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中华医学会

合集下载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诊疗指南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诊疗指南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诊疗指南【概述】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是一种非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以动脉、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为表现,血清中存在抗磷脂抗体(aPL),上述症状可以单独或多个共同存在。

APS可分为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和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SAPS),SAPS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

此外,还有一种少见的恶性抗磷脂综合征(Catastrophic APS),表现为短期内进行性广泛血栓形成,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PAPS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

多见于年轻人,男女发病比率为1:9,女性中位年龄为30岁。

【临床表现】一、动、静脉血栓形成APS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血管的种类、部位和大小,可以表现为单一或多个血管累及(见表1)。

APS的静脉血栓形成比动脉血栓形成多见。

静脉血栓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此外还可见于肾脏、肝脏和视网膜。

动脉血栓多见于脑部及上肢,还可累及肾脏、肠系膜及冠状动脉等部位。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可致局部水肿,肢体动脉血栓会引起缺血性坏疽,年轻人发生中风或心肌梗死应排除PAPS可能。

二、产科胎盘血管的血栓导致胎盘功能不全,可引起习惯性流产、胎儿宫内窘迫、宫内发育迟滞或死胎。

典型的APS流产常发生于妊娠10周以后,但亦可发生得更早,这与抗心磷脂抗体(aCL)的滴度无关。

APS孕妇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可发生先兆子痫,亦可伴有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即HELLP(Hemolysis, Elevated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atelets)综合症。

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是APS的另一重要表现。

四、其他80%的病人有网状青斑,心脏瓣膜病变是后出现的临床表现,严重的需要做瓣膜置换术。

此外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包括偏头痛、舞蹈病、癫痫、格林-巴利综合征、一过性球麻痹等,缺血性骨坏死极少见。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
妊娠合并抗心磷脂综合征
概念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是指由 抗磷脂抗体(APL抗体)引起的一组临床征象的总称,主要 表现为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在同一患者 可仅有上述一种表现,也可同时有多种表现。
由于抗心磷脂抗体(ACL抗体)的特异性更强,与上述临床 表现关系更密切,因而也称为抗心磷脂综合征(anticardiolipin syndrome, ACS)。
实验室标准
1 狼疮抗凝物
2 抗心磷脂抗体
3 抗 β2 糖蛋白 I 抗体
以上三项抗磷脂抗体至少每项发现2次阳性, 2 次间隔至少12 周
发病原因及机制
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变异可增加患抗心 磷脂抗体综合征的风险
免疫因素
免疫系统异常导致抗心磷脂抗体产生,进而引 起血栓形成等病理过程
环境因素
感染、某些药物、理化因素等可 诱发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
血栓形成 血小板减少
3次或3次以上不明原因<10周的胚胎 丢失
20周后胎儿在子宫内死亡
羊水少、FGR、脐动脉血流舒张期断流、 胎心监护异常
20周以后,血压高班尿蛋白阳性,或无 蛋白尿,但血小板减少、肾功能受损、 肺水肿
下肢静脉血栓
轻度50×109/L-150×109/L 重度<50×109/L
治疗原则
发病机制
抗心磷脂抗体与内皮细胞、血小板等结合,导致血管 壁炎症、血栓形成等病理改变
发病机制
绒毛外滋养 细胞未能重 建螺旋动脉
胎盘缺血、 缺氧、损伤
子痫前期 FGR 死胎
母体流入胎 盘的血流减 少、中断
影响胎儿营 养输送
凝血是抗磷脂综合征的重要机制
抗磷脂 抗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皮肤病: 使用抗炎 药物,如 非甾体抗 炎药、糖 皮质激素 等
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抗凝血药物、免疫抑 制剂等
辅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 等
手术治疗:血管成形术、血管内 支架植入术等
研究进展:新型药物、新型治疗 方法的研究与开发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预防
章节副标题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 充足睡眠等
家庭护理指导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 息、合理饮食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疾病
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保持心情 愉快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 免疫力
THEME TEMPLATE
感谢观看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液检 查,监测抗磷脂 抗体水平
定期进行心脏超 声检查,监测心 脏功能
定期进行血脂检 查,监测血脂水 平
定期进行肾功能 检查,监测肾功 能状态
预防复发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液 检查,监测抗磷脂抗体水 平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 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 食物
适量运动:保持适当的运 动量,增强体质,提高免 疫力
章节副标题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反复出现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 实验室检查:抗磷脂抗体(APL)阳性 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超声等 诊断流程: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
抗磷脂抗体 检测:包括 抗心磷脂抗 体(ACA)、 抗β2-糖蛋白 I抗体(β2-
GPI)等
康复训练
运动疗法: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心理疗法: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饮食疗法:合理饮食,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糖分,多吃蔬菜和水果 药物疗法: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抗凝血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抗磷脂综合征诊治策略

