”,完成5~6题。
5.导致该村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自然灾害B.经济发展C.政府政策D.宗教信仰6.人口迁移可能对该村产生的影响是()A.生态环境问题加剧B.城市化加快C.公共设施负担增加D.留守儿童增多答案 5.B 6.D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7~8题。
7.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8.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答案7.D8.B读“影响某地环境人口容量因素的权重示意图”,完成9~10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

第17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我国M省与全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比较表(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完成1~3题。
年份出生率(‰)死亡率(‰) M省全国M省全国1995年13.2 17.1 5.3 6.62000年9.4 14.0 5.5 6.52010年7.4 11.9 5.0 7.12014年 6.9 12.1 6.1 7.21.A.1995年B.2000年C.2010年D.2014年2.目前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为 ( )A.高—高—高B.高—高—低C.高—低—高D.低—低—低3.由表可知该省( )A.人口增长速度较全国的快B.存在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现象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D.人口出现负增长解析: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计算可知,2014年M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两者相差4.1‰,差值在四个年份中最大。
第2题,根据该省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可知,目前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为低—低—低。
第3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省人口增长速度较全国的慢;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由表中数据无法得知劳动力是否短缺;经计算可知,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1995年为7.9‰,2000年为3.9‰,2010年为2.4‰,2014年为0.8‰,逐渐下降。
答案:1.D 2.D 3.C(2018·屯溪一中模拟)2015年,中国的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25%~30%。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通常只有3%~5%的农业就业占比,中国未来十年仍有大量的劳动力转移至非农部门。
下图为我国城镇化率与非农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图(含预测),据此完成4~6题。
4.分析图可知( )A.非农就业人数比重与城镇化率成反比B.我国新增非农就业人口短期内将枯竭C.城镇人口迁往乡村是未来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D.未来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与城镇化率的比值呈下降趋势5.当前我国政府全面放开二孩对未来非农就业的影响是( )A.总人数短期内迅速增加B.长期有利于非农就业人口的供给C.长期改变非农就业的结构D.占总就业人数比重短期内下降6.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非农劳动力供给出现下降,我国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提高退休年龄②吸纳国际移民③增加劳动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④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⑤鼓励青少年就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非农就业人数比重与城镇化率成正相关,A错。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课时规范练: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解析 第1题,读图1可知,人口数量随海拔升高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A 错误;读图2可知,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B错误;人 口密度在1 200~1 400米处最大,人口数量在1 400~1 600米处最大,因此人口 数量最多处人口密度较高,C错误,D正确。第2题,贵州省乌江上游喀斯特 地貌广布,海拔低处谷深、坡陡,导致海拔低处土地面积极少,人口数量少, 密度低;而高原面上地平坡缓,土地面积集中于中海拔地区,人口数量多,密 度大,故影响乌江上游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土地资源,D正确;气温、降水、 矿产不是影响该地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A、B、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C )
A.环境质量变化 B.农业发展
C.政策引导
D.交通改善
7.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 D )
A.城镇化问题加剧
B.人才大量流失
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
D.城市环境改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第5题,由图中数据可知,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整体下降,人口分 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B正确;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人口地理集中度应该增 强,A错误;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减弱,不一定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转 移,C错误;图中的人口地理集中度减弱,经济地理集中度增强,人口分布变 化与经济变化不一致,D错误。第6题,由图中数据和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 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下降,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主要是 2015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序疏解北京 市非首都功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 口疏解,C正确;环境质量变化、农业发展、交通改善都不是2015年后京津 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A、B、D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新人教版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湖北八校联考)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
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
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读图,回答1~3题。
1.“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较高的现象。
下列年份中“婴儿潮”较明显的是( )A.1950~1960年B.1960~1970年C.2000~2010年D.2040~2050年2.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就业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就业机会少导致的B.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C.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D.近几年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3.2015年后“人口负债”愈发严重,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②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③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⑤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⑥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答案】1.B 2.B 3.D(2017·山东莱芜期中)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
下图为我国近30年来出生人口(活产婴儿)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近30年( )A.出生人口中女婴比重高于男婴B.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C.妇女生育率明显升高D.人口性别结构明显优化5.能缓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措施是( )①实行胎儿性别鉴定②提倡养儿防老③尊重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④健全社会保障制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4.B 5.C(2017·湖北华中师大附中期中)下图中①、②、③表示同一类地理事物,a、b、c三轴分别表示不同地理要素对地理事物的影响程度,读图回答第6题。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习题

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2020·福建福州模拟)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各出生时间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与1970~1979年相比,影响1980~1989年出生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生育政策B.人口迁移C.生育意愿D.医疗卫生2.自2017年以来,该城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年轻化B.流动人口过多C.人口老龄化D.人口增长过快1.A 2.C[第1题,某出生时间段人口占比低,说明该时间段内人口出生率较低。
结合1980~1989年我国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而人口迁移较少,以及计划生育严格执行的背景,可判断A正确。
第2题,由图可知,1950~1959年出生时间段人口占比高达17%以上,到2017年该时间段出生人口年龄多数已超60岁,则该城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接近17%,即人口老龄化问题较突出。
]2019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中国人口数据:从年龄构成看,16~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9 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 949万人,比上年增加85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6 658万人,比上年增加827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发达国家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老龄化问题将在我国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
读201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完成3~4题。
注:高龄化是指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大于60岁或65岁)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
