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大题训练(含答案)

高三化学大题训练(含答案)
高三化学大题训练(含答案)

高三化学大题练习

1.(11海一25)(13分)甲是一种盐,由A 、B 、C 、D 、E 五种元素组成,其中四种是短周期元素。

甲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其中含有由A 、B 形成的10电子阳离子。A 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E 的少1,D 、E 处于同主族。 用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甲的晶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KSCN 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呈红色; ③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 溶液,加热;

④取少量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C 的元素符号是 ,D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②中现象的原因: 。

:

(3)实验③中出现的现象是 。 (4)经测定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392 g/mol ,其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甲

晶体的化学式为 。

2.(11西一25)(14分) Q 、W 、X 、Y 、Z 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Q 与W 组成

的化合物是一种温室气体,W 与Y 、X 与Y 组成的化合物是机动车排出的大气污染物,Y 和Z 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 (1)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Z 2Y 的电子式是 。

(2)工业合成XQ 3是放热反应。下列措施中,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原料转化率的

是 。

a .升高温度

b .加入催化剂

c .将XQ 3及时分离出去

d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3)2.24 L (标准状况)XQ 3被200 mL 1 mol/L QXY 3溶液吸收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

(4)WQ 4Y 与Y 2

(5)已知:WY(g)+ Y 2 (g)= WY 2(g) ΔH =- kJ/mol

24 g W 与一定量的Y 2反应,放出热量 kJ ,所得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6)X 和Z 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11海二25)(15分)X 、Y 、Z 是三种短周期元素,X 和Z 的质子数之和与Y 的质子数相等,Z

的电子层数是X 的电子层数的2倍。A 、B 、C 、D 、E 、F 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由上述三种元素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组成,其中A 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D 、E

12

是两种酸,F 是一种单质,反应③④均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Z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A 的电子式为 ,E 的化学式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

③ 。

(4)A 和E 反应生成G ,Z 2Y 是一种麻醉剂,由G 在210℃分解生成,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11西二25)(14分)A 、B 、D 、E 、Y 为5种短周期元素。

① A 、B 、D 位于同一周期,D 、Y 位于同一主族。A 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② D 的氢化物是最常用的溶剂,E 的单质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

(1)AD 2中具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是 。

(2)高温时,6 g A 的单质与D 的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两种还原性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kJ ,其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D 与氢元素可组成含有10个电子的X -,与X -

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数个数比也相同的分子的

电子式是 。 \

(4)将盛有一定量红棕色气体BD 2的4L 容器压缩至2L ,待气体颜色不再变化时,容器内的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原来的2倍,原因是 。

(5)E 的某种化合物可用作净水时的混凝剂,其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6)YD 2气体通入足量BaCl 2和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混合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和无

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11海二27)(15分)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之一。

(1)在25℃、101kPa 时,H 2与O 2化合生成1 mol H 2O(g)放出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又知:①C(s)+ O 2 (g) ==== CO 2 (g) ΔH = kJ/mol

②CO(g) +

2

1

O 2 (g) ==== CO 2 (g) ΔH = kJ/mol 焦炭与水蒸气反应是将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的方法,C(s) + H 2O(g) ==== CO(g) + H 2(g) ΔH = kJ/mol 。

(2)CO 可以与H 2O(g)进一步发生反应:CO(g) + H 2O(g)

CO 2(g)+H 2(g) ΔH <0

)

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下表进行投料,在800℃时达到平衡状态,K =。

起始物质的量 甲 乙 丙 n (H 2O)/ mol

n (CO)/ mol

(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②平衡时,甲容器中CO 的转化率是 ;

容器中CO 的转化率:乙 甲;丙 甲。(填“>”、“=”或“<”)

③丙容器中,通过改变温度,使CO 的平衡转化率升高,则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6.(12海一25)(14分)工业上利用CO 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 2O(g)

CO 2(g)+H 2(g) △H =-41 kJ/mol

某小组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 L 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

的变化/kJ CO H 2O CO 2 H 2 ① 1

4 0 0 t 1 放出热量: kJ ② ,

2

8

t 2

放出热量:Q

(1)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 %。

(3)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平衡时,两容器中H 2的体积分数相等

b .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 > kJ

c .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 .容器①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5)已知:2H 2 (g) + O 2 (g) == 2H 2O (g) ΔH =-484 kJ/mol ,写出CO 完全燃烧生成CO 2

min)

/(4)(1

2

?=L mol Vt O H υ

的热化学方程式:。(6)容器①中反应进行到t min时,测得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为mol。若用|

200 mL 5 mol/L的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一个离子方

程式表示)。7.(12西一25)(14分)常温下,浓度均为mol/L的6种溶液pH如下:

