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企业大学的战略思维.doc

合集下载

企业大学应该明确四大定位

企业大学应该明确四大定位

企业大学应该明确四大定位中国企业大学网 | 时间:2012年02月09日 | 来源:东方烟草报企业大学一般是指由企业出资,以企业高管、院校教授、专业讲师及企业内训师为师资,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教育手段,以培养管理人才、基层员工、上下游客户为目的,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要的一种教育培训平台。

在国内,海尔大学、腾讯学院、阿里学院等都是企业大学的领跑者。

去年以来,浙江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开展了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组织创建活动。

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创新型、服务型组织建设的基石,学习型组织的创建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和载体,而企业大学则可以作为提升员工学习力、打造学习型组织的有效抓手。

企业大学的有利作用对于浙江烟草来说,建立企业大学具有五个方面有利作用。

学习型组织创建有抓手。

在企业大学中学习,干部职工能进一步增进彼此的沟通与知识的共享,共同提升学习能力,这无疑能快速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步伐。

干部培训有基地。

能进一步扩大领导干部的受训面、拓展行业特色课程的普及面以及增强干部培养体系的完整性,也可采取与国内外大学联合办班的方式,提升管理层谋划科学发展的能力。

员工提升有机会。

企业大学立足于持续性、全员性教育学习,可以让学历层次低的员工能上“大学”,提升自身素质;可以消除培训空白,让所有员工都有机会去学习;可以让专业技术突出的员工学习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让“专才”更专。

资源整合有平台。

在企业大学这个统一的平台上,对全省系统的学习资源和教师资源统一整合和配置,能进一步提高学习培训的系统性和效率。

尤其是能让近年来日益壮大的内训师队伍有有用武之地和交流平台,从而更有利于行业内部知识的沉淀与传播。

优秀人才有动力。

把学习与绩效挂钩,为优秀的员工优先提供一些深入学习的机会,让学习培训成为一种福利。

企业大学的科学定位建设浙烟企业大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先定好位,才能布好局。

笔者认为,企业大学应该明确四大定位。

管理骨干的“黄埔军校”。

企业大学建设方案

企业大学建设方案

企业大学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企业大学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组织单元,主要负责企业员工的培训、学习和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大学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成为企业提升人才素质、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企业大学建设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全面、有效的人才培养平台。

二、目标与愿景企业大学的目标是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企业大学的愿景是成为企业内部的学习创新中心,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的机会,构建学习型组织。

三、建设内容和步骤1. 确定建设框架首先,企业应确定企业大学的建设框架,包括整体规划、组织架构、职责划分、学习资源等方面。

确定建设框架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需求和员工培养需求。

2. 设计学习课程企业大学的核心是学习课程的设计。

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岗位需求、职业发展路径等因素,设计多样化的学习课程,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培养、领导力发展等内容。

学习课程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适应不同员工的学习习惯和工作需求。

3. 搭建学习平台企业大学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学习平台,方便员工进行学习活动的管理和交流。

学习平台可以包括在线课程、学习资料、学习社区等功能,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

4. 建立导师制度企业大学可以通过建立导师制度,将一线优秀员工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导师,为员工提供指导和支持。

导师制度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员工的学习动力和成长机会。

5. 定期评估和改进企业大学的建设需要定期进行评估,了解员工的学习效果和学习需求,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设计和学习平台。

通过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企业大学的培训质量和员工满意度。

四、资源保障和团队建设企业大学的建设需要充足的资源保障和专业团队支持。

企业应投入足够的经费和设备,建设和维护学习平台;同时,企业也需要配备专业的培训师资,以确保学习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两种战略思路的对决——分析型战略vs构建型战略

两种战略思路的对决——分析型战略vs构建型战略

两种战略思路的对决——分析型战略vs构建型战略白万纲【摘要】战略,即全局性的策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在经济大洋中已经很难平稳航行,只有在战略的指引下才能承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冲击,驶向成功的彼岸.企业对战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各国学者对战略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从设计的本质上来看战略只有两种:分析型战略和构建型战略.【期刊名称】《企业管理》【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3页(P24-26)【作者】白万纲【作者单位】华彩咨询集团【正文语种】中文战略,即全局性的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在经济大洋中已经很难平稳航行,只有在战略的指引下才能承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冲击,驶向成功的彼岸。

