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与对策思考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与对策思考摘要:为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国家农业建设,我们必须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效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方法,希望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产品科技力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提供国家生产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应始终将农业生产放在首位。
由于我国耕地有限,人口众多,如何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是社会各界要思考的问题。
实践证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只有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才能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1、循环经济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三农”问题是国家一直在探讨、解决的重要问题。
要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每一个经济模式都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效果,而传统农业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其单一的、粗放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大量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稳步、持续进行的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
2、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在农业生产中,传统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与日俱增,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了生态污染和资源浪费,如稀缺资源的过度开采使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等;我们使用的化学肥料、动物粪便、农用塑料薄膜等都会对农产品造成污染,加上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十分严峻。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秩序,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3、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我国是农副产品出口贸易大国,这一环节对社会经济建设来说十分重要,但长期以来的“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论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及途径

提供 参考 。
关键 词 循 环 经 济 ; 环 农业 ; 循 关联性 ; 必要 性 ; 径 途 中 图分 类号 F 2 . 3 0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7 9 2 1 ) 7 0 5 — 1 0 75 3 (020 — 36 0
循 环农 业 是循 环 经 济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按 照 循 环 经 是
济 学 的 原理 , 可 持 续 发 展 思 想 和 循环 经 济 理 念 应 用 于 农 把 业 生产 领 域 , 为一 种新 型 的 农业 发 展 模式 。 国作 为农 业 大 我 国 , 力发 展 循环 农 业 , 少 农 业 温 室气 体 排 放 , 应 对 全 大 减 是 球 气候 变 化 和 实现 农 业可 持续 发展 及 生态 文 明建 设 的 必然
农 村 经济 学
现代 农业 科技
21 0 2年第 7期
基 于循 环 经 济 视 角 论循 环 农 业发 展 的 必 要性 及 途 径
王 雪 燕
( 川水 利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川 崇 州 6 1 3 ) 四 I 四 1 2 1
摘要 阐述 了循 环 经 济 的“ R” 则 与循 环农 业 的 关联性 , 析 了发展 循 环农 业 的必要 性 , 3 原 分 并提 出其 发展 途 径 , 期为 循环 农 业 的发 展 以
表 明 , 国 每年 生 产 出各 类农 作 物 秸 秆 约 7亿 t畜 禽 粪 便 我 , 约4 0亿 t 每年 农 业 对 化肥 的消 耗 量 在 世 界 总 的 化 肥 消 耗 , 量 中 约 占 2 % ; 球 农 业 用地 大 量 释 放 出 可 导 致 温 室 效 应 5 全 的气 体 ( 二 氧 化 碳 等 ) 与 人 为 产 生 的温 室 气 体 总 排 放 量 如 , 相比 , 前者 是后 者的 1 . , 当于 排放 的 二氧 化碳 量 为 1 0 3倍 相 5 亿 t。 [ 高碳农 业 的 高耗 能 、 污染 也 是全 球 气候 变 暖 的 因素 引 高
杭州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杭州市近年来在建立有杭州特色的生态、立体种养
模 式和 循 环农 业 专 项技 术 的推 广及 规 模 化养 殖 推 广 等方
面 取 得 了一 些 明 显 的 经 济 、社 会 和 环 境 效 益 。与 此 同
时 ,全 国其他 地 区也 出现 了因地 制 宜 的 循 环农 业 模式 , 如 王 勤 礼 等 研 究 的 “ 米 一 牛一 沼 气 一 日光 温 室 ”模 玉 式 ;尹 昌斌 等研 究 的 “ 植一 沼 气一 养 殖 +灯 ” 循 环模 种
产链 。
立体种养型
杭 州 余杭 区 目前 已形 成 种 稻养 鸭 、种 麦养 鸭 、冬 闲
养鸭等 “ 二种三养”模式 ,所谓 “ 二种三养”,就是种
鱼排 泄 物给 塘底 层 螺蛳 吃 ,螺 蛳作 为水 中清道 夫 ,净 化
有 机物 生成 小 螺蛳 再 给 甲鱼 当饵料 ,甲鱼 干塘 起 捕池 塘 底 泥又给堤 坝 上的梨 树作有 机肥 。
少 ,生 产 出来 的稻 米 “ 色 型 ” ,鸭 肉 “ 生 型 ”。 同 绿 野 时 ,更 具 有节 省 肥料 、农 药 、用 T ,增 加 收入 ,保 护 环
余杭 三 水果 业 国家 级有 机 食 品基地 ,确认 的基 地 规 模4 0 ,主要 产 品 为 梨 。 以种 植 蜜梨 和 饲养 湖 羊 为 主 6亩 要产 业 ,以 “ 园 杂草 喂羊 ,羊粪 堆沤 肥 田”种养 结 合 梨
铸 铁 、烧烤 、锅炉 等工 业项 目。
临安 市将 秸 秆 和稻 壳 用于 冬 季竹林 地 覆 盖 ,以提 高 地 温 ,使 得 春 笋冬 出 ;对 竹笋 加 _ 的废弃 物进 行综 合 利 1 用 ,将 笋壳 、山核桃 壳 烧 制成 碳 ,仅此 一 项年 产 值 已达
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精选课件
1
北京市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 循环农业(Circular agriculture) “旨在农 作物系统中推进各种资源的往复、多层、高 效流动的活动”,其核心在于扩汇、节支、 增收、环境友好,即实现“资源—产品—废 弃资源再生利用—循环利用”。现以北京为 例,探讨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归纳 总结循环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 阔利达公司位于康庄镇。该公司的生物发酵饲料生产 线,用于处理周边菜农的废弃蔬菜和更为丰富的农村 秸秆资源。
精选课件
35
废菜叶变美味饲料
• 而所谓的蔬菜废弃物主要是菜叶、菜帮子和根茎等, 公司按菜叶、菜帮子每斤6分钱、秸秆按每亩20~ 25元收购,日消纳能力30吨,基本能够消纳康庄镇 域内的蔬菜废弃物。
精选课件
31
发展循环农业关键措施
• (4)全民树立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 发展循环农业,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京郊区县政 府在开展循环农业工作过程中,通过广播、电视等新 闻媒体、宣传卡片、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等自上而 下的形式普及推广各类循环农业新技术。在农业循环 项目实施过程中,保证农民参与项目的制定、实施、 评估、问题分析、总结等各个环节,使农民真正意识 到自己是农业发展的主人,从根本上强化民众的生态 环境保护意识,确实作到“政策措施落实到村,技术 要领普及到户,循环农业意识发展到人”。
