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天体与天体系统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教具、资料课本插图、课件、补充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

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它的残骸,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蟹状星云。

土星: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美丽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土星的平均密度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一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

土星环是由无数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

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

彗星:2019年能用肉眼观测到的彗星,称为“世纪彗星”。

哈雷彗星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命名。

周期为76年。

拖着一条长尾巴在满太阳系横穿的彗星从来就是地球的一大威胁。

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时,曾有预言说它将和地球相撞,造成许多受不了极度恐惧的人先行自杀。

直到5月21日,地球安然通过了哈雷彗星稀薄的彗尾,世界才透过一口气来。

彗木相撞,1994年7月17日至22日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事件。

必修1第 4 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宇宙探测

必修1第 4 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宇宙探测

必修1第 4 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宇宙探测双基回归一、天体和天体系统1.天体:⑴天体是指宇宙中存在的物质,是宇宙空间的物质存在形式,是宇宙物质特性的具体体现。

⑵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宇宙中常见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都属于自然天体。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

在太空中运行的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都属于人造天体。

⑶区分某一物质是否属于天体,其依据主要是看其是否单独存在于宇宙中。

如流星是天体,但其到达地球后,其表面的残余部分——陨星已成为地球的一部分,就不能称为天体。

同理,当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航天器在太空中运行时才能称为天体(即人造天体)。

如神六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轨道舱属于人造天体,但返回舱就不属于人造天体。

一般而言,没有脱离地球大气层的仍然算作地球的组成部分,不是天体。

2.天体系统的概念和层次:宇宙中运动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本身和不同的天体系统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运动,处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之中,是有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

地月系是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总星系是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指目前人类认识的宇宙部分。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银河系的形态是各不相同的。

目前人们认识的天体系统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上图所示。

二、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具有生命的一个特殊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成因三、人类对宇宙的新探测(1)宇宙探测的意义——开发宇宙资源(2)航天基地的建设因素:①纬度:纬度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可降低卫星发射的初始速度,节省燃料和成本,并能提高卫星的使用寿命。

②天气:晴天多,阴雨天少,雷雨天少,有利发射。

③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④交通:交通便利,便于运输大宗货物。

⑤国防安全:如建在山区、沙漠地区、地广人稀的地区。

其余有科技因素等。

(3)发射窗口:“发射窗口”是指运载火箭发射时比较适合的一个时间范围。

这个范围的大小也叫发射窗口的宽度。

天体与天体系统PPT课件

天体与天体系统PPT课件

马头星云
草帽星云
行星是沿椭圆轨道上绕 太阳运转的球状天体。 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 光而发亮
木星
土星
月亮
卫星是绕行星运转的 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
地球
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
慧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 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 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威斯特彗星
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数量 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2、宇宙——由各种天体组成
天体:宇宙中的各种物质通称天体
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
彗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天体的特征之一:物质性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 自已能发可见光的球状
星际物质
蟹状 天体星,云其主要成分是氢和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 雾状外表的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
仙女座大星云
狮子座流星雨( 1999年11月16-18日)
宇宙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
——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 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的特征之二:运动性
天体系统的层次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系 河外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地月系
地球同它的天然卫星——月球所构成的天体系统; 地球是它的中心天体。由于地球质量同月球质量的相差悬殊(成81.1:1)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空间
时间
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 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千百 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 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 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 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地理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必修1 1.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理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必修1 1.1.1地球的宇宙环境

1.光年是天文学中的单位。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距离约为光年,银河系直径为光年。

2.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宇宙间的、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物质的通称。

天体系统:(1)天体系统的形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3.太阳系和地月系(太阳系示意图)围绕太阳运行的________、矮行星,以及小行星、________、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等。

八颗行星的位置:A________,B金星,C________,D火星,E________,F土星,G________,H海王星。

(2)地月系:由地球与其卫星________组成。

4.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1.普通性:2.特殊性【师导生练】例1:【2015.10.浙江高考卷】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飞船经过9年多的太空飞行,到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

