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ppt课件

合集下载

赤壁之战- 课件

赤壁之战- 课件

赤壁之战收获与影响
联军胜利
联军成功击败曹操,扭转了战局,巩固了蜀汉与东吴的地位,为分割曹魏势力奠定了基础。
火攻战术
赤壁之战展示了火攻战术的力量,成为后世军事家借鉴和应用的典范。
文化影响
赤壁之战的故事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被广泛应用于文艺作品中。
赤壁之战后续
蜀汉衰落
赤壁之战后,蜀汉逐渐衰落,不久后被曹魏攻灭。
赤壁之战-ppt ppt课件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是三国时期蜀汉 和东吴联军对抗曹魏的重要战役。
赤壁之战简介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由蜀汉和东吴联军联合抗击曹魏而发 生。这场战役以火攻战术为特点,是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
赤壁之战背景
1 政治背景
三国时期,曹魏、蜀汉和东吴三足鼎立,各自争夺统一天下的机会。
东风吹袭
东吴联军利用东风,在战役前 夜放火烧曹操军船,造成巨大 损失,使曹操大军士气低落。
赤壁之战经过
1
火攻计策
刘备和孙权联军采用火攻计策,引诱曹操大军进入范围,再放飞火箭,曹操大军 船在火海中燃烧。
2
鹿角阵
赵云指挥蜀军采用鹿角阵,成功与曹操大军进行近身搏斗,迫使曹操展开新的战 术。
3
奇袭曹营
陆逊带领东吴水军奇袭曹操大营,曹操被迫退兵。联军趁机追击,取得了决定性 的胜利。
东吴发展
东吴在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其在江东地区的统治 地位,成为三国时期的重要势力。
结论与总结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经典战役,通过巧妙的计策和英勇的战斗取得 了胜利,不仅改变了时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地理背景
赤壁位于长江中游,自古就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位。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8 赤壁之战|语文S版 (共13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8 赤壁之战|语文S版 (共13张PPT)

作业
学完课文,你一定会被火烧 赤壁的战争场面吸引。请同学们 课后把《三国演义》找来读一读, 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13
6
交流:
1.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 为怪?” 2.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观望 黄盖船到。 3.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4.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 5.曹省悟,便问:“谁去止之?” 6.操叫苦连声。
7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
“哨,已有方 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 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
赤 壁 之 战
生 字 词
xún
rèn xián
巡哨 利刃 弓弦
hán 姓韩
zú 士卒
cù 一簇
duò 掌舵
tǎng 倘若
pìn 聘用

决雌雄
解释词语
赤壁鏖兵 决雌雄
觑着
拈弓搭箭
和甲堕江
漫天彻地 倘有诈谋
曹操 80万人

孙、刘联军 3万人
默读课文,想一想:
在赤壁之战中,拥有精兵强将的 曹操的神态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 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 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 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 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9
•1、“火攻”计策的成功实施主要有哪些 关键的步骤?
•2、从“火攻”计策的制定与实施,你对 周瑜和黄盖有怎样的印象?

《赤壁之战》PPT课件

《赤壁之战》PPT课件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曹操
(155~220)
周瑜 ,字公瑾。与孙策为友 并助其攻占江东,后辅佐孙策, 推荐鲁肃为官。赤壁之战时与鲁 肃坚持抗曹,被任为大都督,用 火攻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不久 又击败曹仁,攻下南郡。周瑜英 姿焕发,擅长音律、政治、军事、 文学,吴人尊称为“美周郎”。 他本想攻打益州以图谋天下,不 幸天妒英才,出发前即病死。享 年36岁。
课文几次提到东南风?说说火 攻与东南风的关系。
东南风是实施火攻的关键条件。如 无风火攻就不能实施;如风不急,船就 行不快,火攻有可能因对方有了防备而 失败;如果没有风,火船就不能很快地 冲进曹操的船队;如果没风,火就蹿不 上岸,岸上的曹营就不会起火。
周瑜是怎样实施火攻计划的? 结果怎样?
1. 黄盖写信、诈降。 2. 选刮东南风的一天。 3. 装满火硝、硫磺的船接近曹营,点火,冲
B、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 降了!” C、曹操只道是黄盖来投降了,很是高兴,毫 不防备。
从这些句可以看出曹操这人怎么样?(轻敌)
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胜败就在转眼 间,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多分析。
课外延伸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赤壁之战ppt课件小学