• 羊、奶制品、家禽、牛和其他畜牧业是北京的优势产业, 在全国亦有相当的优势,但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等 废弃物。通过农牧结合,采用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作物秸 秆(青贮) 、作物籽粒—畜禽粪便(人粪便) —沼气发 酵、养殖蚯蚓—沼液沼渣还田—优质有机肥、蚯蚓、沼 气”,使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取得良胜循环,实
贵州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贵州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摘要】贵州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资源短缺、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市场引导等制约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大资源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健全市场体系等对策。
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前景仍然广阔,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实施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动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循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通过持续努力和合作,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为贵州省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制约因素、资源短缺、技术水平、市场引导、对策、资源投入、科技创新、市场体系、发展前景。
1. 引言1.1 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发展。
在贵州省这样一个农业比较发达的省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全面振兴。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是贵州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正文2.1 制约因素一:资源短缺贵州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资源短缺。
贵州省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土地资源有限,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土地利用率低,难以满足农业循环经济的需求。
水资源也是贵州省农业发展中的短板,虽然贵州省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加上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贵州省在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其他资源短缺的问题,比如种子、肥料、农药等供给不足,也给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摘要】本文就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分别介绍了背景信息、存在的问题以及重要性。
接着在详细解释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思考、阐述了技术创新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以及政策支持和引导。
结尾部分总结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展望未来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本文旨在引起我们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绿色转型提供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考、建议、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关键、展望、未来、建议、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我国农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设。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等问题。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迫切需要转变为循环经济模式。
只有建立起以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再生和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完善政策支持措施,才能推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1.2 问题意识农业循环经济是指在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将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比如土地过度耕作或过度施肥导致土壤贫瘠,水资源浪费严重等情况。
农业产业链过长、缺乏完善的循环利用机制。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必要性 以及 由此带 给农 民的好处。从 而使 有关生态农业 的专项 资金 ,以开展技术培
它不仅是一种 以生态学 和生态规 律为基础 人 与 自然 和谐 共存 的价值 观 和 可持 续发 验交流等方面 的补助 。对 于规划 中所 选定 的项 目,各级政府及各地银行在 资金 上要
多农业问题 , 例如治 理环境污染 、 转化农村 富余劳动力 、 促进农 民增 收 、 普及农业 科普 知识 、合理利用各地乡镇农村企业 留下的 不 良资产 等。目前 , 业循环经济在我国 已 农 经有一定的发展 , 还很 不成熟 , 但 还存 在着
很 多 问题 。对 此 , 者 提 出 发展 我 国循 环 经 笔
础 , 需要 我们维 系的生态 系统 ) 新生产 面的资金投入 。事实上, 是 、 近些年来 国家一直 观 ( 可能利用 可循环再生资源代替不 可 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 ,对农 业和农村 尽 再生 资源 ,利用 高科技投入来代替物质投 上 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地加大 。但 是随着农
入 ) 新消 费观 ( 色 消费 , 制一 次性产 和 绿 限 品消 费 ) 。
公众树立新发展观 ( 人与 自然 、 环境和谐相 处 )新价 值观 ( 、 自然 是人类赖 以生存 的基
足本地 , 实行 国家、 集体 、 个人三结合 , 多层
次、 多方 面 、 多渠道地筹集可促进 我国农业
循环经济发展 的资金 。要不 断增 加在这方
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可 以解决很
遇。因为由于农 业环境污染导致 的农药残 留、 农产 品质量下降 等问题 的根源 不是农 民喷 施农 药 ,而 是农 药 不符 合 一定 的标 的企业而不是农 民本身 。因此要 向达不 到 环境 标准 的生 产农 药 等 生产 资料 的企业 收取 环境污染税 。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举措

(3)扩大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4)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 相关政策的落实和监管。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和 能力,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与未来举措
目录
01 一、我国农业循环经 济的发展现状 三、我国农业循环经
03 济的优秀案例及未来 发展方向
02
二、我国农业循环经 济的未来举措
