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二)--煤矿职业卫生-真题版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二)--煤矿职业卫生-真题版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二)--煤矿职业卫生-真题版

绝密★启用前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二)--煤矿职业卫生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est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goa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海量题库模拟真考

Huge of Questions, Simulation Test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二)--煤矿职业卫生

温馨提示:该题库汇集大量内部真题、解析,并根据题型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考试练习、突击备考使用,也可以在适当整理后当真题试卷使用。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辑和打印使用。

一、判断题

1.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 在必要时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 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 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 煤矿企业应当按照《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随防, 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5.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 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 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 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6.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 由用人单位承担。(√)

7.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 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可以先安排其上岗, 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8.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 应当调离原岗位, 并妥善安置。(√)

9.煤矿应当加强粉尘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0.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劳动者个人承担。(×)

11.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12.煤尘爆炸事故的受害者中的大多数是由于二氧化碳中毒造成的。(×)

13.抽放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采空区瓦斯时, 必须经常检查一氧化碳浓度和气体温度等有关参数的变化, 发现有自然发火征兆时, 应立即采取措施。(√)

14.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 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 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 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15.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30℃, 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 必须停止作业。(√)

16。除水采矿井和水采区外, 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

17。炮采工作面应采取湿式打眼, 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 爆破时应喷雾降尘, 出煤时洒水。(√)

18.并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 以及地面筛分厂、破碎车间、带式输送机走廊、转载点等地点, 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 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

19.矿井每年应制定综合防尘措施、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 并组织实施。(√)

20.煤矿企业已经按规定配发给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 从业人员在劳动过程中是否佩带、使用由自己决定。(×)

21。煤矿企业作业场所的总粉尘浓度, 井下每月测定1次, 地面及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

22. 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 只要本人愿意, 可以继续从事接触粉尘的工作。( ×)

23.煤矿企业对检查出的职业病患者, 必须按国家规定及时给以治疗、疗养和调离有害作业岗位, 并做好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报告工作。(√)

24.为做好煤矿粉尘监测工作, 煤矿企业应设立测尘组织机构, 建立测尘管理制度和测尘数据报告制度, 并配备专职测尘人员。(√)

25.煤矿企业必须加强职业病危害的防治与管理, 做好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

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尘、毒危害, 保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6,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规定》不适合煤矿地面作业场所。(×)

27.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 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随访, 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从业人员承担。(×)

28.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导致肺组织纤维化, 最终导致尘肺病。(√)

29.尘肺病的发生与工人接触矿尘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

30.粉尘粒径越大, 危害性越大。(×)

3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 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 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二、单选题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A)的方针, 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标本兼治、防治结合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C)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A.兼职工人

B.单位职工

C.专人负责

3.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 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构成犯罪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C )。

A.追究民事责任

B.给予经济处罚

C.追究刑事责任

4.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A)。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5.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应( B)。

A.按企业规定统一设置B, 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

C.根据生产规模设置

6.(B)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 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

专业人员, 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卫生行政部门

B.用人单位

C.工会组织

7.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C )。

A.由国家和企业共同负担D.企业和受益员工共同负担

C.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8.个体防尘要求作业人员佩戴(B )和防尘安全帽。

A.防尘眼镜

B.防尘口罩

C.防尘耳塞

9.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 I期尘肺病患者每年复查(A)次。

A.1

B.2

C.3

10.消除尘肺病, 预防是根本, (B)是关键。

A.个体防护B。综合防尘C.治疗救护

1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 大于85 dB(A)时, 需配备个体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B)dB(A)时, 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A.88

B.90

C.94

12.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 采、掘(剥)工作面每

(B)个月测定1次。

A.1

B.3

C.6

13.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每(B )个月测定一次, 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

A.3

B.6

C.12

14。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 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A)。

A.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B.可以边治理边生产

C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即可

15.煤矿企业未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或者监测系统不能正常监测的, 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改正, 给予警告, 可以并处(C)的罚款。

A.5万元

B.10万元

C.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16.煤矿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 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给予警告, 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 处( C)以下的罚款。

