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第2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共1课时
课型
讲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1、了解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认同和掌握生物进化的历程。
能力目标:构建生物进化树。
感情目标:培养学生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难点
重点: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难点:构建生物进化树。
通过练习来查漏补缺。
③比较祖鸟与爬行类和鸟类形态结构的异同。
④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
⑤上述②③④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通过“比较”)
2、彩框中的文字
①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什么?(比较法)
②如何推断不同生物种类间的亲缘关系?(通过比较)
3、54页最后一段。
①什么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化石)
②生物进化的研究,是建立在哪些科学的基础上的?
(地质学、遗传学、胚胎学、分类学等)
③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是怎样推断出来的?
(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化石及现存生物种类的纵向、横向比较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
1、课本53—54页3个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
2、根据这三个资料,你对生物进化历程作出怎样的推测?
(四)精讲点拨
1、在自学三个阶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好关键知识点。
5、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______比较和对现存生物种类的_____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论的大致历程。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对研究生物进化有何想法?有何启示?
3、试画本节的知识结构图。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课程教学设计

2017年初中生物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课题:《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年级:八年级姓名:学校:联系电话:《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一、《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要求: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核心内容是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经历了几十亿年,没有人能够亲历这一过程,那么人们是怎样知道生物进化的历程的?这可能是学生感到迷惑的问题。
因此,教材在介绍生物进化的历程之前,先介绍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比较方法,教材中设置了对不同地层中化石的比较、始祖鸟化石和爬行动物与鸟类的比较、同源器官的比较、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比较等等,在此基础上阐明生物进化历程。
三、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生物的类群有一定认识,此时对生物进化的历程具有很强好奇心,这使本节知识的学习有了很好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和生物进化的历程还是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较直观的图片,学生参与的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在讨论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学会分析资料、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六、教学方法七、教学准备上课课件、“动植物进化大致历程”教具。
八、课时设计1课时九、教学过程4.找出贴错的并修改。
师生共同说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小组合作完成讨论一:1、化石化石是形成的。
2、比较不同类型的动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鱼类化石出现在较________的地层中,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动物的化石依次出现在越来越_______的地层中。
3、科学家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动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可以推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的进化的顺序:→→→讨论二:比较人与动物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数目的差异,可以发现人和动物间的亲缘关系远近。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的教学设计

二、新课
教师活动:分析资料1:介绍什么是化石?什么是地层?思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在地层中按什么顺序依次出现的?
学生思考:
生物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越深的地层就是越早形成的地层吗?
这种分布规律说明了什么?
通过对资料1分析,你能说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的进化顺序吗?你通过什么方法得出这个进化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2、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形成生物圈是一个
xx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生物进化的证据。
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3.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教学难点: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用比较的方法,利用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排列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三、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
五、作业
六、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1.化石:化石是指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2.分析始祖鸟的化石:
(1)始祖鸟与现在的鸟类相比,不同之处是始祖鸟口中有牙齿、前肢指端有爪,胸骨不发达,没有龙骨突,尾部有许多尾椎骨。
(2)始祖鸟介于爬行类和鸟类之间,所以它是证明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部编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优秀教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3.在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
2.难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课前准备1.有关视频、图片和数据资料;化石的实物或模型;始祖鸟化石复原模型2.纸板、彩笔、剪刀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上节课介绍了生命的起源,在大家心中最早出现的生物应该长什么样子呢?学生:很小,球形的,只有一个细胞……教师:大家的推断很有道理。
现在发现的最早的生物化石为大家的推断提供了证据。
但是看看我们今天的生物界,千姿百态,纷繁复杂。
这么美丽的生物又是如何来到地球的呢?学生:进化来的。
教师:它们是怎么进化来的?学生:先是单细胞生物,然后是多细胞生物,然后是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教师:回答得很好,你从哪里知道的?学生:从书上知道的。
教师:书上的知识从哪里来的?有什么证据吗?学生:有化石!教师:那么我们一起来研究化石。
展示化石挖掘的场景的图片和典型化石图片、地质年代表教师:我国有丰富的化石资源,这些图片都是我国出土的各种生物化石,并且标明了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
请同学们根据图片提供的资料,将这些化石标注到课本插图中。
学生:讨论、标注、公布答案。
教师:根据这些化石排列的顺序,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越古老的地层化石越简单。
教师:由此可推论出:这些古老地层形成的年代里,地球上还没有出现复杂的生物,可见生物进化的一般顺序是从简单到复杂。
教师:最近我国辽西的化石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
有人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学生:辽西发现了中华龙鸟……(有的同学可能说出一些不确切甚至错误的信息,可以在随后的课程中进行纠正)教师:比较中华龙鸟和始祖鸟的化石复原图,再比较它和今天的鸟具有哪些不同特征?学生:中华龙鸟没有翅膀没,身上的羽毛也很细,嘴(喙)比始祖鸟尖……教师:这些说明了什么?学生:鸟类是从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重点难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教学设计: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举例:1、化石化石:生物的遗体、遗迹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
以上事实告诉我们,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距今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
所以说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最直接的证据。
