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大纲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大纲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大纲绪论一、内容提要: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是发展园艺生产的关键途径之一。

各种各样的栽培园艺植物种类及其品种类型都是从野生植物进化而来。

利用园艺植物的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就是优良性、适应性、稳定性和整齐性,品种具有特异性等特性。

良种是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它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以减少农药污染、增强适应性和抗逆性以节约能源、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是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研究的任务是根据遗传变异的规律,合理选择利用种质资源,通过发现和创造变异来选择优良品种,以及提高种性、防止混杂退化、加速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方法。

园艺植物育种有着悠久的历史。

19世纪才有专门的育种机构,20世纪育种理论、方法进步很快,新品种选育成果巨大。

二、思考题:1、了解品种的概念及其属性;2、良种在园艺植物生产中的作用?3、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区别?4、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第一章育种对象与目标一、内容提要园艺植物多为周期长的多年生植物,育种年限长,育种目标涉及产量、品质、熟期及抗性等一系列目标性状。

因此,因地制宜选择育种对象,明确育种目标,制订育种方案,是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

二、思考题:1、当前园艺植物育种的总目标是什么?2、园艺产品的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哪几种?3、制订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是什么?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方法园艺植物繁殖方式不同,其遗传特征就不一样,因而相应采取的育种程序和方法也不同。

此外,栽培植物品种根据其群体遗传组成,可分为自交系品种、群体品种、杂交种品种和无性系品种。

05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PPTminimizer)

05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PPTminimizer)
第五章 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主要学习内容
• 选择与选择育种 •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芽变选择育种 • 实生选择育种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1、概念: 1.1 选择:就是选优去劣,是各种育种途径不可缺
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 • 自然选择:就是自然环境条件对生物所起的选
择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之一(变异、遗传 与选择)。 • 人工选择: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与鉴 定,其结果是,符合人类要求的个体或植株被 保留下来,不符合则被淘汰。
繁殖的方式保留和巩固。 • 对异花授粉作物来说,单株选择法主要用于培育自
交系。 • 有时此法也可用于改良某一特定性状和用于原种生
产。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2 混合选择法 2. 2. 1 概念
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 株,混合留种,次年播种与同一块圃地,与标准品 种及原始群体小区相邻种植,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 法。 • 一次混合选择法 对原始群体的混合选择只进行一次,当选择有效时 就繁殖推广的,称为一次混合选择法。
3 、选择的创造性作用 3.1 从育种效果上看 • 增大变异; • 筛选性状组合; • 影响进一步的育种成果。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3.2 从遗传机制上看 • 改变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 使基因型的分离和重组发生改变; • 淘汰群体中存在的不利基因; • 使生物体产生新的基因平衡。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田间单株套袋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多次单株选择方法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1. 2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 • 可以对所选优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消除环境饰变 引起的误差,提高选择效率。 • 多次单株选择法可以定向积累变异,从而有可能选 出超过原始群体内最优良单株的新品种(即优中选优、 不断选优)。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课件第5章杂交育种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课件第5章杂交育种
根据育种目标,通过 对杂交后代进行评价 和筛选,选择具有理 想性状的个体作为育 种材料。
杂交育种的进 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杂交育种在园林植物 育种中的应用不断取 得新的进展。
常见的杂交育种方法
1 人工授粉法
通过人工操作将花粉送到花蕊上,促使杂交 产生。
2 自然授粉法
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昆虫、风或水等因素进行 花粉传播。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课件 第5章杂交育种
本章介绍园林植物花卉的杂交育种,包括杂交育种的概述、基本原理、常见 的杂交育种方法,以及杂交育种的优点和应用。
杂交育种的概述
定义
杂交育种是指使用不同基因 型的两个品种进行有性生殖 交配,创造新的血缘组合。
目的和意义
通过杂交育种可以获得优良 品种,提高抗病性、生产性 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历史背景
杂交育种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19世纪,如今已成为园林植 物育种的重要手段。
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育种目标的确 定
明确希望通过杂交育 种获得的性状和特性, 如抗病性、花色、植 株形态等。
亲本选择和杂 交操作
选择具有理想性状的 亲本进行杂交交配操 作,确保杂交后代具 有遗传优势。
杂交后代的选 择和筛选
3 花粉体法
将花粉体直接移植到某一品种的雌蕊上,进 行杂交。
4 回交育种法
将杂交后代与一个亲本进行反复交配,达到 固定某一性状的目的。
杂交育种的优点和应用
1
增加品种的抗病性和生产性能
杂交育种可以将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和生产性能优势结合起来,创造更强健和高产 的新品种。
2
提高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通过杂交育种可以增加植物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和繁殖。