完成13—15题。

13、“新视野号”飞船在飞向冥王星的过程中,接触到太阳系中天体最多的是A、恒星B、行星C、流星体D、行星际物质例2:【2016.04.浙江高考卷】18.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例3:【2016.10.浙江高考卷】科学家最近发现,距太阳4.2光年的比邻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

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千米,比邻星比太阳暗1000倍。

完成第2题。

2.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A.具有与地表相近的温度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C.距比邻星接近日地距离D.获得与地面上相似的可见光例4:【2017.04.浙江高考卷】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

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

下图为该人造天体的空间位置示意Array图。

复习天体和天体系统课件

复习天体和天体系统课件

分类
根据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天体系统可分为单星系统、双星系统、行星系统等。
定义
天体系统的演化是指天体系统随时间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演化过程
天体系统的演化始于星云收缩和旋转,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星、恒星等天体逐渐形成,并开始相互作用和演化。在演化过程中,天体之间的距离、运动轨迹等会发生变化,同时天体的组成和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总结词
天体具有多种特征,如质量、体积、密度、光度、表面温度等。
详细描述
天体的质量是其基本属性之一,决定了天体的运动规律和演化过程;体积则反映了天体的规模大小;密度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可以用来判断天体的组成成分;光度是天体辐射的能量大小;表面温度则与天体的颜色、发射和吸收能量有关。
02
天体系统
总结词
天体物理研究
随着探测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探测器被发射到太空,对宇宙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探测器技术
随着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数据被处理和分析,为天文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分析技术
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不断加强,未来将有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被实施,推动天文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
现代天文学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射电望远镜、太空探测器等,对宇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03
02
01
通过地面和空间望远镜观测各种天体,研究其性质、结构和演化规律。
天体观测
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终极命运,包括宇宙的尺度、星系的形成与演化等。
宇宙学研究
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和演化过程,如恒星、行星、星系等。
行星的形成和演化
宇宙环境对天体系统的演化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宇宙射线、星系间的引力作用等都会对天体系统的演化产生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媒体与教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

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

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

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天体: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等统称为天体。

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各种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各种天体系统。

天体类型:(1)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外貌组成发光质量体积密度主要成分恒星球状气体自己发光小大较大氢、氦等星云云雾状气体和尘埃自己不发光大小较小氢外貌组成发光质量体积密度主要成分恒星球状气体自己发光小较大氢、氦等星云云雾状气体和尘埃自己不发光大小较小氢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太阳系共有八大行星,体积、质量木星最大。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

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

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

大多数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如狮子座流星雨。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2)人造天体: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

天体的判断方法:一看其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

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天体,返回到地面就不是天体了。

二看其能否克服地球的引力,在太空中按自己的轨道运行。

三看其是不是某一天体的一部分,天体的一部分不能称为天体。

例如,月球表面的岩石块是月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

例如:判断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是否属于天体。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歌诀法记忆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由近及远绕日忙。

火木相望防燃烧,中间隔道防火墙(小行星带)。

歌诀法记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原因:八大行星绕日行,唯有地球有生命。

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 1 -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4 -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 7 - 第四节地球的演化............................................................................................................ - 12 - 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 - 14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宇宙: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是物质世界的整体。

2.可观测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

其半径约137亿光年。

3.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含义(1)天体:宇宙中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天体。

(2)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星座的名称则很可能来源于早期航海的 水手。不同地域的文明中,星座的起源 可能完全不同,但是随着各文明的扩张 和相互影响,星座的文化也包含了融合 的过程。
天 体 系 统 的 隶 属 关 系
地月系
太 阳 系
银 河 系
总 星 系
有星光闪烁的恒星
有明亮的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月亮
有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一闪即逝的流星体
10.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11.下列物质不是天然天体的是(
)
A哈雷慧星 B太阳系中漂移的小行星 C蟹状星云 D陆地资源 卫星
读图1—1—2,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横线上,写出各天体系统的名称:银河系地ຫໍສະໝຸດ 系200亿光年总星系
太阳系
(2)按天体系统的层次,填写方框中的内容: 河外星系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宇宙是物质世界
——天体是宇宙物质的存在方

