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语言的受限传递性
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障碍——以影视作品及游戏的翻译与配音为例

智库时代 ·275·百家争鸣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障碍——以影视作品及游戏的翻译与配音为例张 宇(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摘要:在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忽视语言在其中的作用与影响,但其实,从外国动漫、影视剧的配音及国内影视作品的输出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障碍指的可不仅仅是文字沟通障碍,还有语言习惯、语境等因素的影响。
也就是说,即使是有了翻译,在进行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语言障碍仍旧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一道无法逾越的关卡。
关键词:影视作品配音;中外翻译;语言习惯;跨文化传播;启示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8)05-0275-002一、跨文化传播的作用与意义跨文化传播,既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
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
人与人、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经由跨文化传播,维系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把不同区域、族群、国家的人群"连结"在一起,促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没有跨越文化的传播活动,就没有人类的进化和文明。
这是百科对于跨文化传播的解释,看过这个,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跨文化传播的作用与意义,以及,我们为何要进行跨文化传播。
然而,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类困难与障碍,其中,语言障碍便是困扰我们最大原因之一。
二、跨文化传播中的配音障碍在看一些译制片,尤其是日本动漫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种声音,抱怨着中国配音的粗制滥造和各种缺点,例如没有感情、让人无法有代入感或者生硬拗口、过于书面化等等,更有甚者会发出配音毁了一部作品这样的言论。
可事实上,中国配音当真如此之差?与外国作品的差距当真如此之大?我认为并非如此。
浅谈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的障碍

浅谈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的障碍第一篇:浅谈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的障碍浅谈中国影视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一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路线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这是炎黄子孙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
诚然,这为子孙后代带来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但是不可否认,历史越悠久,劣根性也越多。
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正统,主张修齐治平,这虽然与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有所不同,但爱国主义仍是是普适的价值观念,还能够为别国观众所接受。
但是同时,儒家文化强调自我约束,强调内省和自我节检视以及欲望的控制,这些思想形成了温和含蓄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接受理念,这与西方的主流思想消费主义和行乐主义不符,更与现在的竞争激烈的全民皆商的社会现实不符。
如果说汉文化是一种沉静内向的月亮文化,而美国文化则可以比作是一种太阳文化,是一种躁动的,外向型的文化。
不注重研究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就会不可避免的在跨文化传播中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同时,中国古代宫廷的尔虞我诈和迷信思想等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背景,如果过多地将这些陈腐思想搬上荧屏,不仅会使国内的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也无法使英美这些与我们的社会文化背景不一样的国家产生共鸣。
出口以古代环境为背景的电影电视虽然有利于弘扬中国的古代文化,但是不利于其他国家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更为严重的是使某些人对中国产生刻板影响,于中国的形象有损。
以中国古代文化为背景的影视作品确实能吸引外国观众,但鲜有创新的老一套表现形式难免使人感到乏味,而要做到像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那样将不同的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中国影视业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二影视作品类型和题材的单一性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精彩影片如《让子弹飞》、《赵氏孤儿》和《花木兰》等等,2010年以来中国的电影票房也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速,在全球电影市场上首屈一指。
但是中国内地也正在逐渐取代日本韩国成为好莱坞影片的头号海外市场。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电影并没有守住自己的市场,更谈何扩大国外市场并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针对内容上,中国的卖座电影大致可以分为古装戏、战争片、动作片和爱情片,相对于令人眼花缭乱的好莱坞大片中国影片类型单一,跟风现象严重,最为典型的是喜剧片和恶搞山寨类型影片的横行。