企业对战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各国学者对战略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从设计的本质上来看战略只有两种:分析型战略和构建型战略。

两种完全相反的战略思维分析型战略,从宏观、中观、微观环境分析入手,从企业内部能力、资源、问题出发,通过适合的产业、业务、可行的路径的多矩阵匹配组合,研究更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战略方案。

简单地说,分析型战略就是从深入挖掘和分析自己开始,接着深入挖掘和分析市场,寻找空白或薄弱地带,然后将自身的特质和优势与市场空白点、机会点进行匹配,从而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打法。

比如说墨西哥人特别喜欢吃大蒜和辣椒,在美国有一种面向墨西哥人的牙膏,里面就有辣椒味和大蒜味,使得墨西哥人早上刷牙的时候,能够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风味里去,这个牙膏有个特点,在墨西哥人的居住区里面,卖得好得一塌糊涂,但是一出了墨西哥人的居住区,基本上没人要。

这就是通过专门分析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研究出来的。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创可贴。

你知道创可贴是什么颜色的吗?有人说创可贴是肉色的,不对,在美国创可贴有三种,一种是白色创可贴,一种是黑色创可贴,我们经常用的肉色创可贴,是专门给我们黄种人用的。

浅析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浅析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浅析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浅析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对人才需求日益高涨,企业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日渐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大学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提出了企业大学的建设应注重的问题和方向,以期为企业大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大学;人才培养;企业竞争力;企业发展;教育与培训正文:一、企业大学的建设意义和价值企业大学建设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形象。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企业大学可以通过定制化课程、模拟实训、职业规划等方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人才需求,提供全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提升。

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看,企业大学可以通过共享成功经验、引入先进技术、激发创新潜力等方式,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社会形象的角度看,企业大学可以更好地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认可度和美誉度。

二、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

企业大学可以帮助企业培养具备各种职业技能和素质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激发创新潜力和提升创新能力。

企业大学可以打破常规思维和行业惯例,鼓励员工创新、尝试新方案,并为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和研发能力的培训和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大学可以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员工中建立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塑造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和风格,从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企业的整体表现。

4.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

企业大学可以通过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提高,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从而更有效的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成长。

三、企业大学建设应注重的问题和方向企业大学的建设不仅是一个人才培养和管理的问题,更是一个企业整体发展和成长的问题,因此,企业大学的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向:1.建立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

浅析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浅析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浅析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一、企业大学的起源与定义早在1927年通用汽车设计和管理学院、1950年迪斯尼大学、1955年通用电气公司的克劳顿威尔学院,是企业大学之先河,但是这时候的企业大学还停留在培训中心的形式。

根据Meister[2]的观点,将“通用汽车”作为第一家在公司内开设大学的企业。

引用袁锐锷等[3]的观点将企业大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离:第一、萌芽阶段(20世纪20年代早期、中期);第二、管理变革阶段(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第三、创建学习型组织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

Dealtry认为“企业大学的创建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推进器,需要根据组织的战略、文化、进取心进行仔细地规划、多领域地思考”[4]。

Allen认为“企业大学是一个教育实体,它作为一个策略性工具支持母公司实现其使命,即通过众多活动来推进个人和集体的学习,知识和智慧的发展”[5]。

二、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1、企业大学的知识管理功能摩托罗拉大学原校长汤姆?麦克卡特(Tom McCarty)曾经谈到:“企业大学是一个负责管理企业的学习过程和知识资产的组织,目的是提升企业整体的股东价值。

”这个定义的重要部分是将企业大学赋予了“管理企业的学习过程和知识资产”的任务。

麦克卡特将负责知识管理看作企业大学的一个重要作用。

2、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加工制造还是服务外包处处进行着激烈的角逐,其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

