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讲 组网技术基础(二)

合集下载

第二章局域网组网基础精品PPT课件

第二章局域网组网基础精品PPT课件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应用。了解用户建设局域网的主要 目标和目的
3、地理布局调查
确定网络规模、拓扑结构、综合布线的要求,尤其是了 解用户的地理布局、单位的建筑布局。
需求分析
在取得第一手直观资料后,进行详细的网络 需求分析
费用分析 综合布线需求分析 网络可用性/可靠性分析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硬件防火墙
Ethe rnet
7 x 8 x 9 x 1 0 x 1 1 x1 2 x 7 x 8 x 9 x 1 0 x 1 1 x1 2 x C
7 8 9 1 0 1 1 1 2
A1 2 3 4 5 6 1 x 2 x 3 xA 4 x 5 x 6 x 1 x 2 x 3 xB 4 x 5 x 6 x
2、要求有两个物理上独立的网络,一个能连接上Internet, 一个不能。
3、要求个人只能使用分配给自己的计算机等
网络拓扑图
192.168.1.2/24
192.168.1.3/24 192.168.1.3/24
192.168.1.3/24
192.168.1.3/24 192.168.2.1/24
192.168.2.1/24 192.168.2.1/24
设备及其它内容的设计
1、服务器与客户机的选择 2、接入Internet方式:ADSL 3、安装的服务:活动目录、打印服务
2.2 局域网组网步骤规划出建设网来自的步骤(实施)搭建物理平台
网络拓扑结构的确定 布线图的设计及综合布线 将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设备接入网络
一般来说,确定拓扑结构时需要明确以下指标:
网络的接入点(访问网络入口)的数量 接入点的分布位置 网络连接的转接点分布位置 网络设备点位置 网络中各种连接的距离参数 其它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基本指标

组网技术与配置PPT课件

组网技术与配置PPT课件
3 讨论组网用到的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说明在选 择网络软件时应注意的问题。
4 最后讨论企业网组网的技术和方法。
2021年7月27日星期二 2021年7月27日星期2二时22时6分263分93秒9秒
第2页/共101页
2
2
1.1 传输介质及连接器使用
1网络传输介质用来提供信号传输的信道,提供信息传输的通路
4
用于网络连接理想的传输线,这类双绞线最贵,性
能也最好。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
材料,传输速率为100Mbps,用于100base-T网络
2021年7月27日星期二 2021年7月27日星期2二时22时6分263分93秒9秒
第6页/共101页
6
6
非屏蔽双绞线的特点
①无屏蔽外套,直径小,节省所占用的空间。 ②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 ③将串扰减至最小或加以消除。 ④具有阻燃性。 ⑤具有独立性和灵活性,适用于结构化综合布线。
2有多种物理介质可用于实际的传输
3每一种传输介质在数据传输率、传输时延、安装、维护和成本 上有不同的特性。适应的网络应用环境也不同。
4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5 有线传输介质用于组建有线网络,无线传输介质用于组建无 线网络。
6在有线传输介质中,电信号的传播速度是光速的三分之二,即 每秒20万Km(千米)。在无线传输介质中电信号的传播速度等 于光速,为每秒30万Km(千米)。
10
10
1.1.2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是最早用于数据网和局域网的一种线缆类型。同轴 电缆的结构如图1.5所示,它中央是铜芯,铜芯外包着一层绝 缘层,绝缘层外是一层屏蔽层
用于局域网的同轴电缆有两种:一种是为支持以太网设计的,

第6章 组网技术基础

第6章  组网技术基础

2020/1/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研究所
6.1 概 述
系统工程设计
对于一个移动通信系统应该如何进行工程设计、 要考虑哪些设计要素,都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 能。因此系统工程的设计是讨论移动通信系统组
9
网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20/1/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研究所
6.2.1 邻道干扰
展开运算得

S(t) Jn cos 0 n t n
J0 cos0t J1 cos0 t J1 cos0 t J2 cos0 2 t J2 cos0 2 t J3 cos0 3 t J3 cos0 3 t
总的来说,能构成同频道干扰的频率范
24
围为
f0

