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思品教案
六年级上册思品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思品全册教案第一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1.1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
1.2 学会尊重他人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包括尊重他人的意见、感受、权利和特点。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态度。
第二章:做一个负责任的人2.1 培养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如家庭、学校、社会等。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
2.2 学会自律引导学生理解自律的重要性,自律是个人的内在规范,能够帮助人们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自我反思等形式,培养学生自律的习惯和能力。
第三章:做一个有爱心的人3.1 学会关爱他人引导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动。
3.2 培养同情心让学生了解同情心的含义,同情心是对他人的困难和痛苦产生共鸣和关心的情感。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同情和关心。
第四章: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4.1 培养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通过小组讨论、创意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和创造的精神。
4.2 发展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技巧,如思维导图、逆向思维、跨界思维等。
通过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做一个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5.1 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有效方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5.2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习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沟通、协调、分工、合作等。
通过小组活动、团队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精品教案版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精品教案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的价值观第1课:我们的价值观从哪里来2. 第二单元:遵守规则,营造和谐社会第3课:社会需要规则第4课:遵守规则,关爱他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来源,认识到培养良好价值观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社会规则,养成遵守规则、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法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培养良好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社会规则,养成遵守规则、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讲述一个关于遵守规则、关爱他人的小故事,让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3. 例题讲解:讲解第二单元第3课“社会需要规则”,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社会规则,并讨论遵守规则的意义。
5.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单元第4课“遵守规则,关爱他人”,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6.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规则,关爱他人,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为营造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我们的价值观第1课:价值观来源第2课:培养良好价值观2. 第二单元:遵守规则,营造和谐社会第3课:社会需要规则第4课:遵守规则,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道德与法治”的作文。
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如何遵守规则,关爱他人。
2. 答案:学生作文答案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创作。
学生举例答案可包括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遵守规则、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道德与法治知识掌握上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六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从小学创造一、单元目标及课时划分活动目标 : 1.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从小学创造。
2.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3.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
4.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
5.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
二、课时分配从小学创造(7课时) 1.从问题开始(3课时) a.你有好奇心吗(1课时) b.展开想象的翅膀(2课时) 2.创造的快乐(4课时) a.我也能创造(2课时) b.失败是成功之母(2课时)你有好奇心吗活动目标:1.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驱动力。
2.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学生课前搜集1—2位自己喜欢的,讲述科学家有好奇心的故事。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切苹果”游戏,认识好奇心1.老师请学生上台来切一个苹果。
2.我们都习惯于竖着切苹果,下面老师横着切,将苹果一分为二,说说你的发现。
3.“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个美国小孩的发现,他为什么能发现这个看似简单却从不被人所知的秘密? 4.小结:他有着宝贵的好奇心。
(板书:好奇心)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因为拥有了它,所以有了杰出的创造发明,为人类作出了贡献。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抢答赛,一起来了解了解。
二、小小抢答赛,感受好奇心1.以大组(小组)为单位开展抢答赛。
下面的问题是哪位科学家或发明家提出来的;⑴人类可以飞上天吗?(冯特兄弟)⑵母鸡是怎样孵出小鸡的?(爱迪生)⑶奔驰着的马,它的四蹄是否同时着地呢?(麦布里奇)⑷在抽屉里养一窝小老鼠会怎么样?(摩尔根)⑸茅草为什么会割破手指呢?(鲁班)⑹这里为什么会有一块几丈见方的大石头呢?(李四光)…… 2.评出优胜组。
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教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节:引言在当代社会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精神支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深入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知识背景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小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三节:教学目标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2.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 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和价值观念。
第四节:教学过程1. 行为规范习惯潜移默化,从小事做起,如公共场所礼貌用语的运用、文明交通礼仪的培养等。
2. 参观学习,带领学生参观社会主义公益机构或者爱国主义纪念馆,激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感悟。
3. 核心值观情景剧创作和表演,鼓励学生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编写一段小剧本并进行表演。
4. 组织班级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展览、主题讲座等,通过互动交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5. 设计讨论课,以相关话题为导向,鼓励学生就社会现象与核心价值观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观念。
6. 思考题和答辩赛,组织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答辩赛的形式展示和辩论。
第五节:课堂评价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可以通过日常表现、参与活动质量、寻找相关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评估。
第六节:延伸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延伸活动:1. 阅读相关经典名著,如《红岩》、《红星照耀中国》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和思想。
2. 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1.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和后果。
探讨如何尊重他人,包括礼貌待人、倾听他人意见、不嘲笑他人等。
1.3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学生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的尊重行为。
学生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短文。
第二章:《遵守规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制定规则。
2.2 教学内容介绍规则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不遵守规则的表现和后果。
探讨如何遵守规则,包括自觉遵守、帮助他人遵守等。
2.3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学生举例说明规则的重要性。
游戏法: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遵守规则情况。
