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汇学知识概要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词汇学知识概要

现代汉语词汇学知识概要

现代汉语词汇学基础知识概括文字: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扩大语言的交际功能;有了文字,人类社会就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是,经验,技术,并得以系统的流传下来,传播开去;有了文字才有了书面语,才可以更好地对文字进行加工)。

2.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3.汉字特点:1)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2)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3)分化同音词能力强4)有超时空性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属于正式字体。

草书行书是辅助性字体。

①金文:(钟鼎文)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②篆书:(大篆、小篆)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字体。

③隶书:(秦隶、汉隶)是汉字演进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④楷书:(真书、正书)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草书:(章草,今草,狂草)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

汉字的结构:汉字结构包括笔画和部件。

汉字的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用描绘事物形状的方法来表示字义。

如:月、口、雨。

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

如:上、下、甘、本、末。

会意(异体会意字、同体会意字):用两个或以上部件合成一个字,把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如:森、休、涉。

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

如:洋、湖。

其中,象形和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和形声字是合体字。

形旁的作用和局限:主要作用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

社会发展,有些形旁的意义不好理解。

声旁的作用和局限:古今字的演变等原因,很多形声字的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还有的声旁在不同的形声字中表示多种读音,不易掌握;有的声旁不易分辨出来。

汉字的标准化:定量、定形、定音、定序(义序、音序、形序)。

词汇一、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二、几种词汇单位:1.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知识点大全:词汇(上)

现代汉语知识点大全:词汇(上)

现代汉语知识点大全:词汇(上)词汇(上)····1、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3、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自由语素,许多自由语素也能够与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

4、半自由语素:不能单独组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半自由语素。

5、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叫做不自由语素。

6、词:词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7、短语: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

8、词根: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也就是说,词根是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

9、词缀:加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

10、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11、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

12、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

13、词义:词包含语音和意义两个方面,词的意义方面即词义。

14、词义的概括性:一般的词指的都是整类事物或现象。

15、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不清楚,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

16、词义的民族性: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表示什么事物可以不同,就是说词义概括的对象可以不同,由此而产生了词义的民族性。

17、理性义:词义中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概念义。

18、色彩义:理性义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色彩义,也可称做附属义。

19、褒义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情的赞许、褒扬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这样的词称做褒义词。

20、贬义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厌恶、贬斥的感情,这是词义中的贬义色彩,这样的词叫做贬义词。

21、语体色彩:又叫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

张斌主编《新编现代汉语》词汇部分常识点[整理版]

张斌主编《新编现代汉语》词汇部分常识点[整理版]

张斌主编.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章词汇第一节语素和词第二节词的构造第四节词的聚合第五节词义的性质第六节词义的变化第七节词汇的构成第八节固定短语第一节语素和词一、语素和汉字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其功能是构词,确定语素的方法——替代法二、语素的分类:、(1)从语素的音节构成看,分为三类: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2)从语素本身的构词能力看,分为三类: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3)从语素组合所处的位置看,分为两种: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4)从语素组合成词的替换能力看,分为两类:可替换语素、不可替换语素(5)从语素在单词中所起的作用看,分为两种:表义语素、别义语素三、词和短语确定词的方法:问答鉴定法、提取鉴定法、扩展鉴定法四、词的分离与短语的缩略1.词的分离离合词:可以合在一起用是词,也可以拆开来使用时短语。

2.词的缩略词语简称、数词略语第二节词的构造一、词根和词缀二、词的构成方式单纯词:联绵词、音译词、叠音词、拟声词合成词:复合式、加缀式、重叠式联合、偏正、补充、动宾、主谓三、词的内部构造第三节词的聚合现代汉语单词的词音、词形、词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主要讨论多义词、同音词、异形词。

一、单义词和多义词二、同音词和多音词1.同音词——异形同音词、同形同音词2.多音词和异读词多音词——多音多义词、异读词三、异形词和同源词(一)异形词1.异形词和异体字2.异形词和同义词(二)同源词在汉语词汇中,两个或几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近或相通的词,就是同源词。

