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演示课件.ppt
合集下载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东汉豪强地主形成田庄,田庄的劳动者与田庄主形成强烈的 人身依附关系。 之后依附关系越来越减弱,特别是明清时契约纳租方式确立后。 解脱出来的农民,生产自主权提高,提高了积极性。
清朝中期,雇工 农民取得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凡人) 客观上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 其原因是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奴隶社会:
井田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私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逐步瓦解。
井田制 性质: 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周王把土地分封, 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向国王承担义务,交纳贡赋】 【奴隶集体耕作】
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
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 确立:公元前356年战国 商鞅变法
封建土地所有制
消亡:195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
第2课பைடு நூலகம்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承认土地私有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答案】A 【解析】“初税亩”客观上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促进了经济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这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清朝中期,雇工 农民取得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凡人) 客观上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 其原因是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奴隶社会:
井田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私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逐步瓦解。
井田制 性质: 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周王把土地分封, 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向国王承担义务,交纳贡赋】 【奴隶集体耕作】
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
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 确立:公元前356年战国 商鞅变法
封建土地所有制
消亡:195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
第2课பைடு நூலகம்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承认土地私有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答案】A 【解析】“初税亩”客观上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促进了经济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这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气候干旱,土
地贫瘠,人烟 汉代稀少。畜牧业
的 四 大
最发达的经济区。 原因:气候温和, 土壤肥沃,地势平 坦;开发较早,人 口稠密。
经 济
特点:多样性、经
区
济发展不平衡。
分
布 山地多,气候炎热图 潮来自,容易得病。水田为主,比较落
后。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商周时期井田制
战国以后土地私有制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原始社会土地实行 公有制,你如何理 解这种土地的公有 制呢?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生产力低下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商周时期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
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 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东汉—唐代:田庄经济
聚族而居
特点
农民与庄主有依附关系 有私人武装
自给自足
宋代: “不抑兼并”
明清:日益普遍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动动脑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 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 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原因:
1.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买卖 是合法的,使土地兼并不可避免。 2.封建经济的发展。 3.土地收益高——兼并的原动力。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
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气候干旱,土
地贫瘠,人烟 汉代稀少。畜牧业
的 四 大
最发达的经济区。 原因:气候温和, 土壤肥沃,地势平 坦;开发较早,人 口稠密。
经 济
特点:多样性、经
区
济发展不平衡。
分
布 山地多,气候炎热图 潮来自,容易得病。水田为主,比较落
后。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商周时期井田制
战国以后土地私有制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原始社会土地实行 公有制,你如何理 解这种土地的公有 制呢?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生产力低下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商周时期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
