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5章 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知识梳理(一)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生物学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合成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活动;而细胞呼吸则是指细胞内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
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通过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植物和一些原生生物的叶绿体中。
光合作用是维持地球上生物生存的重要过程之一。
1. 光合作用的公式光合作用的主要公式如下: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这个公式表示,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捕获后,二氧化碳和水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2.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可分为光能捕获、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三个过程:(1)光能捕获:光合作用一开始就是光能的捕获过程,光能被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吸收。
(2)光化学反应:捕获到的光能被传递给反应中心,进而激发电子,从而开始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
(3)暗反应:在光化学反应中,通过ATP和NADPH等能源分子提供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通常是葡萄糖)的过程。
3.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是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光照:光合作用需要光的能量,因此光照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基本条件。
(2)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其中20-30摄氏度是最适合的温度范围。
(3)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因此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这个过程释放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和能量供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细胞呼吸的公式细胞呼吸的主要公式如下: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这个公式表示,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和氧气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过程总反应式及物质转移:2三、细胞呼吸的能量变化★当CO 2释放总量最少时,生物呼吸作用最弱,最宜存放。
—1—C 6H 12能量O 2浓度O 2浓度CO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热能(内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光与光合作用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色素分布二、光合作用过程总反应式:物质转移(以生成葡萄糖为例):四、专有名词辨析1、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
2、净光合作用速率(强度):表现光合作用速率,可直接测得。
衡量量:O 2释放量、CO 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
3、呼吸作用速率:衡量量:O 2消耗量、CO 2产生量、有机物消耗量。
—2—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b :黄绿色 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素(含量约占3/4) 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含量排名:1 23 主要吸收: 蓝紫光和红光 主要吸收: 蓝紫光CO 2+H 2O (CH 2O)+O 2光能叶绿体五、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光照强度、光质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2、CO 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3、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关系(1)黑暗 (2)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CO 2 吸收 (O 2CO 2 释放 (O 2光照强度CO 2放出CO 22()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4)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3—其他知识整理一、高中生物反应式1、光合作用2、有氧呼吸3、酒精发酵4、乳酸发酵5、醋酸发酵二、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暗反应)、高尔基体(形成纤维素:单糖→多糖) 三、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为消化液其中无消化酶,其消化方式为物理消化即:胆汁对脂肪颗粒起乳化作用。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的知识点虽然多,但是比较有条理性,只要做好了知识点的整理复习起来就简单多了。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光合,呼吸作用知识点,推荐文档

生物光合作用记忆口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两反应,(光反应、暗反应)光暗交替同步行;(光反应为暗反应基础,同时进行)光暗各分两不走,(光反应、暗反应都包括两步)光为暗还供氢能;(光反应为暗反应还原C3化合物提供氢和厶匕曰、\冃匕量)色素吸光两用途,(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解水释氧暗供氢;(分解水释放氧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氢)ADP变ATP,光变不稳化学能;(光能转变成ATP中不稳定的化学能)光完成行暗反应,后还原来先固定;(在光反应的基础上进行暗反应,先固定C02再还原C3)二氧化碳由孔入,C5结合C3生;(C02由气孔进入,与C5 化合物结合生成C3化合物)C3多步被还原,需酶需能又需氢;(C3化合物的还原需要酶、能量、还原剂氢,经历多步反应)还原产生有机物,能量储存在其中;(C3化合物被还原生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C5离出再反应,循环往复不曾停。
(C3化合物被还原,分离出C5化合物,继续固定C02)ATP例子:ATP的上耍来源——细胞呼吸X相关攜加u细胞呼吸:fit有机物在細胞内经过•系列的氧化分解.怎终生廳二氧化碳城其它严断澤放川能呈莽生成ATP的过程’扭標总斷仃氣驗与询为’肴氧呼吸和尢氧呼吸—交一2、召氧呼毗乜捋綢胞在召氧的倉与口遇过雾种阳的偉化作用H把甸荀雜等有机翎韧底强优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禅放川大金離屋,生成AIP的过程。
3、龙牡呼欣:般咼折细应在无猊的糸井■週过胡的傣优作用,把葡苟商尊冇机物力辭为不初底的氧化严物〔池托* C(h或虬樓),同W释放幽少屋匪呈馆过程.4.垃酵上徽生舸<^;酵址菌、汛战葡)的无捱呼吸。
二、右辄呼吸的忌反械式:CgHnOft + 6D汁6H3O^^ 6CO:+ J2H1O +能呈三*无氧呼艇的忌应屁式tc h n12o, 2cji s on (酒粘}+2co’ + 少星或GH.iOe圭2QHM言1乳酸)4少虽能虽四、•仃氧呼吸过程五、仔氣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六、形响呼吸遠率的外界因索: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仃关的酶的活性来彫响细胞的呼吸作用.温度过低戒过高鄙会形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2、氣r;氣气充足,则尢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冇氧呼吸将会减弱戒受抑制:3、水分:•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杵用将增强。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知识点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氧的参与。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
