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模块检测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Ⅰ卷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第I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42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脸颊.(jiá) 媲.美(pì) 俊秀婀娜.(nuó)不可估量.(liàng)B. 嵯.峨(cuó) 震颤.(chàn) 玲珑剔.透(tī) 峨冠.博带(guān)C. 攻讦.(jié) 胚.芽(pēi) 博闻强识.(shí) 养尊处.优(chǔ)D. 缱绻.(quǎn) 颓垣.(huán) 茕.茕孑立(qiónɡ) 解.甲归田(ji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遨翔遐思万卉争荣浮想联翩B.迸发国萃层峦叠嶂以偏赅全C.宣泄奥秘残羹冷炙寥寥无几D.耸峙赋予消声匿迹归根结底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不必躲在幽暗阴森的教堂里去研究天文历算,却必需..以琴、棋、书、画来修养身心。
B.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琢磨..,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
C.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礼品回收市场日显颓势,一些类似依靠权力孳生的行业也繁荣不再,已是明日黄花....。
D.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是一挥而就的.....,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B.你在写作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你想对读者说什么,你又打算样说?C.古典诗歌中,人们常用丁香结这个意象(即丁香的花蕾)寄寓愁心,抒写愁情。
D.全球性搜索MH370已经超过一个月,这“将是国际航空史上最昂贵的一次搜救行动。
安徽省安庆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命题:舒泉福审题:程红玉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48分)一、(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吟诵陈向春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
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
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
古调绝响,无从谈起。
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
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
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
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
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
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
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
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
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
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
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
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①经典。
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
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I卷(选择题,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翠幄(wò)敕造(chì)笑靥(yǎn)扪参(mén)B.蹙缩(cù)迁谪(zhé)炮烙(pào)歆(xīn)享C.跬(kuǐ)步广袤(mào)盥手(guàn)猿猱(róu)D.藩(fān)篱聒噪(guō)曳(yè)兵鸡豚(tú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厮混忖度顶力相助走头无路B. 烟霭孝悌百无聊赖人才济济C. 崔嵬嬉闹礼上往来苍海桑田D. 寒暄湮没弩马十驾义愤填赝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杜甫痛失挚友,孤苦无依,被迫于腐朽之年,抱病弱之躯,漂泊江湖,异乡,兼以政治上屡遭排挤,心境自然凄苦异常。
②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
③我一直追到汽车之后,然后对着自己哈哈大笑,但是我马上发现笑得太厉害会影响呼吸,于是立刻不笑了。
A.做客以至消逝 B.作客以至消失C.做客以致消失 D.作客以致消逝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喜欢坐在距离鲤鱼仅仅几厘米的地方,然而,我们之间却如临深渊....B.作为著名的游览胜地,环境脏乱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C.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D.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的空间(相当于6万亿英里),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一光年。
B.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
C.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
山东省济宁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 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宁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吮.吸(yǔn)札.记(zhá) 艾蒿.(hāo)剔.除(tì) 垂涎.三尺(xián)B. 睥.睨 (bì) 蛮横.(hâng)自诩.(xǔ)畏葸.(xǐ)聊以慰藉.(jí)C. 龟.裂(jūn)讥诮.(qiào)脸颊.(jiá)监.生(jiàn)戛.然而止(jiá)D. 蹩.进(bì)瞭.望(liào)驯.熟(xùn)谄.媚(xiàn)泾.渭分明(jīng)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安详缜密尺牍诡秘藕断丝连B.国萃寒暄精彩莞尔河辙之鲋C.征戍回朔讫今孤僻唉声叹气D.漂缈烟霭萌蘖岑寂精美绝仑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女人的手指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到嘴里吮了一下。
②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误解,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③如果发现了真正的,我对此无法再抱有一丝怀疑而只能相信时,那我将怀着一腔怒火,否定掉它,而用的正是艺术的名义。
④我希望读者相信我的正确,同时,虽然我力求,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A.振动以至原型谨慎 B. 震动以至原型审慎C.震动以致原形审慎 D. 振动以致原形谨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记忆,且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B.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C.那位著名的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明确,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
2013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练习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5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歆.享(xīn)榫.头(sǔn)猿猱.(róu)B、敕.造(chì)监.生(jiān)讪.讪(shàn)C、湮.没(yān)贾.人(gǔ)间.或(jiàn)D、纨绔.(kuā)放诞.(dàn)新正.(zhēng)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3分)A、蹙缩盥手走头无路金壁辉煌B、嫡亲牲醴心安理得不经之谈C、蜕皮寒喧积善成德蓬荜生辉D、踟蹰瞋视甜言秘语一厢情愿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而且在艺术上也叹为观止,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
B、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C、巴尔扎克深邃的眼光看到当时封建贵族社会已经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资产者统治的社会。