04 参考内容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农业循环经济 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通过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修复等手段,实现农 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本次演示将探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现状,提出未来发展举措,以期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3、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条件较好的地 区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同时,加强对示 范区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技术和经 验,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实 现跨越式发展。
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
尽管中部地区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公众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足够的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意识。 其次,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困难等问题。此外, 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 需求。最后,农业循环经济的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政 策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农业科学 2010,2:112~115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收稿日期:2009-11-03作者简介:李春红(1976-),女,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和经济管理。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李春红(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山东菏泽 274000) 摘 要:目前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增长潜能已逼近其极限。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得出走农业循环经济的道路是我国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科学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3201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2-0112-04Necessity and Counter measures to Developi n g Agri culturalRecycli n g Econo my i n Chi n aL I Chun -hong(Heze A cade m 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Heze 274000,China )Abstract A t p resent,Chinese agricultural economy is taking the traditi onal path of extensive gr owth,which makes the populati on,res ources and envir onment bear the increasing p ressures 1The old mode of eco 2nom ic gr owth has been app r oaching its li m it .This paper ca me t o conclusi on that devel op ing the agricultural re 2cycling econo m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 or scientical devel 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p r oble m s and their causes p resent in the devel 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 ic,and then the counter messures were put f or 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Devel 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Counter measures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又长期存在着资本驱动型、资源消耗型的特点,经济增长与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寻求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走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
1 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111 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充分利用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排放量,构建农业生产体系内部的物质和能量闭路循环,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112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1)农业循环经济基于生态农业,立足于大农业,按照植物生产-动物消费-微生物分解的自然生态原理运行。
它按照生态学基本原理,使农业生产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和永续发展,其本质也是生态经济;(2)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节约农业资源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再生闭路循环利用为特征,以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为目标,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双赢的经济形态;(3)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依托现代高科技成果和手段,以现代科技为支撑;(4)农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合理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是以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为载体。
因此,农业循环经济符合农业科学发展的要求。
2 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211 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21111 农业生产条件薄弱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且耕地总体质量不高,耕地面积因自然环境变化及人为因素正在逐年减少。
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111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实行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人力以及传统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21113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我国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未将环境保护放到战略的高度,在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遇到冲突时,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污染物排放控制不利,导致农村环境恶化。
