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
中西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考试大纲.doc

2013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考试大纲2013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考试大纲第一单元症状学细目一:发热要点:1.发热的病因2.发热的临床表现3.发热的问诊要点细目二:头痛要点:1.头痛的病因2.头痛的问诊要点细目三:胸痛要点:1.胸痛的病因2.胸痛的问诊要点细目四:腹痛要点:1.腹痛的病因2.腹痛的问诊要点细目五:咳嗽与咯痰要点:1.咳嗽的病因2.咳嗽与咯痰的问诊要点细目六:咯血要点:1.咯血的病因2.咯血的问诊要点3.咯血与呕血的鉴别细目七:呼吸困难要点:1.呼吸困难的病因2.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3.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细目八:水肿要点:1.水肿的病因2.水肿的临床表现3.水肿的问诊要点细目九:皮肤黏膜出血要点:1.皮肤黏膜出血的病因2.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3.皮肤黏膜出血的问诊要点细目十:恶心与呕吐要点:1.恶心与呕吐的病因2.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一:呕血与黑便要点:1.呕血与黑便的病因2.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二:黄疸要点:1.黄疸的概念2.胆红素的正常代谢3.各型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特点4.黄疸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三:抽搐要点:1.抽搐的病因2.抽搐的问诊要点细目十四:意识障碍要点:1.意识障碍的病因2.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嗜睡、昏睡、昏迷、意识模糊、谵妄)3.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第二单元问诊要点:问诊的内容第三单元检体诊断细目一:基本检查法要点:1.常用触诊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2.叩诊的方法及常见叩诊音3.嗅诊常见异常气味及临床意义细目二:全身状态检查要点:1.体温测量2.脉搏检查3.血压测量4.发育判定5.营养状态检查6.意识状态判定7.面容检查8.体位检查9.步态检查细目三:皮肤检查要点:1.弹性、颜色、湿度检查2.皮疹、皮下出血、蜘蛛痣、皮下结节检查3.水肿、皮下气肿和毛发检查细目四:淋巴结检查要点:1.浅表淋巴结分布2.浅表淋巴结检查内容3.局部和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细目五:头部检查要点:1.头颅形状、大小检查2.眼部检查(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瞳孔、眼球) 3.耳部检查(外耳、鼓膜、乳突)4.鼻部检查(鼻外形、鼻翼、鼻中隔、鼻腔、鼻窦)5.口腔(黏膜、牙、牙龈、舌、咽、扁桃体等)、腮腺检查细目六:颈部检查要点:1.颈部血管检查2.甲状腺检查3.气管检查细目七:胸壁及胸廓检查要点:1.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2.常见异常胸廓3.胸壁静脉检查4.胸壁及胸骨检查5.乳房检查细目八:肺和胸膜检查要点:1.肺和胸膜视诊(呼吸类型、频率、深度、节律)2.肺和胸膜触诊(触觉语颤、胸膜摩擦感)3.肺部叩诊4.呼吸音听诊(正常呼吸音、病理性呼吸音)5.啰音听诊6.胸膜摩擦音听诊7.听觉语音检查8.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肺不张及气胸)细目九:心脏、血管检查要点:1.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2.心脏触诊(心脏震颤、心包摩擦感)3.心脏叩诊(心脏浊音界)4.心脏瓣膜听诊区5.心率听诊、心律听诊6.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制7.心脏听诊(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喀喇音、奔马律及开瓣音)8.心脏杂音产生机制9.心脏杂音的特征10.各瓣膜区常见杂音听诊11.心包摩擦音听诊12.血管检查及周围血管征13.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力衰竭、大量心包积液)细目十:腹部检查细目十三:神经系统检查要点:1.腹部视诊(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2.腹部触诊(腹璧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3.腹内脏器触诊(肝、胆、脾、肾、膀胱)4.正常腹部可触及的结构,腹部肿块触诊5.腹部叩诊(叩诊音,肝、脾、膀胱叩诊)6.移动性浊音叩诊7.腹部听诊(肠鸣音、上腹部振水音、血管杂音)8.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急性腹膜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肠梗阻)细且十一:肛门、直肠检查要点:1.肛门、直肠视诊2.肛门、直肠指诊细目十二:脊柱与四肢检查要点:1.脊柱检查(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2.四肢、关节检查(形态、运动功能)要点:1.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2.感觉功能检查、感觉功能障碍及其常见类型3.运动功能检查(肌力、肌张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4.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5.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细目一:血液的一般检查要点:1.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形态变化2.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3.网织红细胞计数4.血小板计数5.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细目二:血栓与止血检查要点:1.出血时间测定2.血小板聚集试验3.凝血因子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4.纤溶活性检测(D-二聚体、3P试验)5.口服抗凝药治疗监测细目三:骨髓检查要点: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2.骨髓增生程度分级细目四: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要点:1.蛋白质代谢检查(血清蛋白测定、血清蛋白电泳)2.胆红素代谢检查3.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ALT、AST、ALP、γ-GT、LDH)4.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细目五:肾功能检查要点:1.肾小球功能检查(Ccr、Cr、BUN、血β2-微球蛋白、GFR)2.肾小管功能检测(尿β2-微球蛋白、莫氏试验)3.血尿酸测定细目六:常用生化检查要点:1.糖类检查(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2.血脂测定3.电解质检查(血清钾、钠、氯、钙、磷)4.