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特性与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

浅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

浅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摘要:高速公路是我国基础工程中重要一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当前,高速公路经常会出现沉降问题,威胁行车安全。

在本文中,将简单分析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施工控制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施工控制技术对于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来说,路基施工十分重要。

这是因为,路基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如果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然而,当前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路基沉降的情况。

路基一旦出现沉降,必然会严重影响高速公路的质量,并威胁车流量的行驶安全。

目前,常见的沉降现象包括了填挖处不均匀沉降、落差较大的台阶以及桥头跳车等。

而要想解决沉降问题,就需要牢牢把控引发沉降问题的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路基沉降量,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1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因素1.1 干湿状态根据当前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建设情况来看,干湿状态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而路基的干湿状态会受到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

同时,路基本身填料的含水量也会受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

一旦含水量出现问题,那么就有可能引发路基沉降的现象。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含水量超标是导致沉降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是因为,当材料的含水量超过相关标准之后,那么材料的稳定性和强度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路基的内部结构被破坏,引发塌陷、断裂等公路灾害[1]。

1.2 路堤填料路堤填料的使用也会对路基的沉陷产生影响。

当前,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取就近取材的方式。

这样一来,就导致高速公路不同路段所使用的填料在性能上会有所差异。

而如果出现配比不均或者力学性质差异性过大的情况,就有可能引发沉降问题。

除此之外,如果路基填料的质量较差,不能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同时还存在分层填筑厚度偏大的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填料颗粒出现问题,很难维持紧密状态。

而在之后公路的使用过程中,因为动静荷载循环作业,就会导致路基出现沉降问题。

浅谈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问题及施工治理技术

浅谈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问题及施工治理技术

浅谈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问题及施工治理技术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危害,分析了导致路基沉降的地质条件较差、路基土层应力作用、填筑高度不合理、施工质量较差等原因,并着重对抗滑桩施工技术以及路基灌浆施工技术等两种较为常用的路基施工治理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今后的路基沉降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抗滑桩;路基灌浆某高速公路段,该段均为半挖半填路基形式,沿线地形地貌较为复杂。

2018年7月发生大雨,造成路基路面整体变形,发生了路面不规则的沉降开裂,影响了行车安全与舒适,必须尽快进行处治。

通过对该路段现场踏勘,结合对地质和路基回填材料的综合分析,确定打抗滑桩和路基灌浆的方式处理,增强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经过施工后对该路段持续观察,效果很好。

现对这两种路基沉降处理技术加以探究。

一、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危害及原因分析(一)危害路基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安全以及使用安全。

然而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缺陷引发的路体沉降、位移、开裂,将会对公路运营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首先,增加施工难度。

高速公路路基发生沉降现象后,会对相应的公路的畅通、行车安全和抢险工程施工造成影响,而且维修施工的难度会增加,这不仅施工质量难以保障,连施工安全都无法有效保障,并将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工期延长、施工质量下滑乃至引发施工安全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等严重后果。

其次,降低公路耐久性。

高速公路路基发生沉降后,路基受力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并容易在路面形成应力集中区。

长此以往,公路耐久性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导致公路使用寿命缩短,相应的养护成本也会明显增加。

最后,威胁行车安全。

高速公路的基本使命就是为行车提供安全、良好的道路,而在公路路基发生沉降后,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会大受影响,譬如公路结构物和两端顺接路堤之间会形成高低差,导致车辆行驶至此处发生跳车现象;又譬如路面开裂,会影响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进而对高速行驶的车辆造成安全威胁。

解析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技术

解析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技术

解析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技术公路路基质量好坏可影响公路稳定性及使用年限。

公路路基沉降严重影响公路质量。

故本文先分析公路路基沉降的原因,并结合实例提出控制公路路基沉降的相应对策,指出修建后养护相关措施,望为同仁提供借鉴。

另希望相应学者弥补本文不足,以实践案例分析其他对策可行性。

标签:公路;路基;沉降;施工引言高速公路质量的衡量指标为稳定性及沉降控制,尤以沉降控制为难点。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无法合理解决就可引起路基塌陷,带来安全隐患,增加车祸基数。

故。

故加强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研討,以减少车祸为重点,方为现下公路建设管控重点。

