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能竞赛操作指引与评分细则表
救护大赛评分规则

技术操作评分表1.成人心肺复苏(中大) 操作时间:4分钟1.成人心肺复苏(北理工)操作时间:4分钟1.成人心肺复苏(北师大)操作时间:4分钟左前臂大出血操作时间:5分钟左前臂中段骨折固定操作时间:5分钟腹部右侧外伤肠管溢出操作时间:5分钟头顶部右侧大出血操作时间:3分钟骨盆骨折操作时间:5分钟左大腿中段闭合性骨折(利用健肢固定)操作时间:5分钟腹部左侧被匕首扎伤,未拔出匕首操作时间:5分钟场景题评分表地震灾害现场演练时间:7分钟现场发现3名伤员伤情:1人右肩部皮肤破损出血;1人触电引起呼吸心跳骤停;1人肠外溢。
本题共四部分评分:1. 队长组织评估,5分;2. 伤员1急救操作,4分;3. 伤员2急救操作,6分;4. 伤员3急救操作,5分。
备注:1.转移伤员至安全地点进行急救过程省略。
2.超时10秒,在原得分的基础上扣除3分;超时20秒本题得0分。
队长组织评估伤员1 右肩部皮肤破损出血伤员2 呼吸心跳骤停伤员3 肠外溢水灾现场演练时间:7分钟现场发现3名伤员伤情:1人头部被漂浮物撞击出血;1人溺水被救上岸后发现呼吸心跳骤停;1人左大腿异物扎入。
本题共四部分评分:1. 队长组织评估,5分;2. 伤员1急救操作,5分;3. 伤员2急救操作,6分;4. 伤员3急救操作,4分。
备注:1.转移伤员至安全地点进行急救过程省略。
2.超时10秒,在原得分的基础上扣除3分;超时20秒本题得0分。
队长组织评估伤员1 头部被漂浮物撞击出血伤员3 左大腿异物扎入特殊突发事件现场(省略)演练时间:7分钟世界杯期间,在观看电视转播时,3人因兴奋过度而发生伤害事件。
伤情:1人呼吸心跳骤停;1人骨盆骨折;1人右前臂擦伤。
本题共四部分评分:1. 队长组织评估,5分;2. 伤员1急救操作,6分;3. 伤员2急救操作,5分;4. 伤员3急救操作,4分。
备注:1.转移伤员至安全地点进行急救过程省略。
2.超时10秒,在原得分的基础上扣除3分;超时20秒本题得0分。
应急救护大赛评分表

第二届河南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
片区赛(预赛)
评
分
表
()号队
一、成人心肺复苏,无颈椎损伤
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
操作时间:3-3.5分钟本项操作:28分
二、创伤救护操作
第一题地震灾难
伤员伤情:怀疑骨盆骨折、头顶右侧皮肤出血、左前臂骨折项目:骨盆骨折操作时间:4分钟
项目:头顶部右侧皮肤出血操作时间:3分钟
项目:左前臂中段骨折操作时间:5分钟
第二题集会踩踏
伤员伤情:头顶右侧皮肤出血、左大腿中段闭合性骨折无畸形、肠管脱出
项目:头顶部右侧皮肤出血操作时间:3分钟
项目:左大腿中段闭合性骨折操作时间:5分钟
项目:腹部右侧外伤肠管溢出操作时间:5分钟
第三题火灾:
伤员伤情:左大腿骨折、右小腿烫伤、左前臂皮肤破损
项目:左大腿骨折操作时间:5分钟
右小腿烫伤操作时间:5分钟
左前臂皮肤破损操作时间:5分钟
第四题运动损伤
伤员伤情:左踝关节扭伤、右前臂中段骨折、左大腿异物插入项目:左踝关节扭伤操作时间:3分钟
项目:右前臂中段骨折操作时间:5分钟
项目:左大腿异物插入操作时间:5分钟
第五题交通事故
伤员伤情:左胸部皮肤破损出血、左上臂闭合性骨折无畸形左大腿异物插入
项目:左胸部皮肤破损出血操作时间:5分钟
项目:左上臂闭合性骨折无畸形操作时间:5分钟
项目:左大腿异物插入操作时间:5分钟
三、救护演讲
评分表。
急救技能竞赛成人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

开
放
静
脉
通
道
(护
士)
20
分
(临
床
科
室
组
考
核)
与医生复述需要建立静脉通道。
2
评估注射部位,血管质量(宜选择肘关节及以上部位血管),肢体功能。
1
消毒双手。
1
两人核对液体名称,剂量,质量及有效期,检查瓶口有无松动。
1
打开瓶盖,玻璃瓶正确消毒两遍待干(塑料瓶不需消毒)。
1
检查输液器及留置针、贴膜质量,效期。
4
连接球囊辅助通气
1
20
手
动
点
击
除
颤
10分
打开除颤仪、调监护位,正确选择手柄导联
0.5
每发现一次缺陷扣1分,错误扣2分
胸骨与心尖电极板放置正确、无颠倒、喊叫离开
1
分析心电图,口述:室颤,准备除颤。
