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集团概述

合集下载

华润集团的发展历程 -回复

华润集团的发展历程 -回复

华润集团的发展历程-回复华润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华润集团是一家由中国政府批准设立的国有企业。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崛起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华润集团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企业之一。

20世纪50年代,华润集团开始从事形象糖、家用纺织品等行业。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华润集团快速扩张,并进入了新的行业。

60年代,华润集团进入了食品饮料、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70年代,华润集团逐渐扩大其经营范围,进入了工业、房地产和金融领域。

80年代是华润集团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1983年,华润集团的总部搬至香港,并成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

在这一阶段,华润集团开始注重国际化发展,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华润集团通过并购、合资和独资等方式,进入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子公司和合资企业。

90年代,华润集团进一步加大了对房地产业和金融领域的布局。

1992年,华润地产成立,并迅速在中国各大城市建立了陆续的住宅和商业项目。

此外,华润集团还成立了华润信托、华润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集团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金融支持。

进入21世纪,华润集团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

集团通过并购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了业务领域。

2006年,华润集团以46亿美元收购了福斯特啤酒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

此外,华润集团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项目,实现了在能源、交通、港口等领域的战略布局。

华润集团不仅在业务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集团成立了华润慈善基金会,并致力于教育、环保、灾害救助等公益事业。

此外,华润集团还注重员工培训和福利,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和工作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华润集团将继续以创新和拓展为发展核心。

集团将继续依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商业中心的优势,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并进一步拓展对新兴产业的投资。

华润集团也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绿色能源、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华润集团简介

华润集团简介

华润集团简介华润集团的前身,是193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联和行!战争年代,是党在香港隐蔽战线上的重要机构!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直是家综合性外贸公司!承担着为国家出口创汇的使命,发挥着中资窗口企业的重要角色!1992年,华润,在香港借壳上市!由此进入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通过收购兼并加速企业发展的时期!90年代末,华润在企业发展模式、组织架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开始摆脱传统贸易公司的特征。

2001年,华润制定了“再造一个华润”的战略目标!大规模投资内地市场,业务板块有进有退!主营行业快速增长。

新世纪以来,华润的发展变化,有以下特征:一是在战略驱动下,华润实现了稳定、快速的增长。

2001年至2009年间,营业额增长4倍,达到1,698亿港元;经营利润增长7倍,达到177亿港元;净利润增长4倍,达到77亿港元;总资产增长6倍,达到4,114亿港元。

旗下6家在港上市公司中,已有3家进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华润自2005年起连续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A级企业。

2009年华润营业额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95位,利润总额进入中央企业第10位。

二是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产业群。

十年间,华润从一家没有自己的产品、技术和生产的贸易型企业,通过向实业化发展,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市场地位、产品地位,拥有了技术、品牌、生产、渠道等产业发展基本要素。

目前,华润的产业横跨消费品、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金融等7大领域。

在第一个战略发展期,华润建立了零售、啤酒、电力、纺织等一批产业。

在2005年开始的第二个战略发展期,医药、燃气、金融等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崛起;地产、水泥等产业由弱到强,成为带动整体业绩增长的有生力量。

三是行业领导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

目前,华润的超市自营门店已超过2900家!营业额连续多年保持中国连锁超市第一的地位。

华润雪花啤酒是中国销量最高的单一啤酒品牌,也是全球销量最高的单一品牌。

华润集团简介

华润集团简介

华润集团简介“华润”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

华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联和行”在香港成立,1948年“联和行”更名为“华润公司”。

1983年,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

今天,华润集团已发展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化控股企业之一,总资产达1,700亿港元,营业额达940亿港元。

华润集团从事的行业都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主营业务包括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三块领域。

在未来,华润集团将继续以香港为基地,积极发展在中国内地的各项主营行业,争取建立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借助主营行业的成功,带动华润集团整体协同发展,为企业营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华润集团成长历程贸易立业时期(1948-1983)1938年初,一位名叫杨廉安的先生在香港创办了一间贸易商号,取名联和行(Liow &Co.)。