抗磷脂综合征诊治策略

康复指导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凝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相关指标的复查,以便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 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6
抗磷脂综合征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后患者血栓形成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逐 渐恢复正常。
案例三:康复经验分享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28岁,女性,已婚未育。因自然流产 1次就诊。
01
实验室检查
ACL阳性,β2-GP阳性。
03
治疗经验分享
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个体化的药物治 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
凝血异常
抗磷脂抗体干扰凝血因子 功能,导致凝血异常,易 形成血栓。
炎症反应
抗磷脂抗体可引起炎症反 应,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 伤和血栓形成。
03
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抗磷脂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抗体、抗狼疮抗凝物等抗磷脂抗体,有 助于诊断抗磷脂综合征。这些抗体在患者体内长期存在,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APS可 分为原发性(家族性)和继发性(获 得性)两类。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血栓形成
APS患者容易出现动脉和静脉 血栓形成,包括脑梗塞、心肌
梗塞、肺栓塞等。
流产
APS患者常出现反复流产或胎 儿死亡,可能与胎盘血管血栓
形成有关。

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综合征可能性大
抗磷脂综合征
临床
反复动静脉 血栓
实验 室
中高滴度的 抗磷脂抗体
习惯性流产
临床综合征 本病可血小以板累减少及多个系统、器官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漏诊或误诊
APS传统划分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 (Primary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PAPS) 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 (Secondary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SAPS)
心脏瓣膜疾病(合并上述症状)
新诊断的SLE
次要危险因素
网状青斑
雷诺现象
不明原因持续血小板减少 反复早期流产
BMJ 2010;340:c2541
抗磷脂抗体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 aPL) 是一族针对
带负电荷磷脂或带负电荷磷脂与蛋白复合物的异质性抗体。
*狼疮抗凝物 (Lupus anticoagulants,LA) *抗心磷脂抗体 (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L) *抗 2-糖蛋白I 抗体 (Anti-2-glycoprotein-I antibodies,
APS:IgG和/或IgM β2-GP1抗体的阳性率为30-60% 在一些无症状的人群中也可出现该抗体(低滴度,一过性) 可独立存在; 常伴随AcL一起出现,与AcL滴度正相关
APS特异性指标!
APS血清诊断指标总结
• 心磷脂抗体 APS敏感性高,特异性较低(中高滴度,以IgG型为主, 持续阳性)。 在部分感染性疾病和健康人群中可出现阳性(低滴度, 以IgM型为主,一过性阳性)。 诊断APS,必须在3-6周后再复查检测一次。
• 尿常规、便常规、电解质均正常; • 生化20:TG:1.86mmol/l,DBIL 1.3umol/l,HDL

抗磷脂综合征(APS)诊断及治疗指南

抗磷脂综合征(APS)诊断及治疗指南

药物
普鲁卡因胺、氯丙嗪、苯妥英钠、普萘洛尔、 口服避孕药
健康
12%
疾病
Lyme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等 肿瘤:黑色素瘤、肾母细胞癌、肺癌、淋巴、白血病等
动脉 血栓
高脂血症、糖尿病血管病变、血栓闭塞 性脉管炎、血管炎、高血压等
PART
5
治疗方案 及原则
APS 伴中~高滴度 aPL 患者的治疗方案
vimentin ★狼疮抗凝物
其他检查
其他检验
血尿常规、生化 ESR、ANA、ANAs
(排除)
超声
动脉、静脉 心脏 胎儿
影像学
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
组织活检
皮肤、胎盘 血管内血栓
PART
4
诊断要点
(分类标准)
2006年悉尼国际APS会议修订的分类标准
诊断 APS必须具备下列至少1项临床标准和1项实验室标准 临床标准
aCL
• IgG/IgM • GPL/MPL
抗β2-糖蛋白1抗体
• 血栓相关性>acl • 假阳性低 • 敏感性与aCL相近
抗磷脂抗体谱
广义抗磷脂抗体谱包括:
★抗心磷脂抗体:aCL ★抗磷脂结合血浆蛋白抗体
β2-GP1 凝血酶原(PT) 蛋白C 蛋白S 膜联蛋白AnnexinA2和 A5
★抗磷脂-蛋白复合物抗体 磷脂酰肌醇anti-PI 磷脂酰乙醇胺anti-PE 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anti-PS/PT) 波形蛋白/心磷脂复合物anti-
1 血管栓塞 任何器官或组织发生1次以上的动脉、静脉或小血管血栓,血栓必须被客观的影像学或组织学 证实。组织学还必须证实血管壁附有血栓,但没有显著炎症反应 2 病态妊娠 (1)发生1次以上的在10周或10周以上不可解释的形态学正常的死胎,正常形态学的依据必须被 超声或被直接检查所证实,或(2)在妊娠34周之前因严重的子痫或先兆子痫或严重的胎盘功能不全所 致1次以上的形态学正常的新生儿早产,或(3)在妊娠10周以前发生3次以上的不可解释的自发性流产, 必须排除母亲解剖、激素异常及双亲染色体异常 实验室标准 1 血浆中出现LA,至少发现2次,每次间隔至少12周 2 用标准ELISA在血请中检测到中-高滴度的IgG/IgM类aCL抗体,至少2次,间隔至少12周 3 用标准ELISA在血清中检测到IgG/IgM型抗β2-GP1抗体,至少2次,间隔至少12周