浅析影视字幕中语言文字规范问题

浅析影视字幕中语言文字规范问题作者:牛俊超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7年第03期摘要:近年来,随着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字幕的规范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相关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影视字幕中存在的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
研究发现,错别字、词语误用、网络词语及外语词语滥用、语法错误是目前影视字幕中出现最多的语言文字问题,文章对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从从业人员思想认识和个人素质、相关法规的缺失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对影视字幕未来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影视字幕规范问题产生原因应对措施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6年8月23日发布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强化重点领域语言文字监督检查,建设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新媒体、公共服务领域、公共场所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监测体系以及社会语言生活引导和服务体系,倡导文明用语用字,抵制低俗语言,推动社会语言文明建设。
由此可见,广播影视等媒体的语言文字规范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广播影视等媒体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影视字幕的规范,直接影响着社会语言生活的规范,因此,研究和解决影视字幕中存在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势在必行。
一、影视字幕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当前影视字幕中出现的不规范的语言文字问题,主要表现在错别字、词语误用、网络词语及外语词语滥用、语法错误等方面。
(一)错别字影视字幕中存在的文字使用错误问题主要表现在字幕中出现的错别字问题。
影视字幕中频繁出现的错别字显然会对观众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对语言文字规范的推广工作也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当前影视字幕中出现最多的错别字现象是同音或近音字词的误用。
如2015年在山东卫视、湖北卫视同时播出的电视剧《渔岛怒潮》的第八集中就有一处字幕将“五魁首”打成了“五葵手”。
此类错误在影视剧中层出不穷,如表达“尽心尽力”之义的“尽瘁”被误写成了“尽萃”“病怏怏”被误写成了“病殃殃”“一味药”被误写成了“一位药”,等等,不胜枚举。
英文影视字幕的翻译特点及策略

英文影视字幕的翻译特点及策略英文影视字幕的翻译特点及策略引言:影视作为一种全球化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使各国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外语影视作品,字幕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英文影视字幕的翻译特点及策略,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英文影视字幕的翻译特点1.间接性:英文影视字幕翻译属于一种听觉译文,通过文字表达来传达电影中人物对话的含义,因此,在短时间内准确、简洁地传递信息是英文影视字幕翻译的基本特点。
2.限定性:影视字幕具有字数限制,一般每行字幕不超过两行,每行字数在10个左右,并且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有限。
因此,翻译人员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传递原文信息。
3.可视化特点:英文影视字幕翻译要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相一致,因此对字幕的排版、字体、大小、颜色等要求较高,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二、英文影视字幕的翻译策略1.适应观众期待:英文影视字幕翻译的目的是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原文,因此,翻译人员应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对于字幕的要求和习惯进行调整。
这包括语言风格、文化差异和习语的处理等方面。
2.准确传递信息:由于电影对于情节和人物性格塑造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细节,英文影视字幕翻译要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意味,准确地传递信息。
翻译人员需要根据原文的上下文语境及对话人物的身份特点进行合理翻译。
3.考虑语法和韵律:英文影视字幕翻译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并与原文进行协调。
同时,英文影视字幕也需要符合口语表达特点,以便观众更容易理解。
4.避免文化差异:由于影视作品的制作国不同,文化差异也不可避免。
翻译人员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语言和文化的歧义,确保观众能够准确理解影片中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5.处理多音词:英文影视字幕中常常出现多音词,这就需要翻译人员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翻译,使观众对原文的意思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6.创造性翻译: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逐字逐句的工作,翻译人员要根据情境进行创造性的翻译,使字幕更具生动性和可理解性。
