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七月教学文稿
诗经七月

诗经七月诗经七月【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陽,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陽,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峻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峻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陰。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注释:1、流:落下。
火:星名,又称大火。
2、授衣:叫妇女缝制冬衣。
3、一之日:周历一月,夏历十一月。
以下类推。
觱发:寒风吹起。
4、栗烈:寒气袭人。
5、褐:粗布衣服。
6、卒岁:终岁,年底。
7、于:为,修理。
耜:古代的一种农具。
8、举趾:抬足,这里指下地种田。
9、馌:往田里送饭。
南亩;南边的田地。
10、田畯:农官。
喜:请吃酒菜。
11、载陽;天气开始暖和。
12、仓庚:黄鹏。
13、懿筐:深筐。
14、遵:沿着。
微行:小路。
15、蘩:白蒿。
祁祁:人多的样子。
16、公子:诸侯的女儿。
归:出嫁。
17、萑苇:芦苇。
18、蚕月:养蚕的月份,即夏历三月。
条:修剪。
19、斧斨:装柄处圆孔的叫斧,方孔的叫斨。
20、远扬:向上长的长枝条。
21、猗:攀折。
女桑:嫩桑。
22、鵙:伯劳鸟,叫声响亮。
大学语文豳风之七月教学课件

《诗经》
儒家“十三经”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 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大约 500年间的305篇作品。 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周朝广阔的社会生活,是 伟大的现实ZY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极高地 位。 作品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大都是地方民歌 “雅”主要是诸侯朝会和贵族宴享的乐歌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8
•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 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 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 腊月里凿冰咚咚响,正月里藏进冰窖冷飕飕。二 月里取出冰块行祭礼,韭菜、羔羊供案头。九月 霜降天气爽,十月里清扫场院把谷收。满斟美酒 敬客人,宰杀羔羊争献酬。登上公堂同聚会,牛 角杯儿举过头,高声齐祝万年寿!
《七月》
• 本诗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应作于西 周初期。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
• 反映了公刘时代周之先民农业部落一年四季的劳 动生活,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 作者当是部落成员,口吻酷肖,角度准确,从多 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赏析 1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7
•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 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 译:九月里筑好打谷场,十月里喜把庄稼收。小 米、高粱和谷子,粟麻、小麦加大豆。唉呀我们 种田人,粮食刚进仓,又为公家宫室修。白天野 外割茅草,夜里搓绳忙不休。急忙上房盖屋顶, 春要播种到田畴。
进那个凄苦艰辛的岁月,并为后面各章奠定基调、 提示总纲。
2
诗经 七月课件教学提纲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 也”即铺陈,也就是直接铺陈叙述。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即 比喻、打比方,也就是比喻之意。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 之词也” 即烘托、衬托,也就是借
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 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听朗读,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诗句
觱(毕bì) 耜(似sì) 馌(叶yè) 萑(环huán) 斨(枪qiāng)
纺织图
原文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 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 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 其豵,献豜于公。
译文四月里草药远志穗儿抽,五月里知 了声声叫不休。八月里家家户户庆丰收, 十月里纷纷黄叶坠枝头。十一月里打狗 獾,猎得狐狸取下皮,为那公子做轻裘。 十二月农闲人欢聚,继续练武耍戈矛。 留下小猪自家吃,大猪公家去享受。
麻
修宫室
搓绳
割茅草
原文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 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 觥,“万寿无疆”!
译文腊月里凿冰咚咚响,正月里藏进冰窖冷 飕飕。二月里取出冰块行祭礼,韭菜羔羊供 案头。九月霜降天气爽,十月里清扫场地把 谷收。满斟美酒敬客人,宰杀羔羊争献酬。 登上公堂同聚会,牛角杯儿举过头。高声齐 祝万年寿!