BI 2
,f0为载波频率,BI为接收机
的中频带宽。
2020/1/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研究所
6.2.2 同道干扰
根据调频的捕获效应,为了避免同频干 扰,必须保证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号/同频
干扰比大于或等于射频(RF)防护比
6
说,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的基本组成问题。
2020/1/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研究所
6.1 概 述
信令系统
如何在用户和移动网络之间,移动网络和固定网 络之间交换控制信息,从而对呼叫过程、移动性 管理过程和网络互连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网络
7
有序的运行,是移动通信网中的信令系统需要解 决的问题。

局域网组网技术讲座ppt课件(共34张PPT)

局域网组网技术讲座ppt课件(共34张PPT)

Ethernet/Fast Ethernet/Giga Ethernet
(缺省网关 的MAC • 地址?) 帧长与数据长度字段不一致
NW98_Asia_820
ARP 应对(至主机A)
工作在一个相对有限的地•理帧范围长内 不是整数个字节
NIC, 局域网交换机和ATM路由器都 支持LANE
Ethernet/Fast Ethernet/Giga Ethernet
Address Resolution Data Flooding
LAN Emulation Clients
LANE 1.0 回想 (LEC VCCs)
LECS
Configuration Direct VCC
Control Direct VCC Control Distribute PMP VCC
LES
以太局域网中的其他技术
• 全双工(Full_duplex)以太网 • Fast Ethernet Channel(CISCO) • Gigabit Channel(LUCENT)
局域网仿真 (LANE)
ATM Network
Emulated LAN (ELAN) Segment
对高层隐藏了ATM
(这是路由器X 的 MAC 地址)
主机 B
组建LAN 常用的组网技术
• FDDI
• ATM • Ethernet/Fast Ethernet/Gigabit Ethernet
FDDI 网络结构组成
DAC
Dual-Homed
DAC
SAS
DAS
DAS:Dual Attachment Stations SAS:Single-Attachment Stations DAC:Dual Attachment Concentrator

局域网组网技术ppt课件

局域网组网技术ppt课件
企业局域网配置与调试
包括VLAN划分、VPN设置、网络流量控制等。
校园网络组建案例
校园网络需求分析
包括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区域的网络 覆盖需求。
校园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如树型结构、环形结构等,确保网络覆盖范 围和稳定性。
校园网络硬件设备选型
包括交换机、路由器、无线AP等设备的选 择。
校园网络配置与调试
网络规划原则和步骤
需求分析
明确网络建设目标、业务需求、用户数量及 分布等。
拓扑结构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类型, 并进行详细设计。
设备选型与配置
根据拓扑结构设计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和配件, 并进行合理配置。
IP地址规划
为网络设备分配IP地址,确保地址的唯一性和可管 理性。
网络安全规划
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和措施,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 可靠性。
务连续性。
灾难恢复演练
03
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演练,检验备份和恢复方案的有效性,提高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6
CATALOGUE
局域网组建实践案例分析
家庭局域网组建案例
家庭网络需求分析
家庭局域网拓扑结构选择
包括设备数量、网络覆盖范围、数据传输 速度等。
如星型、总线型等,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选 择。
家庭局域网硬件设备选型
制定详细的访问控制规则,包括哪 些用户可以访问哪些资源、访问时 间和方式等,确保敏感数据不被非 法访问。
审计和监控
对用户操作进行审计和监控,发现 异常行为及时进行处理。
数据备份和恢复方案设计
数据备份策略
01
制定定期备份计划,将重要数据备份到安全可靠的地方,防止
数据丢失。

《以太网组网技术》PPT课件

《以太网组网技术》PPT课件

10Base5 CSMA/CD
AUI
10Base2 细缆
10BaseT 双绞
线
10BaseF 光缆
以太网的物理层
8
6.1 以太网(IEEE802.3)标准
IEEE 802.3i 10Mbps以太网的基本特 性
特性
速率(Mbps)
传输方法
最大网段长度 (m)
站间最小距离 (m)
(1) 10Base-5
主机箱
总线型拓扑;
DB-15 连接器
粗同轴电缆 BD-15连接器 收发器
收发器 内导体
MAU
收发器电缆(AUI电缆)
外导体屏蔽层
网卡
收发器电缆
插入式分接 头MDI 保护外层
2021/8/17
10
6.1 以太网(IEEE802.3)标准
粗缆 转接器
收发器 收发电缆
2021/8/17
2021/8/17
34
6.2 以太网组网所需的设备
6.2.2 10/100/1000M交换机
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外形类型,组网方法也基本一样,但
功能却不同,它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
层),组建的是交换式以太网。
Switch
2021/8/17
35
6.2 以太网组网所需的设备
6.2.3 10/100/1000M以太网卡
31
6.1 以太网(IEEE802.3)标准
(3) 在城域网的应用
2021/8/17
32
6.1 以太网(IEEE802.3)标准
10GE与城域网骨干的连接
2021/8/17
33
6.2 以太网组网所需的设备
6.2.1 10/100集线器