企业大学拥有相对稳定的核心课程体系、善于采用灵活实用的学习方法,并积极利用技术辅助学习,可以培养出企业“现在”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专家、研究开发人才以及具有专门技能的技术工人。

3、企业文化的传递者和宣传者企业大学蕴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对企业的教育观、人才观、创新观、发展观和价值观都有不同层面的影响。

浅析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浅析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浅析企业大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摘要】企业大学作为企业内部的学习机构,在提升员工技能与素质、促进组织变革与创新、增强员工忠诚度与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企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未来,企业大学将在企业内部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和支持。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大学更应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大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大学,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大学、企业发展、员工技能、组织变革、创新、员工忠诚度、竞争力、可持续发展、长远意义、发展前景、经济形势。

1. 引言1.1 企业大学的概念企业大学是指由企业自主设立和管理的一种教育培训机构。

它是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而设立的教育机构。

企业大学通常设有专门的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为员工提供系统的学习培训计划,以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企业大学与传统教育机构的区别在于,它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加注重培养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为员工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企业大学能够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企业大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

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企业大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建立健全的企业大学体系,企业能够为自身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实现人才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目标。

企业大学的发展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也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 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变得更加显著。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效率以及适应市场变化,这些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企业大学建设的战略管理

企业大学建设的战略管理

企业大学建设的战略管理企业大学用得较多的一个词要数“战略”,大凡有前瞻性的教育工作者,言必称“战略”。

无论是公办企业大学,还是民办企业大学,都把战略看作管理活动的至高水平,热衷于将企业大学发展列入战略管理的范畴之中,提出诸如“名师战略”、“特色战略”、“CI战略”等若干战略来,为自己的企业大学宣传造势。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战略”这一概念已在教育行业呈泛化倾向。

战略一词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它到底指的是什么?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提出了“环境——战略——组织理论”的“结构追随战略”论点;80年代初,以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取得主流地位;90年代后期,又兴起了“核心能力”、“战略联盟”、“战略生态系统”等研究。

“战略”一词的涵义,在理论家眼中不无争议,但在实践者心中却是清楚的。

教育战略是一种以教育思想为灵魂的纲领性体系,在内容上涵盖了教育管理、企业大学文化、教育技术、企业大学CI、教育品牌、企业大学经营以及教育资源、办学规模、教育设备、企业大学发展等内容。

它涉及“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这样几个层面的内容,并由此构成教育“战略管理”的互为补充、彼此作用的完整体系。

战略是唯一的、整合的、整体的系统。

任何一个教育行政干部、任何一所企业大学校长都知道战略管理对企业大学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因为, 战略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大学的生存状态,又能根据变化的教育市场及时调整办学行动。

因为,当今是一个不谈战略就显不出品位的时代,是一个不谈战略就显不出办学实力的时代,还是一个战略决胜的时代。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企业必须面向未来》一书中说:“对于没有战略的企业来说,就尤如在危恶的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穿行,最后很有可能迷失方向。

即使飞机有幸不坠落,也有耗尽燃料之险。

如果对于将来没有一个长期的明确的方向,对本企业的未来形式没有一个指导方针,不管企业的规模有多大,地位多稳固,都将在这场革命性的大变革中失去其生存条件。

培养战略思维四法则

培养战略思维四法则

培养战略思维四法则第一条法则是目标导向。

战略思维的核心是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来指导决策和行动。

人们常说“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

在制定目标时,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明确,即目标要具体明确,不应该模糊不清;挑战性,即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我们的进取心和动力;可衡量,即目标要能够量化和衡量是否达成,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进展情况。

第二条法则是系统思考。

战略思维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是片面地局限于细节和个别现象。

系统思考是将各种因素和关系综合考虑,寻找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

在进行系统思考时,可以运用一些工具和方法,如因果图、影响图和系统动力学,来帮助我们理清思维和分析框架,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更好地制定战略。