血清铁及其代谢物测定(血清铁、铁饱和度、铁蛋白)细目七:酶学检查要点:1.血、尿淀粉酶测定2.心肌损伤常用酶检测(CK、CK-MB、LDH及其同工酶)3.心肌蛋白检测(cTnT、cTnI)细目八:免疫学检查要点:1.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2.感染免疫检测(ASO、肥大反应)3.肿瘤标志物检测(AFP、CEA、CA125、PSA、CA19-9)4.自身抗体检查(RF、ANA、ENA抗体谱、抗双链DNA抗体、ATG、ATM)5.C反应蛋白(CRP)检测细目九:尿液检查要点:1.一般形状检查(尿量、颜色、气味、比重)2.化学检查(蛋白、糖、酮体)3.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菌落计数) 4.尿沉渣计数细目十:粪便检查要点:1.粪便标本采集2.一般形状检查(量、颜色、形状、气味)3.显微镜检查(细胞、寄生虫)4.化学检查(隐血试验、胆色素检查) 5.细菌学检查细目十一:痰液检查要点:1.痰液标本的收集方法2.一般形状检查(量、色、性状、气味)3.显微镜检查4.病原体检查细目十二:浆膜腔穿刺液检查要点:1.浆膜腔积液分类及形成原因2.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细目十三:脑脊液检查要点: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第五单元心电图诊断细目三:常见异常心电图细目一:心电图基本知识要点:1.常用心电图导联2.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细目二:正常心电图要点:1.心率计算及各波段测量2.心电轴测定3.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要点:1.心房、心室肥大2.心肌梗死及心肌缺血3.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早搏、异位性心动过速、颤动、房室传导阻滞、预激)4.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第六单元影像诊断细目一:超声诊断要点:1.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2.二尖瓣狭窄、扩张性心肌病的异常声像图3.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的异常声像图4.脂肪肝、肝硬化的异常声像图细目二:放射诊断要点:1.X线的特性及成像原理2.X线检查方法3.CT、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4.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5.循环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6.消化系统疾病影像学检查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7.泌尿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8.骨与关节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9.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细目三:放射性核素诊断要点:1.脏器显像检查(甲状腺、心肌灌注)2.体外竞争放射分析(TT3、FT3、TT4、FT4、TSH、C肽、胰岛素)第七单元病历与诊断方法要点:1.病历书写的格式与内容2.确立诊断的步骤及原则3.诊断内容及书写2013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考试大纲2013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细目一: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育要点:1.年龄分期标准2.各年龄期特点及与预防保健的关系3.体格生长发育常用指标4.各年龄段呼吸、脉搏、血压常数及计算方法5.生长发育规律6.感觉、运动和语言发育细目二:小儿生理特点、病理特点要点:1.生理特点2.病理特点3.稚阴稚阳学说的意义细目三:小儿喂养与保健要点:1.营养基础2.能量、营养物质、水的生理需要3.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方法4.人工喂养的基本知识5.辅助食品的添加原则6.保健的主要内容、传染病管理和计划免疫细目四:小儿诊法概要要点:1.儿科望诊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2.指纹诊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3.小儿啼哭声、尿液、粪便气味的临床诊断意义4.闻诊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5.儿科基本脉象6.小儿按诊(皮肤、头颅、胸腹、四肢) 细目五:儿科辨证的意义要点:1.八纲辨证的意义2.脏腑辨证的意义3.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细目六:儿科治疗概要要点:1.治疗原则2.药物剂量计算常用方法3.常用内治法则4.常用外治法的治疗机理和适应证细目七: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要点:1.脱水程度的判断2.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3.液体疗法液量计算第二单元新生儿疾病细目一:新生儿黄疸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西医病因及发病机理3.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4.西医治疗原则及主要治疗方法5.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新生儿硬肿症要点:1.西医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及诊断要点3.西医治疗原则4.中医辨证论治5.预防与调护第三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要点:1.主要病原体及临床表现2.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3.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4.常见兼夹证(夹痰、夹滞、夹惊)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5.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小儿肺炎要点:1.常见病原体及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分类方法4.支气管肺炎、腺病毒肺炎、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5.肺炎心衰的诊断标准及主要治疗方法6.抗生素药物选择原则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反复呼吸道感染要点:1.诊断标准2.中医病因病机3.中医辨证论治第四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病毒性心肌炎要点:1.西医发病机理2.中医病因病机3.诊断标准4.常用的西药治疗方法5.中医辨证论治第五单元消化系统疾病细目一:鹅口疮要点:1.病原菌及临床特征2.中医病因病机3.中医辨证论治4.预防和调护细目二:疱疹性口炎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小儿腹泻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脱水的分度5.西医治疗原则6.重度脱水伴有休克的补液方法7.