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倾式夹层锅设计

可倾式夹层锅设计
可倾式夹层锅设计

可倾式夹层锅设计

1.绪论

1.1 引言

1.1.1夹层锅简介

夹层锅又称二重锅.双重釜等。它属于间歇式预煮设备。常用于物料的热烫,预煮,调味料的配制及熬煮一些浓缩产品。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定型的压力容器,属于食品预煮机械。

1.1.2 夹层锅用途

预煮的目的是破坏原料中的多酚氧化酶,保持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不变颜色;排除原料部分水分,减少原料体积,使原料具有柔软性,方便装灌工序的操作;排除原料组织内的空气,提高成品的真空度;破坏原料的原生质,在榨汁时提高出汁率;杀灭污染在原料上的部分微生物,提高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新鲜程度;通过预煮,可使表皮蛋白质凝固,使皮与肉脱离,方便除皮操作;对于脱水产品;经预煮后能加快干燥的速度.

按其深度可分为线型.半深型.深型.按其操作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可倾式.最常用的为半球形(夹层)壳体上加一段圆柱形壳体的可倾式夹层锅.

1.2 可倾式夹层锅概述

1.2.1 结构:

可倾式夹层锅主要由锅体.填料盒.冷凝水排出管.压力表,倾覆装置及排出管口等组成.锅体内壁是由一个半球形与圆柱形壳体焊接而成的容器,锅体外壁是半球形壳体,用普通钢板制成.内外壁用焊接法焊成,以防漏气.

1.2.1 工作原理

全部锅体用轴颈直接在支架两边的轴承上,轴颈是空心的,蒸汽从一端的进气管通过轴颈进入夹层,通过另一端的出气管排出蒸汽.蒸汽的压力由蒸汽输入管上安装的安全阀和出气管上安装的阀门控制。通过蒸汽的热量传递,使食品达到预煮目的.

倾覆装置是专门为出料用的,包括一对具有手轮的蜗轮蜗杆,蜗轮与轴颈固接,轴颈与锅体固接,当摇动手轮时可将锅体倾倒和复原.可倾式夹层锅两边的轴颈对称的.

为使进气管不与外部的蒸汽输入管道一起随锅转动,一般用螺母通过螺纹连接进汽管,通过填入橡胶材料连接外部的蒸汽输入管道,停止进气后,可通过锅底下面的阀门将冷凝水出口打开,将锅底的积水排出,每班使用前在各转动部位加润滑油.

.

蒸汽排出

阀门

蒸汽

出口

冷凝水排出

蒸汽

锅体

2.可倾式夹层锅性能参数和设计要求

2.1 性能参数

产品型号 公称容量(直径) 最大可倾角 进出口管径 液料及最大加入量

G100—I 100 90° 20mm V m ρ=

ρ

—液料密度,取一般液料密度为3

3

/108.0m

kg ?=ρ V —半圆锅体的体积

kg

m m

d R V 20026.0108.0262.05.03

421)2(342134213

3333=??==??=?=?=πππ 额定工作压力:P=0.09MPa

2.2 设计要求:

1、确保各零件有足够强度承受载荷。

2、确保各零件能够安装配合。

3、确保各零件有足够寿命和抗腐蚀能力。

4、减少加热物料的水蒸气热量散失。

5、确保操作安全和省力。

3.锅体

3.1 内层锅

3.1.1 材料选择

选择不锈钢OCr18Ni9,固溶1010~1150

C ?

快冷处理,拉伸强度MPa b 520=

σ,屈服强度MPa s 205=

σ,弯曲疲劳极限MPa 1851=-σ,扭剪疲劳极限MPa 1051=-τ。 C o

100时许用应力为MPa

t 137][=σ,额定工作压力为0.09MPa.

3.1.2 受力分析

1、满载不倾斜时,内层锅受物料重力作用产生的拉力

θcos G F t =

当0=θ时,G F t =max

拉伸强度S

A F s t b

σσ≤=max A —内层锅体的横截面积

S —安全系数,材质均匀,载荷和应力计算不够精确时取3=S

()2m a x

2

2

2009.8328.6820510010002500t s

F s A m m

A σπδππδ???====+-

?≈? 0.0091m m

δ

?= δ—内层锅厚度,取mm 1=δ

2、 内层锅受高压蒸汽压力,属于外压容器

假设内层锅厚度mm n 1=δ

2

1c c n e --=δδ e δ-----外压锅的有效壁厚

1c -----钢板厚度负偏差,mm c 18.01= -2c 腐蚀裕量,mm c 5.02=

mm e

32.018.05.01=--=δ

410

4.62/100032.0?==R e

δ

R---外压锅体内径

54108104.6125.0125.0--?=??==R

A e δ

0Cr18Ni9钢的B-A 曲线,查得A 在曲线左侧

∴外层钢的5

1093.1?=E []2

)(0833.0R

E P e δ=

[P]----许可外压力

[]MPa p 103.0104.61093.10833.045=????=-

∴[p]>p=0.09MPa

P----额定工作压力

∴内层锅厚度mm n 1=δ符合要求,能够承受物料的重力和高压水蒸气的压力。

∴内层锅内径为mm d 10000=

,外径mm d 1002= 3.2 外层锅 3.2.1 材料选择

选择不锈钢OCr18Ni9

3.2.2 受力分析

1、在轴与外层锅体焊接处的应力最大

外层锅受挤压应力

接触面积σπD 2

1A =

105014.32

1??=

?A

σ

-

σ外层锅厚度 D-外层锅与轴颈焊接处的直径

拉伸应力S

A G A F S σσ≤==2/max /

234.14205238.92002mm S G A S

=???=?≥?σ

mm 183.05014.32

1

34

.14=??≥?σ

2、 外层锅受内部水蒸气压力,属于内压容器

(1)、 计算厚度

p D p t

i c -=

?σδ][2

δ----筒体的理论计算壁厚,mm

c p ----筒体的计算压力,MPa ,

P-----筒体的设计压力,取p=c p =0.09MPa

i D -----筒体内径,i D =1000mm t

][σ-----钢板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C o

100时许用应力为

MPa

t 137][=σ ?----焊接接头系数,?=0.8

mm

43.009

.08.013721050

09.0-???=

? (2)设计厚度d δ 2

C d +=δδ 2C ---腐蚀裕量

mm d

157.043.0=+=δ ∴

取外层锅厚度为1mm ,能够承受水蒸气压力和接触应力。 内径mm d 10500=

,外径100521=d mm 3.3 圆柱形壳体

选择不锈钢OCr18Ni9

此处省略 NNNNNNNNNNNN 字。如需 要完整说明书和CAD 图纸等.请联系 扣扣:二五一一三三四零八 另提供全

套机械毕业设计下载!