影视字幕的语言特点及英汉翻译策略

┊┊┊┊┊┊┊┊┊┊┊┊┊装┊┊┊┊┊订┊┊┊┊┊线┊┊┊┊┊┊┊┊┊┊┊┊┊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外国影视剧开始进入国内影视市场,尤其是英美影视剧。
如何将英语影视剧成功译制,使中国的观众能够很好的欣赏这些电影,从中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异,已成为我国影视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影视字幕具有大众性、瞬时性、限制性、跨文化性、通俗性等语言特点,英语影视剧字幕翻译成汉语字幕应遵循简洁、易懂的原则,英语影视字幕翻译应采用简单的句型结构和简单的词汇、缩减、注重语言艺术性等策略。
关键词:影视字幕;语言特点;英汉翻译策略┊┊┊┊┊┊┊┊┊┊┊┊┊装┊┊┊┊┊订┊┊┊┊┊线┊┊┊┊┊┊┊┊┊┊┊┊┊AbstractWith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gradually in-depth, constantly strengthen in sino-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s, more and more foreign film and television play started to enter the domestic film market, especially British and American TV dramas.How the English dubbing films success, make Chinese audiences can very good appreciation of the film, to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 the differences in mode of thinking and way of life,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film translation study in our country.Subtitle has the mass, instantaneity, restrictive, cross cultural language, popularit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English film and television play subtitle translation into Chinese subtitle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concise, and easy to understand, the English subtitle translation should use simple sentence structure and simple words, such as cut, pay attention to artistic language strategies.Keywords: subtitle; language feature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strategies┊┊┊┊┊┊┊┊┊┊┊┊┊装┊┊┊┊┊订┊┊┊┊┊线┊┊┊┊┊┊┊┊┊┊┊┊┊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1.引言 (4)2.影视字幕特点 (4)2.1大众性 (4)2.2瞬时性 (4)2.3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 (5)2.4影片翻译中的跨文化性 (5)2.5影视字幕的口语性和通俗性 (5)3.影视字幕翻译的原则 (6)4.影视作品翻译的策略 (6)4.1 选用简单的句型结构和简单的词汇 (7)4.2缩减策略 (7)4.3 注重语言的艺术性 (8)5.总结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装┊┊┊┊┊订┊┊┊┊┊线┊┊┊┊┊┊┊┊┊┊┊┊┊浅析影视字幕的语言特点及英汉翻译策略1.引言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近几年来大量外国影片被引介到中国,其中不少受到我国观众的喜爱。
论影视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论影视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论影视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影视字幕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转换活动,旨在将电影、电视节目或者其他视频内容中的对话和文字转化为目标语言,以便观众在观看中理解和享受。
影视字幕翻译具有自身的语言特点和一系列翻译策略,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语言特点1. 语言简洁明确:影视字幕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传递准确的信息。
因此,影视字幕翻译通常采用简洁的语言风格,以确保观众在阅读和理解字幕时能够迅速获得相关信息。
2. 精准表达情感:影视作品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表情传递情感。
对于影视字幕翻译来说,准确地表达原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翻译者需要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状态,用恰当的语言传递出来。
3. 包容不同文化:影视作品常常包含各种文化元素,如俚语、成语、习语等。
为了让观众尽可能理解原始文化的内涵,影视字幕翻译需要适当解释这些文化元素,让观众得以准确理解故事情节。
二、翻译策略1. 直译与意译结合:影视字幕翻译中,直译与意译是相辅相成的翻译策略。
直译可以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但有时却不准确或冗长。
而意译则可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但有时可能会丧失原文的某些细节。
因此,在字幕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灵活使用这两种策略,以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2. 适当调整语序:中文和英文的语序往往不同。