组网基础

组网基础

组网基础理论对组网基本概论:A组网的性能指标:合理性,经济性,运行效率,完成功能。

B 网络范围是广域还是局域的,其组网的方式有何不同;C通信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D 采用的协议:通信协议,路由协议;E 地址分配;F域名管理;G网络互连方式;H 操作系统通信介质计算机之间的有线通信需要三种通信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双绞线:是通信网络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媒体,是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的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降低信号的干扰的程度。

同轴电缆:高频率的传输电缆,它用一根实心的铜芯线来代替多对电话双绞线;光纤:它是数据传输中最有效的一种传输媒体。

它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它的传输容量是双绞线的26000倍。

域名管理接入Internet 的计算机要和另一台计算机通信,就必须正确地知道其IP地址,人们习惯了用字母表示其名字,域名系统DNS就是使用易于记忆的字符串来表示计算机的地址,Internet 网上名字通常由许多域来构成,域间用小黑点“。

”分隔。

常用的Internet 域名代码如下:域名说明edu 教育和科研机构com 商业机构mil 军事机构gov 政府机关org 其它组织net 主要网络中心cn 中国的代码(国家和地区的代码)比如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域名:cs.sjtu .edu .cn网络通信协议组网时,必须选择一种网络通信协议,使得用户之间能互相交流。

不同的网络协议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每一种协议都有它所主要依赖的操作系统和工作环境,在一个网络上运行的很好的协议在另一个看起来很相似的网络上可能完全不适合。

所以组网是选择合适的网络协议是很重要的。

协议(Protocol)是网络用来通信的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可以了解为一种各自都能听得懂的公用语言。

目前,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协议主要是NetBEUI,IPX/SPX及兼容协议,TCP/IP。

NETBEUI是为IBM开发的非路由协议,用于携带NETBIOS通信。

06次课 第03章 组网技术基础-2

06次课 第03章 组网技术基础-2

Q D/ R
D为同频小区中心 点之间的距离。 R为正六边形外接 圆的半径。
移动通信概论
三、同频干扰和系统容量的关系
在满足信干比要
求的前提下,如何
通过系统设计提高
数学模型
系统容量
3-27
移动通信概论
三、同频干扰和系统容量的关系
S I
S N ? Q ? ? CCT s L I N

1 2 1 4 3 2 4 1 2 3 4 3 1、Q与N的关系
大区覆盖与小区覆盖
大区制 基站发射功率大
小区制(蜂窝) 基站发射功率小 覆盖区域小(小区) 频率复用
覆盖区域广
频率不能复用
大区覆盖与小区覆盖(a)大区覆盖(b)小区覆盖
移动通信概论
蜂窝系统实现及问题
• 系统实现 – 将整个服务区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一小区设一基站, 负责与小区内所有移动台的无线通信。同时设置移动 交换中心,统一控制基站的协调工作,保证移动用户 得到完善的服务。 – 总体来说,蜂窝技术通过整个覆盖区域内频率复用, 就实现了用固定的信道来为大量的用户服务。 • 引入的问题 – 同频干扰:同频小区 – 越区切换
移动通信概论
二、蜂窝系统的一些问题 • 小区形状 • 区群的概念 • 同频小区的距离
移动通信概论
(1)小区形状 • 目的:无缝覆盖整个平面的服务区,寻找 合适的几何形状。
• 全向天线辐射的覆盖区是个圆形 。在考虑 交叠之后,实际上每个辐射区的有效覆盖 区是一个多边形。
正三角形
正方形
正六边形
移动通信概论
移动通信概论
本节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节学习,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 小区制的原理? • 同频干扰与系统容量的关系? • 提高系统容量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1 n
I 幂指数下降且路径衰减指数
i 1 i
Di
A
A
相同,
Ds n 则 S P0 ( ) d0
Di n I i P0 ( ) d0
Ds
同频干扰和系统容量的关系
(3)若仅仅考虑第一层同频干扰小区,则小 (4)若近似认为所有干扰基站到移动台之 区边界移动台接收信号的信干比为 间距离为D ,则