朋酒斯飨图
兕觥
凿冰图
作业参考之一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殆
形声。从歹( è),台声。 (1)本义:危险 (2) 引申义:陷入困境 (3)副词,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 乎”。如“伤亡殆尽”。 (4)副词:表示时间,相当于“将”、“将 要”。如“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同学们: 因为南瓜说再见, 所以难说再见
诗经七月知识讲解

《毛傳》:“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殆,始。及,與也。”
範處義曰:“女子感其所見,念當嫁娶之時,將遠其父母,所以傷悲,謂 不得久於家。”
徐紹楨曰:“此中采桑之人,固有婚姻及時之女,念及將有遠父母兄弟之 行,則我之在此采桑,能有幾時,其心傷悲,固是出於性情之正。詩言殆 及公子同歸者,殆,將然之詞,亦非謂此采桑之日也。”
东方苍龙: 角亢氐房心(商或辰)尾箕
北方玄武: 斗(南斗六星)牛女(婺)
虚危 室壁
西方白虎: 奎(魁,主文采)娄胃昴毕
觜参(有三星)
南方朱雀:Leabharlann 井鬼柳星张翼轸宿 角亢 氐房心 尾箕 斗牛 女
州 兖州 豫州 幽州 江州 扬州
宿 虚危 室壁 奎娄 胃昴毕 觜参
州 青州 并州 徐州 冀州 益州
志,是谓《豳风》)。
及:与。
萑(音环)苇:蒹葭,荻芦。(高亨《诗经今注》当作为“刓”,
音完,割也)
蚕月:养蚕之月。
条:此处作动词;条桑,犹言修剪桑枝。《鄭箋》:“條桑,
枝落采其葉也。”《正義》:“謂斬條於地,就地采之也。”一說: 挑取,選取。《玉篇》引《詩》作“挑桑”。又一說:生長茂盛的樣 子。[清]戴震《毛鄭詩考證》:“條,讀如厥木惟條之條。” [清]俞 樾《群經平議》卷九:“條爲木盛貌。……條桑,言桑葉茂盛也。” 高亨《诗经今注》挑,选取,挑选
姚際恒《詩經通論》云:“公子,乃女公子也。此采桑之女,在豳公之宮, 將隨為公子嫁為媵,故治蠶以備衣裳之用,而于采桑時忽然悲傷,以其將 及公子同歸也。” 按詩言“同歸”,其中並無被迫之意。《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 其室家。”《春秋·莊元年》:“王姬歸於齊。”《說文》“歸,女子謂 嫁也。”《禮記·禮運》:“男有分,女有歸。”《穀粱傳·隱公二年》: “婦人謂嫁曰歸,反曰來歸。”近人所謂恐被搶去之說與詩意不合。姚說 可取。
《七月》的ppt讲稿

《七月》
3
二、 学习要点
细读《七月》,了解我国上古时期季 节、物象、农事的变化,并从中体会先 民创业的艰难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2015/11/15
《七月》
4
三、有关《诗经》
《诗经》的来源
采诗说
孔 子 像
献诗说
删诗说
2015/11/15
《七月》
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最初
叫“诗”“诗三百”,到汉代才称作
“诗经”。
现存本《诗经》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共收西周至春秋的诗歌 305篇 。
2015/11/15 《七月》 6
《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的重
要源头,它的内容、思想、意象、语言、 创作方法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2015/11/15
《七月》
《七月》
9
《七月》描绘了三千年前我国农奴的生
活和劳动,真实反映了商周之际农业社
会的方方面面。
2015/11/15
《七月》
10
五、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2015/11/15
《七月》
11
2.课文分析
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
《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 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7
四、有关《七月》
《七月》是《豳风》的第一首,是《豳
风》中的杰作。
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 是记载周的祖先公刘率领族人迁居豳地
的史诗。
2015/11/15
《七月》
8
豳
音bīn。1.古国名;2.指《诗经》十五国
风中的“豳风”。 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
【免费下载】诗经七月电子教案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诗经七月PPT精品文档

毛诗序(节选)
•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 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 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 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13
毛诗序(节选)
•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 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 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 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 变雅作矣。
•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体味到西周早期我国 西北地区的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