学生写一篇关于遵守规则的短文。
第三章:《负责任的行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行为习惯。
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3.2 教学内容介绍负责任的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不负责任的行为的表现和后果。
探讨如何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包括承担责任、预见后果等。
3.3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学生举例说明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
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模拟负责任的行为。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负责任行为。
学生写一篇关于负责任行为的短文。
第四章:《团队合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和协作。
4.2 教学内容介绍团队合作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不团队合作的表现和后果。
探讨如何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和协作,包括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共同目标等。
4.3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学生举例说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团队游戏法:让学生通过团队游戏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024年六年级思品上册第2课《融入集体学会合作》(第1框)教案1沪教版

- 学习《团队激励策略》文章,了解激励团队成员的方法和策略。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融入集体 学会合作》,我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努力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在课前,我发布了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前了解集体合作的概念和意义。在课中,我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讲解了集体合作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后,我布置了相关的作业,并提供了一些拓展资源,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
(3)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培养良好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举例:教师可以展示一个学校的优秀集体案例,让学生讨论这个集体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
2. 教学难点
(1)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可能是一个难点。教师需要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作用,从而解决这一难点。
2.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培养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
1. 课本内容:课本中的《融入集体 学会合作》一课,主要讲述了集体的概念、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学会合作等内容。
2. 教学活动:通过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集体,学会合作。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2024年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精选

2024年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四单元“社会与和谐”中的第12课“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这些价值观,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生活中的实践。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社会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2. 新课内容讲解:(1)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齐读并理解。
(2)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的实践,引导学生认识到践行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
(3)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 实践途径: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关爱弱势群体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列举一个你认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并说明理由。
2. 答案示例:(1)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承担家务劳动;在学校中,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在社会中,遵守法律法规,关爱他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六年级上册思品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思品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分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伟大的祖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学内容:第1课:《我们的祖国》第2课:《悠久的历史》第3课:《美丽的河山》第二单元:我们的社会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关爱他人,热爱生活。
2. 教学内容:第4课:《遵守社会公德》第5课:《关爱他人》第6课:《热爱生活》第三单元:我们的价值观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分辨是非,做出明智选择。
2. 教学内容:第7课:《正确的选择》第8课:《分辨是非》第9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件,使学生深刻理解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不同角色,提升道德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发言的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对道德规范的践行情况。
4. 学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本册思品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课时本册教案共36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思品》2. 辅助材料:PPT、案例素材、课外读物、视频资源等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白板、黑板等4. 实践活动场地:学校操场、教室、社区等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1-3课):2周2. 第二单元(4-6课):2周3. 第三单元(7-9课):2周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第一单元《从小学创造》
《你有好奇心吗?》
法国作家法朗士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
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在1881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架电影放映机。
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
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是每个渴望成功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
幻想有时还会成为科学探索的动力和基础。
幻想并不是空想。
3、人们从幻想飞翔发明的飞机,从鱼潜水发明了潜水艇。
创造的快乐
《我也能创造》
创造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平凡的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创造的机遇。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坦莫尼尔发明了缝纫机、胡克发明了显微镜、玛丽安娜发明了纸尿片、迪斯尼创造出了米老鼠的经典形象、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
“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世人没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
”
《失败是成功之母》
创造之路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只有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问答题)怎样理解“没有一千次得失败,就没有一千零一次的成功”?答:创造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失败,但这种失败不是结果的失败,而是过程中的失败,是走向成功的通道,因此,失败了不要怕,只要查找失败的原因,力争纠
正错误,继续努力,失败就会成为继续创造的转折点。
第二单元(从田野到车间)
让田野告诉你
《米粒的诉说》
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二十四节气:第一节气、立春第二十四节气、大寒
《种瓜得瓜,种瓜得乐》
农业即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业、牧业和渔业。
(问答题)结合日常实际,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这个道理。
答:(1)饭桌上香喷喷的鸡腿是来自农民精心喂养的鸡禽;鲜嫩的菜离不开农民辛勤的耕种;美味的海鲜是靠农民经历风浪捕捞而来的。
(2)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为我们提供了粮食、工业原料。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插上科技的翅膀
《走向现代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传统的工业、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三单元(走进信息时代)
从古代的烽火台,驿站到今天的传真、电子邮件和网络,通信的发展令人惊喜。
坐在家中看世界
《通信改变生活》
问答题:现代通信给你的家庭带来了哪些方便和乐趣呢?