第三条法则是长远视角。

战略思维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

长远视角能够让我们抓住机遇,预测趋势,从容应对变化。

在培养长远视角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市场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和策略;预测未来的技术和社会变革;关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

第四条法则是灵活应变。

战略思维需要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在不确定和变化的环境中做出反应。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战略时,要有备选方案,能够根据情况做出调整和变更。

灵活应变还要求我们能够主动寻找和创造机会,适时调整战略执行的方向和方式。

在培养灵活应变能力时,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成功的案例,培养对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性。

总之,培养战略思维的四条法则是目标导向、系统思考、长远视角和灵活应变。

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战略思维,成为一个有远见和能够应对复杂环境的领导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杆企业大学的战略思维-
什么是标杆企业大学
企业大学是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文化再造、知识管理等管理手段和现代培训技术,有效提升企业的学习力、文化力和创造力,在促进员工成长的同时,持续推进组织能力快速成长、绩效大幅提升的战略驱动单位。

标杆企业大学应具备以下特征:
1.能够把握发展趋势,引领企业大学发展方向。

与当前国内几大机构评选的模块化的标杆企业大学不同,笔者认为,标杆企业大学特指综合运营管理能力强、经营效果佳的企业大学。

除了能够快速提升组织和员工的成长速度、促进企业绩效和竞争力的快速、大幅提升之外,还需要不断研究相关技术,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及时强化相关能力,不断引领企业大学发展方向。

2.标杆企业大学的角色为“二主六辅”。

“二主”即成长顾问、绩效伙伴;“六辅”即培训管理专家、资源整合者、组织建设者、文化建设者、绩效挖潜专家、变革推动者。

成长顾问即员工和组织的成长顾问。

作为成长顾问,需要具备专业的培训管理能力、组织建设能力,其与“六辅”中的培训管理专家、组织建设者、文化建设者、资源整合者相对应。

绩效伙伴即作为供应商、内部单位和外部客户等全产业链中各级经理的绩效伙伴。

作为绩效伙伴,需要具备专业的绩效挖潜能力、变革推动能力、组织建设能力,以文化建设引领加强资源整合,提供专业的培训与咨询相关服务,其包含“六辅”中的全部角色。

3.标杆企业大学是能自主经营的自治体。

企业大学要打造成为标杆,首先必须能够自主经营,能够以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
掘员工的潜能,共同打造标杆。

4.标杆企业大学随着能力的强化而扩充自己的业务边界。

企业大学的发展应遵循客观规律。

首先应做好企业内部培训工作,获得内部客户的认可。

在此基础上,逐步延伸到整个供应链,通过培训、咨询、辅导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如果在此过程中能够积累出市场需要且具备号召力的品牌课程,可以进一步向社会大众提供培训服务,成为人才工厂。

企业大学建设宜本着效果导向的原则,先做出实际效果获得支持与认可,再进行系统化的建设,从而发挥出企业大学的最大功效。

首先,要成为令人喜爱的成长顾问。

企业大学要成为令人喜爱的成长顾问,需要设计立体化的快速成长体系并把握关键节点重点运作,帮助员工和组织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快的成长速度。

一是在企业战略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以此为基
础,梳理出组织能力地图,进而结合企业情况诊断组织能力,设计人机协同的组织能力开发方案,并通过核心人才队伍开发与管理机制完善两大环节来实现。

二是整合标杆经验,制订岗位攻略,帮助员工轻松胜任岗位;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强化员工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计学习地图和核心岗位成长任务包、晋级包,并通过推动职业规划、人才测评、个人发展计划等环节运作引导员工学习方向;构建有吸引力的学习分享交流平台,引导学员在自学中快速提升;构建有效的在岗学习方案,通过互助、转岗等帮助员工快速提升;开发简单、系统的培训课程包,帮助学员快速提升能力;协助构建人才盘点机制与继任计划,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快速成长。