溶质Na2CO3NaHCO3Na2SiO3Na2SO3NaHSO3NaClO

~

pH

请由上表数据回答:

(1)非金属性Si C(填“>”或“<”),用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

(2)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稀溶液,其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序号)。:

a.H2SiO3b.H2SO3c.H2CO3

(3)用离子方程式说明Na2CO3溶液pH>7的原因。

(4)6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填化学式)。

(5)若增大氯水中次氯酸的浓度,可向氯水中加入上表中的物质是(填化学式),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8.(12海二28)(15分)最新研究发现,用隔膜电解法处理高浓度乙醛废水具

有工艺流程简单、电耗较低等优点,其原理是使乙醛分别在阴、

阳极发生反应,转化为乙醇和乙酸,总反应为:

电解

2CH3CHO + H2O === CH3CH2OH + CH3COOH

实验室中,以一定浓度的乙醛—Na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模拟乙醛废水的处理过程,其装置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1)若以甲烷燃料电池为直流电源,则燃料电池中b极应通入

(填化学式)气体。

(2)电解过程中,两极除分别生成乙酸和乙醇外,均产生无色气体。电极反应如下:阳极:① 4OH- - 4e- == O2↑+ 2H2O

阴极:①

② CH3CHO + 2e- + 2H2O == CH3CH2OH + 2OH-

(3)电解过程中,阴极区Na2SO4的物质的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4)电解过程中,某时刻测定了阳极区溶液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其中Na2SO4与

CH3COOH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阳极区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关系的说法

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c(Na+)不一定是c(SO42-)的2倍

b. c(Na+) = 2c(CH3COOH) + 2c(CH3COO-)

c. c(Na+) + c(H+) =c(SO42-) + c(CH3COO-) + c(OH-)

d. c(Na+) > c(CH3COOH) > c(CH3COO-) > c(OH-)

(5)已知:乙醛、乙醇的沸点分别为℃、℃。从电解后阴极区的溶液中分离

出乙醇粗品的方法是。

(6)在实际工艺处理中,阴极区乙醛的去除率可达60%。若在两极区分别注入1 m3乙醛的含量为3000 mg/L的废水,可得到乙醇kg(计算结果保留小

数点后1位)。

#

9.(10北京2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查阅资料:①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②Al3+在pH=时沉淀完全;Mg2+在pH=时开始沉淀,在pH=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Ⅰ.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

Ⅱ.用铂丝蘸取少量I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Ⅲ.向I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

Ⅳ.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Ⅴ.向Ⅲ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

(1)Ⅰ中气体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由Ⅰ、Ⅱ判断X一定不.

含有

..的元素是磷、_____________。

(2)Ⅲ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______。

(3)Ⅳ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________。

(4)!

(5)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6)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10(11北京25).(12分)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方程式K(t1)K(t2)

F2+H22HF×1036×1032

×1011

Cl2+H22HCl《

×1012

Br2+H22HBr×107×106

I2+H22HI4334

⑴已知t2>t1,HX的生成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⑵HX的电子式是。

:

⑶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 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⑷X 2都能与H 2反应生成HX ,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 ⑸K 的变化体现出X 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⑹仅依据K 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 (选填字母)。 a.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 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b. X 2与H 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11.(12北京25) (13分)直接排放含SO 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 2.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 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 。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 2SO 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 溶液吸收SO 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吸收液吸收SO 2的过程中,pH 随)(23-

SO n :)(3-HSO n 变化关系如下表:

{

)(23-SO n :)(3-HSO n

91:9 1:1 1:91

pH

8.2

①上表判断NaHSO 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

)()(2)(.323--++=HSO c SO c Na c a )()()()()(.233-+--+=>>>OH c H c SO c HSO c Na c b )()()()()(.323---++++=+OH c HSO c SO c H c Na c c