3.5.1 话务量与呼损

爱尔兰公式 若呼叫有以下性质: (1)每次呼叫相互独立,互不相关:泊松分布 (2)每次呼叫在时间上都有相同的概率;并假定移动电 话通信服务系统的信道数为n;则呼损率B可计算如下:
An Pr [阻塞] n n! i GOS A i! i 0
爱尔兰B表
3.5.1 话务量与呼损
小结
1、提高蜂窝系统容量的方法
同频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小区分裂 小区扇区化 覆盖区域逼近方法
2、多信道共用技术
话务量与呼损 多信道共用的容量和信道利用率

2、呼损率
因无信道而不能通话称为呼叫失败。在一个通信系统中, 造成呼叫失败的概率称为呼叫失败概率,简称为呼损率(B)。
A A' C C0 B A C 呼损率的物理意义是损失话务量与呼叫话务量之比的百分数,也称为
系统的服务等级(GOS)。 呼损率越小,成功呼叫概率越大,用户越满意。要想提高服务等级, 一是提高系统容量,二是减少用户数(这不是希望的),三是采用合 理的多信道共用方法,呼损率和话务量是一对矛盾,服务等级和信道 利用率是矛盾。

每个信道所能容纳的用户数m 在一定呼损条件下,每个信道的m与信道平均话务量成正 比,而与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成反比。 多信道共用时,信道利用率是指每个信道平均完成的话务 量,即 A' A (1- B)

n n
m

多信道共用和信道利用率

例2.1 某移动通信系统一个无线小区有8个信道(1个控制 信道,7个话音信道),每天每个用户平均呼叫10次,每次 占用信道平均时间为80秒,呼损率要求10%,忙时集中系 数为0.125。问该无线小区能容纳多少用户?


例如,每天平均呼叫3次,每次的呼叫平均占用时间为120 秒,忙时集中系数为10%( k=0.1),则每个用户忙时话务 量为 0.01 Erl/用户。公网 0.01-0.03 专网0.03-0.06
3.5.2 多信道共用和信道利用率

系统所能容纳的用户数(M) M
A Aa
M A / n A / Aa n Aa n

例2.2 设每个用户的忙时话务量=0.01Erl,呼损率B=10
%,现有8个无线信道,采用两种不同技术,即多信道共用
和单信道共用组成的两个系统,试分别计算它们的容量和 利用率。
7. 三种系统容量比较 1)系统容量的定义:多指能容纳的用户总数、系统最大 容纳的信道数或系统输入话务量(爱尔兰)。 2)无线容量的m计算 B = 1.25MHz m = B / Nf
当系统满足要求的C/I 时,
m Max 1 1 C I (6 - 2)
将 C/I 代入式(6-1)可得:
Bw Bs Bw Rs m 1 1 Eb N 0 Eb N 0 (6 - 3)
当:BW = 1.25MHz , RS = 8kb/s , Eb/N0 = 7dB
m = 32.25 (信道/小区)
2 3 7 4 53 2 1 3 7 64 4 5 3 4
同频干扰和系统容量的关系

新小区的发射功率是通过令新旧小区边界接收到 的功率相等来得到。假定新小区的半径为原来小 区的一半,
Pr [在旧小区边界]
Pr [在新小区边界]
P1 r n t
n P(r / 2) t2
P2 t
P1 /16 t
同频干扰和系统容量的关系
在满足信干比要求的 前提下,如何通过系统 设计获得最大的系统容
数学模型

同频干扰和系统容量的关系
S I ?S
I
Q?
?C C M
L N

1 1 4 2 1 4 3 4
2 3 2 3
1、Q与N的关系 (1)假设每个小区的大小一样,且每个小区是正六边 形小区 Q D / R 3N 则
3.5 多信道共用技术

多信道共用(中继)是指在网内的大量用户共享相对较小数量的无线信 道,即从可用信道库中给每个用户按需分配信道,可以明显提高信道利
用率。

独立信道:N个信道

M个用户,N个信道

M<=N 不存在阻塞的 M>N 存在阻塞 M与N怎样关系才合理?Fra bibliotek话务量与呼损问题
3.4.1 话务量与呼损
考虑实际影响因素后,容量计算要做相应修正: I)采用话音激活技术提高了系统容量
Bw Rs 1 m (1 ) Eb N 0 d
式中 d 为话音占空比,通常为0.35 II)利用扇形划分提高系统容量
Bw Rs G m (1 ) Eb N 0 d
式中G是扇形分区系数,通常为2.55 III)邻近蜂窝小区的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3、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Aa)



