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叶绿体

合集下载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原理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原理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原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离技术,它基于溶液中蔗糖浓度梯度的原理,通过离心作用将不同密度的生物分子或细胞分离开来。

这项技术在生物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及其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是利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形成密度梯度,样品在离心过程中沉降到与其密度相匹配的位置。

在密度梯度中,密度较大的分子或细胞会沉降到密度较大的位置,而密度较小的分子或细胞会浮到密度较小的位置。

通过调整蔗糖溶液的浓度,可以形成不同梯度的密度梯度,从而实现对不同生物分子或细胞的分离。

在实验室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通常用于分离细胞器、蛋白质、DNA和RNA等生物分子。

以分离细胞器为例,首先将细胞裂解,得到含有各种细胞器的混合液。

然后将混合液加入离心管中,加入蔗糖溶液并进行离心。

在离心过程中,不同密度的细胞器会沉降到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对细胞器的分离。

类似地,蛋白质、DNA和RNA等生物分子也可以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进行分离。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该技术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例如在病毒学研究中,可以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不同密度的病毒颗粒,从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诊断。

总之,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分离技术,为生物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方法。

通过充分理解其原理和灵活运用,相信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高中生物 实验二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提纯叶绿体及叶绿体荧光观察

高中生物 实验二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提纯叶绿体及叶绿体荧光观察


绿 体
叶 脉
叶 肉 细 胞
菠菜叶横切图(10×40)
保卫细胞
叶绿体
菠菜表皮细胞
(匀浆后,示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绿体。 10×40)
蔗糖梯度离心分离菠菜叶绿体(10×40)
菠菜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匀浆后10×40)
(叶绿体浓度过大)
荧光显微镜的光路及主要部件
光源 激发光挡片 激发光滤色镜 分色镜
实验二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提 纯叶绿体及叶绿体荧光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密度梯度法,分离提纯菠菜叶 绿体及叶绿体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二、实验原理
一个颗粒在离心场中的沉降速率取决于颗 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也同离心力以及 悬浮介质的粘度有关;
用两种浓度的蔗糖溶液制成的梯度,在 离心条件下,叶绿体和比它沉降系数小 的细胞组分聚集到梯度交界处,而沉降 系数较大的细胞组分沉到离心管底部, 这样,可粗 器材:光学显微镜、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
研钵、剪刀、托盘、玻皿等 3. 试剂: (1)匀浆介质(0.25 mol/L蔗糖、
0.05 mol/L Tris-HCI缓冲液,pH7.4) (2)50%蔗糖溶液,(3)15%蔗糖溶 液。
四、实验步骤
1. 洗净菠菜叶,尽可能使它干燥,去掉叶柄、 主脉后,称取2~3g,剪碎置研钵中。
2. 加入10ml匀浆介质于研钵中,研磨成糜状。 3. 用双层纱布过滤捣碎液到烧杯中。 4. 将滤液倒于离心管内,500rpm离心10min,
轻轻吸取上清液。
5. 先将50%蔗糖溶液0.4ml加入离心管,再取 15%蔗糖溶液0.4ml小心沿管壁缓缓注入, 不能搅动50%蔗糖液面,使两种溶液界面 可见,制成密度梯度。
6. 加入0.4ml上清液,严格平衡离心管后,用 水平转头8000r/min离心,20min。

生化大实验——精选推荐

生化大实验——精选推荐

实验一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叶绿体探索新鲜菠菜叶片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其叶绿体蛋白质提取方法,为深入研究甘蔗叶绿体蛋白质组学奠定基础。

以叶片为材料,通过差速离心法制备粗叶绿体制品,分别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Percoll梯度离心进一步分离纯化完整叶绿体;提取叶绿体蛋白质,并进行电泳分析。

两种密度梯度离心法均可获得纯度和完整率较高的叶绿体,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具有分离时间较短、成本较低,分离的叶绿体完整率、纯度和含量高等特点,并且提取的叶绿体蛋白质电泳条带清晰,蛋白质数量多且较全。

与Pecoll梯度离心法相比,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更适宜于在亚细胞水平上进行甘蔗蛋白质组学研究。

