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工程建设难点及对策-论文

合集下载

能源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

能源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

能源大通道——中缅油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

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可以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

中缅油气管道由中缅原油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共同组成,该项目历经10年风雨建设,于2017年4月正式投产,从缅甸西海岸皎漂港的马德岛一直延伸至中国云南省的瑞丽。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难度大的原因中缅油气管道是目前国内建设难度最大的管道,其线位受沿线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制约严重。

自然因素气候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旱季时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容易使工人高温中暑;雨季时降水丰富,雨季长,在湿热的气候下施工困难。

地形沿线高山峻岭,地形起伏大,从海底到山上的落差达1300米,这是管道修建面临的最大难题。

同时还会穿越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对工程技术要求很高。

所以山区管道大量采用山体隧道穿越方式,增加了技术和资金投入。

地质沿线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多断裂带,地震、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

这就对管道抗震性能提出了很大挑战。

水文管线经过伊洛瓦底江、米坦格河等上百条河流,穿越河流多处采用跨越方式通过,需要修建桥梁进行支撑。

生态沿线生物多样性丰富,线路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又是一大难题。

缅甸森林植被覆盖率达52%,管线势必经过文物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需要对施工后的地貌进行及时恢复。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沿线由于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交通落后,建筑材料等运输苦难、运距远。

基础设施缅甸经济落后,很多配套的基础设施不齐全,如工人休憩场所、电力供应等。

政局动荡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非政府组织势力强,政局长期不稳定,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历时近十年,经缅甸军政府和民选政府更迭考验。

2015年因缅甸政党更迭而搁置2年之久,2017年3月才重新启动。

民生问题管道将经过缅甸许多村庄,引发强制拆迁、环境破坏及人权侵犯等问题,易遭受当地村民的反对。

油气储运管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油气储运管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油气储运管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当下,油气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油气的存储和运输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油气储运管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对提高我国油气储运管道建设技术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油气储运;管道建设;存在问题;对策引言为了更好的满足日益增长的国民经济生活需求,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必须得不断的前进。

不过石油与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我国当前地下油气资源也是越来越稀缺,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加强进行油气储备技术的改进十分的有必要,这样不仅仅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并且还能够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

油气储运的过程十分的危险,进而对于储运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我国虽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不过油气储运事故发生的频率依旧很高,很多问题还需深入的进行分析研究。

1油气储运工程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石油和天然气是易燃易爆的物质,当它们意外发生泄漏后如果在空气中遇到火源甚至遇到空气干燥温度较高的时候,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严重损害人们的安全。

但是另一方面,石油和天然气是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国家加大了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以及运输,这也对油气储运基础设施的扩大和完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油气储运工程迎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也对油气储运事业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为了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安全及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亟待油气储运企业加强对油气储运工程的管理。

2油气储运管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的油气储运管道建设水平与发达国家先比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准,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解决。

2.1油气管道容易腐蚀我国当前的油气管道大都是使用螺旋焊缝钢管、直缝电阻焊钢管以及碳素钢无缝钢管,而这些钢管都是属于金属材质,一旦接触到油气将会在一段时间后发生锈蚀的情况,缩短管道的使用寿命。

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工程建设难点及对策

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工程建设难点及对策

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工程建设难点及对策周子栋;林罡;徐娜;夏政;杨开玖;李永军;杨学青【摘要】中缅油气管道是目前我国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极其恶劣的建设环境对管道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建设难点主要包括社会条件复杂、环境敏感点众多、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点多、地震频繁、活动断裂带多等.针对建设难点提出了相应对策,主要包括优化线路路由、油气站场合建、管道并行敷设、设置隧道及跨越、进行地质灾害专项治理、开展抗震设计、加强水工保护和水土保持等.通过采取以上对策有效保证了中缅油气管道在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等复杂地貌单元的安全敷设.【期刊名称】《石油工程建设》【年(卷),期】2014(040)004【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中缅油气管道;建设难点;施工措施;水土保持;管道并行【作者】周子栋;林罡;徐娜;夏政;杨开玖;李永军;杨学青【作者单位】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18;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18;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18;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18;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18;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18;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缅油气管道起点为缅甸西海岸,从云南省瑞丽市入境,途经云南省、贵州省,原油管道终点为重庆市,天然气管道终点为广西贵港市。

在贵阳和贵港,天然气管道分别与中贵联络线和西气东输二线联网。

原油管道干线国内段全长1 631 km,管径813 mm。

天然气管道干线国内段全长1 727 km,管径1 016 mm。

油、气管道并行长度1 101 km(其中同期建设606 km),原油管道与已建的中贵天然气管道并行243 km。

为配套中缅原油管道,拟在昆明建设1 300万t/a规模的炼厂,届时炼厂所产成品油将主要满足云南地区成品油消费需求,部分油品输送至四川中南部地区,为此在云南省配套建设“三干五支”共8条成品油管道。