A.2万元以上5万元

B.5万元以上10万元

C.5万元以上20万元

17.粉尘卫生标准均是以(C)为规定对象的。

A.煤尘

B.岩尘C浮尘

18.井下作业场所的总粉尘浓度每月测定(B)次。

A.1

B.2

C.3

三、多选题

1.煤矿职业健康检查包括(ABCD)健康检查。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职业

2.有(BCD)病症的人员, 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A.胃炎D.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

C.心、血管器质性疾病

D.活动性肺结核及肺外结核

3.以下选项中是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为(ACD)。

A.劳动者的职业史

B.家族史

巴职业危害接触史D.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4.《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粉尘监测的项目是(ABCD)

A.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

B.呼吸性粉尘浓度

C.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D.粉尘分散度

5。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包括(ABCD)。

A.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

B.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C.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D.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包括(ABCD)

A.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B.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C知情权

D.依法拒绝作业权

7.煤矿井下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ABCD)

A.粉尘

B.有害气体

C.噪声和振动

D.不良气象条件和放射性物质

8.在生产过程中, 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ABCD)。

A.煤、岩层涌出

B.煤自燃

C.爆破

D.人员呼吸

9.影响煤矿工人尘肺发病的因素有(ABCD)。

A.粉尘的浓度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B.接尘工龄

C.个体防护

D.粉尘的分散度

10.控制煤矿生产性噪声的技术措施有(ABCD)

A.吸声技术D.隔声技术

C.消声技术

D.隔振与阻尼

11.按具体功能的不同, 可将煤矿防尘技术措施分为(ABCD)

A.减尘措施

B.降尘措施

C.通风除尘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12.煤矿井下发生火灾, 在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 必须指定专人检查(ABD)、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 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A.瓦斯

B.一氧化碳

C.空气温度

D.煤尘

13.掘进井巷和硐室时, 必须采取(ABCD)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A.湿式钻眼B。冲洗井壁巷帮C.水炮泥D.爆破喷雾

14.煤矿尘肺因吸人矿尘成分的不同分为(ABC).

A.矽肺

B.煤矽肺

C.煤肺

D.岩肺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法实用版

YF-ED-J188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 法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法实用 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从 严落实各级职责,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 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健康及其相关权 益,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 等法规和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监管职责调整 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方针,依据源头治理、科学防治、精细管 理、严格考核原则,突出煤矿粉尘和高温、化

工生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全面推进职业安全健康工作。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是职业安全健康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第一责任人。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危害防治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消除或减少职业危害。 第五条积极组织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增强干处职工职业危害防控观念和健康保护意识,营造关心健康、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六条将职业安全健康纳入安全培训重要

煤矿职业健康培训考试题库完整

煤矿职业健康培训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已经2015年1月1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B)起施行。4月1日 2、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各类煤矿及其所属为煤矿服务的矿井建设施工、洗煤厂、选煤厂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治理活动。《防治规定》(C)。不适用 3、《防治规定》所称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主要是指(E)因素导致煤矿劳动者职业病的危害。 E:粉尘、噪声、热害、有毒有害物质等 4、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按照(B)的要求开展工作。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 5、煤矿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机构,配备(B)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日常管理工作。B:专职 6、煤矿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指定是指:(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7、煤矿应当配备(C)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人员,装备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监测人员应当培训合格;未经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C:专职或兼职 8、煤矿应当以矿井为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C)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C:每年每三年 9、《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规定,采煤工、综采工、掘进工、爆破工、锚喷共、巷道维修工、皮带司机、采掘机电维修工配备的防尘口罩的使用期限是(C)个月。C:1 1 1 2 1 2 2 2 10、煤矿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A);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A)。 A: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11、煤矿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A),知道劳动者正确使用()。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 A: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 4学时 2学时 12、煤矿应急保障职业病危害防治专项经费,经费在(A)列支。 A: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第十七条“(十)其他也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中 13、煤矿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当及时向(C)报告,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扩大。 C: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14、煤矿在申领、换发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应当(A),同时抄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如实向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15、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煤矿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B)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煤矿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由()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B: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16、煤矿对接触煤尘(以煤尘为主)的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周期(C),对接触岩尘(以岩尘为主)的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周期(),对接触噪声、高温的在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周期()。 C:2年1次每年1次每年1次 17、井工煤矿的(A)。对于可注水煤层必须进行煤层注水A:所有煤层必须进行煤层注水可注性测试 18、井工煤矿的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侧应当(C)。 C:应当分别安设至少2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19、煤矿作业场所噪声危害依照下列标准判定(C)。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1、法的最基本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不是共同意志; 2、社会主义法以国家意志形式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 3、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在某些问题上适用于他本国的法律; 4、《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公布,2002年11月1日起生效; 5、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6、安全生产执法基本原则:合法、公正、公开,联合执法,惩戒与教育相结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在同一类问题上,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8、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 9、地方性法规由省人大及常委会制定; 10、《安全生产法》基本原则:人身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社会监督、综合治理; 11、《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加强管理、防止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 12、《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除香港、澳门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13、《安全生产法》排除适用:已发现的,特殊法中未做出规定的问题; 1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1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6、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责任的决策人; 17、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19、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依照执业标准; 20、安全资金投入应以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 21、高危行业(无论有多少从业人员)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2、300人以上的非高危行业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3、300人以下的非高危行业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或委