(4)当吸收液的pH 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高三化学培优

培优2.25 1.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氟化钾;②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以用加入溴化钠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感光性;④某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⑤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HF和O2生成;⑥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④ 2.已知BrCl能发生下列反应(M为+n价金属元素)nBrCl + 2M == MCl n + MBr n, BrCl + H2O == HCl + HBrO 以下推论不正确 ...的是( ) A.BrCl具有和卤素单质相似的化学性质 B.BrCl与M反应时,BrCl只做氧化剂 C.将BrC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BrO两种盐 D.将BrCl跟FeSO4溶液反应,溶液会变成无色 3.为了增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硅胶、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 4.下列实验不能 ..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5.一定量的Cu粉与浓硫酸共热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则下列情况不可能 ...的是() A.加入铜的质量为6.4g B.加入浓硫酸中溶质0.2mol C.加入铜的质量大于6.4g D.加入浓硫酸中含溶质多于0.2mol 6.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 A.在反应2FeCl3+Fe ==== 3FeCl2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 B.相同温度下,0.2 mol·L-1CH3COOH溶液与0.1 mol·L-1CH3COOH溶液中c(H+) C.在密闭容器中,N2+3H22NH3已达平衡时c(NH3)与c(N2) D.液面均在“0”刻度时,50 mL碱式滴定管和25 mL碱式滴定管所盛溶液的体积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大题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大题 (2013年全国卷1,13分)醇脱水是合成烯烃常用的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0C)溶解性 环己醇1000.9618161微溶于水 环己烯820.810283难溶于水 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 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0C。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钼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圆底烧瓶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 答案:(1)直形冷凝管(2)防液体暴沸;B(3)(4)检漏;上品倒出。 (5)干燥(或除不除醇)(6)CD(7)C (2014年全国卷1,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 异戊酯的反应、 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训练理综化学试题(无答案)-最新教育文档

2019年成都航天中学高2019级高考模拟训练 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 计算所需原子量:Fe -56, S-32, O-16, Cu-64, H-1,N-14, Na-23, C-12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B.NaHCO3能与碱反应,所以食品工业上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要求 D.人体内不能合成分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但是摄取适量的纤维素可以增强人体的肠胃蠕动,帮助人体对所摄取食物的消化吸收 8.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4.2gN2和CO混合气体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0.15N A B.标准状况下,2.8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电子总数为0.8N A C.常温下,1L 0.5mol/LNH4Cl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5 N A D. 1mol铁粉在足量碘蒸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的沸点:丙三醇>乙二醇>乙醇>乙烷>甲烷 B.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在大试管底部,大试管中加入碎瓷片,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红棕色逐渐变浅,最终褪色 C.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 D. 1molC18H26O5的酯完全水解成lmol 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分子式为C14H20O5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 倍,X 、Y 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W ?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金属单质Z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与Y 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都能与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B .原子半径大小:X <Y ,Z >W C .Y 、W 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D .化合物Z 2Y 和ZWY 3都只存在离子键 12.我国对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4Na +3CO 22Na 2CO 3+C ,其工作 原理如下图所示(放电时产生的碳酸钠固体储存于纳米管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充电时,Na +从阳极向阴极移动 B .可以用乙醇代替TEGDME 做有机溶剂 C . 放电时,当转移1mol 电子时负极质量减轻23g D.时,正极反应为3CO 2+4Na ++4e -2Na 2CO 3+C 13.学用AG 表示溶液中的lg ()()-O c H c H + 。25℃时,用0.100 mol?L -1的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mol?L -1的HNO 2溶液,AG 与所加NaOH 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 点溶液的pH = 11.75 B. B 点溶液中存在 c(H +)-c(OH -)=c(NO 2-)-c(HNO 2) C. C 点时,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为20 mL D. 25℃时,HNO 2的电离常数约为K a =1.0×10-4.5 26(14分)绿矾 (FeSO 4·7H 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少量锡、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

2020届高考化学大题题型专项训练

高考大题题型专项训练(三) 化学实验综合探究题 1.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f的名称是__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 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 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样品的纯度≤________%。 解析:(1)加热水蒸气时,若关闭K1,b中压强增大,a可起安全管的作用,防止烧瓶内压强过大,造成事故。 (2)碎瓷片可防止蒸馏水在加热时暴沸;f是直形冷凝管。

标准溶液 比均为:1) 计算(1- 解析:(1) 硫酸铝水解出的氢离子反应,

高三化学有机实验大题汇总

一、干燥剂 为了保持药品的干燥或对制得的气体进行干燥,必须使用干燥剂。常用的干燥剂 有三类: 第一类为酸性干燥剂,有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无水硫酸铜等; 第二类为碱性干燥剂,有固体烧碱、石灰和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等;第三类是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等。 常用干燥剂 碱石灰BaO、CaO CaSO4 NaOH、KOH K2CO3 CaCl2 P2O5 浓H2SO4 Mg(ClO4)2 Na2SO4、MgSO4 硅胶 二、仪器 1、冷凝器 冷凝器又叫冷凝管,是用来将蒸气冷凝为液体的仪器。 冷凝管有直形冷凝管、空气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和蛇形冷凝管四种类型;直型冷凝器构造简单,常用于冷凝沸点较高的液体,液体的沸点高于130时用空气冷凝管,低于130的时候用直形冷凝管;回流时用球形冷凝管;液体沸点很低时用蛇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特别适用于沸点低、易捍发的有机溶剂的蒸馏回收。而球形者两种情况都适用。 注意事项: (1)直形冷凝器使用时,既可倾斜安装,又可直立使用,而球形或蛇形冷凝器 只能直立使用,否则因球积液或冷凝液形成断续液柱而造成局部液封,致使冷凝