对于固定进气管、固定蜗杆铁块、楔形块、都用灰铸铁HT150。除轴、蜗轮、蜗杆之外,其他零件都作涂漆防锈处理。

11 夹层锅的有关计算

11.1 生产能力计算 τq G =

q — 每次加料量,kg,取kg

q 200= ,h kg G /80060

115200

=?

= τ — 操作一次的周期时间,h,min

15=τ 11.2 热量计算

11.2.1 加热物料消耗的热量物料Q

()12T T GC Q -=物料

G — 一次投料量,kg,G=200kg C — 物料比热,()K

kg J ?/ 1.2T T —物料终温及初温,K ;令水比热为()k kg J ?/2.4,02=T ,C T ?=1001 ()J Q 4104.82.40100200?=?-?=物料

11.2.2 对锅体加热消耗的热量

()()J

T T C G Q 12-=?机械

机械机械 机械G — 夹层锅质量,取g 25k G =机械

机械C — 锅体材料的比热,

()K kg J ?/,不锈钢5024.0=机械

C 1T — 锅体初温,k<可取车间温度>,取1T =200

C 2T — 锅体终温,k<可取锅水或物料温度> ()J Q 8.1004201005024.025=-??=机械

11.2.3 锅内液体表面蒸发热量

Q 蒸发=mr

m-----被蒸发液体的质量.取200kg 水蒸发5% r-----蒸发潜热,J/kg,, 取1000C 常压下水的r=2650J/kg Q 蒸发=5%?20026502650=?J

11.2.4 向周围介质辐射和对流的热量损失

Q 介=n

F α(T

壁-T 空气

) (J)

n F -----锅体外表面积,2

m , 2

2257.1)1001(14.32

1)2(421m d F n =??=?=π

T -----锅体外壁温度,k,有绝热层时取313323k,

取T 壁320K =

空气T -----周围空气的平均温度,K,取K C k T 293202730

=+=空气

α-------对流辐射的给热系数,W/(k m ,2);(α是一个综合系数,包括).

辐射流和αα J Q k m w T T 10.1119)293320(4.2657.1)

/(02.10)293920(06.04.806.04.82=-??=?=-?+=>-<+=介

空气

壁α 11.2.5 因设备不密闭而泄漏的热量损失泄漏

Q

泄漏Q =(介蒸发机械

物料Q Q Q Q +++)/(100-a),

=(8.410

.1119265008.1004104

+++?)/(100-20) =1407.80J

a---漏损系数,开口预置槽式夹层锅a=20---25,取a=20

<6>

J

Q Q Q Q Q Q 11262480.140710.1119265008.1004104.84

=++++?=++++=泄漏介蒸发机械

物料总 11.2.6 蒸汽消耗量

D=)/(ik i Q -总

i-----加热蒸汽的热焓,;取0.3Mpa 下?

200C 0的水蒸汽 i=2850J/kg ik-----加热蒸汽冷凝水的热焓,J/kg

k i =K K T C

k

C ----冷凝水比热,可取水的比热()

=

?4.2/k C

J k gk k T -----冷凝水温度,近似取加热蒸汽温度,k,K

T =273K

k i =4.2?273=1146.6J/kg

D=

h

kg /12.666.11462850112624

=-

12 锅体隔热层

隔热层用高温粘接剂粘贴在夹层锅外层壁体的内壁

隔热层外部从里向外依次涂有防水胶膜和防水漆膜,中间是保温材料,从而减少热量向空气扩散,节约能源,缩短工作周期改善操作者作业条件,保证安全.

保温材料最里面的是石棉,再一层是钢丝网,再一层耐火水泥,珍珠岩及石棉丝拌和的材料;再一层纱布,再一层高温漆

参考文献

1、唐明松主编简明机械设计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杨明忠、朱家诚主编机械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

4、于永泗,齐民主编机械工程材料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5、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毕业设计总结

总的图纸量共约2.375A0;

该设计结构简单,易操作;

实地去工厂参观的重要性;

知识积累和工具书的重要性;

掌握设计软件(如AutoCAD proe等);

独立思考和解快问题是关键;

对指导和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致以我最真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设计流程:

