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规定

合集下载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1. 引言管道直饮水系统是一种供水系统,能够将自来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直接提供给用户饮用。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管道直饮水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确保供水的安全、卫生和可靠。

2. 术语和定义在本技术规程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 - 管道直饮水系统:指将自来水通过处理后直接供给用户饮用的系统,包括水源、处理设备、管道网络、终端过滤装置等组成部分。

- 自来水:指来自地下水、河水、湖水等自然水源经处理后,通过管道供给用户使用的水。

- 处理设备:指用于处理自来水的设备,包括预处理装置、过滤器、消毒装置等。

3. 系统设计3.1 水源选择选择合适的水源是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的第一步。

水源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水质应达到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并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用水量需求。

3.2 处理设备选择根据水质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设备进行水质改善。

处理设备应具备良好的过滤、消毒、除垢等功能,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3.3 管道网络设计管道网络的设计应考虑用户的用水需求、管道材料的选择和散热防冻等因素。

应优先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管道材料,并合理布置管道,保证水流畅通,并避免温度过低导致冻结。

4. 安装与验收4.1 安装要求系统的安装应由具备相应水处理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装质量和工程进度。

安装过程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并对各个设备进行正确连接、调试。

4.2 系统验收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的验收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水质检测、水流量测试、水压测试等,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水质符合相关要求。

5. 运行与维护5.1 运行管理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安全达标。

5.2 维护保养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和更换滤芯等维护工作。

同时,检查管道的密封性和防腐蚀状况,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部件,保证管道系统的可靠性。

5.3 应急处理在突发情况下,如水质问题、设备故障等,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保证供水安全,并及时与用户进行沟通和解决问题。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管道直饮水系统的术语与定义、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使用管道直饮水系统的设计、安装、检测、维护、管理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4214.1-2000 声学家用电器及类似用途器具噪声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50.1~5750.1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721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9249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GB/T 22090 冷热饮水机GB/T 30307 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装置CJ 94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J/T 110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JB/T 2932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61号文附件4A《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一般水质处理器》(2001)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161号文附件4C《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2001)卫生部卫监督发[2005]336号文附件《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评价规范》(试行)卫生部卫法监发[2001]254号文附件《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检验规定》(2001)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住宅小区管道直饮水工程设计方案

住宅小区管道直饮水工程设计方案

住宅小区管道优质直饮水工程设计方案工程概况#######住宅小区共有住户420套,其中有2栋七层3梯108套,2栋十二层1梯96套,1栋十二层4梯96套及1栋十二层5梯120套等。

单套住户最小面积为105m2,最大面积为150 m2,共有6种不同户型可供业主选择。

为提高春晖闲庭档次,本公司受开发商之托对该小区直饮水提出有关设计意见供参考。

具体方案如下:方案一:小区集中式中央水处理一、直饮水机房设计(一)处理设备能力计算1、日用水量小区使用直饮水住户按420户计,每户用水定额按15升/日计则小区直饮水日用水量Q d=420×15=6300升/日2、主机处理能力Q h主机每日按12小时运行则Q h= Q d/12=6300/12=525升/小时设计取500升/小时(二)主机处理工艺流程(机房设在楼顶面)自来水原水箱原水泵全自动多介质滤器全自动活性炭滤器全自动软水器保安过滤器反渗透主机口感调节器高位成品纯水箱紫外线消毒器终端精滤器供水管网住户回水管网循环水泵回水精滤器成品水箱(三)监测控制系统设计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内容包括:水质监测、水压控制、膜自动清洗、循环控制、事故报警系统等。

