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的表现及影响
【名师测控】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使学生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出示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的图片,让学生讲出其名称。
【自主学习】一、明朝经济的发展1、明代,从国外引进的五种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纺织业在______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我国丝织业中心,明代是_______、_____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制瓷中心是__________。
3、明清时期,_________和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方式,______与______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____________政策②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______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______和出海船只的____________做出严格的限制。
③清政府下令只开______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_____________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七年级历史下册 清朝的闭关锁国课件 中图版

第十六页,共25页。
ﻸ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ﻺ限制了中外之间的经济往来,使中国失去了
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ﻺ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国与
西方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 展潮流。
第十七页,共25页。
利是眼前的,暂时的; 弊是将来的,长远的。
ﻸ总之,在当时来讲,闭关锁国符合当时的国 情 ,是一种利国利民的有效政策。
第十三页,共25页。
ﻸ禁海令和迁海令使沿海居民流离失所,失去谋生的 重要途,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ﻺ闭关锁国使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造船业和
航海业丧失再发展的条件,由先进走向衰落,
又使中国丧失了向海洋发展的机会。
ﻺ限制了对外贸易,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 主动权。
第十四页,共25页。
ﻺ闭关锁国不利于丰富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ﻺ闭关锁国不利于我们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和其它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阻碍了我国科技文 化的发展,拉大了中国与西方国家间的科技水平 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ﻸ闭关锁国将我们与外部世界相隔绝,造成我们闭目 塞听,坐井观天,不知因时而变,随世界潮流而进,
导致中国更快走向落后,被动挨打。
第十五页,共25页。
ﻺ闭关锁国是作茧自缚,从多方面阻碍了中国的发 展,也就不可能有效地长久地抵挡住外来侵略, 要有效地保护自己,关键是看我们
的国力是否能与他国相抗衡,闭关锁国不能 削弱外国的力量,更不能增强自己的力量, 恰恰相反,使中国更快落后而挨打,1840年, 英国用大炮打开我们的大门就是证明。
第十页,共25页。
ﻸI当时,英国已开始了工业革命,迫切需要获取 我国的原料,大量价廉物美的洋商品进入我们的市场, 使我们的原料流入西方,也使我们的土产品难以与洋 商品竞争,使我们的很多小手工生产者失去生存的依 靠,我们的传统民族经济会受到沉重的打击。所以,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3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原因:1. 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 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统治。
二、具体表现:1.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
3.清朝统一台湾以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地限制。
三、影响:1.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
2.消极影响:(1)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四、实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最终导致清朝脱离世界潮流,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
五、启示: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这也是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
我们今天一定要吸取教训,实行对外开放。
【知识拓展】清朝闭关锁国政策18世纪,由于中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和人民反清起义不断发生,清朝统治者担心外人和汉人会结合起来反对清朝。
1717年,清政府下令不许中国商船到欧洲人控制下的南洋地区进行贸易。
清政府在对贸易范围实行限制同时实行禁教,减少中外之间的往来。
17世纪末,清政府允许天主教在中国传播。
随着教会在中国影响的扩大,它开始直接干涉中国的内政。
尤其是1704年罗马教皇克雷芒十一世订立“禁约”,禁止中国教徒尊孔祭祖。
康熙严辞拒绝了这项要求。
盛世危机-文档资料

向中国。
2021/3/29
3
康乾盛世
“康 乾 盛 世”
继汉、唐盛世后的第三个盛世 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盛世
2021/3/29
清圣祖玄烨康熙帝
1654.5.4~1722.12.20 1662~1722在位 中国在位时间最长
清世宗胤禛雍正帝
1678.12.13~1735.9.28 1722~1735在位 康熙帝第四子
商人来,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即闭关锁国政策。
2.影响: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限制了中外正当的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
的进步。
三、社会危机
1.内部危机:乾隆后期起,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
2.外部危机:此时世界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英国
是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把侵略的矛头指
内部危机:
1.土地集中;
2.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败坏;
3.军备废弛;
4.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全国各地
起义不断; 5.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021/3/29
7
闭关锁国
2021/3/29
8
清初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 “片板不准下海”
广州十三行(清前期)
闭关锁国的变化
严厉海禁
放宽海禁 多口开放
限制开放
2021/3/29
第22课 盛世危机
1.了解康乾盛世;
2.思考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3.分析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
2021/3/29
1
• 一、康乾盛世
• 1、清朝前期, 、 、 三位皇帝积极吸收汉文化,
勤于政事,奖励桑农,兴修水利,严惩贪污,出现了社会
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
【衡水内部】人教版初中历史七至九年级知识点总结及中考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历史七年级上册)一、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二、北京人的文化遗存:生活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三、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一)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二)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的房子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P15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
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
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考试说明]国家的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夏朝建立的史实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二、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西周分封制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七年级历史下册一些材料题及答案