中医辨证论治第六单元泌尿系统疾病细目一:急性肾小球肾炎要点:1.西医发病机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原则6.严重病例(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西医处理原则7.中医辨证论治8.预防与调护细目二:肾病综合征要点:1.主要临床特点和分型2.诊断与鉴别诊断3.常见并发症4.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方案5.中医辨证论治第七单元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细目一:化脓性脑膜炎要点:1.病因2.临床表现3.常见并发症4.诊断与鉴别诊断5.抗生素治疗原则6.颅内压增高的处理细目二:病毒性脑炎要点:1.西医发病机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措施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癫痫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4.中医辨证论治5.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及治疗第八单元小儿常见心理障碍细目一:多发性抽动症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主要西药选择5.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中医辨证论治第九单元造血系统疾病细目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西医治疗原则及补铁方法5.中医辨证论治6.预防与调护细目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西医发病机理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中医辨证论治6.调护要点第十单元内分泌疾病细目:性早熟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西医治疗原则5.中医辨证论治第十一单元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细目一:支气管哮喘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发作期的西医发病机理3.诊断与家别诊断4.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依据及治疗5.西医治疗原则6.中医辨证论治7.持续状态的治疗细目二:风湿热要点1.病因及发病机理2.临床表现3.特征症状和体征及Jones诊断标准4.鉴别诊断5.治疗原则6.中医辨证论治7.预后及预防细目三:过敏性紫癜要点:1.西医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诊断及鉴别诊断4.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西医治疗方法5.中医辨证论治第十二单元营养性疾病细目一:小儿肥胖症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诊断要点3.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要点: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及分型3.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维生素D制剂的用药方法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鉴别诊断4.西医治疗原则第十三单元感染性疾病细目一:麻疹要点:1.流行病学特点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并发症5.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风疹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3.中医辨证论治4.孕妇预防风疹的重要性细目三:幼儿急疹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水痘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鉴别诊断4.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猩红热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病原菌及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并发症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流行性腮腺炎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主要并发症4.中医辨证论治5.预防与调护细目七: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西医治疗原则及治疗措施5.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鉴别诊断4.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九:手足口病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常见并发症6.中医辨证论治第十四单元寄生虫病细目一:蛔虫病要点:1.感染途径2.临床表现3.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蛲虫病要点:1.感染途径2.临床表现2.防治方法第十五单元小儿危重症的处理细目一:心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术要点:1.心搏呼吸骤停的病因2.心搏呼吸骤停临床表现及诊断3.心肺复苏的步骤细目二:感染性休克要点: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及诊断3.治疗原则4.中医辨证论治第十六单元中医相关病证细目一:咳嗽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腹痛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积滞要点:1.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细目四:厌食要点:1.病因病机2.中医辨证论治3.中医其他疗法细目五:急惊风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四证八候5.中医辨证论治6.西医急救处理细目六:遗尿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细目七:汗证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中医辨证论治。
2013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大纲