1、通过图书馆、上网查找产品的相关介绍和图片

2、了解掌握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

3、进行受力分析和尺寸计算等相关设计,并画出相关草图或结构图

4、用proe按照相关草图或结构图制作三维立体图,以便发现尺寸配合问题,并改正,重新进行受力分析和尺寸计算

5、用proe导出CAD图,或单独画出CAD图,制作电子文档并打印

2018年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2018年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应引起每位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应对“施工图审查报告总结”认真学习,引以为鉴。特别强调的是列入结构方案中的问题,审核、审定人员应严格把关。 一、送审资料的完整性 1、计算书封面相关责任人未签字,未加盖注册工程师印章。 2、未提供剪力墙轴压比计算简图,缺墙柱内力简图。 3、未提供桩基承载力计算书。缺基础筏板配筋简图。 4、缺筏板冲切承载力验算,缺地下室外墙计算书,缺筏板反力计算书。 5、未提供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书。未提供地基基础沉降计算书。缺CFG桩承载力、桩身强度验算计算书。 6、补充柱双偏压验算结果,补充梁变形计算结果,补充柱底标准组合下轴力计算结果,补充独立基础计算书。 7、荷载平面图未显示楼板自重。缺超筋超限信息。 8、未提供楼梯计算书。 二、结构方案 1、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详见《抗规》第6.1.5条规定。其条文说明中针对一、二层的连廊采用单跨框架时,需要注意加强。建议提高单跨框架的抗震等级。 三、设计总说明 1、总说明中应注明本建筑防火分类及耐火等级。详见施工图审查要点第3.2.4条、国标图集12SG121-1页6。 2、补充车库顶板覆土厚度不得超过设计值。 3、结构设计总说明第8.2条,填充墙长度超过8m应改为5m,详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6.3.4条2款3项规定。 四、结构计算 1、某高层住宅楼,阳台和卫生间活荷载取2.0kN/m2,应为2.5kN/m2;电梯机房活荷载取2.0kN/m2,应为7.0kN/m2。 2、正负零处的楼板宜考虑施工荷载,建议活荷载取值5.0kN/m2。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问答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问答 1、住宅工程中顶层为坡屋顶,屋顶是否需设水平楼板?顶层为坡屋顶时层高有无限制?总高度应如何计算? 住宅工程中的坡屋顶,如不利用时檐口标高处不一定设水平楼板。关于顶层为坡屋顶时层高的计算问题新规范未做具体规定,结构设计时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取质点的计算高度仍不超过4m.檐口标高处不设水平楼板时,按抗震规范,总高度可以算至檐口(此处檐口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檐口标高附近有水平楼板,且坡屋顶不是轻型装饰屋顶时,上面三角形部分为阁楼,此阁楼在结构计算上应做为一层考虑,高度可取至山尖墙的一半处,即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至山尖墙的二分之一高度处。 2、砖墙基础埋深较大,构造柱是否应伸至基础底部?较大洞口两侧要设构造柱加强,一般多大的洞口算较大洞口? 新规范,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两条满足其中的一条即可。但需注意此处的基础圈梁是指位于基础内的,不是一般位于相对标高±0.0m 的墙体圈梁。构造柱的钢筋伸入基础圈梁内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X&Qs$对于底层框架砖房的砖房部分,一般允许将砖房部分的构造柱锚固于底部的框架柱或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内(上层与下层的侧移刚度比应满足要求)。:新规范表,内纵墙和横墙的较大洞口,指2000mm 以上的洞口;外纵墙的较大洞口,则由设计人员根据开间和门窗洞尺寸的具体情况确定。 3、填充墙的构造柱与多层砌体房屋的构造柱有何不同? 填充墙设构造柱,属于非结构构件的连接,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有一定差异,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如挑梁端部设置填充墙构造柱,挑梁在计算时应考虑构造柱传递来的荷载。 4、抗震新规范 新规范,主要指不要在墙体厚度内开洞,烟道等应设在墙外,成为附墙烟道等,以免墙体应力集中。 5、底层框架结构的计算高度如何取?若取到基础顶,抗震墙厚度取1/20层高,是否过大? 计算高度的取值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主要是看地坪的嵌固情况而定,若嵌固得好,如作刚性地坪或有连续的地基梁,可以从嵌固处取,否则从基础顶;抗震墙厚取1/20层高,这里的层高与计算高度的概念不同,是指从一层地坪到一层楼板顶的高度。 6、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允许比表,但不应多于1m,那么此时是否仍可将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四舍五入吗?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内框架房屋,若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允许比新规范,但不应多于1m.因已将总高度值适当增加,故此时不应再将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四舍五入,即增加值不大于1m.

607 固定式夹层锅整体结构设计

1绪论 1.1夹层锅用途及特性 1.用途:不锈钢夹层锅又名夹层蒸气锅,广泛用于糖果、制药、乳品 、酒类、 糕点、饮料、蜜饯、罐头等食品加工,也可用于大型餐厅或食堂熬汤、烧 菜、炖肉、熬粥等,是食品加工提高质量、缩短时间、改善劳动条件的优良 设备。 2.工作原理:工作时,物料从进料口输送至锅内。然后进气管通蒸汽,达到了工作 压力时关闭进气阀门。通蒸气时,如果压力过大,则安全阀自动打开,释放多余的 压力。当夹套内有冷凝水时,疏水阀工作,排出冷凝水。加热完毕后,打开卸料阀, 物料则排放出来。 3. 特性:夹层锅以一定压力的蒸汽为热源(也可选用电加热),夹层锅具 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液料沸腾时间短、加热温度容易控 制等特点。夹层锅锅内层锅体(内锅)采用耐酸耐热的奥氏型不锈钢制造,配 有压力表和安全阀,外型美观、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1.2夹层锅的分类及主要性能参数 1.2.1 夹层锅的分类 1)按结构形式分为:固定式夹层锅和可倾式夹层锅; 2)按有无搅拌装置分为:带搅拌式夹层锅与不带搅拌式夹层锅; 3)按加热方式分为:电加热夹层锅、蒸汽加热夹层锅。 1.2.2 夹层锅主要技术特性、参数 1)各型号夹层锅受热面积及液料沸腾时间表 型号 受热面积 (M 2 ) 参数 沸腾时 间 (min) 液料及加入量 (Kg) 蒸气压力 (MPa) G50 0.45 自来水50 0.3 4~5 G100 0.58 自来水100 0.3 5~6 G150 0.88 自来水100 0.3 6~7

表1.1 各型号夹层锅受热面积及液料沸腾时间表 2)各型号夹层锅性能参数 产品 型号 公称容量(L) 形式 额定工作压力 (MPa) 搅拌速度 (r/min) 最大 可倾 角 进出口管 径(inch) 电机 功率 (kw) 直径×深(cm) G50-I 50/52×40 可倾 0.09 0.5 90° 1/2" G50-II 搅拌 36 0.55 G100-I 100/70×50 可倾 0.09 0.5 90° 3/4" G100-II 搅拌 36 0.55 G100-III 搅拌 0.55 G200-I 200/80×55 可倾 0.09 0.5 90° 3/4" G200-II 搅拌 36 0.55 G200-III 固定 G300-I 300/90×60 可倾 0.09 0.5 90° 3/4" G300-II 搅拌 36 0.75 G300-III 固定 G400-I 400/100×65 可倾 0.09 0.5 90° 3/4" G400-II 搅拌 36 0.75 G400-III 固定 G500-I 500/110×72 可倾 0.09 0.5 90° 3/4" G500-II 搅拌 36 1.10 G500-III 固定 G600-I 600/120×80 可倾 0.09 0.5 90° 3/4" G600-II 搅拌 36 1.50 G600-III 固定 表1.2各型号夹层锅性能参数 G200 1.13 自来水100 0.3 8~9 G300 1.43 自来水100 0.3 10~15 G400 1.75 自来水100 0.3 11~18 G500 2.00 自来水200 0.3 15~20 G600 2.30 自来水200 0.3 15~20

44个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干货)