答:(1)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用于阅读、旅游、健身等休闲活动。
(2)人们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查找和使用自已所需要的资料。
(3)如果发生自然灾害,信息的迅速传递使人们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救助。
《通信的变迁》
古时候,人们靠烽火台,邮驿等方式传递信息。
邮驿是我国古代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
E-maiL叫电子邮件。
沟通无极限
《古老而常新的邮政》
1、寄信是常用通信方法之一,以其简便、安全,费用低的特点,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2、寄信时要使用国家统一监制的信封,并按规定格式书写。
3、(1)最古老的邮政出现在中国;
(2)邮票的发明者罗兰·希尔;
(3)中国的第一枚邮票叫大龙邮票。
4、邮件的类型有:平信、挂号信、航空信、快件。
《不断出新的电话机》
2009年末,我国固定电话用户达3.14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7.47亿户。
《异彩纷呈的传媒世界》
1、电视机、计算机、网络、广播、报刊等各种传媒是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渠道。
2、电话传送的试语音信息,电视传送是图像信息,计算机、网络传送的试数字信息。
3、(问答题)从传媒那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浏览信息(2)电子邮件(3)在线查询(4)下载软件
(5)情感交流(6)发布求助(7)远程互助
我的信息生活
《我选择,我快乐》
只要学会选择,适度节制,我们就能充分享受到信息带来的方便和乐趣。
(问答题)你认为上网时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答:(1)对我们学生而言,上网是一把双刃剑,他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如: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的图书;几秒钟后,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邮件等。
(2)但我们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对于一些不适宜的网页、游戏等难以把握,一不注意控制就会入迷,不利学习身体的健康发展。
《不要在网上迷路》
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的同时,要遵守网络,还要提高警惕。
怎样才能避免“网络陷阱”?
答:(1)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良信息。
(2)要诚实友好交流,不欺诈侮辱他人。
(3)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便约会网友。
(4)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
第四单元(人类文明的足迹)
灿烂的古代文明
《神秘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人类早期辉煌和文明的见证。
《“文明的大船”起航啦》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它们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人们创造了文字,这一切表明,人类“文明的大船”起航啦!
3、“四大文明古国”的成就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农业播种大麦、小麦亚麻,驯养成群的牛羊被称为世界栽培作物起源的第一中心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建筑金字塔万里长城医学很早能施行外科手术,制作木乃伊有了医学专科学校和专职医生中国的中医中药是世界医学的一朵奇葩数学发明了0到9这10个阿拉伯数字采用了十进位的算法历法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全年定为365
天发明了星期的划分4、“文字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出现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了?
答:文字的出现对人们的交流,信息的传递,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说文字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出现了。
伟大的科学成就
1、《蒸汽的力量》、《电气时代的到来》
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地点英国美国标志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主要成就1、英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2、美国富尔敦发明了第一艘汽船
3、英国斯蒂芬逊发明了火车1、美国爱迪生发明了电灯2、德国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
3、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4、美国贝尔发明了电话
5、英国法拉第完成了磁场产生电的实验
2、“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绚丽的文学艺术
《一千零一夜得故事》
1、《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总集,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壮观的一座纪念碑”。
阿里巴巴就是这本书中的人物。
2、《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这就是伊索创作的寓言故事。
《蒙娜丽莎的微笑》
1、《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中国的张择端,《吉普赛女郎》的作者是荷兰的哈尔斯,《蒙娜丽莎》的作者是意大利的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