第五章 选择育种

第五章 选择育种
采用单株选择
作业:
1.选择育种的概念、选择的实质与作用基础 是什么?
2.有性繁殖作物的两种基本选择法及特点是 什么?
3.芽变选种程序如何?
(一)质量性状
通常由一对或少数几对主基因控制,表现型很 少受环境影响,选择效果好。
(二)数量性状
1.性状遗传力大小 遗传力大选择效果较好 R=h2Sd 2.入选率 入选率愈大选择效果较差 3.性状变异幅度 性状变异幅度大,选择潜力大,选
择效果愈明显
四、有性繁殖植物选择育种的程序 (一)选择育种的一般程序
原始材料圃(生产田)
株系圃或选择圃 品比预备试验
品种比较试验 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
6-6
(二)加速选种进程的措施 1.圃地设置的增减 2.适当缩减圃地设置年限 3.提前进行生产试验与多点试验 4.利用保护地进行一年多代繁殖选择 5.易地栽种加速繁殖 6.提早繁殖与提高繁殖系数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第六章 选择育种
第一节 选择与选择育种 第二节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第三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第一节 选择与选择育种
一、选择育种的概念 利用现有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
通过选择的手段而育成新品种的途径叫做 选择育种。 1990-1992年全世界育成桃68个品种、李 258个品种,其中
杂交育种:48%、25%
有些则只能在无性繁殖说保持稳定,这是 由于突变发生与不同组织层的缘故。
决定有性过程孢原组织是由LⅡ层产生, 只有当突变包含LⅡ时,才能在有性过程中 产生遗传效应。
(三)育种目标及选择标准 芽变选择通常是以原有优良品种为对
象,在保持原有品种优良性状基础上,通 过选择而修缮其个别缺点。
例如:选育柑橘加工罐头用品种,现有品种 本地早其加工成品的色、香、味形均好, 选种目标应着重选育无核或少核型。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五章 选择育种和芽变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五章  选择育种和芽变育种

5、芽变的遗传
①有些变异,通过有性繁殖(杂交)或无性繁殖(异地高
接)变异消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这种变异是

②有些变异,异地高接存在,但杂交后代消失,说明这种
芽变发生在梢端组织发生层的
层。
③有些变异,异地高接或杂交后代都存在,说明这种芽变
发生在梢端组织发生层的
层。
例如,短枝旭与普通型金帅的杂交试验结果如下:
Coco × coco
芽变选种分生就组是织对中芽,变就发形成生变的异遗芽传。变只异有当进变行异选芽择,从而育 成新品种萌并发且的成在选枝性择或状育被 上种无表法意现识出。地与用原来品繁种殖的成性新状的 有植明株显,
差异时,才易被发现。所以芽变总以枝变或 株变的形式表现出来。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能遗传的变异叫饰变。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章 选择育种
2)芽变的多样性
包括突变部位的多样性,突变可发生于根、茎、 叶、花、果各器官的各个部位;突变性状的多样性 包括根、茎、叶、花、果所有形态、解剖和生理 生化特性,从主基因控制的明显的变异到微效多基 因控制的不易觉察到的变异;突变类型的多样性包 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其中经常发生的是多 倍性芽变;胞质基因突变如雄性不育和叶绿素合成 障碍型芽变以及大量频繁发生的核基因突变。
第五章 选择育种
二、芽变选种的意义
芽变经常发生以及变异的多样性,使芽变成为无 性繁殖植物产生新变异的丰富源泉。芽变选种既 可直接从中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又可不断丰富原 有的种质库,给杂交育种提供新的资源.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章 选择育种
芽变选种的突出优点是可对优良品种的个 别缺点进行修缮,同时,基本上保持其原有综 合优良性状。所以一经选出即可进行无性 繁殖提供生产利用,投入少,而收效快。