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1、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各单位应当制定本制度。 2、职业病是指单位的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发的疾病。 3、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4、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5、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6、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7、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员工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8、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9、单位应当对员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0、员工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总结

2011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要点总结195条 1、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管理对策防止事故发生。 2、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错误:监督原则认为为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4、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5、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6、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工伤事故分20类。 7、安全和危险均是相对的概念 8、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正确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积极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这种管理原则是人本原则中的“激励原则” 9、海因希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 10、危险源的构成要素有: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触发条件。 11、海因希里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防物的不安全状态。 12、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仪器检查法、常规检查法、安全检查表法。

13、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保证。 14、单位对新职工应进行***48小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 15、安全检查五查“思想、管理、隐患、整改、事故处理” 16、国家规定对非矿山企业强制性检查的项目:特种设备、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 17、征收工伤保险费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相结合是事故预防的主要机制。 18、常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19、特种作业的批准机构为 20、职业病共10大类115种 21、安全标志分四类:禁止、警告、命令、提示 22、从长远观点来看,低成本高收益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23、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讲授法、实际操作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 24、劳动防护用品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 25、编制安措计划原则: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26、安措计划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计划同时编制。总工审批、厂长下达。 27、主要负责人培训内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规范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行业安全生产专业知识、重

2019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题.doc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职业病防治法》于(B)起正式施行。 A、2001 年11 月1 日; B、2002 年5 月1 日; C、2002 年5 月12 日。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于(C)起正式施行。 A、2001 年5 月1 日; B、2001 年11 月1 日; C、2002 年5 月12 日。 3、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C),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A、生产许可证;B安全生产许可证;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4、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B )和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 B、警示标识; C、安全标语 5、矽肺是由于吸入(C )粉尘引起的。 A、煤尘; 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6、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C)种法定尘肺。 A、11; B、25; C、13 7、露天矿与井卞采矿生产过程中,防尘的主要措施是(B)。 A、干式凿岩; B、湿式凿岩。 &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云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是(C ) mg/m3 A、8; B、6 ; C、10。 9、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石灰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是 (C )mg/m3 A、6; B、4; C、10。 10、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C) dBA A、115; B、75; C、85。 11、慢性职业总督和慢性职业病在(D)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和研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 A、12小时 B、24小时 C、10天 D、15天 1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C)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 B、无权索取 C、有权要求复印 D、无权要求复印 13、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D )日内申报变更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A、10 B、20 C、25 D、30 14、(B)—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B、事故调查 C、专题调查 D、职业病危害评价 1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D)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0 B、20 C、25 D、30 16、根据《关于引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内设机构主要职责处室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安全管理知识学习提纲

