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树碱的提取及结构鉴定
喜树碱提取方法研究

L . 3色谱条件进行测定 , 每 每月 中旬 和月底 的晴天采集喜树 嫩叶和成熟 叶 . 4 .、0 0m / . 505 . g 按照 1 取 同时在 4 7 月、 月和 1 月 , 0 分别标记枝顶端刚展开 个浓度标准 液重 复进样 5次 , 色谱峰面积 的平
的第 1 位新叶 , 每隔两天采集一次标记的叶片 . 采
对 喜树 碱 进 行 结 构 修 饰 、 或直 接筛 选 与 喜 树 碱 结
构相类似的衍 生物 , 既能保持喜树 碱原有 的抗 癌 浯陛, 又能提高溶解 度 , 减少毒 副反应 , 而具 有 从 较高 的 临床应用 价 值 . 献 [ J文 7一l] 道 了几 种 0报 实验室及生产中常用 的喜树碱提取 方法 , 在此基 础上 , 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e C , H L )分别采 用索氏回流提取 、 超声提取 、 碱法提取对喜树叶 中 喜树碱 ( P ) C T含量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 , 以确定最 佳 的生 产工艺 .
本 实验 色谱 条 件为 : 国 Ko srO SC 8柱 美 rmt D 1 a (. 4 6×10In5/n ; 动 相 , 5 l, a )流 n 乙腈 +水 ( 3+7 3 ;
份体积 乙腈 与 7份体 积水混合 ) 流速 10m ; . L・ rn 检 测波 长 24r 进样量 2 ; 温 2 a ~; i 5 m; i o 柱 5℃ .
、 .7 12 N o 2 .
J n. 2 0 u 0 8
文章编号: 0 — 4220 )2 08 — 3 1 4 52 (080 — 09 0 0
喜 树 碱 提 取 方 法研 究
孙雁 霞 , 晓勇 , 邬 王跃 华 徐 文俊 郭 勇 , 大兴 , , 石
喜树碱提取的关键技术

2.碱法提取
以乙醇为溶剂提取CT不仅成本高且通常提取时间较长能量消耗较大。以稀NaOH溶液为溶剂成本低提取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提取时间短提取率也较高且无消防要求是一种相对于乙醇提取较理想的提取方法。王洋等用碱法提取喜树果粉中的CT并确定最佳试验条件为:提取时间3~4hNaOH溶液浓度0.3%用量为每次16 ml/g原料室温提取。
喜树(Camtotheca acumznata Decne.)属山乡莨萸目(Cornal-e.s)珙桐科(Nyssaceae)旱莲属植物落叶乔木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和印度部分地区台湾、广西、河南等也有栽培最早的文字记载在1848年的《植物名实图考》中。1966年美国的Moneroe E.Wall从喜树的皮中分离出喜树碱(CamtothecinCT)经肿瘤试验证明这种色氨酸一萜烯类生物碱具有抗癌活性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喜树碱的生产主要有天然提取、全化学合成和半化学合成三种方法。
天然提取法制得的CT为S构型活性高。但由于含CT的天然植物资源有限、CT含量少且易受季节、产地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限制了该法的广泛应用。天然提取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法、碱法、柱层析法和树脂吸附法等方法。渗滤法所得产品的纯度稍低颜色较深但步骤简单回收率高后处理方便;碱法提取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柱层析法和树脂吸附法所得产品的纯度高但得率稍低步骤繁琐。
1.有机溶剂提取与萃取分离
原料经粉碎按渗滤法以70%~90%乙醇为溶剂提尽可溶成分浓缩渗滤液滤除不溶物在滤液中用氯仿提取多次合并氯仿提取液回收氯仿于残留物中加氯仿:甲醇(1:1)并回流加热分去不溶物冷却溶液CT即可结晶析出重结晶后可得纯品熔点260℃以上既可药用。如呆反复重结晶熔点可以进一步提高。CT的毒性较大在提取时需小心操作。
羟基喜树碱结构

羟基喜树碱结构一、引言羟基喜树碱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医学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合成方法、药理作用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二、羟基喜树碱结构1. 分子式和分子量羟基喜树碱的分子式为C20H24N2O2,分子量为324.42。
2. 结构特点羟基喜树碱是一种含有吡啶环和吗啉环的杂环化合物。
其主要结构特点包括:(1)含有两个手性中心,存在四个立体异构体;(2)吡啶环上连接有两个苯乙烯侧链;(3)吗啉环上连接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三、羟基喜树碱合成方法1. 自然来源提取法羟基喜树碱最初是从植物亚洲鹅掌柴中提取得到的。
目前已经发现多种植物中含有羟基喜树碱,如印度马钱科植物等。
2.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巴克曼重排法:以苯乙烯和吗啉为原料,通过巴克曼重排反应制备羟基喜树碱。