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 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东汉—唐代:田庄经济
聚族而居
特点
农民与庄主有依附关系 有私人武装
自给自足
宋代: “不抑兼并”
明清:日益普遍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动动脑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 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 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原因:
1.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买卖 是合法的,使土地兼并不可避免。 2.封建经济的发展。 3.土地收益高——兼并的原动力。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
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最新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ppt

(注:鬻,卖。)
不得转让与买卖
4.战国:土地私有制确立 秦国:商秧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确立土地私有制。
“改帝王之制,除 井田,民得卖买”
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 1.背景: 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出现大量私田,国君规 定,不管公田私田都得交税,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
井田制 土地私有制
集体耕作
自耕农:男耕女织 地 主:租佃经营
治疗概要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彭耀崧
目的与要求
熟悉眼科常用治疗方法 了解眼科常用药物 (自学)
内障以内治为主,外障则多配合点眼、
洗眼、敷眼、手法等外治。
《审视瑶函·点服之药各有不同问答论》:
“病有内外,治各不同,内疾已成,外 症若无,不必点之,点之无益,惟以服 药内治为主;……至于外症有翳,但服 药而布点,如病初起,浮嫩不定之翳, 服药亦或可退,若翳已结成者,服药虽
五、止血法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出血为主的眼病。
如:白睛溢血、前房出血、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出血、脉络膜出血等。
六、活血化瘀法
用于各种以血脉阻滞、瘀血停留为主要
病机的急慢性眼病。
如:胞睑青紫,白睛赤脉粗大、溢 血,黑睛混浊,水肿增厚,或有赤脉伸 入,黄仁肿胀,神水混浊,视神经、视 网膜、脉络膜的充血、出血、渗出、视 网膜血管血流瘀滞或阻塞,眼底新生血
七、疏肝理气法
用于肝气郁结——气机不调、目窍不利
的一切内外障眼病。
凡目胀,羞明,视物昏朦,视物变 形或突然失明,检查瞳神大小有变化, 眼压增高及有各种形态的眼底变化,兼 有胸闷、胁胀、嗳气、性急易怒、妇女 月经不调,脉弦等。
八、益气养血法
用于各种原因造成气血不足的眼病。多
不得转让与买卖
4.战国:土地私有制确立 秦国:商秧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确立土地私有制。
“改帝王之制,除 井田,民得卖买”
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 1.背景: 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出现大量私田,国君规 定,不管公田私田都得交税,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
井田制 土地私有制
集体耕作
自耕农:男耕女织 地 主:租佃经营
治疗概要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彭耀崧
目的与要求
熟悉眼科常用治疗方法 了解眼科常用药物 (自学)
内障以内治为主,外障则多配合点眼、
洗眼、敷眼、手法等外治。
《审视瑶函·点服之药各有不同问答论》:
“病有内外,治各不同,内疾已成,外 症若无,不必点之,点之无益,惟以服 药内治为主;……至于外症有翳,但服 药而布点,如病初起,浮嫩不定之翳, 服药亦或可退,若翳已结成者,服药虽
五、止血法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出血为主的眼病。
如:白睛溢血、前房出血、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出血、脉络膜出血等。
六、活血化瘀法
用于各种以血脉阻滞、瘀血停留为主要
病机的急慢性眼病。
如:胞睑青紫,白睛赤脉粗大、溢 血,黑睛混浊,水肿增厚,或有赤脉伸 入,黄仁肿胀,神水混浊,视神经、视 网膜、脉络膜的充血、出血、渗出、视 网膜血管血流瘀滞或阻塞,眼底新生血
七、疏肝理气法
用于肝气郁结——气机不调、目窍不利
的一切内外障眼病。
凡目胀,羞明,视物昏朦,视物变 形或突然失明,检查瞳神大小有变化, 眼压增高及有各种形态的眼底变化,兼 有胸闷、胁胀、嗳气、性急易怒、妇女 月经不调,脉弦等。
八、益气养血法
用于各种原因造成气血不足的眼病。多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 41张)

C 肯定的变法是( )
A.齐国“相地而衰征”
B.鲁国“初税亩”
C.秦国商鞅变法
D.魏国李悝变法
6、古代中国土地兼并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D)
A.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
B.地主力量过大影响中央集权
C.农民失去土地,影响社会稳定
D.田庄经济成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营方式
7、租佃关系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
问题 2:什么是井田制?
动动 脑
井田制内容、特点
材料一: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公事毕,然后 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探究学习 一、奴一隶社会——井田制 材料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臣。——《诗经》 材料三:……将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这些亲族除获得 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物资、武装和人口等。——《岳 麓·历史Ⅰ》 材料四:田里不鬻(yǜ)。——《礼记·王制》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井田制什么时候开始瓦解?为什么?