1
正确选择能量及模式,擦拭患者胸壁
2
均匀涂抹导电膏
0.5
再次分析心电图,再次确认室颤,充电
1
适当用力按住两个电极板,紧贴胸壁,无缝隙、歪斜
急救技能竞赛成人心肺复苏操作评分表(四人)
参赛队编号:评委签名:
流程
关键操作与主观评估标准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快
速
判
断
10分
1.A观察现场环境是否安全。
1
每发现口述缺陷扣0.5分,动作缺陷扣1分,动作错误扣2分,直至扣完相应栏目分值(以下雷同)
2. 做看表动作
1
3. 跪于患者右侧,位置正确,膝盖无移位
1
3
按压与通气的交替应紧凑并提前准备,做到无缝转接,定位无延迟、面罩不离嘴,控制中断按压时间小于10秒内。
院前急救知识与操作技能比赛操作评分表(全套资料)

院前急救比赛操作考试评分标准一、流程错误操作评定标准未采取或描述个人防护措施未评估脊柱保护情况有指证时未提供脊柱保护未能给予高浓度氧未能评估并确认气道,呼吸及循环的状况 (低灌注)未能提供气道、呼吸、出血等的处理和提供休克的治疗(低灌注) 未能鉴别病人需要转运还是继续在现场评估在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前做详细体格检查在10分钟的时间限制内未能转运病人(二)病人评估和处理(内科疾病)错误操作评定标准未采取或描述个人防护措施未确认现场安全性未能获得医学指导或描述药物治疗未能给予高浓度氧气未能评估并确认气道,呼吸及循环的状况未能提供气道、呼吸、出血等的处理和提供休克的治疗未能鉴别病人需要转运还是继续在现场评估在评估气道,呼吸,循环前进行问重点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二、操作技能(一)长骨固定错误操作评定标准粗暴的移动受伤肢体不固定邻近关节使用夹板后未再评估肢体活动、感觉和肢体远端血供情况(二)气管插管错误操作评定标准未采取或描述个人防护措施未能在带上手套后30秒开始通气或者任何时候中断通气超过30秒未能描述或给予高流量氧气(15L/分或更多)给氧时呼吸频率小于10次/分通气时,潮气量不足(允许每分钟有2次潮气量不足)气管插管前没有预先充分通气气管插管3次未成功以病人牙齿作为支点未通过听诊双肺和上腹部以确认置管是否正确确认部位时,听诊消化道时部位超出气管插管末端采用对病人有损害的方法气管插管(三)心源性猝死处理:体外除颤错误操作评定标准未采取或描述个人防护措施未评估是否需要立刻使用自动体外除颤未在适当的时候启动或恢复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未确认每次电击时所有人脱离与病人的接触未能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 (从启动到电击除颤)(四)气道管理错误操作评定标准未采取或描述个人防护措施未能完成口咽通气管操作未能完成鼻咽通气管操作。
医疗急救技能比赛规则、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医疗急救技能比赛规则一、理论知识竞赛规则1、参赛选手进入考场须着装整齐,按要求统一着装,参赛选手胸牌(兰色)佩戴在左胸前,携带参赛证及本人身份证;2、参赛选手提前10分钟进入考场,迟到10分钟取消参赛资格;3、参赛选手按照胸牌号对号入座;4、参赛选手将有效证件(身份证、参赛证)放于桌子的右上角;5、参赛选手必须遵守考场纪律,进入考场不许携带任何资料,关闭手机等,不许交头接耳;发现作弊者立即取消决赛资格;6、答题完毕,将试卷放在桌上,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外议论及大声喧哗;7、考试结束全体起立,停止答题,将试卷放在桌子上离开考场;8、参赛选手必须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二、操作竞赛规则1、参赛选手进入考场须着装整齐,按要求统一着装,参赛选手胸牌号(红色)佩戴在左胸前,携带参赛证及本人身份证;2、参赛选手于赛前15分钟到达休息室集中,未到指定地点者视为放弃参赛;3、参赛选手由工作人员安排进入赛场;4、进入赛场后,向评委报告胸牌编号、操作项目,不得报告单位、姓名;5、评委发出“开始”指令后,方可进行急救技能操作;6、操作完毕,举手向评委示意,得到评委允许后离开赛场,旁坐听候成绩;7、宣布成绩后的选手须离开赛场,出赛场后不得大声喧哗;8、参赛选手必须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9、参赛者在操作比赛时不许与配合者进行规定以外的任何交流,否则参赛者扣5分。