1 实验目的掌握手工制作密度梯度技术,了解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及优缺点。

2 实验原理密度梯度离心就是通过扩散法用相同的缓冲液把梯度介质配成不同浓度的梯度液,采用上铺法(或下铺法)将密度最大的梯度液置于离心管的底部,而把密度最小的梯度液铺在梯度的最上层,然后经之一段时间(最好放在与离心管温度相同的温度下,一般为24小时),让密度梯度溶质扩散,最后形成一种较为平坦的梯级梯度。

然后在密度梯度介质液柱的顶部铺上一层样品溶液,在离心期间,样品中的各种亚细胞组分会按照它们各自的沉降速度,被分成一系列的样品区带离心。

这种离心方法的基本依据是利用样品颗粒或大分子的不同沉降速率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密度梯度的作用在于一方面支撑样品溶液,另一方面用来稳定区带以防离心期间梯度柱中产生的对流对它的破坏。

颗粒在梯度中移动的快慢。

取决于它们的大小、形状、密度和离心力以及梯度介质的密度和黏度。

在含有不同颗粒的混合样品中,各种颗粒的移动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各种颗粒的S值相差很小的情况下也能达到分离目的。

用两种或若干种浓度的蔗糖制成的梯度,在离心条件下,叶绿体和比它沉降系数小的细胞组分聚集到梯度交界处,而沉降系数较大的细胞组分沉到离心管底部。

通过这种方法可粗略的分离叶绿体。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原理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原理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原理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离技术,通过在蔗糖溶液中形成梯度,利用不同物质在梯度中的沉降系数不同的原理,实现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本文将介绍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是基于物质在密度梯度中的沉降系数不同而实现的。

在蔗糖溶液中,溶液浓度逐渐增加,形成一个密度梯度。

当样品加载到密度梯度上方时,由于样品与梯度中某一层的密度相近,样品会停留在该层上。

这样,不同密度的生物大分子就可以被分离开来。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研究中,例如可用于分离细胞器、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在分离细胞器方面,可以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将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分离开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纯净的样品。

在分离蛋白质方面,可以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将不同密度的蛋白质分离开来,实现纯化。

在分离核酸方面,也可以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将DNA、RNA等核酸分离开来,为分
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纯净的核酸样品。

总之,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分离技术,通过利用物质在密
度梯度中的沉降系数不同的原理,实现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帮助他们获得纯净的样品,推动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

6-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叶绿体

6-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叶绿体

报告成绩实时记录成绩实验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叶绿体学生姓名学号班级座位号:同组同学日期:年月日备注:【Introduction】(1)组织细胞破碎的方法和原理:细胞破碎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使细胞内容物包括目的产物释放出来的技术。

破碎方式有机械法和非机械法。

机械法是使用物理的方法破坏细胞膜或细胞壁结构,处理量大,破碎效率高,速度快,但是容易使不稳定产品变性失活。

包括了研磨法、珠磨破碎法、超声波法、高压匀浆法、X-Press法等。

非机械法则使用了化学的方法,较温和,有一定选择性,但效率较低。

包括了渗透压法、酶解法、增溶法、脂溶法、碱处理法等。

(2)离心机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离心技术里的颗粒沉降速度受到重力、固液相对密度的差别、颗粒的大小形状、沉降介质的粘滞力和离心场的大小等因素影响,使用时必须事先在天平上精确平衡离心管和其内容物。

离心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液体不得装得过多防止甩出,造成转头不平衡、生锈或被腐蚀。

若要在低温下离心,转头在使用前应放置在冰箱预冷。

另外,每个转头各有其最高允许转速和使用期限,不得过速使用。

(3)简述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密度梯度离心法,是用一定的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一连续或不连续的密度梯度,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使细胞分层、分离。

最常用的介质为蔗糖等。

密度梯度离心法精确度比差速离心法大,但是操作起来较繁琐,需要一定技巧。

【Materials & methods】实验仪器:复式双筒显微镜(带油镜);Motic数码互动系统;擦镜纸/盖玻片;载玻片/镊子;记号笔;小片滤纸;移液器/吸头;香柏油/二甲苯;1.5和5ml离心管;低温高速离心机(角转子)。

