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神经之面神
颌面部神经疾患PPT

封闭疗法
局麻药(布比卡因、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营养神经药物B1、B12作 神经干封闭
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 (radiofrequency therogangliocoagulation)
舌咽神经痛
概念
舌咽神经分布区域阵发性 剧痛,似三叉神经痛,但 发病率较低,病因尚不明 确。
临床表现
1.年龄:35~50岁
2.部位:扁桃体区、咽部、舌根、颈深部、 外耳道深部及下颌后区
3.疼痛的特点:阵发剧痛、间歇发作、睡眠 时可发作,表面麻醉剂、地卡因喷涂可阻止疼 痛发作
4.咽喉部有梗塞感或异物感,频频咳嗽
三叉神经功能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①三叉神经功能改变,常见为颅内占位病 变(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②局限性麻木感觉障碍,也可由于维生素 B1缺乏、神经官能症、三叉神经炎、注射 无水酒精或手术后引起(根据病史鉴别)
③局部感觉减退,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也有 因局部摩擦局部皮肤增厚、粗糙,或反复 封闭、理疗及局部敷药等引起(无其他神 经系统体征)
治愈后
【面神经麻痹的特殊检查】 味觉检查 听觉检查 泪液检查 目的:明确面神经损伤的部位
临床意义:
茎乳孔以外-面瘫
鼓索与镫骨肌神经节间-面瘫+味觉散失+ 唾液分泌障碍
镫骨肌与膝状神经节间-面瘫+味觉散失+ 唾液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膝状神经节-面瘫+味觉散失+唾液分泌障 碍+听觉改变+泪液分泌障碍
原理:利用不同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的差 异性,有选择地破坏半月神经节内传导痛觉的 纤维,而保留对热抵抗力较大的传导触觉的纤 维
颌面部神经之面神经 ppt课件

2.面神经的保护 • 切口选择
• 颌面部寻找面神经的标志
手术切口
vs
central facial paralysi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思考讨论题: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为:一侧睑裂以下对侧表情肌瘫痪但
但不影响闭眼,皱额,无味觉和唾液分泌障碍。
这是为什么?
岩大神经
鼓索 镫骨肌神经
(二 )
面神经颅外段
段面 神 经 颅 外
面神经腮腺内分支 面神经入腮腺前分支
面神经主干
1 面神经主干
茎乳孔至面神经分叉处的一段
面神经主干
经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
腹间越过茎突根部的浅面进入 腮腺 新生儿及儿童乳突尚未发育 完全面神经位置表浅,手术时 易受伤
2 面神经腮腺前的分支
1.如何进行面神经损伤的定位? 2.颌面部的手术中如何避免损伤面神经分支?
面神经损伤的定位示意图
管段或面神经核受损: 同侧面肌麻痹 + 舌前2/3味觉丧失 +唾液分泌障碍 +听觉改变 +泪腺分泌障碍
鼓索以下受损:同侧面肌麻痹
面神经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定位诊断
症状及体征
单纯面瘫
面神经损伤部位
鼓索以下 ,茎乳孔以外 (面神经颅外分支受损) 鼓索与镫骨肌神经之间 (鼓索受损) 镫骨肌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之间 (镫骨肌神经受损)
面瘫+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
面瘫+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面瘫+味觉丧经节与脑桥之间
(岩大神经受损)
面神经应用解剖(application)
(1)耳后神经
耳支支配耳后肌,枕支支配枕肌
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医学PPT课件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又名“痛痉宁”,酰胺咪嗪,可用于诊 断性治疗。
• 用法: 0.1g Tid 不能缓解时可加量至0.2g Tid直到控制疾病为止。
13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取决 于罹患分支的数目。
• 为避免刺激,病员常不敢洗脸、刷牙、 微笑等,导致面部表情呆滞,木僵,口 腔卫生不良,牙石堆积,少进饮食,身 体消瘦。
14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5.缓解期:是在一定时间内不用治 疗即可进入缓解期,但仅存在症状 减轻,短者几天,几月,长者几年, 以后疼痛复发,很少有自愈者。部 分病例发作与季节有关,春冬季易 发作。
30
眶下神经撕脱术
31
眶下神经撕脱术
32
眶下神经撕脱术
显露眶下神经血管束
33
眶下神经撕脱术
切断眶下神经并撕脱起近、远心3段4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口外切口
35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沿下颌骨下缘切开咬肌附着,并向上剥离36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在骨外板上钻孔及形成骨窗 37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显露、切断下牙槽神经并撕脱其近、远心端