液不能从下口流出。 (2)冷凝水的走向要从低处流向高处,务必不能将进水口与出水口接反(注意:冷水的流向要与蒸气流向的方向相反)。 2.分液漏斗:使用时,左手虎口顶住漏斗球,用姆指食指转动活塞控制加液。此时玻璃塞的小槽要与漏斗口侧面小孔对齐相通,才便加液顺利进行。液体不超过容积的四分之三4.布氏漏斗(常与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配合进行减压过滤)(1)减压过滤的原理:又称吸滤、抽滤,是利用真空泵或抽气泵将吸滤瓶中的空气抽走而产生负压,使过滤速度加快,减压过滤装置由真空泵、布氏漏斗、吸滤瓶组成 (2)抽滤的优点:过滤和洗涤速度快;液体和固体分离比较完全;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3)真空泵使用:a. 工作时一定要有循环水。否则在无水状态下,将烧坏真空泵。 b加水量不能过多。否则水碰到电机会烧坏真空泵。 c进出水的上口、下口均为塑料,极易折断,故取、 上橡皮管时要小心 (4)布氏漏斗注意事项: ①使用布氏漏斗进行减压过滤时,要在漏斗底上平放一比漏斗径略小的圆形滤纸,使底上细孔被全部盖住。(如果滤纸大于漏斗瓷孔面时,滤纸将会折边,那样滤液在抽滤时将会自滤纸边沿吸入瓶中,而造成晶体损失。) ②事先用蒸馏水润湿,特别要注意滤纸边缘与底部紧贴。 ③布氏漏斗要用一个大小相宜的单孔橡胶塞紧套在瞩斗颈上与配套使用的吸滤瓶相连。

高三稳派化学模拟试题练习

高三稳派化学模拟试题练习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硅、氧化铝均为高温结构材料 B.汽油、乙烯均为石油分馏产品 C.明矾、漂白粉均为自来水消毒剂 D.光导纤维、涤纶均为合成高分子材料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鉴别己烯、甲苯和苯 B.用系统命名法命名顺-2-丁烯、反-2-丁烯分别与HCl加成产物的结果不同 C.聚乳酸( )分子中存在酯基、羧基、羟基 D.有机物CH3CO18OH和C2H5OH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产物为CH3CO18OC2H5和H2O 8.下列关于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B.铝制品的耐腐蚀性强,说明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将海水中钢铁闸门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铁门上的铜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 = Fe3+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的是 A.过量氨水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Al3+ + 3OH-= Al(OH)3,

B.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稀硝酸,试纸变蓝:6I- + 8H + + 2NO3- = 3I2 + 2NO+ 4H2O C.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变为黄色: Cr2O72-(橙色)+ OHˉ 2CrO42- (黄色) + H2O D.0.01mol/LCH3COOH的PH 2 :CH3COOH + H2O CH3COO- + 2OH- 10.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这四种元素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元素 X Y Z W 原子半径(nm) 0.077 0.075 0.102 0.099 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 +4 +5 -2 -1 A.Y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反应的产物只含有共价键 B.1molW的单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 C.0.3molCu分别与足量HYO3和H2ZO4的稀溶液反应均产生 0.2mol气体 D.X与Z形成XZ2时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1.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物质性质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若品红溶液①褪色,则说明产物中含有SO2 B.若溴水褪色,则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C.若烧瓶中产生黄色浑浊和无色气泡,则说明Na2S2O3只做氧化剂 D.若品红溶液②不褪色、Na2SiO3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则说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3分,共46分) 1、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 A.1000mL,212g B.950mL,543.4g C.任意规格,572g D.500mL,286g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固态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是非电解质 B.NH3、CO2、Cl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Cl2均是电解质C.蔗糖、酒精在液态或水溶液里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3.(2009·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C.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亮的光带 4、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B.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 C.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 D.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 5、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6、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Cu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 7、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2mol·L-1的溶液中:NH+4、Na+、Cl-、HCO- 3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AlO- 2、S2-、CO2- 3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SCN-、I-、K+、Br- D.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ClO-、MnO- 4、Al3+、SO2- 4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

