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热电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版)》习题及解答

合集下载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习题-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及《传感器与测量技术》习题集与部分参考答案教材:传感器技术(第3版)贾伯年主编,及其他参考书第7章热电式传感器7-1 热电式传感器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热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

它可分为两大类:热电阻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阻传感器的特点:(1)高温度系数、高电阻率。

(2)化学、物理性能稳定。

(3)良好的输出特性。

(4).良好的工艺性,以便于批量生产、降低成本。

热电偶传感器的特点:(1)结构简单(2)制造方便(3)测温范围宽(4)热惯性小(5)准确度高(6)输出信号便于远传7-2 常用的热电阻有哪几种?适用范围如何?答:铂、铜为应用最广的热电阻材料。

铂容易提纯,在高温和氧化性介质中化学、物理性能稳定,制成的铂电阻输出-输入特性接近线性,测量精度高。

铜在-50~150℃范围内铜电阻化学、物理性能稳定,输出-输入特性接近线性,价格低廉。

当温度高于100℃时易被氧化,因此适用于温度较低和没有侵蚀性的介质中工作。

7-3 热敏电阻与热电阻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用热敏电阻进行线性温度测量时必须注意什么问题?7-4 利用热电偶测温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答:(1)用两种不同材料作热电极(2)热电偶两端的温度不能相同7-5 什么是中间导体定律和连接导体定律?它们在利用热电偶测温时有什么实际意义?答:中间导体定律: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当引入第三导体时,只要保持第三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则第三导体对回路总热电势无影响。

利用这个定律可以将第三导体换成毫伏表,只要保证两个接点温度一致,就可以完成热电势的测量而不影响热电偶的输出。

连接导体定律:回路的总电势等于热电偶电势E AB(T,T0)与连接导线电势E A’B’(Tn,T0)的代数和。

连接导体定律是工业上运用补偿导线进行温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7-6 什么是中间温度定律和参考电极定律?它们各有什么实际意义?答:E AB(T,Tn,T0)=E AB(T,Tn)+E AB(Tn,T0)这是中间温度定律表达式,即回路的总热电势等于E AB(T,Tn)与E AB(Tn,T0)的代数和。

CH热电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版)》习题及解答

CH热电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版)》习题及解答

CH热电式传感器(含答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版)》习题及解答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热电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A. 热电极B. 保护管C. 绝缘管D. 接线盒2、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B. 温度测量范围广C. 电阻温度系数要大D. 材料的机械强度要高3、为了减小热电偶测温时的测量误差,需要进行的温度补偿方法不包括()。

A. 补偿导线法B. 电桥补偿法C. 冷端恒温法D. 差动放大法4、用热电阻测温时,热电阻在电桥中采用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

A.接线方便B. 减小引线电阻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C. 减小桥路中其它电阻对热电阻的影响D. 减小桥路中电源对热电阻的影响5、目前,我国生产的铂热电阻,其初始电阻值有()。

A.30Ω B.50ΩC.100Ω D.40Ω6、我国生产的铜热电阻,其初始电阻R0为()。

A.50ΩB.100ΩC.10ΩD.40Ω7、目前我国使用的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是()A.-200~850℃ B.-50~850℃C.-200~150℃ D.-200~650℃8、我国目前使用的铜热电阻,其测量范围是()。

A.-200~150℃ B.0~150℃C.-50~150℃ D.-50~650℃9、热电偶测量温度时()A. 需加正向电压B. 需加反向电压C. 加正向、反向电压都可以D. 不需加电压10、热敏电阻测温的原理是根据它们的( )。

A.伏安特性 B.热电特性C.标称电阻值 D.测量功率11、热电偶中热电势包括()A.感应电势 B.补偿电势C.接触电势 D.切割电势12、用热电阻传感器测温时,经常使用的配用测量电路是()。

A.交流电桥 B.差动电桥C.直流电桥 D. 以上几种均可13、一个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为E0,当打开其冷端串接与两热电极材料不同的第三根金属导体时,若保证已打开的冷端两点的温度与未打开时相同,则回路中热电势()。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第版)》习题解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第版)》习题解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第2版)习题解答王涛第1章概述1.1 什么是传感器?答: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1.2 传感器的共性是什么?答:传感器的共性就是利用物理定律或物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将非电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输入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频率、电荷、电容、电阻等)输出。

1.3 传感器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答: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分为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部分,分别完成检测和转换两个基本功能。