2、始祖鸟通过比较发现,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点及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与鸟类有相同之处,由此可以推断始祖鸟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中间产物。
3、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 的氨基酸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因为蛋白质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基因控制生物的形状,由此可以推测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果蝇、向日葵的的亲缘关系最远。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读p55页进化树动物:原→腔→扁→线→环→软→节→棘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植物:藻→苔→蕨→裸→被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一些新的物种产生,也有一些物种灭绝,如恐龙。
各种生物在进化中形成了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类型:教学设计
学科:生物
学段:初中
教材版本: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课题:生物进化的历程(第二课时)
作者:海口琼山区府城中学郭义燕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各类型的动物、植物的主要特征
2、根据各类型生物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尝试排列出生物的进化顺序,从中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通过小组游戏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
维、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能力。
教学重点: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用比较的方法,利用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排列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方法: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侧重“复习+游戏+总结”的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复习各类型动、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师:收集各动、植物的图片及主要特征,有关课件、教具。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第二课时)
一、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生物进化树
2、植物进化历程
原始藻类植物
3、动物进化的历程
4、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水生 陆生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原始节肢动物 古代鱼类 古代两栖类。
7.3.2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案-2022-2023学年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7.3.2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2022-2023学年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生物进化的两个基本理论,即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3. 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包括单细胞生物的演化、多细胞生物的演化、进化中的人类等;4. 教育学生应该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意义,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难点: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进化的两个基本理论: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三、教学过程:Step 1 了解生物进化的定义和意义1. 情境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生物进化的话题和概念。
2. 引导讨论: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evolution of life?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讲解生物进化的定义和意义: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给学生讲解生物进化的定义和意义。
Step 2 生物进化的两个基本理论1. 教师简单讲解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概念。
2. 设计小组讨论或小组合作写作,让学生分享在这两个理论下的例子。
3. 学生展示Step 3 生物进化的历程1. 单细胞生物的演化1.1 讲解生物进化的历史:把它分成了许多时间段,比如古生代、中生代等等,然后以图表的形式呈现。
1.2 讲解单细胞生物的演化,设计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兴趣。
2. 多细胞生物的演化2.1 讲解多细胞生物的演化,设计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兴趣。
2.2 分组讨论、设计多细胞生物的演化过程中,各个抱团的细胞之间的人物角色以及交流形式。
3. 进化中的人类3.1 讲解人类的进化历程3.2小组合作写作,让学生展示人类大脑演化,语言交流等。
Step 4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1. 教师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和意义,并介绍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思考,如果不保护生态平衡,人类将会付出什么代价?3. 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和生物多样性。
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一、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3、复习巩固各类型的动物、植物的主要特征,根据各类型生物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尝试排列出生物的进化顺序,从中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4、在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技能。
二、教学重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
三、教学难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牛羊在草地上吃草、小鸟在树上歌唱、青蛙在稻田里鸣叫,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鱼儿在水中嬉戏)的图片。
2、问:刚才同学们看到了些什么?现在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演变来的?在这几十亿年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各种生物的进化历程又是怎样的呢?3、引出新课: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二)探究新知没有人能够亲历生物进化几十亿年的全过程,要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只有靠对各种生物在进化的漫长历程中留下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来认识。
1、资料分析一(1)学生阅读资料1。
(2)思考:通过阅读这则资料你知道了什么?(3)指名交流(4)引导学生分析并课件出示重点内容:①、强调化石的概念。
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是生物进化史中的一幅幅真实的图画和可靠的文字。
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生物的比较,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直接的证据。
(课件出示各种生物化石。
)②、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真实的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那么化石的地层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③、引导分析交流,再小结:结构越简单、分类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认同和掌握生物进化的历程。
3.构建生物进化树。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难点:构建生物进化树。
三、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植物、动物进化大致历程的相关视频、图片等。
四、相关资源
《【生物世界】植物的进化》视频资源、《【知识探究】地球上的生命史》交互动画资源、《【知识解析】生物进化的历程(微课)》视频资源、《【教学图片】生物进化树》图片资源、《【教学实验】观察生物进化树》视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在46亿年前,原始地球形成;在38亿~35亿年前,原始生命出现。
原始生命诞生以后,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进化过程,才呈现出现在地球上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
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历史。
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生物又是如何进化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新知讲解】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科学家通过对古生物化石和现存生物的研究,对生物进化的过程是怎样进行推测的呢?