05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PPTminimizer)

05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PPTminimizer)
始推广时个体间存在若干微小差异会逐渐积累, 发展为明显的变异。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两种基本选择方法
2.1 单株选择法 2.2 混合选择法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1单株选择法 2. 1. 1 概念 把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单株的种子或种植材料 分别收获,分别保存,分别繁殖的方法。 • 一次单株选择法 在整个育种过程中如只进行一次以单株为对象的选 择而以后就以各家系为取舍单位。 • 多次单株选择法 如先进行连续多次的以单株为对象的选择,然后再 以各家系为取舍单位。
芽变在园艺植物中的表现
三、芽变选择育种
葡萄大果芽变
三、芽变选择育种
三、芽变选择育种
4、芽变的细胞学和遗传学基础 4.1嵌合体与芽变的发生 被子植物顶端分生组织存在相互区分的细胞层,分为 LⅠ、LⅡ、LⅢ,植物组织均由这三层组织发生层所 衍生。正常情况下,层间、层内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否则,即出现嵌合体。多为层间不同嵌合体和层内不 同的嵌合体。
6、选择育种的基本要素 • 供选择的群体内有可遗传的变异; • 供选择的群体足够大; • 选择要在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进行; • 选择的单位是个体; • 选择要根据综合性状有重点地进行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1、选择育种的原理 1.1 纯系学说
丹麦的植物学家约翰生以自花授粉的菜豆为研究材料, 就单粒种子重做了选择实验。其结果证明: • 性状的变异是由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组成的。 • 后代鉴定对于区别这两种变异是有效的。 • 选择(在育种、群体遗传立场上的选择)只有在含有遗传 变异时才是有效的。
包括形态特征(叶、果、枝条和植株形态)、生 物学特性(生长与结果习性;品质;抗性等) • 芽变的重演性 同一品种相同类型的芽变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 单株上发生。 • 芽变的稳定性 芽变性状具有可逆性 • 芽变性状的局限性和多效性 芽变多局限于少数性状的变异。但也有几个性状 的变异。

园艺植物育种学(5.5)--选择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5.5)--选择育种

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 绪论1.简述园艺植物育种学的概念、内容和主要任务。

概念: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改良作物遗传性状和繁殖优良品种,特别是改良经济性状使之更符合人类生产和 生活需要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内容:(1)育种目标的制定以及实现育种目标的策略;(2)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评价、利用及创新;(3)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4)人工选择的理论及方法;(5)主要目标性状的鉴定、遗传规律;(6)各种育种方法与应用;(7)新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鉴定)、推广。

任务:研究育种规律;发掘、研究和利用各种种质资源;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通过各种育种途径,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手段,改良品种的遗传素质与群体构成,培育出高产、稳产、优质的新品种或新的类型。

并且在繁殖与推广新品种的过程中,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提供量足、质优、价廉的生产用种,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促进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

2.根据你掌握的进化理论与遗传学的知识,谈谈自然进化、人工进化与遗传改良的关系。

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进化的方向主要取决于自然选择的方向。

进化结果是更适应环境,适者生存。

人工进化是人类为发展生产的需要,利用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

进化的方向主要取决于人工选择的方向。

进化结果是更适于生产,更是人类的需要。

人工进化比自然进化速度快。

二者的方向不完全一致。

遗传改良实际上就是作物的人工进化。

3.作物品种有何特性?园艺植物优良品种在生产中有什么作用?特性:(1)特异性: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辨认的标志性状。

(2)一致性:品种内个体间的主要经济性状相对整齐一致。

(3)稳定性:经过繁殖,品种的主要性状相对稳定、没有明显变化。

(4)地区性:每个品种都有一定的适应地区和适宜的栽培条件。

(5)时间性:每个品种又有一定的寿命,即使用期限。

要不断创造符合需要的新品种来更换过时的老品种。

(6)局限性:每个品种都会存在某方面的缺陷,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符合生产、加工或消费要求。