D、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不少市民都趁着放假,和家人、朋友、老人、孩子一起出游,各地旅游景点游人如织。
B.如今“阿Q”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不但进入了教科书,而且还活跃在各媒体上。
C.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D.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是他们的社会性。
可见,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①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要对他人及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浙江省衢州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39分,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绯.红 (fēi) 干瘪. (biě)承载.(zài)玲珑剔.透(tī)B. 庇.护 (pì) 齑.粉(jī) 鹰隼.(shǔn)锲.而不舍(qiâ)C. 罡.风 (gāng) 缱.绻(qián) 趿.拉(tā ) 茕.茕孑立(qióng)D.荒冢.(zhǒng)嵯.峨(cuó)潜.藏(qiǎn)广袤无垠.(yín)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颠簸. (bǒ) 勾.当 (góu) 症.结(zhâng)脉.脉(mó)B. 蔓.菁 (mán) 勒.索(lē) 露.相(lóu)掉色.(sâ)C. 靓.妆 (jìng) 咯.血 (kã) 刨.冰(bào) 妊娠.(shēn)D.眩晕.(yùn)氛.围(fēn)攒.射(cuán)生肖.(xiào)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冈峦愧怍帆篷不容置疑B. 漂浮厄运苍桑漫不经心C. 烧灼启碇取谛浮想联翩 D.帐单抱歉斑斓完璧归赵4.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坐阵脉搏发泄谈笑风生B. 安详通辑松弛直截了当C. 孪生剽悍喧闹幅员辽阔 D.炫耀辍学家俱唉声叹气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记忆,且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B.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C.那位著名的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明确,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
D.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了天上,对朋友竟然侧目而视....。
重庆八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度(下)半期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第4至6题和17、18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第1—3、7—16、19、20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直接书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一、听力部分(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1.听下面的文段,根据听到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词语。
这段文字将读两遍。
(4分)二十二岁之前的贾谊,(1),生活波澜不惊。
较之后世慨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韩愈,“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以及更多才华被淹没的文人,贾谊早早就享受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成功。
(2)的贾谊被独具慧眼的河南守吴廷尉发现,并获得了汉文帝的嘉许。
(3)一颗璀璨的新星,冉冉升起在西汉的政治舞台。
也是因为吴廷尉的大力举荐,文采斐然的贾谊才得以将后世的政论体散文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贾谊作《过秦论》,鉴古及今、纵横捭阖可谓字字(4)。
可是深谙历史的他却不懂世事,贾谊的人生轨迹,竟与强秦颇为相似。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贾生少年得志、独领风骚,几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身处政治旋涡中的贾谊不知攻守之势已异,依旧勇往直前,(5)地推行改革。
最终非但政见未被采纳,还得罪了不少王族贵胄。
朝堂上下一时(6),汉文帝不能因为贾谊而舍弃更多的人,贾谊不得不满腹惆怅别离京城,去做他的长沙王太傅。
其实纵然被贬,贾谊还并未(7)落魄。
难道非得伴君左右,治国平天下才算物尽其用吗?终有一日,学生梁王坠马而死,贾谊因为未尽到当老师的责任,哀伤过度,风华正茂却郁郁而终。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哭得死去活来的贾谊,莫非你在哭自己,莫非你已万念俱灰,有意自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士大夫追求的进取途径。
身且不保,纵有满腔热血五车学识,也只能带进(8),留千古遗恨于斗转星移间。
高一湖北省黄冈部分县市2013年秋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

湖北省黄冈部分县市2013年秋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13年11月13日8:30-11:00命题:叶仲春审题:高永平注意:1.卷面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huò)彳亍(chù)浸渍(zì)挥斥方遒(qi ú)B.颓圮(pǐ)火钵(bō)骨髓(suǐ)桀骜(ào)不驯C. 青荇(xìng)长篙(hāo)荆棘(jí) 忸怩(nē)不安D. 游说(shuì)叱(chì)骂忤(chǔ)视百舸(gě)争流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笙箫凄婉橘子州峥嵘岁月B.淬火酝酿童养媳叱诧风云C.惆怅景仰万户侯拔地而起D.寂寥酣畅催化济婆娑起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的。
(2)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正逐步由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向中产阶级刚起步的中西部地区。
(3)如今,不少老师感慨孩子“不好教”,但这不足以成为体罚学生的理由。
转化后进生不可能。
A.抗争扩展一挥而就 B.抗拒发展手到擒来C.抗拒扩展一蹴而就 D.抗争发展轻而易举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面对防不胜防的餐桌污染问题,众多人大代表呼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
C.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高校将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秋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13×3′=39′)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秩.序(chì)便当.(dāng)厌恶.(wù)恼.火(náo)B、廿.二(liàn)污秽.(huì)踽.踽(yǔ)沙哑.(yǎ)C、刮痧.(shā)家当.(dàng)一绺.(liǔ)楼榭.(xiè)D、惦.念(diàn)油溺.(lì)乍.开(zhà)流苏.(sū)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赡养唠叨门当户对七七抗战B、撮土惦念撑持好雪片片C、便当慎重斩新凌乱不堪D、沉默迟疑耐心碌碌无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作你生命的基础。
(2)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不应掉以轻心。
(3)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不能出尔反尔。
A、坚实纵然/固然允诺B、坚固纵然/当然承诺C、坚实虽然/当然承诺D、坚固虽然/固然允诺4、下面句中应填入的一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1)杨华这人我了解,他不会失信,我相信他会按时把钱还给你的。
(2)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
(3)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从学生时代就接受法制教育,所起到较好的作用。
A、历来不管只要/就B、历来尽管只有/才C、从来尽管只有/就D、从来不管只要/就5、下面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尽管他巧舌如簧....,公安民警还是从他的话中抓住了破绽。
B、电视剧《国门》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人们都在家里守着电视机,大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我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无动于衷....,真叫人着急。