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1、有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 的过程。
(2)过程:(3)总反应式及反应中各原子的去向:C 6H 12O 6+6H 2O+6O 2−−→酶6CO 2+12H 2O+能量2、无氧呼吸(1)概念: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就是无氧呼吸。
(2)场所:细胞质基质(3)类型:①产酒精的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式:C 6H 12O 6→2C 3H 4O 3+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反应式:2C 3H 4O 3+4[H]→2C 2H 5OH+2CO 2总反应方程式:C 6H 12O 6→2C 2H 5OH+2CO 2+少量能量实例:酵母菌、绝大数植物细胞和某些细菌等②产乳酸的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式:C 6H 12O 6→2C 3H 4O 3+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反应式:2C 3H 4O 3+4[H]→2C 3H 6O 3总反应方程式:C 6H 12O 6→2C 3H 6O 3+少量能量实例:乳酸菌、几乎所有动物细胞、马铃薯的块茎、玉米胚、甜菜的块根等3、氧气浓度:氧气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且对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A 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C 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AC 段: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B 点:此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 2最低,细胞呼吸最弱,储藏果蔬等应选此点对应的氧气浓度。
D 点:有氧呼吸CO 2释放量等于无氧呼吸CO 2释放量,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之比为1:34、通过装置中液滴的移动方向判断细胞呼吸方式:场所每个阶段的化学反应[H](NADH)来源、去路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C 6H 12O 6−−→酶2丙酮酸+4[H]+能量(少量)来源:C 6H 12O 6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6H 2O −−→酶6CO 2+20[H]+能量(少量)来源:丙酮酸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 2−−→酶12H 2O+能量(大量)去路:与O 2结合生成H 2O 实验结果结论装置一液滴装置二液滴不动不动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种子已死亡不动右移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右移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ACB .D .光合作用:I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知识点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重点知识整理细胞呼吸一、呼吸作用过程1、有氧呼吸阶段场所物质变化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酶2 丙酮酸 +4[H]+ 能量C6H12O6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酶2 丙酮酸 +6H 2O6CO2+20[H]+ 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酶24[H]+6O 212H 2O+ 能量总反应式及物质转移:C6H 12O6+6H 2O+6O 2酶6CO2+12H 2O+能量2、无氧呼吸阶段场所物质变化第一阶段酒精发酵:C6H12O6酶细胞质基质2C2H 5OH+2CO 2+能量酶第二阶段乳酸发酵:C6H12O62C3H 6O3+能量二、细胞呼吸的能量变化产能情况少量能量少量能量大量能量产能情况少量能量不产能热能(较多)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酶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条件O2和酶酶同产物CO2和 H2O C2H 5OH 和 CO2或乳酸点能量大量能量少量能量相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点联系第一阶段的场所及转变过程相同三、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1、温度: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
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2、氧气: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直接影响呼吸速度,也影响到呼吸的性质。
★当 CO2释放总量最少时,生物呼吸作用最弱,最宜存放。
3、 CO2:增加 CO2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
据此原理,在蔬菜和水果的保鲜中,增加CO2的浓度也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1 实验原理:有氧呼吸( 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 2)二氧化碳的检测方法:①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②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时间的长短,可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
光合与呼吸知识点总结

兼性厌氧型:酵母菌
二、细胞分化
1.概念:关键点:形态、结构和功能稳定性差异
2.特点:①不可逆性②普遍性③持久性④※遗传物质不变性
(注意:每条特点要理解记忆,考试不会简单的只考背诵,重点在于会判断,比如:个体只有在胚胎期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在有分化现象。错,违背持久性。
3.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全能型:关键点:完整个体 潜能
4.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如果没有人为改变温度,只考虑自然界生长的植物,此时温度是与光照有关的,光照强度高,温度也会随之有一定幅度的升高,所以温度在本质上也是通过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
通过以上分析,影响光合速率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要区分外界CO2浓度和细胞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当气孔关闭,虽然外界CO2浓度基本保持不变,但是由于气孔关闭,外界的二氧化碳进不来,所以细胞内CO2浓度降低,从而光合速率降低。
(阶段二不释放能量)
③场所: 细胞质基质(场所只有一个,阶段一和阶段二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注意:☆对于有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存于ATP中;
对于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除了有热能和ATP之外,还有一部分能量存于酒精或者乳酸中。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和反应场所一定要会背,写反应式的时候箭头不能写成等号,不要忘了写条件:酶。而反应过程的反应式要会应用。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总CO2吸收速率=从外界吸收的CO2吸收速率 + 呼吸作用CO2释放速率
光合作用的
总有机物生成速率= 有机物积累速率 + 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速率