44个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析(干货) 1、结构类型如何选择? 解释: (1)对于高度不超过150米的多高层项目一般都选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对于高度超过150米的高层项目则可能会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类型; (3)对于落后偏远地区的民宅或小工程则可能采用砌体结构类型. 2、结构体系如何选择? 解释: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房屋高度不超过120米时,一般均为三大常规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1)对于学校、办公楼、会所、医院以及商场等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 当房屋高度不超过下表时,一般选择框架结构; 当房屋高度超过下表时,一般选择框架-剪力墙结构; (2)对于高层住宅、公寓、酒店等隔墙位置固定且空间较小的建筑项目一般选择剪力墙结构.当高层住宅、公寓、酒店项目底部一层或若干层因建筑功能要求(如大厅或商业)需要大空间时,一般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3)对于高度大于100米的高层写字楼,一般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 3、40米高的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合理吗? 解释:不合理.7度区框架结构经济适用高度为30米,超过30米较多时应在合适的位置(如楼梯、电梯、辅助用房)布置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这样子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大大减小框架部分受力,从而可以减小框架柱、框架梁的截面和配筋,使得结构整体更加经 济合理. 4、框架结构合理柱网及其尺寸? 解释: (1)柱网布置应有规律,一般为正交轴网. (2)普通建筑功能的多层框架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宜采用单跨框架,学校、医院等乙类设防建筑以及高层建 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 (3)仅从结构经济性考虑,低烈度区(6度、7度)且风压小(小于0.4)者宜采用用大柱网(9米左右);高烈度区(8度及以上)者宜采用中小柱网(4~6米左右). (4)一般情况下,柱网尺寸不超过12米;当超过12米时可考虑采用钢结构.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05T16:27:01.603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34期作者:刘江元赵雷闫园史璐[导读] 建筑结构设计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实际设计过程中存在非常多问题,就设计角度而言,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灵活的创作思维以及负责的工作态度。 刘江元赵雷闫园史璐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 051000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实际设计过程中存在非常多问题,就设计角度而言,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灵活的创作思维以及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始终以提高设计质量为目标。当前建筑结构设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做好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分析,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使建筑结构设计有效性得到提高,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1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原则 1.1结构设计合理性原则 想要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质量以及最终效果达到要求,首先要做好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保证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合理性,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先对该建筑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调查,了解该地区的地震设防、分组,风、雪荷载值及建设场地土质情况等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展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保证设计合理。 1.2结构设计高效性原则 对于土木工程项目来说,首先要做好对建筑物的图表设计。在设计建筑物图表的过程中,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包括对一些相关数据的调查,调查之后,相关设计工作人员要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保证土木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的高效性。 1.3结构设计完整性原则 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设计工作人员忽视了一些问题,导致整体设计方案出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要在开展设计工作前,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保证设计工作的完整性,特别是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部分,在进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尽最大可能避免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导致设计工作不够完整、系统。 1.4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物来说,最重要的部分是建筑物的地基部分,它是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工作,因此,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时,要格外注意地基部分,相关工作人员要保证该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但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在地基稳定性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团队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这样就会使建筑工程项目地基的稳定性达不到标准要求,不利于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甚至可能会在后续施工过程中或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图纸也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指导着每项施工工作的进程,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占据重要地位。除此之外,每个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人员不一样,每个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专业水平也不同,那么在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图纸设计工作时,就会出现差异,无法保证设计图纸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2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2.1基础性设计不合规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基础,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础就是地基等环节在内的基础性设计,基础性设计不合规,建筑结构设计就无从谈起,很大程度上对于工程的整体质量会有不利影响,降低整体建筑工程的稳定性水平。同时,当前建筑工程的规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但扩大,如果地基的设计短时间内没有进行转型升级,就会导致后续的工作都难以为继。同时,地质勘查作为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环节,当前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总体建筑基础性设计的合理性较弱,这一方面导致后续的工作展开困难,另一方面难以保障建筑施工的整体工期,不利于成本核算,收益管理角度上有所欠缺。如果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了不合规的基础性设计,不仅损失大量的经济收益,对于整体建筑的安全性和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等,都是一种威胁。 2.2框架设计不合理 建筑结构,顾名思义就是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模式,在这一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纵向横向两种渠道,精准把握特征,把控好材料配置的数量。但是当前存在的问题在于,建筑设计的从业者对于结构的把控能力不强,纵向横向两种模式的切换水平不高,导致建筑结构框架的设计往往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合理之处,对于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都是严峻的挑战。除此以外,建筑结构设计从业者为了减小自身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对于建筑的横截面宽度进行减小,很大程度对于建筑框架的抗弯曲程度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建筑物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 2.3建筑结构设计人才缺乏 当前建筑结构设计的专业性人才缺乏是一个公认的问题,人才的缺乏自然导致设计的专业性下降,设计的合理性也有所不足,进而导致结构设计的实施率下降。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很多结构设计人才都是不同领域转型而来的人才,对于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掌握情况更好,但是建筑设计与建筑现场管理的差异较大,设计方案的缺陷可能直接导致后续工作开展困难,但是相对外行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却难以从设计中发现问题,导致方案的合理性严重下降。 3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的对策 3.1制定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通过制定科学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结合不同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建筑结构基础地基的规范性设计,自然有助于提升建筑结构的科学性和稳定性,进而保障建筑设计方案的高质量,防止出现问题设计,不合规的设计等等。在部分大城市的大型建筑设计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施工进度的具体安排,进行建筑地基结构设计的优化和完善,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建筑结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何选取科学完善的解决方案显得意义重大,例如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具有地下岩溶地质发育的风险,对于溶洞自然难以应用传统的结构化的建筑设计规范,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灌浆等方式进行综合性处理。

夹层钢结构组合楼板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一、编制依据3 二、工程概况4 三、施工部署5 四、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8 4.1.施工测量8 4.2.化学锚栓安装8 4.3.钢梁工厂制作9 4.4.构件运输13 4.5.钢梁及钢板安装13 4.6.楼承板施工18 4.7.钢筋施工20 4.8.混凝土施工20 4.9.钢结构防腐21 4.10.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23 五、质量保证措施25 5.1质量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25 5.2.施工质量检测方法36 5.3.现场安装质量保证措施39 六、成品保护措施41 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45

7.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45 7.2.现场施工安全管理45 7.3.安全保障设施49 7.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50

一、编制依据 1.玉河南区SB-8四合院钢结构夹层图。 2.国家工程建设有关规定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3.国家行业等有关标准、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0-2001)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1999)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GBJ81-2002) 《结构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GB50221-95)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压型金属板设计施工规程》(YBJ216-88)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夹层设计