医疗急救技能竞赛项目操作流程一、成人气管插管(经口)操作流程(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臣卜位,用抬颊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一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谢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全第二届院前急救技能大比武项目操作评分标准

拍双肩、对双耳呼唤、口述1项不符合 要求扣1分
操作 流程 质量 标准
2.体位:将病人平卧在硬板床上;医生位于病人右肩侧;解开 病人衣服和裤带。
3.开放气道:清除病人口腔污物;用仰头举须法开放病人气道。 仰头举须法: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向后方施加压力;另一手中 指、食指向上向前托起下须;同时用力使患者口张开。
绷带不得捆扎关节上。绷带绕两圈后将结打在夹板面。
6
绷带捆扎在关节上扣3分;距离不均
7.松紧度以绷带能在夹板面上下移动1cm为宜。
匀扣2分;绷带打结未在夹板面扣2
8.绷带扎完后,检查伤肢末端的血液循环及感觉情况。
分
3
松紧不宜扣3分
4
缺此项不得分;检查位置错误扣3分
铲式担架搬运:
1.将伤员放置仰卧位。
1
2
重复或误入一次扣1分
4、插管时间:从开始插管(打开喉镜)至插管完毕、开始第 一次通气不超过20秒。
2
超过20秒不得分
5.整体操作时间在3分钟内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
2
超过3分不得分
总分
100
四、电除颤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单人项目:由医生操作)
项目 总分
考核内容
应得分
评分细则
实得分
准备 质量 标准 40分
2
每超过1分钟扣0.5分,扣完为止
总分
100
二、双人法心肺复苏评分标准
(综合项目:由医生、护士各1人操作)
项目 总分
考核内容
应得分
评分细则
实得分
准备 质量 标准 5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2项)
2.备齐用物:治疗车上备无菌盘,盘内要铺无菌巾、准备氧气 面罩-复苏球囊、急救箱等。(3样)
急救技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评分标准

姓名:时间:成绩:考核者:
项 目
考核内容
评分
缺陷内容 及扣分
得 分
原则
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搬运。
5
准备
1、着装整齐、戴好罩、帽子,戴手套
5
2、橡皮止血带、绷带、纱布、棉垫。
5
选 用 方 法
1、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小动脉,中、小静脉 或毛细血管出血;
1
7、胸、腹腔内出血不能使用指压止血及加压包扎止 血法。
2
2、指压止血法:
2.1头顶部、额部出血,对准伤侧下颌关节处,用拇 指压迫颞浅动脉,
2.2颜面部出血颜面部血供来自两侧动脉,对准伤侧 下颌角前约1 cm凹陷处,用拇指向内向上压迫面动 脉。
2.3头面部、颈部出血用拇指或其他4指放在胸锁乳 突肌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体上。
2.4肩部、腋部、上臂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 中部,对准第1肋骨面,压住锁骨下动脉。
2.5前臂出血抬高患肢,用拇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 侧沟中部,向外对准肱骨,压迫肱动脉。
2.6手掌出血抬高患肢,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 尺、桡动脉。
