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金融深化理论

合集下载

金融深化理论梳理和对我国金融改革实践的启示

金融深化理论梳理和对我国金融改革实践的启示

金融深化理论梳理和对我国金融改革实践的启示金融深化理论是指通过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增强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金融体系从简单的存款贷款转变为更加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

金融深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从金融宏观环境入手:金融深化与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需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逐步深化与完善金融市场。

二、从金融市场的制度设计入手:金融市场制度的完善对于服务实体经济和保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极为关键,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

三、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入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应加强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满足社会需求。

四、从金融体系的监管入手:金融深化必须伴随着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保证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五、从金融科技创新入手:金融科技创新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支撑点,大力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可以通过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金融深化。

以上几个方面是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观点,其中对中国金融改革实践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首先,中国需要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前提下,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综合整治,不断完善金融制度。

其次,要加强金融创新和服务领域的研究和投入,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

再次,应加强金融监管力度,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和行业规范,保证金融安全和稳健运行。

最后,应关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推动金融科技与金融业紧密结合,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服务能力。

总之,金融深化理论为中国金融改革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需要在积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加以运用,逐步实现金融市场的功能完善,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

五、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
• 1)卡普尔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的贡献 • 2)马锡森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的贡献 • 3)弗莱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的贡献
卡普尔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的贡献
• 1974年《欠发达经济的货币增长模型》 • 假设:在劳动力过剩,固定资本和流动资产 闲置的欠发达经济中,货币是非中性的。 • 内容:实际经济增长率是货币扩张的单调增 函数,货币供应增加促进投资,提高经济增 长率。
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 • 肖和麦金农主张解除金融抑制,实现金融 自由化,改善货币供给与资金供给,发挥 货币供给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 金融深化理论在政策研究方面主要强调金 融改革先行,因为金融是宏观经济中的核 心和关键,金融抑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障 碍。
• • • • •
第一,放开利率 第二,鼓励银行竞争 第三,扩大对效率高的小经济单位的放款 第四,金融改革与财政改革同步 第五,金融改革与外贸改革同步
• 1.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高的出奇
• 2.比索利息成本与美元利息成本存在巨大利 差
• 3.大经济集团控制国内银行
东亚国家金融深化的改革背景
• 1.大多数国家实行利率限制 • 2.大多数国家使用直接控制管理信贷供给 和部门配置 • 3.高水平的法定准备金率 • 4.金融体制高度分割 • 5.落后的货币资本市场 • 6.国际资本流动受到严格控制
S g2


r2
r1
r0
O
F I F
S0 , I 0 S1 , I1

S 2 , I 2 S3 , I 3
S, I
四、“金融深化”理论
• • • • • 1)金融深化的概念 2)金融深化的衡量指标 3)麦金农的渠道效应传导机制 4)金融深化的效应分析 5)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

金融深化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

金融深化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

金融深化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提要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提出金融深化以来,该理论逐渐发展成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在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深化程度作出分析,并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金融深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金融深化;金融抑制;金融约束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独立性增强及其国际地位提高,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转向对发展中国家金融问题的研究,将经典金融理论加以改造,使之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逐渐形成了金融发展理论。

其中,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

金融发展理论提出后在经济金融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以及金融体制改革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金融深化理论综述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金融深化理论经历了两次划时代的革命:第一次革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八十年代初期的一批西方经济学家如罗纳德·麦金农、爱德华·肖、约翰·格利和雷蒙德·戈德史密斯等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欠发达性”出发,认为经典凯恩斯主义主张的政府财政赤字政策实际上是在抑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活动,并不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因此他们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实行金融深化。

第二次革命是以麦金农和马克威尔·弗莱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在总结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于九十年代初期提出的金融自由化次序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方法即金融自由化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就一定能够保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1、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中国家在其形成与发展的初期,为迅速地把落后的农业经济转变为现代工业经济,大幅度地提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在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下,普遍制定实施了封闭性的、计划指令性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

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理论一、肖与麦金农"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爱德华·肖与麦金农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较为科学地指出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落后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在加速工业化的目标下,企图以低成本来利用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从而人为压低存贷款利率和高估本币汇率(即抑制金融资产的价格),造成金融市场无力调节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从而,低利率一方面导致国内储蓄的减少,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导致对资金的过度需求。

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迫使政府进一步干预,即采取资金配给的措施,通过抑制过度的资金需求,强行实现低水平的资金供求平衡。

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论表明,当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的初始干预行为破坏了金融市场的调节能力时,金融市场的失衡会迫使政府无休止地进行往往是徒劳的干预。

结果不仅扭曲了金融市场,严重地限制了金融发展,而且也达不到初始干预的目的,即实现快速经济增长。

应该说,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爱德华·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的正确性。

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深化"论可以理解为政府有效的宏观管理下的金融自由化,这种金融自由化的核心是放开金融资产的价格,特别是利率与汇率。

