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 喷射与雾化

合集下载

柴油机喷射与雾化

柴油机喷射与雾化
▪ 几何供油规律完全由柱塞的直径和凸轮形 线的运动规律决定。
▪ 喷油规律:是指在喷油过程中,单位凸轮转角 φ (或单位时间)从喷油器喷入气缸中的燃油 量随凸轮转角(或时间t)的变化关系。
▪ 如图3-5供油规律与喷油规律比较
▪ 借助喷油规律曲线可以分析、判断:
▪ (1)喷油始点、终点和喷油持续角是否合适;
五、最低稳定转速
▪ 能使船用主柴油机各缸均匀发火的最低转速, 称为~。
▪ GB1833-99规定:最低工作稳定转速指柴油机 油门在出厂的标定功率位置上带负荷运转所达 到的稳定转速。船用主机则指按推进特性运转 时的最低稳定转速。
▪ 按我国有关规定,船用低速主柴油机的最低稳 定转速不高于标定转速nb的30%,中速柴油机 不高于标定转速nb的40%,高速机不高于标定 转速nb的45%。
▪ 在喷油泵供油期间,喷油器针阀断续启 闭,而且开启压力不足、喷射无力,这 种现象称为~。
▪ 危害:针阀和阀座撞击次数增多,磨损 增大,降低针阀的使用寿命。
▪ 多发生在低负荷、低转速工况。
▪ 3、不稳定喷射和隔次喷射
▪ 喷油泵每循环供油量不均的喷射过程称为不 稳定喷射。其极端情况是隔次喷射。
▪ 危害:柴油机转速不稳定,甚至停车;可 能造成燃烧粗暴。
▪ 危害:
▪ 若压力波的峰值超过启阀压力pn,将再度开启针阀, 造成异常喷射并引起燃烧恶化。
▪ 喷射过程中的压力波将改变喷油泵的供油规律和喷 油器的喷油规律,并使二者产生较大的差异。
三、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
▪ 1、几何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
▪ 几何供油规律:是从几何关系上求出的单 位凸轮转角φ (或单位时间)喷油泵供入 高压油路中的燃油量随凸轮转角φ (或时 间t)的变化关系。

柴油机喷油器结构认识及雾化性能分析实验报告

柴油机喷油器结构认识及雾化性能分析实验报告

柴油机喷油器结构认识及雾化性能分析实验报告一、柴油机喷油器结构认识柴油机喷油器主要由喷油嘴、喷油针、喷油器座、喷孔等组成。

喷油嘴是喷油器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控制喷油针的运动来实现油的喷射和雾化。

喷油针是位于喷油嘴内的一个长形零件,其末端有一个喷油孔,通过控制喷油针的升降来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间。

二、雾化性能分析实验1.实验装置:柴油机、喷油器、燃油系统、数据采集器等。

2.实验步骤:(1)将喷油器安装在柴油机上,并连接好燃油系统。

(2)设置不同的喷油参数,如喷油压力、喷油量等。

(3)开始实验,记录柴油机的工作参数和喷油器的工作状态。

(4)通过数据采集器获取实验数据,如喷油量、喷油角度、雾化粒径等。

(5)分析实验数据,评估喷油器的雾化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喷油器的雾化性能。

首先,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喷油参数下的喷油量和喷油角度。

然后,通过雾化粒径的测量,得到不同喷油参数下的雾化效果。

最后,根据雾化效果评估喷油器的工作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喷油器的喷油量和喷油角度对雾化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喷油量较大时,雾化效果较好,颗粒细小且均匀;而当喷油角度较小时,雾化效果也较好,雾化角度较大时,雾化效果较差。

此外,喷油器的结构参数也会对雾化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喷油孔的形状、喷油针的尺寸等都会影响喷油器的喷油量和雾化效果。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喷油器时,需要综合考虑喷油量、喷油角度和雾化效果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喷油性能。

综上所述,柴油机喷油器的结构认识及雾化性能分析实验是对喷油器性能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雾化性能进行分析,为柴油机的燃烧效率和排放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车用柴油发动机喷射与雾化的研究