①按传感器的输入量(即被测参数)进行分类按输入量分类的传感器以被测物理量命名,如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②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物理定律、物理效应、半导体理论、化学原理等),可以分为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

③按传感器的基本效应进行分类根据传感器敏感元件所蕴含的基本效应,可以将传感器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

1.6 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有哪些?答:①差动技术;②平均技术;③补偿与修正技术;④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⑤稳定性处理。

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2.1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它在稳态信号作用下的输入、输出关系。

静态特性所描述的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中不含时间变量。

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分辨率、迟滞、重复性和漂移。

2.3 利用压力传感器所得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非线性误差、迟滞和重复性误差。

设压力为0MPa时输出为0mV,压力为0.12MPa时输出最大且为16.50mV。

解:①求非线性误差,首先要求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误差,拟合直线在输入量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可以用切线或割线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平移拟合等来近似地代表实际曲线的一段(多数情况下是用最小二乘法来求出拟合直线)。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8 热电式传感器(11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8   热电式传感器(113)

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热电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A. 热电极B. 保护管C. 绝缘管D. 接线盒2、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B. 温度测量范围广C. 电阻温度系数要大D. 材料的机械强度要高3、为了减小热电偶测温时的测量误差,需要进行的温度补偿方法不包括()。

A. 补偿导线法B. 电桥补偿法C. 冷端恒温法D. 差动放大法4、用热电阻测温时,热电阻在电桥中采用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

A.接线方便B. 减小引线电阻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C. 减小桥路中其它电阻对热电阻的影响D. 减小桥路中电源对热电阻的影响5、目前,我国生产的铂热电阻,其初始电阻值有()。

A.30Ω B.50ΩC.100Ω D.40Ω6、我国生产的铜热电阻,其初始电阻R0为()。

A.50ΩB.100ΩC.10ΩD.40Ω7、目前我国使用的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是()A.-200~850℃ B.-50~850℃C.-200~150℃ D.-200~650℃8、我国目前使用的铜热电阻,其测量范围是()。

A.-200~150℃ B.0~150℃C.-50~150℃ D.-50~650℃9、热电偶测量温度时()A. 需加正向电压B. 需加反向电压C. 加正向、反向电压都可以D. 不需加电压10、热敏电阻测温的原理是根据它们的( )。

A.伏安特性 B.热电特性C.标称电阻值 D.测量功率11、热电偶中热电势包括()A.感应电势 B.补偿电势C.接触电势 D.切割电势12、用热电阻传感器测温时,经常使用的配用测量电路是()。

A.交流电桥 B.差动电桥C.直流电桥 D. 以上几种均可13、一个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为E0,当打开其冷端串接与两热电极材料不同的第三根金属导体时,若保证已打开的冷端两点的温度与未打开时相同,则回路中热电势()。

A.增加 B.减小C.增加或减小不能确定 D.不变14、热电偶中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有()。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有答案-(2)精选全文完整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有答案-(2)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电涡流效应2、霍尔效应3、光电效应二、填空(每空1分)1、热电阻传感器可分为__金属热电阻式__和___半导体热电阻式__两大类,前者简称__热电阻__,后者简称_热敏电阻_。

2、基于场的定律的传感器称为__结构型___,基于物质定律的传感器称为___物性型___。

3、传感器动态标定使用的标准激励信号分为两类:__正弦__和__阶跃__。

4、半导体材料的应变电阻效应主要基于__压阻_效应。

5、无外磁场时,霍尔元件在额定控制电流下,两霍尔电极之间的开路电势称为__不等位电势____。

6、逆压电效应又叫__电致伸缩___。

基于该效应的____发生器和_____发生器分别是超声检测和声表面波检测技术及仪器的关键器件。

7、压电陶瓷除了具有压电性,还具有__热释电效应__,因此它可制作热电传感器件而用于红外探测器中。

8、光纤的最初研究是应用于___通讯____领域。

9、将一灵敏度为0.08mV/℃的热电偶与电压表相连接,电压表接线端为25℃,若电压表读数为30mV,热电偶的热端温度为_______。

10、脉冲回波法测厚,已知超声波在工件中的声速5000m/s,测得时间间隔为18μs,工件厚度为___5000*9*10^-6=0.045m____。

11、编码器按结构形式有__直线式__编码器和_旋转式_编码器。

12、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基础是____________,其产生的热电势包括________电势和_______电势两部分。