05第五章:选择育种

05第五章:选择育种
混合与否 群体或单株 一次或多次
选择育种中的性状选择方法
单一性状选择
分项累进淘汰法 分次分期淘汰法
综合性状选择
多次综合评比法 加权评分比较法
分项累进淘汰法
根据性状的相对重要性顺序排列,先按第 一重要性状进行选择,然后在入选株内按 第二性状进行选择,顺次累进。直到选择 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为止。
常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常采用单株选择法或母系选择法。但次数 要多一些。
在品种纯化时,根据种子繁殖系数的大小 和生产对品种需要的缓急情况,可采用多 次单株选择法或多次混合选择法。
(二)异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
特点:遗传基础复杂,群体内变异较大。 多代连续自交后代生活力易衰退,选种过
程需要隔离, 隔离方法:网箱、网袋、网室、空间隔离
定向多代选择,有积累变异,加强变异的作用, 能得到开始选择时群体内没有的变异类型,因此, 选择具有创造性的作用。
例子-虞美人的选种
猩红色的群体 花朵的黑心
纯白色的群体 黄色和白色
白色花
蓝色花
不断的积累变异。最终形成新的类型。
三、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根据育种目标的主次制定相应的选择标准, 如产量和品质、抗逆性等。
园艺植物育种学
第五章 选择育种 Chapter 5 Selection Breeding
上一章要点回顾
主要名词:简单引种、驯化引种、饰变、 形变、向心引种、离心引种
比较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的不同点。 影响引种成功的主要生态因素有哪些? 如何进行引种可行性分析? 引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有哪些?引种时要
分次分期淘汰法
按植株目标性状出现的先后,分次分期选 择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月二月三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四月五月六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第五章园艺植物选择育种一、名词解释1.选择:利用人工和自然产生的变异群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和表现型,选择优良的基因型,固定优良性状。

2.纯系学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森根据菜豆的粒重选种试验结果在1903年提出的一种遗传学说。

认为由纯合的个体自花受精所产生的子代群体是一个纯系。

在纯系内,个体间的表型虽因环境影响而有所差异,但其基因型则相同,因而选择是无效的;而在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混杂群体内进行选择时,选择却是有效的。

3.混合选择法: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次年播种与同一块圃地,与标准品种及原始群体小区相邻种植,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

对原始群体的混合选择只进行一次,当选择有效时就繁殖推广的,称为一次混合选择法。

对原始群体进行多次混合选择后再繁殖推广的,称为多次混合选择法。

4.单株选择法:从原始群体中选取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次年单株种植成一单株小区,根据各植株的表现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

若只进行一次单株选择,以后就以各株系为取舍单位,称为一次单株选择。

5.选择育种:利用现有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育成新品种的途径叫做选择育种,简称选种。

6.遗传力:亲代性状值传递给后代的能力大小。

7.广义遗传力(HB 2) :基因型方差(VG)占表现型方差(VP)的百分率。

HB2= VG/V P ×100% = VG/ (VG+ VE) ×100%8.狭义遗传力( HN 2):基因加性方差(VA)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率。

HB2= (VG- VD - VI) / VP×100%。

VD为显性方差(等位基因间互作产生);VI为上位性方差(非等位基因间互作产生)。

9.株选:根据育种目标及相应的选择标准,以特定选择方式采取的选择和淘汰的方法。

10.选种程序:在整个选择育种过程中,选育出一个新品种要先后经过原材料搜集、优系选择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环节。

这种按照一定的先后步骤依次进行的工作环节就叫选种程序。

11.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2.枝变:变异的芽内分生组织萌动长成枝条时,该枝条表现出与原品种类型不同的现象。

13.株变:当包含突变细胞的芽发育成一个植株,或采用该芽进行无性繁殖形成新个体的现象。

14.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选出优系,称为芽变选种。

15.饰变:由于环境条件(土壤、气候、栽培措施等)的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16.实生选种:针对实生繁殖的群体为改进其经济性状、提高品质而进行的选择育种称为实生选择育种,简称为实生选种。