让金融资产价格真实地反映供求变化,从而恢复金融市场调节资金供求能力。

这样,金融自由化需要和宏观经济的改革同时进行。

二、关于“金融深化理论”评价金融深化理论的积极意义表现为:1.发展了传统货币理论。

他们认为,传统货币理论都是为那些货币金融制度高度发达的经济设计的,若“不加批判地”将其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则将是“非常有害的”。

因而他们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论摒弃了传统货币理论中那些不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成分,保留传统货币理论的分析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

2.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货币金融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深刻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但又被长期忽略的因素,即货币金融因素,从而将长期脱节的货币理论与发展理论连接了起来,推进了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金融深化理论梳理和对我国金融改革实践的启示

金融深化理论梳理和对我国金融改革实践的启示

金融深化理论梳理和对我国金融改革实践的启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金融深化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金融深化理论梳理和对我国金融改革实践的启示,对于推动我国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融深化是指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金融功能和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的一种发展趋势。

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深化可以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

金融深化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金融市场的深化。

金融市场的深化包括证券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各个市场的规模扩大和功能提升。

通过推动金融市场的深化,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金融市场的深化也可以增加投资者的选择,提高风险分散效应,降低金融风险。

其次是金融机构的深化。

金融机构的深化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能力的提升。

通过深化金融机构,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促进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

最后是金融监管的深化。

金融监管的深化是金融深化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金融监管的深化主要包括监管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加强,监管机构的职能和能力的提升,监管制度和监管工具的创新。

通过深化金融监管,可以保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我国金融改革实践对金融深化理论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我国金融改革实践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在金融深化方面,我国通过发展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市场,扩大了直接融资的比重,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推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革,增强了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通过加强金融监管,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秩序和金融系统的稳定。

金融深化理论梳理和对我国金融改革实践的启示

金融深化理论梳理和对我国金融改革实践的启示

金融深化理论梳理和对我国金融改革实践的启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金融深化已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课题。

金融深化是指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包括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机构的改革等方面。

金融深化的理论梳理对我们认识金融体系的深层次特征和规律,指导我国金融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金融深化的理论梳理入手,结合我国金融改革的实践,探讨金融深化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一、金融深化的理论梳理1. 金融深化的内涵和特征金融深化是指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等方面。

金融深化的内涵主要包括:(1)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金融市场是金融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至关重要。

(2)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工具。

(3)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转型。

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主体,其改革和转型对金融深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金融深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化的需求和制度化的改革。

市场化的需求是由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所驱动的,它促使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经济的快速变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制度化的改革则是为了优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功能和效率,以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二、我国金融改革的实践1.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是金融深化的重要表现。

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改革,我国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不断完善和创新。

沪深交易所的合并重组、证券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等都为金融市场的深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2. 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我国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也是金融深化的重要表现。

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信托投资、保险产品等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已经从传统的信贷业务向更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方向发展。

3. 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转型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转型更是金融深化的重要内容。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03
金融深化理论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金融深化理论是指通过改革金融体制 和放松金融管制,实现金融体系的自 由化和市场化。
特点
金融深化理论强调金融体系在经济发 展中的核心作用,主张通过金融自由 化和市场化来促进经济增长和金融发 展。
产生背景
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出现了经济滞胀和低增长,金融体系存在较多管制和限制,导致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和 金融市场发展受阻。
通过行政手段分配信贷资 源,限制部分行业的投资 规模,以实现宏观经济的 稳定。
国有化金融机构
将部分金融机构收归国有, 通过政府干预来控制资金 流向和规模。
金融深化的实际应用
利率市场化改革
加强金融监管
逐步放开利率管制,让市场供求关系 决定资金价格,促进金融市场的竞争 和创新。
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规范金融机 构行为,降低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 定。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目录
• 引言 • 金融抑制理论 • 金融深化理论 •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比较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是研究 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 经济学理论。
02
金融抑制政策通常表现为政府对 金融市场的过度干预和控制,而 金融深化则强调市场机制在金融 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拓展研究领域,将金融发展与其他领域如科 技创新、产业升级等相结合,探讨金融发展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影响。
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1 政策制定者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制定合适
的金融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
2 在推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应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
金融稳定。

金融深化理论与我国的金融改革

金融深化理论与我国的金融改革

金融深化理论与我国的金融改革引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对经济体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融深化是指金融市场的扩展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金融深化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我国,金融深化理论的研究和金融改革的推进已成为当前金融界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介绍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并探讨我国金融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概念金融深化理论是指关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

金融深化理论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 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是指金融交易和金融资产交换的场所。

金融市场的发展包括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结构的完善和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的提高。

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且有助于减少金融风险。

2. 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产品是指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

金融产品的创新可以满足不同经济主体的各种金融需求,并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多的利润。

3. 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完善金融机构是指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完善可以提高金融中介的效率,并且有助于金融业的良性竞争。