高三化学培优强化训练 钴(Co)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高三化学培优强化训练7 钴(Co) 2016/8/24 1.草酸钴用途广泛,可用于指示剂和催化剂制备。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等]制取CoC2O4·2H2O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 见下表: 沉淀物Fe(OH)3Fe(OH)2Co(OH)2Al(OH)3Mn(OH)2 完全沉淀的pH 3.7 9.6 9.2 5.2 9.8 (1)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将________________还原(填离子符号)。 (2)写出加入NaCl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加Na2CO3能使浸出液中Fe3+、Al3+(用R3+代表)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滤液Ⅱ中加入萃取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萃取剂适宜的pH应接近______。 (5)“除钙、镁”是将溶液中Ca2+与Mg2+转化为MgF2、CaF2沉淀。 已知K sp(MgF2)=7.35×10-11、K sp(CaF2)=1.05×10-10。当加入过 量NaF后,所得滤液c(Mg2+)/ c(Ca2+)=__________。 2.钴(Co)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为从某工业废料中回收钴,某流程如下(废料中含有Al、Li、Co2O3和Fe2O3等物质)。 已知:①物质溶解性:LiF难溶于水,Li2CO3微溶于水; Fe3+Co2+Co3+Al3+ pH(开始沉淀) 1.9 7.15 -0.23 3.4 pH(完全沉淀) 3.2 9.15 1.09 4.7 请回答: (1)步骤Ⅰ中得到含铝溶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高三化学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题(附答案)

高三化学原电池电解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将2H O 和2CO 转化为2O 和燃料(38C H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 从b 极区向a 极区迁移 C.每生成1mol 2O ,有44g 2CO 被还原 D.a 电极的反应为:+-23823CO +18H -18e =C H O+5H O 2.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24(SO )c 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3.如图是一电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负极反应为:Fe 2+-e -=Fe 3+ B.当有6.02×1023 个电子转移时,Fe 电极减少56g C.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盐桥中K + 移向FeCl 3溶液 4.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42CH +H O 23H +CO ,每消耗1mol 4CH 转移12mol 电子 B.电极A 上2H 参与的电极反应为:--22H +2OH -2e =2H O C.电池工作时,2- 3CO 向电极B 移动 D.电极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223O +2CO +4e =2CO 5.某粗铜产品中含有Zn 、Ag 、Au 等杂质,如图所示,用CH 3OH-碱性燃料电池电解硫酸铜溶液。闭合电键K 进行电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左池负极反应式为CH 3OH -6e -+8OH -= 23CO + 6H 2O B . 通电一段时间后,Ag 、Au 杂质金属沉积在电解槽底部 C . 若粗铜电极质量减少6.4g ,则纯铜电极增重大于6.4g D . 电解过程中右池纯铜和粗铜分别为阴极和阳极 6.如图是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化学选修三高考专题练习

○ B ● F 化学选修3专题练习 1、A 、B 、C 、D 、E 、F 、G 七种元素,除E 为第四周期元素外,其余均为短周期元素。A 、E 、G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 区,其余元素位于p 区。A 、E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 的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 元素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C 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ns n np n+1;D 元素的电负性为同周期元素第二高;F 的基态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成单电子数的3倍;G 的基态原子占据两种形状的原子轨道,且两种形状轨道中的电子总数均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D ,G 。 (2)原子序数比D 小1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D 的原因是 。 (3)由A 、B 、C 形成的ABC 分子中,含有 个σ键, 个π键。 (4)由D 、E 、F 、G 形成的E 2DF 4、GDF 4的共熔体在冷却时首先析出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原因 是 。 2.[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现有六种元素,其中A 、B 、C 、D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E 、F 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1)A 的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 个方向,原子轨道呈 形。 (2)E 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A 、B 、C 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 、B 、C 三种元素中与AC 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结构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BD 3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其分子空间构型为 。 (5)用晶体的x 射线衍射法对F 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F 的晶胞为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右图),又知该晶体的密度为9.00g/cm 3,晶 胞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 ;F 的原子半径是 cm ;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要求列式计算)。 3.【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已知A 、B 、C 、D 、E 、F 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A 与B ;C 、D 与E 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 原子L 层上有2对成电子, B 、C 、D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可形成一种C 3DB 6型离子晶体X,,CE 、FA 为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晶体。 (1)写出A 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 ;F 离子电子排布式 。 (2)写出X 的化学式 和化学名称 。 (3)写出X 涉及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试解释工业冶炼D 不以DE 3而是以D 2A 3为原料的原因: 。 (5)CE 、FA 的晶格能分别为786 KJ/mol l 、3401KJ/mo ,试分析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 。 (6)F 与B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F 与B 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 度为a g/cm 3,则晶胞的体积是 (只要求列出算式)。 22.【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 、 B 、 C 、 D 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按C 、D 、B 、A 顺序逐渐减小。A 、C 同主族,B 、