浅谈中缅管道在施工管理方面的几点体会

浅谈中缅管道在施工管理方面的几点体会

摘要: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国内段)是管道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了诸多初次探索的新领域,以及结合管道局特点的EPC 管理情况,使得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但与此同时,也积累了许多保贵的经验,这对以后开展EPC 工程管理有很好的镜面作用。

关键词:施工管理筹备经验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国内段)自2012年3月15日打火开焊以来,历经14个月的施工建设,目前到了收尾阶段,即将如期完工投产,其施工建设开创了管道局在管道建设史上的第一次长距离三管同沟并行敷设、第一次长距离穿越地震断裂带敷设等多个第一,在建设过程中,EPC总承包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统一管理、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的作用,但面对诸多初次摸索的领域也出现不少问题。

结合中缅(国内段)项目的施工管理,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体会,旨在更好的探索在云贵等复杂地质条件地区新开一个管道建设项目时如何进行EPC 管理。

①按照以往管道项目施工的经验以及目前各个管道主体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模式,每个施工分部在难点山区或水网地区承担的施工任务应控制在100公里左右。

中缅(国内段)项目由管道一、二、三、六公司施工分部承担施工任务,其中管道六公司承担121公里,为四个施工分部中施工任务最少的一个单位,其余三个施工分部的施工任务较多。

通过一年多的施工,充分说明管道一、二、三公司施工分部在远远超过100公里的施工组织管理中不能适应较长距离项目的管理,从而出现一系列诸如征地协调、不按设计施工、弯头管材统计混乱、施工计划混乱、质量安全风险高等组织管理问题。

对比来看,施工任务为121公里的管道六公司施工分部施工进展基本能按计划要求如期开展,项目管理条理清晰,侧重点明确。

全线同时开工,截止2013年5月份时管道六公司施工分部综合进度完成情况最好,但此时其余三个施工分部试压都存在风险。

这充分说明管理跨度的重要性,三公司共计390公里线路长度,项目领导巡线一次需要20天的时间,各种统计工作都滞后其他公司,对工程的把握处于最低的状态,同时EPC 对他的管理也是很无奈。

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及改良的对策探讨

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及改良的对策探讨

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及改良的对策探讨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油气等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能源需求,油气储运管道的建设和运营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略显滞后,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良对策。

一、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1. 建设规模较小目前我国油气储运管道建设规模相对较小,设施老化严重。

尤其对于输油管道的建设规模较小,大部分输油管道都是老旧设施,存在着老化、腐蚀等问题,容易出现泄漏事故。

2. 技术水平不高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大部分管道采用的是传统的焊接技术,管道连接处容易出现渗漏现象。

而且在管道建设过程中,对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考虑不足,导致一些管道建设在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3. 安全隐患存在由于建设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不高,我国油气储运管道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泄漏事故,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二、改良对策探讨1. 加大建设投入为了改善油气储运管道的建设现状,需要加大建设投入,扩大建设规模,更新老旧设施。

尤其是对于输油管道的建设,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更新替换老旧管道,提升运输安全性。

2. 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管道建设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油气储运管道的建设技术水平。

加强对管道连接处的监控和检测,确保管道连接处的安全性。

加强对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研究,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减少安全隐患。

3. 加强监管和维护加强对油气储运管道的监管和维护,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油气储运管道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油气运输的安全性。

4. 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油气储运管道事故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事故应对的能力,避免事故发生后的进一步扩大。

三、结语油气储运管道的建设现状及改良对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中缅油气管道:最经济的石油生命线,我国破解马六甲困局关键工程

中缅油气管道:最经济的石油生命线,我国破解马六甲困局关键工程

中缅油气管道:最经济的石油生命线,我国破解马六甲困局关键工程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我国石油及其他能源进口大都需经马六甲海峡缅甸,海岸线长3万多里自然条件优越,曾是富有国家,可到了21世纪初却因内乱等原因经济迅速衰落。

2009年中缅双方签署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协议,2010年开工。

项目包括原油管道、储运及附属设施和一个大型码头。

2013年5月30日油气管道全线贯通,共耗资约25亿美元,预计每年向我国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原油2200万吨。