全套设备采用PLC 电脑控制系统,可全自动控制上述功能,无须人员操作,且可实现远传控制。

(四)设备配置1、原水箱1m3 1套(1)尺寸∮1000×1500 1个(2)液位控制器2套(3)不锈钢304材质2、原水加压泵CHL2-40 2台(1)流量2m3/h(2)扬程40m(3)电源550W/380V(4)材质304 不锈钢合资3、全自动多介质过滤器QZL-1 1套(1)筒体尺寸12×52 1个(2)多路阀控制器FLECK 5600 美国进口1套(3)材质:玻璃钢4、全自动碳滤器QEC-1 1套(1)筒体尺寸12×52 1个(2)多路阀控制器FLECK 5600 美国进口1套(3)材质:玻璃钢5、全自动软水器QZR-1 1套(1)筒体尺寸12×52 1个(2)多路阀控制器FLECK 5600 美国进口1套(3)材质:玻璃钢6、保安过滤器JM20×1-5 1套7、反渗透主机DGRO-0.5 1套(1)高压泵CR1-17 1.1KW 丹麦1台(2)RO膜4040 美国海德能2支(3)膜壳4040 不锈钢合资2支(4)全自动控制操作系统1套8、口感调节器WQT-20 1套9、成品水箱 1.5M31套(1)尺寸:∮1000×2080 1个(2)液位控制器2套(3)空气吸附器1套(4)材质304 不锈钢10、紫外线杀菌器6GPM W-36 进口1套11、循环水泵CHL2-40 1台(1)流量2m3/h (2)扬程40 m (3)电源550W/380V (4)材质:304不锈钢合资12、终端精密过滤器JM20×3-0.22 1套13、回水精密过滤器JM20×1-1 1套14、机房内管道阀门不锈钢1套(五) 价格:全套设备价格为人民币:陆万捌仟捌佰元正(¥68800元)(本公司交货价,未含税及安装调试费)(六) 水质标准原水水质符合GB5749-85标准,直饮水水质符合国家GB17323-1999标准(七)机房建筑面积及装修要求1、机房建筑面积机房需建筑30㎡,其设备房15㎡,化验室15㎡。

直饮水设计规范

直饮水设计规范

直饮水设计规范流程名称华为公司直饮水系统设计标准_机关&中国区版本生效日期 2014-04-15MBS/ME&SO/MD&C/MNBP/M管理基础支持文件编码 L1D_R01/R31_HQ&CHN管理地产与物业运营拟制人杨冠祥/00174606 L2王结红/00123533、付洛莎流程审核人 /00161621、蔡宁安/00114290、L3 管理设计与建筑架构赵劲松/115877批准人任树录/00114283 L4 管理新建项目流程内服基建管理部部长 L5 新建项目设计管理 Owner适用范围机关&中国区文件名称文件编码华为公司基建项目标准手册MBS/ME&SO/MD&C/MNBP/MD_R01_HQ&CHN1. 目的为了规范本公司内所有涉及直饮水工程的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特编制本设计技术要求。

设计文件应在遵照国家相关规范及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并严格按照本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2. 概述明确直饮水系统具体技术标准。

3. 术语名称定义管道直饮水系原水经过深度净化处理达到标准后,通过管道供给人们直接饮用的统供水系统。

未经深度净化处理的生活饮用水或任何与生活饮用水水质相近的原水水。

对原水进行的进一步处理过程。

能去除有机污染物(包括“三致深度净化处理"物质和消毒副产物)、重金属、细菌、病毒、其他病原微生物和病原原虫。

4. 适用范围此标准适用于华为公司所有新建项目、改造及扩建项目(含VIP项目)的直饮水工程。

5. 参考标准1、 CJJ110—2006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2、 CJ 94--2005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3、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 GB 50015-200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5、 GB/T 29038-2012 《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范》6、 YB/T 4204-2009 《供水用不锈钢焊接钢管》7、 CECS 277-2010 《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8、 GB 12771-2008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9、 CJ/T_151-2001 《薄壁不锈钢水管》10、 GB/T 21835-2008 《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11、 2010版水系统GMP实施指南12、 10S407-2 《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13、 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14、 CJJ/T154-2011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 6. 内容6.1 系统设计1、预处理、膜处理和后处理工艺的选用和组合及出水水质应符合华为公司《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的规定。