井田制的瓦解之根本原因 —问铁题农:具春与秋牛时耕期的的使政用治(状生况产如力何的?发展)
井田制的瓦解的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
管仲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
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
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
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ppt

▪ 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12 社会经济活力受到 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 进步。
海禁与闭关政策
一、含义: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1.海禁政策:
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 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
中西方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10
画面四: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 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 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 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重农抑商政策 1、来历:由战国时期商鞅首先倡导,并为此后的历代封
建王朝所继承
2、内容: 重视农业,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
3、(1)直接目的: 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 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4、原因 (1)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2)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5、历代执行“重农抑商”的具体表现:
11
(1)沿袭“重本抑末”理财思想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历史 时期 春秋 时期
战国 时期
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表现
井田制开始崩溃,私田开始出现。 “公田”被抛荒
私田成为私有土地
税制改革: 客观承认土地私有权 加速井田制瓦解
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国:初税亩 594BC
各国变法运动:
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 秦国商鞅变法等
有制给予全面肯定,最终确立起 2 “除井田,民得买卖”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2.闭关政策:
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12 社会经济活力受到 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 进步。
海禁与闭关政策
一、含义: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1.海禁政策:
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 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
中西方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10
画面四: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 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 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 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重农抑商政策 1、来历:由战国时期商鞅首先倡导,并为此后的历代封
建王朝所继承
2、内容: 重视农业,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
3、(1)直接目的: 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 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4、原因 (1)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2)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5、历代执行“重农抑商”的具体表现:
11
(1)沿袭“重本抑末”理财思想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历史 时期 春秋 时期
战国 时期
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表现
井田制开始崩溃,私田开始出现。 “公田”被抛荒
私田成为私有土地
税制改革: 客观承认土地私有权 加速井田制瓦解
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国:初税亩 594BC
各国变法运动:
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 秦国商鞅变法等
有制给予全面肯定,最终确立起 2 “除井田,民得买卖”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2.闭关政策: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演变

三国两晋南北朝
地权私有化
地权逐渐私有化,豪族土地所有权增强,农民负担加重
隋唐
均田制
实行均田制,但地主豪族土地所有权依然强大
宋朝
均田制与地主私有制并存
推行均田制,但地权逐渐私有化,地主豪族再度崛起
元朝
均田制与私有制并存
实行均田制,但土地私有化严重,地主豪族日益壮大
明朝
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实施土地调查,但地权仍然私有化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演变
朝代/时期
土地制度
特点
先秦时期
井田制
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名义上公有,实际上由贵族掌控,农民为贵族耕作
春秋战国
封建土地所有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土地开始私有化
秦朝
均田制
实行土地平均分配,取消分封制,但执行并不彻底
汉朝
井田制与均田制并存
井田制逐渐演变成政府对土地的直接制并存
实行均田制,但地主豪族对土地的占有严重,农民状况较为艰苦
地权私有化
地权逐渐私有化,豪族土地所有权增强,农民负担加重
隋唐
均田制
实行均田制,但地主豪族土地所有权依然强大
宋朝
均田制与地主私有制并存
推行均田制,但地权逐渐私有化,地主豪族再度崛起
元朝
均田制与私有制并存
实行均田制,但土地私有化严重,地主豪族日益壮大
明朝
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实施土地调查,但地权仍然私有化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演变
朝代/时期
土地制度
特点
先秦时期
井田制
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名义上公有,实际上由贵族掌控,农民为贵族耕作
春秋战国
封建土地所有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土地开始私有化
秦朝
均田制
实行土地平均分配,取消分封制,但执行并不彻底
汉朝
井田制与均田制并存
井田制逐渐演变成政府对土地的直接制并存
实行均田制,但地主豪族对土地的占有严重,农民状况较为艰苦
历史必修二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共24张PPT)

概括小农经济的条件、特点、优点、缺点 。
(1)条件: 铁器牛耕技术的出现与推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 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优点: 稳定性和积极性、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精耕细作 (4)缺点:
规模狭小(分散)、分工简单(封闭)、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落后)
课本第6页“阅读与思考”,概括小农经济的缺 点 第1句: 负担沉重;
变化:人身自由,自主权,地位提高; 原因:土地兼并;人口增加;人均地少;租地利高 影响: ①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③促进商品经济和新型生产关系发展。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
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精耕细作的内涵
【内涵】 (1)生产经验的积累总结; (2)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3)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4)生产组织的小型化(个体农耕)
从工具、土地、耕作、水利、模式方面概括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革命” 。
1.工具:木器石器——铁器牛耕; 2.土地:土地共有——土地私有; 3.耕作:集体耕作——个体耕作; 4.水利:依赖自然——人造工程; 5.模式:刀耕火种——精耕细作。
材料3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大举变法。秦正式宣布 “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 …商鞅还实行 “依军功行田宅”的制度,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
结合所学分析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 原因及春秋战国改革的目的和客观作用?