热电偶的___连接导体___定律是工业上运用补偿导线法进行温度补偿的理论基础;__中间温度__定律为制定分度表奠定了理论基础;__参考电极__定律简化了热电偶的选配工作。

电涡流传感器的线圈与被测物体的距离减少时,互感系数M将。

利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测量转速时,被测轴齿盘的材料必须是导磁体。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非电量如位移、压力、流量等转换成线圈或互感量的变化,这种装置称为电感式传感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212题)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212题)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题及答案(212题)1、己知某温度传感器为时间常数T=3s的一阶系统,当受到突变温度作用后,传感器输出指示温差的三分之一所需的时间为() sA、3B、1C、1.2D、1/3答案内容:C;2、下列传感器中的不属于结构型传感器的是()A、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B、线绕电位器式传感器。

C、应变片式压力传感器。

D、金属丝式传感器。

答案内容:A;3、下列不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的传感器是()。

A、应变式传感器B、化学型传感器C、压电式传感器D、热电式传感器答案内容:B;4、随着人们对各项产品技术含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感器也朝向智能化方面发展。

其中,典型的传感器智能化结构模式是()。

A、传感器+通信技术B、传感器+微处理器C、传感器+多媒体技术D、传感器+计算机答案内容:B;5、(本题为多选题)传感技术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信息获取B、信息转换C、信息处理D、信息传输答案内容:ABC;6、一阶传感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10%到90%所需的时间称为()。

A、延迟时间B、上升时间C、峰值时间D、响应时间答案内容:B;7、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A、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C、迟滞、重复性、漂移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答案内容:C;8、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动态特性的是()。

A、迟滞、灵敏度、阻尼系数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C、重复性、漂移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答案内容:B;9、(本题为多选题)利用霍尔片,我们可以测量一步到位哪些物理量()。

A、磁场;B、电功率;C、载流子浓度;D、载流子类型。

答案内容:ABCD;10、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如果影响和决定误差大小的全部因素(条件)始终保持不变,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这样的测量称为()。

A、组合测量.B、静态测量C、等精度测量D、零位式测量答案内容:C;11、下列传感器中的物性型传感器的是()A、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CH热电式传感器(含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版)》习题及解答

CH热电式传感器(含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版)》习题及解答

第8章热电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热电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A. 热电极B. 保护管C. 绝缘管D. 接线盒2、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B. 温度测量范围广C. 电阻温度系数要大D. 材料的机械强度要高3、为了减小热电偶测温时的测量误差,需要进行的温度补偿方法不包括()。

A. 补偿导线法B. 电桥补偿法C. 冷端恒温法D. 差动放大法4、用热电阻测温时,热电阻在电桥中采用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

A.接线方便B. 减小引线电阻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C. 减小桥路中其它电阻对热电阻的影响D. 减小桥路中电源对热电阻的影响5、目前,我国生产的铂热电阻,其初始电阻值有()。

A.30Ω B.50ΩC.100Ω D.40Ω6、我国生产的铜热电阻,其初始电阻R0为()。

A.50ΩB.100ΩC.10ΩD.40Ω7、目前我国使用的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是()A.-200~850℃ B.-50~850℃C.-200~150℃ D.-200~650℃8、我国目前使用的铜热电阻,其测量范围是()。

A.-200~150℃ B.0~150℃C.-50~150℃ D.-50~650℃9、热电偶测量温度时()A. 需加正向电压B. 需加反向电压C. 加正向、反向电压都可以D. 不需加电压10、热敏电阻测温的原理是根据它们的( )。

A.伏安特性 B.热电特性C.标称电阻值 D.测量功率11、热电偶中热电势包括()A.感应电势 B.补偿电势C.接触电势 D.切割电势12、用热电阻传感器测温时,经常使用的配用测量电路是()。

A.交流电桥 B.差动电桥C.直流电桥 D. 以上几种均可13、一个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为E0,当打开其冷端串接与两热电极材料不同的第三根金属导体时,若保证已打开的冷端两点的温度与未打开时相同,则回路中热电势()。