车用柴油发动机喷射与雾化的研究

柴油 机 工作 过 程示 意 图和示 功 图 . 说 在 活 塞位 于死 点前 提 前 打开 . 来 并且 延 迟
死 点 移 动 到下 死 点 。这 时进 气 门 打开 , 排 气 门关 闭 。进 气 过 程开 始 时 . 活塞 位 于死点 位置 。气缸 内( 燃烧 室 ) 留着 上 残 次循 环 未排 净 的残 余 废气 ( 中以小 十 图 字 符 号 表示 ) 。它 的 压力 稍 高 于 大气 压 力, 约为 1 - .k / m2 曲轴旋 转 时 , . 12 g e 。当 1 通 过 连杆 带 动 活塞 向下移 动 . 时进 气 同
中 图 分 类 号 : 4 412 U 6 .7 文献 标识 码 : A 增 大 . 力 随 之 减 小 。 压 力 低 于 大 气 压 当
活 塞 连 续运 行 四个 冲程 ( 曲轴 旋 即 转 两 周 ) 过 程 中 . 成 一 个 工 作 循 环 的 完 ( 气 一压 缩 一燃 烧 膨 胀 一排 气 )的柴 进 油机 . 做 四 冲程柴 油 机 。为 了更 清楚 叫 地 表 示 出气 缸 内 气 体 压 力 随 容 积 的变
门打 开 。随 着 活塞 下 移 , 缸 内部容 积 气 流 产生 惯 性 作用 . 使气 门推迟 到下 气 若
时严 格 按 照厂 家 工 艺 、 计 要 求 , 小 设 减 电机不 对称 度 () 发 电 机 轴 端 安 装 接 地 碳 刷 , 2在
部 件一 兰 盘 和垫 片 的 陶瓷 涂层 塑 料涂 法 层 螺 栓 轴 陶瓷 涂 层 塑 料 涂 层 如 果 绝 缘
约 为 2 0 3 0C) 而 压 力 约 炒 3 ~ 0 g 0 ~0  ̄ , 0 5k/
om 2

08 09 g c 2 .~ .k/ m .又 因空 气从 高 温的 残余 死 点 移 动到 上 死点 , 这期 间 , 、 气 在 进 排

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喷油器,也称为喷射器,是一种将液体燃料以小颗粒的形式喷射到燃烧室中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燃料供给:喷油器通过燃料喷嘴从燃料供应系统中接收高压液体燃料。

燃料可以是汽油、柴油或其他燃料。

2. 压力增加:燃料进入喷油器后,经过喷油器内部的压力增加装置,使燃料的压力增大。

这种高压力有助于将液体燃料变成更细小的颗粒。

3. 喷孔喷射:高压下,燃料通过喷嘴上的微小喷孔,形成射流。

喷孔的数量和大小根据引擎的需求和设计进行调整。

4. 雾化混合:当燃料从喷孔喷出时,由于高压和高速的作用,燃料会被剪切成细小的颗粒,形成燃料雾化。

这些细小颗粒的燃料能够更好地与空气混合,提供更好的燃烧效果。

5. 进入燃烧室:经过雾化后,颗粒尺寸小的燃料被喷射到引擎的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

6. 着火燃烧:由于燃烧室内的高温和压力,可燃气体被点燃,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驱使发动机工作。

这就是喷油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对燃料进行高压喷射和雾化混合,使其与空气充分混合并燃烧,提供动力给发动机。


同类型的喷油器有不同的设计和工作原理,但其目的都是将液体燃料转化为燃烧能源。

柴油机SCR系统喷射雾化及催化转化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柴油机SCR系统喷射雾化及催化转化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柴油机SCR系统喷射雾化及催化转化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尽管现代柴油机的效率和功率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其排放物的控制仍然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特别是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对于空气质量的污染有着明显的影响。

为了遵守排放法规,许多柴油车辆都采用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来控制NOx排放。

但是,如何优化SCR系统的喷射雾化和催化转化也成为了一个挑战。

2.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来优化SCR系统的喷射雾化和催化转化效率。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开发适合柴油机SCR系统的数值仿真模型;(2)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不同喷射策略对SCR系统催化效率的影响;(3)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数值仿真结果,并进一步优化喷射策略;(4)分析喷雾粒径和催化剂布置对SCR系统效率的影响。