高三化学18高三综合练习二培优教案

高三综合练习二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由于金属锑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以及它容易形成合金而使它具有很多重要 用途。下列对锑元素(33Sb )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锑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 B. 金属锑可用于制造合金,以提高金属的硬度 C. 金属锑及其化合物往往有毒,使用中要倍加小心 D. 在火柴盒侧面涂有三硫化二锑,用作氧化剂 2 ?下列各物质中,后一种物质的热稳定性比前一种强的是(① N Q CO 和 NaHCO ③ AsH 3 和 H 2S ⑤ Na^O 和 Na^Q A. 只有① C.只有②③⑤ ② KMnO 和 K z MnO ④ CaCO 和 CaSiO 3 ⑥HNO 和HSQ B. 除①外 D.只有④⑤ 定量的碳和二氧化碳(甲: 12g 碳,22g 二氧化碳;乙:20g ,在同温同压下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二氧化碳的转化率的 关 B. 甲小于乙 D.不能肯定 27g 铝的稀硫酸,最多能直接溶解铁的质量为( B. 28g C. 56g D. 84g 5 .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下图,它属 于( ) A. 无机物 B. 烃 C. 高分子化合物 D. 有机物 3 .在甲、乙两容器中各盛 碳,22g 二氧化碳) 系( ) A .甲大于乙 C.甲等于乙 4 .刚好能溶解 A . 27g ?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6. FeS 与酸反应生成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 0.05mol C. 0.20mol 3、CuCl 2、 H 2S 2, H 2S 2和HQ 性质相 似, ) B . 0.10mol D. 0.40mol FeCl 2的混合溶液中, Fe 3+、 容易分解。若反应中生成 3.2g 硫,则 。『+和Fe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1,现 1:2:4 ,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 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变为 中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2:1 &核内中子数为N 的於+ 离子,质量为A,则n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 (A A 16 B . 1:2 C. 1:3 D. 1:4 N 8)mol B . n —(A N 10)mol A 16 C. (A N 2)mol D. — (A N 6)mol A

2019年领军高考化学易错点26物质结构与性质模拟题训练

易错点26物质结构与性质 模拟题训练 1.铁及其氧化物是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铁元素常见的离子有Fe 2+ 和Fe 3+ ,稳定性Fe 2+ _____Fe 3+ (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3)纳米氧化铁能催化火管推进剂NH 4ClO 4的分解,NH 4+ 的结构式为______(标出配位键),其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与ClO 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或离子为_________(任写两种)。 (4)金属铁晶体原子采用体心立方堆积。则铁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用含π的式子表示)。 (5)某种离子型铁的氧化物晶胞如图所示,它由A、B 方块组成。则该化合物中Fe 2+ 、Fe 3+ 、O 2-的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已知该晶体的密度dg/cm 3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晶胞参数为______nm(用含d 和N A 的代数式表示)。 (6)一种铁、碳形成的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碳原子位于铁原子形成的八面体的中心。每个铁原子又为两个八面体共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小于Fe 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 6,Fe 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 5,Fe 3+ 的3d 能级为半充满状态,较稳定sp 3 CCl 4、PO 4 3- 1:2:4

Fe 3C 2.铁、钴、镍等金属单质及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 (1)已知锂离子电池总反应方程式是FePO 4(s)+Li(s)LiFePO 4(s)。请写出Fe 3+ 的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__,PO 43- 离子中p 原子杂化轨道类型____________。 (2)化合物“钴酞菁”能显著提升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下图是改性“氨基钴酞菁”分子的结构图。 ①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取决于______种因素,基态Co 原子中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数为___种。②氨基钴酞菁中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元素及化合物专题训练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6)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4.03米大口径 碳化硅反射镜 B.2022年冬奥会 聚氨酯速滑服 C.能屏蔽电磁波的 碳包覆银纳米线 D.“玉兔二号” 钛合金筛网轮 答案A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B.Fe在O 2 中的燃烧产物可用于制红色涂料 C.Na、Al、Cu可以分别用电解冶炼法、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得到 D.Fe2+、SO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者表现出还原性,后者表现出漂白性 答案A 3.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酸性氧化物 B.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物质 C.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因为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漂白品红 答案D 4.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生成0.1mol N 2 ,转移电子数为0.5N A 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 x H y 、NO x 三种成分的净化 答案D