2013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绪论要点: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第二单元望诊细目一:望神要点: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二:望面色要点:1.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面部色诊的意义细目三:望形态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望头面五官要点: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面肿、腮肿及口眼喁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望躯体四肢要点:1.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望皮肤要点:1.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七:望排出物1.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呕吐物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望大便、小便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八:望小儿指纹要点: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第三单元望舌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要点:1.舌诊原理2.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细目二:正常舌象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三:望舌质要点:1.舌神变化(荣、枯)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3.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4.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I 临床意义5.舌下络脉变化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细目四:望舌苔要点: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细目五:舌象综合分析要点:1.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2.舌诊的临床意义第四单元闻诊细目二:嗅气味细目一:听声音要点:1.音哑与失音、太息的临床表现及意义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语的临床表现及意义3.咳嗽、喘、哮的临床表现及意义4.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意义5.大息的临床及表现要点:1.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2.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第五单元问诊细目一:问诊内容要点:1.主诉的概念与意义2.十问歌细目二:问寒热要点:1.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4.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三:问汗要点: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问疼痛要点:1.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2.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问头身胸腹要点:问头晕、胸闷、心悸、脘痞、腹胀、麻木、疲乏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问耳目要点:1.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目眩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目昏、雀盲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七:问睡眠要点:1.失眠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嗜睡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要点: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除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九:问二便要点: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十:问经带要点: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第六单元脉诊细目一:脉诊概说要点:1.脉象形成原理2.诊脉部位3.诊脉方法4.脉象要素细目二:正常脉象要点:1.正常脉象的表现2.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细目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要点:1.常见脉象的脉象特征及鉴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散脉、芤脉、革脉、伏脉、牢脉、疾脉、长脉、短脉、动脉)2.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细目四:相兼脉与真脏脉要点:1.相兼脉的概念与主病2.真脏脉的概念与临床意义细目五:诊小儿脉要点:1.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2.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第七单元按诊要点:1.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2.按肌肤手足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4.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5.按腧穴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第八单元八纲辨证细目一:概述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细目二:表里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2.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寒热要点: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虚实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五:阴阳要点: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3.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4.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要点:1.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虚)的概念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第九单元病因辨证第十单元气血津液辨证细目一:六淫辨证要点:风淫证候、寒淫证候、暑淫证候、湿淫证候、燥淫证候、火淫证候的临床表现细目二:情志辩证要点:1.喜证的临床表现2.怒证的临床表现3.悲恐证的临床表现4.忧思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一:气病辨证要点: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气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气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5.