到了1948年8月底,联和行进行了改组和扩大。

同年12月18日,联和行改名华润公司,正式在香港注册成立,公司地址设在中环毕打街毕打行六楼,钱之光先生任第一任董事长。

华润成立之始是一家贸易公司,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可供出口的物资增多,也需要进口更多的产品来恢复国民经济。

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华润充当了贸易先锋的角色。

1950年,华润的进出口贸易额已达到5千万美元(按当时价格计算)。

当年,华润做成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大一宗出口业务,协助东北贸易部向怡和洋行出售100万吨大豆;最大一宗进口业务,是在泰国采购了5万吨大米,运往海口,缓解了海南缺粮的燃眉之急。

1952年,华润公司被指定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划归中央贸易部管理。

1954年德信行、五丰行和深圳南洋贸易公司并入华润,公司得到进一步改组和扩大。

这时,华润公司进口部设五金矿产组、机械仪器组和化工组;出口部设土产、矿产、食品、杂品、丝绸、茶叶、粮油、畜产等8 个组。

今天华润之所以成为多元化企业,拥有众多从事不同行业的子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这些贸易组的成立。

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职责

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职责

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职责
1.概述
华润集团是一家跨国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拥有雄厚的实力和庞大的规模,广泛涉足物业基建、医药、化工、消费品等众多领域。

战略管理部是华润集团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直接参与和指导公司的战略规划、投资管理和绩效评估工作。

2.职责
战略管理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2.1制定集团战略
战略管理部是华润集团的智囊团,负责集团层面的战略规划工作。

通过充分了解公司及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制定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发展规划,确保企业未来发展与竞争能力。

2.2投资管理
战略管理部负责对所有战略性投资进行计划、考虑、判断、评估和监督。

从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保证华润集团优秀的投资业绩。

2.3绩效评估
战略管理部对华润集团各单位的工作成果进行绩效评估,以确保集团在不断追寻目标与使命的同时,保持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2.4信息分析
战略管理部负责对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对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相关行业进行研究,推动华润集团进一步开拓市场。

3.具备素质
战略管理部的工作需要部门内成员具备具有战略视野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可以灵活应对行业和企业变化的压力,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结论
华润集团的战略管理部承担着指导公司全面发展和获得成功的重要使命,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思维和高质量的服务态度,以此为基础,实现集团的既定目标。

华润集团介绍

华润集团介绍
1800 1500 1200
948 1150
营业额增长 (亿港元)
1450
1648.9
900 600
334.5 600 378 467
752.7
30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企业发展历程
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时期( 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时期(1992-2001) )
1992年,华润注资上市公司永达利,更名为“华润创业”,成为华润系第一家上市公 司。 以此为起点,五丰行、北京华润置地、励致国际等企业先后成功上市。 此后,华润积极和国际资本接触,通过扶植上市公司筹集发展资金,扩大经营规模, 增强了华润集团的企业实力,同时依托资本市场严格的市场监督机制,使华润集团的 资产和经营真正进入了市场化发展的轨道。
纺织 聚酯切片 零售 饮品 食品 燃气
压缩机
地产
华润围绕「为实现在主营行业 「 有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地位」的 有竞争力和行业领导地位」 目标 来投资和经营每一项主营业务。
金融 水泥 电力 微电子 医药
谢谢!
撰稿人:朱虹波
华润年度运营管理模式
华润整体情况
华润集团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53家国有重 点骨干企业之一。 总部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目前拥有6家香港上市公司,21家一 级利润中心,在职员工27万人。 2008年华润集团营业额1,450亿港元,经营利润119亿港元。 09年9月底总资产已达3,861亿港元。 华润自05年起连续被国资委评为A级企业。 在超市、啤酒、地产、电力等领域具行业优势和领先地位。 2008年华润纳税总额125.7亿元人民币。