一天24小时,每小时话务量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区分忙时 与非忙时。 忙时:一天中最忙的那个小时。 因此在考虑通信系统的用户数和信道数时,采用忙时平均 话务量。忙时信道够用,非忙时肯定不成问题。 集中系数(K):忙时话务量与全日话务量之比,7%-15%
CTK Aa 3600

系统容量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移动通信 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同频干扰是限制系统容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实际问题:在抑制同频干扰的基础上,如何通过 系统设计获得最大的系统容量

3.4.1同频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同频干扰不能简单地通过增大发射机的发射功率来克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找到同频干扰和系统容量的关 系
S I
S Rn n i S 6R n ( Di ) I 6 I ( Di)n n i 1 L i(1Di ) i C Mk M N1 D Q S 3N / R) n Q n (D R 6 6 nI S Q I 6
同频干扰和系统容量的关系
S Qn D L Q 3N C M I 6 R N

保持Q值不变,小区半径的影响 小区分裂
2
1
7 6
3
4
2 1 1 7 6
5
5 6 1 6
1 6 3 4 2 7 5
2 3 72 4 5 2 1 7 7 6 5 3 1 45 6
1 6 3 4 2 7 5
0
Ds
n
A
A
D
R A
A
A
Di
A
A
A
同频干扰和系统容量的关系
S Qn D L Q 3N C Mk M I 6 R N
3. 影响系统容量的主要因素

系统要求的信干比S/I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AMPS系统,18dB,提供够好的话音质量 GSM系统,9dB
同频干扰和系统容量的关系

建立一个移 动通信网的 系统级概念
第3章 移动信道
本次课教学目的:


1、理解小区分裂、划分扇区和微小区的原理; 2、了解提高蜂窝系统容量的原因及因此而带 来的不利因素; 3、熟悉信道数、话务量和呼损率之间的定量 关系式,并熟练利用这些关系式进行计算。
3.4

提高蜂窝系统容量的方法
问题的引出

1、呼叫话务量 话务量是度量通信系统业务量或繁忙程度的指标。其性质 如同客流量,具有随机性,只能用统计方法获取。 流入话务量:呼叫请求速率乘以平均占用信道时间 完成话务量:呼叫成功速率乘以平均占用信道时间
A Ct0
A C0t0
其中,t0是每次通话的平均保持时间(小时/次),C单位 时间内每个用户的平均呼叫请求次数(次/小时)。两者相乘而 得到应是一个无量纲的量,专门命名它的单位为“爱尔兰” (Erlang)。
1 6 2 1 7 3 6 5 4
2 7 5 1 6
3 4 2 3 7 4 5
同频干扰和系统容量的关系
S I ? Q 3N C M L N
2、S/I与Q之间的关系 (2)假设每个基站的发射
S SDs S i0 功率相等,在整个覆盖区内 in I I ( Di ) 0 平均接收信号功率随距离的
3.5.1 话务量与呼损


如果一个小时内不断地占用一个信道, 则其呼叫话务量为1 Erl。这是一个信道所能完成的最 大话务量。 例如,设在100个信道上,平均每小时有2100次呼叫, 平均每次呼叫时间为2分钟,则这些信道上的呼叫话务 量:
2100 2 A 70Erl 60
3.5.1 话务量与呼损
Gp 扩频解调器输出端 S N o Eb N 0 Bw 扩频解调器输入端 S N i C I Bs
Bs ——扩频解调输出LPF的带宽 Bw ——系统扩频信号的发信带宽
C Eb N 0 I B B w s (6 - 1)
C 1 C 接收信号功率 I m 1C m 1 干扰
S Qn D L Q 3N C M I 6 R N

保持小区半径不变,Q值的影响裂向 保持小区半径不变,Q值的影响 S ( D / R) n Q n 新型微小区、智能天线
I 2 2
7 2 7 1 6 7 3
Tx/Rx
7
7Tx/Rx 4 5 7
7
Tx/Rx
第3章 组网技术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