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不同生态条件对马铃薯主要性状的影响及遗传分析的开题报告

不同生态条件对马铃薯主要性状的影响及遗传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食品作物之一,其生长适应性强,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都能生长发育。
不同生态条件下,环境因素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主要性状产生影响,如干旱、高温、低温、盐碱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因此研究其适应性和遗传规律既能促进马铃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也能为马铃薯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不同生态条件下马铃薯主要性状的变化规律:采用多种不同生态条件下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测定其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指标,比较分析不同生态条件下马铃薯品种的性状变化规律。
(2)马铃薯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建立马铃薯的遗传图谱和基因组序列数据,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和表型鉴定,解析影响马铃薯主要性状的关键基因和遗传因子,探究遗传因素对马铃薯适应性和品质的影响规律。
2.研究方法:(1)实验设计:按照随机区组设计,选取多个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马铃薯品种,重复测定其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2)分子标记技术:采用PCR扩增、分离、检测等方法,建立马铃薯的遗传图谱和基因组序列数据,筛选关键基因和遗传因子。
(3)表型鉴定:采用观测、测量、比较等方法,同时结合统计学数据分析,确定影响马铃薯主要性状的关键因素,并探究其遗传规律。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意义1.预期研究结果:通过对不同生态条件下马铃薯品种的比较试验和遗传分析,可以探究马铃薯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品质变化规律,破解影响马铃薯主要性状的关键基因和遗传因子,为马铃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栽培生产提供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2.研究意义:该研究可以为马铃薯生态适应性和遗传规律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研究马铃薯的适应性和遗传规律,能够为我国马铃薯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四子王旗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四子王旗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而四子王旗作为中国著名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其气候条件对于马铃薯的种植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四子王旗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对于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合理选择品种、施肥、灌溉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四子王旗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四子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临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南靠包头市九原区,西连西乌珠穆沁旗,北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
其地理环境位置为北纬41°51′-42°47′,东经111°40′-113°10′。
四子王旗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呈干旱半干旱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暑热。
下面具体分析四子王旗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
四子王旗的气温状况是影响马铃薯种植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子王旗的年平均气温在7.2℃左右,全年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大。
在四子王旗,春季气温波动大,温度起伏幅度在10℃以上。
而夏季气温较高,最高温度可达40℃以上。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气温波动逐渐减小。
冬季气温则较低,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0℃以上。
四子王旗的气温条件适宜马铃薯的生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夏季高温可能会对马铃薯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合理的灌溉和遮荫措施。
四子王旗的降水状况也是影响马铃薯种植的重要气候因素之一。
四子王旗的降水呈现出不均匀分布的特点,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
由于夏季降水偏少,因此四子王旗属于干旱地区。
在马铃薯生长期,特别是在开花和块茎膨大期,需要适量的水分来保证良好的生长发育。
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需要针对降水不足的情况进行合理的灌溉,以确保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四子王旗的日照时间和辐射条件也会对马铃薯的生长产生影响。
四子王旗的年日照时间在2600小时左右,日照充足,光照条件较好。
