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

合集下载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六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26页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六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26页
3、东汉以来的田庄制
①经济上自给自足
特易形成②军地事方上拥割有武据装!

③人员上聚族而居
人身依附关系强烈
归纳小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演变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经营方式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商周)
土地公有制
国王所有的 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 协作方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服务役、“均田”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2021/8/272021/8/2720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72021/8/27August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
A.周王 B.贵族 C.平民 D.奴隶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4:54:15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72021/8/272021/8/27Aug-2127-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7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课件全集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课件全集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5)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 明清以前: 地主——佃户(部曲),有强烈的依附关 系,表现为农民义务繁多。
材料三: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国 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思考:通过以上三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制度的性质、 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井田制 (1)时间:商周时期。 (2)原因:略。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性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度,但实质上是土地私有制,即全国的土地归周王所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4)内容:周王把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受封者
世和废井制代奴除(田度井5)享隶于演制都田用在战变是适制,贵国:分应是但族(开封了经商不土始制当济鞅得地于的时基变转上商基生础法让集朝础产,)。和体,,力分买耕兴分的封卖种盛封发制,,(制展是鼎并遭建水与盛向受立平之)于国残在。相西王酷井适周缴 剥田应,纳削制的瓦贡与之上解赋奴上层于。役;建春庶。两筑秋民种;, (6)与分封制的关系:
阅读思考:
材料一:佃户见田主,略如主仆礼仪。 ——《畿辅通志》
材料二:(雇工与雇主)共做共食,彼此平等相 称,素无主仆名分。
——《大清律例》卷二八 材料三:(雇工)无论有无文契年限,俱以凡人 科断。
——《大清同,并尝试理解这一变化的 意义。
4、宋代和明清时期土地兼并的表现 (1)宋代土地政策:“不抑兼并” (2)明清土地兼并的发展及影响 阅读教材左下角材料,思考这种现象有何影响? 商业资本大量用于买田置地,不利于资本的原始积 累和扩大再生产,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 发展,不利于近代经济的形成。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含义: (2)原因:租佃关系出现的原因:(1)土地兼并——主观 原因;(2)人多地少——客观原因。 (3)发展历程: (4)影响: 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拥有较多自 由,争取到长期甚至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力,生产积极性 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②促进了商品经济(充 足的劳动力)。③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雇佣劳动关系) 的产生,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气候干旱,土
地贫瘠,人烟 汉代稀少。畜牧业
的 四 大
最发达的经济区。 原因:气候温和, 土壤肥沃,地势平 坦;开发较早,人 口稠密。
经 济
特点:多样性、经

济发展不平衡。

布 山地多,气候炎热图 潮来自,容易得病。水田为主,比较落
后。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商周时期井田制
战国以后土地私有制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原始社会土地实行 公有制,你如何理 解这种土地的公有 制呢?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生产力低下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商周时期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
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 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东汉—唐代:田庄经济
聚族而居
特点
农民与庄主有依附关系 有私人武装
自给自足
宋代: “不抑兼并”
明清:日益普遍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动动脑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 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 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原因:
1.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买卖 是合法的,使土地兼并不可避免。 2.封建经济的发展。 3.土地收益高——兼并的原动力。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
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__________ 作 为 收 益 , 称 为 租 佃 土 地 经 营 方 式 。
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演变:通过租佃方式进行土地经营,早在 ________时期就已产生;到________代,这一现象已比较 普遍;自________代始,它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 经营方式;________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与 ________、________有关。
第一单元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宋代以后,“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
情形更为严重。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常见的什么经济现象? 【答案】 土地高度集中。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2)上述现象使当时的土地经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答案】 变化: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影响: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3.评价:虽然佃农要遭受较重的________剥削,但 对 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 ________ 关 系 相 对 减 弱 。 通 过
________ 、 ______ 斗 争 , ________ 得 到 提 高 , 这 有 利 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国家控制的户籍越多,国家的赋税收入就越多,国家 将不纳税的人等同为“盗贼”,当然是要求民众纳税。 【答案】 A
第一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 1.(2010·浙江)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
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
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41张)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41张)