3.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有()①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②老龄化发展速度快③老年人口高龄化显著④老年人口比重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我国的老龄化问题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快B.大量国外移民迁入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环境人口容量下降3.A 4.C[第3题,读图可知,目前我国80岁及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的比例相对较低,高龄化不是很显著,③错误;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较长,因此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部分发达国家低,④错误;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老年人口数量已超过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口总量,①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速度快,说明老龄化发展速度快,②正确。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集训2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A模拟精选[2021·湖北八校联考]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回答1~2题。
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8年C.2010年D.2012年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2021·广东佛山市调研]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甲→乙→丁→丙B.丙→乙→丁→甲C.甲→乙→丙→丁D.丙→乙→甲→丁4.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国内移民③人口政策的实施④资源十分匮乏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021·广西柳州检测]人口的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
济南某中学地理小组通过查阅文献,绘制了山东省农村户籍人口、农村常住人口、乡村就业人口、乡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统计图。
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分别表示农村户籍人口、农村常住人口、乡村就业人口、乡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曲线的是( )A.a、b、c、dB.b、a、d、cC.a、c、b、dD.b、c、a、d6.导致a、b人口数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乡村人居环境优美B.城乡间的人口迁移C.城市基础设施完善D.城乡间的经济差距7.2014~2016年c、d人口数量之差随时间的变化状况反映了山东省农村( )A.乡镇企业逐渐发展B.乡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D.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B真题汇编1.[2020·上海卷,12]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18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湖南B.辽宁C.上海D.广东[全国卷Ⅰ]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
基础题组
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1.(2019北京朝阳期末)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2.(2019北京朝阳期末)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3.(2019北京朝阳期末)该国最有可能是( )
A.芬兰
B.中国
C.印度
D.尼日利亚
4.(2019北京十一学校月考)下列地区与制约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资源对应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淡水资源
B.三江平原—土地资源
C.珠江三角洲—气候资源
D.青藏高原—生物资源
5.(2019北京丰台一模)人口危机已成为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障碍。
面对严重的人口问题,俄罗斯政府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读下表,回答下题。
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简述俄罗斯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其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4分)
提升题组
下图是某国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的四个时期的情况。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6.(2019北京东城期末)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
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7.(2019北京东城期末)丙时期,该国人口增长( )
A.总量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B.经历了快—慢—快的过程
C.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减缓
D.总量上升,增长速度加快
8.(2019北京东城期末)为了确定该国人口的合理容量,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地区开放程度
B.自然资源
C.生活和消费水平
D.科技发展水平
下图为2019年到2019年上海市人口数据。
读图回答下题。
9.(2019北京海淀期末)上海市( )
A.适度引导人口迁出会使人口合理容量提升
B.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会导致环境承载力下降
C.提高地域开放程度会使人口合理容量提升
D.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导致环境承载力下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约为166万平方千米。
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
读下表,回答下面两题。
10.(2019北京十一学校月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A.2019年人口增长已接近“三低”模式
B.2019年人口密度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
D.农业人口2019年比2019年大为减少
11.(2019北京十一学校月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 )
A.环境改善,合理人口容量增大,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B.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
C.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0—14岁人口比重上升
D.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高,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理论界将人口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
下图示意1950—2050年中国生育率和抚养比的变化趋势(含预测)。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2019北京丰台期末)图中我国人口机会窗口可能为( )
A.1980—2019年
B.1990—2030年
C.2019—2040年
D.2019—2045年
13.(2019北京丰台期末)人口机会窗口期间,我国( )
A.老龄化加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利于人口迁入,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生育率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失衡
D.社会负担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14.(2019北京东城一模)读图,回答问题。
描述图中所反映的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特点,并简要说明其经济影响。
(4分)
答案精解精析
基础题组
1.B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为原始型,③死亡率下降,②出生率下降,④为现代型,据此排列出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
2.D 结合上题分析,④为现代型,生产力水平最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
3.A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发达国家,芬兰符合。
4.A 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因此淡水资源是制约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资源;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低,因此热量资源是制约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资源;珠江三角洲气候条件优越,但能源缺乏,因此能源资源是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资源;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因此气候资源是其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资源。
5.答案人口问题: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应对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提升题组
6.D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按照人口增长模式的普遍演变规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某地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应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结合图中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可推出演变规律为丁→甲→乙→丙。
7.C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
丙时期,该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自然增长率低,但始终为正值,故该国人口总量上升,但增长速度减缓,C项正确。
8.B 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有资源、区域开放程度、科技水平、消费水平,但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B项正确。
9.C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不受人口迁移的影响;地域开放程度决定了区域获得区域外资源的多少,提高地域开放程度会增加资源,故会使人口合理容量提升,A错误,C正确。
环境承载力不受居民消费水平、第三产业比重的影响B、D项错误。
10.A 注意表中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符号为千分号。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9年新疆人口出生率为15.99‰,死亡率为5.43‰,计算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56%,三者都较低,因此接近“三低”模式。
11.B 注意题干问的是新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数量增加的原因。
从表格中可知十年来新疆的人口出生率在下降,人口死亡率在上升,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下降,因此0—14岁人口比重不会上升,A、C、D项均错误。
12.B 据材料可知人口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
人口抚养比包括老年抚养比和儿童抚养比,对照图中曲线数值,我国人口机会窗口可能为1990—2030年,B项正确。
其他时段抚养比大于50%,A、C、D项错误。
13.D 人口机会窗口期间,我国社会负担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D项正确。
老龄化较轻,劳动力充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A项错误;劳动力多,利于人口迁出,人口合理容量不会变,B项错误;生育率下降,C 项错误。
14.答案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增加迅速,比重不断提高;劳动力供给不足,社保支出增大,社会养老压力不断增大。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