一、原因分析高速公路不均匀沉降是造成高速公路路面破坏变形的主要原因。

路基不均匀沉降会让路基应力结构发生变化,加剧路基破坏。

总结公路路基破坏的原因如下:①填土速度过快导致路基与填土临界点位置上细化工程不到位。

②施工人员缺乏高速公路路基填补理论常识,未对路基临界高度进行监控,导致路基失衡、裂纹。

③现有路基沉降监测能力低下,易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增加不均匀沉降几率。

④高速公路施工前需查询施工路段的地质情况及文献资料故建设勘察不到位,建筑时发生大面积沉降。

⑤施工单位行路基压实时缺少严格监控,导致路基严重变形,存在潜在隐患[1]。

二、控制施工措施(一)施工前预防首先,勘察施工路段,掌控施工路况。

因路基下沉多数为地基下沉所致,故明确路基沉降的原因可减少沉降。

在顺利勘察现场之后,技术人员应当结合设计要求系统地对基础环境展开针对性分析,实现全方位测控较特殊地质,同时对各项相关指标加以全面把握,同时以之为基础对可以妥善处理基础下沉等问题的有效措施进行制定。

在正式开工前,施工单位需要对现场土性提前进行改良,相应主要的改良方法主要为强夯法以及排水固结法。

就辽沈高速路基而言,地面沉降时因夯实的土产生形变导致路堤高度产生差异,地基变形。

故就此,公路施工前相关技术人员需对施工路段地质情况进行调研,明确土质及土壤类型,确定专业化设备,优选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准备。

邹议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施工技术论文

邹议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施工技术论文

邹议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施工技术摘要: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案的确定需要考虑相当多的因素,不但有技术上的,而且还有社会、经济上的,包括场地土层的特点,构筑物对承载力及变形的要求,施工工期,造价,技术可靠度,施工质量控制以及环境影响等诸多因素。

关键词:公路路基沉降变形机理探讨控制措施1.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变形及特点综述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原状地面下的土称之为路基。

这样,地基高于原地面的填方土称之为路堤。

当建筑物通过它的基础将荷载传给地基以后,在地基内部将产生应力和变形,从而引起建筑物基础的下沉。

土体受力后引起的变形可分为体积变形和形状变形。

体积变形主要由正应力引起,它只会使土的体积缩小压密,不会导致土体破坏。

而形状变形主要由剪应力引起,当剪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土体将产生剪切破坏,此时的变形将不断发展。

通常在地基中是不允许发生大范围剪切破坏的。

公路路基的主体,是由岩土构筑而成,其强度与稳定性,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极大。

如果路基地下水较为丰富,由于路堤两侧边沟未及时施工,加之填土局部压实度欠佳,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特别是在多雨季节,大量的地表水通过路堤边沟及路堤边坡渗入路基之中,由于地下水排泄不畅,致使地下水水位增高,导致土体软化、抗剪强度和承载力降低,造成路基沉陷、蠕动、滑移等变形破坏。

土在荷载压力作用下,体积将缩小。

当高速公路通过它的基础将荷载传给路基以后,在地基内部将产生应力和固结变形,这种由于土的压缩性构成了路基沉降的主要原因。

随着填土荷载的加大,路基各个部位都有不同的沉降量,路中心沉降量最大,路肩次之,坡角处沉降量最小。

路堤横断面底部的地表沉降曲线其形状类似。

2.路基沉降机理探讨于盆底状,在接近路肩处至坡脚处,由于荷载应力减少,其沉降量也呈衰减趋势,其发展趋势并没有在坡脚处终止,但并不会很大,而且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变化。

为研究路基的垂直变形,可采用沉降板观测地表沉降。

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技术控制

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技术控制

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技术控制
由于交通工具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公路交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

而高
速公路的修建从提高公路交通效率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对于我国来说都十分重要。

然而,公路建设的成功与否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基的建设质量。

而路基的沉降就是公路质量的
一大问题,本文将讨论公路路基沉降及其施工技术控制。

公路路基的沉降是一种路基陷落现象,其原因可能包括土体的强度和压缩性质、排水
情况、地下水位等多种因素。

路基沉降可能导致公路在运行中出现严重的变形或破坏,严
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交通事故。