2.7下肢出血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腹股 沟中点稍下方,对准强搏动点,压迫股动脉。
2.8足部出血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足腕 处的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评分
缺陷内容 及扣分
得 分
1、压迫应向骨骼方向,压力大小适度,出血控制或 明显减少证明指压正确有效;
5
,注意事项
2、头面部、颈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时注意不能同时 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大脑缺血;压迫时间也 不能太长,以免引起颈部化学和压力感受器反应而危 及生命
紧急医学救援技能竞赛考评标准

按压与人工呼吸总分
(机器评分)
有效人工呼吸(5循环共10分)
10
有效胸外按压(5循环共40分)
40
合 计
100
评委签名:
2
8.从擦干患者胸部皮肤开始至除颤放电完毕的时间要求
不超过20秒钟(21-25秒扣2分,
26-30秒扣4分,31-35秒扣6分,
>35秒0分)。
10
9.除颤结束要求
除颤结束,立即移开电极板,开始按压
1
报告“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复检,心跳、呼吸恢复,心肺复苏成功”;
1
关机,清洁患者胸壁皮肤,清洁除颤电极板,正确归位电极板。
1
7.人工呼吸
(简易呼吸球囊)
无颈部损伤(口述)(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异物,如有活动义齿取下)开放气道手法正确
1
气道成一条直线
0.5
CE手法扣紧面罩,无漏气
2
吹气、呼气时间掌握得当(时间﹥1秒)
0.5
观察患者胸廓起伏
0.5
8.复检
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
1
判断呼吸是否恢复
1
判断时间5~10秒钟(口述:呼吸心跳未回复,考虑室颤,需立即除颤)
0.5
指定人取除颤仪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4.判断呼吸和循环
颈动脉定位准确
1
判断呼吸方法规范
1
判断时间≧5秒≦10秒
0.5
5.卧位
理顺肢体
0.5
暴露胸部
0.5
6.胸外按压
定位准确
2
扣手,两肘关节伸直;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
1
按压频率(100-120/分)、节奏把握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吩咐护士挂上蓝色(或绿色)标示牌 标示牌应该挂在伤员身体的显著部位
2.4 检伤分类完成后,必须回头第二次复检 3.0 3、第二次口令分类:无反应者(仅仅局限于那些无法自行走动的少数群体)
走到滞留在原地不能走动的伤员中间
3.1 再次大声地发出口令:凡是能听得到 我说话的,请举手示意并且高声回答!
广东省第四届急救技能竞赛(2016 年)
突发公共事件群体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技能
医护团队配合(四人法)操作决赛评分表
参赛队编号:
选手编号: 医生(
) 护士(
)
主观评分:
分(满分 90 分) 客观时间分:加/减
分(10 分封顶)
比赛得分:
分(满分 100 分)
评委签名:
步骤 编号
操作流程与动作要点
逮错误行动的扣分标准 分值
附件 1~3:急救技能竞赛操作指引与评分细则表
附件 1、现场检伤分类(团队项目)的竞赛操作指引和评分标准细则:
突发公共事件群体伤的现场检伤分类方法 ——二次评估法规范性指引(2016版)
(依据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第八版指南修订)