时间:2014年2月26日 地点:公司会议室 参加人员:各部门主管(谭勇、郑伟、杜健、税奇懿、李熊波、何建兴、张勇)主讲:杨林 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内容提要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三章安全评价第四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第五章事故应急救援第六章职业危害与职 业病管理第七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1.基本要求:检验应考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对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熟悉程度;对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安全 生产管理方针的熟悉程度。 1.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 1.1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 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 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 1.2 安全生产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 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 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1.3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是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的统称, 它是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 在法律法规、技术、设备与设施、组织制度、管理机制、宣传教育等方 面所有措施、活动和事物。1.4 安全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 受危险的伤害 1.5 安全生产管理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 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 生产的目标。 1.6本质安全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 发生事故的功能。包括: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上述两 项功能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 纳入。 1.7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 的意外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违背人们的意愿后果。 1.8 事故隐患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 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上的缺陷。 1.9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 的承受程度。注意危险度的概念,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 可能性和严重性给出。 2.1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安全、健康、舒适)2.2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 与原则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 理: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人本原理:

企业职业卫生安全管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556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企业职业卫生安全管理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企业职业卫生安全管理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用人单位负责人必须承诺遵守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要设立职业病防治机构,定期召开职业病防治工作会议,研究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对职业卫生有效管控,企业应建立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包括: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开展职业卫生培训、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警示说明、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履行告知义务等。 1、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用人单位法人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人。企业职业

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应指定一名责任人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并要落实专职或兼职的人员负责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需要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厂部、车间、班组层层有人抓,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一般公司应建立一个安全委员会组织,总管职业健康、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等。按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总经理应是安全主要责任人,以下再设各级部门安委会,负责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法规规定企业人数在200人以上就要设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2、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化学品管理制度、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培训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汇总题库)

煤矿职业安全健康》考核题库 一、判断题 l、职业卫生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保护健康、防止职业带来的疾病。()√ 2、职业病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在职业活动中 3、在职业活动中引起健康伤害的疾病型有害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也称安全隐患。。()× 4、电光性眼炎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紫外线幅射引起。( )√ 5、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疾病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6、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按照效力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 7、警示线分为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4种。( )× 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主要设置在:作业场所、设备、产品包装、储存场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 9、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属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能之一。( )√ 10、做好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属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能之一。( ) × 11、工会组织对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职能包括实行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制度。( )√ 12、煤矿企业及其所属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责任制、职业卫生办公会议制度等。( )√ 13、煤矿企业要完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14、在煤矿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高压、高气湿、体力劳动强度过大、作业空间狭小、气流中含氧量低等。() 15、作业环境不良或防护设施不到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 16、非法用工单位对其患职业病的职工,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7、局部通风机可以不选用低噪声设备。()× 18、职业病防治的原则是改善职工的作业环境,降低工作环境中对身体的有害影响,培训职工掌握防范的相关知识,使用有效的防护工具,定期进行职业危害检查,对职业病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减轻伤害程度,保护身体功能。()√ 19、《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作业场所噪声不应超过90dB。( )× 20、呼吸系统是煤矿职业性有害因素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是生产性粉尘和毒物的靶器官,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呼吸系统的损害更为直接、更为严重。()√ 2l、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均能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 22、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对消化系统产生损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很少。() √ 23、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24、煤工尘肺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生产性粉尘 25、接触煤矽尘或既接触矽尘又接触煤尘的混合工种工人,其尘肺在病理上兼有矽肺和煤肺的特征,这类尘肺可称之为煤矽肺。()√ 26、劳动者接触化学毒物所致的疾病状态称为职业中毒。( )× 27、常见的职业中毒有:常见金属及类金属中毒、有毒气体中毒、常见有机溶剂中毒。()√ 28、根据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作用特点,其可分为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两大类。()√ 29、按发病机理,中暑可以分为热射病、日射病和热痉挛三种。()×热衰竭 30、从卫生学角度来讲,凡是使人感觉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3l、长期接触强烈噪声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噪声性疾病,最常见的是引起噪声性听力损伤及耳聋。()√ 32、按致伤因素分类,职业伤害可以分为物理性损伤和化学性损伤两类。()× 33、电损伤属于物理性损伤。()√ 34、多发伤指三个系统或脏器以上的损伤。()×(二)