华润财务模式分析报告(3篇)

华润财务模式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华润集团(以下简称“华润”)作为中国领先的国有企业之一,业务涵盖大消费、大健康、能源与金融四大板块,业务遍及全球。

华润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追求卓越,稳健经营”的理念,不断优化财务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将对华润的财务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其财务策略、风险管理和业绩表现。

二、华润财务模式概述华润的财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本结构优化:华润通过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2.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华润通过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3. 风险管理:华润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

4. 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华润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体系,激励员工积极进取。

5. 投资与并购:华润通过投资与并购,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优化产业结构。

三、资本结构优化1. 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相结合:华润集团在资本结构上,既注重债务融资,也注重股权融资。

通过合理配置债务和股权比例,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2. 优化债务结构:华润通过发行企业债券、银行贷款等方式,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3. 加强现金流管理:华润通过加强现金流管理,确保企业具备良好的偿债能力。

四、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1. 精细化成本管理:华润集团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对各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降低成本支出。

2. 提升运营效率:华润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等措施,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3. 加强供应链管理:华润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五、风险管理1. 风险管理体系:华润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措施。

2. 市场风险:华润通过多元化经营、分散投资等方式,降低市场风险。

3. 信用风险:华润通过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降低客户信用风险。

4. 操作风险:华润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员工素质等方式,降低操作风险。

华润集团基础信息

华润集团基础信息

华润集团简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华润)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企业,迄今已有72年的历史。

华润曾是一家中港两地颇具影响力的外贸企业,改革开放后,华润通过一系列实业化投资,逐步发展成为以实业为核心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

目前,华润集团旗下共有15家一级利润中心,在香港拥有6家上市公司:华润创业(HK291)、华润电力(HK836)、华润置地(HK1109)、华润微电子(HK597)、华润燃气(HK1193)和华润水泥(HK1313)。

截至2009年底,华润集团总资产4,169亿港币,营业额达1,607亿港币,员工达30万人。

其中,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华润燃气是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华润的经营涉及电力、地产、消费品、医药、金融、水泥和燃气等多个领域。

其中,华润的零售和啤酒经营规模全国第一,华润电力是内地效益最好的独立发电商,华润置地是最具实力的综合性地产发展商。

雪花啤酒、怡宝水、万家超市、万象城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

华润90%以上的盈利来自内地市场的贡献。

截至2009年9月,华润在内地累计投资近4,000亿元人民币,涉及13个领域,遍及除青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华润积极承担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并通过在香港和内地注册的华润慈善基金开展慈善公益事业,每年各项慈善捐赠过亿元,在内地吸收就业数十万人。

2009年在广西落成的华润百色希望小镇,是华润通过产业帮扶,转变落后乡村面貌,推动乡村城镇化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

从2001年开始,在成功地实现两个战略期的发展目标之后,华润已建立了雄厚的产业基础,产业地位和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集团正在推动企业的发展由实业型转向产融结合型。

未来,华润集团将在新的起点上,以更优异的业绩,不断超越,回报股东,回馈大众。

组织架构经营业绩截至2009年12月31日之财政年度,华润集团业绩再创新高,总资产达到4,179亿港元,营业额达1,607亿港元,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与华润集团近年来积极调整企业战略,不断推进专业化和加强竞争力的努力分不开的。

华润集团

华润集团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百科名片华润集团logo华润集团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联和行”。

1983年,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

华润植根香港超过半个世纪,一直秉承开放进取、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理念。

经过多年的努力,华润的基业不断壮大,商誉卓越,已发展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化控股企业之一,总资产达1,400亿港元,营业额达800亿港元。

华润集团从事的行业都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主营业务包括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三块领域。

目录编辑本段人文精神——华润的行业选择、产品和服务,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无不建立在“一切以人为本、人口驱动增长、尊重人文精神、改善人们生活”的理念之中。