检伤分类(Triage)是灾害医学的重点和核心手段,是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开 展现场医疗救援的首要环节。当第一批应急医疗救援人员刚刚抵达事发现场时, 如果面对的是3人以上的群体伤病员,第一步救援措施必须是快速地进行检伤分 类,将危重伤及重伤员尽快从一批伤亡人群中筛选出来,争取宝贵时机在第一时 间拯救,并按照伤情轻重的不同等级顺序转送医院,从而有条不紊地展开现场医 疗救援。 一、检伤分类的国标等级和标识
附(2)、两次发口令的建议台词 (1)第一次口令:
我是“120”的急救人员,我们现在来救助大家!请大家保持镇定、不要慌 张,服从指挥、积极配合。下面请听从我的口令:凡是能自行走动的,请马上走 到我的左手边!(或者右手边,视现场具体情况而定,走往安全的地方并且不阻 碍救援通道)。 (2)第二次口令:
凡是能听见我说话的,请马上举手示意并且高声回答,以便我们尽快地前来 救助你!(仅仅针对原地留下的、不能自行走动甚至已经倒地不起的伤病员)。
附(3)、深圳市二次评估法规范性指引(2016 版)小结 (1)首先,第一次发口令快速分类出轻伤员(挂蓝色标识)。凡是能听从口令自 行走动的,原则上都可以分类为轻伤员,但仍有少数伤员可能是重伤,应再次检 查鉴别。 (2)接着,第二次发口令筛选危重伤(挂红色标识)甚至死亡(挂黑色标识)。 仅针对那些不能举手示意并回答的伤病员(肯定是少数),采用 RABC 法进行徒 手的快速识别,只要其中任何一项出现异常,便可快速评估为危重伤,而如果 RABC 全部异常(即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则判断为死亡(稍后必须描记心 电图作为客观依据)。 (3)然后进入第三步,快速区分出轻伤员(挂蓝色标识)或者重伤员(挂黄色 标识)。 听到第二次口令后,凡是能举手示意并高声回答者,可能就是轻伤员或 者是重伤员(少数伤员仍有可能是危重伤),只需要检查循环 C 一项,同时主动 询问伤员的受伤部位进行局部定向查体。如果循环检查明显异常就是危重伤,而 CHANS 部位或四肢局部查体发现明显异常,即可判断为重伤,否则就是轻伤(三 种可能性都有,注意鉴别)。 (4)在救护车转运之前,对确定优先运送的伤病员再进行第二次复检评估,采 用院前指数(PHI)法定量评分,根据评分准确区分出重伤员与危重伤(目前考 核只要求口述说出评判结果,暂时不要求计算分值),完成全部检伤分类。
任人和临时指挥员,必须首先采用定性的快速检伤分类法,即刻实施第一次检伤 分类。当现场环境处于危险或在伤病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其转送到现场医疗 救援指挥部指定的医院,在转运之前对确定优先运送的伤病员再进行第二次复检 评估。
如果现场只有1~2个伤病员,或者伤病员被转送到救护车上之前,要求对 每一个伤员个体,遵循DR.ABCDE的七大步骤进行详细查体。由医生一步不少地 依照下列顺序:D(Danger,现场环境)→R(Response,患者意识)→A(Airway, 检查气道)→B(Breathing,自主呼吸)→C(Circulation,循环体征)→D(Disability, 神经状态)→E(Examination,专科查体),规范化接诊与检查评估。其中任何 一步发现问题如需要紧急干预,就应立即下达医嘱(管理),吩咐助手采取相应 的医疗急救措施(Fix it),然后继续往下查体,不要中断、直到完成所有步骤为 止。强调团队精神和医护配合。
10 分
1.4 是否需要增援(救护车、人员和装备)
1.5
受伤机制(创伤原因与能量大小)
2.0
2、第一次口令分类(首先将轻伤员从一大群伤亡群体中,迅速地筛选出来)
2.1 到达伤员身边,表明身份,安慰伤员
医生下口令应洪亮、清晰、准确、简短
2.2 大声地发出口令:凡是能自行走动的, 请马上走到我的左/右手边(根据实情) 凡能听令自行走动的一般就是轻伤员 10 分
