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发展线索1
八上历史复习资料三条线索

八上历史复习资料三条线索八上历史复习资料三条线索历史是一门关于过去的学科,通过研究人类的发展和演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八年级上学期的历史课程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这些内容,下面将给出三条线索,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线索一: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朝代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璀璨,有许多重要的朝代和时期。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1. 夏、商、周: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周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2. 秦汉: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段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3. 隋唐: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之一。
4. 宋元明清:这四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最后四个封建王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通过对这些重要朝代的复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线索二:世界古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世界古代史同样精彩纷呈,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他们建造了宏伟的金字塔和众多神庙,创造了独特的象形文字。
2. 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他们在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有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和文学家。
3. 古罗马帝国:古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他们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制定了许多法律和制度,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是古希腊的一个伟大征服者,他征服了波斯帝国和埃及,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史核心线索归纳

中国古代史核心线索归纳一、中国古代中枢决策机制的演变1. 秦朝首创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确立三公九卿制度: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2. 汉朝初期基本沿袭秦制;汉武帝时期,皇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确立中外朝制度,中朝主决策,外朝主执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三省体制,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4. 隋唐时期,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职责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又彼此牵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5. 两宋时期,形成“二府三司”体制,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
另设置台谏掌监察。
6. 元朝,形成一省二院制,中书省是最高行政长官,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掌管宗教事务。
7. 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8. 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是国家为了方便行政管理的实施,而划分行政区域、设立地方分治机构的制度。
1. 周代,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2. 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3. 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4. 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5. 宋朝,由文官任地方长官;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赋税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这些举措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一、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在近代,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
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次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率先用大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
中英《南京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这是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
鸦片战争成为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鸦片战争以后,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另一方面,它们凭借自己的船坚炮利,继续进行武装侵略,不断扩大侵略权益,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一步步加深。
1856年,英法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把侵略的魔爪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沙俄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侵占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边疆加紧侵略。
这时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帝国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掠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
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
法国通过《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中国西南门户。
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积极推行其大陆政策的结果。
清政府对日本采取避战求和的态度,使清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惨遭失败。
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中国继《南京条约》以来失权最多、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日本取得在华通商口岸“设厂制造”等特权,这反映了帝国主义对外输出资本的要求。
《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此后,19世纪末,德、俄、法、英、日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历史发展线索(朝代顺序)

中国朝代顺序歌
夏商周,秦两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元谋人
云南元谋, 距今170万年
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 距今70——20万年
打制石器, 天然火。
打制石器,
天然火。
山顶洞人
北京周口店, 距今1万8千年 磨制石器, 人工取火。
河姆渡人
浙江余姚, 距今6000多年, 水稻, 磨制石器, 干栏式房屋, 黑色陶器, 猪、狗、水牛。
商朝
汤 前1600年 —— 前1046年 亳 ——殷(盘庚迁殷)
西周
周武王 前1046年 ——前771年 镐京(今西安)
东周
春秋
前770年——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春秋五霸
战国
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战国七雄
秦朝
嬴政 前221年 —— 前206年 咸阳
西汉
刘邦 前202年 ——8年(王莽夺权) 长安
半坡人
陕西西安, 距今5000多年,
炎帝、黄帝、蚩尤
黄河中下游, 距今4000多年
种植粟、蔬菜,磨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屋, 红色陶器, 猪、狗、牛、马、羊、鸡。
炎、黄联合在涿鹿打败蚩尤, 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尧舜的禅让
距今4000多年 公共推举,首领让贤
夏朝
禹 前2070年 ——前1600年 阳城
魏
220年 洛阳 221年 成都 222年 建业
曹丕
东汉
刘秀 25年 —— 220年
三国
刘备
蜀
洛阳
吴
孙权
魏
三 国 鼎 立
司马炎 265年 263年,魏灭蜀
西晋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1.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为此,农民阶级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进行了洋务运动,而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注意:农民阶级——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地主阶级——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导致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
2.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总论: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做主。
(注:在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形式不同,革命任务也有所区别。
)①1919年5月4日—1927年7月15日,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1924年—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这就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②1927年7月15日—1937年7月7日,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进行了土地革命,这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③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
④1945年8月15日—1949年10月1日,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阶级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历史发展史