( B.消除总反应为:4NO x +(5-2x)O 2 +2H 2 O=====4HNO 3 2 5.(2019·宝鸡市高考模拟)汽车尾气的治理是减轻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科学家研究发现TiO 2 的混凝土或沥青可以适度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其原理如下。下列关于“消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部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光 C.使用纳米TiO 2 ,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更多,NO x 消除效率更高 D.1mol O-比1mol羟基(·OH)多9N A 个电子(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D 6.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C.工业上可用铁质容器储存浓硝酸和浓硫酸,原因是铁在常温下与两种酸不反应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 答案B 7.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Ⅰ中试剂 氯化铵 硫酸亚铁 涂有石蜡油的碎瓷片 铁粉与水蒸气 Ⅱ中试剂及现象 酚酞溶液不变红色 品红溶液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肥皂水冒泡 推断 氯化铵稳定 FeSO4分解生成FeO和SO2 石蜡油发生了化学变化 铁粉与水蒸气发生了反应 答案C 8.(2019·安阳市高三二模)某同学欲利用如图装置制取能较长时间存在的Fe(OH) 2 ,其中实验所用溶液现配现用且蒸馏水先加热煮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 乙醇与乙酸 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高考化学乙醇与乙酸培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一、乙醇与乙酸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CMA(醋酸钙、醋酸镁固体的混合物)是高速公路的绿色融雪剂。以生物质废液——木醋液(主要成分乙酸,以及少量的甲醇、苯酚、焦油等杂质)及白云石(主要成分 MgCO3·CaCO3,含SiO2等杂质)等为原料生产CMA的实验流程如图: (1)步骤①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所得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步骤②所得滤液常呈褐色,颜色除与木醋液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的焦油有关外,产生颜色的另一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 (3)已知CMA中钙、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出水率(与融雪效果成正比)关系如图所示,步骤④的目的除调节n(Ca)∶n(Mg)约为____________(选填:1∶2;3∶7;2∶3)外,另一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⑥包含的操作有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及干燥。 (5)碳酸镁和碳酸钙与醋酸也可以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混合物制融雪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该融雪剂中的醋酸钙、醋酸镁均是离子化合物 B.该融雪剂还可用于除去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 C.该融雪剂的水溶液显碱性 D.生产该融雪剂所需碳酸盐与醋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MgCO3·CaCO3+4CH3COOH = Ca2++Mg2++4CH3COO-+2CO2↑+2H2O SiO2实验过程中苯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最终产生褐色物质 3∶7 除去过量的乙酸蒸发结晶 D 【解析】 【分析】 根据流程图可知,白云石(主要成分MgCO3?CaCO3,含SiO2等杂质)与木醋液(主要成分乙酸,以及少量的甲醇、苯酚、焦油等杂质)反应生成醋酸钙和醋酸镁,过滤得滤渣1为二氧化硅,滤液中主要溶质是醋酸钙和醋酸镁,加入活性炭脱色,除去被氧化的苯酚、焦油等杂质,再加入氧化镁,调节溶液中n(Ca):n(Mg)的值,过滤,除去混合液中固体杂质,得

最新高考化学大题常考知识点

最新高考化学大题常考知识点 高考化学大题常考知识点:碳酸盐 1.一些碳酸盐的存在、俗称或用途。 大理石、石灰石、蛋壳、贝壳、钟乳石—CaCO3;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可用于食品发泡,治疗胃酸过多症)碳铵—NH4HCO3(氮肥);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钾肥);锅垢的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制普通玻璃原料—石灰石、纯碱、石英;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粘土 2.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 (1)、相互转化: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转化(实验现象;石灰岩洞和钟乳石形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碳酸钠溶液跟盐酸反应不如碳酸氢钠剧烈;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杂质;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为什么不用碳酸钠溶液而用碳酸氢钠溶液等问题;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析出的原因:①消耗了水②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③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原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 (2)、共同性质:都能跟酸(比碳酸强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盐的检验) (3)、稳定性比较:正盐比酸式盐稳定(稳定性:酸<酸式盐<正盐,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如HClO<Ca(ClO)2;H2SO3<Na2SO3等) (碳酸氢钠受热的实验现象;碳酸氢钙溶液受热的实验现象) (4)、溶解性比较:一般说酸式盐的溶解性强于正盐如Ca(HCO3)2>CaCO3,反例:NaHCO3<Na2CO3 (5)、碳酸氢钠与碳酸钠某些反应的异同