缅甸境内长771公里,国内原油.天然气管道分别长1631,1727公里。

起点位于皎漂港及马德岛,经若开、掸邦、马圭、曼德勒省,最终在云南瑞丽进入我国,到达贵州安顺后油气管道将会分离,原油管道直至被油荒困扰的重庆,天然气管道则南下到达贵港。

在管道建设前,我国能源大多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境内,随着中缅管道完工,标志着我国四大油气通道战略格局初步成型,中缅管道不仅缓解我国对马六甲的依赖,降低海上进口原油风险,也将对西南等省份的化工、轻工等产业产生了巨大拉动作用。

其中对于云南尤为明显,石化工业将成为云南省新重要产,预计在西南地区将新增炼油2000万吨/年,成品油1277万吨/年。

从长远来看,我国还可以沿中缅石油管道修建公路和铁路。

将皎漂开辟为我国西南出口南亚、西亚、欧洲和非洲的中转站。

对于缅甸人民而言,这一建设工程或许本应为他们带来财富,但因政府人员贪污腐败,本应拿到30年赔偿金却只拿到了5年的。

其中有些民众声称“他们夺走了我们的天然气和石油”,但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些原油来自中东和非洲,原油非但不从缅甸获取,反而要向缅甸每年输送约200万吨。

以此来满足缅甸本国能源需求和经济发展目的。

另外缅甸还将获得每年1360万美元以及1吨原油1美元的过境费,此外还能从管道相关的土地租赁、海港及邮轮的使用中获得收入。

但这些庞大收入经官僚饱其私囊,落到原住民身上已所剩无几,同时环境治理成本也转嫁给了管道经过地区的本地社区!。

中缅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是连接中国和缅甸之间的一条重要能源运输线路。

该管道被视为中缅两国合作的重要成果,将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将从背景、建设、地缘政治意义、经济影响等方面对中缅油气管道进行分析。

背景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与中缅两国多年来的密切合作密不可分。

中缅两国是传统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而能源合作一直是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可以迅速地满足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并同时推动缅甸的经济发展。

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经历了多年的艰难努力。

该管道的总长度约达2000多公里,起点位于缅甸皎漂,终点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

整个管道分为油气两线,分别满足中缅双方对油气能源的需求。

该管道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了地质勘探、环境影响评估、管道设计、施工安装等多个环节,规模庞大,技术难度高。

地缘政治意义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不仅仅是能源合作,还涉及到了地缘政治的因素。

对于缅甸来说,油气管道的建设将推动缅甸的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加强了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

对于中国来说,该管道可以迅速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减轻对中东地区能源的依赖,并且优化地缘政治战略格局,增加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地缘影响力。

经济影响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对中缅两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该管道使得中国能够更便捷地获取来自缅甸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将保障国内能源供应,提高能源安全性。

其次,缅甸也将从油气管道建设中获益,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国内财政收入。

此外,油气管道的建设还将促进中缅两国的贸易往来,推动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

总结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是中缅两国合作的重要成果。

该管道不仅推动了两国经济发展,增加了能源供给,还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

能源合作不仅在实际意义上具有重要作用,也为两国未来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奠定了基础。

同时,该管道的建设也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合作顺利进行,为中缅两国和地区的繁荣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

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

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快速发展,油气资源的储运管道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油气管道被视为能源运输的重要手段,对于能源供应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目前油气储运管道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油气储运管道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

1. 建设规模逐年扩大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进程,我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

为满足巨大的能源需求,油气储运管道建设规模逐年扩大。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的油气管道总长度已经超过10万公里,且还在不断增加。

油气管道的建设规模之大,也为我国的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设施老化和安全隐患由于油气管道建设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一些设施已经使用了数十年,面临设施老化和安全隐患。

这些老化和问题设施对油气储运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需要及时采取改善措施。

3. 管道布局不合理一些油气管道的布局也存在问题,存在一定的盲区,影响了我国油气能源的输送效率,也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管道布局的不合理也是当前油气管道建设亟待改善的问题之一。

二、改善措施1. 更新老化设施针对设施老化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首先需要对老化设施进行更新,升级其设施和技术。

对于老化设施,可以采取部分更换、加固或者改造升级的方式,以提升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可以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及时发现设施的问题,并在初期解决,以避免发生严重事故。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油气管道的建设和运营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设施的安全运行。

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包括设施的日常巡检、故障应急处理、事故处理和安全员培训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全面提升油气管道的安全性。

3. 优化管道布局为提升油气储运的效率和安全性,需要优化油气管道的布局,建立科学的管网体系。

通过调整管道的布局,减少盲区和优化输送路线,可以提升油气资源的输送效率,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

4. 加强监管和维护除了油气管道建设方面的改善措施外,还需要加强对油气管道的监管和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