实验材料:菠菜叶。

试剂:0.35M NaCl,蔗糖溶液(0.5M/150g/L、1.5M/500g/L)。

(1)组织破碎匀浆:洗净菠菜叶→擦去水分,去茎→每班称取6g→4℃预冷的试剂瓶中吸取20ml 0.35M NaCl→加到冰浴的搅拌机→叶片剪碎至搅拌机容器中→打开电源,高速切碎叶片20S,冰浴冷却1m→再反复操作2次,共搅碎60s→过滤至冰浴的小烧杯中。

甘蔗叶绿体分离及其蛋白质提取方法研究

甘蔗叶绿体分离及其蛋白质提取方法研究

甘蔗叶绿体分离及其蛋白质提取方法研究
孙富;黄巧玲;黄杏;张保青;陈明辉;杨丽涛;李杨瑞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1(042)005
【摘要】【目的】探索甘蔗幼苗叶片完整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其叶绿体蛋白质提取方法,为深入研究甘蔗叶绿体蛋白质组学奠定基础。

【方法】以甘蔗品种ROC22幼苗叶片为材料,通过差速离心法制备粗叶绿体制品,分别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Percoll梯度离心进一步分离纯化完整叶绿体;提取叶绿体蛋白质,并进行电泳分析。

【结果】两种密度梯度离心法均可获得纯度和完整率较高的叶绿体,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具有分离时间较短、成本较低,分离的叶绿体完整率、纯度和含量高等特点,并且提取的叶绿体蛋白质电泳条带清晰,蛋白质数量多且较全。

【结论】与Pecoll梯度离心法相比,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更适宜于在亚细胞水平上进行甘蔗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页数】5页(P463-467)
【作者】孙富;黄巧玲;黄杏;张保青;陈明辉;杨丽涛;李杨瑞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6.1
【相关文献】
1.玉米叶绿体蛋白质提取及其双向电泳体系建立
2.甘蔗叶绿体分离及其蛋白质提取方法研究
3.甘蔗原生质分离技术及方法研究:I.分离材料...
4.受甘蔗花叶病毒侵染后甘蔗叶片及其叶绿体中...
5.利用甘蔗叶绿体荧光参数及活性氧代谢等指标评价甘蔗品种的耐旱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叶绿体的分离

叶绿体的分离

1.3叶绿体的分离
1.3.1 植物组织匀浆
1.去掉水稻叶片中脉,把叶片剪成3-5mm小段。

2.取10g剪碎的叶片,在研钵中加入液氮,将叶片研磨成精细的粉末;加入预冷的提取缓冲液(200 mL/10鲜重),继续研磨成匀浆(注:对于菠菜等纤维素含量低的植物叶片,使用匀浆机匀浆叶片组织即可。

如果组织匀浆太剧烈,叶绿体中的淀粉结晶会导致叶绿体破碎)。

3.在不挤压纱布的情况下,用四层纱布过滤匀浆物,使匀浆液自然流下(如果挤压纱布过滤,叶绿体得率会提高)。

1.3.2 叶绿体的分离
1.3.
2.1蔗糖梯度制作
用提取缓冲液按表1要求,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长时间不用,应存放在-20℃冷冻保存,以防长菌)。

取一只30 mL的离心管,从下到上铺加4、6、4mL 的60%,40%,20%蔗糖混合物,置于4℃冷藏备用。

表1 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w/v)
蔗糖溶液60%40%20%
蔗糖(g)604020
终体积(mL)100100100
6.在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5倍体积的洗涤缓冲液,2500×g 离心10分钟(4℃),回收叶绿体。