17.选择差: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乎均值与原始群体平均值产生的离差称为选择差。

二、填空题1.选择的种类有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2.选择育种的实质是造成群体单株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3.通过增加群体的性状变异幅度、降低入选率和加大选择强度等手段可以提高选择的效果。

4.有性繁殖植物的基本选择法有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

5.对于无性繁殖植物我们常用的选择法有营养系混合选择法和营养系单株选择法。

6.株选的方法包括单一性状选择和综合性状选择。

7.芽变选种具有多样性、重演性、稳定性、局限性和多效性等特点。

8.芽变的遗传类别有: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核外突变。

9.采用系谱选择方法选育一个菜豆新品种,将收集到的两个性状互补的地方菜豆品种杂交后,单株选择法应该从 F2 代开始。

10.单株选择法多应用于自花授粉园艺植物。

11.根据不同的特性(如植株高矮、果实形状、颜色、成熟期等)把性状相似的优株归并成不同群体,将从不同群体收获的种子分别播种在各个小区内,以便群体间以及与对照品种进行比较鉴定,从而选出优良品种称为集团选择方法。

12.果树芽变选择的两个较为关键的时期是果实采收期和灾害发生期。

13.考虑到豇豆、菜豆等自花授粉园艺植物开花授粉特点,从品种选育角度来说,适合采用单株选择法14.同一品种相同类型的芽变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单株上发生称为芽变的重演性15.园艺植物的实生选择育种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中花卉植物中成绩突出的实生选择育种之一是由陈俊愉院士所率先开展的梅花育种。

16.芽变育种中,分生组织层中 LⅡ细胞产生突变,由它产生的胚珠和花粉也具有变异的遗传物质,因此可以通过受精而遗传于有性后代。

17.有刺黑莓发生无刺芽变后,通过开花结果方式获得植株的枝条的性状将表现为有刺;由其扦插形成的新的植株,其枝条性状为无刺。

18.在一果色浅红苹果树的内膛处一枝条出现果实浓红色变化,从此现象可推测该变异由芽变引起。

19.在杂交品种的选育过程中,自交系的选育是必须的,单株选择方法和混合选择方法两种基本的选择方法中,应该采用单株选择方法选育自交系。

20.针对育种材料群体,在实践中常采取降低入选率的方式加大选择差,从而达到提高选择效果。

21.株行距较小的自花授粉园艺植物杂交育种后代选择常采用混合—单株选择方法。

22.《洛阳牡丹记》中有如下一段话“潜溪绯者,千叶绯花,出于潜汐寺……本是素花,忽于丛中时出绯者一、二朵,明年移在它枝,洛人谓之转枝花”,该段话中的“绯者”由芽变造成的。

三、判断题1.变异是选择的基础,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2.常规杂交育种中,自花授粉植物单株选择通常从F2代开始。

√3.群体内单株间变异幅度越大,选择效果愈明显。

√4.无性繁殖园艺植物只能通过芽变选种进行新品种培育。

×5.选择育种的实质是造成待选择群体内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生殖差异。

√6.自花授粉植物单株选择在开花时无须采取人工隔离措施。

√7.选种是以个体为单位的对自然出现的变异的选择利用。

√8.遗传力越高选择效果越明显,入选率越高选择效果越明显。

×9.当遗传力为0 的时候选择差无论多高都不能增大选择效果。

√四、问答题1.比较单株选择与混合选择二者之间的优劣。

答:单株选择法的优点:可以对所选优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消除环境饰变引起的误差,提高选择效率。

多次单株选择法可以定向积累变异,从而有可能选出超过原始群体内最优良单株的新品种(即优中选优、不断选优)。

单株选择法的缺点:A.费工费时。

需专门设立圃地,异花授粉作物需要隔离。

B. 异花授粉作物多次隔离授粉易引起生活力衰退。

C. 选择一次留种量有限,选出优系后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

混合选择法的优点:简便易行,省时省力。

不需要很多土地、劳力及专设的实验圃地就能迅速地从混杂群体中分离出优良类型,在较短时间内能获得较多的繁殖材料,便于及早推广。

对混杂严重的农家品种也可提纯良种。

混合选择时不同单株间可以自由授粉,可以保持丰富的遗传特性,故不会造成生活力衰退。

混合选择法的缺点:混繁不能鉴别每一个体基因型的优劣,这就使由于环境条件优越而性状表现突出的单株选留下来,但其基因型并非优良,从而降低了选择效果2.如何根据授粉习性确定选择方法?答:(1)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一般采用单株选择法,只有在结合生产进行品种纯化时,为了及时提供生产用种子,才采用混合选择法。