煤矿职业卫生考精彩试题库

煤矿职业卫生201601-1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 ),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A.生产许可证 B.安全生产许可证 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本题答案:C】 2、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50%,总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为()mg/m3。 A.1 B.2 C.10 【本题答案:B】 3、硅尘是指含游离二氧化硅在()以上的粉尘。 A.0.05 B.0.1 C.0.15 【本题答案:B】 4、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 )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A.半年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本题答案:D】 5、局部振动监测每年至少测定( )次。 A.1 B.2 C.3 【本题答案:A】 6、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 A.消防设施 B.泄险区 C.隔离墙 【本题答案:B】 7、做过实验的安全护具( )再使用。 A.可以 B.不准 C.可视用具实际情况 【本题答案:B】 8、非法用工单位对其患职业病的职工( )。 A.不承担赔偿责任 B.适当承担赔偿责任 C.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本题答案:C】 9、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 )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技术 B.技能 C.安全 D.职业卫生 【本题答案:D】 10、尘肺病人进入第()期时,人们做一般工作甚至休息时时,感觉呼吸困难、胸痛、连续带痰咳嗽,甚至咳血和行动困难。 A.一 B.二 C.三 D.零 【本题答案:C】 11、下列哪种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硫化氢 D.二氧化硫 【本题答案:C】 12、下列哪个工种的矿灯带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 A.水泵司机 B.井下测尘工 C.采煤工 【本题答案:A】 13、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 A.当地政府 B.医疗卫生机构 C.用人单位

最新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及总结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点 1、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安全管理: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危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他损失。 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 A/一般事故:死亡1-2人,重伤1-9人,直接损失:一千万以下。 B/较大事故:死亡3-9人,重伤10-50人,直接损失:一千万—五千万。

C/重大事故:死亡10-30人,重伤50-100人,直接损失:五千万-1亿元 D/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重伤100人以上,直接损失:1亿元。 6、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重大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7、危险程度=风险度,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结合。 8、海因里希法则: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 9、危险源:第一类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第二类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的频率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10、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为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升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作业人员的管理 1、培训与教育 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参加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遵守职业病安全管理规定,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设备。 二、健康检查 1、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的不得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2、在岗期间每年组织一次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作业相关的健康损害人员,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同时要妥善安置; 3、离岗时也要按规定组织健康检查。每次的检查结果告知作业人员。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排除 按照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公司定期组织对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包括:粉尘、噪音、有毒有害物质等危险因素。检测数据超过安全范围的危害因素,需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排除,确保达到安全标准。符合安全标准的,也要努力降低危害程度。 四、危害告知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和检测结果需如实地告知员工;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培训、提供安全操作指导;对员工进行宣传,使员工了解所从事的工作中的危

害,掌握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五、安全防护 具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预防控制,做好安全防护: 1、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如在有毒有害场所安装通风机、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报警仪,通风厨、隔离操作室等。 2、加强防护、减少职业伤害,公司为消除或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安装的设施、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必须按规定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按规定使用。 3、加强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作业时处于上风侧,工作完毕洗浴换衣,尽可能不在通风不畅的场所作业,必要时应开启强制通风设施,在有危害的场所不得饮水进食 4、加强管理,规范作业行为,在作业时应认真遵守公司的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规程,各闭门严格落实。 六、防护用品和设施管理 公司提供合格的安全防护设备;各部门要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冲洗设施和应急撤离通道,配置防护装置,配备必要的现场急救用品,并对防护用品、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和定期检测,保证其正常运行、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 七、急性职业病事故的处理 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要根据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迅速组织救援人员进行救护,同时通知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必要时请求医院救护。 八、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其它法律法规为公司搞好职业病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有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共计25题,每题2分。) 1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A )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 2.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C )。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B、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3. 职业病指(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4. (C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劳动者 B、各级政府 C、用人单位 5. 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 A )。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6. 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B )。 A、效益原则 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 7.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B )进行。 A、医疗卫生机构 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C、中介机构 8(C )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