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6.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7.气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二:血病辨证要点:1.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5.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三:气血同病辨证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四:津液病辨证要点:1.痰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饮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水停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十一单元脏腑辨证细目一:心与小肠病辨证要点: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心脉痹阻证的临床表现及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四证的鉴别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7.小肠实热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二:肺与大肠病辨证要点: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风水相搏证的临床表现5.肠道湿热、肠热腑实、肠燥津亏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三:脾与胃病辨证要点: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胃肠气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肝与胆病辨证要点: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5.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6.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五:肾与膀胱病辨证要点:1.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细目六:脏腑兼病辨证要点: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七:脏腑辨证各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各脏腑间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第十二单元六经辨证细目一:太阳病证要点:1.太阳病提纲2.太阳病本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太阳病变证(栀子豉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真武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二:阳明病证要点:1.阳明病提纲2.阳明病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阳明病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三:少阳病证要点:1.少阳病提纲2.少阳病本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少阳病兼变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四:太阴病证要点:1.太阴病提纲2.太阴病本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太阴病兼变证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细目五:少阴病证要点:1.少阴病提纲2.少阴病寒化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3.少阴病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六:厥阴病证要点:1.厥阴病提纲2.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乌梅丸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厥阴病寒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细目七:六经病证的传变要点: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的概念第十三单元卫气营血辨证细目一:卫分证要点:1.风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燥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卫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二:气分证要点:1.邪热壅肺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热扰胸膈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热结肠道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4.气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营分证要点:1.热灼营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热陷心包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营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四:血分证要点:1.热盛动血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2.热盛动风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3.热盛伤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4.血分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第十四单元三焦辨证细目一:上焦病证要点: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二:中焦病证要点: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三:下焦病证要点: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细目四:三焦病证的传变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
2013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复习: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
恶心是一种上腹部的特殊不适、急迫欲呕的感觉,常伴有头晕、流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常为呕吐的先兆,但也可单独出现。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