第四节词义的性质一、词义的特征(一)词的意义与形式1.词的意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2.词的形式——内部形式、外部形式(二)词义的相对性二、词义的构成理性义、评价义、语体义、理据义、搭配义三、词义的分解(一)义项的分析(二)义素的分析第五节词义的聚合一、语义场1.语义场的性质2.语义场的层次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三、反义义场和反义词第六节词义的变化一、语境和词义的分化二、词义的发展和变化1.原因2.词义变化的类型(1)深化和精确(2)扩大和缩小(3)转移和转化(4)脱落和显化第七节词汇的构成一、词汇二、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学第一章1

现代汉语词汇学第一章1

第一章对词汇的再认识第一节词汇的内容一、词汇的界定及其性质词汇众说1、语言中所有的词构成所谓语言的词汇(斯大林)2、一部书中所用的词的综合3、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词汇好比语言的建筑材料。

……当语言的词汇受着语言的语法支配的时候,就会获得极大的意义。

4、本书定义:词汇应当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所有的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汇。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包括两个基本内容:⑴该语言中所有的词的总汇⑵所有的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汇二、词汇的内容和范围(一)词的总汇1、定义: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构成为该语言的词的总汇。

2、分类(1)基本词汇:语言中所有基本词的总汇,是语言词汇中主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语言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共同形成了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中的词成为基本词,表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必需的事物和概念,和人们生活联系非常密切。

○1汉语基本词的类型自然类:天、地、人、鸟、风、雨、雷、电、阳光、石头、沙子亲属类: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弟弟五官类:头、手、鼻、肺、肝、鼻子、胳膊、指头工具类:笔、墨、纸、碗、锅、灯、椅子、老师、邮票食物类:米、面、油、鱼、肉、粥、馒头、面条、包子、饺子动作类:走、挑、跳、跑、睡、醒、休息、成功、劳动性状类:红、白、苦、圆、厚、大、小、长、短、丰富、干净、健康、漂亮方位类:上、下、春、夏、冬、南、北数、代类:一、二、三、你、我、他、谁、那、再○2基本词汇的特点:△1普遍性:和人们生活联系密切,为全民所用,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

△2稳固性:生命力长久,不易发生变化,经过人们长期使用后被固定和传承下来。

△3是产生新词的基础:或“能产性”。

基本词是构成单纯基本词的词素。

由合成词充当的基本词,当这类基本词被社会广泛使用并具有了一定的稳固性之后,就会以整体的形式转化成合成词词素,并参与创制新词。

如:工——作:工作;工作——工作服、工作台(当合成词以合成词苏性质参与造词时,这一词汇成分就可以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参与造句时是词,参与造词时是词素。

现代汉语词汇学

现代汉语词汇学

当我翻到最后一页时,我更加坚信,《现代汉语词汇学》不仅仅是对现代汉 语词汇的研究,更是对整个语言学领域的一次深入探索。这本书不仅展示了词汇 学与语义学的紧密结合,还为语言信息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技手段日 益发展的今天,利用这些手段研究现代汉语词汇将更加便捷和高效。
回想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和知识的海洋。 每一次深入阅索永无止境。
从目录内容上看,该书全面涵盖了现代汉语词汇学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的理 论阐述,到具体的词汇现象分析,再到跨文化、跨领域的比较研究,内容丰富多 样。这种全景式的呈现方式使得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现代汉语词汇学的全貌,同时 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深入探讨的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汉语词汇学》在处理一些前沿话题时,如网络语言、 新词新义等,并没有采取回避或轻视的态度,而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析。这 种与时俱进的编纂理念使得这部著作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实用 价值。
这本书还提到了词汇与语义学的紧密关系。通过词汇,我们可以洞察到一个 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变迁。这使我对词汇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词汇不仅 仅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者。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汉语词汇学》还探讨了现代汉语词汇学与词典编纂的 关系。从中,我了解到词典不仅是词汇的汇集,更是对词汇进行系统研究和整理 的成果。它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研究词汇的重要工具,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记录。
感谢观看
这本书对现代汉语词汇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从词汇的规范化问题到基 本词汇的构成,从同义词、反义词的研究到外来词的演变,再到构词法和造词法, 每一个章节都让我深感汉语词汇的博大精深。其中,我特别对基本词汇的研究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最基础、最常用的词汇,是构成现代汉语的基石,也是我 们日常沟通交流的必备工具。