展示交互动画:【知识探究】地球上的生命史。
了解不同地质年代地球上出现的主要生物。
(上图为素材库中《【知识探究】地球上的生命史》交互动画截图)
讲解: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真核生物,现在形形色色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真核生物。
讲解:最先出现的是水中生活的藻类,依次是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苔藓植物是由一些藻类进化形成的,被子植物是高等的植物类群。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比较复杂的,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哪一个类群呢?
讲解: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原始的鱼类,某些原始的鱼类经过漫长的时间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
某些原始的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爬行类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从原始的爬行类分为两支,一支进化为原始的哺乳类,另一支进化为原始的鸟类。
苔藓植物
多 细 胞 藻 类
单 细 胞 藻
类 蕨 类 植 物
种 子 植 物
鸟类
两栖类 鱼类 爬行类 哺乳类
播放视频:【教学实验】观察生物进化树。
(上图为素材库中《【教学实验】观察生物进化树》视频截图。
)
下图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你能根据已有的知识补充其中的空缺吗?
讲解: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
生。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生物进化的历程,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弄清楚,化石方面的证据也不是很全面。
不过,随着新的研究手段的应用和新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物进化过程的认识将越来越接近历史原貌。
我国也发现了许多关于生物进化的新证据,可见人们对生物进化的认识还将不断地丰富和深入。
2011年,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报道:继“辽宁古果”“中华古果”和“十字里海果”之后,在辽宁西部又发现了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第4朵花”——“李氏果”,它生活在距今1.25亿年前,与现存被子植物有着直接的进化联系。
(三)评价证据与假说(有关恐龙绝灭的原因)
在一些有关生物进化的研究中,科学家往往根据一些已有的证据提出某种假说,然后搜集证据进一步证明假说。
找到的证据,有的支持假说,有的却不支持假说。
有关恐龙绝灭之谜就是这样的。
恐龙曾经作为地球上的“霸主”达一亿多年,但是,它们却在距今约六千多万年前神秘地绝灭了。
恐龙究竟为什么会绝灭呢?
假说A:有些科学家认为,大约在六千多万年前,一颗小行星、陨石或彗星撞击了地球,引起了海啸、火山爆发,导致恐龙迅速绝灭。
假说B:有的科学家根据另一些证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绝灭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
以下所列的一些证据,有的可能支持假说A、有的可能支持假说B。
1.在墨西哥,人们发现了一个六千多万年前由一颗直径近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大坑。
大的行星和陨石撞击地球会造成尘埃飞扬,遮天蔽日,导致生物大量死亡。
2.恐龙灭绝的时间相对较短。
3.恐龙的化石常常是集中出现,表明它们可能是同时大批地死亡的。
4.在造成墨西哥大陨石坑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之后,恐龙还生存了几十万年。
5.有人发现,在某一批70个恐龙蛋的化石中,只有1个有胚胎,这表明这批恐龙蛋的受精率比较低。
6.化石证据显示,在绝灭之前一段时期的恐龙,骨骼出现变形,蛋壳变得很薄,因此卵中的胚胎容易受到威胁。
支持假说A和支持假说B的证据分别有哪些?你对各证据对假说支持的力度是怎样评价的?你更倾向于支持哪种假说?
讲解:支持假说A的有:1、2、3;支持假说B的有:4、5、6。
支持假说B的证据更有说服力。
典型例题
例1.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简单到复杂B.由水生到陆生
C.由低等到高等D.由恒温到变温
答案:D
解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例2.下列关于动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进化为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B.原始的爬行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
C.原始的鱼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
D.原始的爬行类进化为原始的哺乳类
答案:B
解析: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可表示为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
A中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A正确;B中原始的爬行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顺序颠倒了,B错误;C中原始的鱼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C 正确;D中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原始的爬行类进化来的,D正确。
例3.如图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代表的是爬行类动物
B.③代表的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C .丹顶鹤由扬子鳄直接进化而来
D .生物进化遵循从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的趋势 答案:D
解析:②比鱼类高等,比爬行动物低等,因此代表的是两栖类动物,A 错误;③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B 错误;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来的,但是不能判断丹顶鹤由扬子鳄直接进化而来,C 错误;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 正确。
六、课堂小结
讲解: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认识了生物进化树。
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脊椎动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播放视频:【知识解析】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微课)。
(上图为素材库中《【知识解析】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微课)》视频截图)
七、板书设计
苔藓植物
多 细 胞 藻 类
单 细 胞 藻 类 蕨 类 植 物
种 子 植 物
鸟类
两栖类 鱼类 爬行类 哺乳类
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植物的进化历程: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3.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三)评价证据与假说
根据已有证据→提出假说→搜集证据,证明假说
苔藓植物
多 细 胞 藻 类
单 细 胞 藻 类 蕨 类 植 物
种 子 植 物
鸟类
两栖类 鱼类 爬行类 哺乳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