因此,对于路基沉降的控制是公路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
项措施。

首先,路基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壤的力学性质和排水情况,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
定性。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土质的含水量,通过压实措施,压实土体,提高
其强度,以减少沉降的风险。

此外,为了缩短路基的施工周期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损失,
可以采用钻孔灌注桩、压路机、碾压机等辅助设备进行压实。

对于较大的公路沉降问题,可以采用加筋钢筋混凝土路基进行修建,同时加强排水系统,增强土壤的强度。

此外,还可以采用地下排水等技术手段,通过排除水分,解决路基
沉降问题。

总之,公路路基沉降对公路建设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设计优化、施工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路基沉降问题的发生,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和效率。

公路路基沉降特性与施工质量控制

公路路基沉降特性与施工质量控制

公路路基沉降特性与施工质量控制路基工程是公路施工中最为重要的单项工程,其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环境影响大,因此路基工程必须引起充分重视,同时也会出现很多常见病害,比如公路路基沉降。

为此如何公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成为公路建设的最为关键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公路路基沉降特性与施工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许多公路有待提高公路等级。

利用现有公路,对其进行加宽加铺改造,可提高其公路等级或改善公路服务功能,从而改善现有公路路网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技术经济价值。

不过在老路基自重荷载作用下,老路基下的地基经过多年的固结变形,在目前路基高度下沉降已基本结束,而新加宽侧地基则不然公路路基沉降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强夯加固。

这样,不同高度旧路基上填筑不同高度的土层时,将出现新老路基下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老路基的压实度受当时施工条件和压实标准的控制,低于现行公路路基压实标准,若老路基不经压实处理就利用,老路基与新填筑的路基会存在差异沉降变形。

新老路基接茬部位既是压实不足的薄弱区,又是新老路基变形不均引起拉裂的沉降带。

我们要找出沉降的原因。

一是地基对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路堤地基处理不当:伐树除根及表土处理不彻底或是路基基底的压实度不够,致使路堤形成后,一旦杂质腐烂变质,地基将会发生松软和不均匀沉降。

二是路基本身引起的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路堤填料不均匀: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我们若想有效地控制填料和级配是相当困难的。

路基填土压实不足:由于压实度不足往往导致填方路基的横向不均匀沉降变形,路基两侧出现纵向裂缝。

三是水文气候引起的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气候对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气候也是引起路基的横向不均匀沉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降雨量过大、洪水、冰冻、积雪或温差过大,都可能使高路堤产生横向不均匀下沉。

地下水对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在地下水的交替作用下,路基土体内水含量反复变化。

四是施工方面的原因填筑顺序不当,未在全宽范围内分层填筑,填筑厚度不符合规定,填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填料水稳性差,不同性质的填料混填,因不同土类的可压缩性和抗水性差异,形成不均匀沉降。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方法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方法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方法摘要:本文以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为例,从理论上分析了引起路基沉降的各种因素,并从沉降机理入手,详细论述了施工控制技术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路基沉降引言路基工程施工中的沉降问题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沉降过大,很容易导致桥梁过渡段出现大台阶、填挖处不均匀沉降、桥头跳车等问题。

因此,在路基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对路基的沉降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对引起沉降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沉降监测资料,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防止在通车时发生严重的路面病害。

1影响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因素该段道路建成后不久就发生了路面塌陷,分析其原因有地基土性质、路堤填料问题、自然因素和路基填筑高度的合理性。

1.1地基土体特性引起的地基沉降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若出现路基沉降,应首先考虑基础的变形模量。

在路堤高度与填筑物相等时,地基的沉降量会增加,而地基土体的特性对地基的变形模量有很大的影响。

当地基的变形模量控制在15 MPa以内时,地基的变形模量会随着地基的变形而改变。

当地基的变形模量下降到10%时,沉降的增大幅度为20%-40%。

因此,在公路工程中,填筑高度必须综合考虑基础土的特性,才能保证路基的稳定,从而减少路基的沉降量。

1.2路堤填筑高度不当引起的地基沉降由于填筑高度的增大,路堤的土体会产生额外的应力,而当填筑高度增大时,土体所承受的附加应力也会增大。

另外,由于填筑高度的提高,路堤本身的压实层厚度也随之增大,而路基沉降则呈一定的规律性。

路基沉降量与填筑高度呈正相关关系,而随着填筑高度的提高,路基的沉降量也随之增大。

亚砂质和亚陶土的承载力较差,当填土高度大于12 m时,会使路基的沉降量增大。

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基岩和砂砾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因此,路基的沉降量相对较低。