(2)Mannich反应法:以苯乙烯、吗啉和甲醛为原料,在碱催化下进行Mannich反应得到羟基喜树碱。
(3)环氧化合物开环法:以苯乙烯和吗啉为原料,经过环氧化合物开环反应得到羟基喜树碱。
四、羟基喜树碱药理作用1. 抗肿瘤作用羟基喜树碱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2. 抗炎作用羟基喜树碱可以抑制多种炎性因子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3. 免疫调节作用羟基喜树碱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五、羟基喜树碱应用领域1. 肿瘤治疗领域羟基喜树碱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
2. 抗炎治疗领域羟基喜树碱可以作为抗炎药物应用于多种炎性疾病的治疗中。
3. 免疫调节治疗领域羟基喜树碱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应用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如自身免疫性甲亢等。
六、结论羟基喜树碱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和医学应用价值的天然生物碱。
其结构特点、合成方法、药理作用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均已得到深入探究。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羟基喜树碱必将在医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喜树论文:喜树喜树碱营养元素提取纯化

喜树论文:喜树喜树碱营养元素提取纯化【中文摘要】为了满足人们对抗癌药物喜树碱的需求,本文研究了外源营养元素对一年生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的影响,一年生幼苗中喜树碱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幼苗中喜树碱的提取纯化工艺,结果如下:通过对喜树碱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建立了RP-HPLC法分析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2)色谱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进样量20μL。
该色谱条件下,喜树碱保留时间适中,峰形良好,与杂质分离较好。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喜树样品粉末约1.0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
于50℃超声提取1h,冷却至室温,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0.45μm滤膜过滤,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通过对一年生喜树幼苗生物量变化及喜树碱积累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一年生喜树幼苗在7-10月生长较快,叶、茎、根的干物质量迅速增加。
不同月份喜树叶中喜树碱含量成一条单峰曲线,以8月中旬叶中含量最高。
不同月份喜树茎和根中喜树碱含量类似成一条正弦曲线,喜树碱含量的极大值在8月中旬,极小值在10月中旬。
2、在6-11月期间,喜树幼苗整株及根、茎的喜树碱总量持续增加。
叶中喜树碱总量成一条单峰曲线,以10月中旬叶中喜树碱总量最高。
喜树整株和叶中喜树碱总量在7-10月增长较快,茎中喜树碱总量在7-11月增长较快。
通过对外源营养元素对喜树幼苗生长及喜树碱积累影响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氮元素对喜树幼苗生长及喜树碱积累的影响:1)氮元素能促进喜树幼苗的生长,但当施氮量大于0.95g/株时,茎和根的生物量增加不显著,仅喜树叶片显著增加。
不同施氮水平下,喜树幼苗各器官喜树碱含量成一条单峰曲线,各器官中喜树碱含量在施氮量为1.90g/株时最高。
喜树碱天然提取方法

CT超临界CO2提取流程图
上述工艺的优点如下:
(1)提取阶段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萃取能够节省大量时间传统方法一般需要浸泡几十小时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萃取只需几小时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2)传统方法的渗漉过程耗费大量有机污染。
(3)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萃取可减少耗时、耗力的溶剂减压浓缩环节。(4)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可以大量减少氯仿消耗量简化产品精制环节。