抗磷脂综合症诊断治疗-史群APS1

抗磷脂综合症诊断治疗-史群APS1
染性疾病;另外一类是2-GPI依赖型抗体, 多见于自身免疫病。
抗磷脂抗体
*抗 2-糖蛋白I 抗体(a-2-GPI) 2-GPI系天然抗凝物质,326个氨基酸
蛋白,相对分子50,000,血浆浓度4umol/L ,其中40%与脂蛋白结合,故又称为“载脂 蛋白H”。用ELISA方法检测,敏感性与aCL 相似,而特异性更高。但目前尚无标准化 检测方法。
(1) 磷脂依赖性的凝血过筛试验延长,如APTT、KCT、 dRVVT、稀释的PT和Textarin time ;
(2) 与正常乏血小板血浆混合无法纠正以上延长的时间;
(3) 补充外源磷脂可以缩短或纠正以上延长的时间;
(4) 排除其他的凝血系统异常,如存在因子VIII抑制物或肝素 检验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 指南(1995) 进行
*抗 2-糖蛋白I 抗体 (Anti-2-glycoprotein-I antibodies,
a-2-GPI)
抗磷脂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aCL) 属于IgG/IgM型的自身抗体,通常使用
ELISA方法测定,其中IgG被认为与血栓形成 和习惯性流产有很强的相关性。
aCL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非2-GPI依赖型抗体,多见于感
APS的华法令抗凝治疗:
华法令治疗的功效: Khamashta,MA et al.的研究表明,对所观察 的APS患者(包括用和未用华法令治疗),血 栓复发率为 7.1~10.7%;未治疗的患者血栓复 发率为:19~29%。
N Engl J Med 1995;332:993
APS的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制剂:
Sapporo APS分类标准(1999)
临床标准: 1.血管栓塞:
2.病态妊娠:

抗磷脂综合症

抗磷脂综合症

(3)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

常用的抗凝治疗为肝素加口服抗凝剂(华法令)


多用在溶栓治疗之后
常用的有肝素和低分子肝素(LMWH) 肝素是未分层的混合物,相对分子量为3000-57000 低分子肝素是指用化学和酶学方法将肝素裂解并提 纯的一组相对分子量在4000-6000的葡糖胺
(3)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治疗
(5)补体在致病中的作用

抗原-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系统产生的C5b-9膜攻击复合
物(MAC)或C5a等同样可产生类似的级联效应。aPL通过经
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Fc-及C4依赖),产生的C3a、C5a作 用于多种效应细胞表面受体,释放的效应因子,包括组
织因子(TF)、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引起炎症细胞募
1、功能性检测:狼疮样抗凝物质(LA)
2、免疫学检测:
抗心磷脂抗体(ACL) 抗b2糖蛋白I抗体(Anti-b2GPI)
二、抗磷脂抗体的基本特征
抗磷脂抗体既能影响促凝途径也能影响抗凝途径,详见下表
三、抗磷脂综合症的分类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 临床上原因不明的血栓与习惯
性流产伴抗磷脂抗体(APL)持续阳性者。
当累及大血管如大动脉和静脉时,表现为血栓形成或栓塞; 当累及小血管如毛细血管、小动静脉时,则可表现为血栓性
微血管病。
全身多个脏器包括肾脏均可受累。
二、抗磷脂抗体的基本特征
抗磷脂抗体(APL)是一组识别并与磷脂或磷脂结合蛋
白结合的自身抗体,具有多种不同类型靶抗原。
根据检测方法不同,抗磷脂抗体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APL与血小板膜磷脂结合,激活和促进血小板凝集,通过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时被破坏增多,从而造成血小板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