夹层结构通常是由比较薄的面板与比较厚的芯子胶接而成。一般面板采用强度和刚度比较高的材料,芯子采用密度比较小的材料,如蜂窝芯、泡沫芯和波纹板芯等(如图10.4.1所示)。夹层结构具有质量轻、弯曲刚度与强度大、抗失稳能力强、耐疲劳、吸音和隔热等优点,因此在飞行器结构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对结构高度大的翼面结构,蒙皮壁板(尤其是上翼面壁板)采用蜂窝夹层结构取代加筋板,能明显减轻质量;对于结构高度小的翼面结构,如操纵面,采用全高度夹层结构代替梁肋式结构,能带来明显的减重效果。以复合材料层合板为面板的夹层结构,由于材料的相容性,目前普遍采用Nomex 蜂窝芯子。 图10.4.1 蜂窝夹层结构示图 10.4.1 夹层结构的破坏模式与设计准则 (1)夹层结构破坏模式 夹层结构各种破坏模式如表10.4.1所示。实际上,结构破坏时几种破坏模式可能同时存在。此外,夹层结构对低能量冲击和湿热环境敏感,且修补较困难。设计时,要对各种可能破坏模式进行强度计算,还要进行防潮密封等设计。 (2)夹层结构设计准则 夹层结构设计,必须使其在设计载荷作用下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即: 1) 在设计载荷下,面板的面内应力应小于材料强度,或在设计载荷下,面板应变小于设计许用应变。 对于复合材料面板:设计外加载荷=设计载荷 。其中, n 是安全系数,是考虑附加湿热影响的载荷放大系数,。 2) 芯子应有足够的厚度(高度)及刚度,以保证在“设计外加载荷”下,夹层板不发生总体失稳、剪切破坏以及过大的挠度,并保证不发生胶接面剪切破坏。 3) 芯子应有足够的弹性模量和平压强度,以及足够的芯子与面板平拉强度,以保证在“设计外加载荷”下,面板不发生起皱失稳。 4) 面板应足够厚,蜂窝芯格尺寸应合理,以防止在“设计外加载荷”下发生芯格壁失稳及面板发生格间塌陷(即格内面板失稳)。 5) 应尽量避免夹层结构承受垂直于面板的平拉或平压局部集中载荷,以防止局部芯子压塌或镶嵌件拉脱。当集中载荷不可避免时,应采取措施,将载荷分散到其他承力构件上去。 6) 胶粘剂必须具有足够的胶接强度,同时还要考虑耐环境性能和老化性能。 7) 碳纤维层合面板与铝蜂窝芯子胶接面要注意防止电偶腐蚀问题。(通常用一层玻璃纤维布将两m n f ??m f 15.1~06.1=m f

做结构设计这些最让人困惑的问题解析汇总(一)

1.结构类型如何选择? 解释: (1)对于高度不超过150米的多高层项目一般都选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2)对于高度超过150米的高层项目则可能会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类型;(3)对于落后偏远地区的民宅或小工程则可能采用砌体结构类型。 2.结构体系如何选择? 解释: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房屋高度不超过120米时,一般均为三大常规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1)对于学校、办公楼、会所、医院以及商场等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 当房屋高度不超过下表时,一般选择框架结构; 当房屋高度超过下表时,一般选择框架-剪力墙结构; (2)对于高层住宅、公寓、酒店等隔墙位置固定且空间较小的建筑项目一般选择剪力墙结构。当高层住宅、公寓、酒店项目底部一层或若干层因建筑功能要求(如大厅或商业)需要大空间时,一般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3)对于高度大于100米的高层写字楼,一般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 3.广州地区某40米高的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合理吗? 解释:不合理。7度区框架结构经济适用高度为30米,超过30米较多时应在合适的位置(如楼梯、电梯、辅助用房)布置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这样子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大大减小框架部分受力,从而可以减小框架柱、框架梁的截面和配筋,使得结构整体更加经济合理。 4.框架结构合理柱网及其尺寸? 解释:

(1)柱网布置应有规律,一般为正交轴网。 (2)普通建筑功能的多层框架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宜采用单跨框架,学校、医院等乙类设防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 (3)仅从结构经济性考虑,低烈度区(6度、7度)且风压小(小于0.4)者宜采用用大柱网(9米左右);高烈度区(8度及以上)者宜采用中小柱网(4~6米左右)。 (4)一般情况下,柱网尺寸不超过12米;当超过12米时可考虑采用钢结构。 5.框架结构材料合理选择? 解释:(1)混凝土:多层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取C25、C30,高层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取C35、C40。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取C25、C30。 (2)钢筋:一般情况下梁、板、柱钢筋采用HRB400,梁纵筋可用HRB500。 6.框架结构楼盖形式合理选择? 解释:(1)框架结构楼盖可采用单向主次梁、井字梁、十字梁形式。从结构合理角度考虑次梁的布置应使得单向板板跨为3.0米左右,双向板板跨为4.0米左右。 (2)从建筑功能考虑,一般来说,学校、商场一般采用井字梁、十字梁较多;办公楼、会所、医院一般采用主次梁较多。 7. 框架柱截面合理尺寸确定? 解释:(1)框架结构柱截面通常由轴压比限值控制,一般情况下,柱计算轴压比=轴压比规范限值-0.1较为合适。 (2)除甲方对经济性有特殊要求时,一般情况下,多层框架柱截面尺寸改变不超过2次;高层框架柱截面尺寸改变不超过3次。

固定式压力容器理论知识

固定式压力容器理论知识

固定式压力容器理论知识 一、单选题: 1. 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加热方式是:(B)。 A、直接加热 B、间接加热 2. 二次爆炸是指盛装可燃介质的压力容器爆炸后,介质外泄扩散与空气混合达到( C ),遇火源而发生的器外燃烧爆炸。 A、一定扩散范围 B、一定混合时间 C、爆炸极限 3. 确定介质是否是易燃介质的标准( A) A、与空气混合后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 B、会发生燃烧的介质 4. 对安全泄放量较小和要求压力平稳的固定式压力容器采用( C )安全阀。 A、全启式 B、半封闭式 C、微启式 D、全封闭式 5.( 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 A、反应压力容器 B、储存压力容器 C、分离压力容器 D换热压力容器 6.《固定容规》规定:用于水蒸汽介质的压力表,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有( B )。存水弯管有压力缓存的作用,对压力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A、连接管 B、存水弯管 C、直管

7. 压力容器( C )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仍得不到控制时应紧急停运。试验压力大于设计压力大于工作压力 A、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B、设计压力 C、工作压力 8. 当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规定值时,操作人员( B )。 A、应当迅速离开现场 B、当立即采取措施仍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应及时报告并紧急停车。 C、应报告安全管理人员处理 9. 对于放热的反应容器,投料量与投料速度不能超过容器的传热能力热交换能力,否则物料的温度会( B ),引起物料分解、突沸而发生事故。 A、急剧降低 B、急剧升高 10. 对蒸汽、空气等介质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应选用( A )的安全阀。 A、全启式 B、全封闭式 C、半封闭式 D、微启式 11.( D )形容器,应力分布比较均,制造工艺较简单,便于内部工艺附件的安装,因而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压力容器。 厂区内一般都是圆筒形。 A、箱形 B、锥形 C、球形 D、圆筒形 E、碟形 12. 压力表属于( A )安全附件。 A、显示和显示控制类 B、安全联锁类 C、紧急切断类 D、超压泄放类