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优化SCR系统的性能,减少柴油车辆的NOx排放,从而改善空气质量;(2)建立适合柴油机SCR系统的数值仿真模型,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3)开展实验研究,验证数值仿真结果,并提供实验数据的支持;(4)深入研究SCR系统喷射雾化和催化转化效率对NOx排放的影响,为优化SCR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4. 研究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包括:(1)建立柴油机SCR系统的数值仿真模型,并使用商业软件进行仿真;(2)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数值仿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3)分析不同喷射策略和催化剂布置对SCR系统性能的影响;(4)综合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优化SCR系统的喷射雾化和催化转化效率。

5.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建立适合柴油机SCR系统的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进行验证;(2)分析不同喷射策略和催化剂布置对SCR系统催化效率的影响;(3)提供优化柴油机SCR系统的方案,以实现更好的抑制NOx排放。

6. 研究计划(1)第一年:开展文献研究、数值仿真模型建立和初步实验;(2)第二年:开展系统分析和实验研究,优化喷射雾化和催化转化效率;(3)第三年:总结分析数据,撰写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

柴油机喷油器 雾化压力 启阀压力 大小

柴油机喷油器 雾化压力 启阀压力 大小
2011-03-14 21:52提问者悬赏:30分|匿名|分类:购车养车|浏览1812次
分享到:
2011-03-14 22:22网友采纳
调那么高干啥啊。你以为会有劲啊。你错了。压力都是设定好的你把它调高后,喷油时间缩短但喷油量没变啊,导致燃烧没有充足的油量动力也就提不上来了。起不了什么作用的。而且还加剧喷油泵里面的柱塞的磨损跟凸轮轴。喷油压力跟油量他们是正比的。
22SS150 17.5
32S170 17.5
35S165 17.5
TS4100 17.5
134P007 24.5
134P640 24.5
143P253 27.0
143P254 27.0
145P115 25.0
145P300 24.5
150P009 19.6
150P425 19.6
150P011 24.0
调整柱塞行程是否是调整供油时间,或供油量的调整
分享到:
2013-05-26 19:25提问者采纳
如果喷油器上有电磁阀说明这个车是高压共轨的发动机。这个电磁阀是控制喷油的,打开喷油器开始喷油和控制喷油时间(也就是喷油量)。当然喷油时间也是它控制的。
单缸柴油机喷油器开启压力过高(比正常高出50%)会对柴油泵和凸轮轴产生什么影响?
150P326 24.0
150S024 19.7
150S069 21.0
150S242 17.5
150S384 22.5
150S434 19.0
150S435 19.0
150S003 19.0
150S027 19.0
150S437 20.6
150S440 17.5
150S825 22.0
150S830 25.0

柴油机喷油器喷孔空泡雾化的研究

柴油机喷油器喷孔空泡雾化的研究

1 概 述
关于燃 油 喷雾 雾化 的机 理 , 种 普遍 的解 释 是 一 气 动雾化 理 论 , 于 油 束 与 空 气 间 存 在 相 对 运 一由 动, 初始油束 核在 燃油粘 度 、 面 张力 、 面 剪 切力 表 界
等 因 素 影 响 下 , 成 油 柬 表 面 不 稳 定 波 的 发 展 造
Ch n a b iHu n n h a Wa g Zh , h n u n, uM el e gXio e , a gRo g u , n i Qu S e g a Zh i n i
( ah n iest fS in e& Teh oo y, u a 3 04 Hu z o g Unv ri o ce c y c n lg W h n40 7 )
wi h to h o me x ei n si n e to te eo i d o ie( M D)a d p n tain t t a ft ef r re p rme t n ijc inoultv lct r p sz S h Y, n e er t , o
摘要
作 者 对 柴 油机 喷 孔 空 泡 雾 化 的特 性 进 行 了研 究 , 析 了喷 孔 内 空 泡 产 生 的机 理 , 分 并
柴 油 机 喷 油 器 喷 孔 空 泡雾 化 的研 究
成 晓北 , 荣华 , 黄 王 志. 屈盛 官 , 梅林 朱 ( 中科技 大学 , 汉 4 07 ) 华 武 3 0 4
T eS u yo n e trN z l C vtt n Atmiain i ee E gn h t d n I j eo o ze a i i o z t n aDisl n i e ao o
Ab ta t Th h r ce sjso rfc a i t n ao [ to n t e h n s j n i e t rn z l sr c ec a a t t f iiec v l i tm z ina dls c o a o a m c a im a n co o ze n