A.增加 B.减小C.增加或减小不能确定 D.不变14、热电偶中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有()。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卷及答案姓名:学号:班级:成绩: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8分)1.通常用热电阻测量(C )A.电阻B.扭矩C.温度D.压力2.反射式电涡流传感器激磁线圈的电源是( C )A.直流 B.工频交流 C.高频交流3.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结构形式很多,其中应用最多的是( C )A.变间隙式 B.变面积式 C.螺丝管式4.通常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 B )A.电容量B.加速度C.电场强度D.交流电压5.利用热电偶测温条件是( C )A.分别保持热电偶两端温度恒定B.保持热电偶两端温差恒定C.保持热电偶冷端温度恒定D.保持热电偶热端温度恒定6.电阻应变片的初始电阻有多种,其中用的最多的是(B )A.60ΩB.120ΩC.200ΩD.240Ω7.在工程技术中,通常用电感式传感器测量(C )A.电压B.磁场程度C.位移D.速度8.我国使用的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是(A )A.-200~850℃B.-50~850℃C.-200~150℃D.-200~650℃9.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 D )A.热阻效应B.霍尔效应C.光电效应D.电磁效应10.铜电阻测温线性好、价廉,其测温范围为( C )A.-50℃~50℃B.0℃~100℃C.-50℃~150℃D.-100℃~100℃11.被测对象温度为300℃左右,实验室有以下几种规格的温度计,试从提高测量精度的角度出发,合理选择其中之一( B )A.量程800℃,精度等级1级B.量程400℃,精度等级1.5级C.量程600℃,精度等级1.5级D.量程500℃,精度等级2.5级12.热电偶中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是(B )A.两热电极材料相同B.两热电极材料不同C.两热电极的两端温度相同13.压电式传感器目前多用于测量(B )A.静态的力或压力B.动态的力或压力C.速度14.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与材料初始距离d0之间是( B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无关系15.热电偶中的热电势主要是(D )A.感应电势B.温差电势C.切割电势D.接触电势16.压电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有电荷放大器、电压放大器,二者在应用方面最主要区别是( B )A.阻抗变换能力B.电缆线长度变化影响计入与否C.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D.前三种讲法都不对17.图为一个电感传感器,当衔铁上移Δδ后,那么( A )A.Rm变小B.e变小C.L变小D.μ0变小18.光敏三极管的结构可看成用光敏二极管代替普通三极管中的( C )A.集电极B.发射极C.集电结D.发射结二、填空(24)1、检测仪表中常用测试方法有直接比较测量法、微差法和零位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需要还可以用来测量更高或更低的温度。
A.100 ~1300℃ B.100 ~1200℃ C.100 ~1100℃ D.100 ~1000℃
26、下面对热电极极性阐明正确的是(
)。
A. 测量端失去电子的热电极为负极,得到电子的热电极为正极。
B. 输出端失去电子的热电极为正极,得到电子的热电极为负极。
() 。
A. 热量交换 B. 温度交换 C. 电流传递 D. 电压传递
2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电阻的应用范围已扩展到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低温领域。同时在
1000- 1200℃温度范围内也有足够好的特性。
A.1 ~ 10K B.1 ~ 15K C.1 ~ 5K D.1 ~ 20K
30、测量钢厂钢水温度,一般采用(
D .保持热电偶热端温度恒定
16、通常用热电阻测量(
)。
A.电阻 B .扭矩 C .温度 D .流量
17、实用热电偶的热电极材料中,用的较多的是(
)。
A.纯金属 B .非金属 C .半导体 D .合金
18、工程(工业)中,热电偶冷端处理方法不包括(
)。
A.热电势修正法
B
.温度修正法
C. 0℃恒温法
D
C. 铁一康铜热电偶
D.
镍铬一考铜热电偶
4、以下热电偶属于非标准化的热电偶的是: (

A. 铜一康铜热电偶
B. 钨一钼热电偶
C. 镍钴一镍铝热电偶 D. 双铂钼热电偶
5、半导体热敏电阻包括: (

A.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B.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11、热电偶中热电势包括(