而且四子王旗的太阳辐射量也较高,利于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夏季高温高照的情况也可能对马铃薯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注意适当的遮荫和降温措施。
四子王旗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四子王旗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一、温度
马铃薯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0℃,在四子王旗,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可以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求。
在春季,气温逐渐上升,有利于马铃薯幼苗的快速生长;而在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有利于马铃薯的块茎生长和成熟。
而夏季气温高,可能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因此需要注意对马铃薯进行遮阴和保湿。
二、光照
光照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四子王旗光照充足,特别是春季和夏季,阳光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保证了马铃薯的生长和养分积累。
在这种条件下,马铃薯的块茎生长速度会更快,产量也会更高。
冬季光照不足,但由于四子王旗冬季较短,对马铃薯的生长影响不大。
三、湿度
湿度是影响马铃薯病虫害的关键因素。
四子王旗的湿度适中,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但同时也容易滋生病菌和害虫。
春季和夏季,气温适宜,降水适中,利于马铃薯的生长;而在入秋后,降水减少,对马铃薯的成熟和收获有利。
四、土壤
土壤是马铃薯生长的基础,四子王旗的土壤以黑土为主,肥力较高,通气和保水性良好,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四子王旗的土壤酸碱度适中,符合马铃薯生长的要求。
四子王旗主要种植的土豆品种以马尔干优质马铃薯、科学马铃薯为主,这两种品种对土壤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较低,适应性也强。
四子王旗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阳光充足,降水适中,土壤肥力高。
这些气候条件都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在实际种植中,也需要根据当地具体的气象情况和土壤条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马铃薯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土壤条件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分析

·136·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5期摘要:土壤不但是种植马铃薯的物质基础,而且能够保障马铃薯生长过程所必需的水分、养料以及温度。
因此,土壤的条件对马铃薯种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讲,不同地区的土壤的营养成分不同。
此外,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土壤中微生物活动以及化肥农药的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土壤性质变化,进而酸化。
马铃薯属于无性繁殖的农作物,土壤条件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
本文主要分析了土壤水分、酸碱度、微生物以及各种化学元素对于马铃薯种植的影响。
关键词:土壤条件;马铃薯;种植0 引言马铃薯俗称土豆、洋芋、洋山芋或山药蛋等。
马铃薯适应性广,耐旱、耐瘠薄,生育期比较短,产量高,增产潜力大,是开发东闲田、节约水资源,调整优化作物种植布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最佳作物。
马铃薯营养成分全面,食用价值高,是改善人们事物结构的保健食品,因此,被确定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1 土壤水分水分对于植物的意义非常重大,植物体主要成分是水,通过水进行光合作用并传送养料,保障植物的新陈代谢。
因此,土壤中水分含量是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土壤的所在的地区地势在-45千帕斯卡以下,马铃薯的茎叶容易缺水。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对水分需求量高,土壤缺水直接导致马铃薯生长缓慢。
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通过在地面加盖覆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从而保障土壤具有较高的含水量。
2 土壤酸碱度马铃薯适宜在酸性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土壤的酸碱程度直接影响马铃薯吸收养分以及生长发育。
一般来讲,酸性的环境下,马铃薯能够吸收到更多的阳离子。
酸碱度在4.8到7之间马铃薯能够发育比较正常。
土壤的酸碱度在5到5.5之间最适合马铃薯的种植。
马铃薯的发芽期间应当疏松土壤进行透气,从而保障马铃薯根部的生长。
土壤的酸碱度在4.8以下容易导致马铃薯的植株矮化以及叶面卷皱。
土壤的酸碱度高于7导致马铃薯的产量下降,酸碱度超过7表明土壤呈强碱性,不利于马铃薯生产,在强碱性土壤中播种马铃薯不会出苗。
北方一作区马铃薯种植概况

北方一作区马铃薯种植概况1.引言1.1 概述概述北方一作区是指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在这个地区,马铃薯种植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篇长文将从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马铃薯种植的优势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居民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富含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保障人们饮食多样化和营养均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健康的不断关注,马铃薯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因此对于马铃薯的种植研究和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北方一作区,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独特性,马铃薯种植也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北方一作区拥有宽广的农田资源,土地肥沃且适合马铃薯的生长。