探讨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探讨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一.关于超长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1.1条中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55m,而7.1.2条则规定当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或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且有充分依据的,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增大。这两条使我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较难把握。工程实例中超过55m 就设置伸缩缝,这显然是很难保证的,但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后究竟应控制房屋长度多少而不至于产生裂缝等不良现象呢?笔者认为这取决于各地区的温差及混凝土不同的收缩应力。按照苏州地区的经验,单层房屋超过55m在70m以内时,采取设置施工后浇带及相应的构造加强措施后,不设置伸缩缝是可行的,这在笔者长期的工程实践中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多个工程均未产生严重的裂缝。但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对梁柱配筋进行概念上的调整。首先是长向板钢筋应双层设置,并适当加强中部区域的梁板配筋,笔者认为中部区域作为一个中点必然受较大应力,而两侧梁柱,特别是边跨的柱配筋必须加强以抵抗温度应力带来的推力,而超长结构在角部容易产生的扭转效应也须我们在设计中对角部结构进行加强。当框架结构超过70m时,笔者认为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才能不设置伸缩缝,譬如说采用预加应力,掺入抗裂外加剂等等,而且作为超过70m 的结构,必须对温度及收缩裂

缝采取定量的分析,并相应施加预应力,这在许多工程实例中应用的效果也是众目共睹的。如果对超长结构,不能有效的分析清楚受力情况,笔者建议还是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毕竟建筑上缝只要处理得当还是不影响观瞻的。 二.关于桩筏基础中筏板取值: 桩筏基础设计中对于筏板厚度的取值,一般是先按建筑层数估算筏板厚度,常规是按层数x50mm来估算。譬如说一幢十八层的小高层住宅,我们则先按 18x50mm=900mm设定筏板厚,然后再根据排桩情况,分别验算角桩冲切,边桩冲切及墙冲切,群桩冲切。一般情况均为角桩冲切来控制板厚,但笔者在这里主要强调一个短肢剪力墙结构下的群桩冲切,短肢剪力墙结构由于墙体不封闭,故取值群桩冲切边界时有相当大的困难,而群桩冲切由于桩群重叠面积较大,应是一种不利状态。笔者一般是取值几个大层间近似作为冲切边界,所围区域内短肢墙体内力则作为抗力抵消,虽不完全准确,但区域放大后,边界的开口效应有所削弱,是可行的。 三.关于板面设置温度应力筋: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1.9条规定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对于

02 可倾式蒸煮锅清洁验证方案

编制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程》(2010年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程》(2010年修订)中药饮片附录

目录 1.验证目的 (2) 2.验证范围 (2) 3.方案说明 (2) 4.验证组织与职责 (2) 5.验证方法和要求 (4) 6.偏差处理 (6) 7.验证总结 (6) 8.再验证周期 (6)

一、验证目的 为了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确保清洁完全彻底,设备及容器具清洁后,残留的污染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选取代表性的品种,进行连续三批生产,每批生产后,对该设备进行清洁,通过对清洁效果的观察,证明该清洁规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清洁效果是否符合要求,清洁剂选取用是否合理。同时对清洁后设备的存放期限进行确认,以确定其最长存放、使用期限的风险程度,为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清洁有效存放时间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消除更换品种、批次时,设备清洗不彻底造成残留物对下一个生产产品污染的发生,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 二、验证范围 本方案的范围提供了验证本设备的概要: 1.已安装的设备符合工程设计和工艺要求。 2.本设备按照说明书和工艺要求安装。 3.备品备件清单完备且准确。 4.所有的安装测试方案完备并保存于设备历史档案中。 5.本系统符合现行的GMP要求。 6.没有事先批准或有文件记录的变更管理程序不得进行任何整改。 7.所有与安全有关的内容已形成文件。 8.本设备在设计标准范围内操作。 9.本设备的使用、清洁、维护保养SOP符合现行GMP的要求。 10.本设备操作人员已接受了相应的培训,且培训情况记录在案。 11.建立了设备的使用、清洁和维护保养情况记录。 12.本设备能够在接受标准范围内运行,能够符合生产要求。 三、方案说明 1.尽可能详细地填写本方案中的所有表格。用墨水笔填写。完成表格的人员应签上姓名和日期。如果由一个以上的人填写,那么每一个人都应签上姓名和日期。 2.方案执行时可能会发现偏差。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应将一份“异常情况方案”送交验证领导小组进行处理。 3.验证小组最终做出验证方案,该方案由公司验证总负责人批准。 四、验证组织与职责 4.1公司验证领导小组 4.1.1组成: 组长: 李晶 副组长: 赵娜 成员:陈林、刘涛、王聪、牛亚景、殷亚琴

固定式夹层锅整体结构设计论

谢谢朋友对我的文章赏识,如需要全套资料,希望进一步了解,请QQ12421523511.1夹层锅用途及特性 1.用途:不锈钢夹层锅又名夹层蒸气锅,广泛用于糖果、制药、乳品、酒类、糕点、饮料、蜜饯、罐头等食品加工,也可用于大型餐厅或食堂熬汤、烧 菜、炖肉、熬粥等,是食品加工提高质量、缩短时间、改善劳动条件的优良 设备。 2.工作原理:工作时,物料从进料口输送至锅内。然后进气管通蒸汽,达到了工作压力时关闭进气阀门。通蒸气时,如果压力过大,则安全阀自动打开,释放多余的压力。当夹套内有冷凝水时,疏水阀工作,排出冷凝水。加热完毕后,打开卸料阀,物料则排放出来。 3. 特性:夹层锅以一定压力的蒸汽为热源(也可选用电加热),夹层锅具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液料沸腾时间短、加热温度容易控制等特点。夹层锅锅内层锅体(内锅)采用耐酸耐热的奥氏型不锈钢制造,配有压力表和安全阀,外型美观、安装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1.2夹层锅的分类及主要性能参数 1.2.1 夹层锅的分类 1)按结构形式分为:固定式夹层锅和可倾式夹层锅; 2)按有无搅拌装置分为:带搅拌式夹层锅与不带搅拌式夹层锅;

3)按加热方式分为:电加热夹层锅、蒸汽加热夹层锅。 1.2.2 夹层锅主要技术特性、参数 1)各型号夹层锅受热面积及液料沸腾时间表 表1.1 各型号夹层锅受热面积及液料沸腾时间表2)各型号夹层锅性能参数