C 肯定的变法是( )
A.齐国“相地而衰征”
B.鲁国“初税亩”
C.秦国商鞅变法
D.魏国李悝变法
6、古代中国土地兼并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D)
A.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
B.地主力量过大影响中央集权
C.农民失去土地,影响社会稳定
D.田庄经济成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营方式
7、租佃关系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
问题 2:什么是井田制?
动动 脑
井田制内容、特点
材料一: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公事毕,然后 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探究学习 一、奴一隶社会——井田制 材料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臣。——《诗经》 材料三:……将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这些亲族除获得 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物资、武装和人口等。——《岳 麓·历史Ⅰ》 材料四:田里不鬻(yǜ)。——《礼记·王制》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井田制什么时候开始瓦解?为什么?
井田制的瓦解之根本原因 —问铁题农:具春与秋牛时耕期的的使政用治(状生况产如力何的?发展)
井田制的瓦解的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
管仲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
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
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
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ppt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ppt
▪ 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12 社会经济活力受到 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 进步。
海禁与闭关政策
一、含义: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1.海禁政策:
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 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
中西方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10
画面四: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 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 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 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重农抑商政策 1、来历:由战国时期商鞅首先倡导,并为此后的历代封
建王朝所继承
2、内容: 重视农业,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
3、(1)直接目的: 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 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4、原因 (1)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2)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5、历代执行“重农抑商”的具体表现:
11
(1)沿袭“重本抑末”理财思想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历史 时期 春秋 时期
战国 时期
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表现
井田制开始崩溃,私田开始出现。 “公田”被抛荒
私田成为私有土地
税制改革: 客观承认土地私有权 加速井田制瓦解
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国:初税亩 594BC
各国变法运动:
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 秦国商鞅变法等
有制给予全面肯定,最终确立起 2 “除井田,民得买卖”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2.闭关政策:

《中国土地制度史》课件

《中国土地制度史》课件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奴隶制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制度
添加 标题
定义:封建土地制度是指封建社会中封建国 家将土地分封给宗亲和功臣,并允许其世代 承袭,享有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一种制度。
添加 标题
特点:封建土地制度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 料,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农民 依附于地主,受其剥削和压迫。
添加 标题
• a. 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新的土地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 b. 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新的土地制度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 c.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新的土地制度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使农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六章
中国现代土地制度
现代土地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的合法权益。
土地制度的信息 化:利用信息技 术手段,建立土 地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土地信息的
共享和利用。
未来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土地制度改革的目 标:实现土地资源 的合理配置和高效 利用
土地制度改革的方 向:推动土地流转 和规模化经营
土地制度改革的具 体措施:完善土地 法律法规,加强土 地监管和执法力度
土地制度改革的意 义:促进农业现代 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未来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
促进经济发展:土地制 度改革可以优化资源配 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
保障农民权益:通过 改革,可以更好地保 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推动城乡一体化:土地 制度改革可以推动城乡 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 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演变: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漫长 的发展过程,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秦汉时期的 郡县制,再到隋唐时期的均田制,逐渐演变为明 清时期的租佃制。