柴油机是靠什么供油的原理

柴油机是靠什么供油的原理

柴油机是靠什么供油的原理柴油机是一种内燃机,它使用柴油作为燃料。

柴油引擎的供油原理可以简述为:柴油通过燃油系统进入到燃烧室,然后由喷油嘴喷射到高温高压空气中,经过喷油嘴的高压喷射和燃油的雾化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被点火后燃烧产生动力。

柴油机供油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器和减压阀等组件。

整个供油过程经历了燃油输送、净化、增压和雾化等步骤。

首先,燃油由燃油泵从燃油箱中吸取出来。

燃油泵通过柴油机的动力传动装置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利用曲轴的运动产生的动能来驱动燃油泵的工作。

燃油泵将燃油吸入并输送到燃油滤清器。

燃油滤清器主要用于过滤燃油中的杂质和水分,确保进入喷油器的燃油是干净的。

燃油滤清器一般采用纸质滤芯和金属网格来过滤燃油,并通过排水阀来排除水分。

燃油从燃油滤清器流向高压燃油管,然后进入高压燃油泵。

高压燃油泵将燃油压力增加到所需的高压水平,通常可以达到几百至几千帕的高压。

高压燃油通过高压燃油管输送到喷油器。

喷油器是柴油机供油系统的关键组件,它将高压燃油喷射到燃烧室中以形成可燃混合物。

喷油器内部有一个锥形的喷油嘴,燃油通过喷油嘴的小孔进入燃烧室。

当喷油器开启时,高压燃油会被喷射到高温高压空气中并形成燃烧所需的雾化燃油。

喷油器的喷油时间和喷油量可以由燃油系统的控制单元精确控制。

柴油机供油系统还包括减压阀。

减压阀的作用是在喷油器关闭时,将剩余的高压燃油回流到燃油箱中,以防止燃油压力过高并保持燃油系统的稳定工作。

总结来说,柴油机是通过燃油泵将燃油从燃油箱输送到高压燃油管,然后经过喷油器喷射到燃烧室中以产生动力。

整个过程经过输送、净化、增压和雾化等步骤,以确保燃油的充分燃烧和发动机的高效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喷射过程
燃油的喷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 从喷油泵出油阀到喷油器针阀这一高压系统内所进行的 物理过程,受燃油的可压缩性、高压油管的弹性、系统 的节流以及燃油运动的惯性等因素影响。 这些影响因素使燃油在喷射过程中产生时间延迟和压力 波动,进而影响了燃油的喷射质量。 为了深入研究燃油的喷射过程,在喷油泵的出口端和喷 油器的入口端分别装上压力传感器。测量喷油泵出口压 力pp随曲轴φ的变化规律和喷油器进口压力pn随φ的变 化规律。 在喷油器顶端装针阀升程传感器测量针阀升程h随φ的 变化规律,并用示波器记录,得到如图3-4所示的喷射 过程曲线。
三、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
1、几何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 几何供油规律:是从几何关系上求出的单 位凸轮转角φ (或单位时间)喷油泵供入 高压油路中的燃油量随凸轮转角φ (或时 间t)的变化关系。 几何供油规律完全由柱塞的直径和凸轮形 线的运动规律决定。
喷油规律:是指在喷油过程中,单位凸轮转角 φ (或单位时间)从喷油器喷入气缸中的燃油 量随凸轮转角(或时间t)的变化关系。 如图3-5供油规律与喷油规律比较 借助喷油规律曲线可以分析、判断: (1)喷油始点、终点和喷油持续角是否合适; (2)有无二次喷射、断续喷射等不正常喷射 现象; (3)喷油规律是否符合理想的燃烧过程和放 热规律的要求。


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左图是机械控制蓄压式喷射系统示意图 1-滑阀式分配器;2-轴承;3-中心滑阀;4-喷嘴;5-套筒; 6-蓄压器;7-操纵杆 右图为电子控制蓄压式喷射系统 1-电磁喷油器;2-计算器;3-传感器;4-高压油管;5-柴油 机;6-压力调节器;7-蓄压器;8-高压油泵;9-滤清器