所以,根据填筑材料的附加应力,进行路堤的填筑高度分析,当亚粘土或亚砂土基础的承载力较低时,填筑高度不宜大于20 m,而基岩基础、碎石土基础的填筑高度可以适当提高到20~30 m。

探究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

探究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

探究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摘要: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路基沉降病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公路路基的沉降不但会影响到公路整体施工的实用性和美感,不仅会对过往行驶的车辆产生不良影响,还会给车辆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所以,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实用性,保证公路的行车安全,工作人员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公路施工控制技术进行规范的执行,找到公路路基沉降的原因,这样才可以从源头上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

关键词:路基沉降;成因;控制技术前言:在我国的交通运输中,公路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它的施工质量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它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安全性,因此,许多人都越来越重视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

现阶段,在公路使用中,容易发生路基沉降问题,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为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科学控制路基沉降,以确保公路整体质量,保证人、车的正常出行。

一、公路路基沉降的主要成因分析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首先要说的就是环境气候的影响,就公路而言,地理环境和季节的变化都会对其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另外,由于气温的改变,还会使路基失稳,产生沉降;其次是地质,不同的地理地质条件,引发路基沉降的几率会有较大差异;再其次,水文特点,事实表明,水流的浸泡容易引发路基的沉降,如果公路建设必须经过江河湖泊段,但在施工过程中又没有采取台座或者垫高的施工操作,则路基必然会长期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和冲击,长此以往,路基沉降将不可避免,一般而言,如果路基施工时的地下水位比较高,必须将其降至标准水位的半米以下才能够继续施工,以有效降低地下水对路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最后就是植被的覆盖面积,通过对其进行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看出,由于平原地区的植被面积更大,地基也更牢固,由于荒漠地区的植被面积较小,所以,荒漠地区公路的寿命要比平原公路短得多,这不利于该地区公路的发展。

2、施工原因造成路基沉降的主要因素是施工因素。

为了使地基沉降得到有效的控制,必须在施工中加强对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特性与施工质量控制摘要:本文探讨了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特性,论述了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强夯加固,最后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强夯;沉降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way embankment settlement, expounds the highway embankment settl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 dynamic consolidation, and finally analyzed the examples. key words: highway; subgrade; dynamic compaction; settlement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路基工程是高速公路施工中最为重要的单项工程,其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环境影响大,因此路基工程必须引起充分重视,同时也会出现很多常见病害,比如沉降[1]。

为此如何高速公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最为关键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特性与施工质量控制。

1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特性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运输的发展,许多高速公路有待提高高速公路等级。

利用现有高速旧路,对其进行加宽加铺改造,可提高其高速公路等级或改善高速公路服务功能,从而改善现有高速公路路网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技术经济价值。

不过在老路基自重荷载作用下,老路基下的地基经过多年的固结变形,在目前路基高度下沉降已基本结束,而新加宽侧地基则不然[2]。

这样,不同高度旧路
基上填筑不同高度的土层时,将出现新老路基下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老路基的压实度受当时施工条件和压实标准的控制,低于现行高速公路路基压实标准,若老路基不经压实处理就利用,老路基与新填筑的路基会存在差异沉降变形。

新老路基接茬部位既是压实不足的薄弱区,又是新老路基变形不均引起拉裂的沉降带。

2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强夯加固
强夯法对路基土的加固作用概括为如下几方面:(1)压实作用。