直饮水规范

直饮水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Dedicated Drinking Water SystemCJJ××××-2004(送审稿)(本稿完成日期:200412)2004北京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水质、水量和水压 (2)4 水处理 (3)5 系统设计 (3)6 净水机房 (4)7 系统的计算与设备选择 (5)8 水质检验 (9)9 控制系统 (9)10 施工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 (10)10.1施工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 (10)10.2 验收 (12)10.3 运行维护和管理 (13)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规程编制组在建设部科学技术司下达的《建筑和居住小区优质水供应技术》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内外有关应用研究资料,并认真总结国内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0章,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3. 水质、水量和水压;4. 水处理;5. 系统设计;6. 净水机房;7. 系统计算与设备选择;8. 水质检验;9. 控制系统;10. 施工安装、验收、运行维护和管理。

本规程由城市建设研究院标准所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邮编:100044)负责解释。

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

管理单位、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深水海纳水务有限公司上海管道纯净水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原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宁波市自来水总公司晶泰优质饮用水有限公司多元电气集团水环保技术产业(中国)有限公司江苏金羊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益民饮用水技术有限公司常州河海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东莞新纪元微滤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嘉润恒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爱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卡莱拇不锈钢直饮水管道有限公司北京恒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西新超管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德士净水管道制造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赵锂、赵世明、傅文华、杨澎、赵昕、朱跃云、李海波、张迎军、唐业梅、丁新建、蒋燕蕾、陈建平、王占生、孙巍、鄂学礼、费杰、李素芹、巫伟、黄水木、杨家华、孙沛、谢鹏、陆跃明、马立峰、罗敏、李经宇、陈雷、王永生、徐红越、蒋建明1 总则1.0.1 为确保管道直饮水的供水水质,并使系统卫生安全、设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一、前言管道直饮水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饮水方式,其优点在于方便、卫生、安全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管道直饮水系统的技术规程,以便于大家对该系统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设备选购1. 水源: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或经过处理后的地下水。

2. 净化器:应选择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杂质和异味的净化器,如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膜等。

3. 储水箱:应选择具有防腐蚀、耐压性能好的储水箱,并保证储水量足够。

4. 循环泵:应选择流量大、噪音小、节能型循环泵。

5. 管道材质: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不锈钢管或塑料管。

三、安装要求1. 水源接口:接口处应设置进出水阀门和过滤网,以保证进入净化器之前对水进行初步过滤。

2. 净化器安装:净化器与进出口之间应设置安全阀门,以避免净化器压力过高而造成泄漏或损坏。

3. 储水箱安装:储水箱应选择通风良好、干燥、防止阳光直射的地方进行安装,并保证与净化器之间有足够的高度差,以便于水的自然流动。

4. 循环泵安装:循环泵应选用专业人员进行安装,确保其流量和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5. 管道安装:管道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布置,且应设置排气阀和排污阀,以便于管道清洗和维护。

四、使用注意事项1. 定期清洗:储水箱、净化器和管道等设备应定期清洗,以避免污物积累影响水质。

2. 消毒处理:每隔一段时间应对系统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

3. 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各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更换损坏部件。

4. 保持卫生: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不得将手或其他物品接触到出水口。

五、技术指标1. 净水率:净化器的净水率应达到90%以上。

2. 出水质量:出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其中氟化物、总硬度、PH值等指标应符合规定。

3. 循环泵流量:循环泵流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一般不小于每小时1.5立方米。

4. 储水箱容积:储水箱容积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一般不小于500升。

六、结语管道直饮水系统是一种安全、卫生、方便的饮水方式,但其安装和使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程。

直饮水工程设计方案

直饮水工程设计方案

直饮水工程设计方案一、工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饮水工程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饮水工程是指经过处理能直接饮用的自来水管网系统,可以提供直接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一种水资源工程。

直饮水工程的建设对于改善城市饮水环境,保障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址与条件直饮水工程选址应具备以下条件:1. 水源条件:选择水质优良的地下水源或地表水源,确保水质符合直饮水的要求;2. 地理条件:选址地应离城市主要居民区较近,方便输水;3. 土地条件:选址地应为平整土地,便于建设管网系统;4. 环境条件:选址地周边环境应清洁卫生,不受工业废气、污水等污染物影响。