其次,这个地区的寒冷气候条件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储存,使得马铃薯的种植周期较长且具有更好的品质。
此外,北方一作区地域上相对集中,农作物销售渠道较为畅通,有利于马铃薯的交易和市场发展。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马铃薯需求的增加,北方一作区的马铃薯种植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科学种植技术的应用和高效管理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马铃薯种植业在改善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文章的后续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北方一作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以及马铃薯种植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希望通过本篇长文的撰写,能够扩大对北方一作区马铃薯种植概况的了解,推动马铃薯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对整篇文章进行一个整体的概述和安排,让读者清楚地了解文章的组成和内容安排。
以下是文章结构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北方一作区马铃薯种植展开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北方一作区的地理环境:介绍北方一作区的地理位置、土地类型和地形地貌等情况,以便读者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之一。
它是一种耐寒植物,对光照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它的种植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种植。
虽然马铃薯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强,但不同的气候条件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巨大。
本文将从温度、降水和光照三个方面分析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
一、温度马铃薯的生长温度范围是比较广泛的,但是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温度的适宜性。
马铃薯的最适宜平均气温为15℃-22℃,这个温度范围下,马铃薯的生长速度最快,产量也最高。
而且,这个温度范围下马铃薯的品质也最好,口感最佳。
在这个温度范围之内,马铃薯的块茎生长速度较快,产量也相对较高。
当温度超过这个范围时,马铃薯的生长速度会变慢,产量也会相应减少。
但当温度低于这个范围时,马铃薯的生长速度也会变慢,产量也会减少。
在种植马铃薯时,需要选择适宜的温度条件,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二、降水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在块茎膨大期和开花期,需要大量的水分供给。
对于降水的需求并不是盲目的增加就能够提高产量,而是需要合理的降水量和降水分布。
一般来说,适宜的降水量是每年500-800毫米,而且需要能够分布在马铃薯的不同生长期。
特别是在块茎膨大期和开花期,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以保证块茎的质量和产量。
对于降雨的分布也需要合理安排,过大过小都会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造成负面影响。
在种植马铃薯时,需要合理安排降水供给,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三、光照马铃薯对光照的需求并不是很高,它可以在较低的光照条件下也能够生长,因此可以在较阴暗的环境下种植。
适量的光照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也是有帮助的。
一般来说,马铃薯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日照,但是在生长初期和生长结束期,可以适当的降低光照条件,以促进块茎的膨大。
在种植马铃薯时,需要注意合理利用光照,以促进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适宜的温度、降水和光照条件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环境条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山地区,是世界五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产量高,营养丰富,喜欢低温冷凉的生长环境,我国各地都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本文针对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进行分析,了解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环境,对马铃薯的扩大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1 温度马铃薯是喜冷凉作物,低温、短日照条件有利于块茎生长与发育,解除休眠的块茎发芽温度为5 ℃,马铃薯块茎播种要在10 cm深地土壤,温度7~8 ℃时幼芽才能生长,10~12 ℃时能茁壮成长而且快速出土,当幼苗遇到气温-2 ℃晚霜危害时,可能受到冻害导致枯死。
茎叶生长适温为18~21 ℃,高于40 ℃茎叶停止生长,开花最适温度为18~20 ℃,气温高于25 ℃时,花粉育性降低,块茎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0 ℃左右,低于2 ℃或高于29 ℃时,块茎终止生长。