影视字幕翻译时,为了满足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有时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
这样可以使字幕更符合观众的习惯,提高字幕的可读性。
3. 原文与屏幕时间匹配:影视字幕翻译需要将文字与屏幕时间相匹配,以确保字幕的时机准确。
对于语速较慢的台词,可以使用较长的字幕时间,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
而对于快速对话,字幕时间应适当缩短,以保证字幕的时机不落后于音频。
4. 准确传达角色个性:在影视作品中,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个性。
影视字幕翻译需要通过合适的语言选择和表达方式来准确传达角色的个性特点,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角色。
释译理论视角下的国产电影“走出去”字幕翻译研究—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

释译理论视角下的国产电影“走出去”字幕翻译研究—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摘要:随着中国影视产品“走出去”被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整体布局,字幕翻译需求与日俱增,如何提升翻译质量,将国产电影推介到国外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我和我的祖国》的字幕翻译为例,引入释意理论来指导电影字幕的翻译,从脱离语言外壳、篇章翻译、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性三方面探讨释意理论对字幕翻译的指导价值,以期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促进国产电影“走出去”。
关键词:字幕翻译;释译理论;《我和我的祖国》;“走出去”1字幕翻译的文本特征Nedergaard-Larsen指出:“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类型:原声口语的浓缩的书面译文。
”(Nedergaard-Larsen:1993)。
其文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性”: 瞬时性、综合性和交际性,基于该语言特性,由此产生了字幕翻译有别于其他翻译的特殊要求。
1.1.瞬时性影视字幕受限于时间,往往停留9秒以内,故瞬时性成为字幕翻译的区别性文本特征。
在书籍阅读中,若读者对小说中的语言或情景描述有疑惑,因为那是印在纸上的文字,尚且能反复阅读揣摩。
但是影视剧的文本是有声对白和动态场景,一瞬而过,若观众看不懂则只能放弃,因此,字幕翻译需要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容易看懂。
1.1.综合性影视字幕是语言形式与非语言形式的组合,既包括文字符号,也包括图像、音乐、场景等非语言形式,故综合性是字幕翻译的重要特征,一方面辅助译者表达意义,同时也制约着字幕译者的操作。
具体来说,演员的对白受到表情、停顿和示意动作的制约。
示意动作(如手势、点头等)实际上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
(钱绍昌:2000)。
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对字幕翻译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1.1.交际性影片中人物之间的交流绝大部分以对话形式存在。
对话不仅能传达信息的语篇内意义,也蕴含潜藏在“话语”之下的交际意义,即语篇外意义。
勒代雷认为,话语的“暗喻”内容表明了讲话的意图和动机,这不属于翻译内容的范畴,但有助于译者的理解和对意义的把握,译者在表达时也要注意尽量使译文也能让读者领会到这样的暗喻内容,但却不能将其言明。
试析电影字幕限制因素及翻译策略

试析电影字幕限制因素及翻译策略试析电影字幕限制因素及翻译策略电影作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化产品,为了能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中传播,往往需要进行字幕翻译。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电影字幕翻译面临着许多限制因素。
本文将从语言差异、文化价值观、时间和空间限制等方面,分析电影字幕翻译的限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首先,语言差异是电影字幕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不同语言之间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这就要求翻译人员要准确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义,同时在翻译中保持语言的自然流畅。
例如,在英文中有许多俚语和口语表达,如“break a leg”(祝你好运),这些表达在中文中则需要找到相应的等效表达。
因此,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技巧。
其次,文化差异也是电影字幕翻译中不可忽视的限制因素。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对于电影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翻译人员需要根据目标文化的文化价值观和习惯,对原文进行调整和重新表达。
例如,在某些电影中包含了特定的文化象征,如西方文化中的红色代表爱情和热情,而在中国文化中则具有吉利和祝福的寓意。
因此,在字幕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灵活运用文化转换的技巧,尽可能地传递原作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时间和空间限制也是电影字幕翻译中的挑战。
由于电影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艺术表达,字幕翻译需要准确地将口语表达转化为文字,同时要保持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
翻译人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意义,避免信息的丢失和混淆。