38
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术
原理
• 在射频电流通过有一定阻抗的神经组织 时,在高频电流作用下的离子发生振动, 与周围质点发生摩擦,在组织内形成一 定范围蛋白质凝固的破坏灶,这样就能 利用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度的差异性, 有选择的破坏半月节神经节内传导痛觉 的纤维,而保留对热抵抗较大的传导触 觉的纤维。
39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十一章 颌面部神经疾患

2.牙源性疾患 3.邻近组织的疾病,如外耳道炎,鼻窦炎 4.慢性头疼 5.非典型面痛 6.颅内病变 7.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8.神经症性面痛
(一)神经源性疼痛
舌咽神经痛 • 男性多见 • 疼痛性质相似——阵发性剧痛 • 疼痛部位:咽后壁 舌根 扁桃体
• 病变部位:三叉神经感觉根
半月神经节
周围支及末梢
• 致伤因素:压迫
脱髓鞘性变
损害
• 伪突触形成
短路
传入冲动
轻微触觉刺激
总和
中枢传出冲动
疼痛发作
周围性病变的致病因素:
• 三叉神经感觉根、半月神经节受侵犯/受压
胆脂瘤、小的脑膜瘤、血管畸形、 异常血管的压迫、牵引/扭曲
• 解剖结构异常(局部压迫) 尖锐小骨刺 颞骨岩部肥厚 岩嵴过高 局部硬脑膜增厚
软腭 咽部 外耳道等 • 诱 因:吞咽 讲话 睡眠时 • 喷表麻药疼痛部位可止痛 • 可同时发病,应注意鉴别
(一)神经源性疼痛
蝶腭神经痛
• 蝶腭神经节受刺激 • 继发蝶窦感染 • 阵发性疼痛 部位:一侧眼眶及其上下区域
程度:剧烈
性质:灼痛/钻痛 时间:持续数十分钟 / 数小时 • 与咀嚼、吞咽 / 触压痛区等动作无关 • 无扳机点 • 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 Horner 征——眼结膜及鼻
中枢病变学说:感觉性癫痫发作
• 三叉神经 脊束核
• 脑干
三叉神经感觉核,网状结构
总和
病理刺激
兴奋性增高
轻微刺激板机点
剧痛发作
• 丘脑损害:强烈的自发性痛
• 中枢的病毒性感染
反应过敏
中枢病变学说:反对意见
颌面部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颌面部应用解剖与生理一、颌骨颌骨通常指上颌骨与下颌骨。
(一)上颌骨上颌骨位于颜面中部,是面中部最大的骨骼,左右各一,相互对称,其解剖形态极不规则,由一体(上颌骨体)和四突(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构成。
上颌骨与鼻骨、额骨、筛骨、泪骨、犁骨等邻近骨器官相连构成眼眶、鼻底和口腔顶部。
1.上颌骨体分为四面一腔即前、后、上、内四面和上颌窦腔。
(1)前外面:又称脸面。
上界与眶下缘相连,下界为牙槽突底部,内界为鼻切迹,外界为颧牙槽嵴。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0.5-1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眶下神经、血管从此通过。
眶下孔的下方,尖牙与双尖牙的上方骨面有一深窝,称为尖牙窝。
此处骨质菲薄,常经此凿骨进入上颌窦内施行手术。
图为上颌骨(左图为外侧面观,右图为内侧面观)(2)后面:又称颞下面。
一般以颧牙槽嵴作为前壁与后壁的分界线,参与颞下窝及翼、腭窝前壁的构成,在其后方骨质微凸呈结节状,称上颌结节。
上颌结节上方有2-3个小骨孔,有上牙槽后神经血管通过。
颧牙槽嵴和上颌结节是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3)上面:又称眶面,构成眼眶下壁,呈三角形。
眶下沟向下延伸成眶下管并开口于眶下孔。
上牙槽前,中神经由眶下管内分出,经上颌窦前壁和外侧壁分布到前牙和前磨牙。
(4)内面:又称鼻面,构成鼻腔外侧壁。
在中鼻道中上颌窦开口通向鼻腔。
施行上颌窦根治术和上颌窦囊肿摘除时,可在鼻道开窗引流。
(5)上颌窦:呈锥形空腔,底向内,尖向外,伸入颧突,底部有上颌窦开口。
上颌窦壁即骨体的四壁的骨质皆薄,内面衬以上颌窦黏膜。
上颌窦底与上颌后牙根紧密相连,有时反隔以上颌窦黏膜,故当上颌前磨牙及磨牙根尖感染时,易于穿破上颌窦黏膜,导致牙源性上颌窦炎;在拨除上颌前磨牙和磨牙断根时,应注意勿将根推入上颌窦内。
2.上颌骨突包括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
(1)额突:为一坚韧骨片,与额骨、鼻骨、泪骨相连。
位于上颌骨体的内上方。
(2)颧突:呈锥体形,与颧骨相连,向下至第一磨牙形成颧牙槽嵴。
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2024/1/27
27
患者教育内容
2024/1/27
面神经炎的基本知识
向患者解释面神经炎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他们 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诱发因素,如保持面部温暖、避 免冷风直吹等。
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强调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可能 出现的副作用等。
与家属沟通技巧