17
赤道、黄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8
古代二十八心宿图
(陕西定边县古墓壁画)
19
战国曾侯乙漆箱二十八宿图
(湖北随州出土)
20
古代历法
夏历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 月
十二 月
称“月”, 如“七月 流火”
殷历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 月
十二 月
正月
周历
三月 四月
5
“雅”(105篇):民歌、文人的创作
《雅》是指当时周王朝国都附近地区 的乐曲。(雅言:相当于现在我们所 说的普通话。) 《大雅》31篇(诸侯朝聘、贵族享宴 等朝会典礼乐歌); 《 小 雅 》74 篇 ( 贵 族 社 会 的 各 种 典 礼 和宴会乐歌)。
6
“颂” (40篇) 祭神祭祖时所用的歌舞曲
3
诗经的内容—风、雅、颂 305篇
风: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
音乐 雅: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诗经 七月(第五讲 诗经 七月)

第五讲诗经·七月一、《诗经》的成书《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本来叫做《诗》或者《诗三百》,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之后,才把它称为《诗经》。
二、《诗经》的主要内容《诗经》中诗歌产生的时代上自西周初期(前十一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前六世纪),共约五百年周人的作品。
《诗经》因表现体裁和音乐性质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指国风,就是地方歌谣。
《雅》是宫廷和京畿一带的乐歌。
雅分大、小雅。
《颂》是歌颂的意思,是统治者宗庙祭祀时所用的乐章。
三、《诗经》的史料价值从史籍角度看,《诗经》尽管经过采诗者的整理、孔子的删定和儒生们的附会,带有很大的间接性、主观性,但是《诗经》所包涵的历史时空的广度和深度,我们依然有理由把它称作这段历史的“史诗”。
* 《豳风·七月》以农事和农夫生活为中心,以衣食为重点,全面、真实、具体地写出了周初豳邑农夫一年四季所从事的各项农事活动及其风俗习惯,还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的一些情况,农夫们的苦乐无不显现在字里行间,是研究当时周人社会情况的重要史料。
四、《诗经》的流传* 何谓今文三家诗?* 现在我们比较容易看到的《诗经》的版本:1.清代阮元刻《十三经注疏》中的《毛诗正义》—汉毛亨、毛苌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
2.齐、鲁、韩三家诗的辑佚本—清王先谦《诗三家集义疏》。
3.高亨的《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周振甫的《诗经译注》—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年出版。
【《豳风·七月》】本文选自《十三经注疏》本《毛诗正义·豳风》。
豳(bīn),亦作邠,商周地名。
《七月》八章八十八句,是《国风》中第一长篇农事诗。
全诗以四言为主,各章或为农夫所唱,或为农妇所咏,叙事、抒情相结合,民歌特点十分明显,是豳地农民的作品。
【夏商周三代历法的“三正”问题】月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周历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春夏秋冬殷历十二月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二月冬春夏秋冬夏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冬春夏秋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 鸣仓庚。
▪ 载:开始。 ▪ 阳:温暖 。 ▪ 有:动词词头 ▪ 仓庚:黄莺,即黄鹂。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 懿:深。另有美,美德,魏晋以后多用为 妇女的美称。如:懿旨:指皇太后或皇后 的指令。如常见的墓联挽联:“励俗徽音 垂百世,流芳懿德著千秋。”“立佳城千 年不朽,垂懿范万古如斯。”
▪ 青山拱照螽斯衍,绿水回环瓜瓞绵。 ▪ 螽斯衍庆 ▪ 股:腿,如悬梁刺股。 ▪ 莎鸡:俗称纺织娘。振羽:雄性莎鸡振动翅膀发
出叫声。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 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 户。嗟我妇子,曰爲改岁,入此室处。
▪ “宇,屋边也。从宀,于声。” ▪ 户:半门日户。门当户对。门对青山,户
裳。)。《诗经·邶风·绿衣》:“绿衣黄 裳。”《毛传》:“上曰衣,下曰裳。” 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 “裳”。“裳”字也写作“常”。
四月秀葽,五月鸣花。 ▪ 葽:远志,植物名。 ▪ “穫”與“獲”是同源字,简化字:获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爲公子裘。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 附:古代的历法:三正(zhēng):周历、 殷历、夏历
▪ 周: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 殷: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 夏:十一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 《春秋》《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多用 夏历