另外,由于屏幕空间有限,字幕翻译需要控制在一行或两行之内,同时还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和观众的阅读习惯。
因此,在字幕翻译中,翻译人员需要精确把握语言的节奏和节奏感,以及合理运用缩写和省略等技巧。
针对以上的限制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翻译策略来解决。
首先,提前阅读原始剧本和了解电影的制作背景,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影视语言的受限传递性影视语言是一种艺术语言,它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并且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它通过叙述、议论、说明、抒情和虚构五种方式来实现其表意功能。
由于创作者能够去组织画面内容,或使我们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去看画面,画面就能使乍看起来只是简单再现的事实产生一种鲜明的意义,而由于每个人在理解这些意义时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解读,甚至他们的理解可能会与影视作品本身的表意产生模糊、含混与误读,与与影视作品的表意产生不一致的认知,那么此时影视语言的传递就受到了限制,也即是说,影视语言就具有了受限传递性。
一、简析影视语言的受限传递性1.影视语言具有传递性与人类的自然语言一样,影视语言也是思想交流和信息传输的工具。
作为特殊的语言,影视语言的词汇就是画面和声音,它的语法就是蒙太奇。
把许许多多的画面和声音通过蒙太奇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影视的语言系统。
它既然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就天然具有了与自然语言的一样的传递性。
具体来讲,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和人物语言(对白、旁白、独白)两部分组成,画面语言是影视作品受众通过视觉解读的部分,而人物语言则是通过听觉理解的部分。
影视作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灯光、色彩、服饰、声音等多种元素,都以信息的形式传递给受众。
受众在欣赏和解读影视作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接受信息的过程。
2.编码和解码使影视语言的传递性“受限”根据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1931—?)的编码解码理论,我们可以得知:信息是由发送者进行编码,通过传输媒介,也就是代码传送给接收者,接收者再对代码进行解码后得到的。
在这个信息线性传递的过程中,影视创作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审美判断通过影视来传递信息,就是一个编码的过程。
任何解码获得的信息都是译本,在理解创作者表意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有偏差。
而在解码阶段,观众在解码的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意义被分为两个部分,即内涵和外延。
外延是一种高度自然化的意义,是被大众所认可的;而内涵就是受众所产生的不同的解释,它具有多义性。
用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离岗教授的一个例子来说:路上有一条狗,“狗”这个认识状态是全民共有的,即所有人都知道它是一条狗,这就是外延。
而对于这条狗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它肯定很温柔,有的说它肯定很凶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内涵。
内涵和外延具有流动性,霍尔称之为:“话语中的阶级斗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认知。
霍尔从理论上提出了三种解码立场,但是这三种解码立场的前提是:观众都能解读得懂某个意义。
一是“支配一霸权立场”,也就是说观众的解码立场跟编码者的解码立场完全一致,制码与解码两相和谐。
二是“协商代码或协商立场”,这是大多数受众的立场,既不完全否定也不完全肯定,传受双方处于充满矛盾的协商过程。
第三是“对立码立场”,即受众能看出编码者的“制码”,但选择自己的解码立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编码和解码的不一致性表现在影视语言的传递也解读中,就使得影视语言的传递性具有了受限性。
对于大多数成人来说,《海底总动员》其实这是一个太简单太直白的故事,不过是我们所熟悉的小蝌蚪找妈妈的豪华加长版。
而影片中关于爱,关于寻找的主题,也已经无数次以各种形式展现在眼前。
片尾马林放心地让儿子去闯荡探索,虽然依依不舍,却最终了解要给予它足够的空间去成长。
而小鱼儿也懂得了父亲的关怀与期望,不再如最初一般桀骜不驯叛逆任性。
对于关注动画技术受众,影片以独特的创意和新奇的角度描绘出来的海底世界,无疑是结合了好莱坞式动画片的所有噱头。
小孩子看《海底总动员》更关注的可能是幽蓝深邃的海洋,橙红色的海葵宛如海底盛开的花朵。
因为个人对于影视的解码和编码是不同的,由于生活阅历达的不同程度,他们对于作品的解读可能会与影视作品的表意产生多义含混。
二、受限传递性的表征1.叙事受限作为电影诞生唯一的语言手段,画面语言虽然能够依靠自身独特的“词汇”和“语法”完成预定叙事任务,但它毕竟有别于人类自然语言。
因此,画面语言存在其自身不能克服的缺憾也就是清理中的事情了。
这种缺憾表现在其有限的叙事能力方面。
默片时代的影片常常要依赖字幕补充说明画面无法传达的意义。
这一事实正好说明画面语言有限的叙事能力。
2.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的互补性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而这合二为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他们相互补充,一部影视作品,如果除去人物语言部分,观众对整部作品的理解将会大打折扣,充其量也就理解故事梗概,许多细节内容是无法弄清楚的;如果抽出画面语言部分,观众对整个影视作品的理解同样不够完整。
从影视作品创作的过程来讲,很难理清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孰先孰后,孰为第一性,孰为第二性。
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之间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由二者均存在自身不能克服的缺陷所决定的。