3.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研究用现代技术提取喜树中的抗癌活性成分探索喜树多种抗癌活性成分的综合提取方法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对喜树有效化学成分的深入了解及其对喜树碱等有效成分的高效提取分离是目前喜树研究的热点在这方面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是一种快速、廉价、无毒、无污染、低温、高效的方法。刘展眉等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方法及大孔吸附树脂从喜树果中提取喜树碱的同时还得到了亚麻酸、油酸、棕榈酸、亚油酸等脂肪酸组分。亚麻酸、油酸、棕榈酸也被证实具有抗癌作用能明显地延长长肿瘤的小白鼠的寿命。他们将喜树果原料投人萃取槽首先进行棕榈酸和亚油酸的提取从分离釜取出棕榈酸、亚油酸等的混合液后又继续进行喜树碱的提取采用协同萃取可以减少操作环节不但可以减少原料的损失还可以节省大量工作时间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喜树碱得率为0.025%纯度为97.8%脂肪酸收率为1.8%其工艺流程见下图。
喜树碱(Camtothecin下面简写为CT)的天然提取天然提取法提的CT必须为s构型才有活性。但由于含CT的天然植物资源有限、CT含量少且易受季节、产地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限制了该法的广泛应用。根据近2年的研究成果喜树碱的天然提取法目前较为可取的主要有树脂吸附法、碱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方法。
1.树脂吸附法
赵东亮等探讨并确立了用大孔吸附树脂从喜树果中提取、纯化喜树碱的优化工艺:喜树果粉末一70%的乙醇浸泡一浓缩一浓缩液加饱和石灰水搅拌30rain过滤一滤液调H值8~9一上AB一8树脂柱_90%h值2—3的乙醇洗脱一浓缩至悬浊状_乙酸乙酯萃取_浓缩避光结晶-+粗品一乙酸乙酯一石油醚(2:3)溶解重结晶得纯品。所得喜树碱纯度可达98%得率为0.41%o。该法的优势在于:①乙醇提取液浓缩后用饱和石灰水处理可大大提高喜树碱的得率得率可达0.41%o同时也使杂质大为减少;②树脂经H值2~3、90%的乙醇洗脱后用自来水洗掉乙醇可以再利用处理方便简单;③乙酸乙酯:石油醚(2:3)萃取后剩下的不溶物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喜树碱而羟基喜树碱的是喜树碱的10倍左右所以可进一步对其进行纯化。
从喜树中提取喜树碱的工艺研究进展

从喜树中提取喜树碱的工艺研究进展[摘要] 近几年来,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已经普遍受到各国医学专家的极度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基本特性以及药理作用。
总结了当前从喜树中提取喜树碱的几种工艺过程并对比分析了每种工艺的优缺点。
结果表明匀浆提取法是较快速、有效的提取方法。
[关键词] 喜树碱药理作用提取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具有比较明显的抗癌作用,最近几年在临床上有比较多的应用,而且疗效相对其他的抗癌药物更为明显,因此其提取工艺被各国医学专家不断地进行研究,并进行各种药理作用的临床实验。
结果证明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抗癌,免疫抑制,抗病毒,抗早孕,改变皮肤表皮的角化过程等作用;对胃癌、肝癌、膀胱癌及白血病等恶性肿瘤都有显著的疗效,是一种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
因此,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其提取方法就成为了化学工作者的首要工作。
1.喜树碱的简介喜树碱(Camptothecin)是从珙桐科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的木部、果实、根皮、种子和叶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分子式为C20H16N2O4,分子量348.34,为淡黄色针状晶体,熔点264~267℃;该分子为五环结构,含有一个毗咯喹啉环,一个共轭的吡啶酮环和一个六元α—羟基内酯环[1];喜树碱的化学性质不同于普通的生物碱,其没有明显的碱性,属于中性的喜树碱,与一般的生物碱试剂无反应,避光十分稳定,加热可使喜树碱分解;不溶于水,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除吡啶、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二甲基亚砜等少数有机溶剂外,不溶于酸,与酸不易成盐,所以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提取、分离喜树碱。
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喜树碱具有抗肿瘤,抗癌,免疫抑制,抗病毒,抗早孕,改变皮肤表皮的角化过程等作用,目前已经临床应用:用于恶性肿瘤,银屑病,治疣,急慢性白血病以及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肿大等。