2013-5-29 七年级历史下册重点题 1.18.(8 分)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维护了国家 统一。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 丘,曰齐。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唐太宗、元世租、明太祖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各一例。
(4 材料二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 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江泽民(3)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是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 步。
港澳回归祖国是谁提出的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实践?(2 分) 2.(8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___朝时期的人们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由此开 始。
(2 分) (2)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内刻有近 500 个文字,这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做“_____”。
(1 分) (3)秦统一后,_____(人物)下令把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 书。
(2 分) (4)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时期,楷书.草书.行书流行,东晋王羲之的 《_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朝颜真卿、__________,分别创立“颜体”、“柳 体”。
(2 分) (5)谈谈你对汉字或书法艺术的认识。
(1 分)13、(8 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 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 姻,逐渐融合。
清朝的闭关锁国

台湾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台湾
元代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琉球)
1662年,明朝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四、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利:一定程度上防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维护国家安全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它推行了近200年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
弊:导致中国落后挨打
(1)中国与世界隔绝,限制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2)中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落后于世界。
教学难点:
客观评价清朝实行“闭关锁国”及其影响
授课课时
1节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1、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①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根本原因)②政治: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③思想: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开放。④军事外交:清政府害怕殖民侵略者前来侵犯,害怕中外勾结反清。隔离东南沿海反清武装(直接原因)。
二、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
学生根据课本自主探究或相互讨论填写下表
教师辅助总结完成下表
朝代
时间
政策
影响
明朝
洪武时
海禁
严禁人民与番人贸易
明朝
洪武后
松弛
郑和下西洋到高潮
明朝
嘉靖时
海禁
为防倭寇之患
明朝
万历时开禁允许人民Fra bibliotek外贸易清朝
清朝初
海禁
隔离抗清武装
清朝
台湾统一后
设关
[宝典]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
![[宝典]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https://img.taocdn.com/s3/m/b8375fd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74.png)
专题: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知识体系】一、基本线索明初实行海禁到清初发展到闭关锁国→近代晚清政府被迫开放→现代中国主动对外开放二、认识1、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其实质是自然经济封闭性在外交方面的反映,同时与统治者的腐朽愚昧相关。
2、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维护国家的主权,但最终只能导致落后挨打。
3、近代中国的被迫开放与现代中国的主动开放有着本质的区别4、闭关只能导致落后挨打,主动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5、改革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社会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直接动力。
主题: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一)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1、定义: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它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和外国人到中国来贸易。
2、表现:清朝只允许广州一地与外国通商。
2、原因:(1)明初东南沿海倭患猖獗;(2)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3)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4)担心外来势力对清王朝的干扰。
3、影响:(1)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2)消极影响:①割断了中西方正常的贸易往来,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近代中国被迫开放1、史实:自鸦片战争后至清王朝被推翻,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几十处。
2、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无法抵御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清政府的腐败妥协。
2、影响:通商口岸成为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社会习俗变迁较早的地区之一;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三)现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历程:(1)开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起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重视科技和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 5、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国家的强国之路。
俄国 1861年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
义的道路
日本
大化改新:646年,学习中 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由奴 隶社会走上了封建社会。 明治维新:1868年,学习西 方先进的技术和政治制度,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启示
1、封闭保守致使文明衰落,开放宽容 会使文明繁荣。
2、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
3、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闭关锁国的表现及影响
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闭关并非完 全断绝往来 原因:经济上没有迫切的需要(自然经
济); 害怕国人出海聚集力量抗清; 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的海盗活 动威胁清朝的统治。
瞻前 (顾后)
西汉:张骞通西域,建立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坚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唐朝: 鉴真东渡:传授佛法,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 出杰出贡献。 玄奘西游:《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 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宋代: 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是闻名世界的大商 港,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明代: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洲各国 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瞻前)顾后
清朝: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 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 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主动开放)
左顾右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