表1.2各型号夹层锅性能参数 1.3夹层锅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蒸气压力,不得长时间超过定额工作压力。 2、进汽时应缓慢开启进汽阀,直到需用压力为止,冷凝水出口处的截 止阀,如装有疏水器,应始终将阀门打开;如无疏水器,则先将阀门打开 直到有蒸气溢出时再将阀门关小,开启程度保持在有少量水汽溢出为止。 3、对安全阀,可根据用户自己使用蒸气的压力,自行调整。 4、蒸气锅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注意蒸气压力的变化,用进汽阀适 时调整。 5、停止进气后,应将锅底的直嘴旋塞开启,放完余水。 6、可倾式和搅拌式夹层锅,每班使用前,应在各转动部位加油;搅 拌式夹层锅锅体面上的部件,建议采用熟菜油;其它各处均采用30#-- 40#机械油。 1.4夹层锅维护保养 1、进汽管和出水管接头漏汽,当选紧螺帽不解决问题时,应添加或更换填料。 2、压力表和安全阀应定期检查,如有故障及时调换和修理。 3、减速箱开始使用50小时后,应拆下来放掉润滑油,用煤油或柴油冲洗,加入30#--40#干净机油,使用150小时后,第二次换油,以后可视具体情况,每使用到1000小时左右换油一次。

钢结构夹层施工方案

北京杰富瑞科技有限公司2#生产楼钢结构夹层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华诚博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4月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工程概况 0 第一节编制说明 0 第二节工程简介 (1) 第二章施工部署 (2) 第一节工程施工目标 (2) 第二节平面布置 (3) 第三章施工准备 (4) 第一节技术准备 (4) 第二节组织机构 (5) 第三节主要机械及设备用量及计划 (6) 第四节劳动力计划 (7) 第五节现场用电措施 (7) 第六节工期进度及保证措施 (7) 第七节钢构件的防腐 (9) 第四章钢构件的成品管理、包装、运输 (12) 第五章钢结构安装方案 (14) 第一节测量工艺 (14) 第二节钢结构构件安装工艺 (15) 第三节钢结构现场焊接 (16) 第四节防火涂料施工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23) 第六章质量标准、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24) 第七章安全、消防措施及施工现场文明管理 (26) 第一节钢结构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26) 第二节钢结构施工安全要求 (27) 第三节施工现场的防腐防火措施 (28)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夹层钢结构工程设计图纸编制的。本施工组织设计着重考虑钢结构夹层的上料、安装、焊接、测量等各工序的施工方法及质量、环境、安全等保证措施,力保在合同承诺的工期内,高质量完成此项施工。 编制依据:

第二节工程简介 1、工程简介 1.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六街85号。 2.建设范围:一层钢结构夹层、六层钢结构夹层、六层钢结构屋顶。 2、主体材料及安装节点 主钢梁截面H700X250X16X25,H700X300X16X25;次梁截面HN500X200X9X14,HN400X200X8X13,HN250X125X6X9。钢梁上铺组合楼板。混凝土厚度100mm。主梁采用与混凝土柱植筋钢板固定。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析

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析 一.结构计算问题 1.结构设计中出现计算控制性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应该在符合规范规定的限制条件后进行下道工序。 2.结构电算不可能一次成功。周期,角度,性能设计,调整等。 一般计算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考虑刚性楼板计算位移和位移比;第二步根据楼板实际情况考虑是否采用弹性楼板计算配筋。 3.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比值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应该出现第一周期为扭转周期的情况。一般应在第三周期及以后出现扭转周期。(实际要求与理论分析有一定的出入) 4.结构两个方向刚度相差不宜过大,需注意控制两个主轴方向第一振动周期的比值,一般可按周期比不小于0.8控制。 位移比超限未计算双向地震。 不规则,特别不规则,严重不规则:位移比大于1.2为扭转为不规则,应计算双向地震。考虑扭转藕联、按照双向地震计算时位移比不应超过1.5。如超过1.5,应重新调整结构布置。 5.扭转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的假设下计算。配筋计算应考虑实际刚度情况。 6.长宽比控制:进行结构计算时,各系数应合理取值。 ⑴周期折减系数应根据不同的结构体系、填充墙品种(考虑到有可能变化)和填充墙数量综合确定,不应为了配筋方便不顾实际情况少折减或不折减。 高规第3.3.17条:填充墙为砖墙时,框架结构可取0.6~0.7,框剪结构0.7~0.8,剪力墙结构 0.9~1.0(应注意短肢剪力墙结构) ⑵剪力墙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应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连梁不致开裂。必要时应进行二次计算,以避免正常使用情况下连梁开裂。 7.某些构件不宜进行折减 计算机计算时,软件对所有构件的扭矩都按照输入的扭矩折减系数进行了折减。这会使得存在扭矩的折梁或曲梁扭矩也进行了折减,结构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构件扭矩不应进行折减。 角窗的连梁(折梁) 应充分考虑到结构软件无法完全按照荷载规范第4.1.2条的要求进行折减。对软件折减幅度大的构件,应手算复核。 此外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可参考《建筑结构》2006年第7期随刊赠阅本第11页。): ⑴计算主裙楼连为一体的结构的墙、柱与基础时,对于裙房部分,折减时计算层数有误。此种情况应特别注意。

可倾式夹层锅设计

可倾式夹层锅设计

1.绪论 1.1 引言 1.1.1夹层锅简介 夹层锅又称二重锅.双重釜等。它属于间歇式预煮设备。常用于物料的热烫,预煮,调味料的配制及熬煮一些浓缩产品。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定型的压力容器,属于食品预煮机械。 1.1.2 夹层锅用途 预煮的目的是破坏原料中的多酚氧化酶,保持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不变颜色;排除原料部分水分,减少原料体积,使原料具有柔软性,方便装灌工序的操作;排除原料组织内的空气,提高成品的真空度;破坏原料的原生质,在榨汁时提高出汁率;杀灭污染在原料上的部分微生物,提高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新鲜程度;通过预煮,可使表皮蛋白质凝固,使皮与肉脱离,方便除皮操作;对于脱水产品;经预煮后能加快干燥的速度. 按其深度可分为线型.半深型.深型.按其操作方式可分为固定式和可倾式.最常用的为半球形(夹层)壳体上加一段圆柱形壳体的可倾式夹层锅. 1.2 可倾式夹层锅概述 1.2.1 结构: 可倾式夹层锅主要由锅体.填料盒.冷凝水排出管.压力表,倾覆装置及排出管口等组成.锅体内壁是由一个半球形与圆柱形壳体焊接而成的容器,锅体外壁是半球形壳体,用普通钢板制成.内外壁用焊接法焊成,以防漏气. 1.2.1 工作原理 全部锅体用轴颈直接在支架两边的轴承上,轴颈是空心的,蒸汽从一端的进气管通过轴颈进入夹层,通过另一端的出气管排出蒸汽.蒸汽的压力由蒸汽输入管上安装的安全阀和出气管上安装的阀门控制。通过蒸汽的热量传递,使食品达到预煮目的. 倾覆装置是专门为出料用的,包括一对具有手轮的蜗轮蜗杆,蜗轮与轴颈固接,轴颈与锅体固接,当摇动手轮时可将锅体倾倒和复原.可倾式夹层锅两边的轴颈对称的. 为使进气管不与外部的蒸汽输入管道一起随锅转动,一般用螺母通过螺纹连接进汽管,通过填入橡胶材料连接外部的蒸汽输入管道,停止进气后,可通过锅底下面的阀门将冷凝水出口打开,将锅底的积水排出,每班使用前在各转动部位加润滑油.