●呼吸速率通常用CO2释放速率或有机物的消耗速率表示,如果将各种速率乘以时间,就得到了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或吸收量 或有机物的积累量等等。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过程阶段场所物质变化产能情况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酶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少量能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酶2 丙酮酸+6H2O -------- 6CO2+20[H]+ 能量少量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酶24[H]+6O 2----------- 12H2O+ 能量大量能量酉任*总反应式及物质转移:C6H i2f6+6H2O+602 —6CO2+12H2O+能量阶段场所物质变化产能情况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酶酒精发酵:C6H12O6 ---------------- 2C2H5OH+2CO 2+ 能量酶乳酸发酵:C6H12O6 --------------- 2C3H6O3+冃匕量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不产能、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三、细胞呼吸的能量变化2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占八、、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条件O2和酶酶产物CO2和H2O C2H5OH和CO2或乳酸能量大量能量少量能量相同占八、、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联系第一阶段的场所及转变过程相同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热能(内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光与光合作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色素分布23522[H]ATP°2产生量C 3C 5(CH 2°)光照强弱减少 减少 减少 上升 下降 减少CO 2供应不变光照弱T 强增多增多增多下降上升增加C°2供应不变光照不变相对增加相对增加减少下降上升相对减少C°2供应减少光照不变相对减少相对减少增加上升下降 相对增加C°2供应增加1、 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
2、 净光合作用速率(强度):表现光合作用速率,可直接测得。
衡量量: °2释放量、C °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
3、 呼吸作用速率:衡量量: °2消耗量、C°2产生量、有机物消耗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一、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一)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分解为一些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且伴随着能量释放生成ATP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活细胞在有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过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C6H12O6酶2丙酮酸+[H](少量)+能量(少量)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丙酮酸+H2O酶CO2+[H]+能量(少量)场所: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H]+O2酶H2O+能量(大量)场所:线粒体内膜(注:3个阶段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3、总反应式及元素去向:4、意义:是大多数生物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注:1mol葡萄糖在彻底氧化分解后,共释放出约2870kJ的能量,其中约有1161kJ储存在ATP中,可形成约38mol ATP)无氧呼吸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需氧气(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2、过程: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丙酮酸酶C2H5OH(酒精)+CO2场所:细胞质基质(高等植物、酵母菌等)或丙酮酸酶C3H6O3(乳酸)(动物、人、乳酸菌等,另外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注意: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1mol葡萄糖→2mol ATP,第二阶段没有能量产生。
)3、总反应式:C6H12O6酶2C2H5OH(酒精)+2CO2+能量(大多数植物、酵母菌)C6H12O6酶2C3H6O3(乳酸)+能量(动物,马铃薯块茎,玉米胚,甜菜块根,乳酸菌细胞等)4、意义:(1)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
(酒精会毒害根细胞,产生烂根现象)(2)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释放出一定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
【特别提示】①相同呼吸底物、不同呼吸类型、代谢产物不同的直接原因是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生物体内的基因不同。
②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
③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或有氧呼吸)也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
④在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物质变化的数量关系时有如下规律:O2吸收量=CO2释放量→只进行有氧呼吸O2吸收量<CO2释放量→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多余的CO2来自无氧呼吸酒精量=CO2量→只进行无氧呼吸酒精量<CO2量→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三)细胞呼吸的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四)细胞呼吸的意义: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既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中间产物(五)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内部因素——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1)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呼吸速率不同。
如:水生植物>旱生植物,阳生植物>阴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细胞呼吸速率不同。
如:幼苗期、开花期>成熟期(3)同一植物在不同器官细胞呼吸速率不同。
如:生殖器官>营养器官2、环境因素(1)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最适温度(约25-35℃)时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
(2)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O2浓度越高,有氧呼吸强度越强。
▪O2抑制无氧呼吸。
(3)CO2浓度: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CO2浓度增加,细胞呼吸速率下降。
(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含水量越高,呼吸作用越强。
(六)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作物栽培时要及时松土透气,利于根系的有氧呼吸,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水稻根系的有氧呼吸,避免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使根腐烂。
2、储存粮食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
3、果蔬保鲜时,采用降低氧浓度、充氮气或降低温度等方法,抑制细胞呼吸,但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
4、选用“创可贴”、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
5、酒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生产的,醋是利用醋酸菌有氧呼吸生产的,生产腐乳的毛霉进行有氧呼吸。