其次,成为经理人追捧的绩效伙伴。

构建绩效挖潜系统,开发绩效挖潜工具,通过培训培养绩效挖潜人才,辅导经理人开展绩效挖潜活动,协助经理人快速大幅提升绩效,成为其追捧的绩效伙伴。

需要注意:在绩效挖潜机制建立过程中须搭建运作平台和运作机制,在确保高效运作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析影响经理人绩效的关键因素,开发出简单易用的绩效挖潜工具并不断总结优化;注重挖潜过程中的士气管理,先小范围试点,再批量复制成功经验;通过内外、纵横、正反、原理对标等手段“集优补缺”,力争获得突破和绩效的大幅提升;设计好标准化的总结固化工具模板,抓好最佳实践总结推广工作。

企业大学的价值创造逻辑
企业大学通过绩效伙伴和成长顾问两大角色促进组织和员工快速成长,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而要从根源上提升企业竞争力,需从核心竞争力――文化力、学习力、创造力入手(如图1所示)。

●以绩效伙伴和成长顾问为角色,促进企业绩效和竞争力快速提升
作为绩效伙伴,企业大学应提炼极其精简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协助经理人把握绩效创造关键点、资源有效配置原则、任务管控核心点、团队整合要点、管理诊断基本方法,并引导其诊断、梳理、挖潜空间,选定挖潜项目,组织团队以行动学习法的方式,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绩效的大幅提升,并将业绩提升的方法固化下来,确保持续高效。

作为成长顾问,企业大学应通过搭建系统化的快速成长体系协助员工和组织快速成长。

●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手段,从根源上提升企业绩效
竞争力是企业统筹运用资源获得超越对手的竞争优势的能力。

笔者将企业竞争力分为外在竞争力、内在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并将核心竞争力划分为文化力、学习力和创造力三个方面。

而企业绩效的提升,最终源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通过文化再造、学习型组织建设、知识管理等手段打造,从而从根源上提升企业绩效和竞争力。

●充分发挥培训价值,助推企业绩效和竞争力提升
通过立体化的“四基”手段来提高培训效果,一般应先通过绩效培训解决重大问题,再通过基于问题的培训解决企业内部中小问题。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考虑系统设计能力素质模型,开展基于能力的培训,但培训前后必须安排相应的任务,确保学员将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2.以效果为导向,打造有效的培训模式。

当前,有很多企业的培训管理者将大部分时间消耗在培训的组织事务上,并因这方面的强大能力被称之为“事务专家”,从旨在创造价值的培训目的来看,这无疑是个讽刺。

培训是创造价值的工作,价值创造点主要集中在年度培训方案策划、重大培训项目策划与实施上,培训管理者可以抓大放小,将所谓的事务工作简化或者外包,聚焦在能创造价值的工作上。

因此,企业有必要以效果为导向,从年度培训计划策划开始,到重大项目策划、具体项目调研策划(培训转化方案)、培训前筹备(重点内容和演绎思路、讲师选择、营销推广、施加压力、学员准备)、训中实施(学习文化塑造、调动学员参与)和训后转化(行动计划、分享计划、辅导计划、督促实施)等各个环节寻求最优方案,打造高效的培训模式,避免“公开课”、“娱乐课”、“走过场”等情况。

3.以组织能力建设为导向,抓好重大项目,推进组织变革与绩效提升。


了极少数培训项目作为企业的福利可以不作要求外,其他培训一律以相关组织能力建设为目标;除了要系统提升团队而非个别英雄式学员的能力问题外,更重要的是优化相关机制如资源、制度、氛围等,通过人机协同切实提升组织能力。

也就是说,重点项目应以大项目运作的模式,除了培训之外,还要组织同步诊断优化相关机制,确保学员有应用分享的条件和氛围,而且辅以学习型组织模式,打造团队能力的系统提升,避免传统人才模式下因精英流失而导致组织能力退步等情况。

应该说,我国具备良好的企业大学成长土壤,在低成本和规模红利消失殆尽的情况下,人才竞争、智慧挖潜将成为企业间决战的重要阵地,而这也将进一步掀起企业大学的建设热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