与家属沟通时,要解释清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让他 们了解如何帮助患者康复。同时,要关注家属的情绪和需 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建议。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31
口腔并发症
如口腔溃疡、口角炎等,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口 腔肌肉运动障碍,口腔自洁能力下降。
面部畸形
3
如面部肌肉萎缩、面部不对称等,由于面神经受 损导致面部肌肉运动障碍,长期下去会导致面部 畸形。
2024/1/27
24
预防措施建议
眼部护理
定期清洗眼部,保持眼部清洁;使用眼膏或眼药水保护角膜,避免 感染;佩戴眼罩或护目镜,减少角膜暴露。
29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2024/1/27
家属参与的重要性
家属的关心和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鼓励家属积极 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与患者沟通技巧
与患者沟通时,要保持耐心和关爱,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 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同时,要注意使用简单易懂 的语言,避免使用医学术语。
营养神经药物
如维生素B1、B6、B12等,可促进神经生长和修复,改善神经功 能。
21
非药物治疗手段展示
面神经

出茎乳孔,位于茎突和乳突之间
的间隙内 。 在茎乳孔,面神经位于距乳突前 该文件为本人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编写,请尊重他人劳动,非经本人 认可,请勿抄袭及使用。 缘中点深约2cm处,向前、外并稍向 下 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腹之 天津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院 王雨生 间 前行越过茎突根部的浅面 腮腺,横过颈外动脉及下颌后静脉 的外侧。
口腔医学院
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
2014-1-11
在面神经管内,面神经先向前外, 再向后外,转折膨大处形成面神经 膝,此处前缘面神经干上有感觉性 该文件为本人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的膝状神经节; 编写,请尊重他人劳动,非经本人 认可,请勿抄袭及使用。 经茎乳孔出颅; 天津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院 王雨生 向前穿过腮腺后内侧面,形成腮 腺丛,发出终支分布于面部的表情 肌。
31
天津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院
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
2014-1-11
两干型
分出颞面干、 颈面干
颞面干:
行向前上方,分出颞支、颧支及 上颊支。
天津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院 王雨生
该文件为本人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编写,请尊重他人劳动,非经本人 认可,请勿抄袭及使用。
颈面干:
行向前下方,分出下颊支、下颌 缘支及颈支。
Hale Waihona Puke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
2014-1-11
面神经(facial nerve)
混合神经
运动根:较大,含有运动纤维。 感觉根:较小,位于运动根和前 天津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院 王雨生 庭蜗神经根之间,又称中间神经。
1
该文件为本人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编写,请尊重他人劳动,非经本人 认可,请勿抄袭及使用。
6
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痛等头面部神经痛都可以滴耳疗法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是一种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理性神经痛,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是支配颌面部的感觉与运动功能的主要脑神经之一,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别为第1支眼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第3下颌神经,左右对称。
三叉神经的三支分别为第1支眼神经(额头、太阳穴、眉毛、眼眶、眼睛、头部、耳朵前方等疼痛),第2支上颌神经(脸、鼻翼、腮部、上嘴唇、上牙齿等疼痛),第3下颌神经(舌头、舌根、下牙齿、下嘴唇、耳朵下方、颌关节等疼痛),分布于面部的皮肤,眼、口腔、鼻腔、鼻旁窦的粘膜、牙齿、脑膜等,传导痛、温、触等多种感觉。