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的无氧呼吸积累过多的乳酸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7、大棚蔬菜进行温度控制,阴天和晚上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二、【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实验原理: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方式的影响。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兼性厌氧型(可在成熟的葡萄皮上寻找)CO2的检测: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BTB试剂)蓝→绿→黄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酸性溶液与乙醇反应变灰绿色2、实验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酵母菌是进行有氧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产物是什么?(2)作出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
(3)设计并进行实验:①配制酵母菌培养液:20g新鲜食用酵母菌+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②检测CO2的产生,装置如下图:思考:1、可根据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来判断甲、乙两装置中产生CO2的多少。
2、CO2还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根据其由蓝变绿再变黄的时间长短来判断产生的CO2的多少。
盛NaOH的锥形瓶作用:洗除空气中的CO2③检测酒精的产生:自A、B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滤液注入已编号的1、2号试管中→分别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中颜色的变化。
(4)实验现象及分析:①甲、乙两装置中石灰水都变浑浊,且甲中浑浊程度高且速度快,说明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条件下产生的CO2比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多且快。
②2号试管中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1号试管不变色,说明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5)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CO2。
【思考感悟】参与有氧呼吸的酶分布场所有哪些?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3、实验中的关键步骤(1)将甲装置连接橡皮球,让空气不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既保证O2的充分供应,又使进入A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的锥形瓶,洗除空气中的CO2,保证第三个锥形瓶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B瓶应该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O2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条件氧气、酶酶产物CO2、H2O酒精和CO2或乳酸能量大量少量相同点联系从葡萄糖到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不同(第一阶段相同)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四)细胞呼吸的意义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产生能源物质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自给自还)2、为体内的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如葡萄糖分解的中间产物丙酮酸是合成丙氨酸的原料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应用1.温度(1)曲线模型:如右图。
(2)解读:温度通过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①最适温度时,细胞呼吸最强。
②超过最适温度时,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细胞呼吸受抑制。
③低于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受抑制。
(3)应用:①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
②温室栽培中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温度),以减少夜间呼吸消耗有机物,增加产量。
2.O2浓度(1)曲线(2)解读①O2浓度低时,无氧呼吸占优势。
②随O2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不断加强。
③当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随O2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不再加强(受呼吸酶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疑难点)多数考生对本曲线的分析存在盲点,也很容易出错,现总结如下:(1)点的含义R点:只进行无氧呼吸;P点之前: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存,CO2释放总量=有氧呼吸释放量+无氧呼吸释放量;P点及其以后:只进行有氧呼吸。
Q点:释放的CO2量最少,细胞总体呼吸最弱,为种子、蔬菜、水果贮存的最佳点。
B点:有氧呼吸吸收的O2量(或释放的CO2量)等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
(2)线的含义两种呼吸方式同时存在的区段是RQP;RQ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是随着O2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区域ORP的面积表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
曲线解读ATP产生量与O2供应量的关系图示如下,解读:(1)AB段表示在一定范围内,ATP产生量随O2供应量的增大而增多。
(2)BC段:当O2供应量达到一定值时,ATP产生量不再增加,这是由于细胞中ATP的量很少,且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因酶、有机物、ADP、磷酸有限)(3)A点表示:无O2条件下,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也能产生少量ATP。
(4)若横坐标为呼吸强度,ATP产生量曲线应从原点开始。
3.含水量(1)曲线如图:(2)解读: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当含水量过多时,呼吸速率减慢,甚至死亡。
(3)应用:a:作物栽培中,合理灌溉。
b:种子晾晒后再储存。
C:稻田需要定期排水,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毒害细胞。
4.CO2浓度(1)曲线如右图。
(2)解读: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对细胞呼吸具有抑制作用。
(3)应用:在蔬菜、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度(或充入N2)可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粮食种子保存:零上低温、低氧、干燥果蔬贮藏:零上低温、低氧、中等湿度。
【高考要点归纳】①热点:测定光合速率必须在光下进行,测定呼吸速率必须在暗中进行。
②新疆哈密瓜较甜的原因是日照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③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减少呼吸消耗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分析)(一)原理解读:1、色素的提取: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作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而不能用水,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不能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