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土地和赋税制度演变

高三历史课件:中国古代土地和赋税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和赋税制度
一、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
生产力发展——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1、原始社会:原始的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土地私有制(自耕农经济) 封建土地国有制(均田制)
(二)、关于“土地兼并”问题需理解掌握: )、关于“土地兼并”问题需理解掌握: 关于 1、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主要表现 、 2、土地兼并的根源: 、土地兼并的根源:
请思考: 请思考: 简述我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及归纳 其特点?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其特点?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1) 相地而衰征 、初税亩、编户制、租调制、租 初税亩、编户制、租调制、 庸调制、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 庸调制、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制 (2)特点: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 )特点: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 过渡, 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 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 3 农民由必须服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 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一元化发展) 5税种逐渐减少(一元化发展 税种逐渐减少 一元化发展 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征税内容 (3)说明 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 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 说明 随着历史的进步, 制松弛; 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的 反映。 反映 征税形式
(二)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 1、标准: 人丁为主 、标准: 土地为主 2、地租式: 实物为主 、地租式: 货币为主 3、征收类: 3、征收类: 繁杂 简单 4、征税间: 不定时 、征税间: 定时 5、必须服徭役、兵役 、必须服徭役、 可以代役 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税逐渐加重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
2.瓦解表现: 公田抛荒,私田私有 3.彻底瓦解: 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三种形式
君主私有土地 地主私有土地 (主体) 自耕农私有土地
考考你: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 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 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 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 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 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 耗时约90年建成。 是中国现 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君主土地私有制
问: 承德避暑山庄属于哪一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阅读课本P8大字3、4、5段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 1:占主体地位的地主土地私有制
的发展过程? 2:它的来源有哪些? 3:你认为它不断发展后,会导致 什么情况出现?
过程:战国→汉代→宋初→明清
公田转化为私田
来 源
军功赏赐
土地买卖
导致:土地兼并
三、 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 (土地私有制下经营方式的变化)
私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之一——租佃经营
1. 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由此, 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发展 1)战国:租佃方式产生; 2)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 比较普遍 3)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4)明清:租佃制普及全国; 3、影响: 1)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国语·齐语》
商鞅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 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变革时期 在政治上表现为分封制的崩溃,在经济上表现为?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截止到1953年土改的完成。
1.根本原因: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
──《汉书•食货志》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抑制 土地兼并?
课本:经济上国家财政赋税收入减少;
危害
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
材料:几无立锥之地,无法向国家交纳赋税
国家 农民
措施: 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实行
实行均田制(北魏→隋唐)
均田制的原因: 土地兼并影响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 均田制的特点: 1、农民只有使用权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把土地 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委托中介人 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写成合约,三方签 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
明清以前: 地主——佃户 有强烈的依附关系,表现为农民义务繁多。
明清以来:依附关系减弱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提高 表现——农民生产自主权提高 生产积极性提高 雇佣关系的出现 农民身份更加自由 影响——促使资本主义萌芽
私人开支
自给自足 交纳赋税
杨白劳是自耕农还是佃农?
白毛女的故事
• 解放前的华北农村。贫苦佃农杨白劳早年 丧妻,膝下一女名喜儿,相依度日。恶霸地 主黄世仁欲霸占年轻貌美的喜儿,遂与管家 穆仁智设计,以重租厚利强迫杨白劳于年内 归还欠债。旧历除夕,杨白劳 终因无力偿 还重利,被黄世仁威逼在喜儿的卖身契上画 押。杨白劳痛不欲生,回家后饮盐卤自尽。 喜儿被抢入黄宅后,受尽折磨。后独自入深 山穴居,餐风宿露。日久,一头青丝变成白 发。喜儿因常至破庙中取供品充饥,被村人 视为“白毛仙姑”下凡显灵。抗日战争爆发 后 ,在 全村公审会上,黄世仁、穆仁智二 人 受到严惩。喜儿绝路逢生后,白发复 换 青丝,终于和大春喜结良缘。
2、农民要服徭役和兵役
均田制的影响: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 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获得方式
经营方式
产品分配
君主
政府掌握
公卿占田
土 主导
地 私 有
地 主
军功赏赐 巧取豪夺 土地

主要土地买卖 兼并
自耕农 国家分配
概念
租 佃
发展

影响
“男耕女织”式 的小农经济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72021/2/272021/2/27Feb-2127-Feb-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2/272021/2/272021/2/27Satur day, February 27,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土 含义: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
地 兼
方式:买卖、抵押、赏赐、强占
并 根源:土地私有,准许买卖
影响: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引起社会动荡。
动动脑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 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 石。……古者税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 之食。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7日星期 六2021/2/272021/2/272021/2/27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2/272021/2/27Februar y 27, 2021
能力提升
(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土 地 制 度
奴隶社会私 有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 地所有制——井田制

封建社会 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农
(2)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生产结构
耕作技术
经营方式
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 (课堂小结)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基础回顾
中 国 土地制度 古 代 的 土 地 制 经营方式 度
一、废井田,开阡陌
(井田制)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三、 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
(土地私有制下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一、废井田,开阡陌
(井田制)
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 制,为什么这种制度 到了商周时期会遭到 破坏?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生产力 低下
井田制实质、特点
材料一: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公事毕,然后 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结合以上材料及课文相关内容,并结合课后练习自我 测评第一题概括井田制的实质和特点?
井田制(盛行于西周)
实质: 名义上国王所有,实际上为贵族占有。
社 会
封建土地私有制 (地主私有土地)
北魏实行 均田制
主 义 农
1956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民 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06年免除农业税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2/272021/2/27Saturday, February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1:58:58 PM
特点: 公田——贵族占有,农夫 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
私田——分授村社成员,只 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 权收获归村社成员。
根据下图判断井田制的瓦解的根本原因 ?
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根据材料回答井田制的瓦解的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
管仲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 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 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 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 略,则牛羊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