华润努力打造和谐企业,对内营造良好的环境。

团队建设——包容不同理念、发挥团队精神、倡导行动学习,推动组织发展。

创新求变——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由此推动华润持续进步,基业常青。

企业精神诚信:坚守诚信原则重视个人操守加强互信关系巩固卓越商誉团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各种观念倡导平等沟通发挥团队精神务实:贯彻务实态度激励奋发精神壮大企业根基奠定领导地位积极:积极迎接挑战勇于面对改变主动学习新知实现自我价值专业:整合丰富资源荟萃各方精英积累中外经验提升专业水平创新:营造开放环境鼓励创新思想构思非凡意念推动企业发展标志含义华润标志的设计意念源自盛唐书法宗师颜真卿所写的“华”字。

颜体素以自然雄健、气势磅礴而著称,书法风格十分切合华润的企业形象。

颜真卿的“华”字中间是由四个“人”字组成,由此启发而创作的华润标志,表明华润与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华润标志中的琥珀黄色正方形象征大地;四个抽象化了的“人”字分别代表华润“一切以人为本、人口驱动增长、尊重人文精神、改善人们生活”的经营理念;四个“人”字又像一组向上的箭头,寓示着华润的事业蒸蒸日上;白色的“人”字从琥珀黄的底色中鲜亮地跳出来,代表华润人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创新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润发展润集团概述
(一)基本发展概况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或“华润集团”)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其前身是1938年于香港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

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4家一级利润中心,实体企业2000多家,在职员工45万人。

华润在香港拥有5家上市公司,旗下“蓝筹三杰”,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

华润燃气、华润水泥位列香港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和香港恒生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

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2014年排名第143位,自2005年起连续获得国资委A级央企称号,2012年度央企业绩考核位列第6。

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水泥、燃气、医药、金融等。

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优势,其中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已建立行业领先地位。

它的发展大概可以概述为以下几个时期:
1.总代理贸易时期(1953-1982)1956年华润发起并筹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拉开了“广交会”的序幕。

(1962年华润属下五丰行承担起内地鲜活冷冻食品供港的“三趟快车”的运作,保证了香港的食品供应。

1970年代初期华润协助将内地国产石油输入香港,有效地缓解了香港石油危机。

1978年华润首创“三来一补”模式并大力推广,开启了香港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先河。

2.向自营贸易转型时期(1983-1991)1980年代华润由代理贸易向自营贸易转型,努力发展中长线投资项目,重点投资了零售、房地产、电力、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渐趋大型化和专业化,为今天成为香港和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奠定了基础。

华润将所管理的下属机构经重组转为以股权为纽带的公司,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此后华润的业务由总代理贸易转向自营,并通过一系列实业化投资,推动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在香港和内地颇具影响力的、以实业化为核心的企业集团。

3.向实业化转型时期(1992-2000)1992年华润集团注资上市公司永达利,更名为“华润创业”,成为华润系第一家上市公司,开创了中资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先河。

1990年代中后期华润旗下五丰行、北京华润置地、励致国际等企业先后成功上市,华润同时积极和国际资本接触,正式开始了借助资本市场壮大企业的发展阶段。

进入新世纪
华润进军内地,通过并购重组、产业培育、改造国企、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打造差异化生意模式、实现总部价值创造等途径,成功建立起一批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的主营业务。

4.实业化发展时期(2001-今)2001年至2009年华润完成两个“再造华润”的宏伟战略目标,企业的资产规模和效益较2001年翻了两番。

华润连续10年保持了快速增长,在业务转型、管理变革、组织发展、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综合竞争实力大大增强。

2010年至今华润积极推进“十二五”发展战略,计划到战略期末实现销售额7000亿港元,经营利润1000亿港元,总资产1万亿港元的经营目标,进入世界500强前250位,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二)华润多元化发展概述
华润的多元化道路从香港开始,先后涉足零售、地产、食品等诸多业务。