二者相互取长补短。
当然,这种合二为一,仅从字面上也能够明白,并不是数学中1+1=2,而是1+1=1.这只是合二为一的一个方面,是一种表面现象。
另一方面,就其实质而言,即从叙事能力的变化程度来讲,合二为一甚至可以理解为1+1>2。
这里之所以强调有机整体,是因为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结合为影视语言时,已经互相成为各自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们清楚,一部电影或者是电视剧,如果只能是靠听觉欣赏,许多对白往往给人以似懂非懂、甚至是难以理解的感觉。
这是因为人物语言不能离开画面语言独立存在。
如果要排除这种理解上的障碍,要么借助画面,要么补充大量的指示语言。
但是,后一种措施并不符合影视创作的规律。
假如采用后者,影视作品的美感就大打折扣了。
三、受限传递性产生的原因1.影视语言的传播是单向传播在传播学中,单向传播是指没有反馈的、直线型的传播。
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过传播渠道,已到达受传者个人为止。
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只是单方面的给与接受的关系,缺乏反馈或互动机制。
事实上,影视语言的传播也是一个单向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视作品的创作者和接收者即导演、演员和观众之间是存在对话交流障碍的。
首先,导演与演员无法直接交流。
电影本身是个缺憾的艺术,导演与演员之间分离的。
导演可以有指导的作用,但是每个演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不能被抹去的。
其次,导演和观众中间也隔着荧幕,他们之间也无法实现直接的交流。
因此,影视语言在整个传播的过程中,缺少反馈,就使得它的传播效果受到了限制。
2.影视语言表意的多向性和含糊性影视语言是一种由画面语言和人物语言构成的综合性的特殊语言。
也正是由于它的综合与特殊,造成了它在表意上的多向性和含混性。
(1)不同镜头蒙太奇的组合蒙太奇是影视语言的组接技巧。
首先,么蒙太奇是影视独特的形象、思维方式,它指导着影视工作者对形象的建立;其次,蒙太奇是影视作品特有的结构方式法,包括叙述方式、时空结构、场景、段落的布局;再次,蒙太奇是声音与声音、画面与画面以及声音与画面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这些组合产生的意义,具有创作者强烈的主观介入性。
蒙太奇通过不同顺序把镜头衔接在一起,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大大的丰富了应视作平的表现力,从而增强了影视艺术的感染力。
同时,也使得影视作品的表意产生了含混性与多义性。
(2)影视语言中各系统的的作用以及影视符号的影响影视语言是由场景、灯光、音乐、色彩等元素构成,这些元素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他们综合而成影视语言的信息,传达一个统一的意思。
同时,这些元素又能够作为独立的表意因素。
影视符号是影视作品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影视符号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部影片主题的表达。
电影《铁皮鼓》中就充满了这样的符号元素,拒绝长大的奥斯卡象征着二战时期德国零增长的历史阶段和畸形发育的社会现象。
父亲象征粗暴的希特勒专政,舅舅象征波兰,可以说,出现的每一个人物和道具都有自身的象征意义。
想读懂这部作品就要求我们不但要认识影视符号的意义,同时还要对二战德国与波兰的关系,丹泽小镇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等等问题有所了解。
甚至有时光有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认识到,统一的物品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在电影中出现的仙人掌,在西方是性的代表,在电影中,创作者正是想通过性来表达奥斯卡性的觉醒。
而在中国,我们是认为仙人掌是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代表。
可以说,影视的符号语言因为接受者与创作者认识的不同,使影视作品产生了含混的表达。
(3)影视创作者与影视的受众在认知上的不一致几乎每一部影视作品出来都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有的批评有的赞誉。
抛开那些人生攻击的因素,其实很多都是因为创作者和观众在认知上的不一致造成的,,因为不一致,使一部影视作品产生了含混与多义。
就像我们看电影《山楂树之恋》,生活在那个年代的观众,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找到了一种亲切,那是他们内心的记忆。
生活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的80、90后门会感动于那种纯粹的爱情,羡慕那样纯粹为爱活着的人,还有的人无法理解那个时代生活的人。
有的人甚至在这部影片中看到的是对那个时代的抨击,剧中人的无知源于那个无知的时代,想要通过老三和静秋的爱情悲剧,来反映那个时代的荒谬。
其实无论观众对于影片的认识是哪一种,它是否与导演的认知一致,只要能在影片中找到依据,我们都不能否认这一认识。
因此,影视语言的表意是具有多义性的。
四、受限传递性产生的影视效果影视语言的受限传递性使影视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审美空间。
影视可以提供逼真具体、齐全生动的视觉图像,结合声音、音乐通过全方位的审美感知来完成审美体会,影视语言能利用镜头画面再现人们的感知对象,将现实景观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直接作用于视觉感官、听觉感官,使人有较强的现场感。
正是由于影视语言的受限传递,受众有空间将自己的阅历,观念加入融合到对电影的理解当中。
甚至常常,观众能够通过自身的解读,对层面多方位的挖掘到电影的美感。
影视语言具有的强烈的象征、暗示等延伸作用。
影视语言以画面思维为基础,电影画面中人与物同我们之间并不存在中间人,任何接触都是直接的。
同时,电影画面又含有很多言外之意,又有各种思想延伸,因此画面语言又往往带有诗一般的象征、韵律和氛围。
影视语言的受限传递性恰好能够让受众感知到这些美感。
影视语言不仅能够灵活而准确的重现事件,而且能够灵活而准确的表达感情和思想。
一朵花的开放和枯萎可能暗示着生命的延续和终结,一轮皎洁的明月可能象征着舒适、浪漫,也可能象征着孤独、冷清,受限的传递性正让观众领略到了影视画面之外的多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