一、病因
当腹腔内感觉神经受到刺激,特别是腹腔内脏病变侵及腹膜时,可引起反射性呕吐。
其特点是有恶心先兆,呕吐后并不感觉舒适。
此外,恶心呕吐是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伴有肠绞痛、停止排便与排气为其特点。
二、问诊要点
颅内压增高所致呕吐呈喷射性,常无恶心先兆,吐后不感觉轻松;胃肠梗阻引起的呕吐多剧烈; 呕吐物呈咖啡色,混有食物残渣,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并发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出血性胃炎等。
2013 新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6.火热内生
细目六:疾病传变
要点:
1.疾病传变的形式
2.病性转化
第十五单元 防治原则
细目一:预防
要点:
1.预防与治未病的概念
2.未病先防
3.既病防变
细目二:治则
要点:
1.治病求本、治则、治法的概念
2.正治与反治
3.治标与治本
4.扶正与祛邪
5.调整阴阳
6.五脏与季节的关系
第七单元 六腑
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要点:
1.胆的生理功能
2.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小肠的生理功能
4.大肠的生理功能
5.膀胱的生理功能
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细目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小肠的关系
2.肺与大肠的关系
3.脾与胃的关系
6.调理精气血津液
7.三因制宜
第十六单元 养生与寿夭
细目一:养生
要点:
1.养生的原则
2.养生的方法
细目二:生命的寿夭
要点:
1.人体生命的产生与变化规律
2.决定寿夭的基本因素
二、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 望诊
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五单元 藏象学说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考试大纲

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考试大纲第一单元症状学细目一:发热要点:.发热的病因.发热的临床表现.发热的问诊要点细目二:头痛要点:.头痛的病因.头痛的问诊要点细目三:胸痛要点:.胸痛的病因.胸痛的问诊要点细目四:腹痛要点:.腹痛的病因.腹痛的问诊要点细目五:咳嗽与咯痰要点:.咳嗽的病因.咳嗽与咯痰的问诊要点细目六:咯血.咯血的病因.咯血的问诊要点.咯血与呕血的鉴别细目七:呼吸困难要点:.呼吸困难的病因.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细目八:水肿要点:.水肿的病因.水肿的临床表现.水肿的问诊要点细目九:皮肤黏膜出血要点:.皮肤黏膜出血的病因.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皮肤黏膜出血的问诊要点细目十:恶心与呕吐要点:.恶心与呕吐的病因.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一:呕血与黑便要点:.呕血与黑便的病因.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二:黄疸要点:.黄疸的概念.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各型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特点.黄疸的问诊要点要点:.抽搐的病因.抽搐的问诊要点.意识状态判定.面容检查.体位检查.步态检查要点:.弹性、颜色、湿度检查.皮疹、皮下出血、蜘蛛痣、皮下结节检查.水肿、皮下气肿和毛发检查细目四:淋巴结检查要点:.浅表淋巴结分布.浅表淋巴结检查内容.局部和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细目五:头部检查要点:.头颅形状、大小检查.眼部检查(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瞳孔、眼球).耳部检查(外耳、鼓膜、乳突).鼻部检查(鼻外形、鼻翼、鼻中隔、鼻腔、鼻窦).口腔(黏膜、牙、牙龈、舌、咽、扁桃体等)、腮腺检查细目六:颈部检查要点:.颈部血管检查.甲状腺检查.气管检查细目七:胸壁及胸廓检查要点:.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常见异常胸廓.胸壁静脉检查.胸壁及胸骨检查。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大纲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大纲一、诊断学基础概述A. 诊断学的定义和意义B. 诊断学在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重要性C. 诊断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二、中医诊断学基础A. 中医诊断的特点和原则1. 四诊合参的基本理论2. 中医辨证的方法和技巧B. 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概念1. 症状、症候、证候的含义和区别2. 中医病因学的基本理论C. 中医诊断学的常用方法1.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2. 医案分析和病案记录的要点三、西医诊断学基础A. 西医诊断的特点和原则1. 从病因、病理、生理等方面进行诊断2. 西医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B. 西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概念1. 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的含义和作用2. 西医病因学的基本理论C. 西医诊断学的常用方法1. 详细病史的采集和分析2. 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技巧和要点四、中西医诊断学的比较与结合A. 中西医诊断学的差异和相同之处1. 中西医诊断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不同2. 中西医诊断学在疾病诊断中的互补作用B. 中西医结合诊断的实践和应用1. 中西医结合诊断的意义和优势2. 中西医结合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五、诊断学基础的考试重点A. 中西医考试对诊断学基础的要求和考核方式B. 诊断学基础的核心知识点和常见考题解析C. 如何备考和提高诊断学基础的能力六、总结与展望A. 诊断学基础对中西医执业医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 今后诊断学基础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C. 综合中西医诊断学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临床诊断水平的建议结语:根据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从中医诊断学基础、西医诊断学基础以及中西医诊断学的比较与结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希望通过对诊断学基础的学习和理解,考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诊断能力,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同时,也希望中西医结合诊断学的发展能够更加深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基础】中医执业-诊断学基础-问诊题库