I tell you, you will forget; u involve, you will understand.
管理级§3-2

燃油的喷射和雾化


一、燃油喷射系统概述 对喷射系统的要求: (1)供油系统能在规定的起始和终止时间内, 向燃烧室喷入一定量的燃油。(timing) (2)供油系统的供油量可以调节,以满足柴油 机负荷变化的需要。 (3)喷油系统必须使喷入气缸的燃油达到燃烧 所要求的雾化程度,并保证油束与燃烧室的形 状良好地配合。 (4)喷射过程要符合一定的喷油规律,以适应 燃烧过程的需要。

由柱塞式喷油泵、高压油管及喷油器组成的每 缸独立的高压喷射系统 1-回油管;2-喷油器;3-垫圈;4-高压油管;5-管卡;6-操纵手轮;7-拉杆;
8-喷油泵;9-输油泵;10-调速器;11-低压油管;12-燃油滤清器;14-手动 泵油杆;15-柴油机
1-回油管;2-喷油器;4-高压油管; 6-操纵手轮; 8-喷油泵;10-调速器;11-低 压油管;12-燃油滤清器;13-喷油泵座;14-手动泵油杆;15-柴油机


泵-喷油器喷射系统 6390型柴油机的泵-喷油器驱动形式。
1- 气 缸 盖 ; 2- 泵 - 喷 油 器 ; 3- 套 筒 ; 4- 油 泵 齿 条 ; 5- 操 纵 臂 ; 6- 顶 头 座 ; 7- 油 量 操 纵 轴 ; 8- 微 量 调 节 螺 钉 ; 9- 顶 杆 螺 钉 ; 10- 销 紧 螺 帽 ; 11-摇臂轴;12-摇臂;13-滚轮;14-凸轮轴
四、异常喷射及其消除方法
1、二次喷射(重复喷射) 在喷油泵供油结束喷油器针阀落座后又第二次开启 形成再次喷射的现象称~。 危害:后燃严重,造成燃油消耗、排烟和排温升高, 性能恶化,零部件过热,喷孔积炭堵塞。 原因:主要是由于高压系统中的燃油压力波引起的; 管理不当(如喷孔部分堵塞、出油阀减压作用减弱、 高压油管长度和内径变大或刚性变小、喷油器启阀 压力过低、高转速大负荷工况)可能产生二次喷射。 多发生在高负荷、高转速工况。
二、喷射过程


1、喷射过程的三个阶段 (1)喷射延迟阶段I 从几何供油点OP 到喷油始点OU
燃油可压缩性(压力变化1MPa,燃油体积变化 1/1820~1/1610),高压油管弹性及高压系统的节流等原因。

供油提前角φ p 喷油提前角φ n 影响因素:高压油管特性参数、喷油器针阀的启阀 压力、柴油机工况、喷油泵出油阀和喷油器针阀的 结构特点等。
2、影响油束特性的因素
(1)喷油压力 增大喷油压力,雾化细度减小,雾化质量 提高,而且油束射程L和锥角β均增大。但 压力过大,由于L过大、雾化细度过小, 反而使燃烧过程粗暴,冒黑烟和结炭。 (2)喷孔构造 喷孔直径和喷孔的长度直径比两个参数。 喷孔直径减小时, β增大,雾化细度和L减 小;喷孔长度直径比增大时,L增大。