中国历史发展史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在漫长的时间里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替和社会变革。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人民通过劳动和智慧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明。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概述中国历史的主要发展阶段。
1. 旧石器时代至夏朝(约250万年前-约16世纪前)中国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的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
约5800年前,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第一个王朝诞生,这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农业社会。
2. 商朝至春秋战国时期(约16世纪前-公元前221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代的青铜文化繁荣发展。
商朝后期,周文王建立了周朝,周朝包括西周和东周,贵族集团日益壮大。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百家争鸣、诸侯割据的局面为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3. 秦朝至西魏(公元前221年-公元557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帝制时代。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西汉早期的文景之治为后来的王朝树立了榜样。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相继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三国时期。
西晋和十六国时期,中国处于分裂混乱的局面。
4. 隋唐至宋辽金元(公元581年-公元1368年)隋朝和唐朝继承了北方统一的大业,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盛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之一,民族融合,文化繁荣,科技进步。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分裂为多个政权,十分动荡。
宋朝以其盛世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而闻名,但后期面临金朝和蒙古帝国的入侵。
5. 明朝至清朝(公元1368年-1912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国文化的经典作品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但后期面临着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满族政权,清朝实行了多项改革,但也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
19世纪末,中国爆发了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6. 中华民国至现代中国(1912年至今)民国时期,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但也经历了诸多内忧外患。
中国历史发展线索

•元
•朝
统
•南宋
一
赵构
1127年 ——1276年
1279
临安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历史发展线索
•元朝
忽必烈 1271年——1368年
大都
•明朝
朱元璋 1368年 ——1644年
南京——北京
•清朝
皇太极 1636年 ——1912年
北京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华民国
孙中山 1912年 —— 1949年
长安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东汉
刘秀 25年 —— 220年
洛阳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三国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建业
中国历史发展线索
孙权
•魏
•三
•国 •鼎 •蜀
•立
•吴
263年,魏灭蜀
司马炎 265年
•西晋
280年, 西晋灭 吴,统 一南北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炎帝、黄帝、蚩尤
黄河中下游, 距今4000多年 炎、黄联合在涿鹿打败蚩尤, 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尧舜的禅让
距今4000多年 公共推举,首领让贤
•夏朝
禹 前2070年 ——前1600年
阳城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历史发展线索
•商朝
汤 前1600年 —— 前1046年
亳 ——殷(盘庚迁殷)
南京
中国历史发展线索
•西周
周武王 前1046年 ——前771年
镐京(今西安)
•东周
春秋
前770年——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春秋五霸
中国近代史四条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史四条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曲折与波折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发展轨迹可以被概括为四条基本线索。
这四条基本线索是:中国与世界的接触、民族主义的兴起、现代化的探索、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
本文将对这四条基本线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一、中国与世界的接触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逐渐与西方列强接触。
在这个时期,中国遭受了很多不同的侵略和欺凌,包括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辛丑条约等。
这些事件的发生促使中国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并开始向西方学习,尤其是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的方法和技术。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了一场现代化的探索,但这个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民族主义的兴起在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接触过程中,民族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兴起。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受到了侵犯,开始有了一些反对西方列强的声音。
同时,中国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的价值,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了一场民族主义的运动,这个运动的目的是要振兴中国,让中国重新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三、现代化的探索在中国与世界的接触和民族主义的兴起的背景下,中国开始了一场现代化的探索。
这个探索的目的是要让中国变得更加现代化、更加富强、更加强大。
这个时期的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开始建设铁路、电力、通讯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开始推行西方的教育和法律制度。
这个时期的中国也开始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让中国人民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思想和文化。
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1921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政治力量,它的目的是要推翻腐败的国民政府,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长达20年的革命,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发展线索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时期
1、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
原始人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氏族公社:山顶洞人;母系(半坡和河姆渡);父系(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黄帝和尧舜禹):2、
3、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二、封建大一统
1、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始皇赢政
2、汉: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刘邦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刘秀
三、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1、三国:魏公元220年—公元266年曹丕
蜀公元221年—公元263年刘备
吴公元222年—公元280年孙权
3、晋: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司马炎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司马睿
3、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刘裕
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1年拓拔部
四、封建国家繁荣
1、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文帝杨坚炀帝
2、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高祖太宗武则天玄宗
五、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加强
1、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朱温)
2、辽(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耶律阿保机)
3、宋: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赵匡胤徽、钦二宗)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6年赵构)
4、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元昊)
5、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完颜阿骨)
6、元(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忽必烈)
六、专制主义达到顶峰和封建国家由盛转衰
1、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太祖成祖)
2、清前期(公元1636年——公元1840年皇太极顺康雍乾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