与此同时,农民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使许多有害、有毒物质进入水、土生态系统,造成土壤质量退化,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因素增加。
21114 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缺乏 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据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显示,截止到2007年初,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其中文盲占915%,小学占4111%,初中占4511%,高中占411%,大专及以上占012%。
而且随着外出“打工潮”的出现,一些农村技术性劳动力流失严重,留在农村务农的大多是老弱妇幼,从而使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进一步降低。
212 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21211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首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负效应。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没有因为工业化的推动而得到同步的发展,反而其根基受到了工业的一定侵蚀。
工业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原本就很稀缺的土地资源,更主要的是它所产生的工业“三废”严重污染了农业生产环境,不仅使耕地数量减少,也使耕地质量下降;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每年排出的大量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侵占了大面积农田,所排出的废气酿成了一些地区的酸雨,严重破坏了各种农业资源。
其次是我国的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科技教育出现危机。
一方面,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由于中小学教育中涉及农业技术知识的内容很少,农业职业教育的普及率低,加上农业科技人员少而待遇低,使得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普遍偏低。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教育质量低下,教育结构不能完全适合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民子女受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教育费用在农民消费支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农民对子女受教育后的预期越来越差,部分农民认为子女受教育不划算,这些直接影响了农民子女素质的提高,这样的农民素质和农村智力结构,很难适应农业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
21212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 一是国家财政、信贷对农业的资金注入严重不足。
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我国对农业的投入显得远远不足,财力在农村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的要素,越是需要资金者越得不到贷款,越得不到贷款就越阻碍经济发展,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是农业的比较效益偏低。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一直是社会效益很大、经济效益很低的产业。
农业比较效益偏低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1213 从技术水平的角度分析 技术是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和桥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要创造出更多的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又不能过度开发资源,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
只有靠科技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只有靠科技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只有靠科技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还基本上处于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状态,科技、知识含量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要落后15~20年,特别是在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我国才刚刚起步。
另外,我国311 第2期 李春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很低,许多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农业循环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让物质实现由“污染”向“资源”的飞跃。
面对农业资源的短缺、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状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己成为我国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31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农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化肥会导致土壤理化性变劣,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板结;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损害土壤的生产功能、调节功能、自净能力和载体功能;地膜的使用也导致了土壤的“白色污染”问题,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
另外,化肥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田间的农药经雨水或灌溉水的冲刷,流入河道、湖泊以至海洋等水体,造成污染。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农业的科学发展。
31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可以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农业循环经济可在农业系统内部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农业及相关产业生产的产品及废弃物衔接,使农业生态产业链得到延长,并形成闭合循环、协调发展的产业链。
这样的产业链能够将单个的农民联系在一起,强化、拓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与沟通渠道,从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31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一方面,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农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及安全性,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以及本国利益,设置了多重“绿色壁垒”,对农产品的要求尤为苛刻,不仅要求终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要求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