依靠资金与政府背景,华润在国内大肆收购不同行业的各种企业。

房地产行业,华润先后收购了深圳万科和北京华远;啤酒行业,华润收购了四川蓝剑和湖北东西湖;纺织行业,华润收购了四川锦华等10多家企业;零售业内,华润拿下了深圳万佳、深圳万方和苏果超市;在医药领域,华润剑指东北制药、和平大药房等。

零售、房地产、啤酒、纺织、电力、建材、微电子、农业深加工等等一系列不相关联的业务被华润尽揽其中。

从1994年并购雪花啤酒开始,十余年间,华润连续并购了37家啤酒企业,实现了啤酒行业的全国布局,与青岛啤酒一起并列中国啤酒行业的龙头。

2000年,华润斥资1.1亿元连续收购了6家纺织厂。

2001年9月,华润又以中国华润总公司的名义斥资1.5亿元收购四川锦华(000810)51%股份,成为其绝对控股股东。

至此,华润已经拥有70万锭纱锭生产能力,年产纱线48000吨。

截至目前,华润已稳坐纺织行业老三的位置。

1995年底,华润集团投资和其它多元化收益已占毛利总额的51%,标志着华润已完成由贸易为主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华润已经事实上成为多元化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下面是一些华润集团在70周年庆上发表的一些产业发展现状。

1.华润零售
目前华润集团拥有华润万家、苏果、OLE超市,以及中艺、华润堂、Galaday、Leonado等零售商号,在香港和内地共拥有3000余间门店、营业额超过550亿元人民币。

2. 电力
华润电力主要在中国及中国周边地区开发、建设和运营600MW及以上的大容量、高效率火力发电机组,兼营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业务,是亚洲区增长最快、效益最好的独立发电商之一,位列普氏(Platts)全球能源企业250强之一
2.啤酒
华润雪花啤酒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及分销集团,现有 61 家啤酒厂,年生产能力达1000万吨,2007年总销量约700万吨。

其中主打品牌“雪花”啤酒年销量512万吨,位居全国第一。

3. 地产
华润集团的地产业务包括商业地产、住宅开发、建筑工程和室内装修等,主要分布在内地、香港和泰国,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华润置地(HK1109)是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地产开发商之一,在全国近20个大中城市拥有地产项目。

4.食品
建立放心、安全的冰激凌、速冻、板鸭、米粉生产基地,把更多优质的食品带给广大的消费者。

5.药业
2007年,华润集团在对中国两大医药企业——华源集团和三九集团实施战略重组基础上,成立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着力打造“民族医药平台”。

6.纺织
华润纺织集团年营业额达48亿港元,在内地企业设备规模达110万纱锭、6200台布机、5条印染加工线、18条锦纶纺丝生产线、34台加弹机;是内地最具规模的大型纺织企业之一。

7.8.化工
华润化工主营聚酯、油脂化工品生产及液体化工品分销。

目前是中国第二大瓶级聚酯切片生产商,年产能达50万吨。

8.9.水泥
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生产企业之一,目前年产水泥1600万吨、混凝土900万方。

9. 微电子
华润微电子是中国本土规模最大的半导体产品开发供应商之一,生产基地主要设在无锡,从事IC设计、晶圆代工、测试封装及分立器件制造四大业务,拥有完善配套的半导体产业链,年产300余万片晶圆片,新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能力超过35亿块。

10. 燃气
华润燃气以提供安全、清洁的能源为己任,已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燃气运营商之一。

11.压缩机
华润三洋压缩机是家用空调压缩机行业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商之一,拥有年产规模超过700万台的8条旋转式压缩机生产线,掌握世界最先进水平的高效、环保、节能产品技术及制造、检测技术,产品覆盖欧洲、北美、澳洲、中东及东南亚市场,占据全球近8%的市场份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