巨大的强夯冲击能不仅使土中空气所占体积被压缩,也使水中的封闭微气泡被压缩。

(2)土体局部液化。

当能量以反复冲击荷载的形式施加于土体时,气体逐渐被压缩;土颗粒表面的结合水膜被扰动,使其摆脱分子引力的约束。

当含气量为零时,土体中孔隙水压力急聚上升,局部发生液化。

(3)孔隙水从裂隙中排出,土体固结。

在巨大的强夯冲击能作用下,土中产生裂隙;结合水的转化也导致土体的渗透性增大。

因此,土体得以排水固结。

(4)土体触变的恢复过程。

强夯期间,土体强度大幅度降低.当土体接近或产生液化时,强度处于最低值,此时土体处于完全破裂的状态。

同时土体中结合水部分地转化为自由水[3]。

在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的同时,土颗粒间进一步靠近以及新的结合水膜逐渐形成,抗剪强度和变形模量随之恢复和增加。

在强夯过程中,土体的压密状态可分为四层,第一层是扰动层,土因冲击力而受扰动,主要是横波和面波的干扰。

因横波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垂直,面波分别按椭圆形运动和按地面水平向运动,其都是在地表层传播使土体产生上下运动,导致
土体松动而形成松弛区域;第二层是压缩波的反复作用使地下应力超过了土体的破坏强度的区域,因吸收纵波能量最多,所以这一层的固体效果最好[4];第三层是压缩波衰减,也就是动应力在土体屈服强度与破坏强度之间,使固结效果迅速下降的区域;第四层是地下应力处于土体的屈服强度内,能量消耗己无法引起土体的塑性变形,此层基本上没有固结作用,此时波衰减为弹性波[5]。

3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应用分析
3.1 工程概况
某某高速公路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公路建设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线位基本穿越某某市两山之间的丘陵地带,沿一条山谷带延展。

今年进行了改造施工,由于荷载和施工条件不一样,造成了新地基与旧地基之间出现沉降,严重的出现裂缝,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6]。

3.2 强夯加固措施
我们对新地基首先采用300kn-m的单击夯击能进行铺底夯,夯击时锤径互切。

满夯时采用300kn-m的单击夯击能,夯击时锤径互压1/4。

为了确定铺底夯的最佳夯击数,本次试验分四个区域进行试夯,每个试夯区长度为50m。

同时为了避免各试夯区之间的影响,每试夯区间隔20m。

夯前对老路边坡进行清表,将新地基整平。

在四个试夯区分别进行了1.2.3.4击铺底夯。

为保证新老地基的衔接,用挖掘机向老路边坡内开挖1m宽×1.5m高的台阶,另外在新老路基结合部多夯一击。

强夯后测不同夯区的压实度。

为提高地基压实
度,须对地基进行补夯。

但由于地基土质以粘性土为主,含水量高,且刚刚经过暴雨,强夯后孔隙水压力消散速度较慢,马上补夯会出现过夯现象。

同时新路基上从西往东划分三个试夯区,击数分别为12.1 0.8,夯击能为1000kn-m,在每个试夯区内设6排夯点。

三区试夯全部结束后用推土机整平,最后满夯一遍,夯击能为600knm。

满夯结束后再用推土机整平。

3.3 强夯加固结果
从夯沉量来看,随着击数的增加,夯沉量增大,贯入度减小,但由于含水量高,过度击时反而出现过夯现象,压实度降低。

同时随点夯击数的增加,新路基的压实度增加。

比如新路基强夯8击,新路基下部达不到相应压实度的要求;点夯10击、12击均满足路基压实标准要求。

总体而言,由于边缘部位的侧限较小,路基边缘部位的压实度较路基中部的压实度略低[7]。

同时路基夯沉量随强夯击数的增加而增加。

8击时,夯沉量在85cm左右,与路基分层碾压的压缩量相当。

近年来,路基是高速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质量,改造高速公路地基的的沉降与多种因素有关,只有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治愈路基病害。

参考文献:
[1] 杨昊.沈达公路改扩建工程软土地基的设计思路和施工控制要点[j].华东公路,2009,25(2):11-14.
[2] 徐至钧.强夯和强夯置换法加固地基[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25-27.
[3] 苏限.广佛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基路段施工简介[j].水运工程,2011,325(2):51-56.
[4] 陈建荣.杭宁二期工程路基、排水及防护设计[j].华东公路,2009(3):28-31.
[5] 徐至钧.强夯和强夯置换法加固地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5-27.
[6] 姚自友,王舜立.邵永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水利水电技术,2007,38(7):36-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