①、都有碳酸盐的通性—-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注意熟悉反应时耗酸量及生成气体量的各种情况下的比较。) ②、跟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 ③、碳酸氢钠能跟氢氧化钠等碱反应而碳酸钠不反应; ④、碳酸钠跟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易生成碳酸盐沉淀,而碳酸氢钠跟盐类稀溶液不易生成沉淀。 高考化学大题常考知识点:氯化氢与盐酸 (1)、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实验室制氯气) (2)、盐酸、氯化钠等分别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盐酸及氯化物溶液的检验;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 (3)、盐酸与碱反应 (4)、盐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2019届高三化学选择题专题—有机选择专题练习(最新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选择题)专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 D.丁酸和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2.指甲花中存在的β-紫罗蓝酮属于一种萜类化合物,可作为合成维生素A 的原料。下列有关β-紫罗蓝 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蓝酮的分子式为C10H14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与足量的H2反应后,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一种 D.和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分子式为C14H15O6NBr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 该有机物最多消耗4 mol NaOH 4.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吲哚的分子式为C8H6N B.苯甲醛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C.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区分苯甲醛和中间体 D.1mol 该中间体,最多可以与9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有4 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B.和互为同系物 C.乙炔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 3 种 B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C .饱和(NH 4)2SO 4 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 D .聚合物(—[ C H 2—CH 2—CH —CH 2—]n )可由单体 CH 3CH =CH 2 和 CH 2=CH 2 加聚制得 C |H 3 7. 已知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盆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B .苯与棱晶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C .上述三种物质中,与甲苯互为同系物的只有苯 D .上述三种物质中,只有棱晶烷的所有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8. 增塑剂 DCHP 可由环己醇制得。环已醇和 DCHP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CHP 的分子式为 C 20H 14O 4 B 环已醇和 DCHP 的二氯代物均有 4 种 C.1molDCHP 水解时消耗 2mol NaOH D.环已醇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9、某抗癌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祛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氧化、加聚反应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与苯甲酸苯甲酯属同系物 D.水解生成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3 种 10. 化合物 X 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化合物 X 的分子式为 C 16H 16O 6 HO HO B. 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O C. 1mol 化合物 X 最多可与 5molNaOH 、7mol H 2、4molBr 2 发生反应 D. 可与 FeCl 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H 3C O O OH CH 3

2020-2021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 化学键附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试卷训练∶ 化学键附答案 一、化学键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 已知①Na 2O 2 ②O 2 ③HClO ④H 2O 2 ⑤Cl 2 ⑥NaClO ⑦O 3七种物质都具有强氧化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_。 (3)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______种。 (4)Na 2O 2、HClO 、H 2O 2均能用于制备O 2。 ①HClO 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O 2和HCl ,用电子式表示HCl 的形成过 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Na 2O 2与H 2O 反应制备O 2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 2O 2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可以制备O 2。若6.8g H 2O 2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_,生成标准状况下O 2体积为_______L 。 【答案】②⑦ ④ 2 2Na 2O 2 +2H 2O=4NaOH +O 2↑ 1.204x1023或0.2N A 2.24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分类的依据,熟悉同素异形体、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物质形成的过程。 【详解】 (1)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O 2与O 3互为同素异形体; (2)Na 2O 2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HClO 是含有极性键共价键而不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H 2O 2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NaClO 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O 2、O 3、Cl 2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④H 2O 2; (3)由(2)可知,Na 2O 2、NaClO 属于离子化合物,故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2种; (4)HCl 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HCl 的形成过程是: ; (5)Na 2O 2与H 2O 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 +2H 2O=4NaOH +O 2↑; (6)2H 2O 22MnO O 2↑+2H 2O ,每生成1mol 转移2mol 电子,故6.8g H 2O 2的物质的量: 1 6.8g 34g mol -?=0.2mol ,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 ,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0.1mol×2×6.02×1023mol -1=1.204x1023;V(O 2) = 0.1mol×22.4L·mol -1=2.24L 。 2.

刷题1+12020高考化学讲练试题循环练二含2020高考+模拟题

(刷题1+1)2020高考化学讲练试题 循环练(二)(含2020高考+ 模拟题) 1.(2020·全国卷Ⅲ)X、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X 与Z 同族,Y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 次外层电子数,且Y 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熔点:X 的氧化物比Y 的氧化物高 B .热稳定性:X 的氢化物大于Z 的氢化物 C .X 与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 .Y 的单质与Z 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答案 B 解析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 与Z 同族,Y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 次外层电子数,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是8,只能为2,且Y 原子半径大于Z ,所以Y 为Mg ,X 、Y 、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故X 为C ,Z 为Si 。MgO 的熔点高于CO 2、CO 的熔点,A 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C 的非金属性强于Si ,故CH 4的热稳定性大于SiH 4,B 正确;X 与Z 形成的SiC 是共价化合物,C 错误;Mg 能溶于浓硝酸,但是Si 单质不能溶于浓硝酸,D 错误。 2.(2020·江苏高考)反应NH 4Cl +NaNO 2===NaCl +N 2↑+2H 2O 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 17Cl B .N 2的结构式:N===N C .Na +的结构示意图: D .H 2O 的电子式:H ··O ······H 答案 D 解析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为3517Cl ,A 错误;N 2的结构式为N ≡N,B 错误;Na +的结构示意图为,C 错误。 3.(2020·北京东城高三期末)下列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