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卫生行政部门 B、工会组织 C、用人单位 9.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 A )档案。 A、劳动者健康监护 B、工资 C、人事 10. (C )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A、卫生行政部门 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C、用人单位 11.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A )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A、醒目位置 B、厂长办公室 C、厂区内 12.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 B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 B、定期 C、不定期 1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14. 用人单位的(B )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B、负责人 C、安全技术人员 15.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B )承担。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16.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 B )的作业。 A、重体力劳动 B、其所禁忌 C、危险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及总结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及总结 1、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安全管理: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危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他损失。 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A/一般事故:死亡1-2人,重伤1-9人,直接损失:一千万以下。B/较大事故:死亡3-9人,重伤10-50人,直接损失:一千万安全功能,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b:故障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控制不足起源论;直接原因接触(改进装置、材料及设施,防止能量释放,通过训练、提高工人识别危险的能力,佩戴个体保护用品等来实现),受伤损失(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揭示了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为人们设计及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c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哈登认为能量的大小、接触时间的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用气代电、用水代火药爆破;限制能量: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限制露天爆破装药量以防止个别飞石伤人;防止能量蓄积:应用低高度位能、控制爆炸气体浓度、通过接地消除静电蓄积、利用避雷针放电保护重要设施;控制能量释放:建立水闸防止高势能地下水突然涌出;延缓释放能量:安全阀、逸出阀控制气体,全面崩落法管理巷道顶板,控制地压,用各种减振装置吸收冲击能量,防止人员受到伤害;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安全接地、探放水、瓦斯抽放;设置屏蔽设施:防护罩、安全围栏、个体防护品;提高防护标准:改变工艺流程:不安全为安全流程,用无毒少毒物质代替剧毒有害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北京燕山建兴建筑安装工程 有限公司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编制:

审核:批准:日期:

1.目的 依据建设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通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过程进行策划,对存在的重大风险因素进行防控和管理,规范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2.范围 适用于公司、项目部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过程的策划及实施管理,过程控制覆盖房建施工、管道安装。 3.术语和定义 引用GB/T28001-2001标准 4.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5.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总目标 安全生产达标率100%;职工负伤事故频率控制在‰以下,其中重伤事故频率为零;重大伤亡事故为零,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要求 项目部在运行与活动的全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有关管理要求;要严格遵照执行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及规章、制度和办法。 公司相关职能部门、项目部要分别履行管理职责,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促使管理体系能够得到有效运行,并得以持续改进。 办公、生活及施工生产区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要通过对危险源辨识、评价、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办法或作业指导书,进行防控管理和运行过程控制,为员工及其他进入到现场的人员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第73号1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工作,强化煤矿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煤矿劳动者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各类煤矿及其所属为煤矿服务的矿井建设施工、洗煤厂、选煤厂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治理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以下简称职业病危害),是指由粉尘、噪声、热害、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导致煤矿劳动者职业病的危害。 第四条煤矿是本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职业病危害防治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的要求开展工作。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 第五条煤矿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病危 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明确职责分工和落实工作经费,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第七条煤矿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煤矿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下列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六)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十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十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十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 第九条煤矿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人员,装备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监测人员应当经培训合格;未经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第十条煤矿应当以矿井为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根据监测、检测、评价结果,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将日常监测、检测、评价、落实整改情况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检测、评价结果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第十一条煤矿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 第十二条煤矿应当优化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使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减少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数和接触时间。 第十三条煤矿应当按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规定,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指导和督促其正确使用。 第十四条煤矿应当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与劳动者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应当将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载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第十五条煤矿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

煤矿职业卫生考试机考试题库

煤矿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库 一、判断题 1.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必要时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4.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5.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6.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7.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先安排其上岗,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8.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9.煤矿应当加强粉尘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0.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劳动者个人承担。() 11.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12.煤尘爆炸事故的受害者中的大多数是由于二氧化碳中毒造成的。() 13.抽放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采空区瓦斯时,必须经常检查一氧化碳浓度和气体温度等有关参数的变化,发现有自然发火征兆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14.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陋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