(2)主要喷射阶段II 从OU到供油终点KP 喷油器启阀压力pn 本阶段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柴油机的负荷。 (3)尾喷阶段III(自由膨胀阶段,滴漏现象) 从KP到喷油终点KU 针阀落座压力pk 影响因素:与喷射延迟阶段相同。
2、喷射过程的压力波 在喷油泵开始供油使出油阀开启的瞬间,高压油管 中泵端的燃油就受到来自喷油泵燃油的冲击。但由 于燃油的惯性和可压缩性以及高压油管的弹性,喷 油泵柱塞所排挤的燃油量与高压油管中流动的燃油 量之间产生不平衡,造成燃油瞬时堆积,致使压力 继续升高,并以压力波的形式沿高压油管向喷油器 一端传播。 危害: 若压力波的峰值超过启阀压力pn,将再度开启针阀, 造成异常喷射并引起燃烧恶化。 喷射过程中的压力波将改变喷油泵的供油规律和喷 油器的喷油规律,并使二者产生较大的差异。
(3)燃油品质 粘度和密度增加时雾化困难。当采用低质燃 油时,需要相应采取预先加热燃油、提高喷 油压力等措施。 (4)喷射背压 喷射背压增加时,油粒与空气的摩擦力增加, 油粒所受空气阻力增加,致使雾化细度减小, β增大,L减小。
CLASS IS OVER
再见!
五、最低稳定转速
能使船用主柴油机各缸均匀发火的最低转速, 称为~。 GB1833-99规定:最低工作稳定转速指柴油机 油门在出厂的标定功率位置上带负荷运转所达 到的稳定转速。船用主机则指按推进特性运转 时的最低稳定转速。 按我国有关规定,船用低速主柴油机的最低稳 定转速不高于标定转速nb的30%,中速柴油机 不高于标定转速nb的40%,高速机不高于标定 转速nb的45%。
(3)高压油管尺寸 油管越长,压缩体积越大,喷射延迟角越大,而喷油 持续角不变,即喷油提前角变小。 油管越细,燃油流动阻力越大,喷延迟角越大。 所以,多缸柴油机各缸高压油管应遵循等尺寸原则, 以保证各缸喷油规律的一致性。 (4)柴油机负荷和转速 当转速及喷油定时不变而增加负荷时,其喷油始点基 本不变,而喷油终点改变,并且增加了后半期的喷油 速率。 当负荷及喷油定时不变而转速改变时,随着转速的增 加对应单位凸轮转角的时间缩短,喷射延迟角和喷油 持续角均加大,而喷油速率减少。 对于负荷和转速同时改变的柴油机的工况,其喷油规 律的改变应做综合分析。
2、喷油规律的影响因素
(1)凸轮形线和有效工作段 形线越陡,凸轮转过相同角度时柱塞升程越大,喷油 延迟角和喷油持续角越小。 一般把凸轮的有效工作段选在柱塞速度的高速部分, 以提高喷油速率减小喷油持续角,提高雾化质量。 (2)柱塞直径和喷孔直径 不改变柱塞行程而增大柱塞直径,供油速率增大,喷 射延迟角和喷油持续角均减小。 喷孔数目不变,减小喷孔直径(结炭堵塞),喷油阻 力增加使喷油持续角加大、喷油速率减小;由于高压 油管中压力增加,容易引起异常喷射。
防止二次喷射设计方面措施:(论文) (1)选用较小长度和内径的高压油管; (2)在保证喷雾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大 喷油器喷孔总面积; (3)适当增大出油阀减压卸载能力; (4)增大出油阀弹簧刚度; (5)适当提高喷油器启阀压力。
2、断续喷射(波动喷油) 在喷油泵供油期间,喷油器针阀断续启 闭,而且开启压力不足、喷射无力,这 种现象称为~。 危害:针阀和阀座撞击次数增多,磨损 增大,降低针阀的使用寿命。 多发生在低负荷、低转速工况。
3、不稳定喷射和隔次喷射 喷油泵每循环供油量不均的喷射过程称为不 稳定喷射。其极端情况是隔次喷射。 危害:柴油机转速不稳定,甚至停车;可 能造成燃烧粗暴。 多发生在柴油机低负荷运转时或喷油设备偶 件过度磨损时。
4、滴漏 此滴漏是在针阀偶件密封正常情况下,在喷 油终了后仍有燃油自喷孔流出的现象。 危害:在喷孔处形成结炭,堵塞喷孔。 原因:针阀座下部至喷孔间体积过大,以及 由于出油阀减压卸载能力不强,使高压油管 中的油压下降缓慢,造成针阀不能迅速落座。 措施:增强出油阀减压卸载能力或提高针阀 落座速度(如增加弹簧预紧力等)。
六、燃油雾化(atomization)



燃油雾化:在柴油机中,燃油在高压下喷 入气缸,并分散成细小油滴的过程。 目的:大大增加燃油蒸发的表面积,从而 加速燃油的吸热和汽化过程,进而加速燃 油与空气的混合。 1、油束的形成和油束的特性(如图3-6)
描述燃油喷雾质量的三个参数
(1)油束的射程L 表示油束的贯穿能力。 油束的射程长短应与燃烧室相匹配。 (2)油束锥角β 表示油束的紧密程度。 (3)雾化质量 用油滴平均直径和雾化均匀度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