7.倾去上清液,加入20 m L洗涤缓冲液,用画刷温和重悬沉淀,2500×g 离心10分钟(4℃);重复操作1-2次(须除去所有的蔗糖)。

8.用3 m L左右的洗涤缓冲液温和重悬沉淀。

9.用相差显微镜检测叶绿体是否完整(完整的叶绿体在显微镜下很亮,而不是在视野中发暗或半透明)。

实验1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叶绿体

实验1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叶绿体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叶绿体一实验目的掌握手工制作密度梯度的技术,了解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及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2.1 概述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简称区带离心法):是将样品加在惰性梯度介质中进行离心沉降或沉降平衡,在一定的离心力下把颗粒分配到梯度中某些特定位置上,形成不同区带的分离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①分离效果好,可一次获得较纯颗粒;②适应范围广,能像差速离心法一样分离具有沉降系数差的颗粒,又能分离有一定浮力密度差的颗粒;③颗粒不会挤压变形,能保持颗粒活性,并防止已形成的区带由于对流而引起混合。

此法的缺点是:①离心时间较长;②需要制备惰性梯度介质溶液;③操作严格,不易掌握。

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又可分为两种:(1)差速区带离心法:当不同的颗粒间存在沉降速度差时(不需要像差速沉降离心法所要求的那样大的沉降系数差).在一定的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的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介质的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称为差速区带离心法。

此法仅用于分离有一定沉降系数差的颗粒(20% 的沉降系数差或更少)或分子量相差3倍的蛋白质,与颗粒的密度无关,大小相同,密度不同的颗粒(如线粒体,溶酶体等)不能用此法分离。

离心管先装好密度梯度介质溶液,样品液加在梯度介质的液面上,离心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颗粒离开原样品层,按不同沉降速度向管底沉降,离心一定时间后,沉降的颗粒逐渐分开,最后形成一系列界面清楚的不连续区带,沉降系数越大,往下沉降越快,所呈现的区带也越低,离心必须在沉降最快的大颗粒到达管底前结束,样品颗粒的密度要大于梯度介质的密度。

梯度介质通常用蔗糖溶液,其最大密度和浓度可达1.28 kg/cm3和60%。

此离心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离心转速和时间(2)等密度区带离心法:离心管中预先放置好梯度介质,样品加在梯度液面上,或样品预先与梯度介质溶液混合后装入离心管,通过离心从而形成梯度,这就是预形成梯度和离心形成梯度的等密度区带离心产生梯度的二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叶绿体一实验目的掌握手工制作密度梯度的技术,了解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原理及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2.1 概述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简称区带离心法):是将样品加在惰性梯度介质中进行离心沉降或沉降平衡,在一定的离心力下把颗粒分配到梯度中某些特定位置上,形成不同区带的分离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①分离效果好,可一次获得较纯颗粒;②适应范围广,能像差速离心法一样分离具有沉降系数差的颗粒,又能分离有一定浮力密度差的颗粒;③颗粒不会挤压变形,能保持颗粒活性,并防止已形成的区带由于对流而引起混合。

此法的缺点是:①离心时间较长;②需要制备惰性梯度介质溶液;③操作严格,不易掌握。

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又可分为两种:(1)差速区带离心法:当不同的颗粒间存在沉降速度差时(不需要像差速沉降离心法所要求的那样大的沉降系数差)。

在一定的离心力作用下,颗粒各自以一定的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介质的不同区域上形成区带的方法称为差速区带离心法。

此法仅用于分离有一定沉降系数差的颗粒(20% 的沉降系数差或更少)或分子量相差3倍的蛋白质,与颗粒的密度无关,大小相同,密度不同的颗粒(如线粒体,溶酶体等)不能用此法分离。

离心管先装好密度梯度介质溶液,样品液加在梯度介质的液面上,离心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颗粒离开原样品层,按不同沉降速度向管底沉降,离心一定时间后,沉降的颗粒逐渐分开,最后形成一系列界面清楚的不连续区带,沉降系数越大,往下沉降越快,所呈现的区带也越低,离心必须在沉降最快的大颗粒到达管底前结束,样品颗粒的密度要大于梯度介质的密度。

梯度介质通常用蔗糖溶液,其最大密度和浓度可达1.28 kg/cm3和60%。

此离心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离心转速和时间(2)等密度区带离心法:离心管中预先放置好梯度介质,样品加在梯度液面上,或样品预先与梯度介质溶液混合后装入离心管,通过离心从而形成梯度,这就是预形成梯度和离心形成梯度的等密度区带离心产生梯度的二种方式。