三、工程设计1. 水源选择与净化:首先,通过水质监测,筛选出符合直饮水标准的水源,然后进行水质净化处理,包括过滤、消毒等工艺,确保水质符合直饮水的要求。

2. 输水管网设计:根据选址地的地理条件,设计输水管网系统,确定管道走向、管径、连接点等参数,保证水源能顺利输送至居民区。

3. 安全防护设计:在输水管网系统中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装阀门、检修井、泄压装置等设施,以确保管网系统的安全运行。

4. 直饮水设施设计:在城市主要居民区设置直饮水设施,包括自来水直饮机、直饮水自动售卖机等,方便居民取水。

四、工程施工1. 施工方案: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路线、设备选型等内容。

2. 施工管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管理,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安全:严格执行施工安全规定,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五、工程运行与维护1. 工程运行:工程建成后,对输水管网系统进行试运行,检验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水质符合直饮水标准。

2. 工程维护:定期对输水管网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保证管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输水管网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加强安全防护,确保居民用水安全。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规定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规定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规定1. 引言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规定旨在确保直饮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障用户的饮用水品质。

本文档包含了设计、安装和维护直饮水系统的规范和要求。

2. 设计要求2.1 适用范围本设计规定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和工程项目中的管道直饮水系统,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和工业设施等。

2.2 原水质要求•直饮水系统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作为原水源。

•原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中的饮用水质量要求,包括 but 不限于水质检测、细菌和病毒检测等。

2.3 设计原则•设计应满足用户对直饮水的需求,并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和经济。

•设计应考虑水源稳定性、水质处理、供水压力和水量等因素。

•设计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 but 不限于国家卫生标准、建筑设计规范等。

2.4 设计参数•设计参数应根据用户需求和建筑物特点确定,包括 but 不限于用户数量、日用水量、水质要求等。

•设计应合理考虑原水处理工艺、管道布置、水质保证和消毒等。

3. 设备选型和布置3.1 设备选型•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的产品。

•设备选型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系统要求和设备性能等。

3.2 设备布置•设备布置应合理、紧凑,并确保易于维修和操作。

•设备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操作和安全要求。

3.3 管道布置•管道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建筑规范的要求。

•管道布置应合理、规范,并考虑保温、防腐等问题。

4. 操作和维护要求4.1 操作管理•饮用水系统的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合格证书。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确保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4.2 维护保养•饮用水系统的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护保养应记录并建立档案,以备查阅。

•饮用水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测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5. 安全保障5.1 设备防护•设备应设有相应的防腐、防震、防冻等保护措施。

•设备应设有漏水报警装置,以及防止污染的措施。

5.2 紧急处理•饮用水系统设计应考虑灾难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并设有应急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
计规定
包头市
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暂行规定
包头市水务局
二OO四年元月
为了确保我市分质供水工程顺利实施,使工程设计达到科学、经济、合理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结合国内有关城市管道直饮水工程设计资料及我市实际,制定了包头市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要求,以规范我市管道直饮水工程设计,让广大用户早日喝上干净、放心、符合标准的管道直饮水。

1 水质、水量和水压
1.0.1管道直饮水是以城市自来水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其它水源为原水经深度净化后制成的优质饮用水(产品水),用管道输送至用户饮水龙头处,其水质应不低于现行建设部颁发的<饮用净水标准>GJ94-1999及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或制水企业承诺的更高级的水质标准。

1.0.2新建住宅小区和办公楼的管道直饮水水质应提倡健康饮水,即去除水中有害物质,保持对人有益成分。

1.0.3用水量标准宜采用
1、住宅为3-5L/人.天;
2、办公楼为2-3L/人.天;
3、学校为1-2L/人.天
4、亦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

1.0.4管道饮用水龙头额定流量为0.04L/S~0.08L/S。

1.0.5饮用水龙头出水水压要求,其自由水头不小于0.03MPa。

2 水处理
2.0.1不同水质的原水应采用不同处理工艺,处理工艺要有广泛性有实用性。

处理水量宜留有发展余地。

2.0.2工艺流程的选择除依据原水水质,处理后达到水质指标外,还应满足水处理技术的先进和合理性。

处理方案的选择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0.3处理工艺系统要求合理优化紧凑节能、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和制水成本低。