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区域(还包括耳周、舌根,甚至头顶),右侧为多,占60%左右,双侧疼痛约8%,左侧疼痛者较少32%。
疼痛多在第三支,约占40% ,第二、三支同时发病者最多约50% ,第一支发病较少约5% 。
三叉神经痛扳机点:约有 1/3 以上,三叉神经分布区存在敏感点,稍加触碰就可引起疼痛发作,此区域称为“触发点”或“扳机点”,触发点常位于疼痛受累支别所支配的范围内,如唇、鼻旁、齿龈及舌部、眼眶、腮部、胡须、眉毛、嘴唇等。
也有很多没有明显的扳机点,呈现不定位疼痛。
三叉神经痛有40个不同疼痛部位!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所有部位均有疼痛可能性,牙齿疼,牙根疼,牙龈疼,牙床疼,牙槽骨疼,舌根疼,舌边缘疼,舌中疼,舌咽疼,上腭疼,口腔壁疼,下巴疼,人中疼,嘴唇疼,嘴角疼,鼻梁骨疼,鼻孔内疼,鼻翼疼,脸颊疼,颌面疼,上下颌疼,眼眶疼,眉骨疼,眉头疼,眼皮疼,眼睛疼,眼角疼,眼睛下方疼,太阳穴疼,鬓角疼,额头疼,耳前疼,耳周疼,耳内疼,耳后疼,耳朵上方疼,耳朵下方疼,耳朵内部深处疼……中医讲到:左脸断阴,右脸断阳,头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筋结合于“角”(侧头部);足三阳经筋合于“鸠”(面颊部),五脏六腑之精华气血皆上聚于头,诸邪气,风、火、痰湿、血客于经络,内因有血虚、肝阳、淤血、肾虚等造成痰阻血淤,气滞血凝,阻遏经络,导致“不通则痛”,三阳经筋受邪、受阻造成三叉神经功能失常,引发三叉神经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口腔颌面颈部神经
面神经
Facial Nerve
facial nerve paralysis
问题主1:要内容:
面神经损伤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临床症状? 一、概述
二、面神经行程及其分支
三、面神经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
一 概述
• 面神经(facial nerve)属十二 对脑神经中的第七对。
cervical branches
面神经颅外段分支与腮腺关系示意图
颞支
颧支
额纹消失
颊支 眼睑闭合不全
鼻唇沟变浅 鼓腮无力 下颌缘支 食物存留于颊部
颈支
口角下垂歪斜
面神经颅外段及其分支
三、面神经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
1.如何进行面神经损伤的定位?
2.颌面部的手术中如何避免损伤面神经分支?
面神经损伤的定位示意图
peripheral facial paral学》第五版 《人体解剖学》第六版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五版 《神经科学》 《耳鼻喉科学》
相关网站链接:
二腹肌支
耳后神经 茎突舌骨肌支
3 面神经腮腺内分支
于腮腺深浅两叶间 行至颈外动脉外侧 于下颌支后方分为 颞面干和颈面干两大 分支
颞面干 颈面干
temporal branches zygomatic branches
颞面干 颈面干
buccal branches
marginal mandibular branches
管段:茎乳孔以上
面神经行程及分段示意图
颅外段:茎乳孔以外
(一)面神经管段
段面 神 经 管
面神经管段的分支
(一)岩大神经(greater petrosal nerve) 布于泪腺、鼻和腭黏膜的腺体
(二)镫骨肌神经(stapedial nerve) 在鼓室后壁处发出至镫骨肌
(三)鼓索(chorda tympani) 穿岩鼓裂至颞下窝并入舌神经
鼓索与镫骨肌神经之间 (鼓索受损)
镫骨肌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之间 (镫骨肌神经受损)
面瘫+味觉丧失+唾液.泪腺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膝状神经节与脑桥之间 (岩大神经受损)
面神经应用解剖(application)
2.面神经的保护 • 切口选择
• 颌面部寻找面神经的标志
手术切口
vs
central facial paralysis
岩大神经
镫骨肌神经
鼓索
(二) 面神经颅外段
段面 神 经 颅 外
1 面神经主干
茎乳孔至面神经分叉处的一段 经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
腹间越过茎突根部的浅面进入 腮腺
新生儿及儿童乳突尚未发育 完全面神经位置表浅,手术时 易受伤
面神经主干
2 面神经腮腺前的分支
(1)耳后神经
耳支支配耳后肌,枕支支配枕肌
(2)二腹肌支 支配二腹肌后腹 (3)茎突舌骨肌支 常与二腹肌支共干发出
为混合性神经,含四种神经纤维
运动纤维—— 支配面部表情肌、颈阔肌、镫骨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
副交感(分泌)纤维—— 支配泪腺、腭腺、舌下腺、下颌下腺的分泌
味觉纤维—— 经鼓索加入舌神经,司舌前2/3的味觉。
感觉纤维—— 支配外耳道及小部分耳后皮肤感觉
副交感纤维
面神经的纤维成分示意图
运动纤维
味觉纤维
管段或面神经核受损: 同侧面肌麻痹
+ 舌前2/3味觉丧失 +唾液分泌障碍
+听觉改变 +泪腺分泌障碍
鼓索以下受损:同侧面肌麻痹
面神经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定位诊断
症状及体征
单纯面瘫 面瘫+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 面瘫+味觉丧失+唾液分泌障碍+听觉改变
面神经损伤部位
鼓索以下 ,茎乳孔以外 (面神经颅外分支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