2、宇宙——由各种天体组成
天体:宇宙中的各种物质通称天体
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
彗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天体的特征之一:物质性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 自已能发可见光的球状
星 际 物 质
蟹状 星云 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和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 雾状外表的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百亿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空间
时间
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 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千百 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 150亿年前发 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 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 极 高 , 密 度 极 大 , 之 后 发 生 了 大 爆 炸 。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 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 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 “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 东西?)
C、天空中漂动的云
D、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6、下列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CD )
A、天文学上把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称为天体系统
B、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属于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C、银河系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 D、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
7、下列属于自然天体的是 ( ) A、我国的风云2 号卫星
C
B、即将发射的“神州”四号 C、呈云雾壮外表的蟹状星云 D、美国的军事间谍卫星
8、有关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B、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 有规律有层次的
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的运动无规律 可循
D、宇宙是物质的,任何物质都有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太阳系
银 河 系
银河系 GALACTIC SYSTEM 地球和太阳系所在的恒星 系统(或星系)。 它在天球上的投影称银河, 故名。包括一、二千亿颗 的恒星和大量的星云,还 有大量的星际气体和星际 尘埃。总质量为太阳质量 的 1400亿倍,其中的510%为气体和尘埃。大多 数恒星集中在一个铁饼状 的扁球内。银河系的主体 部分直径为8万光年。
• 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 人造卫星、飞船、太空站等
天体
自然天体 人造天体
所有这些天体和星际物质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
2、按天体系统的层次,填写方框中的内容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
太阳系
总 星 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其他行星系
河外星系
河 外 星 系
河外星系 银河以外的星系。由大量恒星组成, 但因距离遥远,在外表上都表现为模 糊的光点,因而旧称“河外星云”。 目前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约10亿个。按 外形可分为:旋涡星系、椭圆星系、 不规则星系。
星座的起源 • 米索不达亚文明占星家为了方便研究及 观测天上诸多恒星,人们把星空分为若 干个区域,每一区就是一个星座。
C
A.太阳能自身发光,照亮太阳系
B.太阳辐射是九大行星的热量源泉 C.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位置正好在太阳系的中心 2.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A。恒星 C.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D.太阳的
D)
B.彗星 D.陨石
3.下列关于总星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囊括了整个宇宙
狮子座流星雨( 1999年11月16-18日)
宇宙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
——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 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的特征之二:运动性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
太阳系
总 星 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其他行星系
河外星系
地 月 系
地球同它的天然卫星——月球所构成的天体系统; 地球是它的中心天体。由于地球质量同月球质量的相差悬殊(成 81.1:1)
有拖着长尾的彗星
天体的类型可真不少!
有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
-------------------------------------------------------------------------------
有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1.太阳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根本原因在 于 …………………………………( )
B)
B、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目前所能观测到的部分)的总称 C、包含二级天体系统 D、上述说法都正确
4.晴朗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到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 叙述正确的是……………( )
C
A、行星轮廓模糊
C、恒星闪闪发光
B、星云闪烁不定
D、卫星一闪即逝
双选题 5、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D)
B、河外星系
A、人类的家园——地球
你能回答吗?
1.宇宙的年龄是————? 2.宇宙的边界在哪里? 3.地球离太阳有多远呢? 4.到底有没有外星人?
1.认识历程
不外乎天与地 古代自然哲学认为,宇宙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太阳系 16世纪哥白尼认为,宇宙___________________ 是星系 18世纪天文学家认为,宇宙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以来,天文观测已达到
1、宇宙中有哪些天体?有何特点?
• • • • •
恒星—看起来星光闪烁,本身明亮发光 星云—轮廓模糊 云雾状外貌 气体和尘埃 主要成分氢 行星—明显移动 绕恒星转动 近似球形 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发亮 卫星—绕行星转动 本身不发光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小块
• 彗星—拖着明亮长尾 冰物质 绕太阳转动轨道扁长
仙女座大星云
马头星云
草帽星云
行星是沿椭圆轨道上绕 太阳运转的球状天体。 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 光而发亮
木 星
土 星
月亮
卫星是绕行星运转的 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
地球
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
慧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 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 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威 斯 特 彗 星
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数量 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