实际生产应用中,在块茎膨大期遇到长时间干旱或高温时,部分马铃薯品种经常发生停止生长的现象,待浇水或降雨后土壤温度适宜时,块茎又重新二次生长,形成哑铃状、念珠状薯块,或在大块茎上又生出小块茎,造成薯块畸形,这一现象与品种耐高温性密切相关,在栽培管理上采取厚培土与定期浇水,可最大程度避免畸形薯的产生,极大提高马铃薯的商品环境条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①宋进库② 万秀云③(河北省怀来县农业农村局河北张家口 075400)摘 要马铃薯生长受水、肥、光、气、热等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我国多样化的地理及气候特征为不同农作物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条件;马铃薯生长;影响中图分类号 S532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Potato GrowthSONG Jinku WAN Xiuyun(Huailai County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Zhangjiakou,Hebei 075400)Abstract The growth of potato is affected by water,fertilizer,light,gas,heat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diversified 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provide good growth conditions for different crops. Therefore,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growth of potato.Keywords ambient condition ;potato growth ;influence①收稿日期:2020-01-07;E-mail:*****************;责任编辑:杨静宜;排版:韩丽翠。
卓资县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卓资县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卓资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这种气候条件对于马铃薯的种植非常有利,下面将对卓资县的气候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卓资县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这种气候特点符合马铃薯的生长要求,春季温暖有利于马铃薯的发芽和生长,夏季多雨也能提供充足的水源,秋季凉爽有利于马铃薯的块茎膨大,冬季寒冷则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卓资县的气候特点为马铃薯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卓资县的降水分布合理,年降水量在350-5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夏季。
这种降水分布特点也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夏季多雨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求。
卓资县的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资源丰富,也能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水源保障。
卓资县的降水分布对于马铃薯的种植是非常有利的。
卓资县的温度适宜,年平均气温在6-7摄氏度之间,夏季最高气温在25-30摄氏度之间,冬季最低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
这种温度条件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温暖的春季和夏季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冬季的低温则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的品质。
卓资县的日照充足,光照条件也非常有利于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
卓资县的温度条件为马铃薯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卓资县的风力条件适宜,多年平均风速在2-4米/秒之间,风向多变。
这种风力条件有利于马铃薯的通风和散热,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
适度的风力也能帮助马铃薯的授粉和传播花粉,有利于提高产量。
卓资县的风力条件对于马铃薯的种植也是非常有利的。
卓资县具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对于马铃薯的种植非常有利。
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源和光照资源,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种植时间,加强田间管理和技术服务,可以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也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开发马铃薯的深加工产业,提高马铃薯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相信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卓资县的马铃薯产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环境条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2014-08-16 严程明广州一翔
1、土壤
马铃薯是块茎作物,对于土壤质地以及土壤的通透性具有较高的要求,沙壤土是目前比较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具体优点有以下几点:
1)沙壤土疏松透气,回温快,有利于马铃薯及时出苗,
便于根系的生长和块茎的膨大。
2)便于耕作。
3)不容易积水,减少了薯块因缺氧、气孔张开,感染病
菌的风险。
4)收获方便,薯块干净,表皮光滑,商品品质较佳。
但沙壤土也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由于通透性较佳,
相应的水蒸发速度也较快,对于缺水或灌溉条件不足的地区,马铃薯宜平作,尽可能的减少土表裸露面积。