A.感应电势
B
.补偿电势
C.接触电势
D
.切割电势
12、用热电阻传感器测温时,经常使用的配用测量电路是(
)。
A.交流电桥
B
.差动电桥
C.直流电桥
D.
以上几种均可
13、一个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为 E0,当打开其冷端串接与两热电极材料不同的第三根金属
导体时,若保证已打开的冷端两点的温度与未打开时相同,则回路中热电势(
C. 测量端失去电子的热电极为正极,得到电子的热电极为负极。
D. 输出端失去电子的热电极为负极,得到电子的热电极为正极。
27、对于热电偶冷端温度不等于 ( ) ,但能保持恒定不变的情况,可采用修正法。
A.20 ℃
B.0 ℃
C.10℃
D.5℃
28、采用热电偶测温与其它感温元件一样,是通过热电偶与被测介质之间的
.补偿导线法
19、下列关于热电偶传感器的说法中, ( )是错误的。
A. 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均质材料构成
B. 计算热电偶的热电势时,可以不考虑接触电势
C. 在工业标准中,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规定为
0℃
D. 接入第三导体时,只要其两端温度相同,对总热电势没有影响
20、在实际的热电偶测温应用中, 引用测量仪表而不影响测量结果是利用了热电偶的哪个基
)。
A.增加
B
.减小
C.增加或减小不能确定
D .不变
14、热电偶中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有(
)。
A.两热电极材料相同
B
.两热电板材料不同
C.两热电极的几何尺寸不同
D .两热电极的两端点温度相同
15、利用热电偶测温时,只有在(
)条件下才能进行。
A.分别保持热电偶两端温度恒定
B .保持热电偶两端温差恒定
C.保持热电偶冷端温度恒定
B
. 50
C. 100
D
. 40
6、我国生产的铜热电阻,其初始电阻 R0 为(
)。
A . 50Ω
B . 100 Ω
C. 10 Ω
D .40Ω
7、目前我国使用的铂热电阻的测量范围是(

A.- 200~ 850℃
B .- 50~ 850℃
C.- 200~ 150℃
D .- 200~ 650℃
8、我国目前使用的铜热电阻,其测量范围是(
D
.五线制
23、下列方法中,不属于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法的是(

A.补偿导线法
B.冷端恒温法
C.电桥补偿法
D
.热端温度校正法
24、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
)变化的装置。
A. 电流
B.
电阻
C.
电压 D. 电量
25、自 19 世纪发现热电效应以来,热电偶被越来越广泛地用来测量
( )范围内的温度,
)。
A. 补偿导线法
B.
电桥补偿法
C. 冷端恒温法
D.
差动放大法
4、用热电阻测温时,热电阻在电桥中采用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
)。
A.接线方便
B. 减小引线电阻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
C. 减小桥路中其它电阻对热电阻的影响
D. 减小桥路中电源对热电阻的影响
5、目前,我国生产的铂热电阻,其初始电阻值有(
)。
A. 30
()
A. 结构简单 B. 精度高 C. 热惯性小
D. 可测局部温度和便于远距离传送与集中检测
2、产生补偿电势的方法很多 , 下面属于补偿电势的方法有: (

A. 电桥补偿法 B. 温度补偿法 C. 结构补偿法 D.PN 结补偿法
3、以下热电偶属于标准化的热电偶的有: (

A. 铂铑 10- 铂热电偶 B. 铂铑 30- 铂铑 6 热电偶
)热电偶
A 铂铑—铂铑 B 镍铬—镍硅 C 铜—铜镍
31、工业上广泛应用热电阻作为(
)范围的温度测量。
A. -50~300 ℃ B . 100~1300℃
C. 300~800℃ D . -200~500 ℃
32、在高精度测量要求场合,热电阻测量电路应设计成(

A.两线制 B .三线制 C .四线制
二、多项选择题 1、热电偶近年来被广泛采用,以下属于热电偶具有的优点有:
)。
A.- 200~ 150℃
B . 0~150℃
C.- 50~ 150℃
D .- 50~ 650℃
9、热电偶测量温度时(

A. 需加正向电压
B.
需加反向电压
C. 加正向、反向电压都可以 D. 不需加电压
10、热敏电阻测温的原理是根据它们的 ( ) 。
A.伏安特性
B
.热电特性
C.标称电阻值
D
.测量功率
第 8 章 热电式传感器
一、单项选择题
1、热电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
A. 热电极
B.
保护管
C. 绝缘管
D.
接线盒
2、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A.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B.
温度测量范围广
C. 电阻温度系数要大
D.
材料的机械强度要高
3、为了减小热电偶测温时的测量误差,需要进行的温度补偿方法不包括(
本定律(
)。
A. 中间导体定律
B.
中间温度定律
C. 标准电极定律
D.
均质导体定律
21、热电偶温度计采用补偿导线的目的是为了(

A.节省热电偶的长度
B.
避免使用冷端补偿
C. 可以直接使用分度表
D.
降低成本
22、热电阻的引线电阻对测量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
)引线方式测量精度最高。
A.两线制
B.三线制
C.四线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