第二单元问诊一、A11、下列不属于个人史的是A、社会经历B、习惯与嗜好C、冶游史D、职业和生活条件E、生育史2、下列问诊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首先进行过渡性交谈B、先问简单问题C、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D、当患者的回答与医师的想法有距离时可进行暗示性提问E、避免重复提问3、下列不属于既往史的是A、冶游史B、手术史C、预防接种史D、传染病史E、过敏史二、B1、A.月经情况B.生育情况C.冶游史D.家族遗传病史E.预防接种史<1> 、属于个人史的是A B C D E<2> 、属于既往史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个人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出生地及居住地:注意出生地及居住地区与某种传染病或地方病的关系。
②生活与饮食习惯。
③过去及现在的职业及工种。
④冶游及性病史。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问诊不可以进行暗示性提问。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既往史包括以往健康状况的评价、预防接种及药物过敏史、患过何种疾病等。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二、B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个人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出生地及居住地:注意出生地及居住地区与某种传染病或地方病的关系。
②生活与饮食习惯。
③过去及现在的职业及工种。
④冶游及性病史。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既往史包括以往健康状况的评价、预防接种及药物过敏史、患过何种疾病等。
【该题针对“问诊”知识点进行考核】。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诊断学基础症状学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诊断学基础症状学[单选题]1.抽搐病因中,属于感染性颅脑疾病的是A.癫痫B.脑外伤C.脑肿瘤D.脑寄生虫病E.脑血管性疾病参考答(江南博哥)案:D参考解析:抽搐的病因中的颅脑疾病(1)感染性疾病如各种脑炎及脑膜炎、脑脓肿、脑寄生虫病等。
(2)非感染性疾病①外伤:产伤、脑挫伤、脑血肿等。
②肿瘤:原发性肿瘤(如脑膜瘤、神经胶质瘤等)及转移性脑肿瘤。
③血管性疾病:脑血管畸形、高血压脑病、脑梗死、脑出血等。
④癫痫。
掌握“抽搐”知识点。
[单选题]2.抽搐病因中,属于非感染性颅脑疾病的是A.脑炎B.脑膜炎C.脑肿瘤D.脑脓肿E.脑寄生虫病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抽搐的病因中的颅脑疾病(1)感染性疾病如各种脑炎及脑膜炎、脑脓肿、脑寄生虫病等。
(2)非感染性疾病①外伤:产伤、脑挫伤、脑血肿等。
②肿瘤:原发性肿瘤(如脑膜瘤、神经胶质瘤等)及转移性脑肿瘤。
③血管性疾病:脑血管畸形、高血压脑病、脑梗死、脑出血等。
④癫痫。
掌握“抽搐”知识点。
[单选题]3.属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是A.风湿热B.广泛性皮炎C.肝癌D.斑疹伤寒E.白血病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斑疹伤寒属感染性发热。
掌握“发热”知识点。
[单选题]5.不属于感染性发热病因的是A.血清病B.肺炎支原体C.真菌D.细菌E.立克次体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如大手术、内出血、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白血病、急性溶血、心肌梗死或肢体坏死等。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慢性心功能不全等。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如脑出血、脑外伤、中暑、安眠药中毒等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失常而发热。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到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属功能性发热,多为低热。
掌握“发热”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症状学细目一:发热要点:1.发热的病因2.发热的临床表现3.发热的问诊要点细目二:头痛要点:1.头痛的病因2.头痛的问诊要点细目三:胸痛要点:1.胸痛的病因2.胸痛的问诊要点细目四:腹痛要点:1.腹痛的病因2.腹痛的问诊要点细目五:咳嗽与咯痰要点:1.咳嗽的病因2.咳嗽与咯痰的问诊要点细目六:咯血要点:1.咯血的病因2.咯血的问诊要点3.咯血与呕血的鉴别细目七:呼吸困难要点:1.呼吸困难的病因2.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3.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细目八:水肿要点:1.水肿的病因2.水肿的临床表现3.水肿的问诊要点细目九:皮肤黏膜出血要点:1.皮肤黏膜出血的病因2.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3.皮肤黏膜出血的问诊要点细目十:恶心与呕吐要点:1.恶心与呕吐的病因2.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一:呕血与黑便要点:1.呕血与黑便的病因2.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二:黄疽要点:1.黄疸的概念2.胆红素的正常代谢途径3.各型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4.黄疸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三:抽搐要点:1.抽搐的病因2.抽搐的问诊要点细目十四:意识障碍要点:1.意识障碍的病因2.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嗜睡、昏睡、昏迷、意识模糊、谵妄)3.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第二单元问诊要点:问诊的内容第三单元检体诊断细目一:基本检查法要点:1.常用触诊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2.叩诊的方法及常见叩诊音3.嗅诊常见异常气味及临床意义细目二:全身状态检查要点:1.体温测量2.脉搏检查3.血压测量4.发育判定5.营养状态检查6.意识状态判定7.面容检查8.体位检查9.步态检查细目三:皮肤检查要点:1.弹性、颜色、湿度检查2.皮疹、皮下出血、蜘蛛痣、皮下结节检查3.水肿、皮下气肿和毛发检查细目四:淋巴结检查要点:1.浅表淋巴结分布2.浅表淋巴结检查内容3.局部和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细目五:头部检查要点:1.头颅形状、大小检查,2.眼部检查(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瞳孔、眼球)3.耳部检查(外耳、鼓膜、乳突)4.鼻部检查(鼻外形、鼻翼、鼻中隔、鼻腔、鼻窦)5.口腔(黏膜、牙、牙龈、舌、咽、扁桃体等)、腮腺检查细目六:颈部检查要点:1.颈部血管检查2.甲状腺检查3.气管检查细目七:胸壁及胸廓检查要点:1.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2.