现汉知识点总结pdf

现汉知识点总结pdf

现汉知识点总结pdf一、汉语的基本特点1. 汉语的声调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即同一个音节在不同的声调下有不同的意义。

汉语的声调主要有四个: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例如,“爸爸”、“妈妈”中的“爸”、“妈”分别是第一声和第三声。

2. 汉语的词汇特点汉语的词汇主要由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组成。

在组词时,需要注意词序和词的搭配,这对于表达准确的意思至关重要。

3. 汉语的语法特点汉语的语法相对简单,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没有名词的单复数和时态变化,主要通过上下文来表达。

此外,汉语的语序是“主谓宾”的,而且形容词和状语一般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后面。

二、汉语的读音规则1. 声母汉语的声母共有21个,包括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声母在拼音中并不单独存在。

2. 韵母汉语的韵母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

单韵母有a、o、e、i、u、ü等,复韵母有ai、ei、ao、ou、ia、ie、iu、ua、uo、üe、üan、ün等。

还有一些特殊的韵母如an、en、in、un、ün 等。

3. 声调汉语的四声调分别用平声符号()、上声符号()、去声符号()、入声符号()来表示。

三、词汇知识1. 词的构成汉语词汇的构成主要包括单音节词、多音节词和组合词等。

单音节词是最基本的词语,多音节词由两个或多个单音节词组成,组合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组合在一起构成新的词语。

汉语中有很多词语在意义上非常相近,容易引起混淆。

例如,“行”、“走”、“去”等词语在表达动作时有所区别,需要根据语境来正确理解和运用。

四、语法知识1. 词序汉语的基本词序是“主谓宾”,即先说主语,然后是谓语,最后是宾语。

需要注意的是,汉语中的状语和补语一般放在谓语的后面。

2. 时态和语态汉语的时态和语态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

可以通过上下文来表达动作的进行和完成状态,也可通过动词短语加上“被”、“给”,来表达被动句和使役句。

大一现汉知识点

大一现汉知识点

大一现汉知识点现代汉语是大一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现代汉语,学生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扩展词汇量,提升文化素养。

本文将介绍大一现汉知识点,包括语法、词汇和写作技巧等。

一、语法知识点1.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理解每个词类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词汇搭配:学习词语的搭配规则,掌握动宾搭配、形容词搭配等常见的词组结构。

3. 时态:了解汉语的简单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时态的用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4. 语序:了解汉语的基本语序结构,如主谓宾、主谓补、倒装句等,并能正确运用。

5. 语气:掌握肯定语气、否定语气、疑问语气等的表达方式,加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二、词汇知识点1. 常用词汇: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如数字、时间、颜色、家庭关系等。

2. 学科词汇:学习与所学学科相关的专业术语和词汇,提高学科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同义词、反义词:了解常见的同义词、反义词的用法,丰富词汇选择的能力。

4. 成语和俗语:学习一些常用的成语和俗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和文化内涵。

5. 词形变化:了解词义和词形的变化规律,如名词变动词、形容词变副词等,丰富词汇应用的能力。

三、写作技巧1. 主题句:在写作中,明确文章的主题句,并围绕主题句展开内容,保持段落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 逻辑关系:合理运用因果关系、比较关系、转折关系等逻辑连接词,使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谨。

3. 描述方法:运用形象的描写、比喻、拟人等手法,提高描述能力和表达效果。

4. 正误辨析:通过学习常见错误用词和搭配,避免在写作中犯同样的错误。

5. 简洁明了:写作时注意句子结构的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句子和词藻过多的修饰。