喜树碱具有的抗癌活性是1966年美国国立癌症治疗服务中心(CCNSC)Monroe E. Wall博士最初发现[2]。
喜树碱(Camptothecin)相关资料介绍

喜树碱(Camptothecin)相关资料介绍喜树碱是一种植物抗癌药物,化学式为C20H16N2O4,浅黄色针状结晶。
从中国中南、西南分布的喜树中提取得到。
1976年中国化学家高怡生等合成消旋喜树碱成功。
喜树碱对肠胃道和头颈部癌等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少数病人有尿血的副作用。
10-羟基喜树碱的抗癌活性超过喜树碱,对肝癌和头颈部癌也有明显疗效,而且副作用较少。
化合物简介: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是一种细胞毒性喹啉类生物碱,能抑制DNA拓扑异构酶(TOPO I)。
1966年由M.E. Wall和M.C. Wani 通过有系统的筛选天然物质,进而发现的抗癌药物。
喜树碱是从产于中国的喜树(喜树,幸福树)树皮和枝干分离出来,早期为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癌症的方法。
喜树碱在初步临床试验有显著的抗癌特性、溶解度低以及含有高度的药物不良反应特性。
药用化学家进而利用这些特性开发出了多样的合成喜树碱和各种衍生品,以增加良好的效果。
现今已有两个喜树碱的类似物批准,并为癌症进行化疗,如拓扑替康和伊立替康。
理化性质:淡黄色针状结晶。
熔点264~267℃,[α]D20+31.3°(氯-仿∶甲醇=1∶2)。
不溶于水,溶于氯-仿、甲醇、乙醇中。
其溶液在紫外光灯下显紫蓝色荧光,见光易变质,微有吸湿性,遇浓硫酸显黄绿色,用蒸馏水稀释产生黄绿色荧光,呈碱性。
与碘化铋钾反应,生成橙红色复盐沉淀。
由喜树根或果粉以有机溶剂提取而得。
毒性较大,提取时应小心,有抗肿瘤活性。
用以治疗肠癌、直肠癌、胃癌和白血病等症,10-羟基喜树碱毒性较小。
喜树碱(Camptothecin)是一种强细胞毒性的五环生物碱,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特性。
喜树碱及其类似物可抑制拓扑异构酶I (topo I),使S期细胞进入凋亡。
喜树碱结合并稳定拓扑I - DNA骨干复合体(共价二元复合体)。
这种稳定的复合物减少了从断链释放的topo I的速率,从而减缓了宗教和随后的DNA合成过程。
不同种源喜树幼枝中喜树碱的含量

植物学通报 2005, 22 (5): 584 ̄589①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03JC39)和西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02NW10)资助。
②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lwenzhe@ 收稿日期: 2004-12-19 接受日期: 2005-02-28 责任编辑: 于昕不同种源喜树幼枝中喜树碱的含量①王玲丽 刘文哲②(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安 710069)摘要 通过HPLC 测定了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不同器官及不同种源幼枝中喜树碱的含量。
结果表明, 喜树碱含量在叶、种子和幼枝(幼叶和幼茎)中较高, 木质部中较少, 髓中最低。
不同种源的幼枝中, 来自成都种源喜树的喜树碱含量最高。
通过比较, 两年生喜树各器官中喜树碱含量普遍比一年生高, 幼枝中顶枝的喜树碱含量比侧枝高。
关键词 喜树, 喜树碱, 幼枝, 种源Contents of Camptothecin in Camptotheca acuminatafrom Different ProvenancesWANG Ling-Li LIU Wen-Zhe ②(College of Life Science,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Abstract Camptothecin (CPT) content in organs of Camptotheca acuminata and young shoots from different areas of China was determined by HPLC. CPT content in leaves, seeds and young shoo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xylem, lowest in piths and highest in young shoots from Sichuan province. CPT content in young biennial shoo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annual shoots and that in caulody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ubbranches.Key words Camptotheca acuminata , Camptothecin, Young shoot , Provenance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 为珙桐科(Nyssaceae)喜树属多年生亚热带落叶阔叶乔木, 是我国特有树种,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