▪ 萑:荻的一种,“枫叶荻花秋瑟瑟。”萑 苇:这里作动词。
▪ 蚕月:开始养蚕的月份,指夏历三月
▪ 猗:通“掎”,牵引。女桑:即柔桑。 “猗彼女桑”是说用手拉住枝条采摘那柔 嫩的桑叶。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 朱孔阳,爲公子裳。
▪ 鵙:就是伯劳鸟。 ▪ 绩:本义是绩麻,把劈开的麻缕搓成线 ▪ 朱:鲜红色。孔:副词,很。 ▪ 裳:下衣。《诗经》“东方未明,颠倒衣
▪ 貉:成语:一丘之貉(形容同是丑类,没 什么区别)
▪ 貍 :野猫。“貍 猫换太子”的故事。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 献豣于公。
▪ 同:集中 ▪ 豵:一岁的猪,指小兽。豜:三岁的猪,
指大兽。豝:牝猪,或两岁的猪。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 斯螽(zhōng):蝗类昆虫,即蚱蜢、蚂蚱。 《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 振振兮。” 《毛诗正义》:“此言‘螽斯’, 《七月》言‘斯螽’,文虽颠倒,其实一也。”
▪ 瑶觞春介齐眉寿,锦砌晖承绕膝花。 ▪ “堂上齐眉周甲子。” ▪ “偕老齐眉” ▪ “岁岁华堂祝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菽苴。采 荼薪樗,食我农夫。
▪ 壶:指葫芦。(壶范:指宽宏大量) ▪ 叔:拾取。 ▪ 苴:麻的种子。 ▪ 荼,苦菜也。 如火如荼。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 禾麻菽麦。
▪ 微行:小道。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 及公子同归。
▪ 迟迟:缓慢的样子。 ▪ 春日迟迟: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后来就
用“迟日”称代春日,如杜甫绝句二首 《迟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蘩:白蒿,与养蚕有关。 ▪ 采蘩祁祁:采集的白蒿很多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 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 衣:指上衣。褐:粗麻或兽毛做成的短衣, 是穷苦人穿的衣服。卒:动词,终了。卒 岁:过完一年。周代官方虽用周历,民间 可能仍用夏历,周历的二月是夏历的十二 月,一年快要过完了,因此说“何以卒 岁”。 连件粗麻短衣都没有,怎麽过完这一 年呢?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 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 跻:登,升。 ▪ 称:举起。
▪ 本篇选自《诗经》豳风,豳写作“邠”,国名, 在今陕西省旬邑县至彬县一带。这是西周初年民 歌,也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全诗共 八章,诗中写了耕地、采桑、养蚕、纺织、收割、 染布、打猎、饮食、盖房、酿酒、藏冰、祭神、 祝寿等,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周早期我国 西北地区的农村社会面貌:农奴们一年四季辛勤 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但大部分都得归“公”, 自己却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任何自由,过着悲 惨的生活。
▪ 重:tóng ,早种晚熟的谷。穋:晚种早熟的 谷。
▪ 禾,这里专指一种谷物,即小米。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 上入:到公家去。 ▪ 执:指服役。 ▪ 宫:室,这里指统治者的住宅。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 始播百谷。
▪ 索:绳索,这里作动词,搓。 ▪ 亟:急。 ▪ 乘:《毛傳》:“乘,升也。”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
十月涤场。
▪ 蚤:通早 ,指早朝,古代一种祭祀仪式。 献羔谓祭司寒也。 《礼记·月令》:“庶 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 朋:两,甲骨文写作 ▪ 小篆写作:
▪ 飨:动词,乡人在一起饮酒。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接绿水。 ▪ 向:朝北的窗户。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 剥枣,十月获稻。
▪ 亨:通“烹” ▪ 菽 :豆类的总称。 ▪ 剥:通“扑”,击打。 ▪ 稻:酿酒的原料。
爲此春酒,以介眉寿。
▪ 春酒:冬天酿酒,经过春天才做成,所以 叫春酒。 后人常用“春”代“酒”,如剑 南春。
▪ 眉寿:长寿。如果说“齐眉寿”或“齐眉” 则指夫妻长寿。如:
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流火:“火”不是九大行星中的火星,而是一 颗恒星,即28宿中的心宿二,这颗星古代 称爲“火”,又称爲大火;夏历六月黄昏 时,这颗恒星出现在正南方,是正中和最 高的位置;到七月黄昏时位置开始偏西向 下移动,古人称之爲“流火”;随着大火 位置移动,暑热开始减退;到了九月,已 经秋凉,就要“授衣”,即发放御寒的冬 衣了。
▪ 从写法上看,多用白描方法,以时令为经,以农 业生产劳动为纬,抓住富有特征的事物加以表现。 另外,多用对比的方式来体现奴隶与贵族生活的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