总结:通过学习大一现汉知识点,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提升写作技巧。

对于大一学生而言,掌握好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是迈向高级写作和综合应用的关键一步。

希望本文介绍的知识点对大一学生的现汉学习有所帮助。

现代汉语词汇概述

现代汉语词汇概述
(二)合成词:两个或以上语素构成
1. 重叠词——同根相叠 *区分叠音词和重叠词
2. 派生词——词根+词缀 *区分同形的词根和词缀
3. 复合词——词根+词根 联合、偏正、述宾、述补、量补、主谓
二、成语的构造(移至第五节)
三、词与短语的区别
(一)词和短语的区别
1. 意义:综合性(凝固)~分析性 2. 语音:是否停顿 3. 语法功能:能否扩展——最根本
(二)词和短语的互相转化
1. 词转化为短语:离合词(动宾式)、结果动 补式
2. 短语转化为词:缩略词(缩略方法)
第三节 词汇的基本系统
一、同音词、同形词和异读词(自学)
* 注意区分异读词(同形同义)~多音字(多音多义)
二、多义词
* 注意区分多义词(一词多义)~同音字(同音同形)
三、上下位词和类义词(自学)
全新词语、旧词新义
三、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第五节 词汇的熟语系统
一、熟语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熟语是语言中相沿习用的固定结构。 现代汉语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谚 语,前三种多为固定短语形式,谚语则是句子形式。 特点:结构定型、语义融合、功能整体。
二、成语
1. 成语结构分析(第120页),注意非四字格成语 (第141页)。
四、同义词
(一)同义词的类别——等义词、近义词
(二)同义词辨析
1. 意义的差别
(1)词义范围不同(包括集合~个别同义词的区别)
(2)词义的轻重不同
2. 色彩的差别
(1)感情色彩(褒贬)
(2)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通用~专用) 3. 用法的差别——功能 (1)搭配对象:即与其他词语搭配的选择性 (2)词性 4. 语素比较法:适用于同位同素近义词(或与其它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词汇学基础知识概括
文字: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扩大语言的交际功能;有了文字,人类社会就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是,经验,技术,并得以系统的流传下来,传播开去;有了文字才有了书面语,才可以更好地对文字进行加工)。

2.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3.汉字特点:
1)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3)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4)有超时空性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属于正式字体。

草书行书是辅助性字体。

①金文:(钟鼎文)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②篆书:(大篆、小篆)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字体。

③隶书:(秦隶、汉隶)是汉字演进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④楷书:(真书、正书)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草书:(章草,今草,狂草)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

汉字的结构:
汉字结构包括笔画和部件。

汉字的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用描绘事物形状的方法来表示字义。

如:月、口、雨。

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

如:上、下、甘、本、末。

会意(异体会意字、同体会意字):用两个或以上部件合成一个字,把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如:森、休、涉。

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

如:洋、湖。

其中,象形和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和形声字是合体字。

形旁的作用和局限:主要作用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

社会发展,有些形旁的意义不好理解。

声旁的作用和局限:古今字的演变等原因,很多形声字的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还有的声旁在不同的形声字中表示多种读音,不易掌握;有的声旁不易分辨出来。

汉字的标准化:定量、定形、定音、定序(义序、音序、形序)。

词汇
一、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二、几种词汇单位:
1.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确定语素可以用替代法,如:蝴蝶,迷离,马虎,骆驼。

❖语素按音节分:单音节和多音节语素。

❖按构词能力分:成词和不成词语素,如:地、走、牛/ 民、语、习。

❖按位置分:定位和不定位语素,如:老/ 头、儿
2.词: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造句单位。

●区别词和语素用:剩余法。

如:他又送信来了。

短语是由此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扩展法或叫插入法。

如:冰箱,冰的箱子。

3.固定短语:词跟词的固定组合。

可分为:专有名称、熟语。

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4.缩略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简称、数词略写)。