离心时,样品的不同颗粒向上浮起,一直移动到与它们的密度相等的等密度点的特定梯度位置上,形成几条不同的区带,这就是等密度离心法。

体系到达平衡状态后,再延长离心时间和提高转速已无意义,处于等密度点上的样品颗粒的区带形状和位置均不再受离心时间所影响,提高转速可以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离心所需时间以最小颗粒到达等密度点(即平衡点)的时间为基准,有时长达数日。

等密度离心法的分离效率取决于样品颗粒的浮力密度差,密度差越大,分离效果越好,与颗粒大小和形状无关,但大小和形状决定着达到平衡的速度、时间和区带宽度。

等密度区带离心法所用的梯度介质通常为氯化绝(C S Cl),其密度可达1.7g/cm3。

此法可分离核酸、亚细胞器等,也可以分离复合蛋白质,但简单蛋白质不适用。

2.2 梯度溶液的制备(1)梯度材料的选择原则。

作为一种理想的梯度材料应具备以下几点:①与被分离的生物材料不发生反应即完全惰性,且易与所分离的生物粒子分开。

②可达到要求的密度范围,且在所要求的密度范围内,粘度低,渗透压低,离子强度和pH变化较小。

③不会对离心设备发生腐蚀作用。

④容易纯化,价格便宜或容易回收。

⑤浓度便于测定,如具有折光率。

⑥对于超速离心分析工作来说,它的物理性质、热力学性质应该是已知的。

这些条件是理想条件,完全符合每种性能的梯度材料几乎是没有的。

下面介绍几种基本上符合上述原则的梯度材料:①糖类:蔗糖、甘油、聚蔗糖(Ficoll)、右旋糖酐、糖原。

②无机盐类:CsCl(氯化铯)、RbCl(氯化铷)、NaCl、KBr等。

③有机碘化物:三碘苯甲酰葡萄糖胺(matrizamide)等。

④硅溶胶:如Percoll。

⑤蛋白质:如牛血清白蛋白。

⑥重水。

⑦非水溶性有机物:如氟代碳等。

(2)梯度材料的应用范围⑴蔗糖:水溶性大,性质稳定,渗透压较高,其最高密度可达1.33g/ml,且由于价格低容易制备,是现在实验室里常用于细胞器、病毒、RNA分离的梯度材料,但由于有较大的渗透压,不宜用于细胞的分离。

⑵聚蔗糖:商品名Ficoll,常采用Ficoll-400也就是相对分子重量为400000,Ficoll渗透压低,但它的粘度却特别高,为此常与泛影葡胺混合使用以降低粘度。

主要用于分离各种细胞包括血细胞、成纤维细胞、肿瘤细胞、鼠肝细胞等。

⑶氯化铯:是一种离子性介质、水溶性大,最高密度可达1.91g/ml。

由于它是重金属盐类,在离心时形成的梯度有较好的分辨率,被广泛地用于DNA、质粒、病毒和脂蛋白的分离,但价格较贵。

⑷卤化盐类:KBr和NaCl可用于脂蛋白分离,KI和NaI可用于RNA 分离,其分辨率高于铯盐。

NaCl梯度也可用于分离脂蛋白,NaI梯度可分离天然或变性的DNA。

⑸Percoll:是商品名,它是一种SiO2胶体外面包了一层聚乙烯吡咯酮(PVP),渗透压低,它对生物材料的影响小,而且颗粒稳定,在冷却和冻融情况下还是稳定的,其粘度高,且在酸性pH和高离子强度下不稳定。

它可用于细胞、细胞器和病毒的分离。

2.3 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图解图2-23 A速度沉降,B等密度沉降2.4 收集区带的方法(1)用注射器和滴管由离心管上部吸出。