赤壁之战ppt课件小学

曹操的失败也宣告了他统一全国 的计划失败,为三国鼎立的局面
奠定了基础。
孙权和刘备的胜利
孙权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取得 了胜利,成功阻止了曹操的进 攻。
孙权和刘备通过精心的战术安 排和英勇的战斗表现,展现了 他们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
胜利也为孙权和刘备的发展壮 大提供了契机,进一步巩固了 他们在江东和荆州的势力。
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他的英勇善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 要贡献。
卓越指挥
周瑜善于运用战术和策略,能够在战 斗中迅速作出正确的决策,有效地指 挥军队取得胜利。
诸葛亮的智谋策略
智谋高超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发挥了重要的智谋作用,他提出的火攻计策 成功地击败了曹操的水军。
策略运用
诸葛亮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和计谋,能够在战争中取得优势和胜利。
曹操的雄心壮志对历史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赤壁之战的失败标志 着曹操统一全国的计划受阻,为 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

05
赤壁之战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地位和影响
确立三国鼎立局面
01
赤壁之战后,曹操势力南下受阻,孙权和刘备趁机扩大地盘,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促进民族融合
02
战争促进了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融合的
进程。
丰富了中国古代战争文化
03
赤壁之战以其独特的战略战术和英雄传奇,成为中国古代战争
文化的代表之一。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 2 3
重视团队合作
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展现了团队 合作的重要性,启示现代社会应加强合作与协作 。
创新思维与应变能力
赤壁之战中,周瑜采用火攻策略,成功击败曹操 水军,表明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在解决问题中的 关键作用。

火烧赤壁ppt课件

火烧赤壁ppt课件
水战
三国时期,长江、汉水等河流是重要的军事通道 ,水战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战术。
伏击
伏击是通过埋伏的方式,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 达到击败敌人的目的。
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
曹操
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火烧赤壁时的 敌方统帅。
周瑜
东吴名将,火烧赤壁时的主要指挥官,以智谋著称。
诸葛亮
蜀汉名相,火烧赤壁时在吴军中担任谋士,提出了火攻的计策。
人性的复杂性
在火烧赤壁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得到了充分展现。例如, 曹操的奸诈、多疑和果断,刘备的仁慈、智慧和勇气,以及 孙权的英明、果断和野心。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在战争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智谋在战争中的作用
智谋的重要性
火烧赤壁中,智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精心策划和巧妙布局,周瑜成功地 利用火攻战术击败了强大的曹操水军。智谋不仅在战略层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而 且在战术层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争对历史的推动
火烧赤壁战争不仅决定了三国时期的格局,而且对之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这场战争,曹操的势力 受到了重创,孙权和刘备的力量得到了壮大,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同时,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 军事家和政治家,如周瑜、诸葛亮和孙权等,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5
对主要人物的影响
曹操
火烧赤壁使曹操遭受了重大挫折 ,失去了南下的机会,也加速了
曹操的衰老和死亡。
孙权
火烧赤壁巩固了孙权的统治地位, 使他在江东的威望得到了提升。
刘备
火烧赤壁使刘备趁机占领荆州,扩 大了地盘,为日后建立蜀汉奠定了 基础。
对后世的影响
战争史上的经典
火烧赤壁作为战争史上的经典案例, 被后人广泛研究和引用,对战争策略 和战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赤壁之战ppt课件