最新夹层施工组织设计

夹层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步骤 本工程具体的施工程序为: 钢结构制作化学植筋钢结构安装楼板安装 一、钢结构构件工厂加工生产工艺 施工准备:按设计要求采购所需钢材,焊条、螺栓和油漆,所有材料均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的规定,准备好各种所需主要机具和工具。 (1)、矫正:用矫正机对成品H型钢进行矫正,保证其平直度。 (2)、放样:按照施工图放样,放要和号料时要预留焊接收缩量和加工余量。 放样和样板(样杆)允许偏差表 (3)、下料:钢材下料前必须先进行筛选和矫正,矫正后的偏差值不应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值,以保证下料的质量。 下料与样杆(样板)的允许偏差表

如氧气切割前切割区域内的铁锈、污物应清理干净,切割后的断口边缘熔瘤、飞溅物应清除。机械剪切面不得有裂纹及大于1mm的缺楞,并应清除毛刺,钢构件端部基座板的螺栓孔应用钢模钻孔,以保证螺栓孔位置、尺寸准确。 零件的切割线与下料线的允许偏差表 (4)、装配(总装):将实样放在装配平台上,按照施工图及工艺要求起拼并承留收缩量,装配平台应有一定的钢 度,不得发生变形,影响装配。 (5)、焊接:焊工须持证上岗,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支撑、支座的装配、焊接。 (6)、结构检验:焊接全部完成,焊缝冷却24小时后,全部做外观检查记录。按照标准、规范及施工图要求对成品 外形几何尺寸及焊缝进行检验,逐榀作好记录。(7)、摩擦面加工处理

摩擦面加工:本工程使用的摩擦型根据地脚螺栓连接的钢结构件,要求其连接面具有一定的滑移系数,使根据地脚螺栓坚固后连接表面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以达到传递外力的目的。 喷沙场方式处理摩擦面,喷沙粒径选用1.2~3mm,压缩空气压力为0.4~0.6mmMpa(不含有水分任何油脂),喷距 100~300mm,喷角以90o±45。处理后基材表面呈均匀一致和金属本色。表面粗糙度达50~70μm可不经除锈即可施拧高强度螺栓。 处理好摩擦的面,不能有毛刺(钻孔后周边即应磨光焊疤飞溅,清理油漆、油污等),并不允许再打磨或锤击、碰撞。处理后的摩擦面应进行妥善保护,摩擦面不得重复使用。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板叠接触面不平度<1.0mm。当接触面有间隙时,其间隙≯1.0mm可不处理,间隙为1~3mm时将高出的一侧磨成1:10的斜面,打磨方向与受力方向垂直,间隙大于3.0mm时则应加垫板,垫板面的处理要求与构件相同。(8)、钢结构防腐涂装 1)、施工准备: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用底漆及面漆。准备除锈机械、涂刷工具。涂装前钢结构构件已验收,并符合设计的除锈等级要求。 2)、工艺流程 3)、除锈及涂装施工

夹层锅使用说明书

蒸汽夹层锅使用说明 时间:2012-07-03【返回】【字体:大中小】【Close】 一、用途与特点 蒸汽夹层锅凡接触食品部分皆为06Cr19Ni10不锈钢制造,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具有造型美观、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安全可靠、便于维修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与好评。 二、产品结构 1、本设备为系列产品,主要由锅体、进水、排水、可倾翻锅等部分组成。 2、锅体部分由外锅体焊接而成。内锅体采用06Cr19Ni10不锈钢,外锅体采用06Cr19Ni10不锈钢。按GB150-2011规定采用全焊透结构拼焊而成。 3、排水部分由万向球头组成。 4、进水部分由锅底部分球阀组成。 5、可倾翻部分由蜗轮、蜗杆、手轮与轴承座等组成。 6、可倾式机架由轴承座、支架等组成。 三、安装与调试 1、开箱时,应检查产品与附件与装箱单是否相符,在运输过程中,产品和零部件是否有损坏,如有丢失和损坏,请及时与本公司联系解决。 2、产品出厂前已进行性能测试,所有零部件相对位置已安装调校好,用户一般只作检查,不得随意拆卸,以免重新安装调校不当,影响产品使用性能。 3、本设备不需固定,只要放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即可。 4、设备就位后,请按“安装示意图”将零配件装配齐全,并应空载检验设备是否完整与灵活。

5、供电电源应符合本设备搅拌结构形式的要求,设备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以免漏电发生事故。 6、安装时,应注意保证进水、排水管道的畅通,不得有阻塞现象。 7、可倾式夹层锅送水试验时,请检查万向接头固定的4个螺栓是否运输过程中有松动。 四、操作须知 1、投料前应先在锅内注入少量清水,将锅刷洗干净,投入物料,打开“进汽阀”与“排水阀”。可倾式夹层锅,可转动手轮,使锅体倾斜,进行卸料。至此,即完成一次作业。 2、每进行一次作业,均应开启“进汽阀” 与“排水阀”,排出锅体夹层内的冷却水,以保证热交换的正常进行,以免延长操作时间,影响工效。 3、为保持清洁,每使用一次,即应清洗一次。 4、可倾式夹层锅在使用前应检查转动部位润滑是否良好,应将油杯中注满润滑脂并可将蜗轮、蜗杆的咬合处,注入适量润滑脂。 5、本设备只能在规定的“无工作压力”范围内使用,绝对不允许在有压情况下使用,否则造成后果、责任由用户自负。 五、安全 本章讲述的安全事项是防止发生作业人员人身事故的安全指南。所讲述的项目单独地有效运用的同时,还请与定期的安全教育?训练相结合运用。 1. 严禁事项和禁止事项 这里汇总了全部的需要严格遵守的事项以及禁止的内容。 〈严禁事项〉 (1)除接受过关于本机械的残留危险和回避那些危险的教育、训练的人员之外,其他人员请不要靠近本机械。 (2)机械的改造请委托本公司实施。 有损于作业者或机械安全的改造、操作步骤、运行模式的变更可能会导致伤害以及机械损伤等事故的发生。 (3)请定期检查所有的安全装置是否能正常发挥作用。 (4)发现安全装置不能正常动作时,不要进行机械的操作,请通知管理责任人解决。如不能解决请与本公司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