D、桂林漓江的山水巧夺天工....,让人流连忘返。
6、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
B、通过“告别网吧”的主题班会,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触动。
C、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D、食品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证。
7、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句是()A、老师对近段时间班上学习风气不浓很是气愤,一走进教室,他就大声说:“你们到底想不想学习?同学们!”B、我们村距中心城区不过三、四公里而已。
C、奶奶对我的犹疑不决显得有时不耐烦:“小祖宗,你到底去不去?是想到省内的五当山?还是想去云南的大理?”D、老实说,他只是上了别人的当,做了件傻事(不,应该说是坏事)。
8、下面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一片莽莽苍苍、高耸入云的峰峦,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腾空飞舞!B、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
C、东方渐明,天空出现万道霞光,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D、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碰上细小的光点。
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电磁波辐射的最大危害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
大量存在的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污染不像农药中毒、嗓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损害着人体。
A、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B、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C、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D、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史上有许多并称,如“李杜”,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如“元白”指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如“三曹”,指三国时魏国的三位兄弟诗人曹操、曹植、曹丕。
B、唐代诗歌有古体和近体之分,前者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者如王维的《山居秋瞑》。
C、“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位著名的杂剧作家,他们是关汉卿、王实甫、马政远和郑光祖。
D、孔乙已,路瓦载夫人,小弗朗士,鲁侍萍分别是鲁迅《故乡》、莫泊桑《项链》、都德《最后一课》和老舍《雷雨》中的人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1-14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1、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介绍云上的光彩B、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C、介绍晕、华、虹、霞的特征D、说明谚语识天气的作用12、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列数字B、打比方C、下定义D、作比较13、下面关于这段文字的内容或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段分别介绍了四种云上的光彩产生分布情况、色彩和天气征兆。
B、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C、晕、华、虹、霞这四种云上的光彩,其开关都是弧形。
D、文中引用谚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二、主观题14、名句默写(8分)①,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②王维《使至塞上》中,“,”刻画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
③《论语》中谈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④抽刀断水,举杯消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⑤不以物喜,。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⑦落红不见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⑧杜甫在《望岳》中用“,”来抒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15、按要求变换下面的句式(4分)几千年的冰川被温室效应摧毁得越来越少。
①改为“把”字句。
②改为反问句。
16、文学常识填空。
①让我们走近名人,去感受文学的魅力: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身居茅屋,却心系天下,留下了《》这一不朽诗篇;前苏联著名作家身残志坚,不懈奋斗,写下了《钢铁是怎样烧成的》这一世界名著;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虽嫉恶如仇,却有天真童趣,《》这一回忆童年的斯文,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3分)②名著积累(4分)从下面四位作者中,选出其中一位,完成读书卡片。
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莫泊桑读书卡片17、仿照下面的句式,仔细揣摩内容,在横线上补写两句话。
(4分)如果你是大河,;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何必为一片乌云的出现而忧愁。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8.19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19、“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2分)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20、21、22题。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
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20、从这段文字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21、说说文中加点的两个“苦”字的含义。
(2分)①这种苦.乐循环苦:②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苦:22、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是怎样论证它的观点的?试简要分析。
(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3-27题(12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臣之妻私.臣()②皆以美于.徐公()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④时时而间.进()25、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
上文第二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
26、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
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的成效。
(4分)27、邹忌劝谏齐王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8-32题。
六个馒头①高一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千岛湖春游。
②新来的李老师一宣布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教室里马上就喧闹起来,同学们纷纷询问注意事项,最后李老师问了一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很长时间,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站起来,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来自山区的那个女孩子,(甲)她犹豫着举起手,手指颤抖着却没有张开来,嘴张了几下却没有声音。
但她还是站了起来,用极低的声音问:“老师,我可以带馒头吗?”一阵其实并没有恶意的笑声刺激了女孩子,她的脸通红通红的,低着头默默地坐下,眼泪沿着脸颊流了下来。
李老师走过去,抚摸着她的头说:“你放心,可以带馒头的。
”③出发的前一天,女孩子拿着饭票在学校食堂买了六个馒头,然后低着头好像做贼似的跑回宿舍。
宿舍里几个女同学正在收拾春游要带的零食,一边唧唧喳喳地议论声似乎小了下去,女孩子的a眼圈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