赤壁之战ppt课件

赤壁之战对三国时期历 史的影响
赤壁之战后的政治格局 和军事态势
04
战争的影响与意义
战争对各方的影响
01
02
03
曹操
赤壁之战后,曹操失去了 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 能性,开始逐渐失去主动 地位。
刘备
通过赤壁之战,刘备获得 了喘息的机会,逐渐壮大 起来,为建立蜀汉奠定了 基础。
孙权
赤壁之战中,孙权得以巩 固自身统治地位,为扩大 东吴疆域、实现其战略目 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曹操的家族背景和早 期经历
第一阶段:曹军进攻与孙刘联盟的抵抗
2. 孙刘联盟的形成 孙权、刘备的背景和势力范围
孙刘联盟的背景和目的
第一阶段:曹军进攻与孙刘联盟的抵抗
3. 曹军进攻和孙刘联盟的抵抗策略 曹军的战术和战略
孙刘联盟的抵抗策略和军事部署
第二阶段:曹军战船被烧毁与撤退
1. 曹军战船被烧毁的经过 曹军的战船储备和分布
刘备方
刘备的目的是利用赤壁之战来巩固 自己的地位,并寻求与孙权结盟的 机会。
孙权方
孙权的目的是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 ,同时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 围。
战争的地理环境
赤壁位置
赤壁位于长江南岸,是一个重要的渡 口,也是南北交通的要冲。
地理环境的影响
赤壁周围的河流和湖泊对战争起到了 关键作用,对作战策略和部队调动产 生了重要影响。
孙刘联军。
刘备的战术
刘备采用了侧翼突袭的战术,试 图通过快速移动和集中优势兵力
打击曹军前锋部队。
战术实施
在战争中,曹军的战术实施较为 顺利,但刘备的战术也起到了关 键作用,通过快速反击和火攻等
方式击败了曹军的前锋部队。
03
战争的经过

《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赤壁之战》课文ppt课件

返回
课文分析
• • • • •
第1段,写东吴方面鲁肃分析当时的形势,为孙权献 策,并劝说刘备联吴抗曹——鲁肃献策 献策:远见卓识,忠心一片 说备:灵活机巧,善于外交,明为刘计,暗为孙计 第2段,写刘备方面因曹操占领荆州,形势危急。诸 葛亮到东吴说服孙权联刘抗曹——诸葛回访(激将法) 求救而不救,不卑不亢,足智多谋,善于辞令 形势分析:战略家 第 3 段,写曹操致书威吓孙权,东吴内部“和”、 “战”两派意见分歧——降战之争 主降派(张昭等人) 主战派(鲁肃)
本篇选自《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它细致而概括地描写 了赤壁之战的政治和各派军事集团的矛盾以及战争的经过。 在孙吴方面,以鲁肃、周瑜为首的主战派,正确地分析了 当时客观形势,批判了主降派的谬论,采取了联合刘备的 正确路线。刘备当时处境非常不利,但诸葛亮深谋远虑, 亲自去劝说孙权抗曹,使双方结成了统一战线,自己一方 转危为安。战争中,曹操轻率进军与孙刘联军战于赤壁, 期间,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提出的以火破曹的建议,趁着风 势,把曹军船只全部烧毁,然后率轻锐追歼曹军残部,大 败曹军与赤壁。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 名战役,他对形成魏蜀吴鼎立的局面起了决定性作用。



编年体:以年代先后为序来记载历史的史书称 为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 史书。 纪传体:以记人为中心来记载史实的史书称为 纪传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国别体:以国家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史书称为国 别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
2018/1/11
返回

2018/1/11 3
返回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 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由司马光等花 了19年的时间编成。编书 的目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 失”。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 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课件.pptx