原因
根本:生产力提高(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出现) 直接:春秋战国的改革
D
D.租佃式经营
某地发现一张明代地契,该地契反映当时租佃制
下的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可能包括 ( )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27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考点知识与外联系(对外拓展)
• 思考一 • 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 • 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适应
井田制
(经济制度 决定
经济基础)
分封制
(政治制度 上层建筑)
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等)
..
材料一:《齐语》记载:“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材料二:《春秋·公羊转》载:“初税亩。初者何?始 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二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按土地的多少好坏收税。实际上开始承认土地私有。
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井田制的瓦解起到了什么作用? 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起土地私有制
..
思考二
材料: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 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 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 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 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1、紧扣考纲和课 标要求,考查铁犁 牛耕、精耕细作、 小农经济、封建土 地制度和农业经济 的特征等主干知识 2、选择题为主 3、均以图片或文 字材料为素材设题, 基础知识与材料解 读结合 4、概念的考查突 出
第1讲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二、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
5.(浙江省六校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5) 钱 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 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 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
D ,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政府“不抑兼并” 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 C.重农抑商政策 D.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 建土地私有制 中国近代
4 9
建立社会 主义土地 公有制
原始 夏商周 春秋
1
社会
战国
8
4
0
..
中国现代
井田制内容、特点
材料一: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 养公田,公事毕,然 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公田——贵族占有,私田——分授劳动者,只 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 有权
..
B、西汉建立后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
3、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
B 最主要的目的是:( )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
4、封建时代,一直存在国有土地所有制形式,
D 下列哪种土地属于此类型:( ) A.君主的土地 B.农民的土地 C.地主的土地 D.由国家政权直接掌握的土地
..
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瓦解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 提高(春秋战国)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
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2、封建土地私有制 (1)确立:战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封建统治者采取什么 样的对策?封建社会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 并问题?
..
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封建国家
田
轻 徭
徭赋 役
人
薄
兵头
赋
Hale Waihona Puke 役税田 赋 地主地 租
抑
新
制 (均田、 的
兼 并
限田)
封 建
国
家
自耕农 沦 佃农 为
农民起义 激化矛盾
新的自耕农 ..
年份 考点 题型 分值
考查特点
2011山 精耕细 选择题 4分 东卷 作
2011山 农业经 主观题 8分 东卷 济特征
2012广 牛耕的 选择题 4分 东卷 出现
2012浙 古代经 选择题 4分 江卷 济
2013全 古代土 选择题 4分 国Ⅱ卷 地制度
2013江 刀耕火 选择题 3分
苏
种到铁
犁牛耕
..
(1)发展历程
(2)影响
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 减弱,生产积极性提高。
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雇佣劳动关系)
..
•★本考点知识与外联系(对外拓展)
思考四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土地制度的变化(纵向延伸)
氏 族 公 社 公 有
1
53-56年改 造废除土
9 地私有制,
井田制 (国有)
专题九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讲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
土地制度
..
高考定位导航
考纲要求:
课标要求: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 式和土地制度
考纲解读: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 的主要耕作方式和 土地制度
铁犁牛耕、精耕细 作、小农经济等概 念准确掌握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 经济的基本特点。
..
• ★本考点近三年各地高考考查概况
产
比较 仅次于自耕农 普及
生
普遍 更加普遍
全国
..
1、下列有关西周井田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B它)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B、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的使用,井田制被废除 C、受田者只能世代使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D、它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 (D )
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本考点知识与外联系(对外拓展) • 思考三 • 均田制所分配的土地性质是什么? • 是哪次改革中开始实施的?
封建国有土地所有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
..
租佃制的发展历程
汉宋明代清:土“日地田益兼制普并不遍立,严”重, “田不庄抑经兼济并”, 土地兼并土更地激私烈有制进一步发展 战国 —— 汉代 —— 宋代 —— 明清
君主土地私有制
(2)形式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要)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
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2、封建土地私有制
(1)确立: (2)形式: (3)弊端:土地兼并
危害: 影响国家税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对策: ①北魏至唐:均田制 ②明代(鱼鳞图册):按人丁和田亩收税
..
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3、租佃关系的发展(私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