三、词的结构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合成词:由两个或以上的词构成的语素。

(一)单纯词:(单语素词)
1.连绵词: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1)双声词:玲珑、参差、仿佛。

2)叠韵词:彷徨、窈窕、烂漫。

3)其他:芙蓉、蝴蝶、鸳鸯。

2.叠音词:姥姥、潺潺、皑皑。

3.音译外来词:葡萄、咖啡、巧克力。

4.拟声词:哗啦啦。

(二)合成词:
1.复合式:
1)联合型:途径、体制、骨肉、国家
2)偏正型:人流、热心、密植、火红、游击
3)主谓型:地震、月亮、耳鸣、霜降、
4)动宾型:司机、管家、动员、投资
5)中补型:提高、推广、立正、合成
2.重叠式:哥哥、姐姐
3.附加式:老—小—第—阿——子—头—儿—者
词义的构成和性质
(一)词义:词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

(二)词义的性质:
1.概括性:笔
2.模糊性:中午和下午
3.民族性:car 和车
(三)词义的分类:
1.概念义:理性义、主要意义
2.色彩义:附属义
1)感情色彩:大方、英雄
2)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
3)形象色彩:垂柳、云海
义项和义素
一、义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一)义项的分类:基本义、转义(引申、比喻)。

(二)单义词和多义词:
(三)同音词: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

二、义素:(共同义素,区别义素)
构成词义的最小的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妻子”——[+近亲属][+配偶关系][-男性]
“丈夫”——[+近亲属][+配偶关系][+男性]
语义场
语义场:语意的类聚,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的一组词的相关语义聚合为一个语义场。

如:金木水火土——金银铜铁锡
语义场的层次:
1.人--工人(木工--瓦工--电工)、农民、士兵。

2.父亲、母亲
语义场分析:
1.类属义场:厨具类--------锅碗瓢盆
2.关系义场:老师--------学生
3.顺序义场:小学-------中学--------大学
4.同义义场: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语义场。

同义词的差别:
1. 意义方面:
1)意义轻重:轻视、蔑视;失望、绝望
2)范围大小:局面、场面;战争、战役
3)集体个体:树木、树;书籍、书
4)搭配对象:交换礼物、交流思想
2. 色彩方面:
1)感情色彩:宏大、巨大、庞大
2)语体色彩:脑袋、头部;吓唬、恐吓
3. 用法方面:突然(形容词性)、猛然(副词)
同义词作用:
1)使语言的表达精确、严密;
2)语体风格鲜明;
3)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4)使语气委婉;
5)连用可加强语气,使语意完足;
6)加重语气,突出形象,增强表现力。

5.反义义场:(互补反义义场、极性反义义场)
6.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反义义场。

互补反义义场:生——死、动——静
极性反义义场:快乐——忧愁、朋友——敌人
反义词作用:
1)揭示事物矛盾,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特点;
2)连用可加强语气,强调核心意思;
3)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
4)构成成语,合成词等。

语境:语言单位出现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使词义单一化;
●使词义具体化;
●增加临时性意义;
●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使词的附加意义发生变化;
●为解释词义提供依据;
●使词的内涵义突显现。

词汇的组成
词汇的组成:一般词汇、基本词汇(词汇最主要部分)。

基本词汇三个特点: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一般词汇:数量多;缺乏稳固性,灵活性强;构词能力弱。

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给语言创造新词,充实扩大一般词汇。

二者还可以相互转化。

古语词:
●使语言匀称简洁;
●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
●表达讽刺、幽默等意义。

外来词:(借词):浪漫、摩托、模特儿
外来词构造:音译(沙发)、半音译半意译或音义兼译、音译前后加汉语语素(大巴)、借形(CD)。

成语: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成语特征:意义整体性;
结构凝固性;
风格典雅性。

成语来源: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

歇后语:比喻和谐音。

词义的发展变化:
(一)新词的产生;
(二)旧词的隐退和复出;
(三)词义的演变: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对吸收方言词、外来词、古语词的规范的原则:●必要性;
●普遍性;
●明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