(2)有针刺穿离心管底部滴出。

(3)用针刺穿离心管区带部份的管壁,把样品区带抽出。

(4)用一根细管插入离心管底,泵入超过梯度介质最大密度的取代液,将样品和梯度介质压出,用自动部分收集器收集。

三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

四实验器材组织捣碎器,高速冷冻离心机,普通离心机,离心管,Corex离心管,烧杯,漏斗,纱布,载玻片,盖玻片。

普通光学显微镜,剪刀,滴管,荧光显微镜。

五实验药品5.1 匀浆介质(0.25mol/L蔗糖、0.05mol/L Tris-Hcl缓冲液,pH7.4)配制方法:称取85.55g 蔗糖,6.05g Tris,溶解在近400ml蒸馏水中,加入约4.25ml 0.1mol/L的Hcl溶液,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

5.2 60% 蔗糖溶液,50%蔗糖溶液,40% 蔗糖溶液,20%蔗糖溶液,15%蔗糖溶液配制方法:配制80% 的蔗糖溶液,然后按照下表进行稀释,分别配制成50%,40%,20%,15% 的蔗糖溶液。

六实验步骤6.1 洗净菠菜叶,尽可能使它干燥,去除叶柄、主脉后,称取50g,剪碎。

6.2 加入预冷到近0℃的匀浆介质100ml,在组织捣碎机上选高速档捣碎2min。

6.3 捣碎液用双层纱布过滤到烧杯中。

6.4 滤液移入普通玻璃离心管,在普通离心机上500r/min离心5min,轻轻吸取上清液。

6.5 在Polyallomer离心管内依次加入50%蔗糖溶液和15%蔗糖溶液(或依次加入60%,40%,20%,15% 的蔗糖溶液),注意要用滴管吸取15%蔗糖溶液沿离心管壁缓缓注入,不能搅动50%蔗糖液面,一般两种溶液各加12ml (如果是四个梯度则每个梯度加6ml)。

加液完成后,可见两种溶液界面处折光率稍不同,形成分层界面,这样密度梯度便制好了.6.6 在制好的密度梯度上小心地沿离心管壁加入1ml上清夜。

6.7 严格平衡离心管,份量不足的管内轻轻加入少量上清夜。

6.8 用甩平转头离心18000r/min,90min。

6.9 取出离心管,可见叶绿体在密度梯度液中间形成带,用滴管轻轻吸出滴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

还可在暗室内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七结果与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叶绿体在由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形成一条带,聚集在密度梯度交界处;而在由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叶绿体可形成两条带,聚集在密度梯度交界处。

沉降系数较大的细胞组份则沉到离心管底部。

吸出叶绿体制成临时装片,暗室内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视野中可见到许多的小红点,这是由于叶绿体被荧光激发而产生的。

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较好的分离出叶绿体。

八离心操作的注意事项高速与超速离心机是生化试验教学和生化科研的重要精密设备,因其转速高,产生的离心力大,使用不当或缺乏定期的检修和保养,都可能发生严重事故,因此使用离心机时都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8.1 使用各种离心机时,必须事先在天平上精密地平衡离心管和其内容物,平衡时重量之差不得超过各个离心机说明书上所规定的范围,每个离心机不同的转头有各自的允许差值,转头中绝对不能装载单数的管子,当转头只是部分装载时,管子必须互相对称地放在转头中,以便使负载均匀地分布在转头的周围。

8.2 装载溶液时,要根据各种离心机的具体操作说明进行,根据待离心液体的性质及体积选用适合的离心管,有的离心管无盖,液体不得装得过多,以防离心时甩出,造成转头不平衡、生锈或被腐蚀,而制备性超速离心机的离心管,则常常要求必须将液体装满,以免离心时塑料离心管的上部凹陷变形。

每次使用后,必须仔细检查转头,及时清洗、擦干,转头是离心机中须重点保护的部件,搬动时要小心,不能碰撞,避免造成伤痕,转头长时间不用时,要涂上一层上光腊保护,严禁使用显著变形、损伤或老化的离心管。

8.3 若要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离心时。

转头在使用前应放置在冰箱或置于离心机的转头室内预冷。

8.4 离心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应随时观察离心机上的仪表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的声音应立即停机检查,及时排除故障。

8.5 每个转头各有其最高允许转速和使用累积限时,使用转头时要查阅说明书,不得过速使用。

每一转头都要有一份使用档案,记录累积的使用时间,若超过了该转头的最高使用限时,则须按规定降速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