赤壁之战课件.pptx

黄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
这一天,东南风…… 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 ……,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
…… 黄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周瑜自 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他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 和粮草投降曹操。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了不得。
……
…… 黄盖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周瑜自 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他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 和粮草投降曹操。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了不得。
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 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帆船,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 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儿已经来到江心,船头的大旗上分明写着一
周瑜手下有一员老将,叫黄盖。他对周瑜说:“曹军八 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跟他们长期相持下去,对 我们没有好处。我看他们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把船连 在一起,如用火攻,他们想逃也逃不了。”
说火攻是个好主意是因为
,所以说火攻是个好主意。 。
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 是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
赤 壁 之 战①
赤 壁 之 战①
本文改写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 是 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成书于元末明 初,是由作家罗贯中 根据民间传说和说唱故事, 吸取《三国志》等历史资料,编写而成的。小 说反映了汉末的社会动乱和 魏、蜀、吴 三国形 成后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小说 用浅近的文言写成。情节曲折复杂,人物众多, 结构宏大。
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了,黄盖叫兵士们把二十船芦苇一齐 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 船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件:《赤壁之战》
创作人:凌雪儿
创作单位:佛山中学
本课件为本人原创。
11.07.2020
A
1
11.07.2020
A
2
11.07.2020
形赤 势壁 图之

A
3
攻曹 方军 向进
11.07.2020
A
4
却刘 方军 向退
11.07.2020
A
5
军孙 进刘 攻联
11.07.2020
A
6
军孙 追刘 击联
11.807..920、20 赤壁之战的过程和结果A
9
1、鲁素说孙权(献计) 2.3、鲁素说刘备联吴抗曹 4、诸葛亮说孙权联刘抗曹
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 鲁素、诸葛亮策动孙刘联 盟。
5、东吴主战、主 降两派说孙权
6、周瑜一说孙权 7、周瑜二说孙权
在鲁素、周瑜等人的劝说 下,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
11.807..920、20 赤壁之战的过程和结果A
11.07.2020
AHale Waihona Puke 7却曹 方军 向退
11.07.2020
A
8
1、鲁素说孙权(献计) 2.3、鲁素说刘备联吴抗曹 4、诸葛亮说孙权联刘抗曹
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 鲁素、诸葛亮策动孙刘联 盟。
5、东吴主战、主 降两派说孙权
6、周瑜一说孙权 7、周瑜二说孙权
在鲁素、周瑜等人的劝说 下,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
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
失11孤.07望.202。0 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A同。”
19
1、曹操这封战书的意图是什么?
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
先。”权即遣肃行。
11.07.2020
A
11
思考:鲁素去荆州是否为了吊唁刘 表二子?
其实是借吊唁之名,来行探荆州 形势之实。以此来决定他的策略。 而目前当务之急是“共治曹操”, 联合刘备,则可以抵抗曹操,稳 固荆州。
11.07.2020
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
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
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
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
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
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
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
11.07.2020
A
17
思考:孙权听了诸葛亮的一席话, 竟然“大悦”,诸葛亮是如何进一 步说服孙权的呢?
诸葛亮对刘、孙、曹三方力量对比的分析以及
对形势发展的预测
(1)诸葛亮对刘、曹、孙各方实力的分析。
刘——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一万,刘琦一万。
曹——兵力上,主力已疲;战术上,不习水
战;军心上,降卒不服。
孙——兵数万。
(2)对未来形势的预测:破操后天下三分, 鼎足之形成
11.07.2020
A
18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
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
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
A
12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
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
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
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
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
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
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
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他,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
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
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
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
“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
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
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
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
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
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11.07.2020
A
16
思考:诸葛亮第一段话“海内大 乱……祸至无日矣”的要害是什么?
劝孙抗曹 ①强调“共争天下”,君臣之分未定,以此 消除孙权的忧虑。 ②针对孙“内怀犹豫之计”,以“北面事之” 相激; ③以田横“守义不辱”、刘备“不为之下” 为孙树立对抗的榜样。
10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
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
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
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
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
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
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
11.07.2020
A
14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
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
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
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
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
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
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
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
“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
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
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11.07.2020
A
15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
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
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
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
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
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11.07.2020
A
13
思考:刘备欲投吴巨,是不是他的真实 意图?鲁肃是怎样取得刘备信任的?
刘备的“投吴巨”之说纯系遁辞,他当时 唯一可依靠的力量只有孙权;鲁肃劝刘备 “自结于东”是为了对付当前的大敌曹操, 符合他的战略策略思想;鲁肃与诸葛亮 “共定交”,表现了他的诚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