常见异常胸廓3.胸壁静脉检查4.胸壁及胸骨检查5.乳房检查细目八:肺和胸膜检查要点:1.肺和胸膜视诊(呼吸类型、频率、深度、节律)2.肺和胸膜触诊(触觉语颤、胸膜摩擦感)3.肺部叩诊4.呼吸音听诊(正常呼吸音、病理性呼吸音)5.啰音听诊6.胸膜摩擦音听诊7.听觉语音检查8.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肺不张及气胸)细目九:心脏、血管检查要点:1.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2.心脏触诊(心脏震颤、心包摩擦感)3.心脏叩诊(心脏浊音界)4.心脏瓣膜听诊区5.心率听诊、心律听诊6.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制7.心音听诊(正常心音、心音改变、喀喇音、奔马律及开瓣音)8.心脏杂音产生机制9.心脏杂音的特征10.各瓣膜区常见杂音听诊11.心包摩擦音听诊12.血管检查及周围血管征13.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力衰竭、大量心包积液)细目十:腹部检查要点:1.腹部视诊(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2.腹部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3.腹内脏器触诊(肝、胆、脾、肾、膀胱)4.正常腹部可触及的结构,腹部肿块触诊5.腹部叩诊(叩诊音,肝、脾、膀胱叩诊)6.胃泡鼓音区和移动性浊音叩诊7.腹部听诊(肠鸣音、上腹部振水音、血管杂音)8.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急性腹膜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肠梗阻)细且十一:肛门、直肠检查要点:1.肛门、直肠视诊2.肛门、直肠指诊细目十二:脊柱与四肢检查要点:1.脊柱检查(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2.四肢、关节检查(形态、运动功能)细目十三:神经系统检查要点:1.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2.感觉功能检查、感觉障碍及其常见类型3.运动功能检查(肌力、肌张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4.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5.神经反射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细目一:血液的一般检查要点:1.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形态变化2.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3.网织红细胞计数4.血小板计数5.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细目二:血栓与止血检查要点:1.出血时间测定2.血小板聚集试验3.凝血因子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4.纤溶活性检测(D-二聚体、3P试验)5.口服抗凝药治疗监测细目三:骨髓检查要点: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2.骨髓增生程度分级细目四:肝脏病实验室检查要点:1.蛋白质代谢检查(血清蛋白测定、血清蛋白电泳)2.胆红素代谢检查3.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ALT、AST、ALP、γ-GT、LDH)4.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细目五:肾功能检查要点:1.肾小球功能检测(CCr 、Cr、BUN、血β2-微球蛋白、GFR)2.肾小管功能检测(尿β2-微球蛋白、莫氏试验)3.血尿酸测定细目六:常用生化检查要点:1.糖类检查(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2.血脂测定3.电解质检查(血清钾、钠、氯、钙、磷)4.血清铁及其代谢物测定(血清铁、铁饱和度、铁蛋白)细目七:酶学检查要点:1.血、尿淀粉酶测定2.心肌损伤常用酶检测(CK、CK-MB、LDH及其同工酶)3.心肌蛋白检测(cTnT、cTnI)细目八:免疫学检查要点:1.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2.感染免疫检测(AS0、肥达反应)3.肿瘤标志物检测(AFP、CEA、CA125、PSA、CA19-9)4.自身抗体检查(RF、ANA、ENA抗体谱、抗双链DNA抗体、ATG、ATM)5.C反应蛋白(CRP)检测细目九:尿液检查要点:1.一般性状检查(尿量、颜色、气味、比重)2.化学检查(蛋白、糖、酮体)3.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菌落计数)4.尿沉渣计数细目十:粪便检查要点:1.粪便标本采集2.一般性状检查(量、颜色、性状、气味)3.显微镜检查(细胞、寄生虫)4.化学检查(隐血试验、胆色素检查)5.细菌学检查细目十一:痰液检查要点:1.痰液标本的收集方法2.一般性状检查(量、色、性状、气味)3.显微镜检查4.病原体检查细目十二:浆膜腔穿刺液检查要点:1.浆膜腔积液分类及形成原因2.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细目十三:脑脊液检查要点: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2.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第五单元心电图诊断细目一:心电图基本知识要点:1.常用心电图导联2.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细目二:心电图测量及正常心电图要点:1.心率计算及各波段测量2.心电轴测定3.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细目三:常见异常心电图要点:1.心房、心室肥大2.心肌梗死及心肌缺血3.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早搏、异位性心动过速、颤动、房室传导阻滞、预激)4.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第六单元影像诊断细目一:超声诊断要点:1.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2.二尖瓣狭窄、扩张性心肌病的异常声像图3.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的异常声像图4.脂肪肝、肝硬化的异常声像图细目二:放射诊断要点:1.X线的特性及成像原理2.X线检查方法3.CT、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4.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5.循环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6.消化系统疾病影像学检查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7.泌尿系统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8.骨与关节常见病的影像学表现9.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细目三:放射性核素诊断要点:1.脏器显像检查(甲状腺、心肌灌注)2.体外竞争放射分析(TT3、FT3、TT4、FT4、TSH、C肽、胰岛素)第七单元病历与诊断方法要点:1.病历书写的格式与内容2.确立诊断的步骤及原则3.诊断内容及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