对于常自花授粉植物在选择育种时,常采用单株选择法或母系选择法。

但单株选择的次数要多一些,在品种纯化时,根据种子繁殖系数的大小、品种需要的缓急情况,可采用多次单株选择法或多次混合选择法。

(2)异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对于自由授粉植物和异花授粉植物,在原始群体株间性状差异不大时可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否则采用混合—单株选择法。

自交衰退明显的种类可采用母系选择法和集团选择法。

为防止避免隔离留种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可酌情采用亲系选择法、剩余种子法和集团选择法等。

3.在选择育种中可以采用哪些措施缩短育种年限?答:(1)正确运用选择方法和选种程序。

灵活运用选择方法(达到多出品种的目的);圃地设置的增减(如抗性鉴定圃、栽培试验圃);适当缩减圃地设置年限(2)加速选种的主要方法。

提前进行生产试验与多点试验;利用保护地进行一年多代繁殖选择;异地栽培加速繁殖;加速繁殖和提高种子繁殖系数。

4.什么是芽变育种?芽变细胞学及遗传学有何特点?答: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使之性选出优系,称为芽变育种。

(1)嵌合体与芽变的发生被子植物顶端分生组织存在相互区分的细胞层,分为LⅠ、LⅡ、LⅢ,植物组织均由这三层组织发生层所衍生。

正常情况下,层间、层内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芽变的发生导致出现嵌合体。

多为层间不同嵌合体和层内不同的嵌合体。

(2)芽变的转化除同型突变体外,上述任何一种嵌合体均不很稳定,随生长发育或营养繁殖而发生变化。

如扇形嵌合体在发生侧枝时,若处于扇形区域内,新枝成为周缘嵌合体。

若处于扇形区域边缘,则仍为扇形嵌合体。

若处于扇形区域外,则成为非突变体。

(3)芽变遗传学特点:由LI表皮原细胞产生的突变,可以引起与表皮组织有关性状的变异。

如茸毛和针刺的有无,以及表皮细胞中彩色的变化。

LⅡ皮层原细胞产生突变,可以引起皮层外层的变异。

象果实皮层细胞中的色素变异以及与叶绿素多少有关的叶片色彩突变,LⅡ突变影响到孢原组织,由它产生的胚珠和花粉也具有变异的遗传物质,因此可以通过受精而遗传于有性后代。

LⅢ中柱原细胞产生突变,可以引起皮层的内层、中柱和输导组织的变异。

因此由中柱所长出的不定芽和由深层组织长出的不定根,都可以表现出变异的特征。

5.如何对无性繁殖植物的有性后代进行选择?答:有性后代单株选择法:播种→单株选择→收获营养繁殖体→营养系→播种→株行圃→比较鉴定。

6.选种的基本程序有哪些?答:原始材料圃→选种圃→品比预备试验圃→品种比较试验圃→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7.芽变选种应该在什么时期进行?应采用什么方法?答:(1)芽变选种的时期:经济产品采收期和自然灾害期;(2)芽变选种的方法:面上调查访问定点;点上观测鉴定定株;株间综合分析定性。

8.阐述芽变选择育种的程序。

答:(1)确定芽变选种的目标,即品种需要改良之处。

(2)确定适宜的选种时期:主要是果实成熟期、灾害期。

(3)变异的发现。

调查、选报等形式。

(4)变异的分析确定,筛除环境造成的修饰变异。

(5)变异体的分离和同型化。

修剪、嫁接等方式。

(6)复选阶段包括高接鉴定圃、选种圃及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性栽培试验。

(7)品种审定推广。

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

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

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清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