4 4
东
化
工
2 0 1 8 年 第 1 1 期
www. g d c h e m. c o m
第4 5 卷 总第 3 7 3期
喜树碱 的提取及结构鉴定
( 佛 山科学 技术 学院 食 品科 学 与5 2 程 学 院,广 东 佛 山 5 2 8 0 0 0 )
李 国强 ,李韵仪 ,谭卓杰
L i G u o q i a n g , L i Y u n y i , T a n Z h u o j i e
( Co l l e g e o f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F o s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F o s h a n 5 2 8 0 0 0 , Ch i n a )
。
2 . 2 结 构 鉴 定
化 合物 为黄 色无 定形粉 末 ,m p 2 6 5 ~ 2 6 7℃ ,薄层 层析 后香草 醛一 浓硫 酸反 应显黄 色 ,紫 外光 照射下 有蓝 色荧光 。 U v谱在 2 0 3 , 2 l 8 ,2 5 3 ,3 7 0 n r f l 处 显示 最大吸 收 ,I R ( K B r ) 谱 提示 该化 合物 含 有羟基( 3 4 4 1 c m ) ,羰基( 1 7 4 1 c m 。 ) ,苯环结 构( 1 6 0 l ,1 5 0 l ,l 4 3 9 c m ) ;H R E S 1 . MS m / z 3 4 9 . 1 l 8 3 [ M+ H ] , 提 示 其 分 子 式 为
Af t e r p u r i ie f d b y s i l i c a g e l c o l u mn a n d OD S c o l u mn , p u r e c a mp t o t h e c i n c o mp o u n d wa s o b t a i n e d .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c a mp t o t h e c i n wa s e v a l u a t e d b y 1 R s p e c t r u m, ma s s s p e c t r o me t r y a n d n u c l e a r m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s p e c t r o s c o p y
晶 ,经 硅胶 柱和 OD S柱纯 化后 得到纯 喜树 碱化合 物 。利用 红
[ 文章 编号 1 O 0 7 一 t 8 6 5 ( 2 0 1 8 ) 1 1 - 0 0 4 4 ・ 0 1
Ex t r a c t i o n a n d S t r uc t ur a l I de nt i ic f a t i o n o f Ca m pt o t he c i n
C2 o HI 6 N2 O4 。
肿瘤 均有 一 定的疗 效 。
H N MR ( 5 0 0 MH z ,D MS O ) 谱 显示有 1 个 甲基 峰信号 『 6 H 0 . 9 0 ( 3 H,t ,J = 7 . 3 H z ) ] ,2个亚 甲基 质子 信号 [ 6 H 1 . 8 8 ( 2 H,m) 】 ,6个 不饱 和氢 信号[ 6 H 7 I 3 4 ( 1 H, s ) , 7 . 7 l ( 1 H, m ) , 7 . 8 6 ( 1 H, m) , 8 . 1 2 ( 1 H, d,J = 8 . 0 Hz ) ,8 . 1 7 ( 1 H,d ,J = 8 . 5 Hz ) ,8 . 6 8 ( 1 H,s ) 1 , 1个连氧 亚 甲基 质子 信号 【 5 . 4 2 ( 2 H, s ) ] , 1 个连 氮亚 甲基质 子信 号【 6 H 5 . 2 7 ( 2 H,
Ke y wo r d s : c a mp t o t h e c i n ;e x t r a c t i o n :s t uc r t u r a l i d e n t i i f c a t a m p t o t h e c a a c u mi n a t a ) ,又 名旱莲 、水栗 、水桐树 、天 梓树 、旱莲 子 、干张 树 、野芭 蕉 、水漠 子 ,为琪 桐科 ( Ny s s a c e a e ) 喜树 属( C a mp t o t h e c a D e c n e ) 植物 ,本属 仅有 1 种 ,为我 国特产 。 喜树 主治 各种 恶性 肿瘤 ,急 、慢性 白血病 … 1 , 银 屑病 [ 】 以及血 吸虫 病 引起 的肝脾 肿 大等疾 病 ,有研 究证 明其 具有 良好 的抗 氧化 活性 [ 1 9 6 6年 ,wa l l 等研 究人 员从我 国特 有植 物喜 树的 树皮 中首 次 分离得 到 了喜树 碱( c a mp t o t h e c i n ) ,并研 究发 现其 具有 显著 的抗 肿瘤 活性 【 , 主 要通 过作 用于 拓扑 异构酶 I 靶点 从而抑 制 D NA合 成 以达 到抗 肿瘤 的作用 【 ] ,对 胃癌 、直肠 癌 和 白血病 等 多种 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