我国金融改革的现状我国金融改革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金融体制改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产品的创新不断增加,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完善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在我国的金融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国金融市场的体制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过多的行政干预和不合理的制度安排。

其次,金融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此外,我国金融改革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

我国金融改革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促进金融深化,我国金融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是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4
金融发展理论的其他分析 框架及批评
一、弗赖的金融发展模型(教148谦359) 二、 金融阻滞论:从结构角度对金融压 制的认识(谦365) 三、金融约束论:从金融深化问题的另一 分析框架与政策主张(366) 1、分析框架 2、政策主张
四、金融危机论:从经济与金融关系的角度 对 金融过度发展问题的批评 (倒“金字塔”结构) 金融衍生产品和纯空头资本交易 债券股票现金和期货商品交易 商品交易和服务交易 物质生产
金融市场概概况
一、金融市场概述 二、货币市场 三、资本市场 四、衍生金融市场 五、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三、 金融市场的条件
• • • • • • • 完善的金融制度 健全的经济法规 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 完备的信用制度 灵敏的市场利率 训练有素的金融人才 发达的通讯和交通设施
二、肖与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教146) 1、金融抑制的表现:人为压低利率与汇率 2、金融抑制的原因: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不 适应发展中国家落后的货币金融制度(谦351) 3、金融抑制的负面效应 (1)负储蓄效应 (2)负投资效应 (3)负收入效应 (4)负就业效应 参见弗赖的金融发展模型(谦P358、教148)
贷款人-储蓄存款人 1、家庭 2、企业 3、政府 4、外国人
借款人
资金
金融市场
资金
1、企业 2、政府 3、家庭 4、外国人
直接融资
9.2 麦金农与肖的金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351) 一、 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市场概况(教143) 1、货币化程度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纵向分配的产品经济 (横向交换的市场经济) 2、二元金融机构并存 3、金融市场不完善 4、政府对金融活动的严格管制
第九章
金融深化理论(3)
9.1 金融发展理论的沿革 (谦344) 一、发展概述 1、1898年以后威克塞尔、缪尔达尔等提出货 币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2、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论证了货币、信贷和 利息等金融变量对经济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 作用 3、英国和美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多马创建了 经济增长模型,强调资本、储蓄等金融变量对 经济增长的作用
思考题: * 1、作图说明金融深化理论中的“导管效应” 及其 政策主张 *2、作图说明弗赖的金融发展模型 * 3、 作图说明金融危机论 * 4、 简述金融约束论的分析框架与政策主张 * 5、作图说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6、参照教材P167页的思考与练习题
参考文献: 1、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 究:进展与述评》第7章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年4月版 2、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二辑)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年版 3、易纲等:《货币银行学》第16章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5年版 4、黄正新:《关于泡沫经济及其测度的 几个理论问题》《金融研究》2002年6期
三、肖与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 1、金融深化的含义与衡量指标 2、麦金农的渠道效应传导机制 (M/P)D = L(Y,I / Y,d — P*) + + +货币收益率 I / Y = F (r,d — P*) + + (M / P)D= L( Y, r ,d — P* ) + + 互补 互补
(1) (2) (3)
2、决定金融发展的基本因素: FIR(金融相关 率) =金融活动总量 Ft / 经济活动总量Wt(可 以用GNP)(347、348) 3、金融发展的一般趋势 4、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C G — W … P … W′— G′ I 金融 S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
金融中介 资金 资金
资 金
金融深化论的核心是政府放开利率的控制 4、金融深化的效应分析 (1)收入效应 (2)储蓄效应 (3)投资效应 (4)就业效应 5、金融深化的政策主张(教152谦355) 四、 对金融深化理论的批评(教153)
9.3 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谦355) 一、80年代后麦金农对金融发展理论的修正 1、背景 2、麦金农与肖的理论修正 3、对麦金农与肖的理论评价
说明(M / P)D与实际的资本需求(I / Y,)高 度互补,实际资本需求不是传统理论所说的替代 实际现金余额需求。 7.2图,7.3图说明:
所以,适度地提高利率(在导管效应占 优势范围内),不仅不会抑制投资,而只 会使投资率不断地增大到最大。 3、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 (教152谦355) 由于发展中国家货币与资本存在互补关 系,货币积累是投资的先决条件。要使货币 成为投资的一条渠道,资本积累就会借助 这条渠道进行,即所谓“导管效应”:实 际利率提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增加— —实质资本形成增加——投资增加——经 济发展。
4、凯恩斯学派将货币分析与实物分析结合起来, 运用一般均衡分析的增长模型(S=I) 5、1969年美国学者戈德史密斯对金融结构与金 融发展、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独创性的研究 6、1973年麦金农与肖的著作先后出版标志着金 融发展理论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论 1、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 (1) 金融工具 (2) 金融机构 (3) 金融结构及指标 (4) 金融结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