2、接着,第二次发口令筛选危重伤(挂红色标识)甚至死亡(挂黑色标识): 仅仅针对原地留下的、不能自行走动甚至已经倒地不起的伤员(毕竟是少 数),走到他们中间,再次大声命令道:“凡是能听见我说话的,请马上举手示 意并且高声回答”。如果伤病员没有任何反应,即那些不能举手示意并回答的人, 可能就是生命垂危者。采用RABC法进行徒手的快速识别,单凭肉眼一看和一听 (或者一摸),定性而不是定量的检查,最多只需20秒钟便能迅速地完成一例检 伤分类,从中快速筛选出危重伤或者死亡人员。 R. Response 反应性(有无意识障碍,意识水平低于V/P/U on AVPU以下) ↓ 快速评估方法为:给予伤患声音(V)和疼痛(P)刺激,观察其反应性; A. Airway 气道(有无气道部分梗阻甚至完全梗阻,后者听不到任何呼吸音) ↓ 快速评估方法为:一看、二听、三感受,观察胸部起伏、呼吸音和出气; B. Breathing 呼吸(有无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甚至感觉没有自主呼吸) ↓ 与气道一起检查,用6秒钟观察呼吸(3次以上起伏甚至1次起伏都看不到); C. Circulation 循环(有无明显的大出血或者休克表现,直至心脏停搏) ↓ 快速评估方法为:扫描全身观察有无明显的外出血,同时10秒钟触摸颈 动脉与桡动脉搏动(对比强弱),感觉跳得很快(120次/分以上),并发现皮 肤苍白、湿冷,毛细血管回流征>3秒钟(不要急着测量血压)。 RABC分别代表着各种常见危重症表现,只要其中任何一项出现异常,便 可快速评估为危重伤员;异常的项目越多说明伤情越严重,如果伤病员无意识、 无呼吸,同时也无颈动脉搏动,即判断为心脏停搏,10分钟过去后可诊断死亡(须 描记心电图证实)。对此类伤员究竟该挂红牌还是黑牌,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 合考虑,谨慎地作出评判。 3、然后进入第三步,快速区分出轻伤(挂蓝色标识)或者重伤员(挂黄色标识): 听到第二次口令后,只要能立即举手示意并高声回答者,可能就是轻伤员或 者是重伤员(少数也有可能是危重伤),说明他们神志是清楚的,而且气道畅通、 有自主呼吸,短时间内暂时不会有生命危险。 轻伤与重伤的鉴别诊断依据下列三点: (1)只需检查循环:全身有无肉眼可见的外出血,或者脉搏是否有稍许增快(大 约 100 次/分左右)、毛细血管回流征延迟不明显,尚处于休克的代偿期; (2)主动询问伤员:“你哪里受伤了?”。如果是五处重要的部位 CHANS 受伤, 即头(H,Head)、颈(N,Neck)、胸(C,Chest)、腹(A,Abdomen,包括骨
PHI 法的检伤分类标准为,将表中上述 5 项参数每个级别逐一评估所得的分 值相加(每一项只取其中一个对应分值),然后根据 5 项合计的计算总分数进行
评判:评分 0~3 分——轻伤;评分 4~5 分——重伤;评分 6 分以上——危重伤。
五、注意事项: 绝对不可以根据伤员的呻吟喊叫程度来判断伤情的轻重。 第一个到达事发现场的应急医疗救援队医生,就是现场医疗急救的当然责
关键 重要 次要 轻微
0 6 人受伤(至少有一个危重),临赛前抽签 100 -3 分 -2 分 -1 分 -0.5
1.0
1、现场评估(共计五要素,尚未接触伤员)
1.1 急救人员已做好个人防护(戴保护手套)
救护车上隔窗观察,看表(开始计时)
1.2 判断现场环境安全(警察已交通管制)
问答
1.3
伤员人数(必要时搜索事故现场)
如果不能举手示意并高声回答,则可能 3.2 是危重伤或死亡,进行 RABC 评估检查
盆)或脊柱(S,Spine),定向检查其中局部一处有无开放伤、可疑骨折或者Ⅱ
度以上烧灼伤;
(3)四肢受伤有无肉眼可见的明确骨折或肢体、指趾断离伤,有无末梢血管神
经受损(应该常规检查肢体末端有无 PMS 障碍,即 P 动脉搏动、M 肢体运动和
S 感觉功能)。
如果以上 3 条全部“无”异常,即使伤病员不能自行走动,仍可初步分类为
第一次现场检伤分类所用的方法仅适用于事发现场面对群体伤的最初快速
筛选,采用上述两次口令和 RABC 法初步分类出危重伤及重Fra bibliotek员;然后在增援的
医生赶到、现场人手足够多或者伤病员即将被搬运上救护车时,再结合定量评分
法进行第二次检伤分类复检,以确保评估准确。定量评分法中推荐比较简单实用
的 PHI 法(Prehospital Index,称为“院前指数法”),具体的量化评分表如下:
3、呼 吸 (次/分)
4、神 志
14~28 记为 0 分
神志清楚 记为 0 分
忽略记分 忽略记分
急促>30 记为 3 分 模糊或烦躁 记为 3 分
缓慢<10 记为 5 分 不可理解的言 语,记为 5 分
5、附加伤 部及伤型
胸部或腹部 无穿透伤 记为 0 分
忽略记分
胸部或腹部 仅闭合伤, 忽略记分
胸部或腹部 有穿透伤 记为 4 分
创伤查体时,伤员身体应充分暴露,受伤部位和定性要具体化描述,如上 下、左右、前后等,并尽量用数字准确表达受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