2.0.4深度净化水处理主要设备可采取膜处理(反渗透RO、纳滤NF、超滤UF和微滤MF等)或其它成熟的新型的处理设备。

2.0.5主处理工艺采用膜技术,膜处理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处理后的水质标准和原水水质不同进行选择。

2.0.6膜处理应用中特别应重视前期预处理及后处理和膜的防污染的清洗。

1、前期预处理有机械过滤器(砂为主)、精密过滤器(保安过滤器)、活性炭处理(或臭氧——活性炭)、离子交换器、KDF、膜过滤和其它有机物去除设备。

2、后处理指膜处理后运行的消毒灭菌作用和给予出水的其它功能(添加剂的处理)。

2.0.7膜处理、前期处理和后处理应优化组合,必须做到处理后的水质满足安全直饮要求。

2.0.8消毒灭菌可采用紫外线、臭氧、二氧化氯或氯等。

根据季节水质变化也可组合使用。

2.0.9消毒灭菌设备应安全可靠,投加量精准,应有报警功能。

设备失灵时便于管理人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0.10根据原水和供水水质达标情况,选择优化组合工艺。

原水受污染严重水质差时,应根据原水水质检测资料,经过试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2.0.11水处理设备的卫生安全与功能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并取得卫生部的质量验证。

3 系统设计
3.0.1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性质、规模、高度以及建筑总体规划等条件确定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供配水和循环管网的型式。

3.0.2供水方式宜选择调速泵供水系统;
3.0.3净水机房宜设在建筑物内或单建净水机房。

机房应靠近用水量大的用户或位置适中。

3.0.4为保证供水安全卫生,各系统的室内外配水管网应布置为环状,并应保证供应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3.0.5在建筑小区内宜根据建筑物性质和层数分别设计供水和循环回水系统。

3.0.6高层建筑物竖向分区压力≤0.32MPa;办公楼分区压力≤0.40MPa 3.0.7小区集中供水系统可在净水机房内设分区供水泵或设不同性质建筑物的供水泵,亦可在建筑物内设减压阀分区供水。

3.0.8室内管网的高区和低区,或连接循环回水干管的管网回水管,高低区的回水管上需设置减压稳压阀。

3.0.9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应达到动态循环,室内外循环管道宜设计为同程式。

3.0.10循环回水管在配水环网末端,即距供水干管进入点最远处引出。

3.0.11饮用净水在供配水系统中,各个部分的停留时间不应超过3-5小时。

一般情况,循环回流量不宜小于管网容积的50%。

3.0.12应保证管道正常流速以防管内细菌繁殖和微粒沉积。

3.0.13配水管网循环立管上、下端头部位设截止阀,供水管网应设必要的阀门(维修)。

在管网最远端设排水阀。

管道最高处设排气阀。

3.0.14防止二次污染,在水泵出口管及各建筑物入户管上宜设倒流防止器。

循环回水管从配水环网的最远端接口,应设倒流防止器与配水管网隔开。

3.0.15回流至净水箱、中间水箱或原水箱的循环回流管上,应设置循环回水控制装置(如限流阀、减速压阀和启闭控制装置)。

小系统的循环回流量宜回中间水箱。

3.0.16小区集中供水系统中每幢建筑的循环回水管接至室外回水干管之前应设流量平衡阀。

3.0.17用户从立管上接出的支管宜尽量靠近用水点,以减少滞水管段。

3.0.18室外尽量不设露明管道,室内管道应尽量布置在地下室空间或管井内。

3.0.19管路应避免靠近热水管道或热源。

3.0.20材料、管件和计量水表的选择
1、管材理化性要稳定,即主要成分及添加剂不溶于水中;耐压和耐冲击不变形、内表面光滑、水流阻力小、价格适中;施工安装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