及时中耕培土,阻断土层中的毛管孔隙,可有效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速率。
黏重土壤由于保水性较强,土壤回温慢,比较湿冷,不利于马铃薯出苗,耽误农时,在这种情况下需适当浅播,一方面可以减少芽苗破土的压力,另一方面浅层土温度相对较高。
其次,黏重土壤通透性不佳,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地上部茎叶的生长,降低光合产物的累积,最终影
响薯块的生长发育,而且在郁闭的土壤环境中也给薯块的膨大带来额外的压力,易产生畸形薯,降低商品品质。
再次,黏重土壤排水效果较差,如果在薯块发育后期至成熟期,土壤中水分过多未能够及时排出去,薯块缺氧,表皮气孔张开,极易感染病菌。
最后,黏重土壤不利于耕作,水分多粘性较大,水分少则形成土坷垃,损害根系和薯块。
对于黏重土壤,种植马铃薯宜起高垄,有利于水分的排除,同时适当浅播,有利于出苗。
多施有机肥,也可在一定程度
改良土壤质地。
2、光照
光照有长日照和短日照之分,很多人感觉很奇怪,为
什么在华北生长的马铃薯能开花,而位于南方冬作区的马铃薯却不见开花,其根本原因就是出在光照上。
马铃薯花芽的分化需要在长日照情况下才能够发生,华北一作区马铃薯生长季节位于6 至8月份,日照长度甚至可达16 个小时以上,而南方冬季日照长度仅10 个小时左右,属短日照,不利于花芽的分化。
日照的长短除了会影响到马铃薯花芽的分化以外,还
可控制株高和匍匐茎的长度。
短日照会限制马铃薯株高和匍匐茎的长度,使匍匐茎膨大提前,结薯早而快。
通常情况下,在北方长日照条件下生长的中晚熟品种,在南方短日照环境中则表现的是早熟品种的特性。
不同时期生长的侧重点不同,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尽相
同。
发芽期:促进薯块萌发出短而壮的芽苗是保证植株旺
盛生长,进而高产的先决条件,短日照可以抑制芽的伸长,避免长成瘦高弱苗,可以在休眠期将种薯置于短日照情况下催芽,促进短壮芽的形成。
幼苗期:幼苗期以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以及壮苗为首
要目标,需要短日照、强光。
发棵期:发棵期以则以促进茎叶快速生长,增强光合
作用,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为薯块的生长发育奠定良好基础为主,所以这个时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长日照条件。
结薯期:这个时期需要控制茎叶生长,重点将光合产物转
移到匍匐茎中,促进薯块的快速生长,马铃薯80% 的产量就
来自于这个时期,短日照能够起到良好的控茎叶生长的作用,减少光合产物在茎叶中的损耗,而较大的昼夜温差又能够极大限度的保障淀粉的积累,促进薯块的快速膨大,为高产打下基础。
所以,短日照、较大的昼夜温差、强光照是这个时期最佳的光照条件。
3、马铃薯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
发芽期:马铃薯发芽需水量非常少,基本上种薯块中的水分即可维持苗芽生长所需。
此阶段,土壤不宜过湿,以免土壤通透性不佳,种薯块缺氧,气孔张开,感染病菌而造成烂薯。
但也不宜过于干燥,防止土壤反吸收种薯块中的水分,现在
芽苗的生长。
此阶段土壤湿度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左右
即可。
幼苗期:此阶段重点是促进根系的发育,培育矮壮苗,所以保持土壤通透性极为重要。
此阶段土壤湿度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即可。
发棵期:这个阶段是茎叶快速生长,干物质急剧累积的时期,水分需求量较大,土壤湿度需保持在田间持水量在
70%~80% 。
但在该阶段后期,子薯已经形成,为了促进光合产物向子薯运输,加快薯块干物质累积和生长发育,开始需要控秧,以减少对光合产物的消耗,此时土壤湿度需降低至田间持水量的60% 左右。
结薯期:马铃薯总产量的80%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这个
时期对干旱极其敏感,即使轻微而短暂的干旱都会对产量产生影响。
前期土壤湿度需持续保持在70%~80% 这个范围内,切忌忽干忽湿,如长期干旱后再灌溉一次,这个时候极易造
成薯块的二次生长,薯块顶端再生长出小子薯,且外形呈现即可,有助于薯块表皮栓化。
中间细的葫芦状。
后期土壤湿度维持在50%~60% 4、干旱对马铃薯生长的不良影响,如何提高马铃薯的抗旱
能力?
水是马铃薯中极其重要的组成成分,植株中90%是水分,而
块茎中也有80% 的水分,由此可见,水对马铃薯的重要性。
首先,干旱会限制根系的生长,影响养分的吸收和地上部茎叶的生长,降低光合效率,减少干物质的积累,最终影响产量;其次,干旱会限制块茎的膨大,甚至产生畸形薯;再次,在块茎形成期,忽干忽湿会严重影响薯块的商品品质,干旱
时,薯块周皮易发生木栓化,当水分充足时,虽然木栓化现
象得以缓解,但容易发生二次生长,薯块顶端长出小子薯,
且薯块两端粗,中间细。
除此之外,在块茎生长后期,较严
重的干旱会促使薯块内部产生褐斑,影响马铃薯的商品品
质。
而且在收获期,土壤过于干燥,也极易损伤薯块。
根据相关专家(康玉林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块茎形成期保持水分充足,一方面可以淀粉含量,在干旱年份,定期定量浇块茎水每亩增产可以达到24%~36.8% ,即使在风雨年,也可以增产
0.9%~13.9% 。
要保证马铃薯丰产优质,灌溉是关键之一,需要严格根据不同时期马铃薯的生长需求控制土壤湿度,忌“忽干忽湿”,需
定时定量”灌溉,给马铃薯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生长环境。
除此之外,在灌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需要考虑提高马铃薯的抗旱能力,钾肥的合理施用对于提高马铃薯的抗旱能力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苗期是钾的临界点,适当补充钾肥,可以提高植株的保水能力,并且使幼苗挺立、健壮,光合作用能力增强,抗病能力也会相应增强。
5、马铃薯不同时期对温度的要求
马铃薯比较喜欢在冷凉的环境中生长,当温度达到7 C
以上时,种薯就可以发芽,而温度达到12C的时候,芽苗生
长速度明显加快,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出苗,
当然,最适宜的发芽温度是13〜18C。
切忌温度过高,芽苗
生长速度过快,易形成细长、瘦弱的高脚苗,最终导致整体植株生长较弱,抗病性降低,最终严重影响产量和商品品质。
茎叶的生长比较适合在16〜22 C的温度环境中生长,此
温度范围内,茎叶生长旺盛,光合能力增强。
当温度上升至
25 C以上时,茎叶的生长开始减慢,到达35 C时,植株停止生长,当然,温度低于7C的时候,生长也基本停止。
昼夜
温差比较大的环境非常适合薯块的干物质累积,白天相对高温能够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质合成量,夜晚温度较低,能够减少植株对干物质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